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1
一、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对所辖个乡镇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机构改革。个中心镇设置了个行政部门,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科教文卫计划生育办公室,其他个乡镇设置个行政部门。清退乡镇聘用人员,裁减超编人员,对现有干部实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从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真正转变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服务上来。
二、广开分流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对于分流人员的安置,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二是鼓励机关干部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三是鼓励机关干部到村和企业任职。四是鼓励机关干部停薪留职,与机关脱钩,“下海”施展本领。
三、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农村教育改革。通过合班并校、合理定员、竞争上岗、择优选聘等措施,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精简优化教师队伍。按照危房改造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的思路,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从实际出发,本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共合并撤消了处中小学,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处,减为现在的处。仅减员和学校合并两项,每年可节约财政开支万元。并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把农村中小学压缩到处左右,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型经济为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普及推广猪—沼—果(菜、粮、渔等)生态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以使用清洁能源为切入点,结合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状况;广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十一五”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占适宜建沼气农户的30%左右,乡村沼气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新建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30处。按照优先安排退耕还林、血吸虫疫区和县区人民政府与群众积极性高、配套资金到位地区建设农村沼气的原则,统筹兼顾各县区任务和投资平衡,确定各年建设任务。20__年建设任务为:农村户用沼气4322户(居巢区1535户、庐江县768户、无为县868户、含山县1151户),乡村沼气服务网点96个(居巢区14个、庐江县14个、无为县23个、含山县45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
三、建设方式
(一)农村户用沼气。以户为基本项目单元,建设8立方米沼气池,同时进行“三改”,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指导建池户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取得综合效益。
(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在人畜分离、实行小区集中养殖的村,以畜禽粪便污水为原料,以供气50户为基本建设单元,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向附近农户提供沼气。
(三)联户沼气工程。以养殖农户为核心,以相邻几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配套进行改厕、改厨,通过输气管道实行集中供气。
(四)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应有一处固定服务场所,新建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配备一套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购置一批沼气配件。每个网点至少配备1名技术服务人员,负责300-500户沼气池的维护维修、沼液沼渣进出料、综合利用和安全使用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
(五)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每处建设畜禽粪污处理沼气工程一座,主要包括发酵池、贮气柜、沼气利用设施等。具体建设内容和标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批复执行。
四、资金筹措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受益农户共同投资建设。
(一)农村户用沼气。根据国家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标准,中央补助1200元,受益农户承担500元,其余部分由省与县区按8∶2比例承担。
(二)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网点投资约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70%,其余30%资金由服务实体或项目村承担。
(三)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大中型沼气每处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占项目总资金的40%左右,省财政给予定额补助,其余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
五、项目建设要求
(一)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安徽省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安徽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和会计核算实务》(试行)、《安徽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验收(试行)办法》、《安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要求组织实施,严格标准,规范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二)推进管理公开。使用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购置的沼气灶具及配件等,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安徽省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实施招标采购,项目建设任务、资金补助标准、物资采购与分配、监督服务联系等情况要在村内公示。沼气服务网点专用设备和物资由各县区农村能源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集中采购,将统一采购的设备拨付到各服务网点,并就政府投资购置的乡村服务网点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做出规定和进行设备拨付监管。
(三)严格资金管理。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杜绝挤占、挪用。严格执行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中央及省补助资金直接下拨到项目县,由项目县根据建设进度进行拨付资金。
(四)保证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农村沼气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力度。从事户用沼气建设的施工人员和直接面向农户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有“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要委托专业的设计机构和建设队伍组织建设,联户沼气要有技术过硬的技工或施工队伍负责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设计机构设计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
(五)严格项目验收。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完成任务后,各项目县要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先行自验,并进行项目审计。自验合格并经市农村能源管理部门核验后,向省农委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省农
委将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安徽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验收办法》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养殖小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联户沼气工程及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由市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负责验收,报省农委备案,省农委组织抽查。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由省农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项目县区要成立农村沼气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建立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县区政府农业主管领导应作为项目行政负责人,对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配套资金落实、计划任务完成等负总责;县区农委主任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和管理负责;县区农村能源部门为项目法人单位,对项目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和项目建设质量负责。县区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管理。各项目县区要按照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的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目标,将建设任务落实到部门、乡村和农户,制定实施方案,报市能源办备案。
