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1

关键词:电脑艺术教学;创新;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05-01

一、传统美术与电脑艺术的融合

传统艺术和电脑艺术,都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都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造型和构图等手段,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艺术。

1、电脑艺术与传统美术的区别

传统美术的种类很多,按工具材料、技法来说,传统美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粉等。所需要的传统绘画工具也是种类较多,携带不便。一旦确定绘画技法,就无法更改。并且,当画作出现比较大的失误,修改起来,非常地吃力。而电脑绘画,不使用传统的绘画工具,只需要电脑及相关的软件,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创作,并且灵活多变,易学易上手。

2、电脑艺术与传统美术的接轨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工具,无论是网络服务,还是电脑软件的开发和使用,都极大地改变了设计的手段和方式,电脑给设计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设计软件,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手绘艺术设计在表现设计效果的快速、修改,以及特殊效果的处理上已经不适应设计的需要,达不到表达设计者的要求和需要。电脑艺术设计软件的产生和使用,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电脑艺术设计通常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它是一门融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创造现代艺术产品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计算机来表达艺术语言、设计思想的艺术形式。电脑艺术设计的基本宗旨是:在商品生产、流通、销售领域中充分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艺术设计,是营造人们新生活的一种艺术服务形式。电脑艺术设计涵盖了所有与图形生成、显示和存储相关的信息技术,其表现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平面设计、影视、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动漫和电子游戏等。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方式,实质上是利用电脑这一现代化工具,使用艺术创作的软件,通过软件所提供的创作平台来完成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它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空间,更为设计师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和提高效率的条件。电脑艺术设计起步虽晚却发展很快,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发展十分迅速。许多二维、三维的卡通动画都是用电脑直接绘制而成。电脑艺术设计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电脑游戏,影视动画无一不可,由此可见电脑艺术的市场前景很好。

三、电脑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与未来

1、教学现状

当今,在各艺术院校、综合大学、职业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对电脑艺术设计的认识存在着两种观念:第一,是“纯工具论”的观念。此观念认为,电脑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起到辅助设计手段的工具,它永远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只要你有着良好的传统艺术设计功底,再采用电脑这一工具将你的艺术设计思想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学中对电脑艺术教学并不重视。电脑艺术教学只是技术上的教学,很难使之与专业进行结合,结果电脑是电脑,设计是设计。第二,是“纯艺术论”的观念。它认为电脑艺术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有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因此,对电脑艺术教学相当重视,认为电脑艺术设计是现代设计的灵魂,是一种“独立”完成艺术设计的“主体”,会电脑就会设计。在教学中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去探寻电脑艺术表现能力和形式,而忽视了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使教学脱离了现实的需要而达不到设计的目的。

2、探讨改进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对策

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找出漏洞加以改进的过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所学知识最终以作业形式表现出来,并由教师对课程进行品评。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设计思维不灵巧、设计作品缺乏深度、专业素质不够、知识面不广,它导致后期发展潜力不足。

因此,在电脑艺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电脑设计软件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完善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实用性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1)根据自身专业性质和特点,创建适合的教学模式

对电脑艺术课程而言电脑设计软件的应用是关键,老师在教会学生电脑技术的同时,应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色,把电脑软件的教学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挂钩,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电脑技术去创造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新形态的设计作品。

(2)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电脑艺术专业的教学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开展设计实践。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同时动手制作的过程,也是激发灵感、发现问题的好机会。

(3)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23-02

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逐渐兴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将其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而知识经济的核心为创新,我国也将创新列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确立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各类主体中,高校作为基础,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其作用不可替代,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研究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的高低显得尤为关键,他们是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息息相关。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高尔顿在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明确提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主张,为日后创新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将心理学内容应用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现今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有三个研究取向,分别为个性特质出发的研究取向、创造过程的研究取向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综合三个研究取向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一种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将创新能力定义结合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五种能力,即自学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培养研究生的悟性、记忆力、好奇心和兴趣、直觉和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以及人文素质。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阻力

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不能将人的活动看作个体活动。人的单独活动受到社会规则、整体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约束和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特性,同时社会的影响也通过个体活动反应出来,可以说人与社会是交互影响的。人的活动也可以说是社会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现今研究生所处的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环境和素质培养状态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情景,构成研究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制约因素。

