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40-02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民俗文化的内涵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发展而成的民族文化”。简要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

民俗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其涵括的范围很广。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得知,民俗文化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题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例如,民居形式、服饰传统、农耕方式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内容。

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总称。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固定下来,作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时,便成为了民俗文化。

意识形态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涉及宗教、伦理、礼仪和艺术等。

口头语言是人际关系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民俗。

2.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文化的特征是从民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民俗学的专家对于民俗文化的特征描述有所不同,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特征:

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存在方式,是指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存在于区域之内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集体性。集体性是指民俗文化是集体或群体所共有,在共同的民俗文化圈中,人们所表现出共同的文化指向、愿望、意识和心理特征等。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还体现在它是由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保存和传承的文化。

传统性。传统性是指民俗文化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地域的融合而形成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传承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改变。民俗文化的特色正是通过这种稳定性与传统性表现出来的。

动态性。一般情况而言,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民俗文化确实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文化在时空中传承、扩大和演进时,也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甚至消亡等现象。因此,民俗文化具有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一种动态性。

二、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在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维护新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产生于本土,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特别富有活力和渗透力。民俗文化还适合农民群众认知的方式和审美的习惯,会让农民群众在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除去主流文化的重要影响之外,民俗文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村文化的主要形式。民俗文化是根植于农民群众的,是农村群体所创造的,因此,民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文化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的实践。民俗文化能够极大地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得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创新,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民俗文化在无形中填补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白。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创新建设,民俗文化充分发挥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促使着它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产生与发展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把本土的民俗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可以开创新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并且把市场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民俗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从而可以减少、避免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以及不确定性。因此,民俗文化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起着整合与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维系功能,即其作为一种传承的文化,被后代不断地继承与发展,由此而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从而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

民俗文化还具有规范族群行为模式的能力,可以使一些行为方式成为一种群体的模式,使生活在同一农村风俗文化区域的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和平稳定和正常有序,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因此,民俗文化对整个农村社会群体的稳定、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很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民俗文化能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三、传承与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比较薄弱,在思想上认识不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没有准确的把握,往往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一味地只是强抓经济的发展,进而忽视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政府政策、资金投入不够

在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上,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甚至有的不明确。而且,无论是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提供经营管理人才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都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3.民俗文化人才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方式层出不穷,导致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冷落,人们不再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而后继的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最终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青黄不接,出现了断层现象。

四、采取积极的措施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1.强化民俗文化意识

首先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深刻认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次是培养农民群体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农民群体应该意识到,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的,而农民又是民俗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因此,无论是基层领导干部还是农民群众都必须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认识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当前发展的形势下,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如果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立法不足、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必然会影响民俗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这就需要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政府还要大力加强并且完善对于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尽量完善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3.重视民俗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发掘

农民既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主角。因此,培养与发掘更多的本土民俗文化人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重新认识与喜好当地的民俗文化,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可以在农村中发展民俗旅游,在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的同时还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开发一些品质高的民俗文化产品,树立品牌的形象,以产品来引领市场。因此,把民俗文化融合到市场经济中去,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从而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5.转变观念,创新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的民俗文化已经与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冲突,所以,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要不断地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地赋予这种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把新的观念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去,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长盛不衰,被广泛传播。

由上分析可知,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传承、发展与保护民俗文化,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钟敬文.钟敬文谈中国民俗[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王海音.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百家论坛:戏文,2007(4).

[4]曾维亮.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关系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巨大。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这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夯实的基础。贵州近年来以“多彩贵州”向全国人民宣传贵州民俗文化,力图利用该优势吸引游客及促进经济的发展。[1]

一、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必要条件

1、促进贵州当地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精神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地区间文化交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能够有效改变贵州部分地区封闭的文化状态,提高知名度,使少数民族传承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2]

2、推动贵州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对于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贵州来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3、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品位,而且能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品牌构建有利于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同时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城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品牌整合,忽略品牌建设整体性

旅游品牌由服务、环境、景点和整体品牌四部分组成,这四大品牌的发展决定了旅游品牌的发展状况。贵州在开发旅游品牌时缺乏整体观,很多项目都是只注重内部,而没有考虑到与外部大环境的联系,从而导致各自为战,丧失了整体性,相比其他旅游品牌的竞争力较弱。

