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1

1.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特征及现状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具有就业口径宽、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各项工作,所以需求行业没有限定,涉及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用人单位所属行业遍布制造业、房产建筑业、金融投资、消费零售、外贸、政府机构、广告媒体等行业,比例最高为消费零售业(21.2%)、其次为房产建筑业(15%)、第三为制造业(12.4%)。在这些单位中,12.4%的用人单位表示上年度没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余87.6%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都有需求。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民营企业占了绝对数量,为调查样本的57.5%;其次为合资企业,占21.5%;其他单位性质包括了国企(4.4%)、外资(4.6%)、政府机关(3.5%)、事业单位(2.7%)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泛化,需求状况比较乐观。

1.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

从总体需求数量及趋势来看,虽然历年来对本专业的需求绝对量依然很大,但近年来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略显不足、且呈一定的下滑态势。以人社部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调查数据结果为例: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排名工商管理专业高居第三位,但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需求减少了3.2%,是所有职位中需求下降最多的。本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99家用人单位中,本专业需求占单位人才需求总量比重以1%~10%为主,占49.8%;此外,1%以下的占了21.3%,10%~20%的占18.6%,20%~50%的占了10.3%。在这些平均单位规模约200人(对单位规模的调查显示:20人以下的占23.5%、20~99人的占28.6%、100~499人的占28.5%、500~999人的占8%、1000人以上的占11.4%)的单位中,最近一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225人,平均每家单位招收2.3人,可见目前需求数量不大。另外,在需求趋势表现上,主要体现为“稳中有升”(占34.5%),其次为“平稳”(占32.7%),此外还有7.1%表现为“急剧上升”、5.3%表现为“稳中有降”、“急剧下降”的仅为0.9%,可见从具体样本调查而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青岛地区及周边,与全国整体需求情况略有不同所致。

1.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本次调查选取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抗压能力等九个维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在以上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87家单位都选择了“沟通能力”,占77%;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有67家单位选择,占59.3%;另外有56家选择了“适应能力”、52家选择了“专业知识”、49家选择了“学习能力”。在对以上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排序第一位得5分、第二位得3分、第三位得1分)为“沟通能力”(284分)、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133分)、第三为“专业知识”(93分)、第四为“适应能力”(88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最注重本专业人才在沟通、协作、适应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整体质量需求体现为高素质、全面化。

2青岛地区整体人才供给情况

2.1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23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10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

2.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

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

2.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43.9%;其次为“一般”,为41.0%;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3%;另外仅有1.8%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0。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

2.4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51.3%;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47.8%;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45.1%;另外,“缺乏责任意识”(37.2%)、“抗压能力较弱”(35.4%)、“团队观念较差”(26.5%)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3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3.1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2005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共996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250人左右。

3.2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2013年总体就业率75.56%(其中正式就业率46.67%);2012年总体就业率82.27%(其中正式就业率68.64%);2011年总体就业率95.74%(其中正式就业率75.53%)。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2013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64.5%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23.4%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10.4%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50%毕业生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100~1000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24%,另有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

3.3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

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4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4.1强化内功,打造地域性优秀教育品牌

学校品牌优势与生源质量是相辅相成的。面对短期内还无法争取到优质生源的现状,青岛工学院应从挖掘学校资源特色及现有学生资质潜力方面入手,争取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吸引优质生源,从而促进“生源优——培养精——就业好”的良性循环。可以依托当地资源,争取多与当地政府及各用人单位合作交流,首先在当地建立并巩固青岛工学院的品牌优势,获得当地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逐渐扩大知名度及影响力。

4.2修改旧版培养方案,重构教学体系,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按照青岛工学院《教学计划修订实施意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管理学院对工商管理2010版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是结合教研室的研讨记录、社会单位需求角度、用人单位的意见、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修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了母体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培养特点。学校自2011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本科高校后,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等文件精神,全校上下进行发展定位讨论,明确了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根据培养定位,管理学院自2012年6月启动修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时一年多,经过6次反复修改,完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其中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模块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培养方案的设置形成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政治、军事、体育教育与素质、体质提升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科研活动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的“五结合”育人模式。(2)学分的设置。总的学分要求方面,青岛工学院文科将从2010版160学分调整到2012版150~155学分之间。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分调整到153.5学分,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程每16学时计0.5学分,按周计的实习、实训课程每周计1学分。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最低修满153.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环节)5分,专业基础课程(环节)31学分,专业技能课程(环节)55.5学分,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环节)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程至少3学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多选。而且,凡是2个学分以内的课程集中到半个学期开设,提高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3)实践课程设置。为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紧贴社会单位需求,并邀请相关学科、行业专家充分参与课程设置论证,突出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确保课程内容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2012年修订过程中在第七学年加设了实践课程。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专业在前面六个学期学习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后,第七学期主要突出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25.1%。日后将继续调整增加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通识课程设置方面,规范、精简、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严格遵循国家关于思想政治课评估改革的精神,调整课程开设模式,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除讲授以外,另外单独开设2周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社会实践部分。通过举办时事讲座的形式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逐步引进并建立《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国性的精品网络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主干和基础课程设置完整,为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在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和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了4门专业技能方向的选修课。

