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1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与类别

对于意识形态的概念阐述可以追溯到法国拿破仑时期。意识形态当时被看作一种思想的起源,后被不断地完善。马克思提出了意识形态是一种主体对客体反映的意识,因而其必定需要理性主义的认识方式和工具,以及一定的主体价值、利益的意识,因而具有意义或意向性。我国提出要用社会主义的利益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并提倡大学生要追求积极的意识形态观念。现阶段,高校意识形态种类繁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

二、学生管理过程中加强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政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多冲击。目前,我国高校学术中出现了严重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对于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工作还非常欠缺。我们时常会看到新闻爆出一些大学生欠缺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的案例。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同时面临国外各类价值观的冲击,做好高校学术思政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过程中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而避免走向道德滑坡

只有搞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才可以使大学生群体达到一种道德自律。大学生的思政形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形成一种良好、向上的意识形态极为重要,否则就有可能走向腐败之路。

2.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的建设

思政意识形态工作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把此事提上议程可以使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更加完善,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最主要的要求是将辅导员工作内容更加细化,使辅导员用职业化的态度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思政形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精神形态上把好关,才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建设。

三、思政意识形态管理视角下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1.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方式非常多,热门的网络事件经常是大家学生讨论的热点,学生有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兴趣。在思政意识形态管理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辅导员引导大家对热点进行探讨,从而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辅导员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而不仅仅局限于谈话讨论,如QQ群、微信等,让学生参与分析,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要求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政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培养。辅导员要将主流的意识形态融入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的服务不能局限于表面,更不能只注重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而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还需要加强辅导员的考核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准入标准,并树立典型模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党员意识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1-02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要中坚力量,同时把握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建立正确的的党员主流意识,对未来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媒体时代的重大改革,高校大学生面对驳杂的舆论与教育信息,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心理现象,容易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利于其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培养。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入手,掌握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加大党员建设主流的形态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起为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与义务,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建设化进程。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1.弱化了传统教育的集中

传统的党员教育通常采用的是“一授多听”的教育模式,而集中性教育是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一种教育形态,而这种教育形态往往是相对变化的,即在短时间的党员教育中是有效的。随着新媒体教育改革,党员教育培训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方面,大大提升了对意识教育的核心性,进而启发了其自我的成长。

2.对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形成冲击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促使在社会阶层分层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价值方面存在较大的冲突,固有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在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判断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降低了我国大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3.加大了对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监管难度

新媒体时代所引起的社会效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网络监管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体现在,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形态教育,缺乏了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规范管理,促使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理想与信念,没有正确判断网络中的是与非,降低了学校对于意识形态的培养,同时也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逐渐成为了当代高校师生们获取外界信息、与外界进行文化与语言交流的一种新型载体,既创新了我国高校党员意识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也改善了传统形态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不协调、不适应的学习困境。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在新媒体的形态教育下,党员意识教育就是完美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

第一,部分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不坚定。第二,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第三,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和活动形式有待改进。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针对上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讨,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大学生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而在错综复杂的网络教育下,大学生对自身的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影响了我国的党员意识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部分党员学生入党后本身要求不严。在当前,大学生不仅是党员建设工作中的基础力量同时也是中坚力量。但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入党后没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不仅没有发挥模范作用,还示范了错误行为规范,不利于党员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新媒体的媒体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狭隘性,制约着形态教育的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党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因此,在我国新媒体时代下,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创新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增强他们的自我责任意识与道德规范,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媒体素养。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下,我们应该加强自我媒体素养,加强自我道德判断。第二,创新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载体。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努力开创新的媒体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丰富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多创办一些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明确自我的价值体现,有利于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形态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道德建设,规范教育模式,同时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索,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起适应当代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赵伟,孙秀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3,8:105-11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思政教育;开展途径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当更好的突出较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从而满足于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把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把大数据与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相结合,从而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成为了我国很多高校所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满足于大数据时代下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目标。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往往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安全性。而网络没有边界,但网络上的意识形态是有边界的,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的安全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特别是现如今网络空间中存在着多元化的思潮,使得网络中的意识形态会受到普世价值思潮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大学生。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的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价值的判断能力与辨别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首先应当保证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性[1]。

