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1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畜牧业;科学技术
1传统养殖技术
传统养殖技术是指简单的非交互式的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具体表现为单纯考虑一种生物的影响,如细菌过多就进行采用杀菌消毒等方式,如果饲料不足就简单增加饲料等。这样的养殖技术,其优势是操作技术简单,比较容易实现,一般情况下也不容易引发出现比较大的生态问题。但是其缺陷也比较明显,就是成本比较高,且养殖效果不够好,耗费的成本影响因素比较多。
2生态养殖技术
所谓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利用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也就是其它生物以及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利用这种交互影响来帮助养殖,使养殖更加科学,效果更好[1]。比如在畜牧业中,养殖某一种生物,在该生物遇到病虫侵害的时候,可以引进一种对该原本生物无影响,但是会帮助消灭病害源的生物,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消等化学品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最终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成本上来考虑也是降低成本的表现。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对病虫害的消除上,在养殖的各个环节上也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下,相对传统养殖技术来说,其优势显而易见,可以用更加合理更加低廉的成本来获得更好的养殖成果。但是在具备上述这些优势的同时,这种养殖技术方式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是其对周围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引入新的生物或者仅仅增加在此生态系统内某种生物的数量等,是否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是否可逆等,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重要问题。其次还包括当系统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病虫害,原本不会对生产目标生物产生影响,但是在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传递之后可能就会对生产目标生物产生影响,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也是一个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
3生态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要点
将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在具体的畜牧业养殖中,对具体的养殖生物可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养殖方案,这样的方案要求最大化利用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其着重应用环节就在于饲养生物的食物解决方案以及饲养生物的病虫害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使饲养的目标生物其食物来源以及其病虫害源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不仅可以良好地解决食物及病虫害问题,而且效果更好,避免了化学药剂等的使用,减少化学影响,从而影响最终产物免受污染[2]。在具体的应用中也有不少的要点必须做到,才能够更好地的保证发挥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而避免其劣势。首先要求整体的监管更加严格合理。因为人为的生态系统是复杂精密,如果不能够很好的保持各个生物之间的平衡,就不能够保证这种良性循环,甚至引发生物灾难,使最初的目标不能变成现实。其次要保证安全。特别是在引入新的生物或者让某种生物数量快速增加时,一旦引起生物发展失衡,数量上不和谐,这样就反而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甚至破坏外界生态系统,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保证监管从而保证安全,具有十分明显的必要性。最后还要做好备份方案。因为生态系统是人为制造的,其稳定性有待考证,一旦出现更严重的不可控因素,导致新的病害发生或者原有病害更加严重,也是有存在可能性的。此时要求管理者具有防范风险的能力,保证系统最基本的安全。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2
P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对策
当下林业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进步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不少挑战和更好的要求,要想快速稳定地发展林业资源,就必须重视强化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防治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严重降低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我国林业部门在治理病虫害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推动我国林业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难度较大。随着林业发展的进步,森林保护中病虫害的治理难度不断加大,由于森林病虫害危机的扩散和爆发速度较快,给相关工作人员的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进而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还有迫于环境因素影响,全球变化日益严峻,天气气候的改变,使得害虫在严冬的时候死亡率降低,扩大了病虫害的灾害面积,像松毛虫、落叶松尺蛾等等害虫生命力较为顽强,不易防治和控制,往往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使得森林保护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2.病虫害危机给森林带来严重的危害。在林业发展中,森林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性较为严重,在治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对以前频发的病虫害事故治理不到位,又在工作松弛的环节增加了其余害虫种类的大量繁殖,加剧了病虫害的治理难度,进而使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更大的威胁,直接影响了林业的发展,滞留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一旦工作人员在治理中没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加剧病虫害范围扩大,为后续森林保护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3.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资金不到位。在我国当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治理环节开展中,缺乏足够的基础资金,在防治过程中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治理设备,也加剧了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难度,使得虫害危机对生态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一方面病虫害的面积和种类也在大幅增长,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治理工作进展,就会导致虫害蔓延,对我国林业的发展造成滞留,加大了森林保护的风险和损失。
