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推广设计、羌族、视觉元素

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羌族文化展开各种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羌族的历史发展、羌族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分类整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开发羌族特色旅游产业等方面。比较少有站在文化推广、文化合理发展的角度的研究,及比较系统的利用设计对四川地区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的研究,也很少有针对尝试结合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推广设计的研究。羌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应用潜力[1],哪些民俗文化适合用设计进行推广?如何利用设计来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本项目以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地缘及教学优势,通过带领多个学生团队实地考察研究,发挥各种设计学科优势,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对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设计的探索,形成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期对该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提供支持和帮助。

一、四川羌族地区考察

羌族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此外在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的部分区域散居。在四川省内,羌族主要分布于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县、平武县等区域,其余散居在黑水县、丹巴县、庐山县等地。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四川省汶川县萝卜寨、桃坪羌寨、羌人谷,以及北川县石椅羌寨、吉娜羌寨等地为代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影像资料收集、访谈、活动体验等,了解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二、四川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一)关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关于民间风俗习惯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称,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字、、行为习俗、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如:民族语言、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族舞蹈、婚丧祭祀、民族节庆、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间饮食等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是长期缓慢形成的,特定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稳定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2]

(二)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概况

四川羌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语言文字方面:羌族有自己的语言,称为羌语,分为南支和北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羌区一般通用汉字。羌族的历史、传说多是通过口传、民歌、民间戏曲等形式流传下来的。方面: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比较典型的有羊图腾崇拜、白石崇拜、祭山、祭水、祭火等。“释比”在羌族族群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羌族的祭祀、节庆、婚丧、修建等活动都由释比主持。行为礼仪方面:羌族敬老、好客、尚武,羌族人结婚、丧葬、节庆、建房、饮食等都有相应的礼仪传统。日常生活方面:羌族服饰和刺绣非常具有代表性,服饰的材质、颜色、样式,刺绣的图案、针法等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羌族饮食文化中,“咂酒”、药膳、野菜、腊肉等也颇具代表性。羌族的传统建筑以碉楼最具特色,碉楼兼具防御和储藏作用,材料为石片和黄泥,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

(三)震后保护和开发对羌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

汶川地震使得四川大部分的羌族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包括羌族建筑、物品等物质文化的破坏,以及由于羌族文化传承人及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专家遇难而导致的非物质文化的破坏和断代。我国各类文化保护政策的出台,以及震后各方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对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有些地区也存在过度开发等问题。从研究过程中走访的多个羌族村寨情况来看,距离城市越近的村寨,汉化越明显;而距离城市较远的,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中的村寨,羌族传统文化的保留较好。震后,很多原本已被汉化的村寨也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专门派人到民族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区学习交流,回到本村寨后再进行推广。这些对于羌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推广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推广设计

(一)关于文化推广设计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2

民俗村旅游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笔者比较了与之相关的“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并对三者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的界定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综合其共同点,乡村旅游地点发生在乡村地区,并且以乡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关于民俗旅游,刘德谦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与城乡民众密切联系的民俗传承事象作为旅游主要目的对象的旅游活动。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民俗旅游可称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间传统和现代市井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的地点不仅包括乡村还包括城市,分为“乡村民俗旅游”和“城市民俗旅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结合体。民俗村旅游的地域范围是在乡村,是以乡村当地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应该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同时民俗村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为当地的民俗,包括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节日节庆以及婚丧嫁娶等社会民俗。因此,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区以其特有的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异地城乡游客前往观光、休息、体验及学习,具有民俗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

二、国内民俗村形成模式与类型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民俗村旅游是在京郊地区,京郊地区现在大约有330个民俗村,其中市级民俗村达156个,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先后完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13个区(县)的“一区(县)一色”旅游特色功能定位、30条“一沟一品”的沟(带)地域乡村旅游规划和30个村庄的乡村旅游创意策划,使京郊地区的民俗村旅游更加规范化。国内其他地区的民俗村发展虽不是非常集中,但也各具特色。

(一)形成模式

1.历史积淀模式

历史积淀模式是指民俗村以其自有的民俗特色为基础,附之该地区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没有经过太多的人工雕琢,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形成民俗村落的模式。该模式初期的旅游形式多以郊区农村观光、学生郊游和“农家乐”为主,逐步发展形成规模之后,形成独具当地民俗特色的村落。例如山东章丘朱家峪村,它是山东省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处处彰显其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形成了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村落。朱家峪村在早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流连忘返,逐渐形成了民俗旅游村,该民俗村的发展正是典型的历史积淀模式。

