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1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对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凸显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及治理的紧迫性。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固然需要通过专项规章制度进行干预及整治,但预防胜于惩罚,法律法规的治理显然不是杜绝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细察中小学校园欺凌整治状况,欺凌事件发生后对学生进行惩处,或事前宣传整治欺凌的相关法律及法规,都只是惩罚、警醒、告知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其他同学实施欺负、侮辱的言行,是法律不允许的。然而,惩罚、警醒、告知是远远不够的,更根本的途径在于对学生晓之以理,从理据上引导他们明白缘何法律禁止该类言行;该类言行在道德上如何违背人性,何以不应该;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何危害。从而在思想源头上截堵霸凌的产生,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因此,整治校园欺凌迫切需要转变观念与思路。杜绝霸凌的根本在于踏踏实实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友善教育。友善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道德责任,它有着深刻的思想及历史渊源。亚里士多德把与友善相当的友爱定性为公民生活中必需的德性,孔子把与友善相当的“仁”推崇为人的道德义务及社会人伦关系的出发点。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友善进一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评价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一种善恶标准、一种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道德力量。

此种情况下,友善理所应当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友善价值观培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建立对他人的信任与关爱,在关爱他人与感受他人关爱的过程中体验人的价值和尊严;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社会,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极端;以宽容、友好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互敬互让,逐渐形成友善的情感及品格。

总之,通过友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播种友善的种子,引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出”与同学的友谊之花,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并进一步辐射社会。惟其如此,才能在源头上杜绝校园欺凌,还原中小学校园之宁静与和谐。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2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危害;对策

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欺凌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世界出现了一种欺凌的新形式――“网络欺凌”。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主要对象。笔者通过大连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大连地区部分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行为界定及其现状

(一)行为界定

欺凌: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指 恃强力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关于“网络欺凌”,大众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网络或者通信工具对受害者进行侮辱、威胁、骚扰的行为。常见的现象有:在网上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把受害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在论坛中通过发帖甚至“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等等。

所谓“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通过在网络(包括电脑、手机或其他可以连接网络的通讯媒体)散布个人隐私、图像,甚至是虚假的谣言等来使受害者在线上和线下遭到骚扰和侮辱。这种被公开或者匿名侮辱的经历会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的甚至导致很多青少年的抑郁与自杀行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现状

“网络欺凌”(Cyber-bully)开始演变成全球的浪潮,并逐渐成了困扰各国的校园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香港与台湾都有资料与数字显示,有10%-30%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欺凌”,美国、日本都有过“网络欺凌”受害人不堪痛苦而自杀的相关报道。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联合在广州、香港及澳门三地同步进行了一项有关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调查,并在2013年11月12日了《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在2460个调查样本中,有394名欺凌者及469名受害人,约占调查样本的16%和19%。可见,在“网络欺凌”现象中,青少年当中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人数是相当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都接近两成人数[1]。

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透析

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也与外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一)内部因素

1.基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认为不能委屈自己,不满意就要表达出来,这是自己的权力,在性格上难以,加上好胜且不安分,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并用各种损招排斥、报复一些她们认为与众不同或是不合群的同学。因为网络具有传播面大、传播速度快、便捷等特点,成为了这些青少年攻击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的首选途径。

2.青少年缺乏管理情绪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很多青少年与同学同伴生矛盾后,由于缺乏合理的沟通方式,导致愤怒与敌对情绪较高,而因为个体缺乏应对这些情绪与冲突的心理技巧与方法,带着这种情绪状态面对网络时,其极高的负性情绪导致了思维的偏激,一些偏激的、冲动的思维、观念与想法萦绕脑中,挥之不去,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性,无法对他人形成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完全处于偏激、敌对片面、钻牛角尖的状态,消极思维又进一步推动负性情绪,在大脑中不断地增强循环,这时那些恶意中伤的、夸大的、甚至是诽谤的语言经由指端流淌而出,个体不会想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而这种行为很容易与网络建立条件反射,即每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只要打开电脑,其负性情绪与消极思维首先优先兴奋起来,长期以往,甚至发展成个体从事“网络欺凌”的一种超凡的能力与灵感。

3.弱势群体表达不满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些令人气愤的网络欺凌事件的肇事者在现实生活竟然是性格内向、软弱、胆小的个体,呈现出双重性格。当一些孩子因为性格懦弱而不敢在现实的世界里去对抗比他强大的同学,他可能会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是弱者,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去实现他们成为强者的梦想。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大众转播媒体的负面导向作用

电视剧与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如2004年美国就曾以女孩的欺凌行为为题材拍摄的《坏女孩》,韩国的《我的野蛮女友》、 台湾的《流星花园》等影视作品的风靡一时,其中很多情节是关于主人公的暴力与欺凌行为,其实对青少年的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拉帮结伙等欺凌行为提供了示范与效仿的榜样。

2.网络欺凌行为容易实施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导致了网络欺凌行为的“去个性化”,使个体需承担的行为后果的风险降低了,导致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力也随之降低,沉溺于网络交友的青少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和人沟通,情绪上易焦虑、易激惹,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所以当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荡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阴暗与敌对的情绪,而这种敌对情绪激发了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对某些人的语言攻击行为。

三、网络欺凌行为的危害

网络欺凌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毁灭了无数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以说网络欺凌社会的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网络欺凌行为与学生的缺课率有关,遭受过网络欺凌行为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缺课率。即使那些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个体在学习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个体呈现出迷恋网络,成绩下降的状态。

(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严重

抑郁是欺负给青少年带来的最明显健康危害之一。青少年早期抑郁的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年期和成人期。无论是受欺者,还是欺负者都表现出低自尊的倾向,各角色都有严重的抑郁的风险。他们也会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诱发物质滥用[2]。