其次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教育理念与方式都应当遵循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与前瞻性,生动形象的阐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更新,因此,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要求,创新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对学校的论坛进行实时的跟踪,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校园事件等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或为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自由性与方便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老师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有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2]。

(二)打造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良好品牌

大数据背景下,每一个高校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不同的资料、图片内容,由于高校学生所使用的网络数据非常的多,如果不对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保存与处理,一旦被刻意的查询或者保存,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被别人所利用,从而因个人数据而造成对学生的不利。例如经常会受到各种的垃圾信息,或者收到网络、电信的诈骗信息等。出于对高校学生安全利益的保护,学校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的确保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他人所利用,通过打造碎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品牌,有效的保证高校管理的安全性[3]。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思维模式,拓宽教育途径

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即老师要深度的挖掘数据价值,并从数据信息中获得新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政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于大数据创建一些教育平台,从而有效的拓宽教育途径,最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并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的资源优势,并与大学生成长的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建立起新的网络教育平台,从而拓宽了师生诉求表达的渠道,有助于师生之间在网络平台中交流、沟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加入贴近学生生活相关思想新媒w素材,从而营造出新的网络文化生态,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四、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开展过程中,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满足于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的多元化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正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研究[J].学理论. 2014(1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4

关键词:安全文化,高校,物质,精神,制度

 

1.安全文化的内涵

国际核安全组第四号报告书中提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明确地表述了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关系到单位,又关系到个人。安全文化隶属于意识范畴其本质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体中的种种安全素质和对安全的态度、方法的总和。“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突出安全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这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安全文化在现行的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的科学管理方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体现人的生命需求和安全价值取向,利用文化渗透及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树立人们安全观念,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在“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中,建立新的安全文化机制,实现安全目标。

校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在教学、科研、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目的在于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保护个人和国家财产安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的总和,校园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师生员工关心和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学校和个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将学校的教育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从哲学角度来看,作为观念形态的校园安全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系。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就其实质来说,属于安全意识或安全思想体系。

2.影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的责任,聚集着大量代表社会主义命运与前途的青年人才,建设高校安全文化客观上需要提出更高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影响建设高校安全文化的因素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

2.1 外部因素

全球化背景下,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一刻也未停止对我国推行“文化殖民”政策,亨廷顿曾经说过:“当今世界文化冲突关系的基本动因来自于社会制度文化的剧烈对抗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从现实情况看,中西双方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的对抗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终结,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咄咄逼人,无孔不入。他们极有可能利用我国建设和谐文化的契机,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比如,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称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媒体和信息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以和谐共处、多元并存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运作方式,达到化解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造成深层次的“文化弱势”、削弱综合国力的目的。

2.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国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逐渐淡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得人们的功利思想日趋严重,人们从全面发展角度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功能受到抑制,集体主义观念日渐淡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日益泛化西方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形成了冲击,国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二是对建设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产生误解。多元本是和谐文化的特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思想僵化、教条主义要好得多。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的客观实际――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多种利益主体并存的状况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和而不同”正是在此意义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搭建了一个“吸纳百川”的文化平台。但是,片面地强调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易造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削弱。关键是“度”。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同志由于片面强调了多元的合理性,甚至有意无意地借其他社会思潮冲击、取代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3.高校安全文化的体系构建和实现途径

3.1 建设高校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首先从物质层面着手。一是要按照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大校园安全基本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符合高校校园安全防范规定;二是要提高高校安全保卫部门装备的技术水平,提高安全保卫部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物质条件保障水平。此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保障还包括利用安全保卫部门的基本职能,在高校所在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创造优良的教育教学外围物质环境。

