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1

从江夏变电站说起

江夏500kV变电站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计划总投资4亿元。由于该项目所在地江夏区土地资源比较珍贵,因此该项目要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其突破口是减少最小安全净距。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变电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及运行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变电工程中所有带电体与其他带电减小安全净距体或者非带电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相关规范对于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

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设计,最小安全净距不能在平面图上直接测量。工程人员在设计时只能通过预留较大裕度来保证安全。

为此,江夏500kV变电站的设计方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简称中南电力设计院)应用采用了三维手段的Bentley平台进行数字化协同设计。通过三维手段实现精细化设计,跳线、构架梁均按实际尺寸建模,在模型空间中测量的最小距离基本可以反映真实情况,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裕度,从而优化配电装置尺寸。而且三维图纸表达信息量大,直观、准确,减少错误风险。

最后,中南电力设计院通过三维模型精确测量最小带电距离,减少了裕度,压缩了配电装置尺寸,优化占地面积,节省了土地资源和工程材料,有效控制了工程投资: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模型进行设计,该变电站需要占地4.29万平方米,而实际只占地4.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减少了2.1%;如果采用2D二维模型设计,该变电站工程造价估计要4.26亿元,而采用三维模型后实际只用了4.19亿元,总体造价减少了1.6%。

此外,中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程超还指出,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三维设计手段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断面图的出图效率:采用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断面图均需要人工绘制,工作量大,出错率高;采用三维设计手段,断面均可以从三维模型中直接剖切得到,速度快,出错率低。仅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三维设计手段断面图设计就可节约20%左右的设计时间。

管好70%的基础数据

江夏变电站通过采用全新的变电站解决方案来进行设计,是我国电网建设的一个先行者。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姚强指出,在目前的变电站设计解决方案中,综合性、全面性均有欠缺,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变电站设计,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除此以外,中南电力设计院信息档案部主任吴刚指出,设计上的损失,会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放大。只有实现了精确设计,才能实现精确建造。

更为严重的是,设计考虑周全与否,还会影响到电网、变电站在运营阶段能否根据需求升级、扩展。Bently大中国区总裁刘德盛在Bently电力行业解决方案年会上通过介绍美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在电网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如何保护投入,如何进行扩展。否则,以后会遇到很多麻烦。

这个问题,处于电网建设高峰期的我国更加值得关注。国家电网“十二五”规划投资约3100亿元,其中1000kV交流特高压投资1155亿元,±800kV直流特高压投资1974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规划智能电网的建设。吴刚指出,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70%的数据都产生在设计。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要从设计开始做起。

从三维设计到数字化移交

正因为如此,致力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Bently公司在最近几年开始关注从设计、建造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为电网和变电站提供各种工具和解决方案,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和可重用,使得电网扩展更加快速、有效,保证升级的有效性。

这一理念,正好吻合了当前电网设计管理的需求。吴刚指出,目前电网设计的观念正在改变,设计手段从原来的手工画图,到后来的通过CAD软件画图,再到现在的三维画图和数字化设计。

电网数字化设计最大优势在于保证电网运维的数据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比如说,采用传统的手工设计,设计数据容易丢失,新建电网在运营四五十年后要进行升级时,难度就变得很大。而采用生命周期的电网解决方案,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用性,从而也保证了电网的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75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电力资源确实有限的,电力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将电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化设备,将电力资源有效地进行转变,发挥电力资源的作用。近年来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程加快,智能变电站技术也逐步提升,它对变电站中运维系统提出了多种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提出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新模式,对促进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和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内涵

智能变电站具有智能控制、技术先进、低碳环保、资源节约、过程监测的特点,在不断的实际应用当中,技术逐渐完善趋于成熟。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的管理实践,是为智能变电站有效运行而不断实施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包含了变电站的建设、设施周期、日常维护、工程验收以及设施检修等整个工程的管理。这个系统利用专业、规范的管理,将过程管理进行控制,完成工作安排,在完善管理规范和电力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对过程中的各种客观因素进行控制,做到有章可循。在主观因素方面确保执行工作流程、明确员工责任、定期进行培训都能够到位,保证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实质上就是将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把工作流程中的每个具体细节执行到位,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通过对传统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研究对比,实施更为细致规范的管理措施,是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创新内容[1]。

