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1

关键词:篆刻 校本课程 价值取向 学生发展 学校特色 教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国学、戏曲、传统工艺等等不断升温。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趋势,篆刻和书法一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和高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了“篆刻”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并努力挖掘“篆刻”艺术的育人资源。近几年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篆刻教育开始进入小学课堂,一些学校开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发与篆刻有关的校本课程。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校园里掀起了一阵全民参加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潮,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加入到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行列中来。许多学校依据社会资源打造传统文化学校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渐渐成了学生的主流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浓浓的功利性。

小学怎样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怎样让艺术节活动回归到教育本质上,这是目前小学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教育本质看,文化学习和艺术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其自身的充分发展。其中如篆刻教育不仅是学生对篆刻的认识,还应包含许多内容,诸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等,而这一切教育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认识

泰勒原理提出“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会过多的考虑当代社会的资源,把目标仅仅指向学校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样从价值定位上已经偏离了校本课程的原意。一切课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考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突出强调了必须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前提,为保证这一目标,校本课程将需求评估作为开发的首要环节及课程开设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及学生需求被排除在课程之外的弊端,使课程的开发真正体现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篆刻教育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否得到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认同,能否有充分的师资与资源确保篆刻教育的实施呢?因此,在篆刻校本课程制定前,要对学生、家长及教师就这些方面展开需求评估,了解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喜好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喜欢程度有很大的减弱。

1.2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学生对于篆刻校本课程还是有很大期待的,想了解篆刻历史方面的知识,知道篆刻名家故事,希望能欣赏更多的篆刻作品,想学习篆刻的技法。

1.3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认为篆刻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学到新的技能,能参加比赛,并且表示篆刻锻炼了自己的耐心。

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2.1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

教师的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有利于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感更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其中并得到专业发展。

2.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认识

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校自身来说,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校本课程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与需求,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塑造坚韧、专注、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篆刻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迷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

学校把篆刻作为学校的一个艺术活动来开发,而不是用课程开发的角度对待。开发过程中,没有成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为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是兼职篆刻老师和负责社团的大队部的事情,对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轻视,以至于篆刻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对于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篆刻课程的实践似乎是为了艺术节的篆刻比赛服务的,这就违背了篆刻校本课程原有的价值。

2.教师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偏误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认为篆刻学习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篆刻课程本身的价值所在。或者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篆刻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是由于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或时间存在着问题,所以不愿意为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来开发校本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而且没有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部分,不是额外的负担。

3.家长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功利性

在调查中,62.20%的家长表示支持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有31%的家长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6.8%家长反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的家长中大部分认为孩子可以多学一门技能对自身发展有好处,一部分认为可以增加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而持无所谓和反对意见的家长则更看中孩子的学科成绩,认为篆刻既不能作为谋生技能,以后的中高考都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实现

1.篆刻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发展

1.1树立学校精神,科学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发挥学校能动作用的体现,学校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开发课程,而不是作为可有可无的权宜之计。学校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计划来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办学理念纳入课程管理中,在实践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

海滨一小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滨一小秉承着“悦读人生,智润童蒙”的校训,在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来提升学校经典文化品质,让其闪耀出理性的、时代的光芒。篆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多年来开展篆刻兴趣小组,篆刻社团的基础上继承、规范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学校文化特色。

1.2以环境为契机,完善校园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走进我校,你便会深深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走廊里、过道上,到处陈列着学生的篆刻等作品, “祖国昌盛”、“北京奥运”、“和谐世界”吸引了许多的篆刻爱好者,使家长、学生都会停步观赏,成为学校的一道艺术风景线。午间休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邀请篆刻社团的优秀成员讲述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向全校同学宣传篆刻文化。此外,学校的社团活动展板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开展的各种篆刻活动取得的成果,校内处处彰显篆刻特色,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篆刻教育氛围。

2.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

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否真正有效,在最终意义上取决于篆刻校本课程目标能否真正在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教学是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为了创设高效的篆刻教学,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篆刻教研活动,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完善课程设置,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1强化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

为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海滨一小制定了《篆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为研究者的角色,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提取本学科中能与篆刻课程相结合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如海滨一小的篆刻内容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特点挖掘内容。在“青田石的认识”这一内容,有数学老师结合数学知识探讨石头的“质量面积”和“体积”的问题,科学老师针对石头的类型和硬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样创造性地调整和改进篆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3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发展

我们在篆刻教育活动过程进行了德育渗透,加强少年儿童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3.1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在学生的眼里,篆刻小社团是个“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开展创造性活动,增长创造的才干,激发创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每个社员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2.3.2树立精神,激发潜能

