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元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1
我国的油画创作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油画在演变过程中,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西方油画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还对其不断进行了创新,加入了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呈现出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油画创作中彰显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不但为我国的油画创作提供了一条本土化发展道路,还对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
二、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
对于我国来说,其油画属于外来画种。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最早把油画带入我国,然后在中日时期,大量的西方宗教绘画以及油画传人到我国,以此开始对中国绘画产生影响。我国第一个掌握西方绘画技法的画家,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以及保定北洋师范学堂在1905年开设了油画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油画,其中广东画家李铁夫最早出国学习。
随着留洋回国画家人数的增多,1912年他们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学院,随后北京艺术院校也纷纷成立,这时西方油画艺术才算是真正地进入我国绘画界。在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如徐悲鸿、林风眠以及刘海粟等,他们对于油画的创作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只是当时受到其社会现状的影响,并没用过多的呈现。在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油画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油画家们为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制度,创作题材多为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当时正是中苏友好时期,苏联的绘画模式又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70、80年代的时候,中国油画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社会逐渐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地得到了解脱,画家们的创作内容也更趋近于自我境界的丰富。如今,油画创作已经成为中国画家们熟练表达自我内心世界感情的工具。
油画在我国经过一百多年的艰难发展历程,真切地诠释了我国画家对油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油画发展过程中和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步融合,相信中国油画家们必定会继续坚持这一原则,把油画创作和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进行紧密的结合,使之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画种。
三、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特点
(1)多元性和复合性,这是由我国的民族文化关系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都被纳入到了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不但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了丰富,又对各民族的习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存,另外还受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目前,我国不但有繁华的都市,也有古朴的乡村,他们都不同程度的保存着自己的原始民俗生活形态,我国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了体现;他的复合性是和多元性共存的,汉族民俗中复合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现存的少数民族民俗肯定也复合了一部分汉族民俗,体现出了其复合性。
(3)神秘性和实用性,这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大特点。一般来说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大多是由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民众的实用目的的,也就是说不管民俗行为是多么的复杂,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为人民服务。我国民俗的神秘性主要是受“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给一些民俗赋予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另外又有佛、道两大教的广泛流传,使民俗文化的神秘色彩更加的浓厚。实用性则是我国民俗最基本的特点,民俗本身就是为人们服务的,人们也就是借助于民俗进行生产生活,所以大部分民俗都是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服务的。
(4)稳定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世代相传,使其存在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传统民俗文化的时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异,他也不断进行着改变,所以也就形成了其变异性。
四、油画创作和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及渗透
我国油画的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在最早传入我国时的服务对象是上层贵族,是上层贵族奢华生活中的一点点缀,之后才慢慢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发展成为足以和我国国画相媲美的画种。在一种全新的画种传人另一个地区时,肯定要和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相关的结合,油画当然也不会例外,他自传入中国那日起,就一直在和中国文化进行融合,其中包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据说清朝画家林呱的《乡村乐手》以及佚名的《玩牌》都是以我国民俗娱乐生活为内容的油画创作;1937年,卫天霖所创作的《兔儿爷》也是以北京的民俗玩具兔儿爷为题材的优化作品;1945年,韩乐然的《拉塄寺前的歌舞》就是用来变现甘肃藏族民俗娱乐活动的油画作品。
五、当代油画创作和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进一步融合的发展方向
