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S633.4;S636.1;S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074-02
山东省苍山县是我国知名蔬菜产区,苍山大蒜以其品质优良、耐储耐运、蒜薹蒜头双高产享誉中外;苍山长城干辣椒优质高产、色泽红亮、辣味上品,深受市场欢迎;苍山大蒜、苍山长城辣椒分别于2007、2008年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苍山县农业局组装配套示范推广大蒜、菠菜、干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一般出产蒜薹9.0 t/hm2、蒜头10.5 t/hm2、菠菜15 t/hm2、干红辣椒6 t/hm2;蒜薹产值4.5万元/hm2以上、蒜头产值3万元/hm2以上、菠菜产值2.25万元/hm2以上,干红辣椒产值6万元/hm2以上,总计实现产值15.75万元/hm2以上,田间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全县已推广1 600 hm2,现将大蒜、菠菜、辣椒套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茬口安排
9月下旬施肥整地,10月1―10日播种大蒜,播种大蒜后在畦埂上套种菠菜,3月底至4月上旬收获菠菜,4月中旬在畦埂上播种辣椒,5月上中旬采收蒜薹,采收蒜薹后在大蒜畦埂上移栽辣椒苗,6月上旬采收蒜头,8月中旬开始采收辣椒,一直采收到9月下旬[1-2]。
2 大蒜栽培技术
2.1 整地做畦,施足基肥
大蒜与辣椒都是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要实现大蒜、菠菜、辣椒的高产,施足基肥是关键。种植地块土质以壤土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撒施基肥,施肥按照“施足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进行,一般施土杂肥90 t/hm2或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 500~2 250 kg/hm2、硫酸锌22.5 kg/hm2、硼砂15 kg/hm2作基肥。撒施基肥后抢墒耕翻,耕深20~30 cm,耕后纵横耙细、耙平,做到地平土细,土松下实,无明暗坷垃,然后做畦,畦带宽90 cm,其中畦埂宽30 cm,畦面宽60 cm,每畦种植4行大蒜,行距20 cm。
2.2 选用良种,精选种子
苍山大蒜有蒲棵、糙蒜、高脚子3个品种,大蒜套种茄子的应选用早熟的糙蒜品种和中熟的蒲棵品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选头大、瓣大、瓣齐的蒜头和百瓣重400 g左右以上的蒜瓣作种。播种前掰瓣分级并剔除霉烂、虫蛀、破碎的蒜瓣,晾晒2~3 d备播[3]。
2.3 适时播种,提高质量
播种一般在10月1―10日进行,此期日平均气温16~17 ℃,5 cm深处地温为18 ℃左右。播后一般8~10 d出苗,13 d齐苗。冬前达到5叶1心为壮苗,根系发达,高抗冷害和冻害,翌年春天返青快,长势强。
播种时从一边按行距顺序开沟,开沟深度在10 cm左右,播深6~7 cm,播种株距7~8 cm,播后覆土耧平,蒜瓣尖与地面距离2.5 cm,提高抗冻性[4]。
2.4 浇足蒙头水
栽完后立即浇透水、沉实土壤,促使蒜瓣扎根生芽。若浇水过少、过晚,种瓣易被根群顶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
2.5 喷洒除草剂,覆盖地膜
浇蒙头水后3 d喷施除草剂,可用40%氧氟乙草胺乳油100 mL对水50 kg均匀喷于地面,然后每畦用0.7 m宽的地膜覆盖,地膜要横纵拉紧盖严,两侧及中间取土压实,提高保温、保湿、除草效果。
2.6 田间管理
2.6.1 破膜放苗。地膜覆盖大蒜有2/3蒜苗可自行拱出地膜,对不能自行拱出地膜的,及时集中人力破膜放苗。
2.6.2 适时浇水。大蒜齐苗后,视墒情浇水1次,12月上中旬大蒜越冬前浇越冬水,清明前后浇返青水,返青水不宜早浇,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生长[5]。大蒜在伸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应该及时进行补充。在大蒜提薹后立即灌水,第2次灌水在第1次灌水后4~5 d进行,最后一次浇水在收获前4~5 d进行。
2.6.3 合理追肥。对叶色发黄、苗情较差的地块,4月上旬结合浇返青水撒施尿素300 kg/hm2,4月中旬大蒜进入蒜薹伸长期后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用1%尿素加1%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每7~10 d喷1次,连续3次。
2.6.4 病虫害防治。播种后覆土前用35%辛硫磷微胶囊剂6 kg/hm2喷施播种沟,防治蒜蛆等地下害虫,3月下旬用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蒜蛆。从4月上旬开始,结合叶面施肥,用8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锌600倍液喷洒叶面,防治大蒜叶枯病、灰霉病,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次。
2.7 适时收获
5月上中旬,在蒜薹抽出叶鞘40 cm左右,弯曲呈钩状,总苞由绿变白时为蒜薹采收适期,采用人工提薹,避免损伤蒜株。5月底至6月初,提薹后20 d,大蒜叶片变为灰绿色,底叶变黄脱落时及时收获蒜头。蒜头收获后在田间晾晒3~5 d,然后编辫或堆小垛放于通风阴凉处储藏。
3 菠菜栽培技术
菠菜栽培过程中,优良品种的选用尤为重要,应选用抗逆力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皇家速腾、菲戈、墨宝08等进口菠菜品种,用种量为15 kg/hm2。在大蒜播种后浇水覆膜前,于畦埂上撒播套种1行宽幅菠菜。菠菜播种出苗后,结合浇水施用尿素120~150 kg/hm2,促苗生长。冬前一般生长到4~5片叶即可安全越冬。菠菜的主要病虫害是蚜虫,当发现蚜虫时要及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待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菠菜返青后,行情较好时,即可收获上市。
4 辣椒栽培技术
4.1 播种
辣椒选用山东苍山地方品种长城朝天椒,4月中旬菠菜收获完毕、大蒜浇第1次水后,在大蒜畦埂上开沟溜种播种辣椒,播种量为7.5 kg/hm2。
4.2 适时定苗
6月上旬大蒜收获后及时定苗,株距8~10 cm,定苗密度为12万株/hm2左右。
4.3 肥水管理
定苗后及时浇水,随水冲施高氮高钾复合肥300 kg/hm2,促进返苗,由于大蒜基肥施用充足,辣椒中后期一般不用追肥。为了确保辣椒能够及时落红,在生产中应该避免施用大量氮肥,确保辣椒的质量。在生产后期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肥喷施。辣椒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雨天要及时排涝,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4.4 中耕培土