2.3.2.1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篆刻是充满挑战性的艺术,是门精细活,在每一方印章刻制前,学生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将印石在不同型号的砂纸上磨平,备好文房四宝、刀具等工具材料;刻制过程更加需要严谨,必须全神贯注,摒弃杂念,双手配合,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决不能马虎了事。这一过程,对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2.3.2.2激发“自豪、愉悦、成就”的情感

篆刻是富有趣味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对篆体的新鲜,对章法的惊奇,对刀与石相撞产生效果的好奇,对书画作品、藏书印效果的钦佩。当学生们在一方印章上显示出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时,他就会受到鼓舞,从而产生自豪感、愉悦感、成就感。

3.能力培养,提高素养

3.1提高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

印章是独立的造型艺术,是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中少了“印”的存在仿佛就像缺少了点睛之笔,没有了韵味。由此可见,在方寸之间,它蕴涵着气象万千的审美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艺术体验,才能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 。

3.2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篆刻选用的文字被称为篆体字,一枚古朴精美的印章反映了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石鼓文、汉瓦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现在极少应用,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体字的过程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产生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汉字造字的规律,象形文字的美感,并且让学生对学过的字 “写一写”,掌握篆书的书写要领,巩固学习的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的使用,解决学生认篆、识篆难点,打好篆刻学习的基础。

四、课外延伸,拓展学科

篆刻艺术文化具有多元性,其教学不仅仅只是在社团中开展,还可以跟语文、思品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篆刻小社团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课堂中碰到的问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社员的兴趣增强了,探究学习的气氛弄浓郁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科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卫东.“篆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郭艳波.龙南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5]付全新,王坤庆.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2

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直接显现。当前小学德育常常以知识化的形态存在,向学生传输的是道德知识,被人称为“应试德育”。这些道德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解决,与儿童实际道德行为的养成,往往难以等同。而礼仪教育主要发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侧重于人们的外在行为规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大多浅显易懂,更具有很强的可练习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持续践行礼的规范,有助于德育从“知识”灌输转向“行为”养成,必然能够大幅提升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尚礼崇智”,育人要从讲文明、懂礼貌开始。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礼仪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以开发《少儿礼仪读本》教材为主,努力建设少儿礼仪校本课程。

一、课程意义

小学教育有明确的“礼”的基本要求。2004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此后,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共10条,其中有3条涉及到礼的要求。《小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具体指导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共有20条,准确切合了《若干意见》的要求,其中有12条属于礼的规范。一言以蔽之,《小学生行为规范》提出的绝大多数具体行为要求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礼的规范和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具体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学会一些礼仪知识,懂得一些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懂礼、守礼。

二、课程内容

课程紧密契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少年儿童应知应行的礼仪常规进行系统安排,内容分为校园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公共生活礼仪、中国传统节日礼仪等4大类,并针对不同年级设计课程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目标。校本教材以故事、名人名言、儿童画、三字歌为主要呈现形式,引导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礼、体验礼,寓教于乐。

三、课程实施

1.教材保障

由学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少儿礼仪读本》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此教材为礼仪课的专用教材。

2.课程设置

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3.学科渗透

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4.课堂延伸

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店与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竞赛展览:举行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

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如“校园小导游”“今天我当家”“小小市容队”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5.实施原则

礼仪校本课程的实施紧紧把握这样几个原则:有序(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征、年级特点)、有别(学校、家庭、社会各有侧重)、有利(贴近生活、尚礼者得礼)、有评(评比常规化)、有奖(争当礼仪之星,是当选“三好学生”的必备条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四、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

1.师资管理

(1)教师配备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内容之一。任教礼仪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形象、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礼仪教学工作,开展礼仪活动,保证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培训

加强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管理的关键。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理念,学习校内外成功教学经验,如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居美馨文化教育中心组织的礼仪培训,派礼仪教师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参加礼仪教育研讨会等,以此提升礼仪教师自身文明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学习交流、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等。

(3)加强教科研

在礼育课题的引领下,教研组每位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特点必须认领相关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并要求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当中。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参加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2.教学管理

任课教师要有完整的备课记录和学生学习礼仪的成绩记录,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务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活动进行考核检查,并作出分析。由德育处负责课程相关延伸、实践活动的组织,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3.课程管理

(1)课堂教学

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礼仪课程,各年级均每周安排一课时,并排入学校课表。教师依据规定的课时进行教学活动。