(1)进一步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精神性。民俗文化比经典文化更接近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产、生活以及精神紧密相连,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全世界的中国人都不不远万里的回家团聚,这种习俗让外国人非常的不理解,但是这就是传统民俗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油画创作想要进一步和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融合,那么就要对这种传统民俗进行观察和体验,并进一步挖掘出之中的精神顿悟,只有通过画家们的心灵时间以及感受,才能够萌发出进行创作的灵感。另外如果把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性能够熟练地运用到油画创作中,那么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震撼则是相当巨大的,例如获得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银奖的《冬至》,就是取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把集市中的喧闹气氛利用油画技法进行了真实地呈现,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作者利用油画的表现力唤醒了我们心中的记忆,引起了心灵上的共鸣。
(2)进一步借鉴民俗文化中的亲和性。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广泛流传,是因为本身所具有的亲和力。当然油画创作想要不断地发展,其取材和审美就必须符合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亲和力,一个没有亲和力的作品可以说是没有市场的。所以说当代油画创作就应该从传统民俗中挖掘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图形,比如说历史故事、十二生肖、孟母三迁、梅兰竹菊、神话传说以及福禄寿喜等,对此仔细进行研究,并且找到一个可以把人们喜欢的这些素材转化成为创造力的思路,对民俗文化中的亲和力进行借鉴,其实油画创作中的亲和力可以说是决定其成败的因素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六、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象征,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更应该加大和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学会在我国这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宝藏中寻宝。采用油画的表现形式,来呈现我国的传统观民俗文化元素,不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更是为当代油画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为油画创作的繁荣时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2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表达;扶风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1005
1 引言
随着游客从单纯的追寻游山玩水和游览文物古迹向追求精神文化方向的转变,在得到乐趣的同时开阔视野与增长知识。主题公园即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它以风俗文化为基础展开,突出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尽可能地把这种文化与景观、演义和展示有机的结合起来,力求让游客参与其中,真实地感受这种文化内涵的魅力[1]。而日渐增多的主题公园,其竞争将集中在文化内涵的选择(主题定位)、表达(产品设计)及其扩充(活动策划)3个方面[2]。既要注重在特定的文化主题中对文化的复制、陈列,从而塑造以园林环境和文化传播为载体的特色文化休闲空间,又要全方位的展示出地域性民俗文化,增加城镇认知度,最终有效的起到城镇文化宣传的作用。其景观的人化或是人化的景观都应建立在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保证所在城镇发展的和谐[3]。
2 主题公园景观表达存在的意义及出现的问题
相对于人类在社会上的外在活动,精神生活是人类内在创造、传递和体验精神价值的内在活动,民俗作为代表民众群体的精神意愿,展现这类精神生活的基本形态,呈现精神生活的独特风景线。所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应从宏观、局部细节,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以地形地貌为骨架、水系为血脉、植物为毛发;以场所空间为具有各种功能的器官;以景观环境为组成肌体的细胞组织;为游客营造出“安居”的田园环境、“安身”的场所空间和“安心”的吃住环境[4]。
而其景观表达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可利用的资源有形的少而无形的多,许多文化资源只能在文字与神思想象中获得;二是现存有形的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又常常因其形式固定而显得尤其稀缺。这就需要开发建设者加以补充诠释使之神动,从而与游客产生共鸣。不同的文化资源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将那些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实物、雕塑、音乐戏曲、民俗活动以及现代信息媒体等多重形式表达出来,以求真正达到寓无形于有形、变形定为神动的效果[5],显然成为规划设计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3 研究地域简况
扶风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是西周文化发祥地、佛教古刹法门寺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
3.1 自然地貌气候
扶风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县域地势北高南低,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渭河阶地等4个明显的地貌地形单元,自北而南呈梯状跌落。海拔最高1579 m,最低438 m。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迅速回升,降水明显增多,多寒潮、霜冻、大风等;夏季天气炎热,多雷阵雨和大风,常发生程度不同的夏旱和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雨雪稀少。扶风气候基本特点:四季分明,冬长秋短,光热丰富,雨热相伴,雨量较少以及夏热冬寒流。
3.2 社会人文条件
扶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周文化、汉唐文化与佛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东汉时期“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史学家班彪、班固,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侯耿m,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功卓国家。境内现存文物保护点36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点18处,尤以法门寺和周原遗址享誉海内外,佛指舍利被誉为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出土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誉为海内三宝、国之重器。自 2009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扶风县相继形成了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为核心,以野河山、周原博物馆、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鼎盛西府、城隍庙、美阳村和宝塔村等为骨架的旅游景点体系。
3.3 旅游文化新区
扶风县分为3个区域,法门寺文化景区、老城区和新城区。旅游文化产业新区为扶风县城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七星河以东、法汤高速公路以西,是县城区与法门寺文化景区空间联系的重要区域与功能纽带。作为法门寺文化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及空间拓展腹地,是实施扶风跨越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6]。从 2012年开始,通过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按照高标准建设、大项目带动,充分挖掘县域文化资源特色,积极提升景区标准,壮大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以法门寺文化景区为龙头的扶风旅游再次实现了历史性飞跃[7],初步形成以旅游、商贸、特色加工业为主导,融人文及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文化旅游名城。