待大蒜收获完、辣椒返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辣椒进入分枝盛期要耘锄培土2次,以促使其多发侧根和防止涝渍。
4.5 病虫害防治
蒜茬辣椒病害主要有落叶病、叶斑病和病毒病。这些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病毒病在长势弱和早期蚜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易发生,增强植株长势和防治蚜虫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发病后可喷施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7 d喷1次,连喷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蚜虫主要发生在分枝期,要及早用吡虫啉防治。棉铃虫和玉米螟主要发生在结果期,要在幼期喷抑太保、溴氰菊酯等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或用毒饵诱杀成虫。
4.6 收获
8月中旬后辣椒陆续成熟,应及时采收,成熟的标准是籽粒饱满,颜色深红,光泽鲜亮。9月下旬可连根拔出,靠红采收。采收后及时晾晒,有条件的最好进行烘干,效率快,质量好,售价高。
5 参考文献
[1] 李朝恒,卜凡中,李君,等.大蒜微喷灌地膜覆盖技术[J].作物杂志,2005(5):44-45.
[2] 纪德荣,王月多,赵纪润,等.大蒜、菠菜、玉米、大豆一年四种五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11):21,56.
[3] 杨中华.晚茬小辣椒种植技术[J].河南农业,2011(11):46.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退化:栽培技术:提纯复壮:大蒜
格尔木紫皮大蒜品种为晚熟品种,春季播种,晚秋收获蒜头,亩产可达1500-1800公斤,紫皮大蒜具有很好的生物药用价值,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大蒜是通过蒜头进行无性繁殖的,长期以来蒜农都是采取农家自留种,这样年复一年的种植,蒜种得不到提纯复壮,存在着严重的种性退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小,假茎变细瘦弱,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蒜瓣小,独头蒜,面包蒜,葱叶蒜等增多,产量降低品质低劣。这是大蒜生产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的首要障碍。
1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的积累,种性变异,其次不良的载培条件也对大蒜的种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如农药的长期使用,也导致了种性的变异。
1.1是栽培管理不当,如早播,偏施、重施速效氮肥,加重二次生长和面包蒜的发生程度;高度密植,采苔过迟或快速生产蒜苔而致使假茎功能叶受伤,造成头小,瓣瘦弱;
1.2是土壤贫瘠,理化性状不良,整地粗放,灌排不畅,缺肥干旱等,造成独头蒜,少瓣无苔蒜等;
1.3选种留种技术跟不上,导致品种严重混杂退化。
1.4品质感染病毒。由于大蒜是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长期的无性繁殖必然导致病毒在体内积累及其它不良性状的累加,造成种性退化,常见的症状有二:一为条纹花叶,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点,连接为褪绿黄条纹;一为植株畸形扭曲,心叶被包住难于伸展。病株鳞茎(蒜头)减少,瓣少或不分瓣,蒜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本病是造成大蒜逐年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5大蒜瓣退化叶再生
在蒜生长到一定时期,鳞芽开始分化,叶片退化,鳞芽逐渐形成蒜瓣,退化的鳞芽外的鳞片形成了蒜瓣的外皮,这是大蒜正常生长的一般规律。大蒜在蒜薹露出的同时,蒜薹周围随之长出一圈小蒜叶,5—7小叶围着蒜薹长出。这些小叶是新蒜瓣的外皮顺着蒜薹长出的一条长长的新叶,而新蒜瓣的生长点并没有萌动。发生二次生长现象,也称为马尾蒜。因为它是蒜瓣的外皮长出的叶,而新蒜瓣并没有萌动。这种出叶现象对蒜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一般减产10—20%。其原因与施氮肥量有关。凡底肥施尿素30公斤/亩以上或氮、磷、钾复合肥100公斤/亩以上的出叶率高,而底肥施氮量少的出叶率低。另外与气候有关。暖冬是大蒜退化叶再生长的主要原因。
2对策:
2.1选用优质蒜种。播前晒种,选种标准是具有本品种的特征性,应选择蒜瓣干燥、茎盘生长正常,蒜头圆整顶芽肥壮,大小均匀一致,无病斑,无伤口洁白紧实的蒜头做蒜种,一般是留4-6瓣蒜。
2.2.采取提纯复壮措施
2.2.1建立大蒜种子田,种子田要适当稀植,及早采薹,加强管理,精细选种。
2.2.2利用天蒜繁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蒜种,同时也可提高产量,达到复壮种性的目的。
2.2.3建立异地大蒜留种田。异地留种可避免退化,提高大蒜种性,利用异地生长优势,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异地交换,能有效提高种性和产量。
2.2.4用气生鳞茎繁殖。方法是在大蒜生长后期抽,延迟蒜头收获期15~20天,待蒜台变黄,气生鳞茎发育成熟时采收,
2.2.5采用脱毒措施留种。近几年科研部门采用此法留种,经脱毒的蒜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必须是原种,超过3代以上则增产不明显。经脱毒的蒜采收不能过迟,否则易造成散瓣,影响大蒜的商品价值。
3不断提高大蒜的栽培技术水平。
3.1配方施肥,疏松土壤
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要适宜,且氮、磷、钾肥要成比例配合。播种前,使40厘米深层的土壤疏松通透,以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吸收深层土壤的磷钾营养。
3.2种子处理:选用适时(20斤蒜种1袋药)或甲硫多菌灵(100斤蒜种3袋药)进行蒜种处理,注意喷药均匀,晾干后再播。
3.3合理轮作,适当密植:忌与葱蒜类作物重茬,收蒜头和蒜苔的一般采用株行距8—15厘米,每亩4万株左右,大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肥,要及时浇水追肥。第1次追肥于4月下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以后分别于5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第2、第3次追肥,每次每亩结合浇水冲施尿素10-15千克。收获前1个月左右不再追肥。进入5月后气温较高,大蒜生长量大,需水量大,一般7-10天浇1次水,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