(2)拓展教学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3

一、开发校本课程,要重视科技活动课辅导老师的培训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首先是成立课题组,确定参与课程开发的老师,组长由科学科组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课题开展的计划和实施,协调各项目组研究活动的开展,其他的2位科学老师分别承担各自的研究项目,有课外探究实验活动组、搜集资料和制作教学模型组等。其次是在成立课题组后,通过研究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研究会议,学习讨论什么是校本课程,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和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同时参与课程开发的老师还要积极参加有关的培训活动,如笔者在课程开发研究的2年多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在深圳市进行的省级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经验交流活动、在广州市进行的市级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以及区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综合实践交流活动共计有18次,通过参加系列的教师师培训,让辅导老师获得经验的支持,并具备了初步的操作技术。

二、开发校本课程,要重视科技活动开展的过程

1.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首先是转变老师的观念,发挥老师的能动性,提升他们的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把拥有一个具有开发和利用科技活动校本课程能力的老师队伍作为目标之一。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交往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最后是通过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以及学会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的态度。

(2)根据实际,确定活动课开展的内容

科技活动注重科学实践,内容非常广泛,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必须要确定科技活动课的内容。

①动植物资源的开发。这方面活动是模仿或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题目,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的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我校的校园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我校附近有森林公园,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两年多的校本课程研究中,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发了大量动植物资源,并应用在科技活动中,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并形成新的课程资源。

②设计生物手抄报资源的开发。 这方面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搜集和整理生物学知识和素材以生物手抄报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创新理念的一项活动。

③教学模型资源的开发。这方面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制作教学模型、环保制作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开发校本课程,要重视活动课程实施的成效

1. 能提高老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程开发的系列工作后,教师不仅会修改教材,还会编撰教材,善于从身边找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学方式也得到真正的改变,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到首要的位置,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2. 学生的素质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首先,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了解身边的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4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知识 隐性知识 课程开发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18-03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是学校作为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学校办出特色与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国家推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来,许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十分缺乏,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使教师具备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的条件。

本文在成都市20所小学中兼顾重点与非重点小学,随机抽取300名一线教师作为问卷调查的样本,10名校长及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问卷调查采用目前普遍认同的五个维度,即教师的课程意识、专业知识结构、课程开发能力、合作精神、研究能力。此外,又增添了对教师遇到的困难方面的调查。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情况、校内外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情况、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在校本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前景的认识等内容。通过对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促进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一、基本概念释义

本研究中,教师知识是指教师知识体系中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技能,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是构成教师课程参与的基本保障。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从事课程开发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智慧技能,这也是教师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们相互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分享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几乎没有学者主张以单个教师为单位的‘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绝大多数的学者倡导的‘参与’,其实都是一种合作的参与。”[2]因此说,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个人参与和合作参与的统一,个人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初级形式和前提条件,而合作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高级形式和必然诉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指教师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合作地介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中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其他合作者一同分享课程开发的经验。[1]

二、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学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所调研的20所小学中,有91.6%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开设的校本课程门数共达几十种。有的学校自编了校本课程的教材,有的学校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属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大致顺序是首先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向学校申报,学校再依据现有的资源与条件来审批,然后再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这样的开发顺序就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首要条件来进行开发,而不是以教师的特长为依据。下面就问卷的调查结果和访谈情况,对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能够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但是,许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偏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认识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当被问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涵”的问题时,有31.8%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开发校本课程,11.7%的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见表2)。笔者在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在学校中,教师们谈论校本课程要多于谈论校本课程开发。

(二)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教师没有学习课程开发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有33.8%的教师表示“难以胜任”。在所调研的学校中,有两所小学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没有组织过校本培训,只是邀请了一位专家到学校做了一场不到两个小时的报告,当时学校的教师并未全部到场。在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开发原则、开发形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缺乏了解。一位教师在访谈中提到,在每次的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上,都记录了详细的笔记,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日后课程开发实践中,又不知从何入手,头脑中的这些知识发挥不了作用。

(三)合作水平

教师的合作的对象还局限于个人和同事间,只有7.9%的教师认为与家长合作比较重要,4.8%的教师认为与社区人士的合作比较重要。虽然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是孤军奋战,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课程专家等校内外各方力量的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访谈中还发现,教师间合作也是流于形式。比如在编写校本课程的教材上,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召集学校教师,以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给教师分配任务,一人编写教材的一部分。由于教师专业水平有差距,编写过程中教师们也很少商讨和交流,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质量无法保证,内容上缺乏连贯性,难易程度上也不统一。这表面上看似一种合作,但这种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研究能力