4.3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特色,改革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将总体培养特色思路确定为:“以能力为本位,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模拟大赛活动为剂,以企业经营模拟实训为助推剂,围绕职业资格考试,以培养适应21世纪市场需求的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为最终教学目标”。围绕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的培养特色,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将理论课程与企业案例有效结合,实现“延展性课程”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古今中外、成功与失败、著名公司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甚至校内的小店铺、学生的创业小公司都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课堂教室、操场或者商场都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场合,以便学生有效结合社会实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切身地体会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2)将模拟实训与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有效结合。为更好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熟悉企业经营规则,在本科大四学年进行ERP软件模拟运行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的模拟实训,让学生扮演企业相关角色,切身思考企业的战略决策,营销策略,广告策划与财务管理等。该课程考核以小组对抗赛的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让学生更能体会市场的竞争的残酷,以此激发学生潜能。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2

关键词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工商管理;满意度

作者:赵伯庄,李萍(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101)

一、调研背景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现已有毕业生1000余人,在校生400多人。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及北京市“专升本”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高等院校“专升本”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专升本”教学工作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思考。首先,在生源方面,一方面“专升本”学生来自十几所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在原来学校所学专业课程不完全相同,有些还差别较大;另一方面“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就在一线工作岗位接受过训练,而且身边多数同学都已就业,因此他们与在校本科学生相比,具有很强的职业意识。在学生个体方面,“专升本”学生大都是在专科学习期间的“尖子生”或学生干部,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学习欲望较强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但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团队合作意识不足。其次,“专升本”学生普遍存在学生基础课比较薄弱的现象。“专升本”学生来自十几所高职院校,各推荐院校尽管本着专业相近的原则,但其专业和课程设置又各有特色,学生专业基础不同,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很难整齐划一;“专升本”及高职高专阶段某些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难免有重复。为全面了解工商管理“专升本”学生现状及学生满意度,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课题组在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9级“专升本”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专科与本科专业近似度

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与现工商管理专业的近似程度”问题,4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关系”,26%的学生认为“关系比较密切”,22%的学生认为“关系密切”。调查表明,“专升本”招生专业就近的原则得到了体现。就专科学生进入“专升本”学习的目的看,列在第一位的是“提高学历层次”,占65%;其后分别是“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机会难得”和“缓解就业压力”。

(二)学生对专业设置的满意度

从调研结果看,对于“专业设置满意度”,有58%的学生“基本满意”,16%为“满意”,6%为“很满意”;在对现有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问题上,有47%的学生希望“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减少课堂教学”;在对本、专科重复开设的“专业课程”的看法上,有5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重复学习,可在开课前进行该专业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并记相应的学分”,但是也有31%的学生仍然认为“有必要”,其主要原因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能有新收获”、“很多内容已经忘记”。

(三)“专升本”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专升本”学生的学习态度,呈现出实用性、多元性、目的性较强的特点,如图1所示。调研还表明,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集中于英语、高等数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图1专升本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四)“专升本”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情况

科技竞赛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具有重要作用。有77%的学生对该项活动表示了较高的兴趣,认为科技竞赛有助于专业发展及就业,但仍有23%的学生不参加科技竞赛活动。

(五)有关“专业资格等级考试证书”情况

有46%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取得过相关的专业资格等级考试证书;在没有取得证书的学生中,有34%的学生表示“在本科学习阶段有计划取得相关专业资格等级考试证书”。

(六)“专升本”学生就业去向

就“专升本”学生就业去向、考研原因及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等调研结果表明:本科阶段毕业后,学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图2显示;对于考研的原因,57%的学生选择“缓解过大的就业压力”,37%的学生选择“增强竞争力,为未来增加筹码”;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工作岗位、单位前景和学习与培训机会。