(三)自杀行为

自杀是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2013年8月初,一名14岁的女孩因在ask.fm网站表达自己受到抑郁困扰而受到欺凌者的持续谩骂,最终精神崩溃,上吊自杀。短短一年时间,仅该网站遭受网络欺凌而最终自杀的人已经超过10人。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正在遭受网络欺凌行为的毒害,自杀在他们心中已经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效途径。

四、减少与预防网络欺凌行为的对策

“网络欺凌”行为已经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副产品,是需要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下面仅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为大连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与减少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肩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

1、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给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理性处理负性情绪的方式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具有合理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提升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而优秀的人格品质,如果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够充满阳光,客观评价与对待外界事物,就会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3]。

2、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与道德的宣传教育。利用有效途径进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与道德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创新、灵活、高效,比如可以利用心理课、德育课或者主题班会等形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剧、心理剧、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方式,对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认识与讨论,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活动方式,去真实呈现并真切感受网络欺凌行为给他人心灵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后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换位思考等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当代青少年 “慎独”的道德品质,即独自一人是,也能做到善良、正直、公正、行为检点,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会焦虑、内疚与良心不安,以加强个人独处时的修为。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道,网络欺凌现象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已经构成了侵犯行为,严重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恶意中伤、诽谤、严重的人身攻击导致了他人精神失常或者生命的丧失,是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树立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做孩子心灵的好朋友,当孩子情绪上有所波动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引导,不让孩子心理留有阴暗与灰尘,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父母倾诉,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与减少孩子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对受网络欺凌的孩子,家长也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保护孩子受伤的心灵,及时解决其所到来的消极后果。同时教育孩子在遭受 “网络欺凌”时,要能够打破沉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勇敢地站起来保护自己。

(三)大众传播媒体要有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绿色和谐的媒体环境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网络、报纸、影视作品等要注意舆论导向,多一些对社会正面的积极事件的报道,减少与淡化一些负性事件的报道,如果都社会负性事件大肆宣传与报道,会给媒体受众消极的心理暗示,为大众提供了可效仿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恶性事件报道后,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同类事件。(如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一下岗工人的校园杀人事件等)

(四)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外的娱乐方式

学校与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棋类等健康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鼓励孩子每天都要坚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体育运动会通过改变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的分泌而产生积极情绪。这些活动均会让孩子获得愉悦、轻松、宁静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思维与对事物的看法均是积极的乐观的与理性的。

(五)网络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内容审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个人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严格落实先审后发的管理要求,不得转载传播有关“网络欺凌”信息内容,对蓄意传播此类信息的用户关闭账号。

[参考文献]

[1] 姜萍.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J]. 广西教育,2014(2).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GBT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movement, homosexuals in many countries like Netherland, Norway, Sweden, Demark, Finland, Iceland, Australia, New Zealand, Argentina, South Africa, the U.S. and Canada have obtained social and civil rights like marriage and adoption as their heterosexual counterparts.

In many countries, fear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homosexuality remain wide spread. These present daunting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GBT community. Addressing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LGBT people require cooperation in all areas of society.

Government:

政府: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lead to eliminate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LGBT people. In the case of China, the civil rights of LGBT people sh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protected by law. Legalizing same sex marriage is the first step, as it is a legal reorganization of their equality and their civil rights that are the same as heterosexual couples. When the government recognizes the rights of homosexuals, the general public will follow. "Normally we have the tradition of not questioning our government, so if the government gives gay people the right to marry, average people will accept homosexuality too," said Professor Li Yinhe in an interview with Cityweekend few years ago.

HIV epidemic in MSM group in China is sharply rising. China can certainly benefit from legalizing the same sex marriage as legalizing the same sex marriage can reduce the spread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cluding HIV/ AIDs. Professor Mary Ann Lamanna and Professor Agnes Riedmann argued that being able to marry legally could help homosexual couples continuing a long-term relationships and make safe sex possible. As a result, it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getting infected by STDs and help rein the spread of the HIV/ AIDs epidemic.

许多国家仍广泛存在对同性恋的恐惧和误解。这些对LGBT社区的发展构成了严峻地挑战。解除对LGBT的消极态度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

政府应该起带头作用,以消除基于性倾向的一切形式的歧视,为LGBT人群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在中国,LGBT人群的民事权利应得到政府的承认,并受法律保护。第一步是让同性婚姻合法化,使其具有和异性恋夫妇一样的平等权利和公民权利。一旦政府承认同性恋者的权利,广大市民也会随之承认。李银河教授几年前在接受《城市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我们有不质疑政府的传统,如果政府赋予同性恋人结婚的权利,一般人也会接受同性恋者。”

随着艾滋病病毒的流行在中国MSM人群中急剧上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实际上婚姻合法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中国在上述问题上受益,因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M.A.拉曼纳教授和艾格尼丝・瑞德曼教授认为,合法婚姻能帮助同性恋伴侣维持长期的关系,让性生活更安全。这将有助于减少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遏制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Schools:

学校:

Schools can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challenging homophobia. As homophobia is a result of prejudice, educating young people about LGBT issues is fundamental to overcoming the social norms and prejudice against homosexuals.

In China, homosexuality continues to be largely ignored and invisible within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make it worse, many teaching materials in China contain wrong information about homosexuals. For example, the booklet “Parents, Please Walk Your Children Through Puberty” was distributed to parents of teenagers in d in Hangzhou,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describing homosexuality as a type of "sexual deviance" and calling on parents to "prevent" it. Only providing correct information to all people about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is likely to diminish anti-gay prejudice.