(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各县区要制定相应优惠扶持政策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务求实效,确保计划任务顺利完成。各项目县区每个月10日前要向国家沼气项目管理系统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和已完成项目的档案资料。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3
日前,财政部正式《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等金融财务制度同时废止。
《规则》共分11章,66条,从风险防范、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明确了财政部门的财务监管职责,金融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权;提出了风险控制标准,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对金融企业筹资、投资、资产管理及财政资金的处理等作出规定;明确成本费用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了财务分配制度;完善了重组清算财务管理;明确建立财务评价制度,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作出规范;明确了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等。
《规则》适用于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其他金融企业参照《规则》执行。
此次的《规则》相对于原有金融企业财务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改革财政监管企业财务的方式,强调财政部门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责,通过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维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各方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二是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需要,通过废止原有财务制度在成本,费用及资产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为不同类型金融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界定了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的内涵,明晰了金融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以促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四是丰富并强调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内容的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五是改革了财务分配制度,规范人工成本开支范围。建立职工激励机制,取消税后利润提取公益金的规定,明确职工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六是整合提升了财务制度的层次。形成了以部门规章为依托的财务制度体系。为完善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奠定了基础;七是明确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系统应用财务管理方法,实现企业持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表示,为贯彻落实《规则》要求,财政部门还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类金融企业要认真做好《规则》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为实现新旧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充分衔接,财政部还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指南;三是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以《规则》为依据,在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四是为了维护《规则》的权威性,确保《规则》实施取得实效,财政部门还将不定期对金融企业执行《规则》的情况进行检查。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颁布
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应用指南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2项具体准则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作出的操作性规定。应用指南的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应用指南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对各项准则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具体解释和说明,着眼于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32项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和一个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应用指南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二是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定位更科学。
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表示,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财政部将不再具体的衔接规定。各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实施新准则的具体办法和方案,企业自身的核算规定,信息系统也要相应调整,以确保新旧准则平稳过渡。
第十七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土耳其召开
第十七届世界会计师大会11月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大会以“会计师: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与稳定”为主题,来自全球会计界的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率中国代表团出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创新发展理念,服务经济社会”的主题演讲,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会计职业发展的三项战略主张:一是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推进会计服务的国际化;二是坚持互动发展,进一步加快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三是坚持稳健发展,进一步强化会计职业的风险防范。
《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颁布
国资委日前颁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大力推进改制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建立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相关生产企业的重组;加大对亏损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力度;围绕突出主业,积极推进企业非主业资产重组;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人民政府所出资企业之间的重组。
《意见》指出,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调整和重组至80-1 00家。这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意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确定具体的行业和领域,出台相应的产业和企业目录。
证监会将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当前要积极研究、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他表示,自2000年以来,深圳证券交易所一直没有停止创业板市场的准备工作,当前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要求,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颁布创业板建设规章,制定创业板制度框架,创新创业板的发审、交易、监察等设计,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
尚福林表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更有效地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他提出,要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继
续推动大型优质企业上市;扩大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规模;整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积极推动发展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证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稳步扩大基础证券;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
银监会《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实施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近日由中国银监会正式对外,并已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
《细则》全面体现了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取消非审慎性规定,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的原则;明确了外资银行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包括从事人民币业务的条件、申请程序和审批时限;明确了外资银行初次经营人民币业务仍须满足“开业三年、连续两年盈利”的条件。
副部级央企中邮集团正式成立
伴随着中国邮政体制改革进程,一个新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邮集团)日前成立。