4 民俗文化梳理
4.1 地域农耕文化标志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营造、创造以及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人们利用、改造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方式、程度不同,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更包含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8]。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包含了从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各个层面,反映了不同时期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将地域农耕文化的特质融入主题公园的营造之中,蕴含着文化认同感和场所精神的符号就会成为主题景观的标志,农耕标志性景观的营造,要利用当地乡土材料来制作构筑物和景观小品,设计题材可以从本地历史、文化典故和重大事件中选取。一是具有物化的体验性,如小吃品尝、秦腔观赏、特产购买和田园耕作活动等;二是习俗上的参与性,如节庆活动、方言故事竞赛竞技参与等;三是精神上的感知性,如在主题公园游览过程中,游客对当地居民的群体特性的各种感受,从而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关中西府民俗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将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物质载体实现物态化与通俗化,使游客在游赏中轻松地感受得到乐趣[9]。
4.2 西府民俗文化开发
西府地区由于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人类生息的理想之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这里积淀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尤以具有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功能的民俗文化为最,具有双重价值。其文化价值主要有观赏愉悦、游戏娱乐、历史文化和信仰朝拜等;其经济价值是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的,主要反映在民俗旅游和民俗商品两个方面。西府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应借鉴外地开发、利用民俗的作法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通过民俗文化街区和建立生态博物景点,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本性追求”。还可以通过主题公园形式,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异地移值”,既有利于其宣传和交流,被更多、更广泛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又有利于将民俗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实现民俗旅游的“工厂化”生产和经营。关中风情园就是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既保留了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10]。
4.3 民俗植物文化景观
植物造景及其多样性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主题公园环境提供了具有生命力的绿色,使公园内硬质景观环境活泼柔美、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产生显著的绿色景观效应。同时,其颜色、质地、疏密以及其他特征的变化,可产生迥异的景观。关中风情园栽植植物110余种,以银杏、国槐、垂柳、榆树等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辅以民间常见的果树,突出了民俗文化的主题,同时注重了植物的色、香、姿、味的统一,达到了季相景观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既要注重文化内涵,富有诗情化画意;又要和其他民俗景观元素应相协调统一,主次分明,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和空间艺术效果[11]。
5 宏观空间布局
对地域文化的使用应结合城镇规划,在城镇景观改建、新建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布局,使城镇不同区域中所反映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彼此既交相呼应,又能全面而深入地反映该城镇地域文化的全部内容。作为城镇东门户存在的主题公园,可综合使用本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使外来游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城镇的特色。并在较大型的景观环境中能通过秦腔、自乐班等演出形式的编排,更生动得再现某些历史事件、当地的生活民俗等,让人们在观看、互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视、听、触等综合感官,更轻松、生动的了解地域民俗文化[12]。
5.1 规则轴线式・西府古镇与鼎盛西府
5.1.1 西府古镇
占地10 hm2,269个院落,1861间房屋,建筑面积8万m2。依照汉唐市井的总体布局,以四方砖台上的二层攒尖顶市楼(财神大殿)为构图中心,以4个亭楼为内圈拱卫,以青砖城墙四角的角楼为外圈拱卫;南部依次为朱雀门、三开间卷棚顶戏花楼、4组单孔石拱桥、历史文化体验场和财神雕像,北部为玄武街、卧置石和青砖木构玄武阙门;东西分别为钟楼街、青石照壁、钟楼(青砖台上三开间庑殿顶)、东门和鼓楼街、青石照壁、鼓楼、西门(青砖幻牛。十字街将古镇划分为休闲、饮食、购物和文化体验4个功能区,并分别内设东汉时期的四大家族府邸(马府、班府、窦府、耿府);以汉砖青石铺地,南北以微型水系串通,以农用工具、象形置石和孤植大树点缀,以百首辞汉赋文化景墙为内庭背景,以古槐树阵为背景,形成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汉唐古镇。
5.1.2 鼎盛西府
以开敞式锥台形二龙戏珠南大门为序曲,以矩形水池喷泉及其3组青龙石拱桥为观赏点,以青石图案铺地为轴线基调,以对称式布局的4组黑色花岗岩花坛和8组青石鼎(四方四圆)为内圈主景,以行植国槐、皂荚大树为外圈夹景;以对称式父辛爵和凤绞爵流泉为陪衬,以方鼎型音乐(影视)城为构图中心,南面以鼎盛中华竖匾点题,北面以鼎盛西府竖匾点题,四周底部以龙柏、金边黄杨、石楠球、紫荆和紫薇花坛群组为铺垫;以四周高低错落的仿古青砖门面房(2F、3F、5F,2+3F)为经营中心,以单(双)悬臂青铜广场灯为点缀,北侧以开敞式锥台形二龙戏珠北大门为结尾,东以青砖子母阙大门与西府古镇贯通,形成气势恢宏、主题鲜明的演艺活动中心。
5.2 错落庭院式・国风民俗休闲园
国风民俗休闲园又名国风三千坊,占地9.2 hm2,建筑面积16万m2。以温泉为特色,按照错落有致、自然顺畅的布局形式,自由分割、多面临街,构筑百变灵动空间,分为温泉酒店区、温泉泡汤区、民俗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和中央商业区5大区域。以笑容满面的大肚弥勒佛坐像和憨态可掬的儿童嬉戏莲花喷泉为引景,以回字形宴会大厅为起景,以乐泉客栈和酒店配套商业楼为两翼,以隐泉别院和天泉静苑为高档洗浴经营活动中心,以自然雅致的室外温泉泡汤区为景观休闲活动娱乐中心,以曲折回环的美食街区为平民休闲活动展示中心,以新都汇中央商城为购物休闲中心,以佛文化、小和尚、十二生肖和关中民俗圆雕系列为景观陪衬;汇聚星级酒店、御汤温泉、文化体验、工艺作坊、古玩字画、特色餐饮、民俗休闲、健身养生等8大功能,旨在提升游客观赏旅游的体验感,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民俗体验消费天堂。