4.森林保护工作人员的防治意识薄弱。随着近几年生态建设的初步进展,森林资源也为林业部门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使得林业部门人员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忽视了治理和维护工作,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面,这样的举措也淡化了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降低了森林虫害防治观念。随着森林保护工作人员的防治意识逐渐薄弱,就会影响森林保护的正常工作进展,也忽视了病虫害对生态造成的破坏,病虫害工作的不足和缺失,会扩大虫害的繁殖面积,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多数森林保护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仅仅按照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没能充分借助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未能发挥治理的有效作用,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够彻底,留有隐患。
5.缺乏完善的森林保护工作机制。根据目前我国森林纺织工作基本情况而言,很多林业部门缺乏完整的工作体系,主要存在行政管理和上传下达部门的对接不严谨,对抗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计划,在防治中没有针对性,各项管理体制都较为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有充分发挥在林业治理中各个部门的指导性作用,各部门的沟通滞留,问题交流的匮乏,也使得森林虫害不能够及时有效和快速地解决,造成病虫害趋势蔓延,对林业发展造成一定损失。
二、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解决措施
1.完善分工体系,明确工作人员具体职责。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治理过程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其中各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只有每个人协调配合好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森林虫害防治的有效作用,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合理分工,细化每个人的具体任务,并将具体治理项目分配到每个不同的工作小组,明确小组和个人的职责所在,促使领导与员工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提升林业建设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
2.强化群众基础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森林虫害防治观念。森林保护工作不仅要依靠专业工作人员,也同样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性参与,在这项长期建设和治理的工作中,应当加大群众宣传,利用现有的资源形式,例如报纸报刊、公益广告和网络媒介等,强化广大群众对森林保护和虫害防治的认识,充分了解病虫害灾难防治的重要性,另外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将他们的森林保护工作重心转移到虫害防治上来,强化森林虫害防治的观念,推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进展。
3.引进森林绿植品种,提高其抗虫害的能力。以往的单一树木种类总是在抵御森林病虫害的能力上较为薄弱,在如今的新形势基础上,已经完全不能适用,因此需要加强森林树木种类品种的引进,研发和培育新一代的抗病虫树种,提高森林虫害抵御能力,对于次要的病虫害群体,应当培育相应的耐虫性树种。在对应的地区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测机构,加强树种的种植落实工作,提升森林资源的自我抵御能力。
4.提高林区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工作质量。林区植物的生态情况往往关系着该区域病虫害的发生频率,森林树木的成长状况不好,也可能会引起病虫害的扩散,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林区树木的培育和日常检查护理工作,强化其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增强森林虫害的防治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病虫害种群检测体系,对害虫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定期纪录和存档,加强病虫害的预防,采用生物科技技术实现有效防治。与传统的防治模式相比较,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和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所在,所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实现较为稳定和高效的治理效果,减少害虫的繁殖面积,加快培养有利于遏制害虫的自然天地,在一定程度上较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化学成分的释放,从科学的层面上加强了害虫防治和治理的效率,在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害虫的监管力度,注意预防害虫等其他天敌生物造成的次生灾害危机。
三、结语
就目前我国森林保护现状而言,病虫害危机依然是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大棘手问题,害虫不光时刻影响着森林资源树木的生长,还制约了林业资源发展的生态效益,所以相关林业部门应当加强排查林业建设中虫害防治工作的缺漏,结合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从治理设备和基础资金建设,到防治的部门分工,都要严格把控,在工作中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防治观念,科学引进新型技术,包括高校治理虫害的方法和抗虫害树种,从根本上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效率,加快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金小芳.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绿色科技,2016,(12):48-49.
