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1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代化;创新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保险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利用的资源较为匮乏,技术水平还未跟上,要保证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政策经济等方面对农业给予支持。作为国际公认的“绿箱政策”的重要内容,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样,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新的保险需求的出现以及总的风险保障需求的增加,也给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是,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体系已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面对农业现代化对农业风险保障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需求,保险业应当抓住时机不断创新、不断调整改进、迎接挑战,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共同进步,为农业现代保驾护航。

二、制约我国保险业支持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一)严重的逆选择造成投保率低、赔付率高、费率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投保率低、赔付率高、费率高的特点,并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首先,部分农业生产者不了解、不相信或认为没有必要购买农业保险,造成投保率较低。选择购买农业保险的生产者通常面临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风险,从而造成农业保险赔付率高。面对低投保高赔付,保险公司为维持盈亏平衡不得不选择提高费率,这时,一部分面临低频低损风险的投保人会退出购买,投保率将降低,而面临高频高损风险的投保人会留下来,下一年的赔付率必然不会下降,之后费率也不会降低,再次进入循环。这种逆选择的出现极大的打击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是制约我国保险业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

(二)风险保障单一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生产经营将会趋于专业化和规模化。除了传统的生产和销售外,加工、存储和运输等环节也进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这使得农业风险也从单一的自然风险转变为来自自然、技术、市场的风险的集合。同时,在农业现代化环境下,农业产品的种类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同一类农业产品,改良前和改良后遭受同一风险事故可能会有不同结果。所以,单一自然风险的保障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的保险要求。

(三)农业保险区域特色性不强

农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从而农业风险类型、发生频率和所能造成的损失程度都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区的费率厘定应当有所差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将会趋于集约化和规模化,不同地区农业产品区域性差别将会更大。虽然我国开办农业保险的公司已经着力在不同省份推出特色农业保险,但很少有考虑到同一省份不同县市的种植情况和历年降雨情况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四)新型险种推广缓慢

近年来,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自主创新,我国出现了诸如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指数保险,其风险分散能力强,核保和理赔过程简单透明,运行机制可以较好的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但这些指数保险在我国的推广却较为缓慢。

三、支持农业现代化,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建议

(一)农业保险险种创新与推广

1、设计地区特色保单

(1)设计地区差异化保单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产技术水平、风俗文化各有不同,造成气候风险、承保和理赔情况有差异,因此,因地制宜,出售差异化保单势在必行。保单设计可以以统一的农业保险保单内容为基础,根据各农业地区农作物特点、种植或畜牧环境情况增减保险责任,差异化厘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满足不同风险状况的投保人的保险需求。

(2)个性化定制保单

为发展农业经济,我国各地区鼓励发展片区种植和蓄养,形成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保单设计人员可以调查各地区农业生产情况,为有保险需求的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产品设计保单,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要注意适当的通过再保险等渠道进行风险分散。这种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使其能够更加放心大胆地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进入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

2、推广指数保险

农业指数保险具有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合同标准化且运作透明,可以在二级市场中交易,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巨大的创新。发展指数保险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风险保障,有助于生产者及时获得资金进行再生产,广泛推行指数保险是保险业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保险保单内容创新

1、扩大覆盖范围,提供链式服务

针对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带来的风险增加,保险业可以将农业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结合起来,为具有生产链条的农业合作社或企业提供覆盖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全套保险服务。这种打包发售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保险公司掌握投保人的生产流程信息,减少管理成本,有助于保险人吸引更多农业生产企业的大额保单,快速提高保费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农业生产企业获得保费折扣,缩短风险管理过程、减少风险管理成本。

2、借鉴车险条款,采用浮动费率

机动车辆保险保单中大多规定当年未发生保险事故,则下一年续保可享有保险费率折扣,这种方式可有效降低小事故理赔成本、鼓励投保人续保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道德风险。存在严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可以借鉴费率浮动的方式,给予该年内没有出险或该地区保险事故损失较小的投保人在下一年享有保费优惠的权利。一方面可以鼓励投保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积极采取措施挽回损失,防范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鼓励投保人继续投保,防范逆选择,有效降低赔付率,进而降低费率、提高参保比率。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162-02