2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详实有效的计划

在电力企业内部制定一个详实有效的工作计划,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纳入到这个工作计划当中,要求不仅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知道这个工作计划,还要所有参与到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员工都对这个工作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对需要负责管辖的工作范围足够熟悉,才能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在这个总体的工作计划之下,还可以将其分割成不同的阶段性计划,可以详细地分为季度计划或月度计划。同时对于每个详细的小计划明确专门的负责人,划分工作重点,设计制定计划横道图,将工程的规模和工作进度都在这个横道图上进行标注说明,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对需要负责的工作以及智能变电站中的建设情况有所了解[2]。

2.2 确立保障安全的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第一位的工作,电力企业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但是智能变电站长周期的安全运行容易让工作人员产生懈怠心理,尤其是对智能变电站中运行和维护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员工来说,以为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就足以让人放心松懈。在电力企业内部树立起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在实际情况中对其进行完善改进,使得这些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地保障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对智能变电站的危险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处理解决,有效降低智能变电站中的运行风险,搭建一个规范化安全生产的平台。

2.3 保证运行和维护工作有效结合

运行和维护工作的相互有效结合,是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重要要求。《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中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分为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和远程巡视。从这个规范当中,不难发现巡视工作的重要性,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巡视工作将运行和维护工作联系到一起。对于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不断进行巡视,能够及时发现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发现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处理。维护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有实际运行中问题的存在。将运行和维护两项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3]。

3 实行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对实际运行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时控制运行当中的种种故障风险点,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工作,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了运行当中的安全效果。智能变电站在不断实施和改进运维系统化管理的进程中,加大了对于规范用电的宣传力度,加强了舆论监管的作用,起到规范电力市场运行的良好效果。运维系统化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实现了运维管理的专业经验的积累,为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都做出重要贡献。

4 总结

电力企业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想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之中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就要不断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提高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新型的运维系统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对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有重要影响,同时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管理实践时,运维系统化管理运行效果良好,为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振国,吴杰.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69-173.

[2]郑瑞峰.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183.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3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 运行维护技术 发展趋势

变电站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就成了当前智能化变电站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当前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加强对其

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对国家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框架主要包括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信息体系框架这三个部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调度层、变电站层和设备层这三种,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会形成智能处理核心,在电网形成操作策略后,调度层的调度台会对智能电网发出具体的调度运行的指令,处理核心接收到调度指令后,会将指令分解成独立的操作步骤,在得到调度确认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调度人员的任务就是将操作指令发给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设备管理框架主要包括营理层和智能变电站两部分,其中设备管理方面是运行方式的基础。设备管理中心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后,能完成对辅助决策、动态监测和风险预测这三方面的建模,然后变电设备的各处理模块会自动形成建议,通过审核后就会形成最终的管理建议。管理中心会根据各部门实际需要将这些建议信息提供给需要它的部门和单位。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中心和信息工作站这两部分。设备管理中心是用于处理智能变电站事项的一个平台;信息工作站的运行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操作,它通过对站内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形成局部决策。运行管理框架、设备管理框架和信息体系框架这三方面技术的综合使用,促进了变电站智能化操作的实现。

2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上文对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化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智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具复杂性。加强对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就必须在综合分析变电站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具体维护。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运行维护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当前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体系这三个框架内都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在结构应用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智能开关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运行维修技术上的智能化发展。届时,当信息体系框架的运行设备检测到运行障碍和运行事故存在时,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将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示,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就要求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进运维技术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这也就在提高运维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

