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发展规划
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该区正在迅速成长为河北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同时,自2010年以来,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总体趋势看好,但是,作为河北省三大经济板块之一,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还很薄弱。
1 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现状分析
2008年至2012年,除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贸易额均呈现出增长趋势,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出口总值均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几乎占河北省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见图1)。
以石家庄市为例,从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私营企业出口额从2008年的29.38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012年的49亿美元,成为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产业的最大贡献者。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年出口额基本保持在10亿美元左右,外商投资企业自2008年到达峰值17.88亿美元后就一路下滑至2012年的12.2亿美元,这跟不佳的外商投资环境息息相关。
根据石家庄海关的统计数据,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额近年来大幅度增长,2012年为249.1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41.4亿美元。虽然一般贸易额的增长标志着对外出口贸易方式的优化,但是加工贸易额五年间一直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下,低水平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石家庄市主要以机电产品、服装、钢材、医药品为主。衡水市的皮毛、丝网、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五大特色产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邢台市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新的特点,出口儿童自行车及零件、维生素、阀门、铸铁搪瓷、拖拉机等特色产品增长迅猛。邯郸市的出口商品依旧是传统的钢材、铸件、色素、鞋、无缝钢管、日用陶瓷等。
从海外市场来看,石家庄市的主要贸易伙伴有澳大利亚、巴西、美国、日本。邢台市的海外市场主要由欧盟、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组成。邯郸市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巴西、欧盟、印度和韩国。衡水市与欧盟、俄罗斯、美国、韩国、东盟贸易往来频繁。
2 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问题分析
首先,外贸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虽然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额呈现增长趋势,几乎占据了河北省的半壁江山,但是近年来,增速明显放慢。2010年出口额比上一年增加37.6%,2011年增加25.6%,但是2012年只增加了3%。所以说,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面临着增速变缓甚至负增长的困难,我们必须找出症结所在,推动外贸出口产业发展。
其次,外贸出口企业的性质单一。近年来,私营企业一枝独秀,成为外贸出口产业的生力军。而拥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却一路下滑,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加上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小规模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外贸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健康发展。
再次,贸易方式单一。近年来,冀中南经济区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及其缓慢,且所占比重不足总出口额的2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外贸出口企业缺乏相应的加工技术与人才储备,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另外,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商品主要依赖于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品,结构不合理。另外,这些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其它企业的品牌,成为贴牌代加工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出口竞争激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主要靠低价销售,获利甚微,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最后,外贸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商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韩、东盟等市场,这样出口面临较大的区域风险,容易遭遇贸易壁垒。因此,大力开拓新兴海外市场,如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加拿大、非洲等地是当务之急。
3 冀中南经济区外贸出口发展规划
冀中南经济区的外贸出口产业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做出整体规划和全盘考虑,与冀中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相一致,以石家庄为外贸出口中心,以邯郸、衡水、邢台为外贸出口基地,以正定、鹿泉、栾城、元氏、高邑,临城、宁晋、内丘、沙河、南宫、清河,永年、武安、磁县,深州、冀州、武邑、枣强18个县域经济的崛起为外贸出口源动力,科学规划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产业发展蓝图。
3.1 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要想改变外贸出口企业的单一性,除了做强国有企业、扶持私营企业外,省市县三级政府还必须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培育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产业的重要源动力。要想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就必须塑造良好的投资地形象,减少“”作风。健全投资保障体系,让外商感觉投资有保障,投资有收益。构建双边长效合作机制,逐渐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生产合格的外贸产品,增加外商投资信心。搭建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使投资环境现代化。
3.2 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在进一步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重点提升加工贸易的市场份额,因为加工贸易是出口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有助于工业发展、扩大出口、推动技术进步、培养国际人才。因此,要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值链,提高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比重。
3.3 整合县域出口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要想和谐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就必须发展特色经济。况且,位于冀中南经济区的18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县域经济,所以发展“一县一业”的出口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调查走访,现将18县的特色产业总结如下:正定家具业、鹿泉水泥业、栾城畜牧业、元氏化工业、高邑陶瓷业,临城林果业、宁晋服装业、内丘医药、沙河玻璃业,永年紧固件、武安钢铁业、磁县煤炭业,深州丝网业、冀州铸造业、武邑木雕业、枣强皮毛业、南宫绒毛业、清河羊绒业(见图2)。