2.人工打造模式

人工打造模式是指该民俗村地区本来缺少民俗文化特色或民俗文化特色不明显,后经过人为规划、改造而形成的民俗旅游村落,其中也包括人为建造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等,此种民俗村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来吸引游客,此类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华侨城集团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共建有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

(二)民俗村的类型

1.古村落观赏型

古村落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建村,年代久远,且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游客以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对其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进行观览。这种类型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引导游客前往观光、游览。其典型代表有江西婺源古村落群,它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此外还有山东章丘朱家裕、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浙江丽水莲都西溪、安徽黄山西递古村。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西塘等也属于此等类型。

2.农事体验型

此种类型是指在特定的民俗环境中,旅游者同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这种类型与“农家乐”旅游非常相似,但游客收获更多的是对当地民风民俗的体会。例如北京东小河屯民俗村推出的“乡下有我一分田”,游客可认领土地,不但可以自己耕作,还享有耕地的管理权,真正地体验农家生活。类似的还有昌平麻峪房民俗旅游村和海南琼海椰寨等。

3.文化游览型

以当地人文特色为依托,由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人文因素为主题发展起来的民俗村落,游客到此主要是观赏当地的人文建筑以及膜拜历史名人,重游历史文化。例如山东潍坊杨家埠民俗村(木版年画)、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浙江瑞安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四川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母系文化)、福建永定土楼(古民居)等。

4.主题公园型

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俗文化游览园区,通过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民俗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以及参与性的民族游乐活动,展现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如海南兴隆亚洲风情园、古都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宁波象山“中国渔村”旅游区、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等。

5.休闲度假型

将民俗与休闲度假相结合,以度假为主,在水乡、山村或民俗园中小住数日,对游览地的衣、食、住、行作亲身体验,同时对当地的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方言等加以了解。例如山西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北石槽村的世外桃源民俗村,该民俗村共投资2亿元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目前有六个基地:世外桃源民俗文化村、世外桃源水上乐园、世外桃源生态养鸡场、世外桃源飞人俱乐部、世外桃源花果山、世外桃源生态村,是一个集生态养生、休闲、餐饮、养老等于一体的民俗村。

三、国内民俗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早期的民俗村旅游是从“农家乐”发展而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民俗村尚未充分挖掘出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内涵不够深厚。例如京西地区的民俗村旅游。京西地区以永定河文化为主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但目前该地区的许多民俗村至今还停留在简单的食宿接待上,“民俗味”不够浓厚。当地的一些自采山茶、特殊风俗等活动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没有达到“品味民俗”的目的。而且出于经济利益和迎合游客心理的目的,很多地区在开发民俗项目时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体现出当地民俗的特色性。例如南方各地推出的“江南古镇民俗村”、“水乡古镇”等很多民俗旅游项目都较为雷同,这会形成区域内的竞争和旅游资源的浪费。

(二)经营粗放,组织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地区民俗村发展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农户自主经营。而随着现代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旅游品质要求的增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更贴近农家生活的“生态”和“文化”的体验。而且这种单一式的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进一步加深了产品的同质化,以及产品的低层次开发,最终导致区域性民俗村旅游“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常此以往,必然会阻碍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

(三)部分地区出现“飞地化”现象

所谓的“飞地化”,是指城里人占据了乡村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使乡村旅游收入中的大部分被外来投资者带走。在乡村旅游业中,经营者的本地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乡村性,而“飞地化”是对乡村性的最大威胁。城市经营者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尤其是之前多年从事餐饮娱乐业的职业经营者,他们拥有丰富的餐饮经营经验,因此在乡村旅游经营中会对乡村本地的经营者造成一定的排挤,使农村地区大量的经济收入外流,造成了“飞地化”现象。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历史积淀模式形成的民俗村,由于其多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因此资金投入方面不是非常充足,造成了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比如住宿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床铺很硬、通讯设施不完善等。而且目前大多数民俗村旅游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然形成的,缺少统一的管理,更谈不上人才引进和储备问题。部分地区即使是统一规划,也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委会统一规制,这种方式没有引入现代管理体制,不利于民俗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相比较来说,人工打造的民俗村景区做得相对较好,在人才和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五)促销手段落后,市场开发被动