3.2 校园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

在校园安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在校园内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促成人人关心安全建设、人人重视安全建设、人人参与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和教育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2.1 加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涉及校园安全的工作制度。。例如安全保卫部门定时、定点巡逻值班制度,后勤管理的防灾、减灾制度,教学设备管理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制度等;二是建立规范师生员工行为的行为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性的约束,把由于师生员工违背安全规范的不当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建立完善的和切实可行的监督、落实和奖惩制度。。完善的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制度的人来实现,只有最大程度地确保人对制度执行的规范性才能使人所建立的好的制度发挥出其最大效应,否则,再好的制度都只是纸上谈兵。

3.2.2 高校安全教育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渐成熟和稳定的特殊群体,他们善于思考,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并有了较深的理论知识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安全文化乃至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高校安全文化的教育层面建设就是关键中的关键。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强调大学生安全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生培养计划中,由专任教师授课,统一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其次,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再次,提高安全教育的文化层次和工作艺术。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素养和文化鉴别能力的群体,高校在实施安全文化的教育层面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育内容的品味,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提高其艺术性,将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安全是人类的永恒主题,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大学生们提供--个富有安全感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汪永高.加强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邱正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27-03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指出,“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政党要获得政权或者巩固自己的统治,仅靠强权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信仰和实践追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国际争夺的主要力量,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正确把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根本。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逻辑

心理学认为,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对自身归属感的一种确认。正如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实际上,认同就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从中可以看出,认同不仅包括个人对自我及他人的认同,而且还包括对社会、对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同,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对自己社会地位、身份、角色的一种理性确认,是个人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意识形态的认同正是通过认知(类比)、认同和内化的过程构成的。认同的生命周期包括认知(价值的获取阶段)、认同(产生归属感)、内化(强化认同并付之行动)三个阶段(见图1)。在不同的阶段,行为主体的动机和发生机制是不同的。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体系、产生认同之前,都必须对其价值观点、规范作一定的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里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5]。这是最初的价值感知阶段,其对价值的认识表现为直接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认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意或接受,而是主体对他者在心灵深处的相通、相融合和在情感上的归属感,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和赞同。内化则是强调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仅仅提倡对意识形态的认知是完全不够的,必须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将对意识形态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内化,产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

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进行。一是通过内在机制来进行(我要认同),即通过熏陶、实践、主动学习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认同的目的。二是通过外在机制来进行(要你认同),即通过灌输、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由外到内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

1.内在作用机制

(1)内在动力。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人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价值的追求,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和完成的。马克思认为:“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6]129;“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6]260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与人们的利益追求和行为期待趋于一致,那么它被认知和接受的程度就高。主流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体现了统治阶段和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大学生只有认同、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融入社会,才会有归属感、安全感,才能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接纳、尊重,实现自身精神的需要,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在对待不同意识形态时,会进行相应的意识形态类比,当某种意识形态与自身的期望、社会价值需要相一致时,就会把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范畴。

(2)选择机制。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而是在已有的意识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目的地、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并将其移入大脑的过程。对意识形态的选择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在认知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只有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和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才能被认同。影响意识形态选择的因素主要有:1)已有的意识形态体系。通过筛选、过滤,只有那些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相契合的意识形态才更容易被接受、认同。2)意识形态与主体需要的契合度。意识形态与人们的需要、利益越相契合时,被人们所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认同度就越高。

(3)调节机制。在现实情况中,尽管人们的思维能力大体相同,但是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却大相径庭,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的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的调节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在接受和认同意识形态方面,其情感具有鲜明的、激烈的、丰富的特点,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并强化引起自己愉悦、满足的意识形态,而与自身情感相悖的意识形态则容易产生拒绝、回避、抵触等强烈的心理体验。有坚强意志的大学生坚定地赞同和支持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竭力排除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和侵袭,而保持认同的一贯性、持久性和稳定性,而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可能在遇到困难时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放弃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此外,人的气质、性格、个性、信念、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那些积极、自主、开放和稳定的心理特征往往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和巩固。

2.外在作用机制

(1)教育机制。“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作为一种外部输入的手段,对于塑造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主要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理解、认可、相信、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主要机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大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价值观。