2.缺乏创新欲望。许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对于奋斗目标不够明确,仅仅满足于毕业后找到一份相比于本科毕业生收入更高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欲望的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完成了“为了顺利毕业而学习”的目标,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用于提前找工作和实习,忽视了对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造成创新欲望的缺失。更进一步说,当代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对创新不够感兴趣,同时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思维定式。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思维定式,指个人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所形成的惯用思维模式,当再次遇到类似的外界问题或事物时,会自动将问题纳入已有的思维框架中,并沿着惯用的思维路径进行思考和处理。思维惯性有两个显著特征,即形式化结构和强大惯性。研究生在经过之前十余年的学习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固定,思维框架在大脑中已逐渐固定化,弱化创新意识的产生。正如思维惯性的形成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消除思维定式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因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4.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反差。绝大多数研究生是具有创新动机的,部分研究生还具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他们通过多年的学习对于创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在学习和实践应用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但是这些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对于科学的探究精神在实际的科研行为中却执行得不够,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具体地说,一方面他们表现出了积极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在认识上很主动,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去很难落实或者推迟很多才能勉强落实,缺乏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在实践创新行为上没有发挥主动性。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思维的产生来源于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研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但也绝不能忽视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因其在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上与本科阶段课程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是硕士与本科毕业生的明显区别之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是相对固定的,可以简单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可分为基础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选修课中学术前沿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相对较多。细分之后的每种课程占总课程的学分比例根据专业有很大的差异。以我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为例,必修课比例略高于选修课,基础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比例比较接近,研究方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是相对固定的,近些年虽增加了许多的选修课程,其意义更多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必修课程区别不大。因此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教育,构建及拓展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或研究生院应安排开设一些创新课程,来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创新兴趣和意识。优化选修课的内容和选课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甚至跨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之上得到综合性更强的跨学科训练。

2.改进考核方式。现今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特别是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考试形式是非常固定的。从考核方式上,基本可以分为平时大作业或实验报告、课程结束时的小论文,以及最终的卷面考试。卷面考试的出题形式是非常固定的,而更加一成不变的是考试的答案。在出考试卷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提交标准答案,然而很多时候标准答案的解法只是题目解法的其中一种,而标准解法的来源主要是课程所用教材的例题解法,在考试中由于学生担心与标准解法不同,而不敢或不愿在解题时大胆创新,回答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或创新解法。同时考试题目中大多数仍是固定答案的限制性题目,创新型或开放性的题目比重仍然偏少。除了课程结束后的卷面考试,我更倾向于课程结束后完成的小论文的考核方式,因为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整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把握,此时从原有课程中得到启发或者创新点,撰写成小论文,除了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以外,也对学术文章的写作能力是一种锻炼。任课老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或者课程学习报告,综合地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考察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深度、专业基本素养。如果写得有新意,同时思路又有可行性,完全可以在报告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下去,研究得更深,可以避免出现学完课程后,就极少在接触该课程的内容,经过时间的淡忘,掌握程度越来越差,最后将学过的知识还给老师,甚至这门课学过什么都不甚清楚。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新; 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01-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精神的培育。

所谓自主创新精神,是指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观条件,是创造性人格所必须具备的主体要素。自主创新精神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及培养途径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繁荣、富强,越来越取决于知识进步的程度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大学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的确立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基础作用。

1.创新意识及其内涵

所谓自主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的本质以及创新活动的功能与价值的一种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自主创新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不满足现有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不盲目迷信和崇拜权威,不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敢于质疑,善于敏锐地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以坚定信念一往无前地实现创新目标。

自主创新意识可以从纵向层次和横向联结两个方面展开。自主创新意识的纵向层次,包括自主创新心理和自主创新思维。自主创新心理主要表现为创新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1800多个自我实现者的研究证实,创造性是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越健康就越富有创造性。自主创新心理主要由创新欲望与创新情感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创新欲望是一种求索进取、探寻新知的内在渴求和需要,它的最大特点是求新索异,厌弃陈腐观念,充满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未知领域的巨大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情感是创新主体对创新活动的主观体验,它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创新情感是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没有火热的创新情感,创新活动无法展开。

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理性方面,是人们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打破认识常规,把某种有一定“依据”的“空想”变为“现实”的大脑活动过程;是通过思索,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动过程;是通过发现和应用事物的规律,预测、推理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变化,或设计制作某种新事物的思维活动。因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有力工具,具有与常规思维不同的特点。“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逻辑思维就不会产生符合逻辑的概念和创新的理论。而以直观思维、联想思维、幻想思维、灵感思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非逻辑思维在人的创新思维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非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无法进行。”[2]