2004年,《北京市密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课题小组对北京市密云民俗村的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调查结果表明,密云民俗旅游村在营销中存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所占比例较少。在国内民俗村旅游中,大多数靠口碑宣传来招揽游客,极少采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而且民俗村的市场开发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游客的逐渐增多导致民俗村的逐步形成,而不是民俗村自主开发来吸引游客,这种关系使民俗村的发展存在很大风险。

四、民俗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借点极化”,打造主题民俗村

“借点极化”是指充分挖掘各民俗村的文化内涵,找准其民俗特点,有组织地发展特色各异的主题民俗村。极化则从两方面体现:一是在空间上,个别主题民俗村形成空间“点”,然后以“点”(村)带“线”(民俗村带)或“面”(民俗村网络),在旅游空间上形成民俗村区域旅游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各民俗村要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建造主题民俗村,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二)管理组织化,全面提升旅游环境

在民俗村有组织地构建旅游开发的统一管理机构,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民俗村旅游开发管委会,组建村级管委会,同时各民俗村选出代表组成县级管委会,以便于各民俗村间的交流和管理,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同时,对民俗村的整体旅游环境进行改造,塑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其中包括道路、卫生、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包括服务质量、旅游文化等软环境的提高。硬环境的改善重点应在集资和监督方面下功夫,而软环境的提高主要是加强对民俗户的培训和教育,可选择在旅游淡季定期组织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受旅游培训和教育。

(三)坚持“本地化”,防止“飞地化”

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劳动力本地化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发展民俗村旅游中应与当地的农民保持充分的联系,保证旅游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留在旅游目的地。例如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实行的“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以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为支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在其他旅游地的现实操作中,虽不必照搬这种模式,但是“产业链的本地化”以及“经营者共生”确实是一种很好地防止“飞地化”的方式。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俗旅游 产业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人,占38.97%,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世居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悠久深邃的神秘基因。“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多彩贵州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何加快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旅游业对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来阐述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与市场是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

1.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慨况

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四个大类:①经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生产性民俗文化;B、交易性民俗文化,;C、生活性民俗文化。②社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社会礼仪民俗文化;B、家族民俗文化;C、村落民俗文化;D、民间组织民俗文化;E、历法和时节节日民俗文化。③信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巫术、占卜类;B、民族宗教活动民俗文化;C、民间禁忌超自然事物。④游艺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体育竞技民俗文化;B、民间杂艺民俗文化;C、民间艺术类民俗文化;D、民间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从旅游业的角度和旅客感知方式,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又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类:即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次的研讨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辅助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以上论述可见,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是种类多、内涵丰富,二是分布广且相对集中连片,三是原始性和神秘感强,四是特色浓郁、别具一格。所以,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大,可打造多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适应各层次游客的需要。

2.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分析

国际旅游游客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到2010年世界旅游人数将从2006年8.42亿人增长到11亿人,而到2020年将达到16亿人。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指出,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并同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他还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西班牙居第二位,到2020年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态势已基本形成。如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八年后的2007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1.42亿人次,旅游收入648亿元。

贵州国际国内游客总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2007年1―9月贵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比本省人口还多出1000多万,旅游总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47.8%,在西部各省名列前茅。全省220余家星级酒店的5万多个床位,日日爆满,许多散客一房难求。

二、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大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和加强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游客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贵州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都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游客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促进和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4~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文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贵州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发掘新的旅游资源,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配套的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4.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和谐团结进步

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谐交往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不会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发生变化,反而会更加有效地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进步。

三、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交通不便,旅游通达性差。2.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档次低,效益差。3.部分景区遭损坏,一些珍贵的民间手工艺技术濒临失传。4.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5.贵州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尚处在“地处深山少人知”的状态,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四、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建议

1.改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环境

(1)转变政府职能,在进一步营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氛围的同时,运用科学发展观,联系当地实际,由政府统一协调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

(2)优化投资环境,坚持自筹资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顺应国际国内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趋势,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3)在坚持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开发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如民间传说、历史名人、民居建筑、民族风俗以及曾为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件)转化成现代文化创意和项目策划,以文艺的手段借助传媒打造成“旅游名片”。

