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1

【关键词】妇科门诊;就诊情况;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97-01

妇科是诊疗女性妇科疾病的专业科室,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疾病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妇科肿瘤则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通过分析本院门诊的就诊状况,利用社区服务的便利,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减科常见疾病的发生,提供妇女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通过检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期间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共计4418例,其中孕产妇618例,余为病患3800例。

1.2方法采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数据,回顾性分析就诊患者的年龄及疾病类型的构成比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门诊就诊者年龄及疾病的构成详细情况,见表1。从表1可看出,就诊的年龄段方面育龄期妇女最多,其次是中老年妇女,最后为未成年人,育龄期妇女为就诊主要人群。就诊者疾病类型上可看出妇科炎症类疾病比重最大,在就诊者中比例为51.95%,其后依次为妊娠反应、月经失调、乳腺增生、尿道炎、宫内节育器、更年期综合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卫生机构,在治未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面对基层的社区居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仅是基本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

通过检索在本中心妇科门诊的就诊状况分析,首先,妇科炎症在妇科门诊就诊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在任何年龄段的妇女中,阴道炎及盆腔炎等妇科炎症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反复易发,不仅给广大妇女带来生活的不便,严重的导致妇女的不孕。其次孕妇的就诊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基本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本辖区内孕产妇的保健工作,故门诊孕妇的就诊率也是相对较高的,而作为妇科肿瘤类的疾病在本院的就诊人数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针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可侧重于加强对育龄期妇女关于妇科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中年妇女群体中普及保健知识教育,开展妇科知识讲座。增强中年妇女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让身体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她们明白自己关心自己才是预防妇科疾病最好的措施。研究发现:多数炎症性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通过保健达到预防的目的。此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营养,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减少和避免发生妇科疾病的重要心理因素[1]。另外针对孕妇可集中开展孕期相关知识的小讲课,发放孕期注意事项的健康处方,为其答疑解惑。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2

【关键词】全科医生;专业职称;调查;知识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14-01

面对城市老龄化的逐步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共同关心的问题了。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逐渐升高,所患疾病的病种也从单一向复杂,综合化转变。为了适应这样的转变,医疗人才的转变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关键所在。本调查随机对于社区100位中老年人采用了问卷法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调查,发现社区的中老年人对于全科医生的需求量大,而且要求较高。就医时路线的远近、支付费用的多少、医疗水平的高低以及医院的环境影响占了较大的比例,成为他们择医的关键,具体的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问卷调查者为长风社区中100位4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民。

1.2 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结构、医保支付方式、健康、就医及认知状况:中老年人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基本自我评估、常去医院的类型、是否愿意让全科医生为其服务、对于全科医生存在的看法以及选择首诊医院的考虑因素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社区中100位中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年龄 40-50岁人,占12%;50-60岁人,占32%;60岁以上人,占56%。

2.2 科医学在社区中的需求状况(见表1)

由表1可见参与问卷人中愿意让全科医生为其提供医疗服务的中老年人比率明显的上升,而其他两个选项的人数较少,愿意的人数占72%;不愿意的人数占15%;无所谓的人数占13%,让选择愿意组与其他两者进行统计学处理后x?=4.32和3.93,均是P

2.3 社区中老年人对于全科医生年龄状况调查(见表2)

由表2可见社区中老年人对于认同培养一个技能全面的全科医生对于社区中老年人医疗有必要的人数占86%;不同意的人数占4%;无所谓的人数占10%,对于年龄有要求的人占26%,无所谓的占36%,无要求的占3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意组与不同意组以及无所谓组比较x?=4.13,3.92,4.53;P

2.4 对于社区中老年人就医时选择医生所具备的专业职称选择的情况调查表(见表3)

由表3 可见选择全科职称的人数占56%,x?=3.97,P>0.005,无显著差异;专业初级职称的人数占10%,x?=3.81,P

以上的统计显示社区中老年人就医时选择具备全科医生的医务工作者人数大大的超过了选择其它职称的人数,而其他的三者职称之间的差异未及明显。

3 讨论与建议

3.1 社区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中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现患率较高

本调查表明长风地区4O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高达56%。在被调查的56名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情况中发现各类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其中高血压占77%、脑血管意外占6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56%。可见心脑血管疾病己成为社区老年人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3.2 全科医疗是解决目前社区中老年人常见病的社区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关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社区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各种慢性疾病成为主体,许多中老年患者急需方便而高效的医疗服务,而目前许多专科医院及市区级医院都无法弥补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全科医疗才能同时及最大范围的满足这个现实,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全科医学改变了以疾病为中心,分科诊治的旧模式,建立了以预防保健为主导的连续性的,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综合服务新模式。全科医疗的介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许多的慢性病是因为病人长期的缺乏医学的常识和不合理的生活,行为方式决定的,也就是说这些疾病的患者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被自己的无知和自己制造的危险因素所伤害的。[1]所以更要求我们的医疗模式不能仅仅的满足于单纯的医疗了,更需要的是耐心的指导和全面的分析,作为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全科医生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环境,这样既可以满足广大的市民低卫生经费的医疗方式,又能保障人们基本的健康保健和医疗需求。