Homosexual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bullied at school. An online survey on homophobia in China's school and university campuses, which was conducted by 3 LGB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was released on May 14, 2012, revealing that 77% of respondents have suffered bullying, as a result of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Schools should respond strongly and assertively to homophobic bullying, stating clearly that homophobic bullying is not an acceptable behavior. In this way, LGBT students can feel safer to go to school and more likely to feel part of the school community and more likely to be happy and to be themselves.

There are also various ways to build a friendly environment for LGBT students. For examples, the integration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to the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understanding about issues of LGBT. Homosexualit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iscuss openly at universities and even high schools. The school can educate the students on gender equal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s and encourage more homosexual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ir rights.

学校在挑战同性恋恐惧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性恋恐惧症是由于偏见产生的,对年轻人进行有关同性恋问题的教育是克服社会规范和摒弃对同性恋者偏见的根本。

在中国,同性恋在教育系统内仍然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忽视。更糟糕的是,中国的许多教材都有错误的评价同性恋的信息。例如,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市针对青少年家长发行的宣传手册《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中,将同性恋描述为“性偏离”,并呼吁家长加以“制止”。只有为所有人提供关于性倾向和同性恋的正确信息,才能削弱反同性恋的歧视。

同性恋学生在学校更容易被人欺负。2012年5月14日,一项由3家中国的LGBT组织发起的关于中国校园内同性恐惧症的网上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由于其性倾向而受到欺凌。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应果断而有力地反对对同性恋者的欺凌,并清楚说明欺凌同性恋者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只有这样,LGBT学生在上学时才能感到更安全,更容易感受到自己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也更快乐自如。

有多种方式可以为LGBT学生建立友好的环境。例如,把性倾向内容整合融入到教育课程对了解LGBT相关问题十分重要。应鼓励学生在大学、甚至中学公开讨论同性恋问题。学校可以在性别平等和性倾向方面教育学生,并鼓励更多同性恋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

Removing homophobia from the society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for LGBT people. Many psychologists believe that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LGBT people are not grounded in actual experience with LGBT people but on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Gay people are still discriminated against in many aspects of our society, partly because the general public does not know the gay community very well," said Professor Zhang BeiChuan.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dressing homophobia. They can influence the attitud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towards homosexuality by social activities and public campaigns.

In Beijing, there are few LGBT groups like Beijing LGBT Center, Common Language, and Aizhixing Research Center hold regular events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 rights of LGBT people and advocates social inclusiveness and equality. The Beijing LGBT Center organizes activities like film screenings, panel discussions, English corner and fundraising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GBT community.

In Shanghai, ShanghaiPRIDE is the biggest LGBT event in China and is organized by volunteers from the LGBT organizations around China. ShanghaiPRIDE aims to be as inclusive and as enjoyable as possible while pushing its key message of acceptance and tolerance to the wider community. “Don’t Hide, Don’t Change, Be Proud” is the theme of ShanghaiPRIDE 2012. “We always strive to be inclusive and to plan an array of events that will appeal to a wide range of participants. So whether you prefer nightclubs, art, or daytime family-oriented events, there really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I think that our attendance numbers for the opening weekend reflect that inclusive spirit.” says organizer Charlene Liu.

LGBT organizations have the scope to provide support to LGBT people who might feel marginalized and isolated, and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HIV/AIDs in the community. Beijing Rainbow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been involved in prevention programs of HIV/AIDS among homosexuals like demonstrating a rapid oral HIV test at a gay bar in Beijing. And the Beijing LGBT Center provides counseling and legal services to the LGBT people.

把同性恋恐惧症从社会中清除,对提高LGBT人群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对LGBT人群的负面态度并非来自与他们接触的实际经历,而是来自刻板印象和偏见。张北川教授说,“同性恋者在社会上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众对同性恋群体并不了解。”

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在应对同性恋恐惧症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社会活动和公共活动来影响大众对同性恋的态度。

在北京,有几个LGBT团体,如北京同志中心、同语、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等,它们定期举办活动,以提高LGBT人群的权利意识、倡导社会的包容性和平等。北京同志中心举办一些活动,如放映电影、小组讨论、英语角和筹款等,来增进大众对LGBT社区的了解。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4

2015年7月15日,宿迁市泗洪县育才中学初二学生小博(化名)被发现浑身是血倒在学校附近,后经120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死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小博行凶的竟是几名初中生。

今年5月份,广东一名14岁女孩在学校附近被数名女同学脱衣欺凌,遭对方扇耳光并强拍视频,视频还被传至网络。被欺凌女孩事后变得很脆弱,还把自己的眉毛剃光了。女孩的母亲担心女儿因此走错路。

诸如此类的新闻不断地见诸各网站和媒体,而现代视频的传播,还原了当时的施暴场景。很多时候,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无非是几句口角,无非是辗转听来的几句八卦闲语,互相看不上,结果酿成的却是大祸,人命关天的大祸。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年纪越小的孩子,心灵越纯洁,当10岁的女生把婴儿扔下25楼时,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恶魔上身了。

其实,现代心理学通过系统和多年的婴儿观察发现,婴儿不能说是天使,而是天使与魔鬼的合体,并且年龄越小,身上的那份恶其实越可怕。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们,他们的仇恨很容易达到想毁了整个世界的地步。只不过,他们没有真实的攻击力,所以这份恶造成不了什么后果。

可以说,这份恶是天生的。

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成为恶人?因为,这份恶可以被转化。转化的办法就是爱。首先是妈妈,然后是其他重要的抚养者,若能和婴儿构建稳定且有质量的关系,他们的关系中充满情感的流动,常四目交对像深爱的恋人一样传情,常有亲密的拥抱,从不缺乏言语上的赞美……那么,婴儿的恶就会得以转换,他身上天使的一面就会成为主导,并初步具备爱的能力。