(4)加快旅游公路的建设步伐,公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注重旅游公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区域界限,联合组织策划别具一格的旅游活动,举办推介会、旅游艺术节等形式展现旅游形象,吸引招徕国内外游客,开拓市场,促进市场互动。

2.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培育旅游购物市场

(1)利用贵州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选准资源“亮点”,实施集中开发优势项目,合力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以特色品牌带动周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亮点”的选择,既要考虑民族民俗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其他优势资源的配合。在构建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作支撑,赋予旅游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品牌地位。

(2)以旅游为载体,高起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研发旅游特色商品,丰富旅游购物市场。合理安排和增大购物这一旅游环节的创收、创汇能力。旅游商品不仅可以宣传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而且可以调整一定范围内的消费结构。打造出一批植根于本土的,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产品的绿色化和精品化,不断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民俗文化比较优势,

(1)正确认识民俗活动、民俗歌舞艺术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语言、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继续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演艺展示活动,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魅力;借助旅游业的流动性强的优势,向海内外旅行商宣传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促销活动,辐射带动运输、宾馆、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围绕民俗旅游做文章、定规划、搞建设、抓经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和谐发展,在人口较集中的城镇,依据民族自然村寨的特征,复制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民俗馆等;在有条件的村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在”农家活动,在自然村寨直接打造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生态村,使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基本保持原生状态,实现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以民俗节庆活动为依托,加强节日文化与旅游的交融,刺激消费,繁荣经济。贵州民俗节庆具有很强的观赏型与参与性,且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容易成为促销民俗文化产品的重要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水凤:浅析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2]贵州年鉴.2006

[3]刘 瑞: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科学技术与贵州旅游.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编

[4]马 波: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9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网络传播;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威胁,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起了挑战,保护民俗文化并传承是当务之急。湖北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如何利用网络推动其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现状

湖北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现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①

(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传统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报纸在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地发行的报纸,主要有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此外广播对于当地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起着巨大作用,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恩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五峰人民广播电台、长阳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中,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最为显著。各县市州的电视局通过创办民俗文化节目或电视剧等传播民俗文化。恩施广电局依托民俗文化办的节目《幺妹带你耍》,融合了相亲、美食等民俗元素。而《长阳土家讲坛》电视节目也是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血誓》展现了婀娜旖旎的鄂西风光和独特质朴的土家风情。电影《妹娃要过河》呈现风光绮丽的清江山水、土家传统的民居吊脚楼、热情奔放的土家歌舞,充满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还有本土电影《我不是贼》,也表现了土家吊脚楼群里的土家儿女生活、土家八宝铜铃舞、土家特制腊肉等。

(二)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给传统媒介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其不断创新;网络传播虽然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环境,但也推动了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传播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力量。1.扩大了湖北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范围扩大,让民俗文化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当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出去,也使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增强了人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播活动中去,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随着认同感的加强,人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网络传播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双向沟通等特性,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用户可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二是传播快捷,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对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统一;三是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视频、三维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生动地传播;四是超文本这种非线性的数据链接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联想规律,大大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五是开放的互动传播使用户可随时互动并展开讨论,表达意见。目前湖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网络传播的特性并未形成有效的匹配度,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开挖并广泛传播少数民俗文化的资源。

2.未能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都是可采用的传播方式。而各种网络社区、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聚集各种人群,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和讨论;网络大众传播则包含政府、传统媒体和民间建立的各种网络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或权威、或传统、或专业的传播,但力量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合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策略