自主创新意识的横向层次,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意识、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创新活动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进行自主创新,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即敏锐发现问题、及时捕捉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3]

反思和批判意识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发现问题的意识是自主创新意识的起点,那么反思批判意识就是自主创新意识的关键,具有反思批判意识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求真去伪,追根溯源。相反,如果一味迷信权威,崇拜偶像,因循守旧,那只能是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创新之所以需要反思和批判的意识,是因为前人研究成果的历史局限性为反思和批判留下了空间。前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因为受着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和认识,自然就具有一定的缺陷。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按图索骥,以人蔽己,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就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

把自主创新意识两个层面的内涵综合起来,提炼出的中心内容,就是科学意识或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新求异的探索意识;求真、求是的科学意识;敢于挑战、奋力拼搏的冒险意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献身意识。

2.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其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

首先,大学生要注重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它要在大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体现在知识、能力水平、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之中。

知识、能力水平是影响自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知识因素不但指知识的量,还包括知识的质,没有较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以及对知识的寻求欲望,要在较高层次的水平上创新是难以实现的。但只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辨别、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实际能力在创新意识形成中,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思维方式是创新活动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形成。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给人们留下了守成、稳健的心理积淀,冒险、开拓、创新精神不足。这种客观环境养成了复古、唯书、崇尚权威的思维,失却了置疑、反思和批判思维。自主创新要有开放性思维而不是封闭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复制性思维、人文性思维而不是经验性思维。

个性特征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实际概指内在特征。个性既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也包括个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还包括智能、思维等。一般说来,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创造性,个性特点鲜明的人富有创造性,而个性平淡的人,则缺乏创造性。知识、能力水平和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需要大学生自觉学习、锻炼,没有这些主观因素的培养提高,自主创新意识难以形成。

其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把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向高校提出了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改革发展的进程、成果,既作为教育的环境,也作为教育的内容,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承认,自主、竞争、创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高校仍然存在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诸多因素。除了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创新意识的培养之外,在新的形势下,又出现了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新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高校急功近利倾向明显,比高楼、比规模、比指标成为一些高校领导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造成对学生德育、智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推进。同时,随着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一些高校和不少学生,在热衷于研究生考试、各种业务考证过程中,以另一种方式陷于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学生所重视的,是应对各种考试求得过关的分数,而不是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解决高校面临的新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目标及确立原则

目标是人的认识、预见、评价、追求、决心、意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自主创新目标因其具有开拓性与风险性特点,同其他目标的确立与坚持相比较,涉及的因素更多样复杂。

1.自主创新目标的作用

许多调查显示,人生目标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人的一生所从事的所有活动中,目标的有与无、目标的清晰与模糊,对目标追求是坚定、执着,还是犹豫、动摇,都会影响活动的成败。自主创新活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需要创新主体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集中表现为强烈的创新目标追求。

大学生的创新目标,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具有多种作用。其一,导向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4]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历史经验、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的理性分析中产生的,是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反映的结果目标的确立为人的活动指明方向,它使人的活动专注于目标的实现。创新目标在其实现过程中,既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也面临着难以预料风险的挑战,创新者经常会遭遇许多难题的质疑,这些都考验并需要有明确而坚定的创新目标起定位、导向作用。没有创新目标或创新目标不明确,创新活动不可能在曲折复杂的过程中坚持下去。

其二,激励作用。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能激励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大学生创新目标的确立,就是创新意义自觉追求的开始,就是创新目标向创新动力的转化。社会生活实践向人们揭示:人的目标越明确、越高尚,内心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创新目标,与学习、生活、事业的其他目标相比,是一种更难实现的目标。它的真正确立与坚持,就意味着创新主体具有创新的强烈冲动,并准备去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还有勇气去冲破学习、工作、思维上的惯性而另辟新径。这些勇气与动力之源,正是创新目标的催化与激发。所以,所有的人都会确立各种目标,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确立与坚持创新目标,而真正确立与坚持创新目标的学生,必定是生机勃勃、动力强大的学生。