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紫斑病、叶枯病、大蒜病毒病、蒜蛆、葱蓟等。蒜蛆和葱蓟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或用40%的乐斯本1500倍防治;紫斑病、叶枯病等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生长期间若发现叶片畸形、萎缩、花叶及发育不良的植株,可能受病毒病感染,要及时拔掉。并喷施叶面宝等叶面营养剂,有助于促植株生长,钝化毒源,减轻发病。
参考文献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冀西北坝上地区;大蒜;播种期;植株性状;蒜头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3-2482-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3.021
Study on Sowing Time of Garlic in Bashang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
HUANG Wei1,LI Wen-jie1,TA Xiu-cheng1,MIAO Ding-ding1,LI Gang2
(1.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 075000, Hebei, China;
2.Green Agriculture Plant Hospital in Shangy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Shangyi 675750, Hebe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sowing time of garlic named “Xibali” in Bashang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so a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foundation for the local garlic production,the three sowing time treatments including A(March 22), B(April 1), C(April 11) were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es includ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plant trait,bulb traits and yield, et 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A, the emerging time of treatment B and treatment C was shorten 7 and 11 days,respectively. The plant trait,bulb traits of treatment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eatment A and treatment C;The premier grade garlic proportion of treatment B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11.0 percentage point and 27.6 percentage point higher than treatment A and treatment C,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A and treatment C, the garlic bolt yield of treatment B was increased by 8.41% and 40.82%,the garlic bulb yield of treatment B was increased by 10.19% and 16.08%,respectively. In this experiment,the suitable sowing time of garlic in Bashang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 was the end of March to Qingming Festival.
Key words: Bashang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garlic;sowing time;plant trait;bulb trait;yield
1996年冀西北坝上地区才开始种植蔬菜,持续发展至今,所种蔬菜种类以花椰菜、绿菜花、萝卜、大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1]。由于20年的连续种植,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如土壤养分严重失调、田间病虫害加重、蔬菜种类单一、品种类型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菜农经济效益下降、地下水开采严重等,这些严重阻碍了该区蔬菜节水技术的推广和蔬菜产业的升级发展[2]。因此,调整冀西北坝上地区蔬菜的种类和品种结构迫在眉睫。
大蒜别名蒜、胡蒜,是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栽培种[3],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4]。大蒜的叶面积小,表面有蜡质,水分不易蒸发,耐旱性较好[5]。由于其根系小,根毛少,吸收能力弱,所以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可以达到减少灌溉用水,节约水资源的目的[6]。大蒜较耐贮运,有利于向外出口,增强市场竞争力[7];喜欢冷凉气候,病虫害少,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8]。国内关于大蒜播期的研究已多见报道,但大多数是有关秋播大蒜的研究[9-13]。