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凸显网络媒体传播的作用

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新闻报道。网络传播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形态,在推动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笔者对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2016年刊登的恩施州七个县(市)(除建始县外)的新闻报道数量进行统计,恩施州通过新闻报道向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至少展示700次,如果乘以每篇新闻的点击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视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络电视新闻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二是网络电视节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三是依靠民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相比于网络电视新闻,网络电视节目对传播对象报道更具深度。近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不少具有民俗特色的电视节目,如《远方的家,北纬30°行》栏目组拍摄了“秘境巴东”“仙居恩施”“有利之川——利川”“山中聚宝盆宣恩”“巴土风情,神往咸丰”等,对巴东纤夫文化、恩施民歌、利川山寨文化、宣恩三棒鼓等民俗文化均有介绍,其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都达到万余次。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电视传播。近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纷纷与网络接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播电视局改名为恩施网络电视,成立了恩施网络电视新媒体,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开播;恩施广电在原恩施传媒网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已初步完成整个平台建设和内容的全新改版,为网络电视新媒体配置的3G直播车,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具有现场实时电视和网络直播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电视媒体单位也纷纷改革,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市)电视台与网络融合发展,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大投入,配置直播设备,在恩施“女儿会”、来凤“一节一会”等民俗节日上,以影音视频形式将这些节日影像传播出去。

2.充分运用其他新媒体进行传播

其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包括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他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分享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个人传播行为。此外,多家微信公众号运营机构和新媒体组成“恩施微信联盟”,每周推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和阅读数排行榜,促使新媒体更好地运营和宣传恩施文化。很多政府单位和公众媒体如五峰新闻网、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等也都与粉丝有互动。

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实现移动网络覆盖。要想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和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设备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有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才能使网络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

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依赖于网络,养成了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因此,要注重民俗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如加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网站建设,开发如摆手舞、撒尔嗬、土家吊脚楼建筑过程等的网络视频,制作介绍民俗文化的电子书等,构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在网上浏览、学习,人们的分享、转发等行为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5.促进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盛行催生出网络文化,如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网络歌曲等,以其大众化、娱乐性使其更易流行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将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如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网游,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网络小说,结合湖北恩施民俗中“女儿会”,开发与此相关的App手机软件等,都是将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举措。这种文化呈现方式,符合网络人群对文化的接受习惯,利于在网络环境中传播,这种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也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演变过程。

6.加大新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推动了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但从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看,多是政府单位、公众媒体、公司等在利用新媒体,多用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新媒体传播内容,如做跟民俗文化相关的手机报、彩信及微博、微信推送,将少数民族的民歌、山歌开发成彩铃等,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助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7.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5

1.乡土民俗教育的概念与目标

新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环境决定人格发展过程能否顺利。自我人格的发展包含着自我对所属文化氛围的认同,任何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某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属性的环境,这是个体情感归属的所在,是获得健康人格的基础。因此,获取健康人格需依赖良好的乡土民俗文化环境。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包含国家、民族、地域、地理环境等多种文化资源。而乡土民俗文化是社会环境下最主流的文化类型。乡土文化不仅可以提供当地人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也支撑着一定领域、范围的知识体系的沿袭,尤其是那些处于基础学习中的学生们,乡土文化是其接受并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准备。因此可以认为,乡土民俗文化是个体接受教育并获得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另外,2011年10月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015年1月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为大力开发乡土民俗文化建设和教学指明了方向。