2、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个性化特色品牌

一个优秀的旅游文化品牌最基础的是正确定位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所应该处的位置才能有一个好的起步。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开发,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赋有创造性,这样才能既吸引游客,又能充分展示贵州现有民俗文化特色。目前贵州大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点都缺乏良好市场定位,游客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加上缺乏个性化品牌,使得贵州民俗旅游的发展步伐缓慢。

3、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且品牌意识淡薄,对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贵州都只是对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很少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虽然现在的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是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模糊的认识上,都是片面理解,只重视短期的成果,对品牌的战略意义并未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考虑。很多开发者只是将其当作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忽视了品牌的创立以及其核心价值能够带来的丰厚效益。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构建的对策

1、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

随着旅游业和旅游经济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也在日益增进,旅游经济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旅游产品被研发,各大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蕴涵着竞争价值。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使相关从业人员,增强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加强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全方位的整合,使得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

2、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因素,品牌定位的本土文化影响游客心理的程度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作用在于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特有品质,既可以体现文化旅游地的特色风景,又能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需要将当地的发展理念、文化以及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其物质基础是民俗文化资源,主导因素是客源市场,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不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旅游者的认可。

3、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由于需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获取利润,而这种行为的动机来源于品牌产品能否满足游客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品牌延伸需要“软硬件”支持,软件是指各项策略的智力支持,硬件是指产品的定位和设计等项目。软件方面,首先紧扣消费者心理和创意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其次是文化,包含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更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3]

4、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广

塑造一个品牌后,不能消极对待,“酒香仍怕巷子深”,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第一,推广中心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第二,改变盲目出击的现状,定向突破,先从周边省市推广,然后逐次推进,这样效果更好。第三,推广方式由单一化广告宣传向多样化、网络化交流多重宣传方式。

5、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为了维护整个品牌有规律的运转,以及持续强大、扩大规模,使得品牌具备更广阔的进展空间。品牌管理贯通于品牌建设整个体系,需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修正品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调统一游客、民俗文化旅游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一品牌的认知程度是维护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持续强化、维护、延伸和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品牌良好形象。旅游品牌的管理同样也要对其商标保护有一定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重构,对相关产业链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对那些侵权行为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不仅可以保护无形资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确保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品牌的法律意识的建立,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4]

6、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一是完善各种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旅游品牌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二是提升自我认识,重视品牌管理。重视品牌管理需要打破陈腐的观念,确立品牌经营理念,从战略层次重视它。创建、提升、维护品牌形象,实施优秀品牌发展战略。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一个著名的品牌其根基在于质量,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贵州民俗旅游业发展较晚,相关质量管理还不成熟,必须努力提升管理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才具有更大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志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9-66.

[2] 王超,王志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6.135-138.

[3] 董国文.“兴”的仪式发生学探讨――以贵州民俗与树木兴象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7.124-127.

[4] 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8.193-196.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葫芦艺术;价值;继承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是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满足本民族物质与精神需求而出现的装饰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维吾尔族葫芦艺术和其他民间手工面临着困境。但它是维吾尔族长期生活的产物,它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学术价值,所以对葫芦艺术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1 文化价值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发展得比较晚,它不仅是工艺审美的一种形式,而且是维吾尔族文化的一种载体。维吾尔族葫芦文化是中华葫芦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族葫芦文化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葫芦文化的鲜明民族特色。

维吾尔族葫芦用途广泛,可作日常器具、葫芦油灯、过河用具、葫芦游戏,体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的原始自然崇拜遗迹。葫芦艺术其表现内容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书法为形式、人物、风景,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其承载着维吾尔族装饰审美观、生活情趣与生活精神。维吾尔族民间葫芦艺术爱好者深入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了维吾尔族民间和民族文化。

2 学术价值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无论是题材、技法,与内地相比有独特之处,质地独缺性、内容的丰富性、风格多样性,在中国葫芦艺术中独具无二。完善与发展、保护与继承维吾尔族葫芦艺术,是中国葫芦艺术的发展增加新的内容。维吾尔族葫芦艺术新时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多种多样。目前,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没有深刻意识到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的多方面价值,更没有意识到保护与继承的重要性。

3 旅游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的提高,维吾尔族旅游市场的发展,葫芦艺术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眼球。维吾尔族手工艺打造葫芦艺术产业参加新疆内举办的博览会,获得国内国外消费者的点赞。这不但提升了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的形象,促进了葫芦艺术的发展,而且成为旅游产业中具民族特色的一环,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历史价值