有研究资料表明,大蒜的播种期因地区和品种而异,可分为春播和秋播,以北纬35°~38°为春播和秋播的分界线,北纬35°以南地区冬季不太寒冷,大蒜幼苗可自然露地越冬,以秋播为主,来年初夏收获;北纬38°以北地区,冬季寒冷,秋播幼苗易受冻害,宜在早春播种,夏中或夏末收获;北纬35°~38°之间的地区春秋两季播种均可[14]。而冀西北坝上地区处于北纬40°~45°之间,年均气温3.8 ℃,冬季严寒,只适宜春播。本试验所在地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小蒜沟镇勿乱沟村,该镇素有种植大蒜的习惯,但调查得知,农户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茬口复杂,播种期差异较大。为此,试验以该地区主栽大蒜品种西八里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通过观测大蒜的出苗时间、田间长势,蒜薹及蒜头的产量,旨在确定坝上地区大蒜种植的最佳播期,为坝上地区调整蔬菜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年3~7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小蒜沟镇勿乱沟村(东经114°22′,北纬44°00′)进行。该地海拔1 200 m,年均气温3.8 ℃,年平均降水量400 mm。试验地土壤类型是沙质栗钙土,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1.7 g/kg、全氮0.8 g/kg、速效磷(P2O5)4.6 mg/kg、速效钾(K2O)64.3 mg/kg,pH 7.5。
1.1 试验材料
大蒜品种为张家口市怀来县种植的西八里大蒜(紫皮)品种。
1.2 试验方法
大蒜采用平畦栽培,每小区畦长2.0 m,宽1.2 m,3次重复。设3个播种时期,第一播期为A(3月22日),第二播期为B(4月1日),第三播期为C(4月11日),株行距为7 cm×13 cm。7月14日收获。每小区播种前施底肥磷酸二铵180 g、尿素50 g、蓝钾70 g。播种时浇相同量底水。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记录各播期的生育期;在蒜薹收获时记录蒜薹产量;在大蒜收获时每小区取样5株,测定其株高、假茎粗、叶片数、蒜头重、蒜头直径、蒜瓣数、单瓣重;同时对蒜头进行分级,测定各小区的蒜头产量,折算成667 m2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大蒜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播期对大蒜出苗期影响明显,且大蒜出苗时间随着播期的延迟而缩短,从播种至出苗,播期B的出苗时间需26 d,播期C的出苗时间需22 d,播期B和C较播期A的出苗时间分别缩短了7 d和11 d。对其他生育期而言,各播期之间相差不明显。从整个生育期看,播期A经历111 d,播期B经历103 d,播期C为95 d。
2.2 不同播期对大蒜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播期B大蒜的株高最高,与播期A无显著差异,但播期B的株高显著高于播期C(P
2.3 不同播期对大蒜蒜头性状的影响
表3数据表明,不同播期对大蒜蒜头性状有明显影响。从蒜头直径看,处理A和处理B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播期C(P
2.4 不同播期对大蒜蒜头横径大小的影响
商品蒜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蒜头横径的大小,蒜头横径在5 cm(含5 cm)以上的蒜头为一级蒜,横径在3.8 cm(含3.8 cm)~5.0 cm的为二级蒜。
由表4可知,播期A、B、C的一级蒜比例均值分别为73.3%、84.3%和56.7%,以播期B的比例最高,较播期A、C分别高出11.0和27.6个百分点;而播期A、B、C的二级蒜比例均值分别为90.3%、94.7%和83.7%,表现趋势与一级蒜比例规律一致。
2.5 不同播期对大蒜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早播的处理A和处理B抽薹率显著高于晚播的处理C(P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大蒜出苗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这与冀西北坝上地区的气温变化有关,据杨福存[15]的监测结果表明,冀西北坝上地区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2.5~3.0 ℃,土壤刚开始解冻,大蒜播种后经历较长时间出苗,较低的气温抑制了植株的发育;进入4月初后,日平均气温达到4.0~4.5 ℃,土壤正在解冻,而到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达到了5~6 ℃,土壤解冻将近结束。因此,4月初进行顶凌播种是坝上地区大蒜播种最适宜的时间,这也正符合有关大蒜的农谚“清明不在家,立秋不在地”。
大蒜植株和蒜头性状均以处理B表现最好,这大概与蒜株粗壮,花鳞芽分化早有密切联系。植株个体粗壮,不仅可使花鳞芽分化提早,延长其分化期,而且还使营养物质雄厚,增加鳞芽分化的数量,提高副芽发育成蒜瓣的比例,增加蒜瓣的盗[16]。处理B蒜薹和蒜头产量显著高于处理A和处理C(P
本试验结果表明,过早播种,出苗期长,大蒜生长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造成功能叶少,功能期短,产量不高,蒜头商品率下降,种蒜效益不高。过迟播种,大蒜全生育期相应短,缩短了营养生长期,全叶龄减少,花鳞芽分化推迟,生长膨大期也相对缩短,后期功能绿叶减少,导致鳞瓣少、蒜头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冀西北坝上地区大蒜最佳播种期为3月底至清明节之间。
参考文献:
[1] 张俊花,黄 伟,张立峰,等.冀西北坝上地区萝卜地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60-63.
[2] 刘树庆,刘玉华,张立峰.高寒半干旱区农牧业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 邵 坚,魏振.大蒜脱臭技术[J].河南科技,1993(10):22.
[4] 曹建华.大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果菜,2009(3):46.
[5] 耿建仁,毛秀英.紫皮大蒜春季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1998(6):18-19.
[6] 张 愚,毛启明.大蒜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1963(3):283-293.
[7] 于得水.同样储大蒜 效益两重天[J].农家参谋,2003(8):31.
[8] 李建明.无公害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8(3):75.
[9] 常宗堂,郭芝青.不同播期对大蒜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3(2):14-15.
[10] 姚明华,王 飞,陆秀英.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大蒜产量构成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948-950.
[11] 蒋士菊.大蒜不同品种与播期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5(4):140-141.
[12] 刘同金,程智慧,赵慧玲,等.适宜与大棚基质栽培番茄套作的大蒜品种及其套播期研究[J].园艺学报,2013,40(3):555-561.
[13] 张久远,粟周群,周世洋.品种与播期对大蒜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增刊):24-26.