其三,持续作用。自主创新目标是人经过反复实践、认识,综合各种主客观要素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具有内在稳定性与驱动性,蕴含着强大的意志和毅力。正是这种意志力,支配创新者去排除各种干扰,战胜一切困难。在创新过程中,摇摆不定,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的行为,只能说明创新者的目标并没有真正确立和坚定。因此,大学生必须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目标所具有的持续作用功能,花精力切实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保证创新活动持续进行。

2.大学生自主创新目标确立的原则与方式

大学生自主创新目标的确立,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认真思考、反复认识、自主决策的结果。

第一,自主原则与自决方式。确立自主创新目标,首先要坚持自主性原则,采取自决方式。所谓自主性原则,是指通过独立、自主作出的选择与决策而形成的目标。“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和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坚韧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5]自主创新目标是创新主体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只能靠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借鉴,实践、认识,自主、自决地确立,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而,大学生是否能够确立自主创新目标,是否能够坚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首先要反省自己,而不能以社会环境影响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利于自主创新消极因素为借口,而不愿确立自主创新目标,拒绝参加自主创新活动。

第二,可行原则与自选方式。所谓可行原则,是指大学生在确立自主创新目标时,必须考虑目标适度,经过努力可能实现。自主创新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不是完成一般活动需要的能力与条件所能胜任的。因此,在确立自主创新目标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尤其要考量自身的主体因素,诸如兴趣、知识基础、能力与客观条件等。确定的目标必须是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目标实现不了,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过低目标容易实现,对继续创新激发不力。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中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善于对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在自主、合理选择、配置主客观条件过程中,确立具有可行性的创新目标。

第三,超越原则与探索方式。创新的方式是研究和探索,研究和探索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实质就是在认识与改造上实现对创新对象的超越。没有超越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谈不上研究和探索。所谓超越,既指对前人已有成果的超越,也指对自身的超越。前一种超越是指创新目标争取实现的现实;后一种超越是指自己在确立、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经验,锻炼提高自己,实现对自身水平的超越。这后一种超越,对大学生来说,更有意义。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意志及锻炼方式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也称意志力,在创新过程中起着稳定、巩固、保证创新活动进行的作用。

1.自主创新意志的特征

自主创新意志是指人在自主创新活动中,为克服阻碍、困难、风险,实现自主创新目标而自觉形成、调节和推进创新活动的心理状态。自主创新意志是在一般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层次意志形式,是自主创新活动中一种丰富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体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自主创新意志的特征,是与一般意志相比较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执着的指向性。自主创新意志体现在目标上,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在自主创新活动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加以巩固和保证。所以,意志的形成、意志作用的发挥、意志价值的实现,都与创新目标及其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离开创新目标谈创新意志,没有意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发明家和创造家表现出对创新的痴迷、坚持与执着,就是因为有强烈的意志支撑,才保证了他们创新目标的实现。

二是顽强的坚持性。自主创新是一项高难度的活动,往往充满艰辛与风险。面对艰难困苦,没有坚韧的毅力,没有顽强的精神,就会动摇、放弃。坚定的创新意志所蕴涵的顽强坚持性常常能使创新主体主动克服各种障碍,以坚韧的精神转危为机。

三是决策的果断性。自主创新活动既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需要果断决策,确定方案。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偶然现象与不确定因素,既向原定的创新目标与方案提出挑战,也为创新活动提供机遇。在复杂、多变的状况下,需要创新者及时审时度势,根据偶然现象与不确定因素的性质,迅速调整创新活动,果断作出选择与决策。如果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错过机遇,就会错过创新最佳时机。机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稍纵即逝,难以重复出现。在科学研究、创新思维方面做出重大发现的关键环节,往往就是抓住机遇,如电磁效应、青霉素、X射线等研究成果的发现,都是通过及时抓住和分析偶然现象而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

2.自主创新意志的作用

自主创新意志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意志是与人的自觉性密切相关的。坚定的意志,保证人自觉地按照一定目标行动,并能自觉调整和矫正不符合目标的行动,推动人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段描述:保尔一次对朋友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当时就有人嘲笑他爱说漂亮话,举例说保尔明知抽烟不好,但还是戒不掉。保尔听了当即把口中的烟卷拿了下来说:“从今天起,我决不再抽烟。”保尔说到做到,从此,戒掉了几乎在孩童时代就养成的抽烟习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坚强的意志对人的行动具有支撑作用。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表达的就是坚定意志的强大支撑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创新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实践活动。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意志的明确目标指向性、顽强坚持性、决策的果断性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因,能使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掌握自己的活动和情绪,抵制诱惑与干扰,将精力集中在既定目标上,为实现目标而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力量和才华。