3.4 推进海外市场多元化进程
冀中南经济区的出口商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具备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今后,在加强对欧、美、日、韩、东盟等市场传统市场的出口比重的同时要大力开拓新兴海外市场,如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加拿大、非洲等。
总之,在外贸出口方面,冀中南经济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很大,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冀中南经济区具备良好的外贸出口基础,因此加快发展,发挥各市县的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把冀中南作为我省最大的经济板块的优势发挥出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能够切实激活县域经济,本地区的外贸出口产业将活力不断。
【参考文献】
[1]刘学华,孟颖,王艳文.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48-149.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首都机场航空运输能力的日渐饱和,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迫在眉睫。2011年11月北京市政府、民航总局和军方签订三方协议,解决了制约新机场建设的重大问题,新机场的选址及建设方案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相关部委、民航部门及北京市政府等纷纷组织开展了新航城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北京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新机场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对新机场建设前期的主要工作进行部署,统筹协调各部门,确保新机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按照规划,未来北京新机场将承担1亿人次以上的客流量,机场占地面积超过40km2。如何围绕新机场更好地发展临空经济,进而建设北京新航城将是规划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综观荷兰史基辅、韩国仁川、迪拜国际中心等全球知名航空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统一完整的综合性发展规划是推动航空城发展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北京新航城发展规划依据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以综合性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对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展开研究。
战略定位是北京新航城本质特点的体现,也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在发展规划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北京新航城的定位研究中,详细分析了世界航空城的典型案例,剖析了新航城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担当的角色,总结出新航城在未来发展中应承担的角色:不仅是世界交通枢纽,更是以拥有科学有序的产业体系、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及中西结合的时尚氛围为特色的,世界科技、信息、资本、人才、物流的枢纽,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为此,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新航城的定位为“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城”。这种宏大的战略定位承载着国家的战略意图。新航城的建设发展将对“首都经济圈”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促进区域经济、城镇化、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新航城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发展什么”重点解决产业体系、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类型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产业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重。新航城产业发展规划须充分依托枢纽机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并结合国家战略及区域自身特点,发展国家和区域战略导入的特色产业,从而构建既能体现国际化、高端化特点,又有鲜明的临空指向性和区域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新航城产业发展主要在四个产业领域展开,分别是枢纽机场自生产业、典型临空经济产业、世界城市战略产业和都市生态配套服务产业(表1)。“怎么发展”重点解决新航城产业提升和产业发展时序的问题。通过实施高端化的国际产业发展、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产业与文化驱动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新航城产业的竞争力。新航城产业发展时序结合新机场的建设进程及北京世界城市整体战略部署,从初期的临空典型产业、衍生临空产业到形成成熟的产业链集群,进而发展壮大新航城,从而使得新航城临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新航城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注重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新航城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协调与区域特别是北京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工,形成良好互动。积极发挥新航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新航城产业、人才及经济向区域实现“正外溢”,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与其他区域实现产业联系与协作,营造新航城与区域双赢的发展环境。
根据临空经济不同单元与机场之间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不同产业在机场周边空间中表现为不同的区位选择,使得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圈层结构特点,通常包括四个圈层区域,即空港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地区与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区、辐射区。但该结构图2北京新航城空间布局结构图3北京新航城功能分区会随着机场周边交通干道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和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从而形成圆形模式、偏侧模式、线形模式和星形模式等不同的空间分布形式(图1)。新航城的空间布局规划遵循航空港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发展临空经济为基本要务,结合产城融合、建设生态宜居新航城的理念,合理地将临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出了“一核、一轴、环状组团”的“中”字形新航城空间发展战略空间结构,形成了“点轴布局、星状模式、圈层结构、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图2)。“一核”,指新航城中心城区,包括新机场以及新机场北侧的临空产业区、保税加工区、航空物流区、国门商务区、国际居住城、榆垡镇和礼贤镇。“一轴”,指北京南中轴,通过新航城的建设,加强北京南中轴的世界城市职能—国际交往职能、文化与传媒职能、国际性金融职能、国际性商贸职能和洲际交通枢纽职能。“环状组团”,指围绕新机场,按照职能分工合作建设的多个组团,包括庞各庄镇、安定镇、魏善庄镇、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和涿州市等。在具体空间布局上,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既要立足产业理想布局,又要坚持区域统筹,强化北京与河北区域的联动与协调发展。根据各产业对机场的需求程度以及区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在整个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图3)。