[14] 黄 伟,任华中,陈洪峰.葱蒜类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 蒜套棉;防烂铃;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25-01
蒜套棉立体栽培模式在鲁西南地区发展多年,高产高效显著。但近年来蒜农偏重于大蒜效益,片面选用早发型、上桃过快、底部结铃多的棉花品种[1-6];加之施肥不当,施肥时期掌握不科学,N、P、K比例失调,土壤氮素含量过剩,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钾肥施用不足,导致肥料元素失衡;再加上是常年植棉老区,枯黄萎病较严重;近2年在棉花花铃期雨水偏大,鲁西南棉区土壤肥厚,势必形成花铃期生长郁闭现象,以致底部和中部内围铃在吐絮初期发生烂铃现象,最终造成棉花品质和产量出现严重问题。针对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烂铃问题,选用中熟偏早的优良抗虫棉品种,如鲁棉研24、鲁H498、济5104、润棉6号等,并集成了蒜套棉防早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4],大面积地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防烂铃、增产效果。现具体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选用中熟偏早、综合优良性状的抗虫棉品种
金乡、鱼台、巨野及成武东部等老棉区,鲁西南蒜套棉栽培面积比较集中,其中以金乡为代表的蒜棉固定栽培模式已近30年,所以应选择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4、济5104、鲁H498、润棉6号优良品种具备下列特点:结铃性强、疯叉少,果枝柔韧适宜简化整枝;生育期127 d左右,中熟偏早适宜鲁西南蒜棉套种;衣分高、铃壳薄、吐絮畅型品种,高衣分皮棉产量高,铃壳薄、吐絮畅品种不仅易于采摘而且对防烂铃有一定效果;第一果枝部位适中,上桃快且集中,“三桃”比例合理。具备以上综合性状,品种才能发挥较大的增产潜力,且适宜简化粗整枝。
2 轻简化,适期育苗移栽
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可缩短与前茬作物35 d的共生期,为健苗早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打营养土钵不仅费工且劳动强度大,育苗时间过早,遇春寒棉苗易受冻害,移栽后与大蒜共生期过长容易加重病害,后期易早衰。因此,在蒜套棉栽培条件下,改以往3月底营养钵育苗为4月8日左右轻简化基质育苗、2~3片真叶移栽种植。播种时间一般在清明后冷尾暖头较为合适,裸苗移栽的适宜苗龄为2~3片真叶,正常壮苗标准为苗高15~20 cm、真叶2~3片、子叶完整、叶片无病斑、叶色深绿、茎粗叶肥、茎红色多于绿色、根多、根密而粗壮,早播一般25 d、晚播20 d左右适龄移栽。移栽要把握“苗到不等时”的原则,即适龄要及时移栽。
为达到控旺、促壮、防烂铃的效果,在4月5―10日之间下籽育苗,在5月10日左右移栽,轻简化育苗较传统的营养土钵育苗节省用工7.5个/hm2。
3 合理密植,简化整枝
随着杂交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花栽培的密度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大群体小个体”逐渐发展到“小群体壮个体”[1-4],由过去的高密度(4.5万株/hm2以上)转向低密度(3.0万株/hm2以下)的发展。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逐年降低[1-3]了棉花栽培密度,大多在2.55万株/hm2,甚至低于2.25万株/hm2,直接导致群体结铃下降,产量下降。通过2年密度筛选试验研究,密度低于2.7万株/hm2和高于3.9万株/hm2时产量下降显著,且密度高于3.9万株/hm2时中下部烂铃个数增加显著,适宜密度范围3.0万~3.3万株/hm2,地力肥厚密度控制在3.0万株/hm2左右,地力偏低的地块,密度易控制在3.3万株/hm2左右。
提倡粗整枝,即在大部分棉株现蕾后,去掉第一果枝以下的全部营养枝和叶子,即采用“捋裤腿”法一捋到底,这样操作简便、快速,尤其适于基质棉苗,基质苗较营养土钵苗返苗期短、发棵早,在现蕾后去除底部叶枝利于蹲苗,有防旺长的作用。对于移栽密度不足3.0万株/hm2或缺株的棉田,可保留棉花底部1~2个营养枝,在打主茎顶尖时将其边心间一并打掉,以保留叶枝来提高稀植棉田群体生物量,充分发挥棉花叶枝对产量的贡献作用。如遇苗蕾期气温偏高年份,均可去掉棉株下部 2~3个果枝边心,或直接打掉下部1~2个果枝,早发棉花适时适量摘除早蕾,具有一定的增产和防早衰、防烂铃的效果。捋裤腿方式较传统多次去除叶枝整枝方式进行整枝,节省用工3个/hm2。
4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减施氮肥
在施肥上遵循重碳(有机质)、调氮、增磷、增钾、添硼的做法,能有效防早衰、防烂铃、缓解发病程度。基施有机肥、全部的磷肥和50%~70%的钾肥,追施70%的氮肥,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含钼、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1,6],有助于防止棉花早衰及茎叶红枯病。
蒜棉套栽培方式的两作物共生期达1个月,无法整地,故基肥与前茬作物共施,即一次基肥,两茬利用,要在前茬作物的播种前深翻土壤,耙施整平。可隔年深翻1次,深翻前施腐熟鸡粪15~30 t/hm2,或同时施入饼肥等有机肥料750 kg/hm2以上。施优质复混肥(15-15-15)15 t/hm2,或施优质磷酸二氨60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
随着除草剂的推广应用,棉花得不到中耕、深耘,根系群下扎不深,而且大蒜收获前不能及时清除地膜,棉花地上部分发育速度快,造成根冠比例失调,再加上近几年,鲁西南地区在棉花花铃期多风多雨气象较重[2-5],棉花易倒伏易早衰。最好在大蒜收获后及时破膜清除前茬作物残体,采取中耕培土措施,深耘断根,促根系下扎,防早衰。在株行20 cm处深耘中耕,切断棉花的部分侧根,促使主根下扎,中耕深度12~15 cm,培土高度大约10 cm,收蒜后1~2 d内完成深中耕[3]。结合中耕,施足钾肥和磷肥,施二铵、硫酸钾的量分别为300~375、300~375 kg/hm2;见花后5 d内,结合深中耕重施氮肥,施尿素225~300 kg/hm2。
增钾调氮、合理施肥,达到防倒伏、防早衰、防烂铃及增产的效果,基肥两茬共施、追肥中耕相结合,单位面积减少用工12个/hm2,增施有机肥多用工7.5个/hm2,合计单位面积节省用工4.5个/hm2。
