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1
上个月在维也纳举办的“Monocle大会”上,有一个段落非常有趣,在那一个小时时间里来自全球各地近两百位精英人士一起讨论一个没有结果的话题:未来我们该如何移动?台上一位来自宝马部门的工程师似乎是遭到了围攻。大家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断问那哥们:汽车公司为我们的未来究竟做过什么好事车库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自行车解决所有的交通?为什么我们要用300匹马(力)来拉动一个人?最后这个问题是我问的……
当然那位来自宝马的工程师也是我见过最有说话之道的一个人。面对所有的问题,他既不回避,也不正面反驳,而是采取了第三种态度,给出一个新的建议!他说(大致的意思):我们应该把现在大家的移动方案分成至少两种情况,一种是必须,一种是可替代。我们如何面对未来那些必须要使用到车的场景,我们又如何决定用什么移动方式去替代那些我们觉得没必要的用车场景?
好吧,如何界定必须?如何把必须变成可有可无?如何把可有可无变成没必要?一切都没必要了以后,会不会产生一种新的可恶的必须?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些哲学问题……放到一边,只讨论一种情况:我们可不可以放弃拥有一台车?
放弃拥有不代表不再开车,只是“私家车”这个概念需要改一改。地库里、街道一旁停着的车变成了我们大家的车。这样的概念不是这位工程师的创造和臆想,其实car2go早就已经在全球各地开始了其汽车共享王国的实践,重庆就有超过300台smart可以通过car2go软件实现共享,全城任何一个停车位都向这些专门为了共享而制造出来的smart免费开放。国内的公司同样在这两年里勇敢作出类似尝试,比如以上海为主场的电动车共享软件EVCARD,和在北京用几台smart山寨7car2go的TOGO。
我们要知道,一家航空公司的盈利基础是让每一架耗资几个亿美金买回来的客机尽可能地在天上飞。所以你也许没想过,一架飞机的一生大约80%的时间是在天上度过的。这是为什么南方航空公司可以靠大约600架飞机一年运送差不多1亿位旅客的道理。而反观马路上,我们每年解决一亿人次的出行问题,需要消费多少台车?有车的人不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周168个小时,你用了多少小时车?剩下的时间,你的车停在那里,为社会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
你说这不是我在鼓励大家多用车吗?很不环保啊!我们不如这样想:车的利用率一旦提高,这个世界就不再需要那么多车,我们的路边停车位就不会永远停着那么多占着茅坑不拉乘客的车,交通也不会那么拥挤,平均车速提高的同时节约了大家的时间也降低了汽车的能耗。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你要问,我平时放在车上的那些东西怎么办7每次都搬来搬去吗?这就又要回到刚才那一堆哲学问题上了。请你现在就去梳理一下,你在车上长期留下了哪些垃圾?充电线、运动鞋、网球拍、一整箱水,一堆停车票,几个硬币,一堆CD?他们是必须留在车上的东西吗?有没有可能变成可有可无,进而变成无?全部扔掉这些你会跳楼吗?没有车的时候你是怎么去打的网球……
可能是做我们这行,拿到车来总是马上要还的,所以不太习惯在车上放任何东西。你也再仔细看看自己的这台车,适合放东西的地方其实真的不多。
以上,是我脑子抽了疯,开了洞,给大家一套在城市里摆脱拥有一台车的魔咒的不成熟解决方案。
以下,我要介绍一下我目前在北京的彻底摆脱拥有一台车的成熟解决方案给大家参考。
1.永远租房子住。住在离公司方圆2km范围内;
2.搞一台好骑、又足够破到不会被偷的自行车;
3.练习跑步,把靠自己双腿行走的能力拓展到5km以上,目前我的能力可以跑步去机场……快线站;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2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设备研制工作。主持参与包括国内首座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亚洲最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内的北京市所有重点充换电站建设工作。
走在大街上,很多人也许认不出电动汽车,但是我们身边竖起的一个个充电桩,却实实在在提醒着电动出行时代的来临。作为电动车出行离不开的“刚需”环节,充电桩既是民生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更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衡量指标。
2017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展览会(EV Charging Expo 2017)于3月31日落下帷幕,三天展期内数百电动汽车充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汇聚于此。前景美妙而让人振奋的电动汽车充电事业如同一幅正在铺就的庞大“拼图”,为我们勾勒出清洁、智能和人性化的未来出行蓝图。