图2专升本学生就业去向

三、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设

(一)人才培养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将高职“专升本”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建立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树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与人沟通协调能力,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实际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人才。

(二)专业方向模块化

经过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调查,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出就业岗位类型包括:行政与业务管理类、财务管理类、市场营销类、市场调研类、金融保险类、政府基层公务员类。主要面向工商企业行政助理、商务助理、会计、出纳、市场销售代表、市场策划、市场拓展、市场督导、银行证券业务员等岗位和政府基层公务员岗位。按照工商管理专业方向设置模块,结合市场需求及学生原有专业,突出职业应用性,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如服务营销模块、文化产业管理、物流管理模块、连锁经营模块等。

(三)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强“专升本”教育活力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反映了统一化与个性化的关系。选修课内容强调跨学科,课程设置必须灵活多样,同时要注重学科渗透,增加选修课开课门数,给学生以自由选课的余地,满足“专升本”学生适应社会及发展自我的多样需求。选修课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量、知识结构、岗位需要和个人对职业发展的预期自主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实际工作的需要,跨学校跨专业自主选修课程,充分体现教、学、用三者之间的融合与统一,使“专升本”教育充满活力。

(四)因材施教,课程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推陈出新

“专升本”教育要切实为“专升本”学生的发展服务,首先就要从他们的各种需求出发,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专升本”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立足于“专升本”学生发展,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也就是说,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升本”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又要考虑“专升本”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考虑“专升本”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专升本”学生生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分量,更要侧重于“专升本”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3

民办院校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手段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育则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传递知识的方法还是传统的以口述的方式来讲解相关知识,而且,民办院校较普通本科院校的不足还在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民办大学的学生由于资金的缺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相对于学生规模扩大的速度而言,专任教师的数量则明显不足,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程度。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民办大学由于资金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其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书本的讲解内容多,具体的方法少,具体的业务少,教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强,与现在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不够,对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有效地途径和手段。民办大学的师资力量主要依托于公立大学,而公立大学能它提供的教师则大部分是闲置师资和退休教师,而随着国家扩大大学教育的规模,公立大学的学生人数大幅度的增加,民办大学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师资聘用问题,缺乏稳定的师资力量。

二、普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

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是复杂多样的,不仅是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和外贸等需要众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农业、信息业和金融业等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多的但是普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应聘上岗管理职位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的,因为工商管理类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很难满足这类岗位的职位要求,他们的水平还远远不够胜任这些职位,所以大多数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不停地忙于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的,多数做的是销售和财务等方面的工作,或者备考国家公务员。

2.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在学术上得到更高的肯定,获得更优越的教育资源有些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到了国内对于管理人才培养的缺陷后,选择去国外“镀金”希望能从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得到更有价值的收获,相比较我国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来说,大多数企业对于受过国外培养的管理人才还是从某种程度上给予认可的,这也取决于进修学生真正具备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他们在拥有了优越的条件和优势后回到国内来崭露头角,实现自我价值。

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培训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2.对毕业生的要求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四、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素质培养

针对我国工商管理本科应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我总结出一下几种方法:

1.加速教育方式的改革,突破传统单一式教学方法要想能够培养出全方面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学校必须要改变现在传统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提高学生的管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企业的实习机会,把实习项目也当做必修课程,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学习、角色扮演、企业家讲座的学习的活动,让同学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

2.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传统的教学课程主要是以必修课为主的理论学习,学生们一味的追求必修课成绩的合格,而忽略了选修课的兴趣培养,对于充当着辅修作用的选修课却不能实现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发挥补充辅助作用,我们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十分可惜的,所以有效地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配是很重要的。为此,可以以学分制为基础,向选修课制逐渐过渡,即在学分基本不变的基础之上,降低必修课的学分,增加选修课的学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使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达到更有效地学习效果。

3.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学氛围不浓。因此应逐步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对于专职教师而言,他们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组成成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因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培养其双师型素质。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4

【关键词】高职 工商管理 校外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0-02

工商管理专业在整个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而校外实训项目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高职院校完善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北海职业学院对2010-2013年连续三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多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一般以企业基层岗位为主,岗位划分不明确,从事的大多是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重点针对企业需要的技术层面,以满足基层岗位要求作为学生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目标,即所培养的从业人员应当拥有相关企业管理,尤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综合知识,能够辅助战略和战术层面的管理者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进行各种协调工作。