5 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于棉花全程的化控与防治虫害及喷施叶面肥可分3~4次一并进行。前期化控时间与防治绿盲蝽、棉蓟马等主要害虫防治时间吻合一致,打顶后化控可结合叶面肥喷施合并肥处理,“三并”管理措施较各项管理分别操作,单位面积节省用工7.5个/hm2 [7-9]。
第1次化控在6月10日前后(初蕾期)进行,喷施98%缩节胺12.0~22.5 g/hm2,对水225 kg/hm2,同时加入45%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根据棉花长势及其后条件可进行第2次处理,6月20日前后(盛蕾期),喷98%缩节胺22.5~30.0 g/hm2,对水225~300 kg/hm2,同时加入吡虫啉500 ~1 000倍液;第3次在7月5日前后(初花1周内)进行,喷98%缩节胺30~45 g/hm2,对水300~375 kg/hm2同时加入啶虫脒500~1 000倍液;第4次于7月20日前(打顶后3 d内)进行,喷缩节胺45~60 g/hm2,对水375~450 kg/hm2,同时加入45%氧化乐果乳油500~1 000倍液,同时混入0.3%磷酸二氢钾+2%尿素液的叶面肥1.5 kg/hm2。
6 及时排灌,适当晚拔材
对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棉田,如遇连阴雨应及时排水。一般棉花移栽后浇足水,苗期到蕾前期不需浇水,到蕾期、花铃期及吐絮初期,若雨水不足均应适情及时浇水。灌水时做到“看地、看棉株、看天”。 当棉株根系密集土层手捏土勉强成团,手触即散,应及时灌水[1-6];当棉花红茎比迅速上升,顶端绿色部分缩短到10 cm以下,叶色暗绿无光,应灌水[1-3];一般7~10 d连续不下雨,应灌水[1]。蒜棉套种要合理安排茬口。大蒜种植时,棉花必须及时清茬出地,以往蒜农偏重大蒜效益,9月中旬便开始拔棉材,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10月上旬为大蒜适栽期,为兼顾蒜棉双丰收,可将拔柴期适当推迟到10月初进行[1-4],棉花拔柴后,抢时整地、施肥,换茬种蒜,以确保丰产丰收。
7 结语
在目前较为适宜的鲁西南蒜套棉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棉花栽培环节,协调田间群体与个体矛盾,搭好棉株健发、稳长的丰产架势,改善下部烂铃环境,着力主攻伏桃和早秋桃,提高单铃重,从而达到防烂铃、高产、高效及优质的棉花栽培目的。
8 参考文献
[1] 谢志华.简化整枝和密度对鲁西南蒜套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2] 刘卫星,苗友顺,贺群岭,等.蒜棉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模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0):2244-2247.
[3] 谢志华,杜中民,缪蕾,等.简化整枝和种植密度对蒜套棉烂铃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4(10):43-46.
[4] 谢志华,缪蕾,苏敏.鲁西南蒜套棉防早衰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7):226-228.
[5] 谢志华.适应鲁西南蒜套栽培模式的优良抗虫棉品种的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学,2009(4):60-63.
[6] 让滨海盐碱地种出丰产棉[N].科技日报,2010-11-25(003).
[7] 李海涛,杨中旭,李秋芝,等. 蒜套棉立体套种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79-181.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蒜黄;保护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150-01
蒜黄是利用大蒜鳞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生产的一种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其生产周期短,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2~30 ℃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因此,秋、冬、春3季都可生产[1]。种植时应根据生产季节、外界气温变化,合理安排种植场所,以调节蒜黄生长的小气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大棚建造
一般若在8―9月高温季节生产,应选择户外遮荫处。冬季和早春外界气温低,要在有一定温度条件的场所进行生产。生产中应采用保护性能较好的塑料大棚或者小拱棚进行栽培。进行大棚种植时,母棚要遮光严密或覆盖草帘,子棚内避光要好。为了充分利用大棚内的空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做成多层床架式苗圃;每层床架相距70~90 cm,基部为高20 cm的种植苗床。床底平铺碎秸秆,上覆10~12 cm厚的营养土,营养土由7份菜园土、7份细沙、2份有机肥配制成。
2选种
种蒜必须选用鳞茎大、分瓣少的优良白皮蒜品种,此蒜种具有休眠期短、转化率高、蒜黄品质好的特点。在播种前要剔除腐烂、瘦弱或有机械损伤的蒜瓣[2]。
3种蒜处理
选用个大、瓣粗、均匀一致的种蒜,剥除鳞茎的外包皮和基盘,播种前用高美施活性腐殖液肥500~600倍液浸泡24~48 h,让其吸足肥水,浸后捞出,沥干水分后堆闷8~12 h进行催芽。
4播种
种植时将蒜瓣紧挨着密植于畦床中,蒜瓣间尽量不留空隙,一般用种量为15~18 kg/m2。种满畦床后,随即覆盖3~4 cm厚的细沙土,用木板拍实压平,再浇1次透水[3]。
5田间管理
5.1温度管理
5.1.1播种后至出土前。为促使蒜瓣早日萌芽,应保持较高的温度,且夜温比白天高[4]。囤蒜前要生火提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 ℃,栽后5 d保持在25~30 ℃,以利于种蒜发芽生根。当蒜黄长高至8 cm时,棚内温度宜低,一般保持在20~22 ℃,以促进蒜黄健壮生长。
5.1.2蒜黄长高至15 cm。此时棚内温度应逐渐降低,以18~20 ℃为宜,但不可低于15 ℃,土温应保持在12 ℃以上。此时若温度过高,蒜黄生长过快,叶片细弱,会影响蒜黄的产量和质量。
5.1.3蒜黄苗高20~25 cm。此时应加大通风量,温度控制在16~18 ℃之间,以促进蒜黄粗壮、高产,提升品质。在收获前3~4 d,加大通风,温度保持在10~15℃,防止蒜黄徒长、倒伏。
5.2水分管理