当前,全球低碳生态发展渐成趋势,机场作为一个高碳排放的区域,应在保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前提下,提高区域的生态容量和碳汇能力,建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从机场运营安全及新航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新航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不仅包括机场噪声、电磁环境保护和鸟害防治等诸多方面,还包括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和湿地所构成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新航城的建设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遵循“低影响开发”的理念,维护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此,本研究在新航城区域生态环境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航城发展的资源环境禀赋,并依据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图4)。首先,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提炼生态敏感要素,进行生态敏感区划分,对生态网络进行连接修复,尽量拉长生态网络长度,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在保证现状廊道和斑块连通的基础上,将新航城划分为禁建区和功能区。其次,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新航城功能区的生态格局,建设生态新航城。通过类比目前国内较具示范意义的生态新航城,以及根据国家对于生态城市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新航城建设用地与生态城市用地比例的关系,在满足生态资源承载力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新航城建设用地的选择。最后,在新航城建设用地内,采用生态、低碳的规划设计策略和技术方法,创建以人为本的生态宜居城市,如基于TOD创建紧凑的城市形态,建设步行优先、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优先发展自行车网络等慢行交通等。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十一五”产业出现拐点
“十一五”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的战略起步期。这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拐点的趋势逐渐明显:
从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来看,增速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超过35%,到2006~2008年已经分别下降到23.6%、17.9%和12.5%。
从投资来看,投资重点由家用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向电子元件、器件等上游转移。
从投资主体来看,由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转变。
从企业发展来看,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
“转型”特征的出现,具有深刻的产业背景,是产业发展到这一历史阶段,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长期以来,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两股重要力量:一个是国际产业转移,使得产业投资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产能迅速扩大;另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出口。但是,这种以投资驱动、加工贸易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了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外贸依存度过高,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第二,核心环节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附加值偏低;第三,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十二五”要转变发展方式
展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内生增长。促进产业内生增长包括几方面内容: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自主创新,拓展内需市场。其目的旨在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近期,国家也为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各地方政府必须主动出击,密切关注国家战略方向,仔细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准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十二五”产业规划研究与制定,打造“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抢位发展、本位发展、换位发展、定位发展。
抢位发展:
率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也深刻改变着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环境。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我国提出要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这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
电子信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基础软件都是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以微电子、光电子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是新能源产业、物联网、新材料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和高渗透性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技术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以物联网为例,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信息网络产业,是这轮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也必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
本位发展:
推动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式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两化融合,有利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振兴地方经济提供了有力抓手。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积极将两化融合战略落实到本地优势工业领域。广州、上海、重庆、南京、青岛、珠江三角洲、呼包鄂乌地区、唐山暨曹妃甸等地区率先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这不仅激活了产业存量,同时创造了产业增量,培育出汽车电子、数控机床、医疗电子等新兴产业形态。
此外,还有更多城市基于本地传统产业特色,打造区域特色行业信息化标杆,落实有区域特色的两化融合,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
换位发展:
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
从全球来看,目前正在经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四次重大产业转移,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承接国外、沿海电子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成效日益显著,一批重大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项目已陆续落户中西部地区。但同时,我国中西部面临着东南亚、南美等区域的竞争。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努力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至今,我国已经陆续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12个国家级区域建设意见或规划。众多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旨在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集约式、可持续发展。