二、校外实训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校外实训项目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及其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只有学生通过在生企业一线的工作和学习实践,在特定的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企业环境熏陶与磨练之下,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此过程当中逐步养成和适应所学专业发展所必须的团队合作、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为将来步入社实现角色的转换做必要的准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二)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

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使得企业的发展及其产品更新换代日趋多样化与科技化,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以便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应用性人才。为此,学校必须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实训方案,适度前移核心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块,使学生紧跟所学专业技术发展的步伐,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技术与技能,使其能够跟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员工所需的技术与技能直接接轨,进而提升学生参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岗位实训的工作能力。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加强校企的交流与合作,强化校外实训项目对学习教学与实践内容的规导性作用。

(三)建立高职院校与社会机构沟通的桥梁

要大力发展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机制,合作办学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可以有效节省投资资金,使其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高起点建设、低成本管理和高效率运营,有利于共建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投资建设实训基地,密切了高职院校与对口企业的联络,为学生获得了充足的稳定的实习、实训场地提供了保障;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过程中使用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对企业产品也进行了宣传推广。

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训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单一企业能容纳的实训学生数量较少

单一企业能容纳的实训学生数量较少,对实训基地的数量要求较高。基于工商管理专业方向工作的性质特点,每个企业所需要的工商管理类岗位,诸如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并不多,特别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可能只有二、三个人。在业务规模不大、人员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大量接收顶岗实训的学生,每个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最多只能容纳三到四名学生实训。按一个教学班50人计算,安排学生同时去校外实训,至少要有10个以上的实习企业。如果是采用轮训的方式,也至少需要五个以上的实习企业,而这在目前很难做到。

(二)企业参与实训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与企业接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部分企业不愿接纳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去相关部门实习,一是担心泄漏企业机密,二是担心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企业觉得学生在企业实习,虽然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用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学校利用了企业的场地、设施以及企业专业人员给学生提供训练,也必然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从而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学生接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即使有个别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但也会提诸多限制性要求,“走马观花”可以,但是想参与实质性工作则不行,致使学生的实训过程多半流于形式。比如,本学院也曾和北海工业园区内的某企业就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赴企业实训达成协议,但是对方不会让学生了解核心业务并进行操作,再加上实训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天时间,这样的实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靠个人关系建立的校外实训项目缺乏稳定性

由于资源有限,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项目多为靠私人关系而建立。经过追踪调查,发现这样的合作关系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在建立初期,企业方碍于个人情面,会重视校企合作,但由于校企合作双方没有相应国家政策支持及互惠利益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冲突,这样的合作方式必然进入“休眠”状态。另外,仅靠个人关系建立的校外实训项目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技能培训会存在短期行为,不可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势必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四、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训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项目

在校外实训项目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校外实训项目建设应选择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水平高、具有一定规模、并对职业教育比较热心的企事业单位,经过校企双方充分沟通与协商,签订长期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以保证学生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里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为毕业后顺利进入就业市场、适应岗位需要打下坚实基础。校外实训项目的建设不能靠“个人”关系,对于那些靠“个人”关系建立起来的校外实训项目,校方应根据实训学生的人数和时间的长短,支付适当的费用,利于校企双方能够持续稳定的合作。

(二)拓展“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项目能否做大做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其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鼓励专业教师继续深造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更要提供更多的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三)以校企联合导师制和以学生项目组为组织方式的校外实训项目模式探索

首先,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安排,将实际实践教学组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专业实习教学环节集中在几周的方式,采取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紧跟着专业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使得在专业理论教学不断深化的同时,实践教学也不断地深化。

其次,将校企联合导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根据校外实践教学的需要,成立校企联合导师组。校企联合导师组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其中,校内导师方面,优选理论水平较好,社会实践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生小组导师,出台校内导师指导职责管理规范。

最后,成立学生项目组,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班级,按照自愿组合、统一调配的原则,按每组6~8人的规模,将40人左右的班级分为5~6组,每组配备1名校内导师,由校内导师从校外实训基地库内选择合适的实训企业作为项目组实践单位,并与实践单位的企业导师组成导师组。各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导师指导下,结合各学期专业课程安排,在三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以企业导师所在的企业为样本企业,在校企联合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开展管理实践活动及研究工作。

总而言之,在校外实训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训项目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定位,拓宽建设思路与渠道,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并对校外实训项目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校外实训项目能够顺利、深入、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吕钦.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2008,(5).

