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定向越野;开发

1.前言

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资源状况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背景

在中小学开展定向运动研究的课题的提出既有与时俱进的时尚,更有从已经开展项目的学校所取得的经验和社会效益为借鉴,以及运动参与者的认同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加上我市开展该项目已知条件和该项目的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立项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试图为发展学生耐力水平寻找一个更为行之有效的替代项目。

3.2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重在依据武夷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在了解我市可以用于开展定向运动的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力图为在武夷山中小学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4.课题研究的目标

4.1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努力做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就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我校《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5.课题研究的时间、任务、方法

5.1研究的时间

5.1.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组建好课题团队,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和研究方案。

5.1.2实施阶段: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等,确定教学的内容、项目、考核,研究和探讨有关理论。课题组成员培训。

5.1.3总结阶段:按实际方案进行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撰写教案,研究成果鉴定,撰写结题报告。

5.2课题研究的方法

5.2.1调查访谈法:为了让本课题有一个较强的对比性,在实验最初对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估,提供一个有利的依据。

5.2.2准实验法:设立对比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比研究来探索小学生定向越野与常规耐力跑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个体发展的可行性和效果。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1课题研究的内容

6.1.1本课题将作“土壤(武夷山市)”与“植物(定向越野)”生存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该项目在武夷山市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

6.1.2本课题将对传统体育的耐力跑与定向越野对学生的锻炼效果做比较研究,从而达到改革耐力跑教学方式,引入新兴的定向运动项目,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

6.1.3《定向越野》校本课程框架制定。

7.课题研究的过程、保障措施

7.1开展体育课余活动

体育课余活动必须依托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基地,学生进行体育课余活动,通常由个体兴趣出发、采取群体行动,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自主性、选择性,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体育技能的拓展延伸,是学生健身运动的主阵地。通过课余运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利于群体、合作等集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8.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效

8.1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校本课 程教材。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充分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写了《定向越野》校本教材,并作为校本教材在我校广泛使用,同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体育项目方面的特色。

9.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首先,在影响《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众多因素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定向运动专业技术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继续研究。

其次,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给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处理在师资不足,既要完成国家课程设置,又要搞好该课题研究、提高开发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研究经费不足,没有规范、迅捷的电子计时设备,活动的组织难度大,学生练习体验成效不显著。如何将本课程推广达到普及,也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之一。

最后学校课程实施需要健全、有效的课程管理、评价机制。关于如何对定向运动课程进行评价,才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育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体质,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翔.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2

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以民间游戏为核心,以校(园)本课程为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效果。

一、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原则

我们不可能直接将某种资源引入到校本课程中,而是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标准不断优化,力求资源和校本课程相符合。同时,我们要不断调整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和资源不断吸收与契合。对于民间游戏同样如此,我们不能直接将民间游戏拿来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而是不断选择和融合。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适合幼儿发展。幼儿心智尚未成熟,虽然大多数民间游戏简单易懂,和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自由行和开放性,但是部分民间游戏内容烦琐复杂,难度较大,如果让幼儿参与这种民间游戏,他们很难达到游戏目标。因此,选择民间游戏要保证其难度、内容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民间游戏,我们可以适当改编,降低难度。

其二,要注重两者融合的科学性。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我们要尽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将民间游戏引入到校本课程中,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民间游戏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很多民间游戏出现时间已经很长,一些内容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民间游戏甚至包含迷信等不健康思想,我们要针对幼儿特点进行适当改编。例如有一个名为“捉鬼”的游戏,迷信色彩浓厚,不利于幼儿教育,因而,我们可以将名字改为“抓影子”,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基本没有改变,同时充分保证了其科学性。

其三,要注重课程的娱乐性。娱乐性是民间游戏最大的特性。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只是将游戏作为一种工具,目的性较强,因而无法很好地发挥游戏的娱乐性,民间游戏失去了本质。可以看到,优秀的民间游戏大多内容健康向上、活泼生动,还配合简单易懂的歌曲。对于一些不具很强娱乐性的民间游戏,教师要适当改编。例如常见的“踢毽子”,这个游戏更注重的是锻炼身体。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个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跟随儿歌的节奏踢毽子,让这项民间游戏更具娱乐性。