定位发展:
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产业规划时,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又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激发产业活力的产业政策,落实可操作性强的重大专项,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法,充分调研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核心问题,分析制约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面向产业发展政策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利用对标比较分析法,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经验,甄别出对产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产业政策。
重大专项的安排,必须围绕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市场推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或重大工程建设作为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要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翻译 人才 需求 培养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67-03
英汉翻译不仅涉及英汉语言表层符号和意义的转换,还涉及专业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这要求从事翻译的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英汉双语语言素质,厚实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文化触觉。此外,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了解中英文化及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掌握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现代技术。英汉翻译人才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英汉翻译人才队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是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被认为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2010年开始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北部湾经济区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之间的纽带关系更为紧密。但在经济区,作为双边联系与接触桥梁的高素质英汉翻译人才却十分紧缺,无法满足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需求,成为影响经济区发展的瓶颈。探索有效的英汉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英汉翻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助力,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经济区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人才的需求范围很广,涉及九大重点发展产业,包括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近年来,在经济区建立的产业园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层级不断提高,既有国内投资的园区,也有中外共建的园区。除了重点发展的产业以外,又有新的产业加入。但经济区内精通英汉两种语言,了解英汉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包括行业的词汇、术语、句子、文体格式、风格等,能熟练进行英汉两种语言互换,即能进行英汉互译的,尤其是精通经营管理、懂外贸、懂国际法、懂国际金融的复合型高级英汉翻译人才极少。现有从事英汉翻译工作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只懂得语言的外在形式,无法深入开展专业知识程度要求较高的翻译工作。
二、经济区英汉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北部湾经济区人才紧缺的问题,贯彻落实人才强桂的战略,加速中国―东盟人才小高地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区产业发展速度,广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人才建设和培养相关的政策,从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培养英汉翻译人才模式上,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对象和培养方式,作为人才培养主要基地的高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制定英汉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到经济区实际中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所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目标、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经济区现实需求相距甚远。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理论的传授,忽略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较为简单,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效能。教师的知识单一,所掌握的产业知识极为有限,不能深入透彻地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各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与经济区产业需求不相符。培养出的英汉翻译人才基本上不符合经济区产业要求,无法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前,模式制定者应到市场或有关行业单位做调查论证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在确定英汉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一般都采用“课程―人才―产业”的模式,在没有到市场或相关产业单位调查研究和论证的情况下,就设置有关课程,并按照这些课程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完成后,让人才进入市场或有关单位工作。这种未经市场调研论证就设置课程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造成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不一定符合实际要求,与市场或产业单位要求脱节的后果,使培养出的人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翻译人才,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 关键词 ] 成渝经济区 产业融合 产业集群 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产业融合能够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融合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同时,产业融合扩大了区域中心的扩散效应,有助于改善区域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
二、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
1.成渝经济区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机遇