[2]曹述蓉.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现状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9).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5

一、供应链协同理论基本内涵

最早的供应链协同思想于1960年体现在Clark & Scarf的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之后,供应链协同理论在世界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笔者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协同制订战略计划、协同实施战术,共同约定并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最终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协调同步,销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无缝对接过程。

(一)供应链协同层次结构 从管理层次角度看,可将供应链协同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及操作层等三个层次。(1)战略层协同。战略层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的最高层,主要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明确并强化供应链协同的思想,进一步改进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增强整条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并最优化解决供应链协同中的各类问题。战略层协同主要包括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文化的融合、战略目标的协同、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等内容。(2)战术层协同。在供应链协同中,战术层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战术层协同主要是业务流程层面的协同。供应链协同管理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打破自身界限,围绕满足最终客户需求这一核心,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与重组。战术层协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具有供需关系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预测的协同、生产计划的协同、采购的协同、生产制造的协同、物流的协同、库存的协同和销售与服务的协同等活动。(3)操作层协同。操作层协同又称技术层协同。尽管从层次来看,操作层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的最底层,但战略层和战术层协同均依赖于操作层协同,它是战略层协同和战术层协同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层协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信息的采集、存储与传输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信息活动平台的构建,信息的智能处理等活动。

(二)供应链协同范围 从供应链协同的实现范围看,供应链协同由两个方面组成:核心企业内部协同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1)核心企业内部协同。核心企业内部协同是指为了使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业务流程能够服从于总体目标,核心企业内部要实行各种资源、环节的协同。(2)企业间协同。企业间的协同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在共享需求、产能、库存和销售等信息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供应链的供需情况实时地调整计划、执行交付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若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通高校看做一个服务型企业,那么学生从高中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高校,后经过高校的教育培训,最后进入用人单位的过程完全是一个人才的销供应链全过程。将供应链协同思想运用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以使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更强,培养出的人才更贴合市场的需求,最终使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实现四方共赢。

二、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型构建

(一)传统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供应链模式包括了众多环节,具体而言,是从高中招生开始的,学生经过高考环节,进入普通高校,经过高校4年的教育、培训,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后经过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筛选、录用等环节,最终进入用人单位的供应链全过程,见图1所示。

这种传统的ERP人才供应链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高校和用人单位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无法实现ERP人才的供需均衡。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目标混乱。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均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经济、法律、现代企业管理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但此定位过于宽泛,高校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及生源的特点,全部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规律。(2)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预测,ERP课程设置混乱。我国大多数高校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当了解到社会需要ERP人才时,便突击开设ERP类课程。再加上高校不了解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ERP类人才就盲目引进各种ERP软件。比如: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开设ERP相关课程时,专业理论性强的管理类课程偏多,而信息技术类、软件类课程过少。一些高校认为,开设一门ERP沙盘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即可培养出ERP高级人才;另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公办高校则认为多开设一些ERP相关课程,尽量选取更多的ERP软件,诸如ERP沙盘模拟系列、分销与零售沙盘、供应链管理沙盘、VBSE软件等实验实训课程,就可弥补信息类及软件类课程开设的不足,就可培养出优秀的ERP人才,结果导致开设的课程杂乱而不系统。(3)ERP课程教学内容重财务、轻运营。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设ERP课程时,片面追求学生财务技能的提升,将教学中心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财务技能上,如: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训时,学生记账、做账、编制财务报表等活动占用上课时间过多,而企业如何运营,如何竞争、如何进行市场预测、如何实施人、财、物、信息流的统一等活动则占用的精力偏少,这导致ERP沙盘模拟的精髓被忽视了,企业的运营流程及运营规律的把握被忽视了,信息的集成与整合被忽视了,最终学生的其他管理技能没有得到提高。其实,ERP管理软件是本世纪以来众多高校新引进的教学软件,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问题需要高校及用人单位较长时间的摸索与探索。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一般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理论性太强,而实践能力偏弱;他们懂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但不懂复杂的企业运营,往往是在参加了软件公司有限的几次培训后,匆匆上岗进行ERP相关课程的讲授工作。一旦遇到软件问题及企业运营问题时,只能通过软件公司的技术顾问或管理顾问来解决。