[2]王永彬.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对策探析[J]. 科技资讯,2015,(31):111+113.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3
关键词:蚕桑项目;规模化经营;蚕桑管理;特色经营;现代农业
1桑蚕规模大户生产经营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泾县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留下的都是年迈老人,采用的都是传统养殖办法,养殖效率低。如果将这种零星的饲养转化为联合饲养,实施大棚养蚕,实行全年条桑育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从而降低蚕农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产值。另外,规模化养殖能使得土地得到综合利用,利于实现“果桑”、“桑药”、“桑蔬”等综合产业的形成,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桑树病虫害,达到增产增收[1]。
2蚕桑规模化生产“增产增收”
1)果桑模式。泾县桃花潭镇栽植了约27hm2的果桑,该品种既能采摘果实又能养蚕。依托桃花潭景区(4A级)的旅游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采摘体验,即“农业+旅游”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其酿酒,味道鲜美具有保健价值,市售价达到了130元/kg,销售良好供不应求。2)桑药模式。即桑树和金银花、黄精等数十种中药材间作,有的中药材对桑树病虫害以及蚕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大量产生品质良好的中药材,提高亩桑效益,实现第二收入。现阶段蚕区农户已联系多家中药生产厂家,初步达成合作。3)桑蔬模式。桑树和一些蔬菜间作,桑园间作榨菜、白菜、萝卜等生长期短的绿叶菜,不仅可以达到防病减病,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桑叶品质,提升蚕丝品质。4)综合利用。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桑叶茶。在传统养殖中因为桑叶叶片质量不佳影响蚕的质量。研究发现将桑叶芽头摘下来之后,利于提高桑叶品质,满足蚕的营养需求。最主要的是,将其按照炒茶技术精制成茶口感极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目前生产桑叶茶有两家企业,并且制定了桑叶茶省地方标准。还有桑枝木耳,其原生态健康品颇受市场欢迎,规模化经营后,可以利用剪伐后的大量桑枝,培育桑植木耳,提高综合利用价值。以上四种综合开发项目,都能走农旅融合路线,延伸产业链,使得当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
3泾县规模化蚕桑经营存在不足以及解决方案
虽然该地区能够认识到规模化经营优势,并能够提供技术支持,使得蚕农动态更新技术增产增收,但是对于规模化经营形成的果桑、桑蔬、桑药以及桑叶茶等产品的对外宣传不足,不能有效地打开销路。没有实现“互联网+蚕桑”经营模式,在总体经营策划上显得薄弱。
3.1缺乏媒体推广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中,只有打造地域文化才能提升桑蚕销售规模和销售价格,实现更大的利润。但是该地区从政府层面、蚕农角度都缺乏地域文化打造的行为,一直依赖“蚕桑大县”这顶帽子来静等上门收购,价格方面不占优势,很多利润被收购商侵占。另外,果桑酒、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特色产品缺乏相应推广,就会失去很大的市场份额,而这些特色产品能够广泛销售,本身就对泾县蚕桑品牌塑造很有帮助。目前该地区并没有形成策略的推广方案。另外,对于蚕桑规模化经营和特色经营形成的农旅结合项目,也同样需要宣传,否则门可罗雀,会造成蔬菜、药材、果实的过盛积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解决方案是由县政府带头建立泾县蚕桑官网平台,另外建立泾县蚕桑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宣传该地蚕桑文化,结合古今历史形成图文并茂宣传,打造泾县蚕桑品牌。同时积极地引导当地蚕农建立微信号,集中对外扩散,提升品牌推广力度。
3.2未形成产业链
目前蚕桑生产环节,都是蚕桑站在负责主抓持。然而除此之外与规模化经营有关的其他主体没有很好地融入进来,比如蚕茧收购部门、丝绸厂、科研部门等等。这就使得蚕桑规模化经营失去了产业链这个生态圈,没有实现更大的资源整合,经营风险虽然会因为规模化经营降低,但没有产业链支撑,风险仍然得不到切实把控。比如市场风险当中价格变动,一直以来是该地区蚕桑生产收入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建立产业链将收购、生产企业纳入其中形成合作,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就会实现稳定的收购价格,促进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解决方案,建立当地蚕桑协会配合县政府积极地筛选蚕种公司、收购公司、丝绸公司、蚕药公司、农机具公司、物流公司等等,使得这些公司进入合作名单形成具体的产业链。彼此利用合同来实现制约,做到信息对称,实现产业链经营。为了确保产业链有效运转,要成立专门的微信组,实现即时信息交流。在协会引领下定期开会,对市场问题形成解决方案,确保产业链竞争优势。
3.3未形成电子商务模式
商务模式即通过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等建立虚拟门店,对该地区的蚕桑产品予以销售。但是目前来看,蚕桑站在此方面的工作并不能顾及到,其只是集中指导蚕桑技术推广方面,缺乏适合时代的经营思想,没有意识到帮助蚕农扩大销售对于该部门的重要意义。或者说其拥有这样的思维,但是因为不是本部门工作而作罢。如果是后者,证明当地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是政府层面围绕蚕桑联合各部门对电子商务采集意见,集合相关经验人才打造旗舰店,结合自媒体形成强大的推广局面,配合平台推出各种活动,从而积累粉丝扩大销售,以网店推出泾县蚕桑品牌,带动当地地面销售,实现良好的O2O模式,扩大销售途径,实现增产增收。
3.4缺乏管理人才
蚕桑规模化经营,还存在特色产品开发项目,这样庞大的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主持。但是从该地区具体操作掌握在蚕桑站手中的现状来看,对市场颇有建树的管理人才是比较缺乏的,这必然限制整盘规划,直接影响规模化经营效果,如果效益不佳直接降低蚕农积极性,后果不堪设想。解决方案是当地政府主导培养现代农业管理队伍。比如当地能人或者回乡创业大学生等,专门结合当地情况对其进行培训。针对规模化经营的关键点予以讨论,既能提升他们市场经营能力,也能够给蚕桑规模化经营带来灵感。之后,将具体的方法方案快速落地,实施成效由政府来负责检查和监督[3]。
