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金银花;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of operative technologies of planting and managing honeysuckle in the AnXiang county town.

【Key words】Honeysuckle,Plant,Manage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系忍冬科忍冬属忍冬种,生长于山野,也可人工栽培。金银花是国家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味甘微苦,性寒无毒,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福乡从山东平邑引种了1种树形四季金银花,适种约40hm2,通过2年的栽种,树形四季金银花在安乡长势良好。但要想获得高产,还需掌握以下栽培要点:

1 栽植

树形四季金银花适用性很广,在荒地、坡地、沟渠地、河边、地边、房前屋后等均可栽植,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前栽植最好,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1.5m、株距1m挖穴,用均匀的肥土填穴,栽下苗后一定要压紧踏实并浇透定根水。若想节约土地,可将1333地的苗假植在667地里,等到第二年或第三年在隔行、隔株移出,效益会有很大的提高。

2 除草

树形四季金银花除草简便易行,早春萌芽前后和5~8月份中耕时均可以除草。在杂草滋生季节可以使用化学除草,但绝不能留药害在金银花枝叶上,3年大苗之后只有少量杂草时便不能使用化学除草。中耕时,近植株处要浅耕,以免伤根,行间稍深。

3 追肥

安乡北部种过棉花的田地本身就很肥沃,一般每年追2次肥即可,第一次在早春萌芽前后进行,以后在每次花蕾采收后看苗势进行追肥,施用人畜粪肥或硫酸铵、尿素等氮肥,开沟散入,覆土盖肥。进入高产期后,每年冬季需要施用过冬肥;其次,每年冬季还要看苗势进行叶面喷肥。

4 修剪

修剪是四季树形金银花种植的关键,分为栽植修剪、幼时修剪和盛花期修剪,目的是整理好树形以提高产量。栽植时修剪可将基本树形进行确定,为第一、第二年的整形修剪打好基础。每年的修剪可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的原则是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枯枝全剪、枝枝都剪,对所剩下的枝进行全部短截;夏剪的原则是剪荫蔽枝、细小弱枝、旺枝短截、去徒长枝,进入高产期的树势夏剪则为打尖清膛、去弱留强、掰净土叶、通风透光、疏枝成墩、树形似伞,一般保持树高1.3m左右以便采摘为宜。

5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避免开花期使用农药。四季树形金银花的病虫害较少,但周边环境的病虫害影响需要防病治虫。安乡北部一般有蚜虫和棉铃虫为害金银花,病害一般有白粉病和炭疽病。现在农药品种很多,需要注意农药的真假与质量,按农药标签上说明的标注进行施用。

6 采摘

采摘适时能够提高质量和价格,花开放后才采摘则质量差,采摘过早则产量低,因此,在花即将开放的当天采摘最好,以上花上部膨大但未开放且呈青白色时采摘最为适宜。

参考文献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金银花;品种介绍;药用价值;栽培技术;种植前景

中图分类号:S1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学者考证,“金银花”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的《履巉岩本草》中,该书下卷中载有“鹭鸶藤,性温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明代以后,医家才逐渐发现金银花花蕾的作用要远大于其茎、叶,在《得配本草》中记述有:“金银花,藤、叶皆可用,花尤佳。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和筋骨疼痛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金银花含有挥发油、木犀草素、绿原酸、异绿原酸、番木鳖苷、肌醇等,其主要的抗菌成分是绿原酸与异绿原酸,能调节体温中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葡萄球菌、溶血性连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脑膜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亦有效。金银花的功效概述为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除了药用价值外,以涉及保健食品、饮料、香料、日用品、化妆品等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凉茶领域的用量日益增加。国内生产凉茶的厂家如雨后春笋,不断蓬勃发展。如白云山凉茶、邓老凉茶、益草堂凉茶、王老吉凉茶等。这些凉茶主要以清热去火类中药材为原料,金银花是其中主要原料配方之一。由于金银花在凉茶领域的大力开发应用,其市场需求量比从前大大增加。且出口量在逐年大幅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 品种

巨花1号

1.1 主要特点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灌木药用植物。又名忍冬花、双花,经人工多年栽培驯化,现已成树形。以花蕾(金银花)和藤(忍冬藤)人药。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茎亦可人药,称忍冬藤,具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一次栽植可受益几十年。金银花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的要求不严,耐涝、耐旱、耐热、耐寒、耐盐碱。罗云乡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日照长,霜期短,适合金银花的正常生长。