5.3 综合田园式・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占地13.3 hm2,建筑面积6万多m2,餐位700个,床位420张,是陕西最大的仿明清建筑群,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加工作坊和农家风情融为一体。以三开间歇山顶南门为主入口,以二层仿古迎宾楼为引景,以3组八字形九龙壁为启景,以四合院式贵宾楼(园中园)为亮点,以自然回环的风情湖为中心串联空间,以环湖两侧的关中名人府邸和别墅群落为经营特色主景,以扶风会堂、君悦楼和公寓楼为错落渐升的构图中心,以农业生态观光园为活动背景,以翠华门四合院餐饮和关中戏楼为休闲活动中心,以风情商业街和手工作坊街为两翼;以风情湖东西两侧的四角攒尖亭中的吉祥钟和平安鼓为文化脉络,以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四季八卦天干地支亭为景观构图中心,以云片石塑山瀑布和半岛六角单檐马车亭为陪衬,以十二生肖雕塑为点缀,以三开间卷棚顶西门接通西府古镇;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生活场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够亲切地感受到关中民风、民情的纯朴厚道,成为一个集吃住、娱乐、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特色手工艺品展销、粮食深加工、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
6 微观细节表达
独特而深厚的民俗文化,既能满足人们对异质文化神秘性的需求,又使受众在景观场所空间的交换过程中得到移情于景的满足。这就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景观造型的特色性,把神秘的地域风情、民俗场景、民间信仰和饮食居住等文化融入主题公园景观的建构中,通过引借、夸张和转换等表达形式,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和猎奇心理。并在这个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镇景观营造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13]。
6.1 功能优先・环境同步
(1)西府古镇主体设置为二层三开间硬山顶门面房,用于各种民俗文化经营性活动。之所以能让游客流连,一是在古镇行植200年以上的古槐232株,以碌碌标注树龄、编号,并与常绿花坛交叉配置;二是在府邸前后、广场两边栽植关中四大金刚(椿、榆、楸、槐)和皂荚、柿树等古木大树,才让古镇充满生机。
(2)国风民俗休闲园从外观看以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为主体,只有深入建筑庭院内部,才能感受藏绿于内部天井的景观魅力。以龙头壁泉为引景,以三级平台广场为休闲区域,以错落的花坛组为主景,以对植的玉兰、桂花为点题,以圆门花窗式景墙为特色,以竹林为背景,形成中式经典景观环境。
(3)关中风情园以错落有致排布的10座关中名人府邸和四栋别墅(4F)为最大特色,游人之所以乐意吃住期间,不仅是因为有自然回环的风情湖,更重要的是有北部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成片的五谷庄稼、果树花卉、中草药,以及成群的牛羊和零星的鸡狗,营造的这种农家田园氛围极其重要。
6.2 地域景观・繁简同构
(1)碌碌、碾盘、柱石、门墩、上马石、栓马桩等在过去农村常见的石材,一旦数量成百上千,并且有规律的摆放,就成为西府古镇农具实物景观的最大特色。
(2)鼎盛西府的音乐影视城,以青铜方鼎为原形,抽象提取鼎的各种元素,组合成“鼎盛西府”的外观,一层作为周文化展览大厅,二层至三层为演艺大厅,能够满1000人同时观演,四层为放映大厅,五层至八层为休闲娱乐区,设餐厅、酒吧、KTV、健身房、美容室,九层至十层为办公区域。并以四方四圆的青石鼎和白色花岗岩爵来陪衬,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建筑景观。
(3)国风民俗休闲园的佛像与儿童圆雕系列景观:一是儿童型的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二是小和尚的智、力、愿、方便、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精进系列,三是大肚弥勒佛的或盘腿坐或迎面立,四是小孩童与弥勒佛的嬉闹场景,个个耐人寻味。
(4)关中风情园的八角重檐八卦亭,六级圆台按颜色和阶梯分别展示四季、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和24节气,成为农耕民俗的综合展示景观;民俗博物馆按精品皮影、精品木偶、民俗用具、石器、名家书画和名人名园分别展示。
(5)西府古镇和关中风情园的墙面利用力求最大景观化,不管是喷绘的民谚、方言,还是龙福书法系列,或是图文并茂的浅浮雕汉辞赋百首,还是青石浮雕照壁扶风名人系列,繁简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
6.3 演艺展示・现场加工
(1)西府古镇戏花楼的设置,为西府秦腔提供演出舞台;鼎盛西府仿鼎音乐影视城的呈现,让周乐的天籁之音更名副其实;并分别成为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文化活动中心。游客到此可着汉服、用汉币、住汉唐四合小院、赏汉代名人奇事,既能重温汉唐的市井风貌,又能感受到西府独特的民俗风情。
(2)国风民俗休闲园在浓郁的佛文化氛围之中,以清静之心,在天泉、乐泉和隐泉之中泡汤,形成最具特色的佛文化沐浴礼仪的“佛温泉”主题温泉、露天皇家养生泡汤、特色SPA等多种主题概念,感受那千年禅意与惬意温泉带来的心灵宁静,让健身养生成为一种汉唐文化的体验和周礼民俗风情的展示。
(3)关中风情园的特色美食作坊,在带有回廊的厢房中行进,通过花窗透过玻璃,观看穿着大红花袄的农家妇女和光帮汉子,加工功夫锅盔、手工挂面和农家醋坊、老油坊、豆腐坊等的制作过程,成为寻找遗失基因的现场景观。
(4)国风民俗休闲园的特色小吃一条街和关中风情园的风情商业街,让旗花面、驴打滚、擀面皮等特色小吃和品茗(轩)、五谷养生(坊)成为一道亮丽的视角盛宴。
7 结语
城镇发展的本质在于寻求和建设最为理想、最为文明的人口集聚形态,营造与自然最为和谐的“一方水土”人居环境。先进生产力是城镇发展的生命线,文化是城镇发展的社会方向和人民生活内涵,民俗特色是城镇发展的灵魂[14]。作为城镇建设灵魂的主题公园:①要符合现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民俗文化是其品位的集中体现,应多注重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自然,把现场的地理环境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更具特色的游憩环境[15]。②打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参与民俗文化旅游元素互动的平台,融合地方自然特色与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激发居民和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对行为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增强非物质文化元素对游客的吸引力。③民俗文化赋予主题公园以精神价值和情感内涵,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性格和鲜活的形象,应吸收文化的精华、领悟其精神,把设计与保护民俗文化的情感融汇,对民俗文化的元素符号进一步推敲、研究、提炼、抽象概括,将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延续到当代设计中,开创主题景观设计的新时代。
总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表达:一是依托农林水牧进行种植、养殖,营造自然清新、有机循环的生态环境,此乃前提;二是通过实物、雕塑、建筑装饰、景观小品、室外家具等多种形式,将民俗文化尽可能形象地表达出来,此乃基础;三是对广泛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深度挖掘,此乃核心;四是农耕过程、加工制作尽可能现场实作,演艺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以能让游客自觉参与最好,此乃关键;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和展示演义,与游客在某一环节产生共鸣,从而接受认可,并在以后有机会时付诸行动,此乃目的。
参考文献:
[1]李 琼.论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12):21~23.