世界是成双成对的。如天使般的婴儿,与父母充分的爱一起出现;如恶魔般的婴儿,与爱的严重匮乏和虐待一起出现。

家庭教育对人性的塑造

我有个前同事从小生活在一个暴力的家庭里,父母之间打骂是家常便饭,对她也是。骑着自行车带她上街,看到警察,一脚把她踹下来;带她去游泳,把她往泳池边上一放,自顾自游泳去了,结果四岁的她被顽皮的孩子踹到泳池里,差点淹死。她从小被各种自制武器打过,身上伤痕累累。

而造成的后果是,她无时无刻不处在愤怒中,很容易对同事发火,对客户发火,甚至对老板发火,即使她个人的能力非常好,但个人职业发展,还有感情生活上都不顺利,她最喜欢玩的游戏,和男生一样,持枪四处扫射。屏幕上一朵朵溅开的鲜血,能给她带来稍许安慰。所幸的是,她还没有激烈到用过激手段将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她并没有形成型人格。

但一些在幼年遭遇过更严重虐待的孩子,她们的心灵走向扭曲的可能性更大。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发微博称:“小女孩虐待男童一事,是对我们所有人敲响的警钟。小女孩的家庭,肯定是超变态级别的。看看你周围是否有超变态家庭。大人还好,因有克制力,而孩子可能是没任何底线的。仅警惕还差很远,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要重视对所有孩子的保护,被严重伤害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暴力狂。”

武志红此前曾关注过这类群体。他认为,几乎每个施虐狂都可以从他们的童年中找到这样的答案:他们也曾是被严重虐待的对象。并且,被虐待得越厉害,就越有可能成为可怕的施虐者。“养育者粗暴地对待孩子并丝毫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一个分裂的人格,他也由此经常生活在强烈的心理冲突中,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引发他激烈的反应。”

孩子暴力有时是向父母学的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等因素,不少家庭破裂或者重组;意外事故等也造成家庭结构上存在着缺陷。一些家庭中成年人的婚姻关系不完整,血缘关系不完整,如丧偶、离婚、夫妻分居,还有的孩子不幸父母双亡等。

在这种结构失衡的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一般是比较低的,而成年后家长之间或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却更容易出现、积累、爆发。

一方面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情绪恶化,缺少安全感和同情心,甚至具有倾向;另一方面,因为家庭中人际关系紧张,家长的感情危机牵连了未成年的孩子,家庭暴力常常发生,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的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

家庭中发生的暴力往往因为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运用残暴的、带有侮辱性的身体惩罚。家长严厉地惩罚孩子一方面可能因为孩子的确做错了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家长情绪不好、迁怒、嫌弃孩子等原因。

曾经有官方报告指出,每年有超过2.75亿儿童目睹家庭暴力,大部分都是看到了父母的争吵打架。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梅耶・威廉斯表示,家庭中的儿童暴力是“难于被照亮的隐秘地带”。

俗话说“三岁看老”,小时候如果动辄以打人、摔东西等方式来处理矛盾,孩子会养成习惯,长大了一时控制不住,就很容易出问题。有一个咨询者,从小习惯了用拳头处理问题,长大结婚后,有不顺心就打妻子,后来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走了,他才意识到,是自己出了问题,于是来做心理干预。

很多孩子身上的暴力行为其实是向父母学的!有的父亲动手打母亲,或是父母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孩子就会觉得:“爸爸或妈妈也打人,我也可以这样对别人!”在青春期之前,家长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还可以“压”得住;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叛逆心更重,这时就“压”不住了。

完美主义也易致孩子暴力

父母尤其是母亲要求过于完美,这种环境下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暴力。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用暴力的方式来表达他(她)内心的不开心。曾见过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冲着母亲拳打脚踢发脾气,母亲很吃惊:“这么小就暴力长大还了得?”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孩子和成人一样,面对不开心,压抑久了,总有一天会爆发。

另外,父亲过于严厉也易出现问题,很多父亲在单位是领导,回家后没能转换好身份,对孩子也以领导的角色来命令他(她),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批评,也易导致孩子使用暴力的行为来反抗。

总之,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习惯使用暴力,家长首先应认识到根源在哪,才能“对症下药”。另外,夫妻间不睦,常吵架;夫妻双方教育孩子不一致;隔代宠爱与孩子父母教育要求的不一致等等,都会有关系。

另外,孤独、缺乏陪伴也会成就暴力,如果要探究孩子暴力行为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与孩子父母的原生家庭有关。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一条船行驶在海上,看得见的是海面的冰川,而海下的冰山更容易让船触礁。如果父母小时候从原生家庭里带来了太多的负能量,比如父母的性格是很少微笑的,家里从没有“阳光”,对孩子总是很挑剔,不让孩子自主做一些他(她)想做的事,总是害怕这样害怕那样等等。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即使家长不骂孩子,也不轻易批评孩子,孩子也往往会觉得无安全感,有时甚至用掀桌子等行为来抗拒。

当然校园暴力还有学校教育过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的动力,从而惹是生非。忽视了文艺、体育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过剩精力无处发泄,这些都容易诱发暴力事件。同时,成人化媒介内容入侵孩子的感官世界,常看暴力节目的孩子受到激怒或攻击时,他们会很直接地把不满的情绪和怒气表达出来。因为孩子在电视上,通常看到的是暴力可用来解决问题,看到电视上的警察用暴力抓住坏人,会误以为是一种社会正义,无法区分现实生活好坏的界线。

当我们在担心孩子遭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诫孩子:

1.要和同学们处理好关系,不打同学小报告,不道他人是非,和同学发生冲突了,要及时沟通消除误会。

2.慎重交友,多交良友,融洽的同学缘也会让那些品行不好的学生畏惧。

3.遇到被敲诈、勒索和殴打时要大声呼救,做坏事的人其实也心虚。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5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电影 暴力动机存在意义