二是战胜困难的支柱作用。自主创新活动是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创造性活动,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著名波兰裔法国籍女化学家居里夫人曾说过:“我的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绝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功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有一句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对于立志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大学生,磨砺自己的意志,锻炼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也就是打造自己的精神支柱。

3.大学生自主创新意志的锻炼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的创新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成就自己的创新事业,需要大学生锻炼顽强的创新意志,能够在遭遇失利与挫折的情况下,不堕创新壮志,不失创新气概。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自信。自主创新需要有良好的主观条件,而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主观条件,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在于认识和评价难以适中,有些学生容易自卑或者自傲。自卑与自傲虽然处于不同的两极,但都是成功的敌人,与自卑、自傲相对的自信则是成功的朋友。

自信是对自身认识和评价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建立在对自身客观、理性的认识与评价之上。自信心能够建设一个积极、健康、强大的内在自我,这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也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命运交响曲》,毕加索受人耻笑仍不懈地拓展新的绘画艺术境界。他们依靠的精神武器都是对自身创造能力的自信和对自己创新事业的坚定信念。“有志者,事竞成。”在困难面前,只有始终对自己保持信心,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的人,才会受到胜利的青睐。

其次,要增强自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自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就是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能够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能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伟大的意志不仅善于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而且也善于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拒绝某种东西,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机器,没有抑制力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意志。”[6]排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在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活动中进行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重要。这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处在开放、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面临着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现实与虚拟等多重性质、多个领域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上、网络里的金钱、权利以及黄、毒、赌诱惑,对一些涉世不深、经验缺乏的大学生来说,往往难以清晰辨别,正确作出选择。有的盲目从众,难以自主;有的甚至陷于诱惑,难以自拔。存在这些不良倾向的学生,常常自知不好,但就是难以改变,根本原因还是缺乏自主性与自控力。因此,只有增强大学生自主行为与自控能力,才能有效地抵御诱惑与干扰,才能调控自我情绪,沉着、冷静、坚持、执着、专注于学习与自主创新活动。

再次,培养和训练知难而进的胆识。决心是战胜困难的法宝。陶行知说过:“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新开辟都要有胆量。”[7]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创造,总是同社会的、自身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不一致,甚至相抵触,因而难免要遭遇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阻抗而受到非难和指责。因而,需要创新者对阻碍创新活动的因素既要有认识,还要有胆量去克服。否则,满足于维持现状,创新不可能有任何进展。同时,创新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还会遇到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与风险,成为创新的难关。难关不克,更不会有进展。这就需要创新者敢于面对新问题,及时对不确定因素与风险作出分析,有胆有识地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化解了风险,创新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磨炼意志,克服胆怯、拘谨和懦弱心理,培养和训练自主创新所需要的胆识。

四、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人格特征

具有内在联系、结构合理的创新精神,在大学生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创新人格特征表现出来。人格主要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合。自主创新人格是人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由个体在自主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里所讲的自主创新精神的人格特征,不包括智力因素,是指创新意识、创新目的、创新意志等在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对创新精神的人格特征,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1980年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的一般人格特征概括为十个方面: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有抱负;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8]这些特征,基本是精神层面的表现。我国学者林崇德,概括了创新性人才的以下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与独立的个性,不肯雷同;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9]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本文把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突出

主体意识,即具有独立性和主体性的意识。主体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也是人格确立的核心。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活动,都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活动。大学生的主体性,正处在发展之中,它在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中起着向导、控制、激励和归因的作用,决定着大学生发掘个人创新潜能的力度和程度,制约着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的启动和发展,影响着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内在感觉和心理活动。突出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生独立思考,挑战权威,打破成规,坚持主见,不怕困难和挫折的主观条件。

2.创新欲望强烈

创新欲望是从事创新活动的直接推动力。大学生的创新欲望,既是对创新价值的热切追求,也是对未知问题、模糊领域的强烈好奇。追求创新价值是时代特征的体现,追新求异是青年学生的一般特点,两者相结合,形成了当代大学生明显的精神特征。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生对发现新事物和创新活动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对于未知领域和新事物非常敏感并充满探索的欲望,具有质疑精神,敢于标新立异,个性特征鲜明。