2.2 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程度加强

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能在分析变电站具体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数学建模技术的应用,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解决措施进行数学建模,并将建好的数学模型传输给变电站设备管理的调度层,调度管理层通过对其维修意见进行审核,如果该建议符合设备维修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标准,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就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维修。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修的数字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运行维护人员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对智能化变电站常见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建模,这样就促进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2.3 运行维护技术的程序化程度加强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技术运行上的欠缺,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运行维修技术也存在较大的程序性故障。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大多还是基于IEC61850协议构建的程序化操作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例如,传统的倒闸操作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但由于计算机程序运行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程序化,所以在对操作票进行选择、执行和校验时,对人工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今后的智能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程序化操作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行维修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这将不仅有利于维护技术效率的提高,还能在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的程序化。

2.4 应用在线监测装置,促进动态管理的实现

基于智能化变电站在国家电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加强对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实现动态管理也将成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产生相应的物理、电气和化学上的渐进变化。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特性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的数据分析,能实现对运行事故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在线监测装置系统的日渐完善,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连续或间断性的在线监测。具体来讲,在对不同类型的在线装置进行维护时,必须综合分析变电器的油色谱监测装置、组合电器的微水装置以及局部放电的监测装置。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变电站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智能化、数字化、程序化和动态化将成为运行维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大可.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11(07).

[2] 叶明.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嵌入式控制器的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09(09).

作者简介

黄鑫晨(1985-)男,汉,江苏南通人,南通供电公司,变电专责,本科学历,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 变电站 告警直传 调控一体化 告警直传 远程浏览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远传基本都采用直接转发的传输交互形式,在大运行体系调度业务和监控业务融合后,调度主站和集控主站要求一体化建设,传统的变电站调控数据处理和传输模式面临信息过于繁杂、调度主站分析处理压力大、主站自动化运维人员的运维复杂度增加等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数据优化,告警直传,远程浏览,认证安全”技术原则,其中告警直传要求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时告警信息经调控数据告警直传筛选、分类、处理和优化后,生成标准格式的文本信息,经过专用通道和规约直接以字符串编码方式传送到主站,直接推送到主站调度控制系统相应告警窗中,同时主站端系统以文本方式实时保存历史告警信息。

1 功能需求

变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模块应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设备信息进行直接采集,或者直接调用厂站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2)能对监控数据进行筛选、合并、分级、分类等优化处理,能按照调度端要求定制告警信息上送调度。(3)能按照标准的格式对监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形成字符串编码的告警文本。(4)能与调度主站前置系统建立TCP连接,采用104或DL476规约进行告警信息传输。(5)能在与主站传输链路中断并恢复后,能够将告警信息补传至调度端。(6)能根据主站召唤动作未复归告警信息的请求重传告警信息。(7)能支持同时上送多个主站。(8)因故障无法正常上送告警信息时应主动断开与主站连接且不再响应主站重连请求。

2 系统结构

2.1 传统变电站改造模式

对于传统已投运变电站,如果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大规模系统功能改造,将对已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传统已投运变电站主要采取新增告警图形网关机的方式进行功能完善。

变电站信号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103规约或IEC61850规约分别上送监控系统和告警图形网关机,监控系统通过传统的远动通信工作站将调度类数据采用101/104协议上送调度主站,告警图形网关机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解析采集终端上送的信号后,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和格式转换,再把自己所生成的经过优化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信息,通过DL476规约上送调度端系统监控功能模块进行呈现。

2.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模式

新建智能变电站都采用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模式进行建设。因此,对于新的调控数据告警直传功能应用可以在新的一体化监控系统软件系统设计中进行有机融合,将软件功能部署在一体化监控系统的相关节点上。

其中告警直传处理功能部署在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上,变电站信号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信号(遥信、遥测等信号)通过网络103规约或IEC61850规约送给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网关机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解析采集终端上送的信号后,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和格式转换,再把自己所生成的经过优化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信息,通过DL476或者104规约将远动信息表方式的直传信息和文本方式的告警直传信息上送调度端系统进行呈现。