回顾青少年电影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校园、恐怖、少年犯罪和性一直是青少年电影的首选题材。与其它的类型电影比较起来,青少年电影并没有确定的主题或鲜明的风格,它更愿意涉及尖锐变动的经验素材,在未成年阶段不安的、无因的暴力、越轨与反叛的冲动以及恶劣的家庭关系中来展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在五六十年代那些优秀青春片中,有法国新浪潮《四百下》、《筋疲力尽》那样的高举青年反抗大旗的作品,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毕业生》、《无因的反抗》、《逍遥骑士》、《死亡诗社》、《猜火车》、《美国派》等作品。它们在再现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反映这段经历的痛苦、独有的喜悦、特有的行事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等。但是,随着当代电影暴力日益成为普遍的题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电影开始涉及暴力与犯罪,青少年的成长由开初的反叛主题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它成了一种成年之前的狂欢,在一种极端的越轨行为中体现其成长的深远意义。青少年特有的焦躁、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青少年阶段越来越成为孕育暴力的一个温床,越来越多的青春片开始表现“青春残酷物语”,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一个标签或日关键词,二者借助影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虑及抗争

众所周知,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少年往往只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次要的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的,而在文化上的边缘地位更为突出。这种边缘地位主要表现在: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青年主要是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而缺乏青年人独立的话语表达。即使有的话,也因为其数量少,对社会影响微弱,而处于一种不被社会关注的状态。”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电影在展现其成长的痛苦与烦恼时,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必须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于对社会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青少年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故事片比较起来,青少年影片只有在引起争议或赢利很多时才会受到认真对待,一般而言,观众不会花钱去看他们都能体验到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阶段的正面描写及对青少年文化一本正经的分析,基本上引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来。因此在青少年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粗口、暴力、吸毒、性等行为,这些对孩子们来说被社会批判或被家长禁止的东西,却恰恰是他们反抗社会与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其中,暴力作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表达情绪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在电影中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一)心理之源:无因的反叛与青春燥动

青少年阶段是烙在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一般说来,它代表着年轻和朝气,也代表着激情和希望。但是,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情感也同时并存。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们“身体在发育,情感在骚动,性器官在成熟,荷尔蒙液在增加分泌,肢体在寻求力量的发泄,父辈理性监控的T乏,使得他们可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心情放纵着青春期萌的各种生命欲望。”青少年产生暴力行为的一个最常见的动因便是成长过程中心理的燥动与不安。对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有时甚至必须通过一种对暴力的模仿与崇尚中才能实现成人的梦想,在焦燥不安的情绪发泄中完成一次成长的蜕变。

在由美国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改编而来的电影(大象)里,我们看到了一次惊人的无由来的非理性杀戮。两名少年杀人者与学校里的同学并无任何仇恨,他们既非天生的坏蛋,更不是偏执的心理变态。在(致爱丽丝)的悠扬钢琴声中,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文静而偏于内向的正常少年。如果说他们与前面出场的许多同学相比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对网络暴力游戏和希特勒纪录片的热衷。而这场校园大屠杀,也分明被他们当成了一次网络游戏,并对照地图制订了详细的救人计划A和B。而游戏的目的,正如两个少年在出发时的车上所言,“一切为了爱”。在他们端着步枪疯狂追逐走廊里的目标时,他们所要体验的,只是一种游戏的。“我们要看看,谁更厉害?”残暴和游欢,是他们看来只是一体。虽然导演范・桑特在此并没有对这两位少年的暴力行为作深层的心理分析,但他通过少年杀人者对网络游戏与希特勒纪录片的热爱,含蓄地表达出媒介对青少年们的巨大影响。对人生观、道德观都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把暴力游戏及暴君当成了推崇与模仿的对象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取向。尤其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迷茫与虚空若没有正确的导向,往往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知与判断,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无独有偶,这种迷茫在狄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篮球日记》里也同样体现出来,吸毒后的狄卡普里奥在迷幻状态中,摇摇晃晃地走进校园,他一身黑衣站在那里,咧嘴怪笑着,潇洒地从黑皮衣里掏出手枪向大家开火。这个经典的场景已把美国青少年们空虚无序的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春除了茫然与无向之外,更多地存在着一种焦虑和质疑。对自我及世界的怀疑与追问,是青春期的背景音乐之一,就像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天籁之音:迷离、虚幻、忧伤、神秘,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青春氛围成长下的青少年往往是敏感而孤独的,也是痛苦与不安的。星野在经历了家庭破碎、体验了生命无常之后,过去一直在他身体里支撑着整个精神世界的弦猛然断裂,只能以种种不可思议的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崩溃。对乖孩子雄一而言,他对偶像般的星野只能又敬又恨又怕。当这个偶像形象在心里逐渐倒塌后,他就只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杀掉星野,也毁掉自己的梦,在毁灭之中完成了青春的成长。

青春的成长主题往往与残酷紧密联系。2002年,日本新锐导演丰田利晃执导的影片《蓝色青春》是又一部很有代表性的“青春残酷物语”。一场关于在危险天台的拍手游戏在校园里展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但是,这种拍手并非是幸福的表达而是讽刺,它只是一场权力游戏。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少年九条和他的兄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刺激,九条也以击掌次数最多成功地当上了学校里的老大。校园是美丽的,但天台下的血迹斑斑也同样见证着青春的残酷。这群少年身上体现的虚无感和焦虑、狂躁,都饱含着对生存的法则和成人世界的质疑。