一、辽宁农村地区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金融惠民政策

首先,辽宁省向来是工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刚起步阶段,农村金融在历史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金融服务发展模式尚未成熟,再加上农户收入来源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还贷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会加强贷款审查制度,提高农民贷款难度。其次,由于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个环节具体为各类别和品种,都需要农业补贴金额,因此各环节最后获得的补贴金额并不能满足农畜产品在实际运营中花费的金额。最后,辽宁省绝大多数农县区域的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公路建设、农田灌溉和畜牧养殖等方面普遍需要提高,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依靠财政部门拨款,但拨款额度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当前拨款的小覆盖范围与财政力度投入不足是阻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

(二)支持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农民的主要需求主要包括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生活需求包括为房屋建设、生儿育女、子女教育等。而在生产需求方面,农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周转问题。由于传统商业银行向农业贷款的可能性较低,再加上农民自身抵押物的稀缺,导致融资存在一定困难。其次,而在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制度安排中,农业发展基金运行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是农发基金组织机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对农发基金的重视度不足,没有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政策。最后,在辽宁省农业实际发展中,缺少对网络的运用及指导。由于思想封闭,农民本身文化素质有限以及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农户们的信息意识相当薄弱,无法正确地接受并正确筛选利用信息。

(三)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起步较晚,运行模式尚未成熟。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但是各家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在贫困地区分布的服务网点不均匀,同时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贷款准入门槛高、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其次,由于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具有有限性,为了使经营成本达到最小化,大部分新建机构设施服务存在缺陷,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整体运行机制混乱,出现大量内部关系人员借贷款现象,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出现呆账坏账的金融风险。最后,辽宁省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小,农业效益偏低,导致农业经营粗放,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偏低,农业生产活动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利润收入,农村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金融支持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趋势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各金融机构应该随时关注农民信贷的状况需求,根据农民需求变化对支农的范围和重点做出相应调整。一是农村城镇实行差额化贷款利率政策,调整信贷投放渠道,根据客户对象制定不同的利率政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培育各类优秀企业,促进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二是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只增不减,对符合要求的农村银行可采取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优惠政策,对现代农业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三是及时调整期限结构与农业发展相适应,发挥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得市场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养殖业和加工增值协调快速发展。

2.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首先,政府应该根据地区差异均衡投资范围,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根据程度大小实行不同的农村金融政策,比如在落后地区对支持农村金融的商业银行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对愿意到银行贷款的农村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这样在供需平衡方面更好地促进了农村金融平台的进一步均衡发展。其次,实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提升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体制,提升金融组织防范风险的效率。最后,规范农业补贴,提升农业部的职能效率,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追踪财政补贴资金去向,提高农业补贴的切实作用。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为了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的规范使用,政府部门应该担当起主要担保人的角色,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出资。这些资金可以作为前期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也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其次,从各种方面及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发行农村公益建设债券等渠道,根据各地在农田水利、电网改造、公路建设等方面的缺陷,分重点运用于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创新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是:增加金融机构风险保障,加强针对项目进行直接补贴和银行投标时实行补偿两种优惠方式的综合运用,激发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

(二)完善金融支持手段

1.关注农户金融需求。首先,金融机构要重视农民群体,实现金融机构和农业的互补发展。金融机构要把农民当做重要客户群,金融机构要从根源上重视农民,为农民量身打造各类金融产品。其次,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角度切入,提供更为完善的金融服务。结合人民银行个人数据库,对外出务工者提供外出务工贷款等小额贷款业务。金融机构要对农村外出人员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便于跟踪管理相应的贷款业务,减少金融风险。最后,要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在网络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扩大宣传和人群范围。建立辖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网络体系,加大金融政策、征信知识、普及反假币知识及ATM实用技术知识,为农户解决金融方面的疑难点。

2.建立农业科研基金。第一,政府要在相对发达的地区集中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扩大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应用效率,减轻农业技术普及的难度。第二,在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主体缺乏的情况下,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新模式,加快向企业、市场推广成熟的农业成果。第三,资金是农业技术研究及成果运用推广的有力保障,资金补贴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人才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首先,要增加银行网点,增加银行网络自助平台,使得农民不用亲自到银行排队就能办理自己所需的银行业务。其次,各农县加强农业科技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满足基层农技人员日常工作需要,农民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最后,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号平台,利用其操作简单、信息便捷、成本低和覆盖面广等优势帮助农户进行农产品销售或宣传,加快农产品销售速度。