(2)引导机制。引导机制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利用自身的权威或者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优势,充分展示意识形态的作用力、影响力、吸引力,以引导社会成员自发地接受、认同本阶级的意识形态[7]。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甚至存在价值彼此冲突的现实情况下,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去协调引导人们的行为,以消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面对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以意识形态来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为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文化支撑。

(3)规范机制。阿尔都塞指出,“为了培养人、改造人和使人们能够符合他们的生存条件的要求,任何社会都必须具有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改造,即使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因而人类必须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这种‘适应’不能放任自由,而应该始终有人来负责、指导和监督”[8]。规范机制就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指示、命令、规章制度、条例等手段,通过权威和服从使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各领域得到贯彻、执行。如果社会成员不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遵从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就会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和处罚等。因此,外界的压力和规范也会使社会成员产生从众心理而认可、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的启示

1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性。托马斯·里克纳指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课堂教育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进行认知、接受和认同的主要路径。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信息,使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自觉坚持、贯彻和认同,是高校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做到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不断地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对大学生的关心、爱护,使学生感觉到有“家”的感觉,使教育成为一项真正撒播“爱”的种子的系统工程,从而增强大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2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科学引导。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自我中心取向、价值取向多元、重感性、轻理性、政治观念淡化等特点。针对这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上要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方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感内化和行为实践中进行科学引导。依据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采用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促进学生个体的政治价值体系的内在活动。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同样需要及时跟踪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在社会大变动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9]。

3注重机制建设,强化激励制约。“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都要运用法律方法和行政方法,来实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秩序、规范和统治地位。”[10]因此,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机制为依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各种手段,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法律支持、政策促进和机制保障。通过鼓励先进、树立典型等示范性教育手段来激励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和荣誉感,使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得到鼓励,使违反这一体系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形成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和社会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1]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K].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5.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4]江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

[8][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6

1.1新媒体及新媒体文化

新媒体(newmedia)这一词条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指依托于移动通信、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例如博客、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飞信、手机广播电视、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1]。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个性化、海量性、多媒体、超文本与社群化等特征,其技术兼容性具有颠覆性的历史意义。新媒体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日常生活体验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2]。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4.2亿,占到网民总数的74.5%之多。当下微博时代,信息高速、大范围的流动,使得公众能够平等、广泛地使用,特定个体社群也迅速发展[3]。著名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这句话贴切的形容了新媒体的社会化效应[4]。新媒体传播彰显公民的个体性,受众具有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生产信息的多重角色。用户以各种媒介形态传播技术为中介,构成融合信息与社会服务的“网络化用户”集合[5]。新媒体正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思维模式以及人际交流形态,加速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的个性化与多元化[6]。

1.2当代大学生与新媒体的融合

作为新媒体,手机改变了传统的直线传播模式,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移动传播,并满足了文本、语音、视觉等多感官需求[7]。当代大学生是与网络共同成长的一代人,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几乎是100%[8],手机媒体成为大学生最方便、最实惠的媒体。有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一周4次以上占75.5%,平均每次上网在1h以内的占85.5%[9]。无论是在上课、课余、自习,还是在宿舍、教室、饭堂,大学生多会选择通过手机来实现在线聊天、浏览新闻以及搜索资料,“机不离手”现象渐成趋势,而手机媒体的便捷传播、丰富内容以及传播功能使得手机———这一新媒体,越发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2新媒体文化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变化