(二)家庭之源:无父的一代和坏孩子的天空

在众多青春暴力题材的影片中,成人 世界的概念都很模糊,父辈或是青少年反抗的目标,或表达的十分含糊,有的甚至干脆缺席,再不像从前那样控制着未成年人的世界,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威慑力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所以,《大逃杀》在开始不久就表明七原秋也的父亲因为失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自杀,这就意味着秋也将孤身一人承担生活的重负;北野武饰演的教师角色作为父亲而言是受排斥的,他与女儿之间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父亲对女儿而言是近乎缺失甚至仇恨的对象。《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雄一是随着母亲再婚跟到新家庭的,连姓也改变了,父亲角色则完全省略。而星野更是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虽然母亲温柔漂亮可亲,但也弥补不了他无父的心底创伤,他突如其来的抢劫及暴力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反抗,更不如是一种心底压抑的总爆发。

父辈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是无人管教的一代。而校园里的老师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正面影响或启示。《大逃杀》里的北野武老师在学校里遭受学生的遗弃,于是将这种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让他们经历一次残酷到底的生存挑战。而《坏孩子的天空》里的教师形象除了是被学生嘲弄的对象,更多是坏孩子们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者。他们一再在办公室里评论小马与新志只能做流氓,面对这种坏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将赶出学校,而不是拯救或挽留。此外,无论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一再将小四父亲召来训话的老师,还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虽然关心雄一却又束手无策的班主任,校园里教师的正面影响总是微乎其微,直至于无。

成人力量的消无,给这群半大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无忌,也造成了他们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与断裂。在精神上,他们更像是流浪的孤儿或无羁的浪子。但他们又必须要找到一定的精神依靠与情感寄托。这时候,哥们儿间的情谊便显得弥足珍贵。像《朋友》里四名个性截然不同的朋友,《坏孩子的天空》里的小马与新志,他们在彼此身上互相看到自己所欣赏与向往的品质,并彼此激励,共同成长。对他们而言,这份友谊伴随左右,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拉帮结派,同在校园内外游荡。而这样的小团体,是极容易被校园的社会团体影响和控制的。小马投奔黑社会老大做了跟班小弟。俊硕和东泽也在不同的黑帮中各为其主打拼。他们一副黑道青年的打扮,说着流利的黑话,从事着各种欺压凌诈行为,仿佛自己已完全被纳入社会中的轨道。他们年轻气盛且充满自信,这些特质使得他们与那些老江湖们相比,无疑显得青涩和可笑。所以,当他们试图以拳脚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必然会有一个老大站出来,给他们一个永久的教训。年轻的主人公必要为自己踏入帮派的行为付出代价,甚至年轻的生命,就像《朋友》里的东泽。

也许,某些青少年暴力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向观众表明,任何不合社会规则的青春反叛都必要付出其代价。“年轻而孤独的主人公以悲剧性的暴力对抗世界,当社会的暴力最终降临在他们身上时,影片达成了故事世界的戏剧性与社会表现性的统一。”

(三)社会之源:BR法则和生存压力

任何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学校里的孩子们而言,成人世界是个熟悉但又离他们尚且遥远的所在。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中的他们很少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但是,当社会动荡下的成人们已失去生存的自信,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一部为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生存能力的“BR法案”就这样被虚构出来。无论孩子们接受与否,一场对生命的残酷考验就此展开。在深作欣二的《大逃杀Ⅰ》中,一班初三学生被抽中进行杀戮游戏或曰生存体验,他们被带到了远离文明的孤岛上,为自己的生命进行你死我活的厮杀。在这座孤岛上,这群少年们不再是羔羊而是一群野狼,在死与痛的杀戮中体验生存的意义。这种杀戳如此的令人惊心,铺天盖地的血腥镜头更是让人目不忍睹。深作欣二曾解释《大逃杀Ⅰ》里四处迷漫的血腥:“我想告诉年轻人什么是战争,以及如何在创伤中寻拽信任和友谊。现在的人们虽然没有战争体验,但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这种情绪。生存竞争是人类逃避不开的自然法则,而沉眠在人类体内的野性、求生本能等,都是我想通过本片表达出来的。”当然,导演以放大暴力来再现竞争挖掘人性的做法是否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银幕上四处飞溅的血花和打成蜂窝的尸体让观众在惊骇的同时,却多少会消解青少年观众对人性的信任,尤其是对成人社会的理解与信任。虽然深作在片中安排了一个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结局,让善良的典子与七原成了此次杀戮的胜出者,但是,这一对软弱无力的小儿女逃回现实生活,立刻成了全国追辑的对象,而他俩也不得拿起刀枪逃亡。在深作之子深作健太导演的《大逃杀Ⅱ――镇魂歌》中,七原已由非暴力的宣传者转向以暴制暴的实践者。于是又有一班少年被派上岛屿,讨伐这群拿着枪炮宣扬非暴力的团体。在第二部里,血液和子弹泛滥程度比之第一部有过之无不及。无论是七原为首的抗暴一族,还是以新选出的进攻一族,这些少年人拿自己的生命勾勒出来的青春图画无疑是腥红的。

这当然是青春中的另类极端表达,深作以淋漓的鲜血书写着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必要代价。社会生存的压力一直存在,而青少年们,若不能杀出重围,就只能束手就擒。青春,就是如此残酷。

(四)时代之源:阶级,以及种族

青少年暴力电影中,除却自身成长的迷惑及社会的压力,还有一种理由,那便是社会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影响。孩子们虽然年轻,但时代、种族甚至阶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无处不在。