简单来说,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校本课程中,一方面要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也应有所改变;民间游戏形式要跟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变化,教师要灵活选择和校本课程及幼儿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民间游戏。

二、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融合的步骤

要实现幼儿园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的有机融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注重民间游戏的收集。每个地区都有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孕育出很多民间游戏。所以,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民间游戏收集的力度。一方面,教师可以查阅关于民间游戏的资料。资料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文献资料。在区域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民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记录下来并收集成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料。另一个来源,是网络资源。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互联网上有多达上千个民间游戏网站,教师可以从这些网站中获取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力量。民间游戏数量较大但是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帮忙收集;也可以和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组织联系,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收集民间游戏。收集工作完成后,要分析幼儿园和每个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创设校本课程。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幼儿教育为目标,将民间游戏和幼儿园的其他活动相结合。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同时要将民间游戏作为幼儿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其次,民间游戏的整理和加工。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整体性。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之间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民间游戏代表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或者说是民族文化,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证这部分文化的整体性,做到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最佳配合。其次是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如果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长期不变,幼儿势必产生厌烦感。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应加强创新以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主要是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部分民间游戏都有歌谣,而有些歌谣已经和当今时代不相符,教师可以用更加合适的歌曲替换。在形式上,民间游戏要尽量满足幼儿需求。例如在“踩高跷”的游戏中,如果只是一味玩高跷,幼儿会感觉单调,教师可以组织比赛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保证民间游戏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让地方民间游戏成为校(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幼儿成长的故土所能够提供给幼儿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影响。而地方游戏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由于幼儿喜闻乐见,因而其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将地方游戏进行适当改造,并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给幼儿施加一种积极的文化影响,从而可以给幼儿的成长奠定一种文化基础。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本课程

高中物理活动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而不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最终目的。在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它的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性,使它在理念上更能体现这次课改的精神,实践中能更好的落实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一、设立《物理学史》和《生活中的物理》这两门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在《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提到新物理课程的最低基准,在“知识深度”要求.方面要适当降低,而在“在知识广度要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以体现‘广、浅、精’这一当代学科基础课程发展的特点;在体验、认识、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实际应用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如此建构基础型物理课程,为所有学生提供包括生活物理、概念物理和应用物理在内的必需的物理知识。”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必修课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受长期的旧教学模式影响和生活经验不足的限制,学生对其中涉及到的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么是因为缺乏实际感受和了解,使得知识建构难以形成,要么就是特别感兴趣希望加深了解,但必修课的学习时间又有限。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相应的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学》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必修的延伸。

二、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制

(1)确定选材范围

选材范围要立足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为基本出发点,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热情完成学习任务。以“知识结构型选题”为例,着重对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创新,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利用物理知识驾驭生活的能力。

(2)拟订课程提纲

课程提纲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性框架,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的编排在体例上不必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但要体现其灵活性和趣味性。在依据课程提纲编制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本地的资源条件、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资料等。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学习应该将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选定课题后,首先要引导他们对课题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的概念框架,提出预期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查阅资料,开展小组探索讨论,设计研究方案,进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反复修改论证,确定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案。再次,根据研究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作好实验记录,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然后,对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检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这样,即使成果是稚嫩可笑的,不足称道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研究过程的亲身经历,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可以知道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注重研究学习过程是开设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三、在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传统的物理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编制者、实旋者、评价者的过渡,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适应,也有学生的适应。在该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允许保留有争议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是理论问题,有的是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可能很快得到一一解决,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探究可行的办法,通过实践逐步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2)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大家齐头并进,平均发展。比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做到: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物理课程,允许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参加难度较大的研究性学习。②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行选择教学组织形式。③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些做法克服了传统物理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和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的弊端,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必须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有一系列关于这些方面的可供参考的原则和策略,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关于心理学,教育学,物理课程论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索。

(4)注重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能否收到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在开发过程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反馈评价不断总结、调整、完善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总之,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结合,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校本课程与必修课之间一定能够达成很好的互相促进,必修课成为校本课程的基石,而校本课程将为必修课插上翅膀。我们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必修与校本内容的好的结合点,开发好的专题,不断地去芜存精,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济,杜萍.校本课程开发:辩护与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2]庞海波,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2000。2