3.创新信念坚定

坚定的信念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所持有的坚定观念与态度。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由于信念既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移,还得到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和意志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具有稳定性。信念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成功的内在保证。有坚定创新信念的大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创新活动总是深信不疑,并坚信一定成功。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取得可喜了研究成果,在于他们坚信:面向社会竞争,满足现状就意味着落后;人生没有失败,有的只是成功的暂停;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怎样有效地去创造。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他们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冲破困难,获得创新成果。成长在开放、竞争、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多数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比较强,对未来事业有所追求、有所创造、有所建树的信念比较充分,这既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特征,也是青年学生富有理想的特点。

4.勇于创新实践

自主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从事自主创新并获得成效的大学生,无一例外地都是踏踏实实的践行者。他们不仅勤于动脑,思维活跃,灵感丰富,而且勤于动手,积极实践,注重研究。由于大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学习,而且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不同程度存在着缺乏实践经验的弱点。多数大学生对这一弱点能够正视并努力克服,对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自愿者服务、社会工作,热心参与,十分珍惜,充满期待,并以年轻人特有的敏锐与好奇,在活动中力争有新体验、新见解与新发现。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01).

[2] 陶国富.论创造性思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47-54.

[3] [德]艾·爱因斯坦,[波]利·英纲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咸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6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2.

[5] 肖 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6] 何玉林.成功者的灵丹妙药——淡意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83.

[7] 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7.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4

关键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张雪乔(1979-),女,河北深泽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2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38-02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的日益先进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人类所暴露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控制污染以拯救自己。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之外,物理性污染也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都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本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知识以及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了解环境污染评价的基本方法。物理性污染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要素的污染。怎样把这门理论性强、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的课程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相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控制工程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但是“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尚属新课程,教学经验少,故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教材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课程体系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目前主要为课堂教学。由于环境工程属工科专业,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要求应当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注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课堂“注入”式的教学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的根本原因;由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大学物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这些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但也有侧重和区别,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使得课程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学的手段上比较落后,只是多媒体代替板书,多媒体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工程实例图片、资料,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教材缺乏实用性,教学内容本身抽象,教材中关于基础理论的计算又过于重复和繁琐,使得知识点内容更加抽象和松散,导致学生学习抓不住重点;此外,电子课件建设没有形成系统化,不利于学生对环保新科技、新知识的认识,也不利于老师对该课程发展趋势的认识。

二、教学改革目标及整体构想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分析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性强、发展迅猛、就业口径宽等特点,提出优化、创建富有实用性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各种物理性污染过程,优选控制方法,具备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和促进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关于该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环节设计的整体构想有以下几点:分析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式以及环保领域企业和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科学合理分配课程学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重点突出,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增加实践环节,内容注重实用性,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叠部分,协调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课程设置上的互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理论的知识实践化,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主要方法与步骤

1.教学内容的优化

谈到教学内容优化,一般需要从课程与课程间以及课程内容本身两个方面去考虑。该课程与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联系密切,且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性,又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多门课程一样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因此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应从整个专业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切实做好课程间的关系协调。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而言,“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开设于第七学期,之前已开设“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这三门课程均涉及噪声测量及噪声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重叠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合理、有侧重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此外,本课程内部在知识点上联系不够紧密,相对独立,但是各章节内部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又有很大关联,因此分析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连接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也是一个需要十分注重的问题。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分析,确认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重点,进而更好地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适应我国环保产业大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每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规模达万人,但毕业后真正从事环保类工作的学生尚不足总人数的10%,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环境工程毕业生缺乏工程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差。面对这些就业矛盾,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素质的重要标准。[1]那么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就很有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可采取措施有:合理分配学时,增加实践环节,不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实践内容,还需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和动手能力;通过工程范例图像资料和理论教学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应用实际案例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设计、运营等方面关键问题进行讲解,这样针对性更强;通过网络学术期刊,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前沿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手段优化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教学中充分、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充实教学内容,使理论性较强、形式较为刻板的课堂鲜活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更可把实验室及实际现场搬到课堂,声形并茂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物理性污染控制”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案例或是图片帮助理解。对于辐射污染、振动污染,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这类污染的认识和防治措施相关内容的理解。对于噪声控制一部分,可以借助各种噪声控制结构和材料的图片,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当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仅仅针对课本内容进行开展,还可以引入科技前沿的研究结果让学生们了解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动态和一些新技术、新方法。[3]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多媒体课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知识点的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件内容,合理选择题材,真正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师生服务。

