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迫切需求的就是高级管理人才。高校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能力。就目前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面对经济大环境,要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解决高校教育中的问题迫在眉睫。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多年在企业中的管理经验对工商管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1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之所以宽泛而不专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上,工商部门事实上是服务部门,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树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专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不仅是事业部门,也是企业部门。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从事更多的工作。以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方法、方针,并通过适当的实践教学来使其养成专业的素养和职业能力。每个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意识到,自己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就要在学生阶段打好基础。工商管理对经验和基础知识的要求都很高,学生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且要了解与其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这些都要在高校教学中完成。同时,技能的提升要靠平时的实践来完成。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掌握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驾驶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掌握的越多,对其日后工作就越有力。在教育目标上,高校还应重视该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每个企业都希望招聘忠诚的人才,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说,更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部门,涉及企业的管理工作,因此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必然的。在工商管理基础课程中,都会涉及党的方针路线,思想等,只不过在教学中对于这部分的教学经常被忽视。总之,要基于教学需求,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根据现代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工商管理虽然已经作为众多高校的专业,但对于专业的划分和就业目的均存在问题。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巨大,这与教学中的忽视和教学方法的传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善这一问题迫在眉睫,我们现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2.1工商管理理论脱离实践
在大学教学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与其他专业一样,具有理论与实践之间衔接不紧密的问题。这与多年的教学方式有关,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应试教育,素质教学的提出并未改变教育的本质,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很多高校实践设施缺乏,不能带领学生完成必要的实践。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后,管理能力几乎为零,这使得我国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教师的观念落后,依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且理论讲解的时间过多。这些都造成了工商管理教学效率低下。
2.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工商部门的管理任务发生变化。现代工商管理的涉及面更广,社会需求的是全面性的人才。而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内容的更新慢,教材书籍多年来不换。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甚至与当下的法律法规不相符。在许多内容方面,也与工商管理实践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需要重新编排。
2.3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没有考虑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上文我们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十分重要。但在当下的教学中,并未将这项内容列为重点。理论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其他均被忽视。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缺失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由于工商管理部门的道德缺失而造成的个人和集体损失不在少数。忽视法律这一基础的工商管理教学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支撑的。不利于高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只能导致学生毕业后,法律意识浅薄,社会犯罪率升高。
3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的改革上进行了分析。
3.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理论是为了辅助经济发展,世界在发展,经济的影响因素也不断的在变化。因此,经济理论的教学也要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案例分析上,要选择现代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要求教师具有观察局势的能力,通过自身经验对工商管理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宽泛的讲,而是要实现少且精的目标。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必要时撰写论文报告,对当代经济学案例进行分析。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现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
3.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专业,但很多学生对于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了解。多数学生的想象是狭隘的,工商管理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同样明显。但在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占据着课堂的主角位置,这就造成了其对工商管理的错误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管理人才缺失成为我国的主要问题。将教转化到学中来,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另外,还应截取现代的案例。尤其是教师在实践中亲自参加过的案例更有力。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增加大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基于学生实践不足,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要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将工商业内人士请进校园,为学生讲解工作实践,将这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校组织讲座,但结果是学生不愿意参加,主讲人的授讲内容空泛无用。因此,在聘请人员上和专业内容上,都要注意专业性。而所谓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商管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单靠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之间有合作,由企业出资为学校建设实践基地,由学校进行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培养其全方位的实践能力,使其职业化能力提高。在教育教学上,还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调整,使教学方法不再拘于一个方面,改变观念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效率。
3.3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制度的改革
在众多的专业改革中,考试制度的改革不可或缺。在以往的教学考核中,成绩是唯一标准,而教学内容又存在缺失。对于学生的兴趣提高来说不具备任何作用,反而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工商管理在文理划分中多划分为文科类,其理论知识以文字为主,现代教育考试中,教师多数为学生划题,学生只在考试前进行背诵即可。这样,即便是最基础的知识,学生也不再学习。而对学生的考核,也以成绩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很少出现实训的考核,尤其是对文科专业而言。为此,高校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全新的学生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包括成绩、平时表现、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采用正确的和现代化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教师注重其对某个知识的掌握,注重某个能力的提高,或者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其思维能力上。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是单方面的,考核的重点也要进行转移。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并进行考核,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总结。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目的。最后,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而言,可以要求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无须评价,这种方式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4结语
工商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工商部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高校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改革速度缓慢,都是其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并从教学方法上,教学理念上甚至是教材的编写上辅助其改革。在人才培养中,高校要注重专业性和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专业性是指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专业的管理实践能力。职业性是指从业人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从根本上支持我国的管理法律法规,在管理中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企业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也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健.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2-3.