中邮集团为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副部级央企,暂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注册资本800亿元,总经理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其领导班子成员,几乎全部来自国家邮政局现任高层。现任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出任中邮集团第一任总经理;同时设置四名副总经理,分别是现任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张亚非、李国华、冯新生,以及原四川邮政管理局局长刘明光。另外,国家邮政局原副局长马军胜被任命为国家邮政管理局局长。目前,副部级单位国家邮政局仍挂靠于国家信息产业部,但是后者并不管理其业务。
中邮集团将实行“母子公司”体制,各省的邮政公司将作为中邮集团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根据此前邮政改革方案,中邮集团正在落实其业务整合,邮政速递局(又名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即EMS)、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邮政储汇局(即未来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集邮总公司,邮政航空公司,邮政广告公司等公司都要纳入中邮集团,实行专业化经营。
美证交会拟放松萨-奥法退市管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执行规定达成某种妥协。萨-奥法规定,如果外资公司在美拥有股东数超过300个,即使从美国市场退市也必须在SEC注册,并且其相关行为受制于萨一奥法。SEC建议,将原规定中“股东数超300个”这一条,修改为在美国市场拥有股份占比超过5%的外资公司必须退市注册。专家认为,这一规定将使外资企业将更易通过退市手段“规避”严厉的萨-奥法。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4
【关键词】电力公司 有偿服务 策略
近年来,陕西省地方电力各供电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的普遍赞誉。2009年9月份陕西省物价局出台了供电服务有偿收费标准(试行),明确了产权划分,收费的范围、原则、程序和标准也明朗清晰。打破了以前供电企业服务收费无法可依的瓶颈,规范了有偿服务行为,维护了供用电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市级供电分公司随之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对电力有偿服务的程序、安全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监督检查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各县供电企业合法有据地推进有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的不断加深,有些条款相对而言,只有宏观的指导性意见,服务标准和流程比较笼统,具体实施起来,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使电力有偿服务政策落地有声、服务流程规范有序、服务细则操作实用、企业发展高效健康,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电力企业有偿服务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认清电力有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对相当一部分电力用户而言,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大包、大揽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电力用户只要承担用电费用就行了,其他维护、维修、损耗等都应该由供电方承担;还有的认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没电了,电力部门就有义务给处理,即使灯泡烧了、保险丝断了也要负责,导致 “故障报修电话不断,农电工两腿跑断”,结果导致电力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陕西省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客户大部分是农村客户,居住分散、偏远,有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客户还是不太了解收费政策,甚至出现通过乡镇政府和供电企业协调让降低收费标准的现象。
就县级供电企业职工来说,存在着农村电力市场意识不强,对优质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太到位,加之,农村客户的有偿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低、收费难,费时又费力,因而担心群众对收费政策不理解而对政风、行风评议有不良影响等原因引起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
二是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没有统一的服务流程和标准规范可遵循。如,从接受服务-服务准备-出发到场-开始服务-服务完毕-收费-回访与信息反馈,现行的各环节只有笼统性的规定,没有解决应该怎么做和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要求和标准的问题,实施报修服务的员工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操作,势必引起服务过程中服务流程和标准不规范的问题。
受地域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尽管上级要求报修服务由“96789”客服热线统一受理,但在有些地区仍存在着用户服务需求告知渠道不统一的问题,比如,农村客户需要维修服务时,有的到乡(镇)供电所营业厅申报,有的就近联系本台区的管理电工,没有通过“96789”客服热线统一受理报修服务。由供电所或台区电工直接实施的,缺乏县级公司相关部门的统一调度和监督,导致有的电力维修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和完成维修、维护,还有工服不统一、不整洁等;有的维修人员不能与客户进行很好的交流,态度生硬,该说明的不说明,该解释的不解释;更有甚者图方便擅改操作规程,埋下安全隐患。凡此种种,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和长远发展。
三是收费管理中存在漏洞。有的供电所不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服务项目,甚至有意瞒报、少报服务收费;还有的电工对用户按规定应该及时出示的相关收费依据、凭证和清单不出示,应该由用户签收的不签收,导致误会,甚至引发矛盾和纠纷,更有甚者不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存在多收、少收问题,随意性较大;还有的背着单位接私活,假公济私,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这与物价政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背道而驰,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坚决予以彻底纠正。
上述存在的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有的也只是局部的,但影响较大,如果不加以彻底解决,势必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
二、大力提升电力有偿服务综合效益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区(县)电力分公司应通过当地电视台、宣传车、公告(示)栏、印刷散发宣传手册等手段,以及电力部门的便民服务、公益活动,也可借助当地各种民俗、风俗活动,加大对电力有偿服务政策及相关常识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积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收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用户要求,加大电力网上服务平台(网站)建设,以便电力用户从互联网上获取电力政策法规、有偿和无偿服务规定制度、安全用电常识、需求申报等信息以及投诉和监督,使电力客户真正认识到有偿服务的合理合法性,享受到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热诚服务。
加大电力职工队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夯实有偿服务的基本功,大力开辟互惠共赢的电力有偿服务新格局。
(二)做大做实做强质优品牌,打造有偿服务的效益质量。
一是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各区(县)分公司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和实施细则,按照接受服务-服务准备-出发到场-开始服务-服务完毕-收费-回访与信息反馈流程,按照现代企业规范化标准和要求,制定每个步骤环节的具体实施细则。
受领任务后,要细心全面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切实做好与用户的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现场实情和用户需求,做好预案和应急处理保障措施,真正做到情况明、点子清、到场快,确保不误时、不误事。若确实因故不能按时到场,须及时告知用户,取得用户的谅解。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的电气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工作规程等进行施工,要充分展示电力人严谨、规范、务实的过硬作风和良好的专业队伍形象。
落实“报修单”制度,施工完成后必须由用电客户对“报修单”上的工作内容、收费项目进行审查,评价本次服务并签署意见和姓名。
由区(县)分公司“96789”服务热线按照施工方案和规定及时对每次服务进行回访,确认服务质量和收费等相关情况,征求用户意见和建议,真正使电力用户享受到放心、称心、舒心的有偿服务。如果发现施工人员违反规定,或接到客户投诉,公司应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并严肃处理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
二是树立诚信观念,注重服务细节。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视用户为上帝。见面要有“你好”和自我介绍(名片),进场要征得用户同意,室内施工要有卫生防护、保护措施,施工结束清场要彻底,撤离要有“祝福”和“再见”,并留下联系方式。在有偿服务展开前,应讲明维修中的各个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金额,在征得客户同意后再行施工维修,更换器材、设备必须经用户现场查验封签,详细向用户讲明相关注意事项,不,严格按标准收费,并开具统一的制式票据。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减免服务收费的,须按有关规定,提前报批。