4结语
安徽泾县实行的蚕桑规模化养殖正走在路上,现在积累的经验还显得有些薄弱,不过其已经有了一定效果,只要在总体策划、媒体宣传、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便可以使得经营管理明确了方向,蚕桑产业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给当地蚕农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徐建新.浅论蚕桑规模大户的生产经营管理[J].中国蚕业,2003,24(3):67-68.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森林虫害;防治工作;问题及对策
森林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着很多物种,其中也包括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会给森林资源带来负面的作用。相对人工林来说,天然林里的生物链系统比较完整,很少出现森林虫害等问题,而人工林里的生物链系统并不完备,导致了很多森林虫害问题,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人工林里的虫害会对森林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科学有效地寻求解决方案,提高对森林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尽量避免虫害的发生,进而达到促进林业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北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阐述。
一、森林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虫害防治难度增大
随着森林虫害发生范围的不断扩大,防治难度也更大了。伴随树种单一的纯林建设的增加,导致了虫害严重化。森林害虫种类增多,造成了人类的惨重损失。目前,爆发严重且能够成灾的害虫种类已经显著增加,过去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美国白蛾等至今尚未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又有新的虫害传入,红脂大小蠢等危险性虫害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防治积极性不高。有些干部对森林虫害的危害性认识很浅薄,防治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往往错过防治最佳适期,导致虫害蔓延成灾。目前大多数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和林权所有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对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由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林权所有者坐享其成,几乎完全依赖县局,片面的认为只要县局防治,地方相邻群众防治与否根本没有关系,甚至一些造林户遇到严重的疫情,认为根本没办法防治,恰恰是这种消极的思想严重抑制了防治工作的大力开展,致使根本调动不了群众,基层林业部门基本承包了所有防治工作。
2、疫情的发现和上报不及时。在疫情的调查方面,一是很多单位没有调查监测团队;二是缺少普查监测疫情的科学方法;三是普查监测的手段有所欠缺。因此,漏报、假报、不报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疫情扩散而不知,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难。
3、疫情泛滥,资金不足。很多地方政府面对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例如,美国白蛾大量出现后,这种疫情以高密度、大范围为主要特点,其次,美国白蛾有“一代少、二代多、三代猖”的特点,而且代与代间没有明显的分界,造成防治任务难以进行。在严重的疫情下,经常会发生巨大资金不足的情况。资金不足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目前缺少国家防治专项资金;二是养护经费里面只有极少的列支,发现疫情后各单位只有自筹资金来解决这个突发问题。
4、防治技术不精,方法不科学。目前,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上,经常会出现技术不精,方法不科学的现象,导致防治工作效率不高。比如,在美国白蛾防治的过程中,防治人员对林业和防治药物不熟悉,加上没有深入学习和培训,只是按步就班的开展工作,所以经常出现防治方法不科学、不到位、不及时,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
5、没有形成联防联治制度。在防治过程中,大部分地方呈现的是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缺乏统一的部署、统一的用药,统一的行动,特别是疫区的防治过程中,很少与相邻乡镇、村队联系,无法形成联防联治的有效形式,孤军作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主要对策措施
(一)加强森林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为了有效的达到森林虫害的防治目标,必须把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只有及时准确的发现汇报灾情,才能做好接下来的防治工作。对全部的森林资源进行虫害调查监测,一定要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坚决避免平时调查不仔细,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变得很严重的局面。
(二)改进森林虫害防治的手段
防治方法不科学、不到位、不及时的情况非常严重,所以,必须改进方式方法。针对防治方法的改进采取的三个建议: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造林时要尽量避免单一树种纯林,营造混交林,从而增强森林的自然抵御力,创造出一个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共同发展的系统;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的安全规定,杜绝使用剧毒且高残留的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可以引进与此时的害虫为敌的有益害虫来控制疫情。