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行业的先行者,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三优)与其他大部分社会资本运营商不同。因榫哂泄家电网的背景,所以华商三优在整个充电设施建设市场的格局更高更远。华商三优公司总经理刘晓民告诉本刊记者:“再过十年,北京地区的部分汽车都是共享的,就像现在的共享单车一样,而且车辆可以无人驾驶,车辆需要补充能源时则自己返回到港湾去充电。”
这也是华商三优希望未来在北京打造的智能交通能源供应网的一部分,还将纳入该网络的包括共享汽车、公交等。
电动汽车行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
《WTO经济导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对于电动汽车行业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您怎么看华商三优在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刘晓民:对于行业整体来说,充电桩的发展处于初期,还在一个群雄逐鹿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个行业会不断地洗牌,越来越成熟。
当前,“智能制造”是充电桩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德国、英国等零排放汽车联盟国家已经提议,到2050年将全面禁止燃油车型的生产与销售,所以说电动汽车行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也包括配套设施。虽说充电设施建设还没达到智能生产阶段,大家也还都在痛苦中探索,但仍要紧跟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好充电设施配套。
《WTO经济导刊》:在能源结构不太合理的现实问题下,华商三优如何顺应局势,推动“供给侧改革”?
刘晓民:我认为,在充电桩的供给侧上游,也就是电能方面,售电、购电权要适度放开,特别是对分布式的电网。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至少210万辆,2030年将超过1200万辆。如果北京地区新能源汽车达到了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就相当于再造一张北京电网。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首都区域功能化,电能的使用会越来越大,这将间接地拉动新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海洋能源、核能等各种新能源也正在发展,电动汽车将对此产生强有力的拉动。所以电动汽车发展得好,对国家整体的电能替代工作,尤其是发电行业、供电行业是双赢的好事。
让用户体验到超出传统燃油车的享受
《WTO经济导刊》:在充电桩的发展上您一直坚持分享经济的理念,说过充电设施的共享时代已经来临。具体来说,充电桩是如何实现共享的?
刘晓民:近几年,华商三优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私人充电业务,我们围绕着产品怎么进入家庭,怎么让私人出行方便等问题做了很多尝试。这其中包括接入云平台和融入互联网概念,让用户体验到超出传统燃油车的享受。
目前,华商三优开发了优易充APP,收集了当前北京地区的私人充电桩数据。车主在平台上将自己的车位和充电桩共享,在优易充上闲置信息,有需要的车主会在上面预约,双方达成意向后,使用的一方到达现场使用优易充扫描二维码,充电桩就会自动充电了。这样,依托云平台和互联网,优易充不仅实现了共享,还具备了增值的功能。
《WTO经济导刊》:您觉得这种共享在为私人带来益处的同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哪些方案呢?
刘晓民:我觉得充电桩共享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从北京地区的交通情况来看,城区停车已经到了“公害”的程度。如果通过优易充将电动汽车引入小区内的停车位,那么交通路面会清净不少。从充电成本来看,公共充电站还需要考虑停车费的问题。
所以,无论从路面交通、环境整治,还是充电成本来看,充电桩共享是实现资源充分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引导方式。
这也与国家提出的“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的指导意见相一致。开发优易充的一个目标就是引导电动汽车停车,实现社会资源和稀缺的停车位资源共享。我认为,这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真正做服务型企业
《WTO经济导刊》:作为电动汽车的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可以说是环境友好型,但是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死桩”,既不环保也不友好,对此您怎么看?