1.2 生长习性

金银花生存适应力较强,但温度高于35℃或低于_4℃时会受到影响。低于一20℃且持续低温时导致根部吸水能力减弱,使茎秆失水干枯,但开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从茎基部萌生幼芽。通过观察,每年3月15~20日开始萌动发芽,5月10日左右进入现蕾期。5月20~25日进入第一茬采花期,产量占金银花总产量的48%左右;7月6—10日进入第二茬采花期,产量占总产量27% :8月1O~15日进入第三茬采花期。产量占总产量的20% ;9月15日左右进人第四茬采花期,产量较少,仅为5%左右。

2 种植方法

2.1 扦插育苗

在8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都可剪木质化程度较好的枝条,枝条需粗壮为好,长30~40 cm、有3个芽眼以上。扦插时使1个芽眼插入地下部,有利于发根,每667 m²可插20~26万株。要求育苗地土壤通透性强,有利于根系的发生。并插上支架盖上薄膜使膜内保温保湿,避免枝条失水、导致枯枝。7~8 d后即可发芽,15 d左右可生根。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移栽,移栽前必须保证根系发达,木质化好,方可正常成活。

2.2 定植方法

2.2.1寄养移栽

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先将幼苗按50cm×40 cm的方式进行移栽寄养,待1—2 a后再按200cm×l50cm的行株距进行移栽定苗。

2.2.2 直接移栽

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移栽,移栽一年生小苗可挖20 cm×20 cm的坑,两年生中苗可挖30cm~30 cm 的坑。按照行距200 cm、株距150 cm进行移栽。为保障苗木成活,确保水份供应充足。灌水2—3次。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栽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花墩周围无杂草,以利生长。每年早春解冻后和秋冬封冻前都要进行松土和培土,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

3.2 合理追肥

每次采花后结合松土除草在花墩周围深开半条环形沟(第二年开另一半环形沟),环形沟半径保证在30 cm以上。将肥料深施于沟内.上面用土盖严。肥料以农家肥、化肥结合使用,施肥量可据花墩大小而定。一般多年生的大花墩,每墩可施农家肥5~6 kg、复合肥100~150 g。适时适量追肥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重要措施,有条件的可在第二茬采花修剪后每株深施尿素100 g左右。

3.3 适时浇水

一般掌握在施肥后浇水,严重干旱时浇水。

4 整形修剪

合理修剪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保持树形、树体的结构、外观呈伞形,要求主干高40~60 cm,树高100—130 cm为佳。

4.1 幼树修剪

一年生的幼树不以采花为目的,以修好树形为目标。主茎高度达到40 cm以上为宜,下部枝条可全部剪掉,上部保留3 4个侧枝。待侧枝长到20~25 cm时抹去顶芽。这样连续剪截培养,使侧枝循序渐进的生长,使树冠增高、增大,三年后使其成伞形,进入盛花期。

4.2 成树的修剪(即3 a以上大苗)

4.2.1 第一次修剪

在当年12月 次年2月下旬均可进行。注意修剪宜轻不宜重。减去树冠杂枝,使其形成均匀对称伞状树形,然后剪去枯枝、徒长枝及内膛萌发的新芽。

4.2.2 第二次修剪

在第一茬花采完后(约在6月10日以后)应剪去疯长枝、枯枝、交叉枝、重叠枝及密度较大的分枝。使其通风透光,然后剪去母枝(即长花蕾的枝条)顶部约2 3cm长度,形成一个较为均匀对称的伞状树形。

4.2.3 第三次修剪

在第二茬花采收后进行。为保持树形均匀对称。应剪去高出的枝条、疯长枝条和密聚的枝条,以保障进入雨季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5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并保障采花前7—10 d不用任何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提高金银花品质。

5.1 忍冬褐斑病

7~9月间发生,尤以高温多湿时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背面生有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管理。清除病枝落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田间湿度。二是施药防治。用甲基托布津即可。

5.2 白粉病

主要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上旬.如遇雨水太多l0月份也会发生。用三唑酮防治即可。

5.3 蚜虫

以成虫、幼虫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花蕾被害后造成畸形。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和质量。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即可。

5.4 棉铃虫

主要在第二茬花和第三茬花时发生严重。可用“稻藤”、“福戈”于采花前防治。

6 采收与加工

6.1 适时采收

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花蕾可分为4个生长阶段即小青(全部为青色,且较小)、大青(全部为青色、较大)、二白(青白色且两天后即可开花)、大白(全部为白色且一天后即可开花)。采摘方法以先外后内、自下而上进行采摘,以采摘大青、二白质量最好、产量最高。不能过早采摘,小青花蕾产量低,质量较差。过晚采摘即大白,活花已开放,质量降低。采摘后的花蕾立即晒干或烘干。