要保护与继承葫芦艺术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民间生活、当时特定历史空间下维吾尔族居住的政府工艺方式、经济发展等内容。民间手工艺的失传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增加物质需求审美意识的提升,民间手工艺很自然就会脱离他们视线,现代机器化的经济市场中民间手工艺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面临失传。目前出台的一系列保护民间手工艺的调整政策、得到了群多民间手工艺保护与继承。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是中国葫芦艺术之中的一个奇葩,是中国民间文化中新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象征,如今如此发展的科技社会,应该扎实地做好继承与保护民间文化这方面的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日后宣扬与推广发展民间艺术提供必要的资源。

5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的发展与继承

5.1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与内地葫芦艺术的比较

兰州葫芦艺术在国内葫芦中比较有名。兰州刻葫芦源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兰州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联系东西发展的一条纽带。当时胡商从和田带来巨型葫芦,原本用于盛水,后来兰州艺人在葫芦上刻图案和文字,这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

兰州的葫芦艺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葫芦艺术一样内容表现主要应用山水风景、花鸟、龙、诗词书法,变成葫芦工艺品。独特之处在于,中国画风格比较浓、创作方法上追求“实”和“虚”的结合、颜色清淡比较协调、技法精致、线条流畅、人物传神。观看他们制作的葫芦工艺品,不难发现作者对国画、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水平。

5.2 发展与继承葫芦艺术的措施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目前,维吾尔族从事葫芦艺术的对象除了民间艺人外还有攻读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们制作葫芦艺术使葫芦艺术兴起、发展、创新,使葫芦艺术的知名度不断地提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挖掘维吾尔族民间葫芦艺术艺人,重视他们的培养与培养新的学者是保护与发展葫芦艺术的重要环节。

第二,地方政府支持下开展当地知名艺人与国内知名艺人技术与经验交流会,重视已有的葫芦艺术民间艺人进行培养与技术的提高,建立专业性的葫芦艺术艺人队伍;实现技术、技巧、结构、表现内容、文化涵义等方面的突破,同时借鉴国内先进的技术与维吾尔族独特的文化嫁接到葫芦上,鼓励葫芦文化产业的建设,创造葫芦艺术品牌。

第三,通过有效的教育把葫芦艺术内容通过教育引入各新疆各高校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尊重民间工艺的精神。同时,培养挖掘民间工艺与继承与保护民间工艺的人才,使学生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培养感情,树立挖掘、保护、发展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四,当地政府重视葫芦基地的建设,结合新疆地理特色研发出各种品种的特色葫芦,制作成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葫芦艺术为新兴起的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搭建平台。

6 结语

维吾尔族葫芦艺术进入文化市场后,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不断提升了葫芦文化的创新水平。在挖掘维吾尔族葫芦艺术市场经济和扩展葫芦艺术形式的同时,我们要认真地思考维吾尔族葫芦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其继承的不是单纯的葫芦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使其达到良性的循环延续。

参考文献:

[1] 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

[2] 徐杰舜.中国葫芦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民族艺术,1997(01).

[3] 扈庆学.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J].民俗研究,2008(12).

[4] 许林.甘肃雕刻葫芦艺术传承述略[J].美术大观,2009(05).

[5] 赵申.中华葫芦文化谈略[A].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6.

[6] 王强.葫芦艺术人绊脚研究[J].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乡村振兴

1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促进经济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使得很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留存下来的民间艺术文化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保护民间艺术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开发民间艺术旅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既满足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达到了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目的。特别是对很多保存了大量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机遇,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原则

2.1突出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最重要是要有民间艺术特色,富含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聊城乡村旅游业和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有所区别,促进聊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重点突出民俗文化内涵。这也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对振兴当地的乡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民俗文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不同民俗文化特色,包括民间技艺表演、节日风俗、礼仪仪式以及饮食文化等,从而充分展示本土的乡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味。

2.2坚持本土化,视觉内涵保持一致

受到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聊城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聊城区别于其他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地区无法仿效的,也是聊城地区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发展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本土化原则,突出民间艺术的本质,使视觉感受与当地的文化内涵始终保持一致,从而真正突出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旅游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3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生态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实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造成普遍的开发过度现象。过度开发不仅导致很多地区的民间艺术旅游趋于同化,更对民间艺术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聊城在进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过程中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建设生态民间艺术旅游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聊城民间艺术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适度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对保护与开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真正体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3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学习国外民俗旅游文化开发的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实施科学合理开发,推动聊城民间艺术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带动聊城乡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发挥积极作用。