[2]蒋钛博.浅谈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现状及改革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29):111.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2
工商管理是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商管理这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会发挥出非同一般的作用。本文对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针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模式,阐述了将他们有机结合的主要意义。
关键词:
教学实践;工商管理;实践人才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急需这样一批人才,既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能进行实践应用的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践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显得更加重要。仔细审视当今社会高校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在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我国进行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实践的观念,同时也希望高校在日后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能够加强对学生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1]
一、进行工商管理方面教学时实行实践教学的意义
很多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考试过程中,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通常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这就需要学校相应地多设计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经常会列举可口可乐以及百事可乐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案例,在这一竞争过程中,百事运用了很多竞争性手段。例如:百事可乐公司大幅度降价之后,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以此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同时百事可乐还曾举行过具有营销作用的运动会,以此来进行产品的进一步宣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收益。除此之外,这些年来,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同样也创造了很多以对方为竞争对手的广告,这些案例都非常经典,值得学生深思。[2]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所学有所用。在进行工商管理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具有的特点、能力以及资质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相差甚远,因此不可能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按照这一标准对问题进行思考。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让其可以多角度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思考出不同解决途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学习水平。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依靠学生自己去解决实践当中的艰难险阻,也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们在不久的将来,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帮助企业源源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注入新鲜的理念,使他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也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以及沟通交流方面能力的提升。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团队协作的时代,在企业中大多数工作都是通过团队间协作完成的。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排列,让学生通过组员之间相互间协作完成项目,培养其共同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其对团队的认识。
二、我国高校中不能有效实施实践性工商管理方面教学的原因
1.教学偏重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方面的教学,主要还是采取对西方理论以及一些企业案例进行引用以及分析的阶段。大部分的理论更多的是适用于西方国家中相应经济市场,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很多西方的案例也不能充分表明我国现状,这种理论知识同我国国情、时代背景脱轨的教学,并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当代教学。
2.工商管理方面专业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工商管理方面专业课的讲解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依然还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进行记录等比较落后以及传统的上课方式,通常都是一些晦涩的理论知识,学生很多时候都不能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更不要说吸收甚至是喜欢了。
3.教授工商管理方面的教师也没有相应实践能力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没有真正进行过工商管理方面的实践,很大一部分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中、高等教育教师实际上并没有在大型企业当中工作过,大都是停留在学校内对理论知识研究的层面,一部分教师可能就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了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任职老师,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了解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因此教师本身缺乏对工商管理实践的重视,过多的关注于理论上的研究,这也导致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另外,也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通病,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并非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让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了一个台阶。[3]
三、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进行应用的方法