有近36.4%的学校对教师写教学日志没有硬性要求,7.1%的学校在开学或年终考察的时候偶尔会要求教师写教学日志。其中,26.6%的教师经常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且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采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已的教学反思,主要是将自已的教学反思记录在教案的背面或笔记本上,但很少有教师会将其再次整理。显然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没有及时地将自已的思考建成体系,虽然当时将一些问题和想法记录下来,却没有做到事后的“思考”与“反馈”。

(五)教师遇到的困难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逆反心理,逃避工作,推卸责任。除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外教师还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困难。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一道开放型问题,“您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什么?”大多数教师表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无暇开发。这也是笔者与教师的谈话中听到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也反映了广大小学教师的心声。因为国家课程就己经使他们忙的焦头烂额,再加上参加会议、评课、班级日常管理等一些事情,真正能用于课程开发的时间就可想而知。

三、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试析

(一) 从教师职业特点来看

在教学这个特殊领域中,处于“首席”地位的教师在面对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时就会显现其独特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关系、教师个人与同行个体或群体的关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等。当个体面对丰富的社会关系时,在工作中就会陷入利益取舍的两难困境。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教师个人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效益之间的关系。比如,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收获,包括学生的发展、同事的认可和社会的回报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当教师的劳动投入与劳动效益之间出现不平衡时,教师的行动就会有所倾向。二是教师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希望有个人的突出表现与“地位”的提升,但在个人能力突出的同时又希望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生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教师要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及家长对教师都有期待,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又不希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每一个行动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处理这些利益关系,当出现利益两难时,教师必然会潜意识地做出取舍。

(二)从教师知识来看

在校本课程开发盛行的今天,没有组织过校本培训的学校也屡见不鲜。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课程知识结构。如果教师没有学习过课程开发知识,在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教师的课程参与过程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甚至会出现教师“难以胜任”的结果。教师显性知识教师通过学习等其他途径所获取的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教师隐性知识则依赖于教师的经验背景,在复杂且不确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性活动而形成的课程开发能力、经验及技巧等。教师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手段和自身的学习来加以强化和提升;而教师的隐性知识,并非通过学习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因为经验学习是别人将其自身内隐的知识显性化后,加以编码,与他人共享的过程。教师通过对编码后的经验学习,体现为是显性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内在的显性知识与外在实践的转换、互增的结果。这也就是解释了,教师们参加校本培训后,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原因。

(三)从教师课程参与行为来看

教师知识体系中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技能,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是构成教师课程开发行为的基础。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作用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行为。克兰迪尼和康奈利的研究发现,“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而不是某种外在的理论、理念或思想在引导着他们的行动。外在的理论、理念和理想只有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指导教师行动的力量”。[3]由此可见,教师也并非不想成为课程的主人,而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差太远,他们缺乏课程参与的实践性知识。[4]教师的课程参与行为在很大程面上取决于教师个人化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取决于是教师内隐知识外显化的程度。也就是说,真正影响教师的不仅仅是那些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的、存在于教师意识中的知识,还有那些只可易会不可言传、较难改变的信念或观念。这也就解释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原因。

四、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路径建构

有学者曾指出,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成为思考学校教育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教师教育会产生巨大的变化。[5]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与教师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鉴于教师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教师知识为导向可以有效为促进教师的课程参与开辟一条新路径。

其一,建构合理的课程开发知识体系。教师课程开发知识体系的建构表现为知识的获取过程。知识的获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知识的累加过程,教师在对课程开发知识获取过程中,要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分类和理解,以便需要运用的时候可以灵活提取。

其二,实现多元课程开发知识的整合。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内化、整合过程,建构到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才具有指导教师课程参与行为的作用。否则,就会出现尽管学习了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但知识体系还是零散的,在课程开发实践中还是不能够灵活运用。

其三,在共享中增长教师知识储备量。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专注于个人的教学领域,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教师间知识的共享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增长教师知识储备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接受了契合的课程开发理论知识,建构到自身的显性知识体系中,与他人分享课程开发经验,并在实践中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其四,在知识应用中促进教师新知识的生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首要条件,但是教师知识所具有的“内隐”特性不容忽视,可以为有效提高教师课程参与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框架。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知识应用是实现教师课程开发知识外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师新知识的生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隐性知识是在这个往复循环过程中得以发展的。

五、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越能意识到自己的隐性知识对教学制约的存在,他就越能理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反之,他就越容易陷入教育教学的惯性与习俗中而难以自拔。[6]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参与行为在很大程面上取决于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的水平和程度。只有当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达到满足课程开发需要时,教师课程参与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那明明.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

[2] 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3]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25.