5.2.1管理原则。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浇水,控制好床土湿度,促进叶片迅速生长[5]。土壤过干,叶片生长缓慢,影响蒜黄产量和质量;若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又容易发生腐烂。浇水应视床土的干湿、温度高低以及通风量大小等灵活掌握。生产中可采用手握床土法,抓一把土握紧,手松土落并散开时,即需浇水。一般4~6 d浇1次水,每茬蒜黄浇水2~4次,收割前2~3 d应适量浇水1次,既保证蒜黄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为第2茬生长奠定基础。
5.2.2多层架式栽培的浇水方法。上层2 d浇水1次、中层3 d浇水1次、下层4 d浇水1次,水量为上层淋、中层匀、下层见湿为度。
5.2.3水温控制。应保持水温在15~20 ℃,可在棚内设数个水缸(视浇水量定)进行蓄水,使水温与棚温同升降,或者用冷水、热水混合的方法。
5.3湿度管理
蒜黄生长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0%,前期为促进蒜黄发芽,棚内湿度可保持在85%~90%,中期可适当降低。收获前为提高蒜黄产量、质量、品质,相对湿度可降至70%。平时调节空气湿度,可每隔1 d用喷壶洒1次水,以蒜黄叶滴水为宜。若湿度过大,可采取减少浇水次数和打开通风孔以及床面撒草木灰或细沙土的方法调节湿度。
5.4空气管理
蒜黄在生长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为保证棚内有足够的氧气供蒜黄生长,每天必须在中午外界气温较高而无寒风时,短时间开放通风口进行换气,在通风时要注意遮光。
5.5光照管理
蒜芽大部分出土时,放下草苫或盖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软化蒜叶,进行黄化栽培[6-7]。盖帘过晚,或覆盖不严密,使蒜苗见光,会使叶片变绿而降低品质。同时,盖帘还有保持栽培床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6科学采收
蒜黄长高至30~40 cm时,即可收割。收割时下刀不宜
过深,以贴地皮割下为宜,割后不要立即浇水,要将收割的刀口处晾晒2 d,以促进刀口干缩愈合,防止刀口感染,然后再覆盖2~3 cm厚的干细沙。在幼芽刚刚拱出沙面时,喷施三元素复合肥1.5~2.0 kg/m2,以补充种蒜营养不足,供其快速生长。第1茬1 kg蒜种可产蒜黄0.7~0.8 kg,第2茬约0.4~0.5 kg。第3茬的产量更低,质量也较差。如果种源充足,一般收获2次后重新换种,另行种植。收割后的蒜黄要扎成捆,放在阳光下晾晒,使蒜叶由黄白色转变为金黄色,即“晒黄”。晒的时间不要太长,并注意防冻。
7参考文献
[1] 冯海波.蒜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0(9):13-14.
[2] 张秀芹.温室蒜黄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9(4):18.
[3] 周娟丽,翟长庚,胡玉香.蒜黄高产栽培新技术[J].长江蔬菜,2008(2):33.
[4] 李伟,段俊平.蒜黄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7(2):23.
[5] 杨杨.蒜黄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11):48.
[6] 吴凡.蒜黄的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0(7):19.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 小麦;蒜苗;甘蓝;辣椒;轮作;循环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2.1;S633.4;S635;S641.3;S641.1;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096-02
连作障碍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顽疾,制约种植效益的提高,影响蔬菜食品安全。研究总结出既经济又生态环保的周期循环轮作栽培模式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查研究,总结出数种既生态环保又稳产高效的蔬菜循环轮作栽培模式,现介绍小麦—蒜苗—甘蓝—辣椒(茄子、番茄)循环轮作模式,以供参考。
1 栽培技术
1.1 茬口安排
前茬小麦收获后,于7月上中旬深翻土地前施入腐熟有机肥75 t/hm2,然后深翻晒垡杀菌,8月中旬适时整地栽植大蒜。栽植大蒜时预留好大棚间隔过道1.5 m左右,10月中下旬扣上大棚,促进蒜苗快速生长,同时(10月下旬)在改良阳畦或温室培育甘蓝苗,1月中下旬蒜苗收获后整地移栽甘蓝。1月上旬培育辣椒(或茄子)苗,2月中下旬培育番茄苗,待4月底甘蓝收获后移栽辣椒、茄子或番茄。
1.2 品种选择
大蒜选择紫皮大蒜、红皮蒜或白皮蒜均可;甘蓝选择8398、中甘11、中甘21等早熟耐抽薹品种;辣椒选择牛角椒湘研802、奥运椒2008、康大301;茄子选择紫长茄、2018;番茄选择中杂105、中杂15、金棚5号、金棚6号、金棚M10等品种。
1.3 育苗
1.3.1 大蒜。大蒜在播种前要严格选种,选择蒜瓣大、整齐、硬实、新鲜、无病虫害的大蒜作种,然后将蒜头掰瓣并剥皮,以利于种瓣吸收水分和发根。为了提早蒜苗上市期,播种前可对蒜种低温催芽,方法是将备好的蒜种用网袋装好系好绳子,悬挂在水井里距水面1.5 m高的地方2周左右即可[1-2]。蒜种用量因蒜瓣大小有所差异,一般需蒜种2 550~2 700 kg/hm2。株行距6 cm×18 cm,栽植蒜种时按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均匀条施,播后整平地面,8~10行蒜苗做成1畦,便于浇水。
1.3.2 甘蓝。采用温室小拱棚平畦育苗(适合大面积、大批量、低成本)。为了防止甘蓝通过春化作用而抽薹,播期以10月20日后的4~5 d内为宜。育苗前做好苗床,苗床宽度120~150 cm,长度任意,要求平整、细实、略带坡度,畦间过道30 cm;营养土选用未种过菜的农田土壤过筛和过筛后的腐熟农家肥按6∶4的比例混匀,每1 m3加入多菌灵200~250 g、尿素250 g搅拌均匀备用,播种时苗床铺营养土2~3 cm,播种后覆盖0.8~1.2 cm,1 m3营养土可育苗25~30 m2 [3-4]。
1.3.3 茄子、辣椒、番茄育苗。可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块育苗,也可平畦育苗再分苗,移栽时切块带土移栽。种子处理要求温汤浸种后再用1.5%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消毒,然后放在25~28 ℃的环境下催芽,60%以上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辣椒、茄子出苗慢,苗期长60~80 d,1月下旬播种为宜,番茄苗期40~50 d,2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1.4 苗床管理