对目前教材中的内容加以改进,让其更贴近我国市场状况。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完全可以作为高校中对工商管理学生进行教学的内容。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发展,同时在以往教学案例中,对国外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助于对我国工商管理进行指导以及研究。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那些与当今中国时代相契合的工商管理素材进行教学。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经历了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30多年。目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往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现阶段,应该针对这三十多年当中所有有关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加以分类、归纳和整理。总之,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选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当前阶段国情的相关教学材料成为了重中之重,让高校的大学生们在中国企业市场的“实战”情况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4]将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作为一项比较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工商管理的学生需要对很多知识都有所掌握,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层次性的全方位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工商管理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有很多,不能仅限于一个地方,必须实施多点、全面、持续地创新,以此来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复合型、综合型的工商管理人才。在高等教育教学当中,让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提升一个档次是一个多元化、全方位并且十分复杂的综合型工程项目。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学校相互默契配合,如果情况需要甚至还需要同企业之间进行完美配合,达到产学研的切实结合。这样才能完成计划目标。现阶段,高校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短板,根据短板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措施方案,努力把工商管理教学中的理论性知识同现实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论水平以及实践的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对其专业特殊性的认识进行培养。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可以对专业内容有所了解。同时通过市场调查以及社会调查还有进入企业进行参观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得其在今后学习过程中也能比较有激情。培养学生开展实践科研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从而收获更多启发。在这样科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是需要高校多方面进行配合的,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工商管理相应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现场进行教学,上课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中,可以在课堂外,比如在商场里,或者是咖啡馆中,通过学生对实际生活中身边的事物进行案例分析,更有助于学生获得启发,教学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将工商管理专业相应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上去,只有教师有了真正实践操作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学,而不只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作者:孙仲尼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严伟.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2]可新方.探析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J].知识经济,2014(16)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3
一、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符合我国大中专院校教学实际的工商管理案例库意义重大。首先,它是工商管理教学的基本保证,没有好的案例支撑,教师们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其次,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深刻变化是西方国家没有经历过的,因此国外的案例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难以诠释其理论概念;再次,案例库还具有对知识进行储备和管理的功能;此外,通过案例库的建设,还可以加强大中专院校之间,大中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实现教师、学生、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功能。
二、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案例数量不足。在目前的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数量严重不足,原创性案例更加有限,使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好用举例教学来代替案例教学,但是很难达到案例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案例质量不精。案例库不仅数量不足,案例的质量也不精,很多案例直接从互联网和报刊中转载而来,其内容大多停留于对企业的片面宣传报道,没有探及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因此质量大多不高,难以完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3.案例陈旧,时效性差。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很多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因此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提不起学生讨论研读的兴趣,更无法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的前沿理论成果。
4.案例的本土性较弱。教学中采用的大多都是欧美国家的企业案例,或是直接改编于外国企业,很少能够真正反映我国企业在转型期所暴露出的问题,更无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意见,这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5.案例库素材来源渠道有限,企业案例难以采集。目前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来自于对经典案例的改编,更主要的是对企业案例的采编,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工商管理案例库采编认识不到位,不愿将企业信息及数据公之于众,因此使采编工作难以获取真实有效信息,企业案例采编工作难度较大。
6.案例采编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案例采编工作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较大,目前对于案例库采编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大中专院校教师对案例的开发与采编完全出于个人兴趣,积极性不高。
三、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库建设的发展对策
1.提高大中专院校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案例反馈机制。工商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大中专院校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大中专院校领导及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明确案例教学法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提高案例的使用率,才能够做好工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同时案例库的建设还需要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案例教学的教师,在大中专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评估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建立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并对在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以提高其积极性。
2.大中专院校要成立专门的案例中心组织,完善制度标准。工商管理案例库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由专职人员组成的稳定组织。各大中专院校应设立案例中心,各课程授课教师参与其中。组织成员不仅进行案例采写、编辑、整理,还需要与其他大中专院校、企业进行日常联络和交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并注意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和入库标准,推动案例库的持续发展。