刘晓民:这确实存在。死桩分为几种:第一种死桩是大量的汽油车占用位置,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充电;第二种死桩是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化,比如说新国标的推出,以及技术的迭代换代,一些充电桩跟不上技术的改进而被废弃;第三种死桩是维护到不到位造成的,因为现在人为破坏还是比较多的。
前两种“死桩”我们比较难控制,但是对于第三种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觉得充电桩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和车位的经营管理方做好沟通,做到有人管理维护。以华商三优为例,我们会对充电桩的状态进行现场画面监控,发现破坏会进行追责,并及时维修。
《WTO经济导刊》:身处新能源这样为社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的行业,华商三优对于自身的责任是如何来理解的?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3
非接触式生活
随着NFC技术的普及下,钱包、钥匙不再是人们出门的必带品,人们只需带上一部手机即可出门。坐车、吃饭、购物,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即可完成付费动作,并取得电子发票;在陌生的城市旅行,只需将手机靠近街边城市信息查询系统,即可下载当地地图、公交线路、旅游景点介绍等资料;车主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直接打开车门,安全移动设备还可解除发动机防盗锁并开启发动机,车主还可通过NFC及时了解周边停车场车位信息;亲友临时拜访,自己又不在家时,通过短信让亲友获得进入住宅的权限,避免不必要的尴尬……这一切,仅需让我们的手机靠近终端读取设备即可。
手机NFC技术的应用可具体分为以下五类:1、接触通过,如门禁管理、车票等,用户将储存着门控密码或票据的手机靠近终端读取设备即可完成。2、接触支付,如手机支付,用户将手机靠近内置NFC模块的POS机即可,并确认完成交易。3、接触连接,两个配备NFC模块的手机靠近后可进行数据传输,如音乐、图片等,类似蓝牙/无线共享。4、接触浏览,用户将NFC手机靠近智能信息查询机或海报,即可获得城市交通或海报宣传内容等。5、下载接触,用户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
解密NFC技术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最初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不过在13.56MHz频率范围工作的NFC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有效作用距离在10cm左右,传输速率目前分为106k/s、212k/s、424k/s,未来可提升至848k/s 。它采用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较小的传输范围让NFC在安全性上优于RFID、蓝牙等无线技术,且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飞利浦MIFARE技术和索尼FeliCa技术,香港八达通技术上就是使用的后者),目前已经成为正式标准,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的支持。
NFC工作模式分为主动、被动、双向三种,应用方案则主要是由飞利浦、索尼、诺基亚等厂商提出的基于手机的NFC方案以及芯片厂商Inside公司提出的eNFC方案和双界面智能卡方案。诺基亚于2005年末推出的3220手机便采用的是NFC功能芯片和天线与手机其它部分及SIM卡相对独立的NFC方案,也是最早让中国消费者体验到NFC应用(主要是手机支付)方案。该方案相对独立,对不同技术、不同信用卡发行商的兼容性更好,只是该方案完全脱离电信运营商,硬件设计较为复杂。eNFC方案则将NFC应用放在了SIM卡中,把NFC功能芯片放在手机里以解决兼容问题,用户更换SIM卡时可带走交易数据和自身信息资料,实现机卡彻底分离。与中国移动早先RF-SIM标准的应用方案类似,让电信运营商和信用卡发行商共同加入到市场中。双界面智能卡方案则对手机尺寸具有一定要求,不过该方案标准和规范已经成型,运营商能较快上马项目,上海移动、湖南移动都有小范围尝试。
风起云涌的手机支付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机门禁、手机启动汽车等NFC应用还过于遥远,不过要是提到手机电子钱包相信大家不会感到太陌生吧?经过多年的积累,手机支付已经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了解并体验过,只是先前中国移动一直坚持独立采用RF-SIM标准,该标准的优势在于2.4GHz无线通信频率穿透力强,发射信号可以直接穿透手机电池和手机背板进行通讯,因此“刷卡”时读卡信号稳定,且用户只需更换一张RF-SIM卡即可开通手机支付业务而无需更换手机。不过它与目前国内和国际所有读卡器、POSE机不兼容,需要另外建设零售POSE网络,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银联的手机支付则一直坚持以NFC标准为核心技术,这使得中国移动不得不考虑向大多数人的阵营靠拢,全面转向支持中国银联主导的NFC手机支付标准。
如此一来,关于国内手机支付标准的争论逐渐平息,NFC标准基本已确定成为国内手机支付的主导。统一的标准加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银联四大巨头的支持,手机支付即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NFC技术也将随之得到广泛普及。相信恩智浦在MWC2011上展示的NFC概念汽车、microSD即插即用NFC模块等NFC应用,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入消费者生活。
巨大蛋糕的诱惑
据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估计,到2015年,全球采用NFC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110亿欧元(约合1550亿美元),这还仅仅是NFC在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预估,如果算上门禁、汽车、手机浏览等应用领域,NFC市场无疑将成为一块巨型蛋糕,全球不少国家都早早地展开了NFC普及性应用,而以推动NFC发展和普及为目的、成立于2004年的NFC论坛也有了上百位成员,如果这样的描述显得很空洞的话,让我们一同看看NFC最近的发展成绩吧!