3.3 社区的中老年病人对于全科医生的急切的需要和缺乏认识的现状

社区中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疾病的综合表现和多种的需求使得他们必然是需要一个能够为他们的疾病综合服务的医生作为他们的基层保健医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对于低廉可行的花费,对于方便快捷的服务,全科医生的培养是作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目前的中老年人对于全科医生的认识的缺乏性和片面性,我们的调查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结论和前瞻,而面对刚刚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区服务中心更应该给与很好地解释工作和一定的指导作用,让我们的全科医学更好的发展下去。当然希望我们的政府也要尽快的制定有利于社区医疗开发的政策,象一个好好的计划筹划一样给与合理的标准和环境。这样才能使全科医疗顺利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顾媛,等.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一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129-132.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3

[关键词]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站;电子档案;门诊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前言

前几年,全国90%以上的医疗机构在为病人进行医疗时,都会对病人的全身进行一次全面性的体检,通过对病人的血压、血、透视等等方式来确定病人的患病情况,从而针对病人的情况对应进行治疗。当病人更换医院诊治时又会面临对应的检测,这样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减弱了医院就诊的效率。电子档案的出现能够清楚的记录病人的病例,使主治医生快速的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个人医疗的电子档案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了主要依据。

一、北京市社区居民电子档案的建立以及便利性

北京市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就诊时,社区服务站会为居民提供一张医疗就诊卡,当患者在社区服务站进行全身检查后,所有信息会记录在医疗就诊卡上,同时在社区服务站医疗系统中会记录该患者的就诊时间、身体检查情况、有何病因、如何治疗,这样患者的身体情况就在社区服务站系统中建立了医疗档案。当患者再就诊时,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快速预约主治医生,而主治医生能够快速的在信息资源系统中调出患者的病例,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进行诊治,有效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患者也免去了再次做全身检查的费用。

二、北京市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与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情况的比较

2008年北京市政府开始把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作为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事来推进,在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于2008年年底完成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为了了解电子档案的使用情况,2010年针对北京市社区居民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使用情况作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北京市18个区县,每个区按照比例选取5家或者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对109家卫生服务站点进行抽样,通过对2699份家庭和6310份个人纸质健康档案的整体利用情况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699份纸质家庭健康档案在一年内使用记录为1584份,家庭纸质健康档案的使用率为58.7%,个人健康档案共调查6310份,其中只有2414份档案有使用记录,使用率为38.3%,从对纸质健康档案的调查中发现,尽管纸质健康档案有使用记录,但是多次被使用的几率非常低。同时通过年龄组的分析得出,在年龄组上看,高年龄组纸质健康档案使用率要比低年龄的使用高(如表1所示)。

2011年针对10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门诊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情况调查,一共在信息数据库中调取2240份电子健康档案,在一年内2240份电子档案其中2125份电子档案被再次使用,使用率高达94.9%。

从纸质健康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调查对比分析上看,电子档案的利用率正在不断的提高,而纸质档案被年龄较大的人群经常性使用,这中间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近几年通过调查得出,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达94.9%,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高达98.33%,通过调查的数据说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健康档案的管理步入了信息化管理阶段,人们在医疗就诊时开始接受电子健康档案的就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居民就诊电子健康档案一体化管理、诊治的新格局。

三、北京市社区居民电子档案的使用存在问题需加强管理

在电子健康档案不断推广和发展时,也面临了较多的问题,在2011年电子健康档案就诊调查时,笔者发现2240份电子健康档案中,患者主诉、检查、诊断或者医生给出的诊治计划都具体填写在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完成记录档案仅为1260份,也就是56.3%的档案是被具体记录的,剩余的较多电子档案都没有填写,特别是患者的主诉和检查记录不被填写,这样就造成了患者就医时需要面临再次身体检查的问题。近几年电子健康档案被居民普遍认同和使用,但是在就诊时,如果不对电子健康档案加强管理,就诊医生不能够认真负责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状况,没有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办法,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道路使人担忧。

四、结束语

人们开始逐步的接受并适应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在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电子健康档案的填写中,填写不认真或者填写错误时常发生,这样也给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造成了管理问题,故此还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切实的完善电子健康档案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峻峰,赵京.北京市建立社区卫生健康档案概述[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67.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4

摘 要 目的:统计并分析上海市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闵行区6家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处方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调查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投诉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对策 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电子处方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眼病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试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大厅健康宣教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流程优化管理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流程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上海市郊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接诊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优化的研究与应用 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情况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疾病特点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EB/OL].(2015-07-24)[2017-02-27]. http:///yzygj/ s3593/201508/c18e1014de6c45ed9f6f9d592b43db42.shtml?fr 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9] 林薇, 金海英, 吴伦, 等. 社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和态度及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8): 3491-3495.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5