3.多渠道搜集案例库素材资源,加强素材库网站建设。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兴衰给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资源。因此大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在素材库建设中注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分清形势,梳理思路,获得企业的认同和支持,实现大中专院校教学与企业发展的共赢。并通过与国内外其他案例库、大中专院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多渠道搜集案例库素材资源。
4.加大案例库建设的资金投入,落实资金保障。案例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依靠国家或学校的支持外,还需要广泛挖掘一切可能的资金来源,如获得基金组织资助、依靠个人优势进行咨询、培训,都是可能获得资金来源的途径。
5.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案例库市场化运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大中专院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大批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对工商管理案例库进行市场化运作,可以加强大中专院校、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实现大中专院校与企业的更好发展。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教学;管理技能;教学方法
近年来,工商管理教学效果欠佳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国内有大学是否应设置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讨论,国外也有商学院正迷失方向的呼声。对此,应从管理知识的特性出发进行系统思考,树立起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从根本上提升工商管理教学效果。
一、管理知识只能为管理活动指明方向
管理知识有别于工程技术类知识,不能精确到操作规程层面,只能在原则上为管理活动指明方向。以经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原理为例,其核心思想为:寻找最佳操作方法、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最佳操作方法、劳资双方真诚合作分享最佳操作方法带来的增量收益。以上几点都不难理解,但要做到却不容易。具体到某一企业的某项工作,其最佳操作方法是什么,应该如何培训工人,应该如何设计工资制度使劳资双方满意,都需要管理者自己去探索,科学管理原理只是从原则上指明了管理应朝这些方向努力。管理知识的上述特性早为人们所发现,只是尚未形成共识。已故管理学教授孔茨在其编写的《管理学》教材中较早提到了学习者期望管理学有一天能发展到像工程技术学一样实用。米勒教授于1984年在国际知名刊物上撰文指出管理知识实用性不强;或许是有感于此观点未得到社会重视,2003年他再次撰文强调此观点。管理理论的上述特性或许是固有的。因为即使是使用相同设备、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因其人员思想观念不同,管理上很可能大相径庭。一个企业的领导方式可能是民主的,另一个可能是专制的;一个企业的决策可能遵循管理原则,另一个可能是凭经验做出。倘若两个企业的设备不同、产品不同,管理上则更不会有相同的规范。因此,管理理论只能抽象到原则层面,不能像工程技术知识可以精确到操作规程层面。根据管理的一般原则,提出适应具体企业的管理规范正是管理者所应该做的。
二、管理技能是管理知识得以应用的前提
理论知识应用需要相应的技能支撑。对于一般理论知识,可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技能训练,之后辅于实习,学习者一般能较好运用所学知识。大学本科生学时分配以知识学习为主,实习为辅即是此理。但管理知识具有特殊性,技能训练需要更多的时间,没有相应的技能,管理知识便不能得到运用。管理知识的运用需要良好的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及技术技能。概念技能是指认识企业内外部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企业运行整体观的技能。人际技能是指在自身行为中能融合他人需要的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熟悉企业生产技术知识。这三项技能对管理知识的运用都是重要的。直观地看,没有技术技能,管理便是外行领导内行;没有良好的人际技能,与人协作便是空谈;没有很好的概念技能,管理就是盲人摸象。上述三项技能中,概念技能及人际技能是工商管理教学的内容,技术技能与具体企业相关,管理者进入具体企业后应进行学习。概念技能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能处理简单流程事务,这类事务所涉及的信息量少,且易获得,办事规则也是简单的、熟知的。汽车司机、企业出纳等的工作属于此类。二是能处理复杂流程事务,这类事务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信息处理规则可能有多条,需要办事员自己去搜寻以及综合权衡。人员招聘、生产成本分析等工作属于此类。三是能设计复杂流程,比如设计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此类工作时间跨度长,需要收集、处理的信息量大。概念技能达不到第二层次,即使学习了招聘、生产成本分析方面的知识也不能胜任招聘、生产成本分析工作,工作中会不时顾此失彼;概念技能达不到第三层次,学习了战略管理知识也不能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因为信息的收集量及加工深度都会受到限制。人在体力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如举重,一人只能举起25公斤的箱子,另一人能举起50公斤的箱子,二者在体力上的差异清晰显现。倘若将箱子里的重物换成信息,人在概念技能上的差异也能清晰显现。概念技能强的人能举起包含信息量大的箱子,概念技能弱的人则只能举起包含信息量小的箱子。前者可胜任复杂劳动,后者则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人在人际技能上也有明显的差距。人际技能强的人能长期关注他人需要,能在自身行为中考虑他人需要,尽力寻找双赢的路径,甚至能做出自我牺牲满足他人需要;人际技能一般的人能临时性地在自身行为中考虑他人需要,将亲切、友好传递给对方;人际技能较差的人难于在自身行为中考虑他人需要,会显得自私。人际技能上不去,管理知识的应用会受到限制。比如,一位管理者对自己目前的地位及收入满意,若其人际技能一般,便不会去主动应用管理知识,改进管理以使他人受益。
三、大量训练是管理知识及技能获取的必由之路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工商管理;应用
1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
1.1案例教学法的针对性极其清晰
在教学期间案例教学法所应用的案例,主要是老师们针对授课内容选择而获得的,这和教学目标密切关联,这种安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能更准确地吸收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有带有普遍性特点的、稳定不变的环境中去体验各类人物角色,从而提高自己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缜密的思维方式。
1.2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特点
该特点主要是指在教学期间学生能深入进去,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扮演各类角色,一起参与其中。在这个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察觉到自己和经典的案例中的处理方法存在哪些缺点,从而去探究自己处理现实问题能力方面存在哪些漏洞和问题,并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持续提高自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开拓思维方式,进而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
1.3案例教学具备特殊的师生互动性特点
在此种教学法的进行过程中,老师从传统课堂上的指导员角色,转换成某个案例中的独白或主持人身份,学生也从一个最为简单的学习者变身为该案例当中某一个角色。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在能经典案例场景再现中展开实际讨论,从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知识技能,这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2简述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教学领域的发展