谷歌、万事达、花旗集团准备联手推出手机支付业务,通过NFC技术应用于Android智能手机。
微软公司打算在下一代Windows Phone中增加NFC功能,以此抗击谷歌、苹果日益庞大的市场份额。
诺基亚C7通过网络视频展示了利用NFC功能读取名片信息的过程。
Google与三星联合的Nexus S手机已经内置了NFC芯片,第一款NFC应用(名为Taglet)已经出现在Android电子市场中。
从系统商、手机制造厂商到运营商,大家对NFC技术应用的普及充满了期待,积极抢占产业链有利位置的同时,推动了NFC应用的快速发展。
规范之后将迎来井喷
NFC未来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便捷的应用将为用户带来舒适的物联生活,不过在真正走向大众普及前,它不得不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产业链利益分配:中国移动加入NFC阵营后,运营商之间关于标准的争论倒是可暂且放下,不过即使是统一在NFC大旗下,各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合作后在利益分配、市场份额争夺上同样会引发不少矛盾,这点同当年的3G手机颇为相似。无论是元器件、手机制造商还是通信运营商、信用卡发行商,在统一阵营下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主导。
潜能挖掘:NFC技术并不仅局限于手机支付,公共交通票务和门禁管理、非接触式银行金融解决方案、近距离无线通信、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标签解决方案、基础设施阅读器等诸多领域都有NFC技术施展的空间,广泛的应用需要更多的软件程序及配套终端协助。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4
2010年1月,深交所的《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对超募资金的用途作出了应当用于公司主营业务、不得用于进行证券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的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求在资金到账后的6个月内公布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
在6个月期限即将到来之际,银江电子于3月29日公开了其超募资金使用计划,该计划中第一项便是投资1000万元成立银江(北京)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直言做物联网应用领先企业
银江电子在3月30日公开的《银江(北京)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称研究报告)中直言不讳地表示,银江(北京)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银江北京)立志成为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企业,并将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充分应用在相关行业中。
银江北京主要依托银江电子的行业优势,重点切入医疗物联网、能源物联网、交通物联网三个行业的部分重点应用领域,推出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并完成部分系统产品的自主研发和销售。
研究报告表明,银江北京的应用开发是基于平台技术TOA(面向物联网的架构)和中间件TOC(面向物联网的通信)等物联网架构平台,通过集成不同的识别装置、传感装置与网关设备,快速开发并部署面向不同行业和不同应用的各种应用系统。
银江北京的应用开发技术路径是在感知层和网络层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进而在应用层为不同行业提供各种智能化应用系统,或者面向行业客户单独进行产品销售或作为智能化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手机、专业设备等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在实施策略上,医疗物联网、能源物联网的应用系统产品将以自主研发为主,而交通物联网应用系统产品和医疗物联网部分应用系统产品则与直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合作研发。尽管银江北京被定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这一区域市场,但银江电子认为,这一地区特别是北京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良好的政策支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典型应用全国示范效应,从而确保了银江北京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优势。
发力医疗、能源和交通行业
银江北京所关注的医疗、能源和交通领域既是当今物联网的热点领域,也是银江电子的行业优势所在。
在医疗领域,银江北京将推出包括手术室的预约、物理环境监控和手术室监控(手术包、手术人员和药物等监控)在内的医院手术室管理系统,具有药品、供应商、采购计划、仓储和用药等信息管理功能的药品管理系统,具有垃圾车位置、垃圾重量、操作者身份和健康等信息管理功能的医疗垃圾管理系统,以及医院资产管理系统。
在能源领域,它将推出的油田电能管理系统,可以将油井、加热炉、转油站、联合站等的电量数据通过GPRS传送到后台系统,从而在供电参数、用量、分段计费等方面对油井、办公楼等油田用电单位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测;而校园电能综合管理系统则在学生公寓、教学与办公场所、校园照明等三个方面实现了用电控制、收费管理、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城市路灯监控系统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了单灯的开关遥控、回路电压电流的遥测、电流的调节,以及对电力电缆和变压器房的防盗报警。
交通领域是银江电子成立初期最先涉足的领域,经过近10年的耕耘,银江电子已经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高清卡口自动检测系统、高清闯红灯违章自动记录检测系统、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系统、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等一批成熟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
从物联网到智慧城市
成为全国物联网应用的领先企业应该是银江北京的目标,而银江电子设立银江北京的长远战略目的则是满足银江电子的智慧城市战略的需要。研究报告称,银江北京的建设是为了满足“银江致力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是银江股份实现引领智能技术未来、开启城市物联网新时代、打造智能城市、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智慧物流;广东模式;产业联盟;S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6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智慧物流概念综述
在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又称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了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目前,智能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物联网背景下,李书芳(2010)认为,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和匹配的管理和服务技术基础上,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发展状态。
章合杰(2011)从智慧物流的内涵、概念、功能、体系结构、价值及智慧物流的实施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对智慧物流的理解。
智慧物流一般定义是指将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于物流领域,实现物流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动,使得物流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甚至达到“智慧”状态。
1.2 智慧物流内容体系
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区域智慧物流、国家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1.2.1 企业智慧物流层面。在企业层面,应用新的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智慧化和一体化。
1.2.2 区域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省、市或经济区域等)建设智慧区域物流中心。就是指通过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区域各个层次的物流系统,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及网络化,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满足政府部门监督行业与规范市场的信息需要,使得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1.2.3 国家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和规范、政策和制度等,鼓励及支持智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整合地方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1.3 研究目的