春提前茬蔬菜的育苗期正处在一年当中最寒冷的1—2月。因此,苗床管理的关键是保暖增温。夜晚可采用温室内扣拱棚加盖草毡保暖,白天通过去掉拱棚的薄膜增强光照提高地温,遇到连续阴雪天,可在苗床畦面布设电热线加温;苗床浇水要求用18~20 ℃井水适量喷洒;移栽前7~10 d进行炼苗。
1.5 后茬菜苗移栽与肥水管理
1.5.1 甘蓝移栽。1月中下旬,蒜苗收获后整地做垄,条施二铵300 kg/hm2、尿素450 kg/hm2,按株行距30 cm×45 cm定植甘蓝,栽植7.95万株/hm2。浇水根据棚内耕层墒情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把握少量多次、间干间湿的原则。
1.5.2 辣椒移栽。4月下旬,甘蓝收获后(或者甘蓝收获1周前将甘蓝老叶掰掉提前套栽)按株行距35 cm×60 cm挖穴定植,每穴定植3株,呈三角形分布,栽植4.65万穴/hm2。缓苗后开花现蕾前顺水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以后采摘一次施一次肥,连续2次后可只浇水,直至拉秧。
1.5.3 番茄和茄子移栽。均采用单穴单株栽植,株行距33 cm×65 cm(行距实行宽窄行即定植行60 cm,过道70 cm),肥水管理与辣椒同。
1.6 园艺管理
1.6.1 蒜苗。蒜苗出苗前要注意破除板结,促进苗全苗齐;3叶1心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 kg/hm2,随后间干间湿适时浇水,10月中旬扎拱扣上棚膜,进入11月后开始晚上闭棚保暖,白天根据天气加强放风管理直至1月上中旬及时采挖上市。
1.6.2 甘蓝。1月上旬,蒜苗收获后及时移栽甘蓝,可覆膜栽植,也可裸地栽植,此时外界气温较低,重点要做好防风保温工作,晚上压严棚的放风口,白天视情况适当放风,进入莲座期时第1次追肥,施尿素225 kg/hm2,并进行浅中耕;进入结球前期第2次追肥,施尿素450 kg/hm2。浇水应选用井水,根据天气间干间湿适时进行,把握少量多次、晴天上午进行的原则;此茬甘蓝几乎不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要喷药。
1.6.3 辣椒。①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以保温为主,不通风,白天温度25~28 ℃,夜间15~18 ℃。缓苗后,白天22~25 ℃,夜间15~18 ℃,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引起落花落果。②水肥管理。浇足定植水,可不浇缓苗水。发现缺水,采用暗沟补水,进行蹲苗。门椒坐住并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随水追施硫酸钾300 kg/hm2。第2次追肥在果实采收期施磷酸二铵300 kg/hm2。每次追肥、灌水后,要及时通风以排除潮气和防止氨气中毒。③防落花落果。用30~40 mg/kg番茄灵进行喷花处理。进入盛果期后,要疏掉过密的叶子,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以保证通风良好。④植株调整。门椒以下的侧枝和不定芽一律摘除。门椒以上摘除内膛长枝。及时摘除黄叶、病叶、病果。⑤病虫害防治。采取这种循环轮作模式栽培蔬菜,不断改变作物种类,病虫害少而轻。可能遇到的病虫害及处理办法如下。疫病:使用生物农药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40%乙磷铝,或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病毒病:首先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其次在苗期、定植初期和开花期可使用20%病毒A 500倍液、1.5%菌毒清1 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洒。细菌性疮痂病:用生物农药4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7~9 d喷1次,连喷2~3次,效果明显。蚜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洒。烟青虫:辣椒开花挂果开始喷药,用5%敌杀死1 500倍液,或2.5%功夫2 000倍液喷药防治。
2 循环栽培模式优点
2.1 作物时空排布特点
此轮作模式的特点是粮菜轮作与菜菜轮作的结合,土壤经历了水旱交替,露地与保护地的更迭,具有良性的耕作效果。小麦的生长时段土壤处于旱作状态,经历了冬季寒冷,对一些病原菌和虫卵有杀灭作用;蒜苗、甘蓝、辣椒属于不同科别的蔬菜植物,病原菌和害虫差别很大不易形成累加,因而病虫害轻或者不发生。同时,蒜苗和甘蓝都是耐低温作物,采用保护地栽培后,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降低了设施蔬菜栽培难度,易获得高产,而辣椒是喜温耐高温的作物,4月下旬定植吻合了其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很容易获得高产。
2.2 轮作的稳产效果明显
通过6年3个周期的循环轮作统计,正常年份小麦产量6 750 kg/hm2,单价2.2元/kg,产值约14 850元/hm2;蒜苗产量达45 t/hm2,批发单价2.5元/kg,产值达11.25万元/hm2;甘蓝产量72 t/hm2,批发单价1.2元/kg,产值达8.64万元/hm2;辣椒产量78 t/hm2,批发单价3.2元/kg,产值达24.96万元/hm2,全周期产值超过46.335万元/hm2。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菜价是近3年蔬菜出园批发价,甘蓝之后栽培不同蔬菜种类,产值会因价格和产量差异有所波动。年际间波动幅度在3%~5%。
2.3 生产的产品环保安全
循环轮作模式从生态系统调控理念出发,重视不同科别作物间科学轮作,通过轮换寄主作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生产出的产品更绿色、更安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小麦 蒜苗 西瓜 西兰花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1(10):43.
[2] 张忠新,马忠琴,姚建华,等.阎良甜瓜—玉米—蒜苗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J].西北园艺:蔬菜,201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