6.2 加工方式

① 阴干多采用大青、小青类花蕾,放在阴凉通风处,薄薄一层5—7 d,晒干后花色为绿色,商品质量较好,市场价格较高。此方法不适宜大面

积晾晒。②采摘后的花蕾放阴凉处2O h以上,然后阳光晾晒2 d左右.用手触摸有扎手的感觉即为干花,可长期贮存。③在农村可将花蕾放在土炕上烘干,2~3 d即可。④ 炉子加热烘干。先预热3~4 h.保持室温在30—35℃ ,然后逐步升温到58~6O℃。12 h即可烘干,成为最优绿花。⑤机械烘干。随摘随烘,效果较好。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 金银花产业;现状;对策;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S567.7+9;F31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15-02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腹地,地貌类型多样,北部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冲积平原。特有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应中药材的生长,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历史悠久。金银花是临沂市传统道地中药材,在该市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市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23万hm2,总产达到33 600 t,年实现收入逾20亿元,已成为临沂市优势特色产业。

1 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

1.1 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优势地道药材金银花的优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二是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建设水平低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三是加工企业少,龙头带动作用和机制还没有形成。四是基层领导对发展金银花生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2 发展重点

一是扩大面积。充分利用临沂市逾13.33万hm2山地、丘陵、梯田地堰、堤岸、坝坡、县乡公路两侧等可利用资源,通过5年时间,新栽种金银花逾3.33万hm2,平均每年新发展6 666.67 hm2,力争到2018年全市金银花面积达到10万hm2。二是合理布局。在区域面布局上,以平邑、费县老金银花产区为中心重点,集中在平邑、费县、沂水、沂南、蒙阴,苍山、莒南等6个最适宜县区大力发展。三是优选品种。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栽培“九丰一号”、“蒙花一号”、“中金一号”等优质金银花品种,争取70%以上的新发展面积应用优良品种,从根本上保证金银花质量。四是加大认证。搞好GAP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按照GAP标准和有机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品牌效应。五是科学烘烤。推广先进的金银花采收和烘烤技术,提倡花蕾期采摘,烤房或烤机烘烤,保证金银花质量,提高金银花的商品外观形象。六是加快流通。加快建设一批金银花加工厂和收购、销售中心,做好金银花的初加工、包装和收储和集中销售。

2 对策

2.1 加快高标准基地建设

结合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严格按照GAP基地建设要求,集中财力,支持高标准GAP基地建设。支持重点乡、村采取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拉动、合作社带动农民的运作机制进行金银花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市内外中药制药、经营机构、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金银花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及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金银花产业发展路子。积极鼓励各种经济合作组织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以及联产联营等形式,推进中药材、金银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1]。

2.2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金银花产品品质和质量

制订优惠政策,加大对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调动广大农民和企业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积极性。继续实施金银花优质苗木补贴和烘烤设备设备,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尽快改变金银花人工自然晾晒的传统习惯做法,积极推广适期采收、科学除湿,加快推广烘干机、烤房、烘干炉等干燥技术,提高金银花的商品品质[2]。广开融资渠道,对金银花生产各个环节中取得实质突破的,特别是对金银花干燥技术使用量大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励。要建立完善促进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对在金银花产品深加工、有效提取物、拓展新产品等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给予初试产品减免税收、贴息资金等政策支持。

2.3 加大研发力度,支持金银花深加工

大力推广科学修剪、施肥、浇水、防治病虫草害等综合栽培技术,实施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努力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围绕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需求,加大金银花深加工产品和有效提取物的研发力度,以鲁南制药集团、山东三精制药等有实力的企业研发团队为依托,加强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重点围绕食品、饮料、化妆品、洗涤用品等领域,广辟开发渠道,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2.4 加快培植多种形式的营销主体,拓展销售空间