三是加大财务管理,堵塞各种漏洞。许多电力分公司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并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瞒报、截流等问题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各区(县)级分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筑牢全体员工思想防线入手,进一步完善《有偿服务收费财务管理细则》,形成从业务受理到收费明细单据签验反馈、发票管理等一整套缜密体系,同时,要严肃财经纪律,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要加大奖惩力度,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惩,并从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于举报属实的,对举报人加大奖励。切实形成人人面对“规费”这根红线望而却步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量化考核,实行监管并重
供电所应加强电工有偿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供电所长应组织包片人员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检查核对电工组值班记录、报修服务单、有偿服务收款收据、电能计量装置台账、电工抄表卡片、电费公布榜等资料,全程监督电工的有偿服务行为。
公司要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严格供电所的有偿服务量化考核,落实有偿服务收费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渠道,全方位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总之,电力有偿服务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供电服务和明确权责义务。推行电力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下供电企业遵循价值观、效益观的具体表现,也是供电企业积极应付额外服务进行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举措,更是规范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商业行为。其促进整个电力市场的规范、有序进行,有利于供电企业的经营和长远发展。同时,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更需要电力行业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敬业、勤业和精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5
关键词:村级财务;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含义
村级财务管理是对农村集体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根据财务管理的一般定义,可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归纳为: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二)当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村级财务管理是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为了管理好财务,各村民委员会配备了相应的财务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在所调查的16个村中,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几千人口的一个村涉及上百万元的资金管理就用一个手提包,甚至有些村的某些财务长年没人管理,被百姓称为“过期账”。近期大多数的镇(乡)开始实行村钱乡代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乱消费村集体资金的现象。但是在所调查的村子普遍存在村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村干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财经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收支手续不完善、监督措施薄弱、多数村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集体资产管理不善
由于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多数是由村支书任命,并由村支书担任理财小组组长,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理财小组存在的意义,使自主监督体系陷入空谈。专管村级财务的镇(乡)农经站,不但审计力量薄弱,而且监督机制缺乏,对发现的问题不纠正、不处理,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账账核对”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职能。大部分村没有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很多固定资产损毁、流失甚至非法侵占均无人问津。据调查有多数村的主要干部将集体资产变为自家资产,更有甚者将村里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物资当作人情送与他人。多数村里物资的增减变动,村干部视而不见,物资常年被堆放在仓库里,很少进行登记和实地盘点,经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现在国家虽已对村级非生产性费用严加控制,但在农村挥霍公款现象仍十分严重。
(二)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如国家出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准时公布收支明细。但村民与村委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村干部为维护自己的私己利益不被侵犯和发现,很少向村民公开和解释财务状况,而在仅有的沟通中也对村民含糊其辞。而村民一直以来都认为财务管理是上级政府或镇(乡)领导的事,自我维权意识很差。即使个别村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其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公开面只能占75%左右,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收入、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公开的内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财务收支,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据调查,有些村根本就不进行财务公开,据某村村民反映,其所在的村只在前几年有过一次形式上的财务公开,但不到一周时间就无人问津了,到现在为止就再未见过本村的财务收支公开。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低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有些具备设立会计机构的部门应该设立会计机构,但是即使某村的经济发展规模已达到设立会计机构的要求,仍未按规定设立会计机构,在所调查的村子里未见一个村子设有会计机构。村会计人员的任命也不符合要求,很少考虑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有的根本不懂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的会计人员不仅业务水平低,而且职业道德水准差,对村干部的贪污挪用、胡吃乱拿行为较为放纵,甚至直接参与贪污、挪用等非法活动。村级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十分严重。
2、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的财务管理很少遵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也未按省、市、区、(镇)乡制定的实施细则(办法)进行财务工作。如有的收入账没有开具收据或开具白条收据,支出账没有支出发票或是白条发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销单,银行收付业务没有将相应的凭证如缴款单、支票、进账单等附后,在村级白条入账和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对票据的日常保管也是杂乱无章,经常是“包包账”、“捆捆账”根本不设立档案资料库,账薄设置不健全,除了一本流水账外,无总账、明细账、往来账、财产物资账以及日记账等,会计资料不齐全,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四、对策
(一)端正和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服务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加强村级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可通过镇(乡)组织部,组织培训班,定期为镇(乡)有关领导和各个村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并互相交流心得。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有关制度、法规,建立村级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实施,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会计档案柜等。不断完善资金审核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抓好村级会计队伍建设
各村要认真贯彻农村会计上岗制度,所聘会计必须持有会计上岗证。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采取“村民推选-上级考核(背景调查-业务笔试-公平面试)-上岗实习-公开聘用”的新模式,使录用的会计人员在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准。对会计队伍日后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也要严加规划,可利用当地的大专等院校,或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知识丰富化,业务熟练化、经验化,并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一旦被聘用,不可随意罢免,根据村级聘用会计制度,使其聘用年限具有合法规定。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做村官,大学生走进村级会计队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使村级会计队伍更加规范和成熟。
(四)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是规划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镇(乡)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与各村共同出资出力,购买、安装电脑等设施,对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五)充分利用社会服务