3.1开发舞台戏曲表演旅游模式

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改编和加强,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形成特色的戏曲表演旅游模式。通过生动的故事艺术表演,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客充分体验古老的民风民俗。此外,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包括地方舞蹈和戏曲,如山东快书、高唐四平调、竹马舞以及火狮子等[1],是当地的特色艺术形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聊城特色的表演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表演内容的知识、艺术和趣味性,同时加强参与性,让游客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加强游客的旅游感受,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开发节庆文化旅游模式

当地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直观反映聊城的文化特色,同时能够让游客直观感受到聊城地区的民间艺术魅力。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聊城民间的节庆文化习俗。节庆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非常适合旅游开发,无论是参观还是参与,都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大型古代乐舞表演,既能够让游客感受古代传统祭孔仪式的肃穆庄严,也能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此外,阳谷县的社火节能够让游客充分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切身体验节日的文化氛围。

3.3开发美食文化旅游模式

旅游产业中,美食是一项重要因素。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都离不开美食。因此,开发美食文化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聊城美食风味是鲁西美食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聊城美食吸收了南北风味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特别是临清市和阳谷县,由于临近京杭大运河,在古代是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当地的美食文化受到了商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色饮食文化。例如,阳谷县的美食街、水浒宴[2],将美食与文化紧密相联,让游客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

3.4开发水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临近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大运河贯通聊城全境,历史上无数南来北往的商人沿着大运河来到聊城,在这里留下无数的故事,也形成了聊城独特的运河情怀。打造运河观光旅游线路,让游客或乘船于悠悠运河水中感受京杭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或沿河岸边欣赏大运河新风貌,还可以打造水上古城风景、运河休闲度假中心等,带给游客更多的体验。

3.5开发水浒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的阳谷县素来有“武松故乡”的美称,此外还被称为“千年古城”“东夷之都”等。因此,可有效开发利用这3大元素,打造阳谷县独特的旅游文化。此外,可以对古建筑及遗址进行修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例如,恢复宋街、文庙以及酒道馆等古建筑的旅游功能,修复紫石商业步行街,打造旅游商业项目等,将聊城地区的儒家、市井以及水浒等文化特色充分结合,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独特风情的特色旅游模式[3]。

3.6开发旅游周边产品

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也是构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聊城的民间艺术特点,开发各种民俗工艺纪念品,如土特产、书画以及民间艺术品等,从而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4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聊城民间艺术是珍贵的文化珍宝,而开发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对振兴乡村经济、促进聊城及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是极为珍稀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民间艺术特色旅游产业,能够有效优化聊城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业形式,提高旅游文化内涵,还有利于开发特色系统旅游周边产品,对带动聊城地区特别是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在经济推动下修复、传承、弘扬和发展民间传统艺术,能够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保护聊城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健康的生态旅游文化、提高聊城在国内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论文摘要】国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我国更被视为拉动乡村 经济 、带动乡村 社会 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规划和 管理 ,加大投入、培训和宣传力度,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 营销 网络,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 农业 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 市场 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 统计 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 农村 “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 管理体制 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即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 环境 、政策扶持、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2、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本土 文化 遭到破坏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完整、有效地保护好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辨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甚至还形象地把发展 民族 地方经济与保护民俗风情的关系比喻为没有开发的保护是“等死”,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找死”。同时,相关研究却指出“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面临着消失和破坏的威胁,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作为文化传统之一的民俗文化,至少是其中结构性较松散、稳定性较弱的那些部分,呈现出急速的变形或消亡之势”。可见,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至少在现阶段并非卓有成效。对此,旅游开发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对策和措施,如政府主导、法制规范、保存 教育 、物质激励等,这些对策及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研究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细分,对它的构成和来源认识不足,对造成资源被破坏的原因的复杂性分析不够。因此,提出的建议不能涵盖全部的资源范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在明确保护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保护的方式、方法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问题也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基础建设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与乡村旅游发展息息相关的 交通 、 电力 、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建设水平的落后,由此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游客苦于交通上的不便放弃出游;清新秀丽的乡野风光和恶劣的住宿条件带给游客 心理 上的巨大反差:不卫生的饮食造成了疾病却没有配套的医疗救治……可见,一个乡村社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再优越、民俗文化再深邃,如果让基础设施建设拖了后腿,发展乡村旅游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4、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我国,乡村中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由于我国乡村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了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而乡村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农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后很难高水平的投入到旅游服务工作中去,而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所以,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在我国乡村旅游的管理层中也普遍存在着管理者素质不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低、管理不够规范、开发中缺乏保护意识、重设施建设轻服务环境营造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积极的发现改善它。