3 系统软件体系

在告警直传功能软件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1)告警直传域定义。在变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模块的数据库组态中增加告警直传域的定义,能通过勾选“遥信表”中“直传告警”域对需要告警直传的遥信进行过滤和筛选。能自动或手动对告警直传域中的告警信息进行合并处理,进行告警级别的自动分类处理等。(2)告警直传文本定义。可配置厂站名、设备组别名、遥信别名等。告警直传名称按照“电网名.厂站名/电压等级.设备组别名/遥信别名”规则进行生成。程序应能自动将相应的数据表中的域进行匹配,并自动拼接生产标准的告警直传名称。(3)告警直传转发定义。可以配置相应的转发规约,按照国调的DL476规约编写通信规约,将所选择告警直传信息选择到相对应的转发序列中。(4)告警直传规约定义。对DL476规约进行扩充研发,使其可以进行告警文本的传输和处理。可以为变电站配置子站IP地址和调度主站IP地址。配置使用DL476规约的端口号,一般规定告警直传通道端口为3000。

4 结语

虽然变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从功能实现上满足了现阶段电网建设和运行值班体系的需求,但还有很多基于业务应用需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确保新的调控数据交互方式能更好的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效支撑。在下阶段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改进中还需重点关注如何解决调度主站系统对告警直传文本信息的应用问题。由于传统调度主站对电网运行信息的处理都是基于数据库方式,告警信息按ID号进行检索和调用,完成相应的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各类电网分析高级应用软件也是基于数据库的读取方式对相关告警信息进行调用。当告警信息以文本方式进行传输后,需要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厂商深入研究调度主站系统对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满足运行人员对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立红.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40-42.

[2]黄小杰.集控站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大众科技,2009(2),124-125.

[3]蔡坤城.电力集中控制自动化特点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5),305-305.

[4]邓昆英.调度集控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与实现.日用电器,2006(7),45-47.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市、县一体化;“三集五大”;精益化管理

中D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194-02

国网滁州供电公司围绕“十三五”通信规划自建通信网全覆盖的目标,按照“强化协同、凝聚优势”思路,统筹规划市县公司通信网、整合优化光缆设备等资源,创新市县一体化通信网建设精益化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流程。从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指导、统筹管控和协调优化等方面入手,实现通信网建设管理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整体实施,实现“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在市县公司的有效落地。达到更集约、更扁平、更高效、更标准、更规范、更专业、更优化的目标,提高通信网建设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管理的效率,提升市县公司通信网建设一体化、精益化管理水平。

1 市、县一体化通信精益化管理主要流程

1.1 建立沟通机制,统一组织协调

项目下达后,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涵盖市县公司信通部门人员的业主项目部,统一组织开展工程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现场勘查、工程联络会、施工图会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等工作,负责施工现场管控,组织工程验收、决算、固定资产转增等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工作。

业主项目部负责与安全质量监察部、运维检修部、物资供应中心等部门横向协同,与省公司科技信通部、县公司运维检修部等部门纵向沟通,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整体协调、做好衔接。统筹谋划市县公司通信网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实施计划,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结合市县公司专业月度例会,按月召开通信网建设工程联络会,会议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省公司要求进行宣贯。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现场实施不同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物资部门人员参会,研究解决工程实施遇到的疑难问题,会后编制会议纪要,将会议确定的解决方案以书面形式反馈相关部门。

1.2 加强进度管理,统一计划执行

加强对项目整体进度和单项工程的精细管控。以计划为先导,根据项目总体里程碑计划,业主项目部组织对每个项目分别编制建设管控表。涵盖项目建设内容、计划金额等基本信息和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现场实施、竣工验收、资金入账、决算转资等关键环节时间计划,包括各类物资、非物资采购需求、招标批次、开标时间、中标厂商和金额、合同签订、到货日期、开工日期、验收决算、ERP系统各类数据信息等。以项目建设管控表作为项目实施各关键节点的计划表,根据进度更新表格信息,项目数据、建设进度及资金入账情况一目了然。