[3]崔允涕,沈兰.走向决策分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视[J].教育研究,2000.7

[4]刘电芝,田良臣.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4

体育京剧学校体育文化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国粹。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北京市确定了10个区22所学校进行试点,并规定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虽然北京101中学未被列为试点校,但郭涵校长带领教师团队,整合学校优质资源,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通过三级课程(语文、英语、美术、体育、历史、音乐)的整合开展京剧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为普及京剧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师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学习基础与能力并重,科技创新与体育艺术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辐射广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课题组“以构建学校文化为核心,以国家级三级课程整合课题为依托,以学校硬件及教师资源为基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宗旨,构建‘课程整合开展京剧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在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关注和热爱,自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及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建设能力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丰厚教师文化底蕴的目标指导下,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创新校本课程的内涵、创造教育特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体育与京剧”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内容的构建

作为三级课题的子课题之一的“京剧与体育的研究”,在总目标指导下进行了“《京剧之韵》广播体操”及“京剧瑜伽”、京剧健美操的研究,将课程拓展与活动相结合,学习京剧艺术精髓与激发兴趣相结合,参与专题演出与京剧艺术欣赏相结合,推广和普及京剧文化艺术、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及教师的专业创新,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文化群。

(一)“京剧与体育”的研究价值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表演中的歌唱;念――表演中的音乐性唱白;做――表演中的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武术、翻滚跃扑技艺。京剧的做,是歌、舞、表演相结合,它不同于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它的表演动作,是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动作。另外京剧舞台艺术无论在唱腔、身段、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对学生练就良好的身体形象、体态有积极的作用。打是武工,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戏班里又称为“把子”。京剧中的武打,是将武术中的散手,长兵器、短兵器以及拳术、刀、枪、剑、棍等对抗套路,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京剧之韵》广播体操、“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竞技健美操动作内容,充分挖掘京剧艺术的内涵,并与体育动作相融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学生健美形体,并根据学校资源构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与京剧”的校园文化体系,创新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其教育价值是深远的、可持续发展的。

(二)“京剧与体育”的研究内容

1.《京剧之韵》广播体操音乐及动作内容的选择

(1)《京剧之韵》广播体操音乐的选择

《京剧之韵》广播体操的音乐,选择了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歌曲《唱脸谱》。这首歌曲既有京腔京韵,又有流行音乐的元素,既传统又时尚,且动感十足。它的体裁是京戏歌,将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巧妙融合,称为“京味歌曲”,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唱脸谱》,通过形体动作练习发展协调性、节奏感及身体素质,感悟京剧文化魅力。通过“《京剧之韵》广播体操”,既提高做操的兴趣,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京剧之韵》广播体操动作的创编

《京剧之韵》广播体操动作根据《唱脸谱》歌曲的特点,结合唱词及京剧基本动作的特点将京剧“起霸”中的“云手”,朝天蹬,飞脚、亮相等动作,结合歌词、唱腔的特点,形象生动的编入广播体操中,同时将京剧艺术的五法口、手、眼、身、步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进行《京剧之韵》广播体操的练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京剧艺术的动作美、韵味美、艺术美,同时丰富和创新课间广播体操的内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2.“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编

(1)“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音乐的选择

瑜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瑜伽音乐选择身心放松,激发内在潜能,闭目养神,使人舒心、强身、养生,仿佛回归大自然中的美妙境界。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会身心轻松、愉悦,有助于内心的平和与安静,对减缓学习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在“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中,课题组老师们对京剧音乐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各界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可选择的音乐,如剧目《嫦娥奔月》中的唱段“白云飘碧水流青山葱翠”;剧目《梅花三弄》中的唱段“梅花三弄”;剧目《梦北京》中的唱段“云海迢迢月儿明”;剧目《梨花颂》中的唱段“梨花颂”,等等,使学生通过“京韵瑜伽”校本课程的学习,慢慢调息身心、品味京剧、回归自然、缓解压力。

(2)“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动作内容的选择

京剧与瑜珈的结合作为校本课程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一种拓展与延伸,它根据学生的需求,精心选择如:亮相、起霸、半月式、弓步式、探海、岔功、卧鱼、朝天蹬、跷功、骆驼式、桥功、古树缠藤、鼎功等京剧动作,并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略京剧音乐之美、京剧与瑜珈动作结合之美、形体动作与表演展示欣赏之美。