(二)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供应链模式重构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人才输入、生产、输出的全供应链过程。笔者以供应链协同为视角,重构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进入高校后,微观上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培养,宏观上由政府调控。首先,高校与用人单位(包括管理软件公司、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性的组织)建立协同培养平台。高校需要先调研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及动态发展趋势;用人单位可出具关于工商管理专业ERP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动态、详尽描述以下内容:用人单位对ERP人才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工商管理专业ERP岗位任职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岗位说明。当高校征集了用人单位实际岗位的工作说明书之后,经过总结、归纳,再依据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及人才培养层次;随后协同进行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教学计划的制定;在进行师资的协同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当教育、培训环节结束之后,学生要到合作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及毕业设计。其次,政府需要在宏观层面对协同平台进行ERP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控及管理。政府的主要工作包括:出台相关政策,如:鼓励高校进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定期出台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供需数据,对学生家长、学生、高校及用人单位进行引导及协调,最终使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实现供需均衡。最后,经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协同培养平台的培养之后,高校输出的工商管理专业ERP毕业生应能适合社会的需求,最终可以选择入职协同培养平台的合作单位或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或进入人才市场,等待社会录用机制的检验。

图2 重构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机制

(一)基于战略层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层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基于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的专业特点及三本院校的特点,可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课题组前期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可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包括三个层次,如图3所示。

图3 工商管理专业ERP需求层次

如图3所示,处于需求最底层的是ERP普通型应用型人才,中间层次是ERP实施顾问或ERP实施工程师,最高层是ERP研发人员及首席信息官。当前,社会上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不同,对他们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同。总体来说,社会对ERP普通应用型人才需求最多,用人单位要求此类人才懂ERP的基本原理;能熟练操作ERP的相关软件;具备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维护及信息化处理的技能,能胜任计算机信息管理类岗位的要求。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与社会对信息化及企业资源计划的重视,营利性企业及非营利性的组织对ERP实施顾问也越来越多。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要求此类人才能将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成功地实施、运用到组织的运营流程中,并对ERP相关的硬件、软件及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支持与保障。基于此,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要求ERP实施顾问应掌握多项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地将ERP软硬件、管理、网络技术、企业或非营利型组织的业务流程、行业知识、沟通技能完整地呈现。处于金字塔最顶层的是社会对ERP研发人才及企业首席信息官的需求。此类人才一般是从ERP实施顾问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晋升上来的。社会要求此类人才能完美地将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能将营利性企业、非营利型组织的运营特点及常规的管理技术、ERP软硬件、网络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鉴于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经济、法律、现代企业管理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针对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ERP普通型应用型人才及ERP实施顾问。

(二)基于战术层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在战术层协同主要指ERP人才培养在教学生产环节的协同,包括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协同师资进行人才培养。

(1)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复合人才,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的教学计划应符合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的特点,考虑当地产业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笔者设计了“3+1”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如表1所示,大一阶段是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考虑到工商管理类专业ERP方向的特点,高校应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大二及大三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两年,在这两年,学生要经历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可建构“3+1”人才培养模式将经管类专业课、信息类课程及ERP相关课程进行区分。经管类专业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知识储备、提升管理技能;信息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及具体的操作技能;而ERP相关课程则可提高学生的资源计划技能及资源整合技能,综合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与技术技能。在ERP相关课程中,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ERP原理与实务及ERP软件营销管理之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以下管理软件,诸如:制造业背景较强的高校版ERP沙盘模拟;突出企业营销的高校版分销与零售沙盘;突出供应链整合的高校版供应链管理沙盘;侧重商业社会环境的高校版VBSE平台。大四是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企业环境的重要一年,这个时期,学生可进入协同平台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此段时期的实习、实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进入企业某个特定的部门,比如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或生产部门或采购部门,作为用人单位的一员进行实战学习;二是需要培训企业版的ERP管理软件,可选择侧重制造业的或侧重供应链整合的或侧重商业社会环境的管理软件进行培训。

(三)协同师资进行ERP人才培养 鉴于目前高校ERP师资受专业壁垒限制,教学水平不高且不能学以致用的状况,协同平台应进行师资的共同培养。ERP师资上岗之前,应接受软件公司及其他协同单位至少为期六个月培训,熟悉ERP理论,熟知各种软件的操作流程及不同性质组织的运营规律;随后需要经过软件公司的技能认证及协同单位的管理技能认证,成为该软件公司的特聘培训师及协同单位的特聘管理人员之后才能在高校上岗。此时,合格的ERP教师不仅是高校的讲师,是软件公司的培训师,更是与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有合作关系的管理人员。当然,到学生进入大四需要实习、实践时,如何熟练操作不同性质组织的ERP管理软件,如何支撑各种组织的业务流程,这不仅是作为“双师”及特聘管理人员的高校教师的职责,也是各用人单位的责任。