(1)区位优势。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2)工业经济已成规模。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成套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优势行业,同时在机械、电子、航空、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也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相互配套;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时空变化和货物流向、流量以及频率的变化,发展现代物流、枢纽经济,极大的优化了空间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
(4)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六大重要的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上,一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挥丰富的水电、天然气、钒钛等区域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研产业。三是依据成渝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交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发展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
(5)人力科技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每年仅在沿海打工的劳动者多达1500万以上。近年来,以县为基础,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大大加强,素质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劳务输出产业链。区内拥有近80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50余万人,两院院士50名,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此外还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2.成渝经济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1)行政体制障碍。“成渝经济区”分别隶属于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从而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令“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受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制约。
(2)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川渝分治之后,成渝经济带产业发展一体化方面的进展放慢,经济带内产业
协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涉及多边联合的大的投资项目很少,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更为严重。直接导致了川渝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削弱了各自的竞争力。
(3)产业集群刚起步。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优势产业少,尚未形成成熟的园区经济。仅在少数产业如天然气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彩电、汽车和摩托车、国防科技工业、食品工业(猪肉、白酒)等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产业集群发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区域内仅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经济体制改革难度大。成渝经济区内有大量的以国防科技企业、中央属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组织形态。这种结构在促进成渝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引擎的这一大背景下,区域内非国有经济比重仅占三分之一。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央属大企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改革难度很大,这些都是成渝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体制原因。
三、推进产业融合,实现成渝经济一体化
1.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将对成渝经济带,特别是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机遇”。因此,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和区域发展,建立主体功能区,把握并抓住这次机遇加快成渝两地经济发展的步伐。
2.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成渝两地合作的政策
加强互补与合作,寻求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把两地经济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以经济的融合与双方的共同发展作为考核的标准、摒弃狭隘的单方面的用GDP、财政收入考核官员的评价体系,把行政效力建设的目标与重点放在双方合作上,两地政府共同建设服务于成渝经济区整体的服务型政府,并且可以争取行政管理班子的交叉和轮换,以人事的互动带动经济思想的互动。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实现交通、物流的免费互通;促进产品在整个经济区的自由流通;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取消两地的就业户籍限制,建立流动人口“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在经济区内促进产品的互惠贸易,构建无障碍的贸易流动机制,促进产业互动、利益共享;构筑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消除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障碍。
3.处理好央企、当地企业和“三企”之间的关系,加强经济合作
区域内许多重要资源开发,都必须央企参与;同时,央企在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一般也优于地方企业,可以节约地方许多管理成本。四川要与重庆加强在“三企”协商方面的联系,争取能与重庆一起,在合作项目上加强与央企的合作,通过央企解决政策环境等难题。
4.进行产业集群的深入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突出区域优势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升级,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影响全国的区域性品牌。 对比川渝产业,相对于四川,重庆有三个明显的强势产业,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交通设备制造、机电产品;四川强势产业则在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子产品、住宿餐饮等方面;在医药制造、通讯设备、房地产方面,两地实力相当,这九个方面的产业,有的可以联合,有的可以互补,合作的空间很大,两地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5.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科研院所的孵化带动作用
首先,鼓励引导企业主动与川渝的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技信息网建设,搞好与成渝经济区技术市场的对接。然后,要充分利用成渝众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优势,加强合作,借用一大批成渝的专家、学者来经济区的各市、县挂职、兼职、任职,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咨询专家和发展顾问。每年选拔一批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经营人才和科技带头人到相关院校深造或进修,选送若干名中青年机关干部到经济区内各市、县对口业务部门挂职锻炼。最后,加快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特别是科技园区建设,吸引国内的相关高科技成果在区内落户,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注释:
用相关系数r来衡量产业结构的相似性。-1≤r≤1,r的值越大,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趋同。R=一1时,对比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当r=1,对比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成渝经济带内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偏高(全在0.7以上)。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李文:常州与上海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J].宏观经济观察.2004
[4]钟敦慧 张明举: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论文摘要]广西北海高新区经过整合,开始二次创业的历程。北海高新区如何利用好品牌效应、如何整合资源、提升 经济 总量成为摆在面前的迫切问题。文章通过对北海高新区发展 历史 、现状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北海高新区发展的目标、对策,为北海高新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构绘了发展蓝图。
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公告审核同意,对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原北海华侨 投资 开发区实施两园合并整合成立的省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是北海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北海高新区必须抢抓广西北部湾发展规划实施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北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配套完善、产业集聚的新型园区。本文主要对园区的发展 环境 进行研究,提出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园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园区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原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和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1991年10月和2001年11月组建以来,经过多年的引资开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为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园区规划。原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和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均符合北海市经济 社会 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和 管理 。其中:
1.原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东至四川路、贵州路、云南路,南至金海岸大道,西至西藏路,北至新世纪大道,规划面积共2663亩。该区包括四个功能小区,分别为: 工业 区(629亩)、配套区(695亩)、研发区(480亩)和管理区(857亩)。
2.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行一区多园的虚拟园区发展模式,规划面积1132亩。其中,(1)海洋科技园:位于北海大道和香港路交汇处,规划面积189亩,以核心企业国发公司为主体;(2)生物制 药 园:位于北海大道以南、湖北路以东的交汇处,规划面积340亩,以核心企业北生公司为主体;(3)软件与 电子 科技园:位于北海大道与西藏路、昆明路交汇处,规划面积638亩,以核心企业银河公司为主体。
(二)产业基础。原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和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计已投入工业项目资金22.6亿元,而且各园区均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培育产业发展优势,初步形成了各区域和园区的主导产业,呈现出科学分工、竞相发展的态势。2006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1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99亿元,出口创汇1133万美元,利税4.18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6.1%,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6.8%。其中:
1.原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正五海产、安邦、加喜、大渔佬为主体的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聚发印刷公司的感光 材料 产业;辉煌朗洁公司“汽车三元催化转换器、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及工业废气处理”项目的环保工程产业。随着源龙珍珠公司利用珍珠贝提取天然牛磺酸项目、正五绿色科技公司牡蛎精华素 保健 食品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助于形成海洋生物产业链;新未来公司的电子产业基地也将开始开发建设。
2.原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软件与电子科技园:以核心企业银河公司为主体,以发展电子元器件和 电力 系统设备,开发和生产电力系统软件、住宅智能软件为重点,目前已构筑了以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电气设备、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电子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2)海洋科技园:以核心企业国发公司为主体,以发展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形成了海洋生物、生物制药产业链,并成为自治区海洋生物的龙头企业。
(3)生物制药园:以核心企业北生公司为主体,以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建有6条gmp生产线,目前已正式投产,主要有人血蛋白、胸腺肽、a干扰素、龙胆泻肝颗粒、格列美脲胶囊、清火片等产品。
(三)管理机构。北海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正式批准成立了高新园区工委、管委会,充实加强了领导班子力量,顺应园区管理服务需要,核定了人员编制,使北海高新区真正拥有了园区发展的机构和人员。管委会已具有相对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投资服务体系,能比较有效地运筹好园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要素不全。北海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缺少密集的高校依托,科技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北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刚性瓶颈,也是北海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突破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产业基础薄弱。原华侨开发区房地产业项目偏多,园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业、主线不突出,缺乏大企业、大产业支撑,经济总量不高。原北海高新区属于虚拟园区,各核心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规模不够、后劲不足,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等问题,尚未达到规模效应。
(三)土地存量不足。两园区合计规划面积仅为1.96km2,规模非常小,发展空间过小。而且原华侨开发区土地开发遗留问题较多,目前工业用地存量较少,因此,要实现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调整规划布局、整合土地资源已成为园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四) 管理体制 不顺。国内其他高新区所在地为了扶持高新区的发展,都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如深圳、北京均以人大名义出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区内南宁等地也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市一级的相应管理权限。相比而言,北海高新区目前未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优惠办法支持,管委会在规划、土地、 财政 等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严重制约了园区产业的引导发展。同时,管委会和原高新区企业的管理和协调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使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基础设施仍显滞后。目前园区内基础设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市政道路金海岸大道排污排水系统尚未建成对园区工业发展影响很大,区内主干道路很多存在坑坑洼洼,绿化程度不高,极大影响了园区形象和投资环境。