4.教材教学过程改进

关于“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很多,教材编写在知识点上也是各有侧重,然而普遍存在书中理论计算多、知识点内容抽象、结构逻辑性松散、实用性不显著等问题。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应体现理论性、基础性、典型性、综合性和深入性,适应启发式教学和今后网络教学需要。[4]因此有必要对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各章节中知识点的描述上进行改进,同时增加实用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工程理念。此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和革新。为此,可以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介绍最新的环保科学技术,让最新环保科技融入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将这些创新技术引入课堂,不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是对新时代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因此针对本门课程内容特点以及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实践环节的引入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实现这门课程从理论性向实用性的转变,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缓解就业压力并为企业社会输送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教学改革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更多地吸取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与成果,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雷鸣,廖柏寒,杨仁斌,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8,7(7):61-64.

[2]邓辉,武占省,曹鹏,等.《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19):158-159.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5

漆画是漆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漆画的特点决定了漆画教学要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漆艺和绘画两方面的素质,必须在绘画和漆艺两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光有“漆”成不了“画”,光有“画”成不了漆画。“漆”与“画”的统一、技术和艺术的统一,是培养漆画专业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在当前中国漆画教学中尚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有些学校过于注重漆画的工艺技巧,迷恋于画面的表面效果,而忽视了对绘画规律对艺术本体语言的追求。客观地讲,某些漆画作品甚至连绘画最基本的造型、构图等要求都不够,借着漆画的外衣以掩饰其艺术的贫瘠。有些学生有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以为漆画创作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把漆画创作视为一种简单化、概念化,缺乏创造性的机械劳动,沉湎于漆画的材料美感之中,用炫目的材料和技法遮盖艺术内涵的贫乏以及艺术素养的不足。另外一种不良倾向是:单纯追求画面效果,忽视了漆的语言特性。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在创作中盲目仿效其他画种的效果,创作游离于漆画的特点之外,失去了漆画独有的美学品格。其实,上述两种不良倾向所反映的问题也正是“漆”与“画”的辩证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二者的关系上,“漆”是基础,“画”为主导。

二、对漆画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漆材料和工具的性能、用途以及工艺技法,还可以引用新材料、新技法介入,这样有利于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漆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材料美、工艺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某些西方表现艺术曾倡导艺术与科学相结合,更表现出重视各种材料与技术在创作中的作用。漆画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还表现为造型设计的创新,漆画兼容了工艺、绘画、雕塑等的艺术语言。

2.鼓励学生联想与想象,提高创新意识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90%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而大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高度发展和形成的阶段。故此,漆画教学必须积极地去开掘学生头脑中的潜力,必须展开丰富的联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漆画学习、创造能力。

在全国的设计艺术学教学中,三大构成已经成为设计基础课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从平面、色彩、立体三个角度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漆画专业会涉及到二维平面,也会涉及到在三维立体的器物上作画,所以三大构成的学习是必要的。在漆画教学中,我们都安排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装饰基础是学习漆画的造型的基础课程。漆画的造型风格大体可以分为装饰性的和写实风格的,所以装饰基础是学习漆画专业的必要课程。我们也不断地鼓励学生对一些优秀漆艺大师的作品进行研究学习,学习漆艺家创作的精华之处。总之,无论在形象造型技法、语言上还是主题情节上都要好好鼓励学生去联想想象,充分挖出学生的创造潜能,推动漆画艺术的多元化创造性发展。

3.鼓励与画种交叉学习、相互影响

首先,我们要求鼓励学生对其他画种也进行了解。尤其是中国传统画种。既要借鉴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中国画技能。大家知道,漆画中铝粉罩漆技法与中国画中的工笔染色技法是很相似的,这说明各画种虽应保留自己种类风格的独立性,但融合其他画种的技巧,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是很有好处的。 转贴于

其次,来自西方的油画对漆画的学习深造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漆画专业生不应忽视这些基础画种的技法及基本理论知识。与其他画种的交叉学习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

首先,学校漆画教学条件的准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漆画创作对环境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严格的,所以应该建立单独的工作室,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学校应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其中应有国内外从古到今的关于漆艺方面的资料,以及当前国际艺术最新发展的艺术资料。图书资料是学习的间接途径,也是学生了解、学习漆画的主要途径。来自书上的大量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使他们了解了漆画艺术过去、现在发展的状况。学生在学习前人创作的同时也激励学生开拓自己的创作道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材料、技法、风格等的创新