最早提出案例教学法的两个主流学派,是经济主义学派以及教学案例学派。案例教学法在1900年年初就开始再商业教育领域展开应用,直到1920年,首部案例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出版后,案例教学法才是真正开始起步;到了1950年,这种方法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推进,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多地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并且有的地区还专门创办了案例培训教育单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3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价值与贡献
在工商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管理理论都是经过实践研究和有关案例探究得到的,而不是简单地推导管理思想而得到的。所以在这个领域中,案例研究法的贡献和价值都十分明显。正如有关学者所说,在工商管理中应用案例研究法的专家大部分都源自学术界。因为比较研究法在组织领域中得以提出,这就使得人们更加明确地了解到案例研究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探究框架体系建构案例,并在表答明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探析相比较的内容,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最终为这一领域的企业提供可靠和科学的信息资料和管理经验。
4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4.1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认识
因为传统教学思想的背景,很多高校还没有明确认知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对于案例教学的定位认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倾向,这不利于案例教学更好地发挥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专业的人才。
4.2案例内容简单僵化,缺少特色
由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在我国应用和推广的时间短暂,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案例,不能全部适用于我国的国情。因为缺少自己的案例库,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不够典型,很多都是源自教师的归纳和整理,也有一些是对于国外案例进行照搬,这就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4.3教师资质不够
很多教师没有受到过相关教学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从传统以来,我国在工商管理领域的教育侧重于理论教授,工商管理教师很多都是高校毕业生的身份,很少是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控制和组织案例,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探讨,这使学生不能产生新奇感。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常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
4.4学生自主参与度弱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录取的分数和标准都有所放宽,有些地方高校的学生基础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懒惰,长时间以来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抱着考取大学后就可以彻底放松的心态,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就是浑噩度日,不能用积极努力的正能量面对学习。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不能脱离过去的那种教学模式即机械地抄写笔记,面对案例教学觉得无所适从,经常把自己置于案例的讨论外,个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直线下降,进而造成案例教学现场或课堂气氛极其冷清。同学们不积极参与、不全力配合、不主动要求发言,老师们自己在现场唱独角戏,对于案例的分析还不够透彻,也严重地影响了案例教学最终的质量和产生的效果。
5改进措施
5.1关注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运用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的目标是帮助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应用型的管理人才,这一目标使得工商管理教学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教学办法就是进行案例教学。所以,有关机构和领导应该很好地认识到案例教学的关键作用,从设备、投入、激励、师资培训等角度建立配套的机制。
5.2课前精心备课
为使案例教学满足预期的需求,教师应该在课前精心准备,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积累一定的本课程专业素材知识,及时更新和整理教学案例,以便在应用时更加灵活。由于经济、管理理论的革新速度很快,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的需求,必须及时对教案进行更新和补充。
5.3精心安排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把握好课堂的进度,及时地对所出现问题进行讲评,并调节好课堂的气氛。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还要给他们一个十分合理和客观的评价,每次上课,都及时点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此同时还要做好记录,将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让学生对具体的学习过程感受到成就感。此外,在上课过程中,还可以适时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案例教学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而又不会感到无聊。
6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
在工商管理的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案例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现实中实践问题的能力、探究解析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学习有代表性案例后,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把工商管理的现实问题和书本上的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来对具体的工商管理知识进行学习时,要针对实际中的现状灵活的教学模式,并把一系列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老师要让每节课所教的内容存在差异化,针对所参与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每一个人的实际水平,来运用不同的案例,并运用多种形式对案例展开探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持续完善与工商管理有关案例的选择,多选用满足国内实际情况的、与当代接轨的最新经典案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重点多选用那些与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这一教学方法,并不断适应该种教学方法。在这后面,再引入与时展密切关联的一些案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恰当地引入当地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针对当地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7结论综观以上的分析,老师要关注当代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应用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在思维和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针对现实的状况运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并把这些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持续优化工商管理相关案例的选取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法,最终实现学生处理问题能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乐.“教学案例研究法”的解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3).