根据项目管控表所列采购计划,确保各类物资、非物资采购需求均在最早批次中申报,为后续物资到货、现场实施打下基础。物资到货,设计、监理和施工服务招标完成后,通信网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业主项目部联合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开展实施前现场勘察,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施工难度等因素,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市县公司每个单独建设项目均编制工程施工总体进度、光缆施工、站内设备施工计划和每周滚动计划。施工计划细化到每条线路、每个变电站,时间安排上细化到天,明确光缆线路组、设备安装组等组织机构及人员,由业主项目部核准后执行,保证项目按时间计划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市县公司以双周报、工程进度月报等形式跟踪项目进展,报告本月进度、制定下月计划目标值,定期将项目进展情况报送业主项目部,审核汇总后报送省公司科技信通部。临近年底,利用最后2个月的时间倒排工程施工、决算、转资计划,确保项目年度实施进度、资金进度达到100%。

1.3 加强技术指导,统一建设标准

市信通公司注重在初步设计、图纸审查、招标批次计划、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编制、ERP物料挂接及采购申请提报、施工图纸交底、“三措一案”审查、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县公司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

1.4 加强安全管理,统一检查监督

市县公司发挥项目建设主体作用,履行项目主体责任,分别与施工方签订安全协议,加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施工阶段工程联络会重点讨论涉及交叉跨越等项目的安全控制,以降低安全风险为目标优化跨越施工方案。

涉及线路停电施工、光缆开断、改接和业务割接等影响通信运行电路的施工,业主项目部加强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对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影响。每月10日前向市公司运检部、信通公司提报月度停电计划和通信检修计划。业主项目部统一组织“三措一案”的编制和审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县公司光缆在市公司电力线路上架设、光缆和设备安装需进入市公司变电站等需要市公司协调、现场监护的施工,业主项目部协调市县公司运检部、安质部,梳理县公司通信人员进入市公司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县公司使用市公司通信网资源技术管理流程。市县公司通信人员联合到现场勘查,细化光缆进站路径、变电站通信屏位布局、工期计划等,将施工方案和图纸提前报送业主项目部。审批通过后,由市信通公司与运检部沟通协调进站施工。县公司施工人员根据工作地点的不同,需参加市、县公司安质部组织的安规培训考试,并分别办理市、县公司变电站入场作业证。

业主项目部每月到每个施工现场至少一次开展实地安全督查。重点检查临近带电体施工、跨越施工等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情况,施工方案的编审批流程、编制内容、现场执行。确保经批准的“三措一案”在工程现场严格执行。

1.5 加强档案管理,统一系统管控

坚持档案与工程进度同步管理的原则,把档案管理纳入到工程建设各环节中,通过IRS系统进行通信网建设项目全过程进度、工程档案管控。每月中旬,市信通公司通信专责统一维护、填报IRS系统通信项目管理模块、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块。根据工程进度,组织市县公司收集通信技改、独立二次专项、信息化O睿基层单位网络覆盖和带宽提升项目)、基建配套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经审核后统一上传IRS系统。保证IRS系统数据及时、准确录入,工程资料上传完整规范。档案收集整理与工程前期、施工、竣工等环节同步管理、同步验收,保证档案客观、真实反映工程建设与管理全过程。降低后续内外部审计、项目后评估和依法治企检查的风险。

2 市、县一体化通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一体化通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通信专业面临着技术更新快、新设备、新业务逐步增多,运维人员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

(2)随着通信专业市县一体化进程推进,地区通信网建成后,很大一分部变电站同时有市县公司光缆、通信设备在运。县公司人员编制没有统一上划市公司,设备主人制的落实、“资产、调控、维护范围”差异引起的运维要求差异,目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 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采取管理与技术两方面措施,提高通信网建设管理和运维水平。

技术上积极应用通信新技术,通过市县一体化通信网建设,优化通信网架结构、运行方式,实现光传输设备市公司统一网管。通过市公司技术力量解决县公司技术薄弱问题。深化市县一体化运维监控体系,为设备监控提供基础保障。开展市县公司人员技术、技能培训。2016年迎峰度夏期间,计划组织市县公司通信人员统一到中兴通讯学院开展脱产培训,提高运维人员技术素质。