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如会计聘用制、“双代管”、会计委托等,这些模式都为村级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模式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但推行农村会计记账制,不仅可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节约会计核算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避免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镇(乡)政府滥用职权、过多干预的问题,并且具有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龚家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
2、张鹏兰.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3、唐君.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3).
4、曹婷,陈兴述,王慧玲.改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路[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9).
5、李视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设想[j].财会研究,2008(5).
6、赵广宇.综合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财经研究),2008(1).
7、赵筠.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1).
8、李素媛.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范文6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完善保障政策,改善执业条件,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每个应设卫生室的行政村都有1所卫生室,农村每千人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政策得到落实。到2015年,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
1.明确村卫生室功能定位。村卫生室主要功能为: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协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报统计信息,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
2.合理设置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较多或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村卫生室主要由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举办,也可由乡镇卫生院领办或者乡村医生联办,经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新农村服务中心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对于超出需求数量、服务能力不足的卫生室应予撤并、调整。
3.加强村卫生室基本建设。加快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管理范围,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和软件,实施县、乡、村卫生机构联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乡村医生进行执业管理和绩效考核。
(二)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1.统一人员管理。原则上按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其中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从事护理等服务人员也应具备规定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在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之间进行调配,直系亲属和有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应在同一村卫生室工作。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2.统一业务管理。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合理划分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劳务密集型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主要交给村卫生室承担。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服务的监管,指导、督促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服务规范。乡镇卫生院要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辖区分片责任包干,指导村卫生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3.统一药械管理。加强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备,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指导乡村医生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4.统一财务管理。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项目,在省定医疗服务价格范围内,制定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规范村卫生室资产和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村卫生室的经常性收支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统一绩效考核。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记录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围绕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定期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执业人员收入分配和动态调整的依据。
(三)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1.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补助经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补偿。各地要在村卫生室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将村卫生室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为5元,参合人员先自理20%,其余80%按门诊统筹待遇享受。积极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乡村医生改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3.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之外,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定额补偿补助水平在保证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具体补偿标准为:市区原则上每名乡村医生每年1.5万元,有条件的区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各县由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要根据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4.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门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止年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职乡村医生以及离岗的乡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截止年12月31日,男55至60周岁、女50至55周岁的乡村医生,可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退职后享受当地政府补助,但只能选择一项,选择后不再变动。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缴费、补助标准和时间起点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落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的意见》(劳社发〔〕194号、卫基妇〔〕22号、财社〔〕63号)执行。
(四)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1.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落实省制定的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确保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接受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可采取务实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参加培训。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长远,编制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根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需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工作,及时为村卫生室补充服务人员。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3.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进行统筹安排,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适应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完善配套政策,加大保障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加强督促指导,落实各项措施。市将把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医改年度考核内容,适时通报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