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智能物流是国家物联网重点投资的十大产业之一,也是宁波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智慧物流,有助于促进宁波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更为完善的物流辐射网络,实现物流业、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为广大企业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强大竞争力。而发展智慧物流,宁波又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把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情况与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宁波智慧物流尽微薄之力。
2 国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近年来,智能物流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标准上,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沃尔玛在1969年开始使用电脑管理跟踪库存,并在1979年率先采用24小时物流网络化监控,完成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的工作。美国联邦快递利用InterNetShip物流即时跟踪系统,让包裹准时送达率达到99%。美国UPS公司则是通过条码、扫描器、数控笔、全国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即时地跟踪、监控货物在全国各地的行进状况,并提供给顾客进行即时查询。美国Fisher公司在应用第三方物流公司Catepillar开发的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后,销售额、货物量、库存周转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英国电信也与Omnitrol Networks合作,部署基于RFID的零售库存解决方案,实现即时库存管理与追溯,创造更加智慧化、协作更紧密的供应链。日本AIS研究所研发的RalC系列三维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在多个行业的企业物流等都有应用,并且产生了相当好的效益。
3 国内“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3.1 电信引领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
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大旗的引领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与当地政府、高校及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平台,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电信成立了物流呼叫中心,组建全区域VPN网,提供天翼定位、全球眼及无线全球眼等服务,实现了对货物运送、存储全过程的调度和管控,让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大大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3.2 “物流淘宝网”+“示范工程”的广东模式
广东林安物流园创建于2003年,是广东省、市、区重点扶持大型物流超市发展项目,是以网上信息交易平台()、网下物流信息交易市场(林安物流信息交易市场)、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总部、物流招投标中心、物流结算中心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园区。是国内目前唯一实行物流信息网上、网下实时交易的市场,会员单位或个人可以在交易所的网络平台上货物托运信息和车源信息,互相联络达成交易意向,组织网上竞价。为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平台还建立起了一个3重保险的全方位验证体系:实名制,车险+林安物流首赔担保,车位通GPS全程监控定位系统(随时监控车、货去向,保证不会出现骗车、骗货及货损得不到赔偿的问题)。依托该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广州林安开张了全国首家的“物流超市”,形成了一个“物流淘宝网”。
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肇庆致美物流(城市快速配送中心)是工信部全国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此工程为广东物流企业向转型升级实现“智慧物流”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广东省物流协会在加入工程申请的审查、工程的中期检查和验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审查通过的企业,协会根据其所在行业的业态、行业特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为其量身订做实施计划,这个计划是包括了物流装备改造、企业品牌培育、管理水平提升、行业自律强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五位一体”的每个方面都有详细的条款和标准,只要有一方面不符合就视为不合格。所以,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也不仅仅是对车辆等装备进行改造,而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3.3 南京以标准引领的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模式
在智能物流领域,南京市企业主导起草了20余项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以标准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催生了南京(江宁)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的成立。联盟是一个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旨在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开放性的政产学研多方面共同推动的工作平台。联盟的任务是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的接口和标准,组织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集体攻关,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共享,实现技术研发、市场、技术标准、产业链等方面的全面联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提升南京市乃至全国智能物流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宁波市一直在物流领域尝试推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开发应用港口智能闸口系统、智能集卡系统、智能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推进了宁波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了数据中心。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共建了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及“IBM智慧物流中心”。与中国联通携手建立了基于IBM物流行业解决方案的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融合IBM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析及移动等一系列全球顶级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为货主企业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供应链可视化、供应商门户网络、供应链网络优化、运输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未来五年,平台将吸引100家企业加入平台并实现在线交易,实现年线上物流业务交易额500亿元,建成覆盖华东,辐射全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5 宁波智慧物流SWOT分析
5.1 优势
物流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及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为区域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基础。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提升了宁波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5.2 劣势