2.乡土民俗文化教学的起源与现状

就全球而言,在乡土民俗文化教学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并明显区别于他国和地区的优秀的本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形式和内容,这些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各年龄层的学生牢固掌握本民族、国家相关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所学的乡土民俗文化不仅包含语言、文学等方面的文化,更包括涉及本民族、国家的历史、优秀人物、优秀思想和其它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更多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通过其熟悉的文化环境实现对知识体系与社会的认知。西欧各国在一些近代思想启蒙下较早地提倡并开展了乡土教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认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不能离开日常所见及所接触的文化,尤其是地理、历史学科的教学。甚至有学者反过来将地理与历史学科合二为一设置为乡土科,可见西方对乡土民俗文化的重视。德国是各国中最先将乡土民俗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教育的国家,之后愈来愈多的国家也相继开始实施。因不同文化生活的背景差异,全世界目前有多种乡土课程的学习形式:俄国将乡土文化知识渗透至各学科的日常教学,美国将乡土教育与日常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日本是通过乡土民俗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社会与政治变迁背景,澳门的乡土教育则是以寻找因被殖民而丢失的本土文化。以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乡土教育尽管形式有较大区别,但因教育的过程和要求符合教育规律而取得不错的效果。我国的乡土民俗文化教育开展的时间晚于西方约两个世纪。虽然早在周朝就有“方志”出现,但其后并未大规模地运用于教学。清末光绪年间(1904)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为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关于乡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国家层面的法规。其中的“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为第一、二学年的教学重点,其后的第3—5学年以朝历代的圣主贤君等内容为核心。强调历史教学要采用各地的“乡贤名宦”等名人的事迹,来培养幼小学子们的“希贤慕善”的心境。清末之后的乱世使许多仁人志士认识到乡土教育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便纷纷开始提倡乡土文化教育。当时文化界著名人士蔡衡溪发表了《复兴民族精神必先提倡乡土教育》一文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与议论,蔡衡溪编写的《乡土教育纲要》也由大华书局出版。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指示各省编写乡土教材作为中小学和普通民众学习的补充教材。随后的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推出了以“搜集乡土教材”为核心任务之一的《中等学校各科教学研究组织通则》来鼓励各地开展乡土文化教学。总而言之,以“复兴民族”为目标的民国的乡土教育一直未曾中断,虽然主要出于政治的需要,但对中国的乡土文化教育打下了基础。1949年以后,包含乡土教育的我国的各类教育一直都伴随着各种政治运动而不断变换地进行着,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乡土教育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热潮,其标志是1987年的《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纪要》,但《纪要》很快就湮没在了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二、中职语文挖掘乡土民俗资源开展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②《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主要包含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技能和思维的训练、语文各项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相关学科素养等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有多种方式来实现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但乡土民俗文化教学则会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实现上述功能。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各地的乡土民俗文化不仅不会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本乡优秀人物及与其相关思想不断地补充当地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这就为中职语文使用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展开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发展学生,改善人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③”乡土民俗文化的教学最重要的核心是重视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对每个个体都具有“根”的意义,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叶落归根”的情结即源于此。同时,语文与乡土文化的良好结合可以以最贴近生活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植入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使教学通俗易懂。乡土民俗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相关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将本地区重要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转化为对故乡和国家的热爱。因由爱国爱乡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学生习作、绘画、音乐舞蹈等不同表现形式将对人文历史、人生及社会的思考表达出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人生阅历,有针对性地使用乡土民俗文化的学习资源便容易使他们理解历史人文知识,认同本乡本土文化。与普通的教学素材不同,乡土民俗文化的种类众多,内容广泛,是属于既难以掌握又特征明显的教学资源,很多情况下是与学生各自成长背景相关的具有家族化特征的各类文化形式。这与中职生的吃穿住行游乐娱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只要教师在教学环节因势利导,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一般而言,贴近学生的乡土民俗资文化教学资源是学生常见的,例如地方戏曲、手工艺术品、地方建筑、特色饮食、宗教文化等等。在整理这些乡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家乡有进一步认识,较容易生成荣誉感和自豪感。乡土民俗文化的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便实现了我们想得到的爱国爱乡的德育教育成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一些思想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上世纪80年代西方思潮对以学生为主要社会群体的冲击,90年代西方新自由思想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冲击,甚至包括近年来的“韩流”、动漫等软文化的冲击,对相关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理念、个人信仰均造成了重要影响。我们也应该用思想文化的力量抵御部分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中国各地乡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沃土,衍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所以以乡土民俗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应该可以发挥一定的抵御作用。