二、实现乡村 旅游 和谐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对实现和谐旅游的支持和 指导 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健全相应 管理 体制

实施规范化管理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 农业 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 环境 等方面。

2、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 农村 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 投资 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 经济 的发展。二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

3、结合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 社会 、 文化 、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综合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不仅是经济的目标,而且应该充分地把旅游景区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使旅游业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旅游产品在 市场 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是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适应旅游者不断增强的文化需求。我们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把 教育 人、熏陶人、开启人的心智和开阔人的眼光作为开发、经营旅游景区和产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让文化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和媒介 传播 并发扬光大,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有益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新的旅游文化。二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依存于生态环境之中,同时也是旅游业生存之本,特别是以海滨旅游为主的旅游业,有赖于海水、沙滩、空气等自然生态环境。而蓝天、碧海、金沙滩又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严格的防范、保护措施,严禁粗放式和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资源;限制污染项目、强化环境治理;立足以更经济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效益产出,切实做到发展旅游业为当代人谋利而不以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为代价。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保护和利用,两者兼顾,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展示旅游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21世纪经济发展新模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j].旅游研究与实践,2007(2).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3―0153―05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最近几年来,国内各地区都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之路。实践证明,没有特色的文化,必然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

作为欠发达的西部民族自治地区,如何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新审视文化传统,迅速调整文化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摆在临夏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发展传统经济自然条件不佳

临夏回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 198至1 745毫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2 000米。基本特征是:1/3面积为河谷川塬地区,1/3面积是黄土干旱山区,1/3面积则高寒阴湿。所以,从气候、地理等自条件看,农业发展的先天条件不佳,潜力也不足。

1.2 地理位置较偏,交通欠发达

临夏州地处甘肃的西南部,北部与东部与兰州和定西相连,西部、南部与青海省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接壤。从区位上看,除了和兰州相距较近外,临夏州不是和地区与其他省份相连的必经之地,即临夏州地理位置较偏。其次,临夏交通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至2008年该州投人使用的高速公路为零。地区和地区、县与县之间的交通网络发展薄弱。先天不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的欠发达成为制约临夏州发展大规模传统经济的瓶颈。

1.3 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少

就土地资源来讲,临夏州现有耕地215.13万亩,其中山旱地达1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土地容量小,人均占有量低。而且临夏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匮乏,仅在祁连山――西秦岭一带有一定的有色金属矿藏,山地区域有部分野生药材资源,但数量相当有限,而且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并不足以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1.4 生产力水平不高,城镇化率低

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临夏州经济有了快速增长。2007临夏州生产总值为729181万元,比2004年临夏州生产总值425 046万元增长了1.716倍,但与发达经济圈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首先,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小。2007临夏州生产总值为729 181万元,只占全省生产总值2 699.20亿元的2.7%。其次,财政不能自给。2007年临夏州地方财政收入为27 199万元,而地方财政支出却高达367 571万元,自给率仅为7.39%,绝大部分县市全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赤字严重;还有城镇化率低,城市化是现代化实现的核心指标,2007年甘肃省城市化率为31.59%,而临夏州仅为12%,城市化水平和全省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1.5 传统商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三次考察临夏后所写的《临夏行》中谈到的:“我认为必须有人把提高牧民生活所需要的用品送上高原去换取牧业产品。……但不应忘记藏族牧民是居住在三千米上的高原和交通十分不便这一事实。商品自己不会走动,要有人去运输,还要有人去出售。这支流通队伍在哪里呢?藏族牧民还很少有商品意识,汉人又大多不习惯上高原去活动。我曾为此发愁。这次访问临夏,却见到了这支队伍事实上已经形成,而且正在活动,这支队伍主要就是……历史上形成的,生活在陇西走廊里的回族。”的确,“西部旱码头”、“经济二传手”也曾是临夏的名片。但我们身边的社会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青藏铁路修通了,从平原通向高原的路也四通八达,居住在三千米上的高原上的藏族牧民和内地交通十分不便的事实已经成为往事。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藏族牧民”也有了商品意识,“汉人”也开始涌上高原去活动,这意味着被认识和认可的回族流通者和中介角色被严重挤压,传统商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6 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临夏文化相关的产业发展滞后,例如,在文化旅游方面,临夏州不用和文化产业发达的云南丽江做比较,就是和临夏州一衣带水的甘南比较,也相差甚远。2007年临夏州旅游人数为1247 470人次,而甘南州达1 888 200人次,在旅游收入,尤其在国际旅游收入方面,临夏州为256.2万美元,而甘南州高达1 338.67万美元,以旅游为例,两州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一目了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临夏州社会经济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需要强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可持续性发展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囿于诸多因素制约,临夏州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乡村和小城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势必要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而当前,我国政府已逐步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途径的重要性。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战略性发展目标为临夏州的产业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