[关键词]企业员工;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21-0041-03

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园区企业员工。本文通过该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分析,为改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上门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园区的5家企业,每家企业100人,共500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涉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方便性、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疗设备、医疗费用、技术水平、医患交流等满意度项目及知晓情况。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情况在调查的500人中,男285人(57.0%),女215人(43.0%);18―25岁393人(78.6%),>25岁107人(21.4%);中专(高中)学历268人(53.6%),大专以上学历232人(46.4%);持医保金卡者115人(23.0%),持医保银卡者345人(69.0%),无医保卡者40人(8%)。

2.2 企业员工对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情况见表1。

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企业员工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评价前3项是:就医方便性、就医环境和服务态度。而对医保支付、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满意度欠佳。

2.3 企业员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情况见表2。

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企业员工中,对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与预防的知晓率高,对康复与计划生育指导则了解甚少。

3 讨论

3.1 企业员工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就医方便性的满意度较高,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设置地点与结构布局较合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方便性原则;就医环境满意度说明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整体舒适整洁。服务态度满意度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体现了社区卫生的服务性。

3.2 企业员工对社区卫生不满意的相关因素分析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医疗设备简单、医疗保险机制不完善等。

3.2.1 医务人员素质低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一家民营门诊部转型改制而来,工作人员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医生、护士,知识结构简单,缺乏全科医学知识,人员学历、职称、技术普遍较低。

3.2.2 设备简单,开展的服务项目少设备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患者就医和综合功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实际上还是以基本医疗为主,其他功能开展的较少。

3.2.3 医疗保险报销机制不完善东莞的社会医疗保险目前分为“金卡”与“银卡”两类。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支持银卡报销结算,持社保金卡者在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无法报销,全部自费。导致一部分企业参保金卡的员工非常不满,不愿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

3.3 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部分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总体来说企业员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的功能的知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社区康复与计划生育指导的知晓率均不足30%,说明社区卫生服务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3.4 建议

3.4.1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设备条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确保资金到位,更新医疗器械与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与操作考核,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快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养,引进实用人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3.4.2 完善医保体制建议与社保管理机构沟通,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保报销范围,将金卡者纳入报销体系。

3.4.3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利用标语、海报、折页等宣传工具,深入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知晓率。

3.4.4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根据企业员工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在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健康知识,掌握保健技能同时提高企业员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何华明,王小合,周银.杭嘉湖地区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知晓情况的调查[J].卫生软科学,2008,22(1):25―26.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范文6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功能,更好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现就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众为重点,综合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切实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

二、规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加强对现有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努力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1、机构设置规划。依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行政区划等综合因素,每个乡镇(街道)设立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乡镇为单位,按居住人口城区每5000—10000人、农村每3000—5000人设立1家,并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进行合理设置,原则上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1.5公里范围内不设置村卫生室;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远且规模较小的行政村,原则上一个行政村只设置1家村卫生室,对因历史原因形成一村两室、一村多室的行政村,应规范整合,逐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业务用房建设。人口在2万及以上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人口2万以下的,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村卫生室由村集体提供医疗业务用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建筑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统一标牌标式,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3、基本设施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X线机、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温消毒设施,以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必要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配备心电图机、血糖仪、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中医、消毒和计算机等主要设备;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基本检查设备。

三、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

市财政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基本设备的配置等。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由市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局会同乡镇(街道)统筹安排,原则上优先安排急需改造的农村基层卫生院。按照新建、扩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00元,改造装修每平方米4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资金由市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分担,按一、二、三类乡镇(街道)财政情况,市财政分别补助55%、65%和75%,乡镇财政分别补助45%、35%和25%,并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2、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建设和改造的责任主体为各乡镇(街道)政府。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验收达标的,市财政每家补助10万元;由乡镇(街道)或村提供业务用房进行改造装修后验收达标的,市财政每家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街道)投入。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达标扩建改造的,财政补助按第1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改造标准和办法执行。

3、对现有租用房屋开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市财政给予租赁资金60%的补助,其余40%由所在乡镇(街道)财政补助。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要求新配置基本医疗设备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业务量的高低分别补助30%、50%,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补助60%。

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全面实施基层卫技人才的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实践和理论培训。积极推行聘用制、岗位考核制,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激发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推行社区责任医师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服务区域划分和人均服务人口的要求配足卫生技术人员,原则上每1500人左右配备1名社区责任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不少于3名,逐步建立起以社区责任医生为骨干、社区护理等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

2、建立医学继续教育制度。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加强对现有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等转型教育,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招聘制度。鼓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服务工作,从20*年起,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招用大专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前3年市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补助给单位,表现优秀的可优先招考录用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的专业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订。

4、建立乡村医生考试聘用制度。定期对从事村卫生室医务工作的乡村医生开展考试考核,对不合格人员逐步予以淘汰。

五、完善市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制度

鼓励市级医疗机构到农村、社区设点设站或实行联办、委托承办,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统一规范的诊疗服务,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实力,提升服务品位。组织实施“市级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市卫生局要统筹安排市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援医院要经常性地了解、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通过巡回医疗、会诊、开设专题讲座、接受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逐步推广适宜技术和适宜项目,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完善,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职责需求,确保支援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