[2]马 勇,王春雷.现代主题公园竞争焦点与创新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4,19(1):71~75.
[3]韩 敏,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310~316.
[4]黄家平,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环境层次探析[J].中国园林,2012(2):58~62.
[5]谭成文,杨开忠,彭朝晖.论古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洛阳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2):82~85,21.
[6]吴党社,石 凤,李聪颖.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步行网络系统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6(6):876~881.
[7]元德洲,康明乐.创新驱动精准发力 扶风旅游在三秦大地崛起[N].中国旅游报,2015-04-22.
[8]阎如山,王 敏.地域文化对现代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2009(12):31~33.
[9]曹 洋,徐 峰.地域文化特征在农业观光景观营造中的表达[J].现代园林,2013(2):8~14.
[10]霍彦儒.西府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73~77.
[11]许 勇,牛立新,刘素珍.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215~218.
[12]刘佳妮.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运用现状及表现趋势: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96~102.
[13]周小甜.街区景观建构中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27(4):287~291.
[14]张晓晨.从扶风县城镇建设的实践看西部城镇化发展之价值取向:兼论扶风县小城镇建设[J].新西部,2008(16):10~12,4.
[15]刘 宇,樊丽华.基于民俗文化的农业生态园景观设计:以宿迁西楚庄园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3(1):11~14.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3
作者简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殷志华(1984―),男,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从经济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其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以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对策。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两大类。在中国的许多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因为地区偏远容易被忽略。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也开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承,但一旦开发不合理不恰当,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南京六合区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六合区已经成为南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该区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与“六朵茉莉”两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以六合区为研究对象,在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多侧面地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义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关于民俗的分类,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在民俗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中,高乐田、邓长青提出民俗学与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符号功能,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专家学者对民俗、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及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作出定义:“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为代表,是六合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食俗文化的统称,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号。
2.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伴随着《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局
笔者实地调查了旅游者对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苏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对“茉莉花”文化的认知程度高,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较强的原真性,传承性好,具体数据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旅游者对“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图3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传承性 六合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外,还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的优势。六合区是连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这也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优势。随着2014年南京市地铁11、14号线的开通,六合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为六合区发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势的存在。虽然六合区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民俗文化传承地,交通通达度低,游客很难到达。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与旅游开发的人才也成为制约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在六合区文化局的调查,笔者发现六合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收集资料、整理民俗文化名录的阶段,缺乏实质的保护措施。
2.3 六合区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竞争
2.3.1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区(县)的竞争
同属于南京市的高淳区地理位置同样优越,因为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所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两年来,高淳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区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宁区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与文化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汤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种民间工艺,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3.2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市区的竞争
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得较好的有苏州和无锡。苏州姑苏区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无锡市依靠“惠山泥人”与“锡绣”发展民俗旅游业,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区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传承人。同样,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六合区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六合当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经忘了其他民歌、民谣的存在。传统的民俗美食如蟹黄汤包为了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量简化了制作步骤,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在六合当地的小学、中学也很少开设乡土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些导游对六合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对游客造成误导。
3.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忽视“茉莉花”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性低,民俗文化以静态展示为主
六合区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以静态观赏为主,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项目很少,满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
4.1 模式一:以节庆旅游带动民俗文化发展
4.1.1 概述