2.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文化产业的一切产品(包括物质、知识、技能、教育、娱乐、服务与精神消费等产品),都必须具有能够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品质的特性。可以纳入文化产业范畴的行业有旅游业(含为旅游而提供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以及旅游提供的食、宿、行及导游、娱乐服务等),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业,社会性的娱乐消遣业,社会生活及娱乐性的大众传媒如报刊杂志,提供多方面文化信息的书籍出版业,商业性的文化艺术演出与会展业,竞技性体育的商业化操作以及娱乐性的体育表演等,艺术(如音乐、美术等)以及各种知识与技能(如健身、武术等)的教育培训业,各种收藏业,等等。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史前文明高度发达,遗迹和物质文化遗存丰富。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罕,后改称导河、河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有“河湟雄镇”之美誉。而且临夏拥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其中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所以,根据文化产业范畴,必须先要盘点临夏州拥有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临夏特色的文化产业可以从以下资源领域挖掘。

2.1 临夏民族民俗文化资源

虽然回族遍布全国,但临夏的回族却有全国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资源,堪称临夏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一大亮点。在临夏州内,还散布着东乡、保安、撒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共同组成了临夏州的穆斯林民族民俗文化圈。要发展临夏文化产业,必须要从现有的民族民俗文化中挖掘和提炼出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一些特色文化名片。如:

2.1.1 临夏市八坊文化中的“特色回坊文化”。在历史上,临夏市回族聚居在城南,具体是指现在临夏市广场洪水河以南,三道桥以北,东至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东的这片居民辐射的地方,这块区域也被称为“八坊”。八坊是一片浓缩穆斯林建筑、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商业、饮食、民俗历史的回族聚居区。

“特色回坊文化”――“八坊文化”承载着众多的文化元素。第一是历史文化元素和信息。根据研究者对“八坊”由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区域划分,而“八坊”的概念至少在明代已经存在,而且它是古代中国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坊”,特别是明代的作为“地域实体”的“坊”的沿用。而中国的古老的“坊”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改造殆尽,在八坊人们可以感受到过去人们的生活音像;第二是“坊”的内部规划、街区布局以及坊内建筑。在八坊这块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街巷密布、纵横交错,道道相通,巷巷相连,曲折迂回。八坊内部没有高楼大厦,只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座座的民居院落,以传统的四合院居多,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庄重,电有当代建筑的气魄。八坊内部的街区布局从它形成之后就少有变化,一直存在到现在;第三是八坊是中国清真寺最密集的地区,是清真寺文化的大观园。几乎每条巷道中,甚至在百米之内都有巍峨的清真寺,每座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各异;第四是在八坊感受最浓郁的回族民俗。回族完整而纯粹的民俗文化,例如,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组织民俗、节日民俗、服饰民俗等在八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使用,八坊人用自己的文化来运作自己的生活。当人们走进八坊,扑面而来的就是传统而完整的回族民俗文化;第五是八坊周边还体现着回族的商业文化。八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城镇社区,商业文化是八坊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八坊的商业活动中除了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外,还有一些特需商品交易、古董交易等,这些都是特有文化。

2.1.2 临夏州特有民族文化。保安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州所属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三庄中。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大多数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保安族是临夏州独有的民族。保安族的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都是丰富而多彩的。而且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保安腰刀的锻造技艺已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保安腰刀是保安族民族民俗旅游的最佳的纪念产品。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是临夏州又一个独有的民族。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在推介临夏州特有民族文化时关键要挖掘他们自身的特有民俗文化,如保安族的“保安刀”。使保安族、东乡族民族民俗文化和这个地域内回族、撒拉族族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形成规模的民俗风情圈,带动整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