一是建立服务网络。开通网上电子交易市场,跟进建立网上规范交易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办法,拓展交易范围和空间。二是发挥经纪人作用。加强对经纪人队伍执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训提升,实现持证上岗。加强对经纪人发挥作用的宣传,培树典型,促进交易营销方式的灵活性。三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合作社法规定的有关支持政策,把合作社经营的金银花初级产品等同于其他初级农产品,在融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组建收藏队伍。建立一支专门为大型企业收储服务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从企业的发展出发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稳定、诚信的购销关系,减少外地企业在临沂市金银花收储的后顾之忧[3]。五是扶持当地大中型金银花系列产品加工企业。集中扶强3个以上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金银花产品大型加工企业。扶优一批有成长潜力、有发展前景,在特优加工上有特色的规模以上金银花加工企业。六是打造交易平台。以平邑郑城金银花交易市场为基础,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兴建 “中国金银花物流港”,使其真正成为集金银花收购、加工、行情预测、信息、产业服务、产品检测、市场监管等物流平台。

2.5 建立临沂市金银花质量指标体系,拓宽金银花产品的出口渠道

建立金银花质量安全监测管理机构,对通过市场交易的金银花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测监管,确保从该市流出的金银花产品的质量安全[4]。建立临沂市金银花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地标商标优势,加大对临沂市金银花独特药用特点的宣传,通过商标品牌加强对区域产品系列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打造、开发、宣传、保护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拓宽该市金银花产品直接出口的渠道。

2.6 加大宣传力度,实施金银花质量效益、文化宣传双提升工程

加快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启用,加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双地标”品牌的宣传和保护开发力度。通过节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家论坛、产品展销、休闲旅游、艺术摄影展、建立艺术写生基地、金银花文化传播、整理挖掘民间传说、红色文化结合等,营造浓厚的金银花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强力推介“中国金银花之乡”和“道地中药材金银花全国第一”的品牌。着力宣传发展金银花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宣传金银花栽植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大力发展金银花生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临沂市金银花发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栽植金银花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巩固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3 参考文献

[1] 翟春峰,张国杰,卢欣周.金银花适宜栽植密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4):649.

[2] 李红,李永文,张义奇,等.金银花组培工厂化生产与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6074-6075.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4

2.启东市滨海地区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途径探讨王献溥,于顺利,WangXianpu,YuShunli

3.试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道路选择问题——邹平市张高村调查有感李廷,LiTing

4.乡村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研究——以安徽省无为县高沟镇为典型案例孙如轩,郑德岭,夏海生

5.浅谈食用菌小型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古田吉友食品有限公司为例陈文宗

6.我国"三农"问题之关键蔡承智,梁颖,李啸浪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为本"房彬

8.积极开展引进国外农业智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付焕青

9.搞好农民科学技术培训的思考黄凤芹

10.浅议农村统计方法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海

11.利辛县2007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浅析张海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吴仁宝、王乐义给我们的启示闻学良

13.服务型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袁文霞,朱红,李军鹏

14.泰安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蔚承祥,孔怡,张昕颖

15.浅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费趋向的引导林馨

16.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的自利行为及其规避杨清华

17.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郑琼,董金梅

18.浅谈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握好的重点与关键闻学良

19.广德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熊延文,罗道宏

20.牛蒡寡糖对草决明幼苗生长的影响孙利军,吴少云,张亚莉,柳春燕,陈靠山,SunLijun,WuShaoyun,ZhangYali,LiuChunyan,ChenKaoshan

21.外源水杨酸与一氧化氮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唐静,侯丽霞,车永梅,刘新,TangJing,HouLixia,CheYongmei,LiuXin

22.锌对苦瓜不同生育期叶片保护系统的影响叶立华,蔡之军,顾掌根,褚伟雄,施木田,YeLihua,CaiZhijun,GuZhanggen,ChuWeixiong,ShiMutian

23.胡萝卜和玉米体胚发生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比较研究郭祖宝,闫留华,李学红,杜连彩

24.439桔橙胚乳培养研究初报聂振朋,温明霞,徐建国,李丽,罗君琴,何建,Niezhenpeng,Wenmingxia,Xujianguo,LiLi,LuoJunqin,HeJian

25.香料烟结晶细胞的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影响研究周世民,高致明,时向东,符云鹏,ZhouShimin,GaoZhiming,ShiXiangdong,FuYunpeng

26.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徐道钦,徐军生

27.辣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裘立群,易锡斌,杨洪强

28.60Co-r射线辐射辣椒(甜椒)种子诱变效应研究徐宝连,张爱莲,刘艳芝,徐祥文

29.水稻抗性蛋白诱导及抗病机理研究方一泓,林婉珍,余萍,FangYihong,LinWanzhen,YuPing

30.不同浓度NaHCO3和NaHSO3组合对叶用莴苣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杨月琴,易现峰,YangYueqin,YiXianfeng