2.1新媒体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构建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向全球迅猛扩张,新媒体的社会化正促进传播的转型。现代社会里的意识形态分析,要把大众传播具有的性质以及影响放在首要位置上,即大众传播并非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10]。新媒体的传播转型意味着传播范式的转换,带来机器意识形态的文化危机,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构建方式、构建主体、构建效果产生颠覆性影响[11]。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均日益重视通过大众媒体构建利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相对重要性使得教育和媒体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机器[12]。随着大众媒体的转型,公民意识的提高,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新媒体将作为公众实现参政议政需求、沟通交流的最佳平台之一[13]。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建设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与个人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内在规定性,因此,意识形态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2.2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属性与特性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社会化、全球化与个体化层面[14]。1)新媒体营造出公平、开放、个性、平等的交往平台与氛围,并加速传统价值观的解构,也激发了大学生主体性精神与理性批判意识的觉醒。2)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建立广泛社会关系的物质技术保障,通过解构传统权威来鼓励大学生做回个性自我[15]。大学生不再对政治盲崇,不再附和主流意识形态,表现更理性的批判与质疑。3)新媒体个体化传播使得大学生的个人在意识形态构建中地位空前提升,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相关领域中,他们的求证途径空前增加,质疑能力也大大提高。新媒体为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提供了民意表达、权力监督以及利用自媒体传播表达的广阔空间。

3新媒体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3.1高校体育教改现状及新媒体文化影响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及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出指导性建议。历时10余年,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人性化教学思想日益丰富,教学模式与方法呈现多样化,各学校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育教学特色。灵活的“三自主”选课方式及时尚自选运动项目引入等措施为高校体育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但是,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缺失,例如,研究成果与课堂实际教学存在差距,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多数学校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模式,体育教师职称化影响着个性化教学。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中能够有效地辅助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丰富文化生活,发挥一定教育功能等各种教育资源统称高校体育教育资源[16]。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与教育优势功能[17]。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体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体育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同时又能节省体育教育资源的消耗。

3.2新媒体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改革备受关注。“现代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体育学习方法的开发”是教学方法改革中两个重要的研究“着力点”[18]。体育教学方法应包括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理论的进展、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变都能促进体育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9]。

3.2.1高校体育教改面临新教学环境

大学自身就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场所,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媒介环境变化将最先体现在高校与大学生身上[20]。高校体育教改所面临的新媒体环境是大学校园媒介系统的变化以及大学生自身群体所形成的新的媒介系统。新媒体应用影响教育传播主客体关系,灵活的双向传播属性能即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反馈,极大地拓宽信息流通渠道[21],从而使得教育传播效果产生裂变式、多中心式[22]巨大变化。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严重挑战,并极大地弥补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信息来源单一的不足性。有教学实验研究[23]表明:学生对新媒体学习具有的参与热情,远超过传统的课堂讨论。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影响体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新媒体技术下,学生能快捷地获得信息,许多课堂体育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独享受,知识与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对称状态,使得在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其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来适应新媒体环境。长期处在这种紧张情绪下,最终会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4]。当然,新媒体所带来的互联网分析数据、模拟实验等新技术,能够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虚拟工作空间,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利用新媒体来提高工作效率。

3.2.2新媒体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首先要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体育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它是一个“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形态[25]的开放体系。新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改变着高校体育教学的环境,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新媒体信息传递呈碎片状,知识缺乏系统性、新媒体信息规范性不足,缺乏实证性及新媒体教学的情感互动性不强等[26]。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先进性,避开其局限性,并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情感互动的优势。首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注重体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课程内容应避免凌乱、割裂的知识碎片,应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与体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其次,高校体育教学要组织课堂知识、实践应用知识的传授与实证分析。例如,运用体育知识开展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选择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所学健康知识、安全运动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责任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等。最后,高校体育教学要注重课堂延伸部分的组织与管理。大学生体育社团属于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锻炼机构,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文化下,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将起到更大作用。

3.2.3新媒体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师教法理念的影响

对教师教学方法概念的描述主要有活动论、程序论、方式论等形式。活动论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一整套有目的的动作组织学生进行认识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27]。程序论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发出与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一种程序[28]。方式论则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互动方式总称[29]。正确认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范畴,有利于重新认识、运用与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文化下,高校体育教法应力求以现代系统理论为指导,整合多种教法元素功能,从而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效用。转变教育观念是当下高校体育教师教法改革的先导,决定着教法改革的成败。①高校体育教学应由体育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新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爆炸式传播,要通过科学的教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这与我们所讲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异曲同工。②高校体育教学应由继承性向创新性学习转变,鼓励学生不断探索体育未知领域。③高校体育教学应由教学手段依赖向学习方法引导转变。④强调体育教师的身心投入。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极大挑战,教法的改革要体育教师突破课程与专业局限、拓展知识面和信息量,积极投入及身体力行。