以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例,这部以轰动一时的少年情杀案新闻事件为叙事主体的电影,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它以少年小四的成长为个案,反映了一代外省新移民的成长环境。那时的台湾大多城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公职人员薪傣微薄,居住条件简陋,低矮的日式木造房屋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这种压抑使得眷村少年喜欢结党成群,发泄旺盛精力,在帮派组织中寻找人际关系认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社会阶级差异造成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及文化认同等不同,这在台湾经济未起飞前的20世纪60年代是统治阶层、控制社会最有效的国家机器。公教人员与中下士兵有眷村族群,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阶级区别已是无庸置疑,子女自然在眷村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不自觉地接受不同阶级意识,进而成为阶级划分的实践者。”小四也好,小猫王也罢,大时代的政经局势使得眷衬里的这批不谙人事的少年们毫无归属感,因而由于同伴间英勇豪气作风和势不可挡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和帮派团体产生了紧密联系。小四跟着小团体夜袭小公园与其说是表示对学校不满的一次发泄,更不如说是对这个时代不公待遇的一次爆发。而再一次的爱情受挫,小四便顺理 成章地找出刀子,在欲与情敌决一死战未果的情况下,将发怒的对象转向了始作俑者小明。焦雄屏对此分析的中肯:“小四儿等人在片中秉持的道德要求和纯真梦想,都一再为迈向利益世故的社会所摧毁,成为时代的祭品。‘少年杀人’,人人都是‘’的主体于是再现,小四只成了被推向暴力极端的牺牲品而已。”

无独有偶,在美国导演的影片中,他们更多地将这种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原因与战争、种族歧视、阶级差别联系起来。美国导演约翰,辛格顿的《邻家少年杀人事件》和托尼・凯耶的《野兽良民》,都十分尖锐地直指种族歧视问题。前者讲述的是一群“黑孩子”的成长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国的70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越南战场浴血归来,而年轻的一代并未从中得到这个“民主”国家的任何好处,更勿论基本的身份认同。生活在贫困街区的黑人孩子们,有的在无所事事与抱怨中打发日子,也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技能来脱离苦海,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却未能过完青少年阶段便在无谓的种族争斗中丧命。而后者《野兽良民》则是从一个白人男孩的视角来写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排斥与驱逐。全片以少年丹尼写报告的方式,通过对哥哥德里克入狱前后的回溯,解释了一名种族主义者的成因。德里克幼年时父亲被黑人毒贩所射杀,造成他充满仇恨的性格,他将所有的悲伤与愤怒,转成对付有色人种的力量,他崇拜新纳粹主义,在身上刺上纳粹的图腾,同时收编社区里的不良白人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的商家,让种族之间的对立更加尖锐。在一次与黑人的冲突中,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并被判刑入狱。在狱中,他才体会到白人原来也并非高人一等,他受到了同族的侮辱与欺凌,却感受到黑人的友好与同情。可是当他出狱后,他却悲哀地发现弟弟丹尼已步入他的后尘,而种族帮派也发展得更为壮观。正待他准备带丹尼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丹尼却在校园死于黑人同学的仇杀。这两部片中,无论是从黑人还是白人的视角,都鲜明地揭示了正是一个国家种族间的不平等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暴力行为。当然,《邻家少年杀人事件》打的是反暴力的旗号,并安排了主人公的父亲再三宣扬着马丁,路德的非暴力论。但是,当白人当街枪杀黑人,以及德里克带领白人冲进韩国人的商店,观众只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片中的少年们未必理解这种族歧视的来源,但只要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种族歧视就无法消除。而年轻的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必须经历血与泪的洗礼,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而电影正是在这种暴力冲突中,完成了自己的讲述目的。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6

如果说冰心的《致小读者》以书信体形式写了一个对小孩子充满爱的姐姐形象,那个形象里多是阳光、日月、理想和希望这些意象,令人欢欣鼓舞,也人有一种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距离还是比较遥远。而阮梅完全用非虚构的笔法,如此坦诚自己的性格,真实得令人恐惧、令人唏嘘、令人惊心动魄。在寒冷的冬天,冷风刺骨,爬冰卧雪还要去上学,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痛苦的,结果阮梅一下摔倒了,摔倒之后,“正想着爬起来呢,忽觉脸上痒痒的,像有一条小虫子在爬,我顺手一摸,呀,手指上黏黏的,一看,有血。是风刮的吧?我怀疑。同路的小胖子指着倒在地上的我开始怪叫:出血了、出血了,小梅子摔出血啦!”虽然“我”不觉得疼,但是看着满手惊心的血,“我”大展“哭技”“扯开嗓门哭、声嘶力竭的哭喊、躺在雪地上哇哇大哭”。妈妈赶来把“我”带回家,“骗得了路人的心痛,以肆虐的哭泣成功地逃避了一次上学的艰难。那天夜里,我睡梦里笑醒。”当这种孩童的狡猾被完全细致地再现出来,就形成了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境界,形成一种喜剧效果,这是小孩子对抗成人世界并保护自我的战役第一次取得了“完胜”。现在回忆起来阮梅都得意洋洋。不然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磨洗,怎么如此历历在目并被描述得妙笔生花呢?与其说这是阮梅个人经验的一次再续前缘,不如说这是人类童真生命力量的一种永远的光芒,而对童年生命状态的尊重和再现,是儿童文学创作最应该考虑的原点。那么,这种“哭的喜剧”也许成为童心诗趣的一种美好印记,落到现实生活和艰难的人生土壤上的时候,阮梅提醒少女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哭只能是宣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女孩都可以边哭边飞翔”,这才是人生一种最坚韧的力量,也是一种最美的人生姿势。