31.几种药剂处理对棉花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孔艳,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32.安徽农学通报 十字花科蔬菜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比较孙秀波,慕美财,李玫瑰,于岩,连序海,程杰山

33.落葵嫩茎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孙晓昕,吕博,高嵩,徐娜,姜长阳,SunXiaoxin,LuBo,GaoSong,XuNa,JiangChangyang

34.Cu、Pb、Zn及复合重金属对油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性研究李军红,田胜尼,孙萌,LiJunhong,TianShengni,SunMeng

35.AM真菌对黄瓜生长和枯萎病的影响郝永娟,刘春艳,王勇,王万立,HaoYongjuan,LiuChunyan,Wangyong,WangWanli

36.南瓜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研究常慧萍

37.小花棘豆根毒性成分实验研究范伟全,肖楠,刘永刚,张海丰,张宏桂,FanWeiquan,XinaoNan,LiuYonggang,ZhangHaifeng,ZhangHonggui

38.水体溶解氧检测方法戴文源,孙力,DaiWenyuan,SunLi

39.浅谈叶片结构对环境的适应陈雪梅,王友保

40.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4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杜智欣,陈学珍,谢皓,白宝良,于同泉,路苹,王文平,DuZhixin,ChenXuezhen,XieHao,BaiBaoliang,YuTongquan,LuPing,WangWenping

41.不同有机肥种类对沙田柚几个性状的影响唐艾金,TangAijing

42.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发展展望马桂莲,张琴,MaGuilian,ZhangQin

43.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变化特点及防污对策张慧敏,章明奎

44.水土资源抑损补偿制度探析冯晓东,常丹东,FengXiaodong,ChangDandong

45.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秦小林,张庆国,杨书运,QinXiaolin,ZhangQingguo,YangShuyun

46.德州市地下水资源及沉降漏斗分析赵华龙

47.明现状、谋长远,走水利可持续发展之路袁治伟,海燕,王正荣

48.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张耀鸿

49.毕节试验区坡耕地耕作制度分析阮培均,王孝华,顾尚敬,梅艳,杨远平

50.液体肥料施用过程中喷头流量均匀度影响因素的研究黄燕,汪春,衣淑娟,HuangYan,Wangchun,YiShujuan

51.ArcIMS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张旭,张建华,ZhangXu,ZhangJianhua

52.控失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曾宪成,张曾凡,熊宗华,张德海

53.铸铁闸门在山区水库中的引用与推广许春

54.从宜春土壤磷素现状浅谈磷肥的合理配置与施用杨满兰,刘瑛,黄小英,梅赣华,杨志勇

55.Excel在农业土壤化学分析测试中的应用陈桂萍,王占军

56.大棚拱架受力分析胡景龙,张远芳,HuJinglong,ZhangYuanfang

57.棉秸秆切碎还田效果与技术探讨姚毛龙,陈纪康,屠小其

58.微量元素肥料的功能以及施用方法张耀鸿

59.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考郭予光,杨家荣

60.苏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变化的长期定位研究孙静红,徐守明,王向阳,王本芹,SunJinghong,XuShouming,WangXiangyang,WangBenqin

61.安徽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樊小凤,程久苗,吕军,王秉建,李琴,FanXiaofeng,ChengJiumiao,LvJun,WangBingjian,LiQin

62.信阳市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途径研究朱兴旺

63.柑桔蒂枯型炭疽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曹炎成,江义鸿,吴加群,董正平

64.棚室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及防治王进,毛爱华,吴福海,陈丽

65.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孙培玉

66.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王进,毛爱华,赵玉伟,刘华

67.海南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李艺hHTTp://

68.沛县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李伟,李文文

69.丰县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任秀峰,王全领,李艳红

70.早春覆膜西瓜枯萎病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王全领,任秀峰,李艳红

71.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张兰英,刘文琴

72.Bt棉田棉盲蝽的灾变规律与可持续控制技术徐文华,王瑞明,刘标

73.花椒台湾狭天牛生物学特性及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研究黄燕丽,严乃胜,邓文凤,李强,HuangYanli,YanNaisheng,DengWenfeng,LiQiang

74."绿神"牌植物光合促进素在玉米上喷施效果试验研究肖志强

75.稻瘟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唐钰朋,高俊峰,车淑静,吴成龙

76.五河县近两年农作物除草剂药害成因及补救对策苏学双,曹炳宏,陈先宝

77.40%丙广乳油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评价姚桂芳

78.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王惠媛,蔡慧娟,付冬姬

79.35%锐影EC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药效研究丁新天,杨广谊,马惠兰,祝南煥,周惠卿,潘红光