3.“京剧健美操”学校竞技健美操队表演与比赛

“京剧健美操”是将京剧的毯子功的相关动作及亮相、起霸、半月式、弓步式、桥功、古树缠藤、鼎功等京剧动作,经过艺术加工融入竞技健美操中,既丰富了健美操动作内容,又拓展了健美操的理念;同时健美操队的具有京剧艺术风格的表演与比赛为101中学校园文化增添了丰采,并为健美操运动融入民族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北京101中学健美操队是全国健美操联赛中当之无愧的领跑者。2009年6月1日北青网曾评论“101中学健美操队为北京竞技健美操的霸王花”。近几年,101中学健美操队不仅取得的骄人的成绩,同时向重点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品学兼优的学生,受到全国各重点高校的青睐。

二、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及教师专业发展

尼克・阿莱克塞博士将体育文化界定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教师及教职员工为主体,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物质文化(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为师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和场所;行为文化(体育制度、体育竞赛、体育运动会、体育活动等);意识文化(体育精神、体育观念、体育宣传等)。“《京剧之韵》广播体操”“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京剧健美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校园文化群,对学校教育及文化的发展,促进师生物质和精神财富有重要作用,对形成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和体育文化意识有积极的影响。

(一)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多功能指向的特征,在培养学生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发展身体机能,培养体育态度、兴趣、培养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课外娱乐活动等内容而形成一种有意义的校园氛围。

北京101中学是现代都市中最为独特的花园式学校,学校静谧、厚重、古朴,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有着良好软、硬件资源和研究氛围。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标语、黑板、报刊、广播、宣传栏以及文化周、戏剧节、各种文化论坛等做宣传阵地,学生通过《京剧之韵》广播体操、“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京剧健美操”的学习,师生们自觉传承民族文化,融“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为一体,构建了体育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新了“体育与京剧”结合的实践。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体育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团队中,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首先是教师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在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研讨、实践、创编过程中,形成不同层次、特色鲜明的“京剧与体育”教学内容,健美操教练赵海波老师根据京剧服饰、化装、唱腔等方面的特点,在“京剧与体育”研究中,在创编动作、形体造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京剧艺术特色健美操服装和服饰,并在保持京剧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改变合成具有健美操风格的京剧音乐,在表演中还请学校乐队为“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京剧健美操”队配乐,将多元素的美学特征延伸、整合,为推进优秀民族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传承,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创新、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赵老师的专业技能也更上一层楼。

在学校浓郁的研究氛围中,激发了教师团队的创造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在学校大课题研究环境中,体育教师与语文、英语、美术、体育、历史、音乐等其他各学科教师边学习、边研究,教师们不仅有了归属感,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也有了信心;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品位,提高了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师的个人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

三、学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思考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师生为主体,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师生既是文化的受益者又是创造者;校园文化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有教育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整合开展京剧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拓展了课程创新的思路,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北京101中学子课题研究“京剧与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的创新结合,是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它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寄托着体育与艺术在课程中的创新。以课题为依托学校研究团队的构建及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有以下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关键点:

1.学校文化氛围是基础

北京101中学的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有施光南艺术节、京剧表演艺术展示、体育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主要是学生组织、教师引领,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因此,体育“《京剧之韵》广播体操”汇演、“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展示、“京剧健美操”表演与展示很快融入了学校文化群中,形成了校园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2.学校领导重视是保障

学校为教师们搭建了发展平台。学校领导重视、资源保障以及学校浓郁的文化研究氛围,使每位老师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团体中教师有了归属感、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

北京101中学根据学校的资源,为开设“京韵瑜伽”校本特色课程、“京剧健美操”学校竞技健美操队训练,提供了场地、经费以及教师资源的保障;在推广《京剧之韵》广播体操的过程中,学校在宣传、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使《京剧之韵》广播体操很快得到普及和学生们的认可、喜爱。

3.学校课题的给力

“国家级三级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巧妙的与相关学科相联系,形成了学校文化团队的建设群及学科课程体系。在学校教研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们成熟、成长、发展、创新。