(三)建立科学服务体系

1.扩大支农服务范围。银行金融机构应该扩大支农覆盖面,逐步形成全方位支农体系。一是金融机构为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加工生产行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以支持龙头企业为抓手,鼓励地方特产加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二是支持农村物流配送、连锁超市建设,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体的流通体系,形成系统的生产格局,带动农村岗位需求;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县域城镇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的资金投入,推出希望工程助学贷款和农村青年自主诚信创业,支持贫困子女入学,增加农村知识分子输入,提升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

一、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皖北地区主要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其国土面积占全省38%,人口占全省53%,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进程较慢,三次产业中农业占比偏重,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农业。但该地区的农业还是偏向于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效益较低,农民收入也相应偏低。

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在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工具机械化和智能化,劳动力的投入将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产生农工商联合生产的组织经营形式,这利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丰富的农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二、三产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机械化作业解放了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将进入二、三产业领域,因此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有:

1.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为主,合作组织与其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基本处于有利则合、遇险则分的松散状态,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且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经营成本高、进入市场难度大,难以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皖北地区农业结构低级,种植业仍占主体,且由于土地流转制度和家庭承包的制约,大量农业劳动者各自为政,土地条块分割制约了大农机作业,难以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大规模的轮耕作业,导致没有形成优势突出或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聚集区。多数农产品是原形出售,加工产品大都停在一、二级层次,加工链条不长,增值能力较低,精深加工力度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链条还没有效形成。

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较小,水库总蓄水能力还不高,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洪涝灾害一直对农业产生构成重大的威胁,旱涝保收的能力不强。农业机械不够先进,缺乏适合规模经营的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更缺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难以及时把握市场行情。

4.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养不高。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即要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懂技术,会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而且还要拥有市场、竞争、法律等意识,会管理、善经营。但皖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多的是用自身经验代替科学文化知识,也很少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不懂技术,更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三、建议政策与措施

1.加快制度环境建设,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失去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别,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流动。

2.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化资金支持。一要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设立育秧大棚建设专项补贴,建立商品粮补偿机制。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整合资金,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二要形成农业现代化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投入,将中长期贷款引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领域,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和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功能和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工商资本和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信息平台。大力推行以大机械为标志的深松制度和农作物轮作制度,建立现代农业耕作制度。加快培育新品种,加大作物良种选育推广力度,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整合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加强现有农技推广机构主体建设,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4.培育新型农民队伍,强化现代化农业主体建设。首先,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实现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其次,通过立法措施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规范农民职业教育工作。再次,引入竞争机制,在政府培训机构的导向下,努力改善各类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环境,形成培训质量与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挂钩的良好机制。另外,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包括生产技术培训、农机作业培训、精细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与农业经济市场化接轨。

参考文献:

[1]陈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和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4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5

党的十报告与时俱进指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推进“三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它突破了以往工业化的“速度型”增长,传统农业化的低效率模式,从而实现持续发展与速度的并重;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三化之间的关系出发,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推进需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又为城镇化与工业化提供保障与支持。贵州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与全国同步的关键时期,“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将成为贵州“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极好机遇。“三化同步”因地制宜的成为贵州省经济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主战略。

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省的相关研究缺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实际运行情况,更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贵州作为西部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贵州为例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借鉴案例。为2020实现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二、实证分析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工业现代化表示为AGMO,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

选取贵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经过对数化处理。构建的模型如下:

lnINDU=-1.45*10-16lnURBA-9.59*10-2lnAGMO-1.449(1)

lnURBA=0.0996*lnAGMO-1.26 (2)

由上式中系数显示,工业化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影响要比对城镇化的大;在两个指标变量作用的系统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向变动的,城镇化率每提高1%,相应的农业现代化率会提高0.1%,说明城镇化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贵州省支撑产业的种类少,产业链大部分延伸到外省,致使对本省的经济、就业带动作用不够;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而工业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真的发展起来;贵州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表现显著。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长期来看,趋向长期均衡。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业化的外部冲击,会对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给城镇化加以外部冲击,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产生负作用;若对农业现代化加以冲击,对工业化及其自身均有推进作用。

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不大,城镇化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贡献,这也与贵州实情相符。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是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业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从古至今农业都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生存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食”则最为重要。而食品原料绝大部分属于农产品,发展农业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存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产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而现代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土壤破坏严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提高了产量,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污染,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