80.榆林市农区鼠害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崔珍,叶彩萍

81.杀稻瘟剂的作用机制及抗药性研究进展安徽农学通报 唐钰朋,高俊峰,车淑静

82.不同喷洒时期及剂量麦业丰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韩巧霞,王永锋,王化岑

83.1500万毒价/mlD型肉毒杀鼠素在新疆地区防治草原鼠害的研究赵伟,王建国,黎阳,ZhaoWei,WangJiangou,LiYang

84.茶薪菇锌-金银花藤培养基的筛选陈保锋,朱高浦,张树林,孟丽,ChenBaofeng,ZhuGaopu,ZhangShulin,MengLi

85.华南地区不同播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陆建农,何觉民,白国钊,莫俊杰,何仪,LuJiannong,HeJuemin,BaiGuozhao,MoJunjie,HeYi

86.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资源在北京地区生长特性分析陈学珍,谢皓,田炜炜,白宝良,于同泉,路苹,ChenXuezhen,XieHao,TianWeiwei,BaiBaoliang,YuTongquan,LuPing

87.呼伦贝尔岭东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黄振刚,石学慧,辛晓燕,陈申宽

88.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花铭隆,黄明锦,张世天,叶寅佳,谢辉

89.杂交组合LP50在孟加拉国中部地区高产制种技术初探刘发余,文向多

90.2007年油菜籽发展的现状、效益与前景分析周可金,童存泉,牛运生,黄秋云,宋国良

91.潘集区稻茬麦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杨中保,宋素梅

92.黑龙江省春小麦的品质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徐军生,徐道钦

93.响水县沙土地区史力丰油菜施硼效果与施用技术孙国跃,王祝余,朱红明,马艳丽

94.从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肥害引发的思考陈仕高,杨征吉,蒲正国,杨兴国,田文华,吴英

95.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初报王祝余,孙国跃,袁江华,马艳丽

96.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袁秀

97.无籽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吴在芝

98.机插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吴在芝,关景红

99.伴生栽培小麦是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种质源傅兆麟

100.麦套冬瓜间套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关旭

101.关于提高特色鲜食甜糯玉米种植效益的探讨严向东,李国忠,丁金海

102.利用水田推广种植"五桂二号"莲藕的效果初报任吟,魏桂翠

103.甘薯新品系ED2-13试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探讨邓辉,梁劲松,陈燕,杨新笋,雷剑

104.加强预检质量过程管理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李帆,周世民,黄松青

105.海南棕榈植物资源特点及应用麦生纯,吴志祥,王令霞,MaiShengchun,WuZhixiang,WangLingxia

106.关于屋顶花园建设的探讨林燕芳

107.大凌河上游低山丘陵区山杏林改接鲜食杏园及早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杨华,任宝君,安书超,段学凤

108.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沙壤土质南果梨园间作绿肥试验报告杨华,任宝君,安书超,范永江

109.张家界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应用吴福川,王波,于守超,周亚香,WuFuchuan,WangBo,YuShouchao,ZhouYaxiang

110.仙游县柳溪联营林场发展香椿基地建设的对策范志平

111.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周传波,吉训聪,肖敏,陈绵才,陈文,王运勤,刘振文

112.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宋玉赞,陈春泉,曾祥铭,周洪,黄子发,SongYuzan,ChenChunquan,ZengXiangming,ZhouHong,HuangZifa

113.安徽农学通报 多头菊嫁接套盆培育技术夏冰

114.林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赖尾英

115.野生植物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李季

116.呼伦贝尔市农牧林业生产战略及其气候对策研究李晓波,刘桂玲,孙海滨,梁占武,杨中显,王霞,包春兰,李耀东,苗东梅,王双

117.提高龙眼高接换种成活率的栽培技术戴继红

118.呼伦贝尔市气候变暖对农牧林业的影响乌德力,王爱军,吴晓凤,马健,宝玉晓,孙喜军,包春兰

119.呼伦贝尔市牧业气候资源分析刘勇,刘延军,杨中显,郭灵芝,徐方奎,王春艳

120.气候变化对鄂温克旗羊草产量的影响张荣菊,包领武,王霞,郭灵芝,孙军喜,刘桂玲

121.浅述茱萸湾之茱萸李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