(三)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病害虫的发生,就要断绝病害虫的入口。一是在公路路口增设检疫点,加强对运输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查工作,严防带疫进入。二是加强产地的检查,特别是在无法建立检查设备的高速公路上,产地检查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销售地点、储藏、加工、及苗木、花卉、果品等场地的管理,强烈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流动路径。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各部门要有意识去防控森林害虫,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森林害虫防控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大事,列入到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真正正地做防治,逐级签订责任状,确保每一片树林都有责任人。并且应该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五)强化保障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
针对虫情严重,资金缺口大的现实,一是应加大投资,以有效控制疫情;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动员承包户积极除治,减少承包户的依赖性和消极处理疫情的态度;三是积极向国家争取防治专项资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的生态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全面加强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对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关部门及机构应针对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并采取可行有效的应对方案,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现代园林;施工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1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绿化近些年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提出,促进了整个城市化进程,而园林绿化则是整个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外部景观和生态平衡,关系到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虽然这些年发展迅速,但在施工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园林的绿化效果和植被的成活率。笔者通过多年的园林绿化施工经验,得出以下一些存在的缺陷。
1.1 园林绿化施工时一项极其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在对各种植被进行施工时候,对地基,土壤,水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根据不同植被种类做出选择,同时,也要根据植被的生活规律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但我国目前存在着统一施工的弊端,没有能够根据各种地理和自然条件做出严格的施工标准,或者是对植被的挖掘、运输、移植、护理等一系列的过程,难以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造成了植被的成活率不高。
1.2 施工技术落后,我国近代的园林绿化起步较晚,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新的设备和新的施工技术引进和应用的比较缓慢,整个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使得施工中存在着不少误差,造成技术上的不规范。
1.3 重视移植施工,忽视护理施工
我国的园林绿化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注重对各种植被的挖掘,运输或者移植入土,但是一般都是一旦植被移植入土,便忽视了后期的护理,忽视对植被的病虫害防治,忽视水肥的均衡等。
2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1 要做好绿化施工的设计,对绿化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和环节都结合绿化目标,现实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做出合理的安排,将生态理念和美学构思融入其中,做好图纸的设计和完善,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组织准备,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选择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分不好各种工作任务,从全局出发,兼顾局部,从细节处做好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最后,要准备好各种施工的器械,包括机器设备和各种生产施工材料,为正式施工做好准备。
2.2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控制
2.2.1 对土壤的科学处理和选择。土壤是园林绿化过程中植被的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直接影响着植被的成活率,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类型和植物的生活生存规律,做好土壤的选择,同时,要在移植入土之前,用科学手段对土壤进行土壤的酸性,碱性等性质做出探究分析,同时,对土壤的透水透气等各个方面做出实验,看是否符合这种植被的生长要求,如果土壤和植被的种类不相符合,应该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比如酸碱中和,消毒,施肥等。力求使得土壤可以符合植被的生长要求。其次,要根据植被的种类对基坑的深度做好合适的准备,避免土坑太深或者太浅,要做出科学的设计规划。