管理上,市县公司建立清晰、详尽、准确的通信网基础资料,市公司月度统计汇总。继续加大现场检查、监督管控力度,不断完善对县公司专业管理的指导、帮扶、检查、监督和考核。落实设备主人制,明确电力通信光缆运维涉及不同资产、调控、业务范围的运维工作职责。按照年度规章制度建设计划,完成《国网滁州供电公司电力通信光缆运维管理规定》的编制及,填补电力通信光缆运维管理方面制度空白。

3 案例分析

2015年,滁州市公司本部通信网升级改造投资1120万元,6个县公司通信网建设投资4500万元。实施市县一体化通信网建设精益化管理,市县公司通信网建设统筹考虑、资源共享、技术路线先进统一、网络架构设计合理、投资估算经济集约。建设过程中,保持工程实施进度、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在省公司系统同类项目的领先地位,保持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局面。扩大了地区自建通信网覆盖范围、提升带宽水平、优化网络结构,实现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目标。

滁州公司通信网建设管理成效显著,在省公司信息通信三季度会议上作了通信网建设管理经验交流;在2015年底省公司16家地市公司同业对标考核中,滁州公司通信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完成率、信息化建设任务完成率两项指标都获满分,同处于A段。

光缆架设面临环境多样、施工黄金期短、赔青工作压力大等困难。光缆架设经过的各电压等级线路多,跨越带电线路、河流、经济作物大棚等,光缆施工难度大。传统的人工放线要对跨越线路停电或者是搭设跨越架,具有不安全因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和施工成本。

采用无人机施放光缆先进施工技术,解决跨越带电线路带来的安全问题、跨越河流等施工困难,保护了农作物及植被。此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施工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快了项目实施进程。

提升光缆施工工艺标准,改进光缆标识桩、提高地埋光缆运行的可靠性。新型标识桩颜色醒目,警示作用明显,长时间使用不褪色,可以指示光缆地埋走向。标识桩通过激光扫射添加字体信息,不会脱落。桩体上设有太阳能板与蓄电盒连接、蓄电盒与LED灯连接,实现夜间照明,带有发光标识后线缆被挖破或损坏的几率下降,有效提高通信光缆运行可靠性。

变电站运维解决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维护检修

引言

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系统,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直接影响地区用电行业的发展。我国用电负荷越来越高,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重大活动的热点敏感地区的供电、重点保障项目建设等问题越来越常见。以此,当前国网公司重点研究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成为电力系统生命线,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断电损失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试在智能变电改造的基础上,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维护检修工作。

1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安全措施

1.1 概述

近年来,国王开始大规模进行电网智能化改造,智能开关、互感器被广泛用于电网系统改造,具有数据采集智能化、系统结构紧凑化、系统分层分布化、系统模型标准化等特征,继电保护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智能化变电站,大规模采用信号采集、控制发电,现有的运维与调试技术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化发展需求,不存在传统的二次回路,调试需要抓取、分析数字信号,调试工作从现场向工厂联调转变,对于停电保护,也有智能化的解决方案[1]。典型的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系统采样、挑战主要存在三种模式:(1)以杭州

220kV云会变为代表,采用非常规的互感器+就地合并单元(MU)+GOOSEA跳闸;(2)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最终推荐采用常规互感器替代非常规互感器的模式;(3)另有部分地区电网公司采用常规互感器+常规采样+GOOSE跳闸模式。针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需要对MU、保护装置、智能K端、交换机等设备开展。针对GPS时钟,一般而言,其不会影响直跳模式的智能变电站,故不给予探讨。对于保护装置,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常规变电站采用电器断电安措,这类安全措施包括跳合闸、遥控、启失灵等开出回路、模拟量输入回路等,遵守“明显电气断点”理念,在进行设备检修时,为避免误操作,需要退出保护出口压板、线路保护启动失灵压板[2]。