3.2.4新媒体文化对高校学生学法的影响

方法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与途径,而解决同一问题可能会很多途径,无论哪种手段,它的价值指向一定是目标[30]。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差异性、稳定性、多样性及个性化等特征[31],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①新媒体拓展大学生获得体育信息和知识的空间与渠道。②新媒体使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手段更加新颖、形式多样化。③新媒体技术应用增强高校体育教育的亲和力与平等性。④新媒体提供大学生更多表达个人意见、发表评论的机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本文来自于《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湖北体育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3新媒体文化下高校体育课程学生权力

3.3.1高校学生权力现状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学生与大学服务是一种购买关系,大学生具有对高校选择与问责权力。从教育学角度分析,作为学习者角色,大学生有选择课程、专业等权力;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参与者角色,大学生有参与学校决策,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进行评价等管理权力;作为高校教学服务产品消费者角色,大学生有消费权力,大学生这种角色多样性决定了权力的多样性[32]。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影响因素导致我国大学学生权力长期被遮蔽,学生权力式微。在我国这个传统文化、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度,“师为上,生为下;师为尊,生为卑”的等级思想,以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观仍约束着大学师生的行为。同时,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双重挤压下,大学生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几乎没有发言权,成为高校三大权力生态中的弱势群体。大学权力主体伴随大学所处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换[33]。当下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学权力分配,需要考虑教师、大学生、大学自身、政府以及社会等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而学生权力作为大学权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权力赋予等待回归。

3.3.2高校学生权力意识的提升

大学校园新媒体文化下,学生大学管理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大大增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原有的权力生态关系必然得到调整,特别是对学生权力的彰显提出新的诉求。就社会学层面分析,我国已由注重经济增长、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阶段过渡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阶段,人们民主法治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主要对象,也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因此,只有重视维护与彰显学生权力,学生参与大学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方能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才能更完美的实现。

3.3.3高校体育课程学生权力的赋予

受学生维权意识与运动的影响,我国大学管理层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形势的变迁,必须尊重学生的批判与理想。高校应通过法令、规章与制度建设,来奠定维护学生权力的法理基础,明确学生的权力领域、权力保障措施等。维护学生权力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将会得到提升,这样即可有效监督、约束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方向与范围,又能引导其为实现学生利益服务[34]。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要确立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公民权力,在大学里自由学习、探讨与发展的权力,选择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体育课程、上课时间的权力,体育学习自治的权力和有限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的权力等。新媒体社会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学生权力赋予主要表现在:①参与体育课程决策权力。课程决策是对体育课程教学预期产生结果的规划,是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方式及评价等方面的决策框架。学生是高校体育课程决策的受众主体,参与课程决策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评价的客观化与可操作性。②参与体育课程设计的权力。课程设计是拟定高校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与结构。作为高校体育课堂的直接参与角色,学生应有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时比例等的话语权。③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权力。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与学二元主体之一,有权利了解并参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中。④参与体育课程评价的权力。课程评价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评价的科学性、人性化以及全面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被评价角色,评价方式以教师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参与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⑤参与体育课程开发的权力。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属于比较高级的体育行为,学生既是课程的实验对象,又是课程的实施对象有利于加深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另外,参与体育课程开发,也利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研究,因为,当代的大学体育课早已突破课堂教学的狭隘领域。新媒体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学会合理的授予学生课程权力。从生理与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已具备自学的能力,所缺乏的主要是自我管理的经验与正确的引导。在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任务实现的前提下,对学生课程授权的程度越大,所需宏观调控的程度与难度也越大,这对体育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体育教师适度的课程授权会大大激发学生参加学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