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主题、一种灵魂”。多年来,节庆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开发得成功的节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发展与增强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南京六合区于2002年创办第一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十届。该节庆活动将六合地区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六合的旅游宣传和品牌建设,扩大了六合文化的影响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线。六合许多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渐渐的走出家门,被人们逐渐认识,熟知和喜爱。主要成功之处如下:
(1)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不断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六合还新开发出竹镇鲜果采摘、东沟乳鸽两个新活动,不断为游客带来新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节庆期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各个子活动也有自己相应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项目都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打响六合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节为媒介,为经济活动搭建舞台,成功举办六合招商会,六合国际创业峰会等进行招商引资,签约众多经济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六合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拥有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六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六合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筹办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该节庆活动已于2013年停办。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举办十年来,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虽然已停办,但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的。总结如下:
(1)注重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六合影响力。借助旅游节庆与各界媒体的宣传平台,将“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向全国,扩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众参与性,提升节庆效应。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能脱离群众,唱独角戏,而是要依据“市民的节日”的要求来筹划和组织旅游节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的活动中来,共享文化盛宴,营造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3)市场化运作,促进多方共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借助节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费与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发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实现招商引资。
4.2 模式二:创建旅游示范点促进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4.2.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相继建立。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异、爱好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园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区依据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个“茉莉花园”。六个“茉莉花园”称为“六朵茉莉”,分别为赫家官塘、农民画乡、长江渔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绿航雨花。六合区将“六朵茉莉”定位为六合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内核为特色差异化、开发深度化的民俗性、体验性、休闲型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功的苗头,从“六朵茉莉”的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经验: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区政府注重整合六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在乡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内涵,展现各旅游示范点的独特魅力。
(2)统一规划,先后开发。六合区在深入挖掘本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示范点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统一规划,先后开发。
5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在民俗文化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明晰资源产权由政府主导规划市场经营,利用市场动力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如果以当地的政府作为主体力量,那么可能会造成缺乏动力、盲目开发的情况出现;一定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积极性。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5.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层面的引导与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思想上的统一,调动包扩民俗传承人、村委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资者关注旅游业。四是科学指导。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开发而轻文化保护则容易造成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动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一箭双雕。
5.3 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人才与旅游开发人才
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保障。现阶段基层文化管理与旅游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民俗文化保护停留在民俗项目资料汇编阶段,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针对人才结构薄弱环节,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5.4 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当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民俗。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一定不能将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割裂,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保护融入到地方建设与城市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幸岭.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7017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胶东民俗文化与旅游评价[J].鲁东大学学报,2007,(2):125.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张洁,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13.
[6]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斩[J].商场现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苏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09,(23):107109.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4
花朝是源于中原地区的古代传统节日
中国是花的国度。“花朝节”由来已久,《诗经·郑风·溱洧》及其表现出的民俗节事风情应该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部新密、新郑)溱水、洧水交汇处花朝节的雏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苘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另外,上古时春天人们也有在都邑的东门之外举行青年男女聚会、进行对歌的习俗,同后代春天唱会戏的情形有些相似。《郑风·出其东门》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的记载,《郑风·东门之蝉》也是写在东门外男女欢会,青年男子对邻家姑娘的爱慕之情。
与《诗经·郑风·溱洧》相应的还有《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颜师古注曰:“谓仲春之月,二月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惟以戏谑也。”显然,《诗经·郑风·溱洧》《周礼·地官·媒氏》以及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所记的都是仲春二月因天气渐暖,男女心身都得以舒展,又值花草萌发,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赏花、春游、谈情、说爱,沉浸在“信大乐矣,惟以戏谑”的美好境界中。