缺少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跨行业和跨系统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共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智慧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高技术设备研发比较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物流技术设备缺乏,物联网技术、新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体制和商业模式有待创新,与智慧物流的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3 机会
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智能物流关键技术攻关。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智慧浙江”的倡议,宁波市政府把智慧物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三大先行试点工程,出台了《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了智慧物流建设步伐。智慧物流技术逐渐成熟。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投入宁波智慧物流建设洪流。这些都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4 挑战
宁波智慧物流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采购成本过高,制约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产业与广东、江苏、上海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法规不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6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对策
一般来讲,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和行业组织、最终用户等。当前,宁波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要走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6.1 政府
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技术标准建设和平台整合,形成“四网融合”、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环境。通过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创造国内外合作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智慧物流建设中,引进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智慧及相关解决方案,引进和实施国内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机构和项目,集中各方力量对智能物流关键技术进行合作攻关,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6.2 行业
行业组织主要指物流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要以它为载体,成立联盟专家委员会,尽快制定和提出智慧物流相关标准争取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标准。由其组织提出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的立项、检查及验收标准,并为加入到工程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促进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和成果共享,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管理模式创新。
6.3 企业
企业的职责是找准产业链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智慧物流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发展物流商业智能,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并以此开拓市场。加大智慧物流的几个方面在企业中的应用,建立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及智慧企业供应链。
6.4 高校及研究机构
宁波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精力进行理论问题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开设与智慧物流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创办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促进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和智慧物流科技创新。
6.5 用户
用户主要是在应用中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7 结束语
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智能物流代表了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面,它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宁波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但智能物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发展既要跟随世界智慧技术、智慧国及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也要以点带面,示范推进,逐步发展,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 张成海,张铎. 现代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文和.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 物流技术,2010(7):172-173.
[3] 周立新,刘琨. 智能物流运输系统[J]. 同济大学学报,2002,30(7):829-832.
共享车位解决方案范文6
作为当下最火热的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必然会有反应。而大数据作为承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牵动着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
用大数据驱动智慧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大数据及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影响和主导新的经济方式和国家战略,成为引领社会变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利器。
在实际应用中,大数据可以为信息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有效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同时可以打通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实现移动应用与大数据的联动,最终实现智慧的城市环境。
早在2006年,“大数据”概念还未萌芽,周侠便意识到“数据是资源”。时至今日,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数据”仍是周侠以及他所带领的智慧城市产业本部的核心理念。周侠介绍说,同方智慧城市本部推出 “DT时代智慧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快速打破行业和领域间的信息壁垒、深入挖掘城市大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潜在价值为核心,旨在为城市管理者宏观决策需求提供完美体验。通过提供一整套符合城市特点的、量身定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功能定位、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多目标之间实现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是城市管理多因素、多目标复杂环境下科学决策的最强有力支撑工具。
对于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关系,宁家骏有个有趣的说法:“智慧城市是以数据为王的游戏,数据是生成智慧的基础。”在他看来,从智慧城市的概念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核心。“从内涵来讲,智慧城市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宁家骏解释道。
“互联网+”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互联网形态的演进。而智慧城市则是高速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环境下的新城市形态,是基于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塑造城市新价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