2.2 以“花儿”为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蕴涵的丰富文化产业资源

“花儿”发源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素有“花儿”的“故乡”和“圣地”之美称。2004年4月和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同时,临夏的康乐县、和政县分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2006年5月20日,“花儿”被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花儿”经文化部审批,已正式向设立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相关申报资料,冲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围绕“花儿”,首先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做大做强一年一度的松鸣寺、莲花山“花儿会”;其次,发展“花儿”音像市场,创出“花儿”的品牌;还有进行艺术革新和发展,搞活一些“花儿”方面商业性的文化艺术演出,作为旅游的配套产品,进行推介。所以,“花儿”是临夏州最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之一,“花儿”文化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开发砖雕、雕刻葫芦等临夏特有的民间工艺产品,也是临夏发展文化产业的出路和优势。临夏砖雕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代表之一,首先对它的保护发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对其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提升,并使之产业化,既继承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为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经济作出了贡献。

2.3 以古动物化石、彩陶和齐家遗址、炳灵寺为主的古文化资源

临夏州是古动物化石蕴藏丰富的地区,所辖7县1市都有古动物化石,分布面积达3 250平方公里,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出露点达48处。临夏州出土古动物化石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在中国十分罕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是继四川自贡恐龙化石博物馆、西安半坡民族社会遗址之后兴建的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之一,该馆的建成使用为科学、长期、妥善保护这一具有垄断性的珍贵资源,为形成自贡――和政――西安这样一条地球演化、生物进化、人类出现的专题旅游热线,举办风格独特的科学展览,接纳国内外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和青少年及游客科普修学,提供了便利,也为临夏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黄河流域是文明的发祥地,有这样一句话:1000年历史在北京;3 000年历史在西安;8 000年历史在甘肃。甘肃大地湾是一个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

史前文化遗存之一,这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而中国人所熟知,所公认的“彩陶王”的出生地到底在那里?不在大地湾,也不在西安的半坡,而是在临夏州的积石山县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三坪遗址。“彩陶王”是全世界史前陶器中的“钻石”,“彩陶王”和它所处的遗址的价值和地位是至尊和独一无二的。所以,出土“彩陶王”的三坪遗址是临夏州具有的独一的、品质极高的、能够打响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特有品牌。除此之外,临夏的广河、东乡等地还拥有大量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和文物,这些也为临夏打造彩陶产业文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

2.4 其他文化产业资源

临夏为“中国的小麦加”。伊斯兰教“四大教派”,即格迪目、伊赫瓦尼、西道堂和赛莱非耶在临夏俱全;“四大门宦”,即哲赫忍耶、虎夫耶、库布忍耶和尕德忍耶在临夏颇有影响。临夏是清真寺和拱北的博览园,这些都是临夏特有的文化资源。

临夏作为中国经堂教育的兴盛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穆斯林青年在临夏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义务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也应该向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产业发展,这不仅充实了临夏州的文化氛围,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3.1 文化观念传统

长期以来,临夏经济开发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对于文化,很多人仅仅把它看成是精神产品,忽视了“文化也是生产力”,少有从产业化角度来谋求文化发展。尤其这种文化传统观念体现在人们对于临夏穆斯林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

历史上穆斯林在临夏的定居,使得伊斯兰文化成为临夏回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天然文化根脉。伊斯兰文化已经渗透到他们传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临夏穆斯林对于自己的民族传统习俗,更立意于信仰层面而非文化层面。在临夏人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非文化的商业产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将会束缚临夏文化产业的更广更深的挖掘和展示发展。

3.2 从产业结构上看,临夏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游的需要,临夏旅游业也有所发展,但其他文化产业门类还未能真正进入发展的正轨。就是“一枝独秀”的旅游业,也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在强调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民族文化资源在景区文化内涵打造上的作用。因此,临夏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缺乏文化“因子”的广泛介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未能紧密结合,显得枯燥乏味,开发层次总体偏低。

3.3 许多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濒临危机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都在变迁或消失。在临夏,由于文化保护意识的缺失,这种文化变迁和消失速度更快,许多的文化产业资源濒临危机。例如:临夏市的八坊古老民居几乎就消失殆尽了。近期临夏市成立了“八坊民宅保护修缮领导小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坊民居濒危的现实;还有“花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花儿”受到了很大冲击,由于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削弱了“花儿”的地位。此外,大量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学会唱流行歌曲,这也让临夏的“花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所以,“花儿”也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列中了;还有,临夏是新石器时期的文化中心,许多赫赫有名的文化遗址都是以临夏的许多地名而命名的,如以齐家、半山古文化,但我们只是在博物馆中领略了它们的璀璨,但无从从具体的遗址中感受它们的历史的轨迹和人类发展的脉络。所以,恢复或者开发考古遗址已迫在眉睫。