不过,对《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这段描写,当代许多学者认为是古代的上巳节,所引用的史料有《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也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春秋时期还没有花朝节与上巳节的记载,更谈不上两者的区别,当代学者把《诗经·郑风·溱洧》的描述认定为后世三月的“上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花朝”不是“上巳”,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差别外,形式以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即“花朝”以赏花游春、谈情说爱为主,而“上巳”则以祭祀先祖、祓禊辟邪为主。例如,河南省《固始县志》记载的小鬼节就是古代的上巳节:“三月三,是夜‘阴曹小鬼放假’。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震慑鬼邪。入睡时,鞋头朝里放。”福建省《柘荣县志》记载:“三月三,是柘荣民间几个姓族传统的春祭日期。届时备祭礼向宗祠祭祖。在家中也蒸乌饭、春鼠曲糍、煮泥鳅面请客。”《南安县志》记载:“扫墓活动在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进行,唯石井一带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进行,相传为郑成功举义旗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而下令改家祭日于上巳节,相沿成习。”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上巳节与花朝节混为一谈。
因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内容、形式有许多相近之处,故后世也有将二者合并者。如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吴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吴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折蓍草、拜人祖,集会赏春,除灾辟邪,祈求生育。
花朝节的形成大致在汉晋时期,相传“花神”是指北魏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女弟子女夷,因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晋永嘉之乱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花朝”习俗也被带到了南方。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云:“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隋唐以后,“花朝”习俗进入兴盛时期。据《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二月二日又称‘花朝节’‘挑菜节’。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述说:‘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传为百花生日。武则天时此节始兴,至北宋更为隆盛。是日城中人多种牡丹等花木,同时携侣踏青,赏花春游。”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等。《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的记载。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主政洛阳时期(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开始流行花朝节活动。在唐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开封在花朝节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当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歉。“花朝”在中原地区现已难觅踪影
由于战乱、人口迁徙,加上与稍晚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相距较近,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在中原以及北方地区日渐消亡了,至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在最近几十年所修河南地方志中,很难找到有关“花朝节”的记载,河南各地与“花朝节”较为接近的节庆只有二月二“龙抬头”。如《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叫‘龙抬头’节,又叫‘春花节’。”《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今日洛阳的牡丹花会是古代赏花习俗的体现……旧时偃师青年也在花朝节成婚,俗谓双月双日成婚,寓姻缘好合、两全其美之意。”《固始县志》也称二月二为“春龙节”。不过,现今河南各地的二月二习俗除了上述记载与“花朝”还有点儿蛛丝马迹的关联以外,其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和古代的花朝节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了。《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龙抬头节,就是到了龙王要下雨的时节。旧时,每到这一天,郑州民间习俗天不明就起床,挑着灯笼到河里去挑水,说是可以感动龙王降雨……希望迎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有的地方,除吃炒米花,还要烙煎饼、吃炒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把二月二这天当成剃头的吉利日子,到了这天,人们往往争着找人剃头。”《固始县志》记载:“习称‘二月二龙抬头,好日子’。城乡多在此日婚嫁,小孩多在此日剃头,讨吉利。”河南其他地方的“二月二”习俗与此大同小异。而仲春之日即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河南各地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庆活动。古代与仲秋八月十五“夕月”相呼应的“仲春之月,二月流盛”的“花朝节”已无人提及。
目前据了解,河南仅固始、光山一带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光绪年间《光山县志》云:“二月初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而其他地方仅仅是一些记忆而已。个别地区虽然还有“花朝”名称的活动,如河南信阳市南部大别山区的民众多参与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该地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与古代“花朝”纯粹的赏花游春、谈情说爱毫无共同之处。
“花朝”现仍流行于闽台等地区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古代以闽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相对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极强的家庭宗族观念,“花朝”这一古老民俗在中国南方以闽、浙、台为主的一些地区以及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例如,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里记载:“二月十五日:花朝([夹注]《风土记》: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闽书》:泉中林下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经月。又:东湖、北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另据廖春生先生《长汀古城镇“花朝”习俗与客家因缘》一文记载,福建省长汀县是古汀州的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称客家首府,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长汀古城地处闽赣两省边陲,是古汀州的重镇,自宋代起官府在这里设有驿站,也是客家先民南迁时自西南入闽的一条必经之路。这里的好几个乡镇有“花朝”“二月二”的习俗,其中古城“花朝”更具有代表性。古城是长汀的西大门,也是福建与江西接壤的西陲边缘乡镇。人口1.6万,以胡、彭、王、饶、李等姓氏为主,除彭氏为南宋间迁入古城外,其余四姓氏分别于唐末与北宋间入闽定居古城,且多来自河南陈留、准阳、洛阳、汝南等地,自然在这里就不难寻觅到古中州的习俗,其中花朝节就是一例,俗称攘“花朝”。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九(大月为三十日),至二月初二(当地人称二月初一为正日)为“花朝”,村里欢庆花朝节,家家亲朋满座,户户喜气洋洋,姑娘与小伙子更有一番精心装扮。龙灯、船灯、各种花灯,走村串户、穿梭表演,热闹异常。《龙岩县志》也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过十番比赛”的记载。
目前,“花朝”习俗在闽台地区虽然也同中原地区一样存在着日趋流失的状态,但鉴于闽台等南方地区相对延后的历史沉淀,“花朝”习俗在闽台等南方地区近些年有强劲的反弹及恢复趋势。据报道:“今年(2012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福建福州、龙岩市等地传统的花朝节,100多名福建汉服爱好者在福州乌山高爷庙古迹依传统礼仪举行花朝节民俗活动。花神祭祀仪式开始,12位着汉服的少女分别手执花神旗从高爷庙出发沿阶而上,带领大家来到祭祀现场。他们摆出香案,向满山盛开的花树敬香、敬果、酹酒、宣读祝文,为百花庆生,为春天祈福。他们在现场将五色彩带挂在花枝上,表达对春天的祝福。祭祀仪式结束后,汉服爱好者们在现场吟诵古今咏花诗词,歌颂四季百花。”福建省龙岩城区也有数十名汉服爱好者,“在市区南公园一隅,按照古礼,祭拜花神。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代表四时花神‘梅、兰、菊、荷’,诵读祭文。汉服社里的另外十二名姑娘,则着各朝汉服,持‘花神’团扇,各代表十二花神。今年有闰月,特地再加上代表闰月花神的一名小姑娘。这些姑娘们冠裳环佩,簪彩赏红,焚香祈福,诵花神赋,行拜花礼。最后将写下心愿和祝福的信笺挂在枝条上”。农历三月十五,也是福建云霄民间的“花朝节”,据当地百姓所言是传自唐代洛阳的风俗。开漳将士将这种风俗传播到云霄。自此,云霄百姓在“花朝”这天均举行独特的成年仪式“牵出花园”。这一独特的民俗也传到台湾各地,目前台湾有一些地方仍举行“牵出花园”成年仪式。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在“花朝节”也举行了一些活动,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时序迈入三月天,正是中国农历的二月,也是大地百花开放的时节,因此农历二月又被称作‘花月’。其中,农历二月初二或是二月十五更被当成是百花生日,又名‘花朝节’。”2011年3月19日即农历二月十五传统“花朝节”时,在台北市圆山园区的百艺广场上曾举办“花神祭”活动,代表台北花博会花神到来,同时重现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生活美学。还有一些台湾社会文化团体在这一天组织“花朝组例会”,举行作诗、赛诗活动。