2.2.2 实施科学严密的定点放线。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m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2.2.3 要严格植被的选择标准。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3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探究
3.1 施工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3.1.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刻了解各类病虫害发生原因,探究发生虫害,病害的时间周期,找出其诱发因素,并及时派遣专业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整个园林施工进度的监控,对施工中的植被加强监管,做好护理措施,一旦有任何异常,及时消弭在萌芽状态。
3.1.2 多种防治方法结合,斩草除根。由于整个园林施工过程中,植被种类繁多,造成病变虫害类型更为复杂多变,此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深入了解其病况或是发生虫害的原因的基础上,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对虫害病害做到彻底灭绝,防治反复。
3.2 施工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2.1 物理防治法。使用物理防治法,则需要对病虫害等产生的原因,诱发的内外因素,整个园林施工工程中的周边环境,都做到了如指掌,并能够从相应病菌,害虫种类中,找出各自特点,利用其弱点,充分结合光、色、热、电等物理元素,采取措施。
3.2.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药剂,比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对病毒害虫的灭杀。这种防治方法必须要建立在对原有植被不造成破坏或伤害的条件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
3.2.3 生物防治法。基于整个园林工程的生物防治方法,也将是整个园林施工保护方法中最环保,最可持续,最经济,最长久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基于整个生物链的考虑,利用生物链中的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的生存生活规律的认识,去豢养,培植与之对应的天敌生物或是植被,让原有的病虫害得到遏制甚至被消灭,从而保持了园林工程中整个生物系统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从而得到防治病虫害的长期效果。在生物方法中人们最常用的有虫治虫,以鸟治虫,微生物治虫,以螨治虫等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长久,生态,但见效较为缓慢适合作为长期策略,但却是将来园林施工护理的主流趋势。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和生态的平衡,更关系到整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候,要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科学施工,规范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控,保证各项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减少植被的损坏和死亡率,提升整个园林的绿化周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病虫害解决方案范文6
行业信息化
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成都国科海博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军工、电力、林业和水利等领域,向其提供关键业务支撑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是专注于行业应用软件及相关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成都国科海博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军工、电力、林业和水利等领域的关键业务支撑系统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是专注于行业应用软件及相关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由成都国科海博资产有限公司和成都鼎鑫浩润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要业务基于四大核心行业:军工、电力、林业、水利。五大核心技术能力:中间件、云计算、敏捷管理、数据整合、应急指挥和企业内控。
主要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科研院所敏捷管理平台、协同设计平台、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珍稀动物智能识别跟踪保护系统、山洪预警应急指挥平台、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水电集控平台等在业界有较高的影响力。
公司办公场地2000余平方米,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研发基础设施完善。公司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3A资质、CMMI-3级、安防一级、测绘丙级、建筑智能化二级、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重要资质,多项产品被列入成都市名优产品名录。
公司已有著作权及软件产品登记50余项,正在申请包括10项专利在内的30余项知识产权。此外,公司与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IBM等知名高校和公司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
1. 林业“麟平台”。林业“麟平台”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一体化林业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前端烟火和珍稀动物识别追踪技术和摄像机、云台、野外设备控制箱等产品,覆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珍稀动植物监管、科研管理、许可证管理、林权管理等12大林业信息化核心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