既书写过往的人生经验,又指向少女未来的生活,因为是以过来人“母亲的身份”在与女儿倾心交谈,就形成了作品的复调性和内在的艺术张力。“宁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在自行车上欢笑”的纷纷扰扰的现实生活观念和周遭环境,也许会影响到女孩的婚恋观和人生观。阮梅从自己的爱情生活现实出发,阐明了情感是无价之宝,一个具有独立“自我”和独立人格的人,才是最值得珍惜和最有人生意义的,强调了人生主体性的重要,可谓情真理切,字字呕心之痛,句句肺腑之言,她还非常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宝马好,但在别人的宝马里,再繁盛的风景只会一掠而过。在这样一个盛产宝马爱情的时代,我相信两个苹果的稀有爱情,也可以愈久弥坚。”不得不说当下人们物质生活的繁盛,带来了物质绑架精神和情感的“异化”生存状态,而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时期,最容易自我迷失,这种关于爱情的讨论是非常及时而又非常必要,也是一种诗性人生的唤醒,值得深思。这不得不说六十年代出生的阮梅,在自己的青年时代正好遇到了八十年代思想大解放和大讨论时代,对人生信念和未来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与当下的现实青少年的人生状态有非常大的隔离感,那个时代女青年推崇舒婷的《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充盈的情感追求,很难被当下一些女孩子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阮梅探讨的爱情似乎是个人性的私语写作,却更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批判精神和文化反思的力量。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处在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一书中强调的“自我同一性”建立期,除了爱情之花在他们的生命中慢慢开放之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经受着友情的煎熬,结识朋友是他们从外部获得“自我认同”和“确认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阮梅结合自身成长历程谈了友谊的多种形态,最后告诫孩子,友谊不可以强求,“友谊原本就是一颗长在人们心底的树啊,孩子,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在你友谊的常青树上,一定还会有新的枝条挥舞向你,它会给予你新的、与往日不同的惊喜。因为,随缘的友情,最美丽。”随缘的友情才能惺惺相惜,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久远。面对女孩的性别特征,阮梅对女孩提出了既古典又现代,既开放又自重,即现实又浪漫的美学旨归,“女孩懂得了矜持,学会了严谨,更需要音乐、舞蹈般的飘逸与放松;女孩懂得了端庄,学会了仪表,更需要学会欣赏诗情画意里的内涵与学养;女孩学会了朝着拟定的目标奔驰,更需要懂得在奔跑一段后停一停,用双目的余光看看自己脑后随着风儿飞扬起来的黑发,去看看路两边浩瀚无边的风景。”这种诗性生活带有梦幻般的感觉,也是人类文化精神得以不断提升的高贵之处。女性的自觉不只是来自于社会给定的身份和角色,还需要自己争取一个美丽的风景地,提升女性生命的格局需要一生的追求和探索。我曾经在《为童年留下一片绿洲――论儿童文学的诗性品质》一文中阐明,儿童文学就是在努力平衡成人期许与儿童愿望之间的矛盾,女孩的愿望与社会上成人的期许之间的矛盾有时更激烈更不平衡,更需要女性坚韧不拔的努力来发现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

可以说,阮梅是一个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阴暗、恐怖、疼痛、暴力、丑恶、死亡等负面生活侵蚀,她能够非常客观地凝视与思考。“校园欺凌,并不仅仅属于网络时代的今天,它也属于六十年代的我,以及我的同辈们。”她回望自己少年时候的天空,“有疼痛,有我许多的无奈和我的倔强抗争”。尤其是她中年后对身体疾病的抗争,“疼痛到来,我不得不严阵以待,不得不以适当的药物来调停。除了提醒潜伏的疾病,疼痛还是身体的保姆。”在与疼痛过招时,才能深切体悟到生命存在的丰富感受性,她如此面对疾病、痛苦和挫折,显示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事实上,即使如此乐观坚强的阮梅,面对现代人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特别是自杀,也显示出无奈与焦虑,甚至迷茫与恐惧,一方面受与中国儒家圣人孔子的传统生死观“不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在死亡面前,中国人是讳疾忌医的;另一方面,自杀也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难题,据科学家研究考察,动物亦有自杀的倾向,面对巨大的生存困境和后现代时期人类的精神孤独,自杀现象已然成为世界性棘手的难题。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阮梅大声呐喊:“生命的姿势,就是像草样自然而顽强地生长,不美也要向着美的方向。向前走,走到腿脚不利索了,仍然向前走,遇到疯狗有打狗棍,遇到陡坡就爬行,即使老了,也步履从容。生命的姿势,是开心地、从容坚韧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温暖地陪伴一个个至爱亲人。”这种诗意的语言与其说是对自己亲爱女儿的肺腑之言,不如说是对所有人的劝诫和鼓励,宛如灯塔,在弥漫大雾的海面照亮着人生之舟前行的方向。“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睿智的提醒,也是人类的宿命,更是阮梅作为一个作家表达自我生命的坚忍姿势。

阮梅在后记中谈自己的创作动机时曾说:“关于一个人,历经了少年的成长,都会拥有一座富矿。我决定停下步子,迅速将我少年的富矿开采出来。我希图以文学的笔墨,以母亲的柔肠,像冰心先生的小桔灯那样,以温暖的文字照亮那些需要照亮的孩子心。”这种照亮不只是孩子心,因为其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一个作家的经验,就更具有意义和价值,比如说关于自己女儿的“叛逆期”,她能够以一个欣赏者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伶牙俐齿”个性十足的孩子,这也是许多母亲最大的人生伤痛,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在青春期与父母已然成为陌路甚至是“敌人”,竟有彼此杀戮的极端行为。阮梅最智慧的处理方法就是“闹个离家出走……常常是母女两个背了行囊一起出行。我们不择季节,周末也好,假日也好,只要不下雨,我们走在大地的旷野上,疯跑乱窜,或者到郊区找一处窄窄的田埂,选一地青草旁坐下,抖开吃的喝的,母亲和女儿慢慢和解”。与其说是和女儿慢慢和解,不如说是与一种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旺盛的生命和解,真爱需要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需要沟通的力量,而不是以“自以为是”的“母爱”方式实施着“母害”。与此同时,我们在书中也看出了阮梅女儿可爱坚强独立和灵动的身影,这才是人生的双赢,在这种双赢中,阮梅更体悟到做母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