漆画专业生上课时,基本上都是使用最传统、最常见的几种材料、技法制作漆画,学生只想到画面的司空见惯的形式、内容,很少去研究不同的材料、技法带来的全新效果、风格,这大大影响了漆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大大阻碍了漆画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材料、技法、风格的创新。虽然提倡新材料、新技法、新风格的应用,但是也是在传统的漆画材料、技法、风格的基础之上创新。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应从单一追求技能知识转移到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把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为学生转化提供条件,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美术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自己整体的绘画水平、艺术修养、综合知识和审美能力影响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漆画教学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所以,在漆画教学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之,只有在漆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最终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创作出既遵从“漆”的个性规律,又符合绘画共性规律的优秀作品,提高我国漆画教学的水平,从而为我国漆画事业的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辉.谈中国漆画的创作现状.美术视界,2006.2.

[2]董世斌.再论油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4.5.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决定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施工建设量的增多已经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成为当前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监管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建筑行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点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不断健全和发展。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了政府监督、第三方认证、企业自控的管理体制, 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地市、县级管理机构; 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了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法规和规章; 三是推行了建设监督制。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进行项目建设的管理方式, 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目标的有效控制, 转变了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监督管理欠缺力度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发展观念缺乏,执法不严,管理意识淡薄。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无视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一些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就将工程层层转包;一些工程施工图纸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投入施工过程,一面是公益面进行设计,盲目追求工程进度,片面追求工程成本的节约,为建筑工程埋下了许多质量上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理。

2.2 工程质量监督执法不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彻底实施。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相关法律、法规在立法工作中存在不少缺陷,并且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也不完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还存在着不少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这样势必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同时,执法不严也会导致内部腐败现象的滋生,这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事业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2.3片面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

一个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进度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应该力求平衡,不能片面的将追求速度作为工程业绩的表现形式。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的通病就在于不顾工程质量而一味的求速度。为了所谓的工程倒计时或者是某项检查经常打破既定的设计进程,不管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论工种,甚至将工程施工顺序颠倒,一切只以工程进度为重,不顾质量问题。

2.4 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工程质量监督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监督理论与经验都有所提高,但是当前仍然有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法令、条例、章程、工程质量监督规范的认识不够充分、业务水平也相对较低。还有些监督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深入不够;缺少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弱。这些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与深度,从而使得政府监督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变弱。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3.1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因此,开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认清目前自身所处的位置,明确自身所面临的紧迫性,积极探索监督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更好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当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的监管,尤其要加大对工程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工程参建单位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使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3.2完善有关法规

只有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才能确保有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真正地、严肃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开展,真正实现依法治质。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切实保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反之,相关监督人员在实施质量监督的时候,即使遇到一些违反或损坏质量管理法规之处,由于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规定的范围不清晰等,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真正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

3.3加强对建筑工程责任主体的质量监督

首先,要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法律承揽的工程勘察、设计任务要与本单位的资格证明、能力一致;工程主要项目负责人执业资格证书要与其承担的任务事项一致;工程项目经理要符合中标书中提出的标准要求;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配件上要有存放条件;计量器具的精确度要与要求实际相符,在材料及建筑结构的配件和购买的混凝土上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查,如果检验不合格,应停止使用;整体工程质量要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性;根据相关规定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如实上报并对其认真处理;按照规定委托建筑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自行管理工程的,应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安排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另外,还应按照国家强制性的标准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如果发现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建筑结构的配件以及设备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的督促并与责任单位配合对其进行审查处理。

3.4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集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优劣、执法能力的强弱等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情形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不断的得到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工程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有着莫大的关联。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必须重视质量,强化质量意识,不能将工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必须切实抓好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筑行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首先就要培养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监管作用,在工程质量处理问题当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其进行解决。

3.5 树立创新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建筑工程向精、新、大、深、高全方位发展。要搞好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就要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推进技术创新,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动态管理,增加建设工程的知识含量,实施建设工程知识经济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来提高工程质量,依靠知识新资源实现其质量的超常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核心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相关部门一定要注意监督管理工程,确保其工程质量,这不但是经济和建设问题,同时也是民生问题。因此要建立并健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工程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文龙.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