三、高新区总体发展目标和模式选择
综合以上的各方面基础条件,笔者提出,北海高新区的发展应抛开以往开发区以引进工业项目为主的发展思路,确定北海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为:“以打造北部湾区域性总部聚集地和建设服务科技创新平台为突破口,以一区多园模式积极拓展服
务区域,以飞地 经济 实施对外扩张发展,努力把北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配套完善、产业集聚的高新园区。”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北海高新区需采取“一实一虚一扩,虚实结合,着眼扩张”的发展模式。所谓“实”,即做实园区的 物理 空间区域,发挥其作为北海高新区核心区辐射作用;“虚”,即园区拓展服务区域,服务好区外各产业园的发展,与核心区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扩”,即园区积极实施飞地经济区域,使北海高新区拥有新的发展空间,扩大经济总量,逐步增强高新区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整体上以原华侨开发区(核心区)为依托,以原北海高新园区(拓展服务区域)为必要补充,以拓展园区地域范围(飞地经济区域)为发展保障,相互依存,共同促进,联动发展,膨胀和伸长高新园区发展体量。在具体的产业空间布局安排上:
(一)物理空间区域。1.研发区:位于贵阳路以东、四川路以西、金海岸大道以北、浙江路南北两边,面积约480亩。
该区域需引进专业的、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规划手段,在北部湾区域性总部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的框架下,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设立北部湾地区区域性总部,建设包括“创业孵化服务中心”、“虚拟大学园”、“北部湾海洋技术研究中心”、“新 工业 孵化器”、“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基地”等项目以及为其配套的服务设施,形成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将这一基地的建设作为高新区发展的突破口和近3年发展的重点,树立高新区的形象,突出高新区的特色,使之成为北部湾区域性总部的聚集地、北海的新兴产业聚集区、北海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基地,北海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中心和提供各种类科技服务的平台。根据目前高新区的土地现状、资金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该区域建设区域性总部聚集地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工业区:位于西藏路以东、新世纪大道以南、云南路以西、金海岸大道以北,小区面积629亩。
该小区将以正五海产、源龙、中科前方、生巴达、安邦、加喜、大渔佬等一批与海洋产业有关的企业为主体,通过依托海洋科研院所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力度,形成园区现代海洋生物贮存、保鲜、综合利用、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 保健 食品产业链;以广西新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人园为契机,形成新的软件与 电子 产业集群。由于该区域土地已很少,重点在于利用好现有存量土地招商,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提升现有企业的科技含量。
3.配套区:位于云南路以东、江苏路以南、贵阳路以西、金海岸大道以北,小区面积695亩。 该小区将注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公共 设施、景观绿化设计,突出居住、疗养、休闲、度假的主题,为高新园区特别是总部经济区提供比较完善的居住配套、 社会 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它既是高新区的配套服务区,也是一个生态功能区。
(二)拓展服务区域。借鉴深圳高新区以原有高新区为母体建设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北京中关村产业园以中关村为依托建设一村多园的发展模式,利用好现有的软件与电子科技园、海洋科技园、生物制 药 园,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产业扶持,使之与北海高新区母体形成一种有效的联系和发展纽带,拓展北海高新区的服务区域,形成以高新区母体为龙头、各产业园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扩区和飞地经济区域。高新园区未来外围发展空间,应规划面积5km2以上。根据北海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优先考虑在北海新兴的工业区铁山港区内规划一个北海高新区铁山港产业分园。该区域将重点引导和推进新 材料 新能源技术、 机械 制造、精细化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造纸及临港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开发,形成北海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和理顺的问题
(一)进一步理顺 管理 体制 。组织制订并争取政府颁布《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对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营的经验,理顺园区管委会与所在区、市级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做到园区需要到市各部门单位办理的事项,在园区内基本能够办完;确需到市里办的事,有关部门单位要特事特办、优先办理;园区负责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等经济方面的工作,园区的社会性事务由所在县区负责,确保园区管委会高质、高速、高效运转。
(二)争取政府赋予相应土地规划权力。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在遵守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提下,为了把握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和促进项目推进,应明确管委会相应的土地、规划方面的权限,使园区项目实施的各项手续能实现快速办结。
(三) 市场 化运作建设创业中心。科技创业中心是高新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提供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咨询、物业管理、信息交流、培训会展、投 融资 中介等服务。科技创业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除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外,应争取市政府从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高新区管委会应运用现有的存量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
(四)加大处置土地工作力度。要实现高新区新的 发展战略 ,理顺土地关系,盘整出成片的适合开发的土地至关重要。由于 历史 原因,原华侨开发区土地被客户以各种方式占有,致使旧的项目不开发,新的项目不能进来,严重影响了园区土地的开发利用。据 统计 ,核心区尚有34宗土地需处置。土地处置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园区工作的重点之一,需要得到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五)对园区控规进行修编。原华侨开发区项目用地零碎,产业用地布局不合理,容积率偏低,不利于集约用地,推进产业集聚。同时,2002年修订的控规在各项指标上以明显不符合土地集约利用和下一步总部经济发展的需要。管委会必须对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估,结合土地盘活整合工作,委托设计单位对园区控规做出调整方案,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支持总部基地和创新公共平台的发展。
(六)加大园区拓园力度。北海高新园区物理区域过小,拓宽发展空间已成为事关高新园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管委会要根据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全市构建“一带两湾”新格局的要求,着手做好规划选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