4.教师给力、学生给力

北京101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应归结于学校的文化传统及办学理念,归结于学校对教师的尊重,归结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及专业基本功,归结于学生的高素质。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丰富的校园文化会继续丰富、拓展、延伸。

5.专家与社会团体给力

“国家级三级课程整合”课题组在教育部国家级课题专家组以及北京京剧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教育界及体育界专家、舞蹈界专家指导和咨询中,顺利而有序的进行,在专家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们的视野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

在专家及社会团体的帮助下,课题组会分阶段、有层次地逐步推进,既走出去(学生到剧场欣赏京剧艺术),又请进来(邀请京剧团结合学校教育内容及课程要求,进学校演出经典剧目),同时学校的“国家级三级课程整合”体系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主题活动及文化交流展示,使京剧艺术在校园文化群中逐渐延伸、拓展,既弘扬民族文化、拓宽师生视野,又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5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6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新课改工作进一步深入。

将2009年确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年”。2009年全区小学完成了一轮新课改实验,初中段也进行了两轮实验,高中将进入新课改实验,今年要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2009年各学校要开展人人讲“新课改汇报课”活动,按照“学习研究,典型引路,人人达标”的要求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年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逐步形成襄阳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要以学生“学会”、“会学”为质量目标;以“导、学、赛、评、练”五字教学法为基本形式;以“精彩设疑的问题课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课堂,教与学相对应的实效课堂,倾听为中心的静思课堂,体现课题方向的研究课堂”为基本要求;精心设计“设疑预习,展示互动,探究提升,归纳反思,达标测评”五个教学环节;深入探究“多元强化,多角思考,师生互置,艺术扳书,情感相融”等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方法。

、2、开展论文评选活动,深化课题研究。

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论文评选将论文形成过程及实际推广价值作为重要的评选依据。要求参评论文必须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与成果;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形成的思想与智慧;在课题研究中根据方案长期研究形成的实验结论与理论成果。论文评选必须要追其根,求其源,论其果。要求全区教育工作者人人参与,首先年初必须人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作为校本研究课题公示上墙,教研组每周一交流,教科室每周检查一次教研札记,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以论文评选活动为契机,真正地使研究工作在学校生根发芽,充分发挥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使其点滴的成果智慧汇聚在一起,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放光彩。今年论文评选实行层层推荐评选制度,并写好论文推荐鉴定,区里将通过专家组评选、价值考核、答辩等形式,评选出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并在全区推广,将通过多种形式渠道,把这些获奖教师举高说香。

3、认真落实初中“58131129”工程(小学“56911210”工程),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58131129”工程是指:每周坚决执行5天学习日制度;学生每天在教室的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全面开齐落实13门(类)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锻炼身体时间;每天组织1小时在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落实组织好两操(体操,眼操),确保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58131129”工程要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教学计划安排上全面落实,并运用“日清管理”理念,全天候、全过程进行监管。每学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评估工作,将落实“58131129”工程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思想、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依据。组织学生在校1小时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也是落实“五园”创建活动的主要体现,必须要求教师学生人人参加,并有专门的活动安排计划,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长组织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特色。

4、重视校长的理论学习与研讨,打造高品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教学领导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品牌的“火车头”。各学校校长组建学校教育理论中心学习小组,并带领自己的教学领导团队每学期开展共学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活动,中心组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相互检查一次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使领导团队不断得以“充电”。领导团队每月在教师中进行一次“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活动,学以致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的品位。每学期开展一次各级各类校长“校长论坛”活动,相互交流,展示校长的魅力与风采。有计划地带领校长赴教育先进地市考察学习,相互学校交流,开阔眼界,增强活力。教研室将与广大校长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出“襄阳区名校长评选方案”,并从今年开始进行“襄阳区名校长”评选活动,在“十一·五”期间,共评选出20名社会公认的“名校长”。

5、加强重点课题集体攻关研究力度,确保“十一·五”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

对“十一·五”各级立项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总结。对各课题研究的成果、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档案材料及乡镇学校对课题管理等情况进行中期整理评价,并对取得的经验、获奖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全区进行通报。承接立项课题的各学校,每月要请课题组研究人员做一次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共享研究成果,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今年全区召开一次大型的研究成果报告及表彰大会,对课题组及先进教科研人员进行大力宣传表彰。各学校要全面落实《区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意见》,掀起教科研的新,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战略,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学校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使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6、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