[4] 张立忠、熊梅.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参与――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16).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5

关键词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 化学校本课程 开发和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的课程体系是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体实验框架。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就成为法定的实验内容,摆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应认真规划校本课程,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我校创办一百多年来,始终追求“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科学素养,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科学”,包括科技知识、科学思维(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人文”,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在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在保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特色的基础上,致力建构一个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培训与实施

1.组织。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长统帅,教科室和教务处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落实专人负责,职责分明,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2.培训。在开展学科通识培训,确立起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开展校本课程专题培训活动。由教科室和教务处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业务培训。

3.观摩。每学期要组织备课组内交流、学科组内研讨、校级观摩、校际现场公开等活动,使培训与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的实践、观摩、研讨,提升开发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深化校本课程研究

1.要做好学校拥有的国家级、省级规划立项课题与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衔接,注重两者有机的整合。

2.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数字化阅览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新建的数字化实验室的作用。

3.依托扬州市的社会资源,确定一批包括工厂企业、农村、部队、大专院校、自然风景区、科研机构等部门的校本课程实践基地。首批确定的基地有:仪征化纤集团、扬州农药集团、扬州市污水处理公司、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等。

比如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

4.充分调查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的基础上,开设化学竞赛校本课程。比如《竞赛化学――无机化学选讲》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以下几个方面:

5.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与实验证明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等方面的积极情感,促进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的形成,促进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1.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研究模式。在实践中要抓问题,及时反馈,调整开发方向、内容、形式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和调节行动能力,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的教科研模式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取得良好的成效。

2.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求领导作风务实求真。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不同于学科教学,所以要求着眼于人的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意义。否则就会违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6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开始接触并认识了校本课程。对这一新生事物,相当多的学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有的学校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有的学校发掘了本校的传统项目或其他优势内容,有的学校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资源,有的学校进行学科课程的延伸拓展或补充,也有的学校积极借鉴和引用兄弟学校的开发成果……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呈现着令人激动的喜人景象,涌现了一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典型学校,取得了许多显著的课程开发成果。

近年来,吉林省农安县教科所分别在师范附小、德彪小学、农安镇第一中心校召开三次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并下发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成效很明显。尤其是2009年9月至11月,教科所对全县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通过座谈、听课、听汇报、查看资料等形式,对全县校本课程运行情况有了更充分而翔实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对下一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新的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究竟怎样?概括地说,“迎检式校本课程”虽然存在,但并不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这才是全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主流,这种“主流”情况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从新课程实施开始,就开发了具有校本意义的课程,并且这些年坚持实施且不断完善,终于稳固下来并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比如农安一中的《成功教育》、农安实验小学的《古诗文诵读》、农安师范附小的《写字》、农安三盛玉中心校的《启智》等等;另一类是,近年来才开始开发,但后来者居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有一定收获的学校,比如农安县开安一小的《轻松阅读,快乐习作》、农安县龙王中心校的《诗歌原创》、以及农安镇第一中心校的《国学经典》,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觉到: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只是为了应付形势,比如响应国家课程开发的口号,比如为了学校的面子或荣誉,比如为完成上级部门督导检查的任务……那么开发的过程必然是应付了事,开发出的课程也必然是没有生命的、不会长久的、只在检查时才派上用场的课程;与此相反,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和出发点,既能建立在对新课程理念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上,更能立足学校内在的发展需要上,比如立足学校特色发展的方面,那么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会真实而有意义,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会富有生命力、就会长久,就会在稳定的发展中形成学校的一种特色课程。

二、以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结合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对“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什么是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水平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即呈现出的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与学校特色发展的要素,极其吻合。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需要。

由此,我们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重点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的理念支配办学。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和领导班子成员达成共振,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在“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要继续强化三点意识

(1)继续强化“课程”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引向深入。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上。什么是课程?广义上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就为课程。通常来说,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称为课程。这里说的“课程意识”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课程是连续的、按一定的计划实施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方面面,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节课、某一次教育行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称其为课程;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仅是个名词,更要把它当成一个动词看待,即任何课程开发方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课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才有意义;三是课程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继续强化“校本”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

“校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离开了学校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本校实际闭门造车或东施效颦,只为了应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据本校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落到实处。比如前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开发,但因为不是每所学校都能真正从“校本”出发,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中途搁浅;我们在农安镇第一中心校看到的校本课程,也可以说是从《古诗词诵读》发展而来,但因为他们学校有自己的实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有了生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继续强化“文化”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发展整合起来。

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法存在与发展。学校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的进化现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应该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设出影响力来,才能使学校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实现其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家伯尔凯指出:“一个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意识是一种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以特色课程促进特色学校的构建、促进特色文化的构建,才能不负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