三、以福建省为例的乡土民俗文化教学内容及建议

1.福建省典型乡土民俗文化内容

依据地理方位的不同,福建省大致可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闽中等几个地区,各个地区的语言、民族、饮食、人物、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物产等乡土民俗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福建省的民俗文化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表现于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文化功能。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和闽北的乡土民俗文化差异较大。首先是语言,福建省东西南北各地的语言差别非常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其语言差异也很显著。例如使用闽南语的地区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的语言共性较多,但相互之间仍有很大的差别。有时,即使是一个地市内的语言也由一定程度的差异,如目前福建各地区语言最为复杂的三明地区。三明有三大汉语方言,即客家方言、闽方言和赣方言。客家方言属于闽西客方言的一个分支,闽方言与闽南、闽北、闽东和闽西的连接地区,并与这四个地区有明显差异。赣方言主要属闽西北赣方言区。闽客家方言、闽方言与赣方言还有交叉过渡地带,最终形成三明市的十种方言互相独立、无法相互交流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各个语言独立的地区一定有着与其他地区相独立的文化现象,有着与之相关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福建省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境内分布着除赫哲与基诺两个民族之外的54个民族。福建也是我国回族的发祥地之一,其主要人口来源是古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来的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人的后裔。福建省在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置了18个少数民族乡,每个乡都有独立的乡土民俗文化,也是乡土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来源;福建省的饮食闻名全国,并随着人口迁移享誉世界,福建饮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福建小吃。由于福建省在历史上经历了诸如中原人南下及闽粤融合等多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所以境内的饮食内容极其丰富,各地区都有当地的特色饮食,如沙县小吃。尤其是做为我国南方唯一小吃城的漳州市,特色小吃种类繁多。较有名气的漳州小吃有蚝仔煎、手抓面、沙茶面、三角饼、鸭面、双糕润、马蹄酥、豆花、烧仙草、竹笋冻、五香、锅边糊、扁食、猫仔粥、鲁面、蚵仔面线、四果汤等几十种。另外,闽菜也是福建特有的全国重要菜系之一。福建省地方传统艺术形式也多样的,影响较大的有木偶、地方戏曲与曲艺、杂技等形式,各地市也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内容。以福州地区为例:福州的“榕城三绝”和“福州三宝”是当地民间工艺最具代表性内容。福州三宝中的脱胎漆器是与景德镇瓷器及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有着很高的艺术地位。福州的传统艺术的代表是评话、十番和闽剧,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福建省物产也极为丰富,全省均盛产且以泉州安溪为代表的茶叶、德化陶瓷、永春老醋、漳州水仙花、武夷岩茶、兴华米粉、龙岩干、尤溪广前金桔等上百种非常闻名的各地特产也都带有各地独特的文化印记。总之,福建省各地区均有种类丰富的文化形式,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上述文字所提及的还远不能列举出所有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还需要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认真查找、总结和归纳。

2.关于福建省乡土民俗文化教学的建议

(1)规范编制乡土民俗文化教材和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应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组织编写乡土民俗文化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各地应将其独特的乡土民俗的文化形式和代表性内容纳入到教学活动中去。(2)开拓学习内容的宽度和深度福建省内的各种乡土民俗文化均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传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在相关文化的研究内容上进行宽度与深度的扩展。如福建有宋慈、柳永、洪承畴、黄道周、蔡襄、李贽、郑成功、林则徐、冰心、郑振铎、陈远光、陈嘉庚、舒婷等数百位历史名人,相关于他们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艺术作品、思想体系和人物影响都是可以在学习中进行深度宽度拓展的;福州三宝和榕城三绝均为手工艺制作,在学习中不妨借鉴《景泰蓝制作》的说明方式进行详细了解;对福建各地的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甲戏、南词戏、芗剧、莆仙戏、闽西汉剧等戏剧种类的学习,可以参考比照中职语文课本中的《窦娥冤》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同时,在授课时要注意紧抓各种不同类别的乡土民俗文化形式的各自特征展开教学。

四、结语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协同学;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开发对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当今游客外出旅游的热门选择。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性和民族风情浓郁,是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旅游要在新形式、新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各旅游地、旅游资源不能再孤立片面地单个对抗、发展,而是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协同发展。本文基于此,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开发做些探讨,以期能为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一、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一)协同学理论概述

协同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是从希腊文来的,意思是协同合作的科学。[1]5它是一门横断科学,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运用广泛综合性学科,是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协作的科学,着重研究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认为任何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小系统或子系统组织起来的,在特定条件下,这些子系统之间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产生相互协同的现象,同时,又会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从无序转向有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状态。协同学中的“协同”指协合、协作、合作的意思。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2]协同学理论主要的基本原理有:

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从协同学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对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起到一种内驱力作用。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或物质聚集状态达到一种临界点时,它内部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并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协同效应就是“协同导致有序”。

支配(或伺服)原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很多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影响它的变量非常多,甚至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因此影响一种事物发展的因素也就数不胜数,所以要特别选择一些序参量来描述系统在临界点处有秩序的转变。哈肯将这些变量分为两种,即阻力大衰减快的快变量和无阻力的慢变量,并且认为慢变量在整个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主宰或支配的作用,也决定着演化的结果。支配原理指的就是快变量服从慢变量,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受序参量的控制和支配,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行为。