在08年小学、初中文化课教学质量监控统计与分析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常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09年将继续建立高中文化课质量统计与分析系统及中小学身体素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全区的教学质量状况并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体系引导全区各学校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制定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措施,建立“学生易错试题”分析与解析本,加强“复习课课堂效率提高”的研究,组建“学生心理监管与跟踪辅导”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制定的责任制,都要树立教育教学质量第一的思想,用目标教学、目标管理的理念,认真把好“三关”(单元关、年段关、学段关),建立“三关”的监控体系以及矫正措施。高中、初中学校评价重点是高考和中考,小学将对六年级实行全区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阅卷,统一分析评价办法来考核小学及乡镇的教学质量。

7、重视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与培训,促进教育、教学、教研手段的现代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工作,使学生教师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加强远程教育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力与水平,加大教师制作课件的培训力度,力争今年有70%的教师都会制作课件,并乐于用多媒教学;加强网络教研活动,各学科完成网络教研平台,今年至少召开两次网络教研会,并将网络论坛与交流活动日常化,发挥网络教研优势,并将网络教研纳入各级教研员及教研组长的考核之中;建立襄阳区市级名师工作室及教研员工作室,将各自的教案、反思、感言、方案、经验等放入工作室中,与广大教师分享与交流,真正发挥名师和教研员的引领指导作用。

8、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以省“十一·五”立项课题“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为基础,全面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襄阳地方与校本课程资源读本》重点研发襄阳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及学生卫生、自救、公民素质等,今年将出版充实到各校图书室,作为各学校落实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在全面总结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各学科教师研发学科类的各种校本课程资源,使学科教学的质量目标得到真正实现。开展地方、校本及活动类课程开设方式、质量、内容、管理的研究,结合“五园”创建活动培养先进典型,召开现场会,继而全面推广。开展特色学校评选活动,创建一批在管理、教学、学校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的学校。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整理一些热点、焦点课题进行公布,让学生自觉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设计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正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开设内务整理及“双休日我与父母同劳动”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与习惯。搭建大型活动平台,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设计”竞赛、“师生才艺大展示”活动、“学生智力快车”活动、“教师教育观念辩论赛”活动等等,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9、加强教学视导与调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今年继续加强教学视导、联片教研与调研活动,通过到学校实地听课、查看、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探究出一般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今年拟对襄阳区职教中心(三个校区),古驿一中、石桥一中、龙王一中、区实验小学等进行视导。区镇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学校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学期不得少于60节。乡镇教研员每星期有计划地到一所学校听课、调研、全面检查指导;区教研员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深入学校开展实验与研究,每月必须调研指导四所学校,每年必须完成一份调查研究报告,10月份交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并对调查报告组织评选通报表彰。教研室将组织中心调查组进行“目前教学大班额与教师结构性过剩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的研究”。各乡镇学校要领导教师结合校本教研开展调查研究,使问题研究课题化。

10、加强高中研训力度,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课改的理念已渗透入高中教学和高考试题之中,为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迎接新课改实质性的全面启动,必须加强高中研训力度。做好2009年《高考大纲》研究培训与解读工作,使每位教师领会和掌握高考精神,使教有所法,学有方向。做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通知性培训工作,掌握新课改精神、提高新课改认识,应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落实“三新”学习与研究,用“以研带训,研训一体化”的思想,组织专家解读教材、现场做课研讨教法,实行人人先培训后上岗的管理办法,启动和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工作。各备课组每周必须组织一节新课改现场研讨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达到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探究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新课改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1、加强区四中和张湾二中教研指导力度,完成城区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

教研室将在这两所初中设立工作办公室,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工作。对教师日常的常规教学活动进行跟踪监管,制定学校名师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分等定级,分类指导。对每位教师讲课,每学期教研员听课必须在两节以上,每位教研员在学校做一次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加强两所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及重大教研活动将向两所学校倾斜,努力使城区初中重点改造计划得以落实。

12、加强幼儿教育的教学教研工作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