建议恢复花朝节习俗,扩大固始县寻根祭祖活动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花、热爱美好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历来对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诗经》《楚辞》起,后世诗文便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着悠久传统。“花朝”这个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作家刘心武就曾经这样倡议:“我建议北京人恢复这艳丽芬芳的‘花朝节’,这应该是一个老少成宜的节日。”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5
一、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象,会激起孩子创新。在幼儿园一楼的门厅,正对大门的一整面墙壁,我们都采用了剪纸风格的雕刻手法,绘制了民族文化的代表物体:“常州天宁宝塔”、“堆花糕团”、“舞龙”、“十二生肖”等,文化特色一目了然;而在过道墙壁,民间游戏栩栩如生,如“跳皮筋”、“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在幼儿园各个楼层的墙面上,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翁头,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
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留连忘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在“我知道的节日”特色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民间游戏也是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民间游戏需要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能力差异的限制,这就是民间游戏的最大特点。
民间游戏尤其能促进幼儿动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如一根竹杆、轮子,幼儿动脑筋能玩出骑马、跳竹杆、推车等多种玩法,“踢毽子”游戏,幼儿通过自主游戏玩出了单脚踢、双脚踢、踢一下接住、两人轮流出脚踢等多种花样。
民间游戏还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和同伴间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 ”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两个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在愉悦的情景中游戏。
三、把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双簧、三句半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戏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民间游戏(活动的扯铃,彩色的毽子、滚铁环、跳房子、跳皮筋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二)结合主题,不断更新民间艺术教育环境。陈旧的环境、材料不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变换随时更换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逐步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美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如利用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吃饺子、熬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清明前后放风筝等民俗来设计不同的民俗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民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当代动画;动画题材;角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1.052
纵观当代,以欧美及日本动画为主的动画充斥着中国青少年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为基础的动画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远近闻名的艺术文化有国画、书法、剪纸、皮影戏等。这些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的艺术珍宝,在动画中结合民族文化元素自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追溯到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代表的国产动画充分采用了中国古代神话题材、中国水墨等浓厚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动画都曾在世界动画宝库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中国动画被誉为“中国学派”、,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代动画中,我们应充分挖掘与运用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努力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
1动画题材的选取
动画具有以下独特的性质:①艺术性。表现在创作形式、绘画技巧上。②深刻的娱乐性。表现在提炼幽默、温暖等的故事题材,传达故事的本质内涵上。③广泛的功能性。通过动画故事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以欧美动画为例说明。欧美动画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英雄主义及童话故事,例如《辛普森一家》《丑小鸭》等。这些动画具有浓郁的欧美风格色彩,并在全球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默默影响着全世界的观众。目前,中国动画在表现形式、制作技术等方面也逐渐向欧美动画、日本动画等学习。在近年动画电影中,逐渐出现了中国民族文化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大圣归来》等。中国拥有5000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历史题材、古代神话、名著典籍等蕴含着丰富的故事素材,例如《西游记》《荆轲刺秦王》等。当代国产动画应充分运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故事题材,一方面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另一方面将中国的博大文化推广至世界。
2动画角色设计
动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而动画角色设计是整个动画中的核心,它关系着动画的成败,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涵。动画角色是一种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上的视觉符号,它包括角色性格特征、色彩运用、服装设计、动作语言等方面。中国民族文化有着大量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剪纸、皮影、水墨等多种艺术运用在动画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动画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另一方面可以将民族文化根植于当代世界文化中。在中国经典的动画角色设计中,《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角色设计充分运用了传统艺术中的木刻、剪纸、京剧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浓厚装饰艺术的卡通形象。在性格设定上,孙悟空完整体现了原著《西游记》中的角色性格,聪明机灵、俏皮可爱、神通广大;在角色设计中,运用弧线来呈现角色顽强的生命力,并设定咧嘴笑容来展现孙悟空顽皮、天真的性格特征;在服饰设计上,采用红、绿、黄三种传统颜色,设计出了红色软帽、翠绿色围巾、鹅黄色上衣等,塑造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卡通形象。
3动画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设计是运用线、形、色彩等元素构建出动画所需传达的思想感情的场景,从而烘托动画故事有的环境。动画场景设计往往是以民族文化、地理特征、时代风格等为依据进行创作。我国的传统艺术注重气势、意境、神韵,从而在场景设计中侧重于画面的写意。例如,《小蝌蚪找妈妈》采用了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场景中采用留白,并侧重对角色主体的刻画,画面虽仅有简单的墨色,却生动地呈现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情感性。而西方的传统艺术则着重写实。例如,《玩具总动员》就是渲染成较为真实的多维度的场景与角色,烘托出整个故事现实的历程与氛围。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画面布局、色彩设计、艺术风格等方面可以结合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比如古代画中的线条与色彩、独有的民族建筑等,呈现出中国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在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场景设计中,大量借鉴了中国民族建筑、地形地貌等,传达出了十分地道的中国韵味,从而在故事情节、角色设计等方面都满足了观众的视听需求,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4结束语
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来在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沉淀,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动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辉煌,其本质是基于中国强大的民族文化,动画作品中蕴涵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使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从而影响着全世界动画的发展。动画承载着艺术性、娱乐性和功能性,深深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在当代动画中,挖掘与运用民族文化元素,使其在价值观念、风格特征、审美理念中显露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动画角色形象,从而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推向更远、更高的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陆小玲.论“中国动画学派”的探索与创新[D].苏州: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