自组织原理。一个系统要从无序状态转变为具备一定结构的有序状态,或者从有序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首先需要环境提供能量流和物质流作保证,也就是说控制参量需要达到阈值时,这种转变才成为可能,这是必需的外部条件”。[3]29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原理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当有外部力量进入时,大系统会通过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作用,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新状态,形成一种全新的时空环境、或一种全新的功能和有序结构。

(二)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1“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5]17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凝聚着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特质,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民俗文化一般包含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民俗、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建筑、民族节日和工艺等”,[6]26“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7]71地位极其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开发好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尤其是一个大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发展和互补。而“协同论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8]37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内不同子系统之间有一个相互协调、协作、配合的良性循环过程。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研究,具有以下可行性条件:

1、协同学理论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运用范围广泛。由于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其使命并不仅仅是发现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9]239它所揭示的共同原理和规律,不仅用来研究自然现象,而且可以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这样复杂事物的演化规律。[10]39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协同理论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更多不同系统的、不同学科的研究之中,如化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管理学领域等等,同样也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运用范围非常广泛。

2、民俗文化旅游已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旅游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已具备了相对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11]中越双方以边境为中心,开通了南宁――河内的航班、南宁――越南下龙湾的国际客运班车;海运基础相对较好,有防城、钦州、北海及越南的海防、下龙等众多港口,交通非常便利。这些都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良好的经济、贸易、旅游等政策条件。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旅游圈启动和发展以来,中越两国国际关系友好,都非常重视中越边境地区的合作,特别是地处“桥头堡”地位的中越边境地区,发展机遇更多。同时,中越边境地区为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也制定实行了一些政策举措;此外,中越边境还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沿海沿边开发政策等多种优惠政策,这对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中越边境有着相似、相近的语言、风俗和文化,这为边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协同旅游发展中,可以使边境区域内各子旅游区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互协作,通过协同发展来实现边境旅游的更大化效益。

3、新形式下边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然要走协同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旅游中,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趋势之一,也是一个旅游热点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更是提出了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实现边境旅游业的可持续、跨越发展,就必须走协同旅游发展之路。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取得了不少成就,带来了不少效益。

因此,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研究中,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用系统的协同学理论去研究民俗旅游发展,对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特殊、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

广西与越南的边境线长1020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桂西南边境与越南山水相连,它背靠中国大西南,面向东盟十国国际市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区,是中国华东地区、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有沿海、沿江、沿边地带,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交往最便捷的通道,是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连接沿海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桂西南边境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极具特色,有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多式样的民族建筑、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民族歌舞、独特的民族工艺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桂西南边境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独特,如:有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壮族歌圩文化;有南方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有古朴的民族服饰和精美的壮锦、绣球;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美食、风味小吃;有师公道公舞、麒麟舞、铜钱舞等二十几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有优秀的如铜鼓、天琴、啵咧等民间艺术;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有壮拳、舞龙、舞狮、赛龙舟、抢花炮、打陀螺、抛绣球等近三十种民族体育游艺民俗等等,所有这些都充满了边境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边境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根据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对民俗学系统的四分法,结合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将其分为如下表1中的类型:

政府及旅游企业已认识到以上内容丰富的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及开发的重要性,做了相应的民俗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还有加大开发力度的趋势。如崇左大新县在原来民俗风情特色旅游基础上,于2013年又启动了20个民俗风情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更多的民族旅游新亮点;桂西南边境的壮族三月三歌节,仍传承着特色民族文化;还有已走向国际化发展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宁明花山文化节等。各地在民俗旅游发展中,也日益认识到边境合作、区域合作及一体化的重要性,凭祥市每年都举办“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龙州“水口口岸中越商品交易展销会暨美食节”就是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的最好体现。

三、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构建及协同性优化

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在协同视阈下,构建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协同效应,这要求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子系统中的各个协同要素能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支配或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使支配系统向着有序、稳定的结构功能方向发展,朝着共同的目标协作努力,才能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扩大和发展,最后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一)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基本原则

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要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旅游学、经济发展理论、协同学基理论、民俗学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互补互利共赢的整合原则,整合好中越边境各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独具优势和特色的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要遵循整体协调和效益最佳化原则、协同发展下效益优先并兼顾公平原则。要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情况,并特别注意以上理论在桂西南边境旅游合作、开发及协同发展运用中的相关要求和前提,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做好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促进边境旅游业的发展。

(二)构建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