(四)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建立涉及到高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建立及高校ERP协会的建立。随着近几年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长,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经管实验中心,购置了一套或多套ERP管理软件。高校在购置软件时一定要明确相关问题,考虑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有针对性地购置高校版管理软件,充分考虑地域行业特点及人才的去向,有选择地购置管理软件。高校ERP协会是近年来随着ERP沙盘大赛在全国的推出之后,一些高校新出现的学术性协会。利用该协会,可以进行高校版和企业版ERP沙盘模拟的实战,协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不同专业的ERP知识及技能的交流与提高;可以实现师生的协同,教师可以利用培训时间找出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该协会,还可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协同,利用ERP协会发现的问题,解决用人单位现实问题并进行管理软件升级。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无缝对接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ERP人才为例”(编号:2012SJGLX300)、河南省教育厅骨干教师项目“基于校企无缝对接的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2GGJS23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三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3-JKGHB-0094)、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JAY2013025)、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基于校企联合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SKL-2013-3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志波:《“三位一体”ERP教学模式探析》,《财会通讯》(综合・上)2013年第8期。

[2]侯淑霞、钟敏:《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上) 2011年第6期。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6

一、专业定位

首先,运用SWOT方法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组合分析,目的是找准专业定位。

(一)外部因素

1.外部机遇(O)

(1)未来的管理职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依旧是黄金职业。(2)5个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等建设正在进行,就业机会更多更广。

2.外部挑战(T)

(1)各大学扩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逐年增加。(2)学校的优势专业不是管理类专业。(3)重庆高速发展,外部人才吸引力加大,就业压力将更大。

(二)内部因素

1.内部优势(S)

(1)专业办学时间较长。(2)师资较好,教师专业背景具有可塑性。(3)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国家课题,部分老师科研实力较强。(4)部分老师与企业合作比较多。(5)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较高

2.内部劣势(W)

(1)专业方向还没有凝练。(2)学生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有待加强。(3)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4)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少。(5)实践实验教学滞后。(6)专业特色不明显。

(三)优势—机遇(SO)从毕业生考察,专业的就业领域比较宽广,学生职业发展空间良好,重庆地区对此专业需求旺盛。

(四)优势—挑战(ST)面临兄弟院校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企业用人标准越来越严格。

(五)劣势—机遇(WO)招聘单位都要求人力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而我校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还不够。还缺乏必要的培训手段,即使就业前景很广,找工作也有难度。

(六)劣势—挑战(WT)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属于一般性本科院校,必须特色立专业。

通过对专业定位的分析,明确了市场需求决定专业办学,根据内外部条件设置专业特色模块,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就业与应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等重要原则,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在对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参考国内50多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后,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梳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律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重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去向及未来趋势,以及师资情况、专业学生规模、生源质量与专业设置的匹配性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两个专业方向:一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培养面向大中小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实际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力资源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培养面向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而解决了专业发展长久以来定位不明确的痼疾。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解决的是培养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专业标准(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进行了认真的制定,最后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学校标准与专业标准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企业标准尤其是地区企业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明确,需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我们选择了重庆地区50多家公司的HR(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经理或者主管进行访谈或者问卷调查,其比例是按照上届毕业生所选择的行业以及企业进行分配,目的在于调查企业对HR毕业生的素质需要,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中比例最大的是制造业占21.44%,其次为管理咨询业占7.14%,还有通信交通、房地产、医药、物流等行业(如图1);企业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占23.49%,私营企业占11.23%,还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如图2)。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可知,重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如图3所示:从图3看出,重庆地区用人单位最看重HR员工的素质是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办事能力以及协调关系方面,这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职能不谋而合;其次是个人品质,要求会做人,正直,守信;专业知识素养排在第五位,这说明专业成绩只能说明是否具备HR的基本条件,能否做好则取决于多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专业课程之外,必须设置大量的素质培养课程,通过综合教育计划及第二课堂、学年论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实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应该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调查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主要分为本专业高年级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以前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以及知识结构是否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在校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方面,反映部分课程没有实际作用,例如《社会学》,还有数学的课程不够专业、社会调查没有开等,说明课程设置内容必须务实。毕业生意见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方面,认为要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尤其是企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应该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