工商管理教学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 实践教学 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93-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然而,不少高校在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两者在教学中明显脱节。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一些认识和体会。基于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希望对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1 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第二,有助于学生发展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资质、兴趣、才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使用同样的方法去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和专长,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出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来进入企业之后,才能够不断在各方面积极创新,帮助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有许多集体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与其周围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广泛协作,帮助企业或组织达成目的。[1]
2 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
一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我国高校目前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局限于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解释,这些理论反映的是西方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状况,引用的案例也是西方国家的,与中国当前的国情有较明显的差距,不一定能够解释中国的市场和社会状况。
二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许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老师按教材讲授,学生课堂记录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只是起到了记录员的作用,根本不能把记录的内容真正理解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是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我国高校从事工商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当中不少人的成长道路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工商管理缺乏感性认识。走上工作岗位后,为了发文章、评职称,他们对工商管理的研究主要注重纯理论研究,这更加剧了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状况。[2]
3 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选用与中国有关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中国改革开放将近30年,社会迅速发展,经济运行也日趋复杂,目前有必要对这30年中的工商管理的经验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大量的中国工商企业每天都面对纷繁复杂的工商管理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也急需得到正确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我国的高校工商管理教师应尽快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市场结构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工商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工商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不能只及于一点,要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连续性的整体创新,促进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3.1 要培养入学新生的专业感性认识
新生一入学,就对其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并结合相应的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以及企业参观活动,使学生尽快获得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专业感想,并由专业教师进行评估。
3.2 采用以下几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2)模拟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设计出相应的背景材料、软件程序或数学模型等,交由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和操作。模拟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模拟、情景模拟、内容模拟、综合模拟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出与现实相似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现场教学方法。以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参观。然后撰写相关的实习报告、设计方案、分析报告、策划文案、促销方案、或综合评估报告等,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3]
3.3 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
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把握好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方法得当,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论文的选题到撰写过程都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4 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应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或是让学生参与到其导师所承担的一些科研课题当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专业教师应主动参与工商管理实践活动。西方许多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教师或者自己开办工商企业,或者在企业担任兼职或咨询顾问,这样可以深入工商管理的一线,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的经验,加深对工商管理理论的认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师也应该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积极参加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使自己对工商管理理论的认识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高校管理层也应该在制度上支持教师参与工商管理实践活动。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例如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考核并没有考虑教师在社会上的实践活动,致使教师无法从繁忙的校内工作中脱出身来;学校对教师的社会实践既没有经济上的支持,更没有为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条件;等等。总而言之,高校领导层没有从制度上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造条件。因此高校的领导层应该转变观念,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修改,从考核制度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商管理实践活动。
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工商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除了鼓励教师去社会上参加实践活动,同时也应该聘请企业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专家往往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的还不乏理论造诣,把他们请入学校为学生授课或举办讲座,必将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解。[4]
总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在教学中将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国梁.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J].科技和产业,2008(2):86-90.
[2] 雷思友.市场营销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法改革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