1.2 智能变电站隔离技术与SV检修

在智能化变电站GOOSE出口回路上,串行了四种不同原理的隔离手段:(1)检修压板,在智能化保护装置、智能终端设置“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介入后,能够开放式的控制公共投退,当IED设备投入“检修状态”压板后,保护事件信息会上传到监控系统中,系统发出SV、MMS、GOOSE报文TEST位于“置位”。(2)GOOSE发生软压板,GOOSE启动关灵软压板控制启动母差失灵功能,GOOSE跳闸出口软压板能够控制智能终端的控制保护跳闸功能,GOOSE重合闸出口软压板能够控制智能端的控制保护合闸。保护装置能够按照GOOSE要求间隔发生数据。(3)接收侧保护接收软压板、装置间光纤、智能终端与开关机构间的硬压板,智能化终端与一次设备控制回路串行设置出口硬压板,作为电气断点控制跳、合闸回路的通断,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控制回路是传统电气二次回路,运行操作习惯一致。这些隔离技术各有优劣,目前国家电网更倾向于建立GOOSE双重安措技术,但这种措施的可靠性与软件的可靠性、硬件可靠性、人为因素息息相关。串行设置两种隔离手段,智能化变电站SV回路与传统的变电站存在明显的差异,“保护检修状态”出现“检修压板不一致”情况时,需启动了闭锁相关保护,工作人员需要正确的处理跨间隔保护对SV接收压板的关系,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设备停运情况,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和:(1)对应一次设备停运时退出SV接收压板;(2)对应一次设备运行时,单间隔保护保护可直接退出SV接收压板,需退出与该SV链路相关的保护功能。对于GOOSE出口安措,考虑制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GOOSE虚回路实施至少两道安措;不停电校验时,基本不拆接线,采用运行接线模式,并实施智能终端之间闭重回路的安措;减少光纤的插拔次数;有明显电气断点电气回路,实施单重安措。

2 智能变电站不停电检修

以在线监测和带电监测为基础的不停电检修是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当中的重要技术,在对原有设备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供电回路的考核,所以,常规的一次设备停电继电保护检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对此,采用继电保护不停电检修技术,轮流对单套保护进行停用,能够降低由于继电保护造成的停电时间,使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在继电保护校验中,主要包括了装置和二次回路,同时包括整组联动、保护逻辑、模拟量测试、绝缘测试、开入开出、接线检查等项目。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GOOSE传输机制的应用,能够对跳合闸出口回路进行自动监测,IED装置检修机制对安全隔离方法进行提供,数字信号网络传输取代了原有的二次电缆,因而使得继电保护不停电检修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基础。在电力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不停电检修的过程中,间隔对应的智能终端应陪停,仅在需要的时候,将保护GOOSE光纤取下,要注意避免光头受到污染。

取下需要加量的SV光纤,注意对光头的保护,其余间隔退SV投入压板。全部取下被校验保护直跳智能终端保护跳合闸硬压板,投入检修压板。将被校验保护装置投入检修压板,同时将被检验线路差动保护对策投入检修压板,保持两侧一致的状态。在间隔保护校验中,将母差配合投入检修压板,将不参与校验间隔主变失灵联跳、线路GOOSE发送、主变GOOSE发送等软压板退出。在双套线路保护中,将第二套线路保护退出重合闸。在线路保护创冲智能化终端之间,对于装置告警、闭锁重合闸、装置闭锁等电联系,应隔离闭锁重合闸信号,同时隔离母联手合信号。向智能变电站现场移动保护装置数据采集,利用高速数据通信接口,保护装置输入回路通过电子式互感器设备,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并整合合并单元数据,利用通信协议向保护装置传输。输出回路将开入开出继电器向智能终端移动,保护装置对GOOSE命令进行,智能终端操作执行,利用光纤代替原有的电缆,通过GOOSE网络对跳闸命令进行传输。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中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变电站主要一次设备,减少二次回路电缆数,使变电站运行得到安全可靠的维护。智能变电站调试取消了大部分二次回路,对数字信号进行抓取和分析,降低了现场调试工作量。基于智能变电站,提出了适用的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对智能变电站不停电检修技术进行应用,使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窦永宏,李俊.浅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检修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