3.4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的资金匮乏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该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临夏州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2007年,临夏州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达到729181万元,增长11.44%,人均GDP达到3 690.69元,但是,这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10335元。2007年临夏州地方财政收入为27 199万元,而地方财政支出却高达367 571万元,自给率仅为7.396%,大部分县市全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赤字严重。所以,临夏州财政为吃饭财政,能够投到文化产业方面的资金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投入极其有限,加之在投资方向和融资共享渠道上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投入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资金较少,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这样,因资金的制约,会造成一些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无法启动,或者无法正常运转,或难以为继。

3.5 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源稀缺

人才资源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化产业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目前,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规模跟不上产业形势发展需要。临夏州目前缺乏一支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缺乏既熟谙临夏民族文化又懂策划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民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现有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不适应文化产业化的要求,这主要是与现有的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思维和能力等有关。第三,民族文化产业传人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4.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议对策

4.1 全州上下解放并统一对文化产业思想认识

要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它的商品产品属性分开,同时要明确文化可以作为产业来发展。当然这种认识普及到领导、干部群体是没有大问题。但在临夏这样一个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地方,最主要也是最难的是让普通穆斯林群众所认同。

临夏回族自治州存在国家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社会民俗组织体系共存而又各司其职的现象。对于临夏穆斯林来说,哲麻尔提是民众社会组织中的民俗组织。每个哲麻尔提中的清真寺,尤其是清真寺中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和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则代表了这种民俗文化主体部分的权威。所以,让普通穆斯林群众了解和甄别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它的商品产品属性,首先要让临夏各哲麻尔提中的代表者理解这些文化现象。所以,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全州相关人员学习认识,或组织到其他穆斯林相对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西安回坊、宁夏银川等地)学习考察等形式,把穆斯林群众的思想工作任务移交到临夏各哲麻尔提中去。这样就能从上到下解放并统一对文化产业认识思想,为临夏文化产业的发展解除思想上的羁绊。

4.2 加大政府层面的宏观引导统筹

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发展临夏特色文化产业,需要临夏州

政府和县、市各级政府站在战略高度,对临夏州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首先,可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为临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加强宏观统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在《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县(市)建议开发项目中就充分体现了政府层面的宏观统筹和资源整合。

4.3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

当下许多地区文化产业化过程中较普遍地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古迹、文物、建筑在开发的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民间歌舞、习俗被庸俗化、简单化、奇观化。这些行为损害了文化原有的神韵,破坏了文化的生态平衡,无疑是得不偿失、竭泽而渔。文化产业是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事业,是合理保护意识指导下的合理开发。因此,临夏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依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艺术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而且还应该建立一套文化资源的评价体系,将可资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评估,甄别出可优先投资、盈利的文化资源,从而可更合理的开展开发指导,避免一哄而上。

4.4 改革旧有体制,培养市场主体,鼓励多渠道资金进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改变现有体制,培养市场主体,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发展临夏地区文化产业,首先应鼓励多渠道资金进入,尝试文化机构与企业的重组和联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行为的方式进行运作,探索文化企业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对于临夏地区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底子薄的问题,建议从资金、财政税收等政策到人才配给给予一定倾斜。并且应该选择具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以培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4.5 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临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品牌,特别是名牌,是一个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求生存和谋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之一。发展文化产业也不例外,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文化。临夏有彩陶王、和政羊,还有原汁原味的回族民俗“博览苑”和独特的保安族、东乡族等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临夏现有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弱,还没有出现特有文化的品牌产品,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临夏人拿着金碗要饭吃。因此,我们自身要积极挖掘临夏的特有文化资源,培植特有文化产业。在民族文化产业对外宣传方面,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特殊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推出能代表临夏州民族文化的一两个宣传品牌;重点办好一两个对外宣传的风情节,切勿遍地开花;加强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在国内外的展演,争取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在临夏举办,让临夏州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总之,要十分关注品牌级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打造。为此,临夏州文化产业发展要走特色战略之路,这就需要注意深刻理解“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内涵,把握临夏州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需要展示临夏州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差别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

4.6 培养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人才、夯实智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