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1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01所,其中,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170所(县级医院10所、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05所、其他49所),社会办医231所。全市病床数4847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88张(全省为2.51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5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8人,占6.9%;每千人口卫技人员1.8人(全省为2.2人)。全市设村卫生室983个,占村委会总数的98.8%,乡村医生1875人。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村卫生室占67.7%。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建有采供血机构1个(市中心血站),采血点一个(县采血点),县级基层储血点8个,输血科1个。全市401所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4所医疗卫生单位用血:市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各一所;县级人民医院10所、中医院5所、保健院3所;乡(镇)级倚象卫生院1所;其他六十二医院、万和医院各1所。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于1998年7月挂牌成立了市中心血站,年完成独立建制。全市于年全面结束了医疗单位自采自供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实现了临床采供血“三统一”(统一采供血机构、统一血源管理、统一临床采供血)要求。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红十字会及市中心血站、用血医疗机构严格贯彻执行《献血法》及《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基本标准》、《市献血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卫生部颁布的“一办法、两规范”(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依法依规管理采供血,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年至年,我市的无偿献血率、采血量、供血量分别为80.3%、112.12万毫升、139.62万毫升;95.9%、222.22万毫升、222.22万毫升;100%、227.37万毫升、323.17万毫升;100%、227.33万毫升、316.84万毫升。年至年,我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及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378人、0.175%;7278人、0.29%;8163人、0.326%;9271人、0.37%。总之,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效挽救了垂危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基本保证了临床用血需求,为全面推进全市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市、县(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强化监督管理,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积极推动,有效保证了我市采供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我市市、县(区)政府和卫生部门把贯彻《献血法》,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贯彻《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列入了政府的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为市中心血站及有关医疗机构配备了设备和人员,安排专项的经费,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监管体系。我市各县(区)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工作,有效促进了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工作的安全性、时效性,推动了全市《献血法》的贯彻落实。

(二)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积极响应,才能有效保证《献血法》的贯彻实施。我市各县(区)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学习《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普及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从法制、奉献、健康等方面引导人们树立无偿献血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们的畏惧心理和错误认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横幅、宣传栏、宣传牌、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在“无偿献血日”、“红十字会日”、“防艾宣传日”等纪念日,走上街头、深入基层、面对群众,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问卷调查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对《献血法》和无偿献血的认识。

(三)依法依规,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等机构依照《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非法采供血专项治理。

我市市、县(区)卫生部门将血液管理工作列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强化目标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市中心血站建立健全了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采供血网络及温控建设,严格采供血耗材采购制度。

我市各用血医疗机构成立了临床用血管理小组和临床输血评价小组,建立、健全了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加强管理、监督。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以培养一支思想端正、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采供血及用血队伍为目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总之,自《献血法》实施十一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及相关医疗机构严格依法依规,不断强化采供血管理,依法取缔和杜绝非法采供血行为,保证采供血的规范、质量和安全;不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了输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一年来,我市未发生非法采供血行为,未发生过血液质量和安全事故。

(四)无偿献血观念逐渐形成,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我市通过加强宣传,认真组织,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逐步使自愿无偿献血被社会公众认同,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我市无偿献血人数从年4378人、年7278人、年8163人,增至年的9271人。年,一次献血量400毫升(一次献血的最大值)的人数达1412人次,比年增长了5倍多。全市104个部门和单位组织了无偿献血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正逐步向农村推进,许多乡镇领导把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广泛动员,积极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献血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调动了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民献血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我市在贯彻执行《献血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情况不一,发展不平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很突出,无偿献血工作难度依然较大,需要不断改进、巩固、完善和发展。综合调研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还存在疏漏和不足。由于在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中还存在某些疏漏和不足,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和层次,工作难度较大。例如我市仍有部分单位领导和群众对无偿献血工作仍存在一些误解,对无偿献血的意义、知识等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某些误解和抵触情绪;部分干部、群众把血站或医院收取国家批准的医疗用血成本费误认为是出卖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等;部分单位领导不愿意、不热心动员和组织职工无偿献血;我市市民参与无偿献血还不广泛,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以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学生、部队官兵、农民工、公务员等为主,其中公务员队伍中无偿献血人员的比例还比较低。

全市每年无偿献血宣传经费仅市级安排了10万元,9县1区安排的、可用的宣传经费十分有限。目前,我市无偿献血的宣传单等宣传材料均由市中心血站统一印制下发到各县(区)红十字会,宣传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县(区)在及时散发宣传材料、联系实际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二)无偿献血人员总量偏少,采供血矛盾突出。我市无偿献血人数及献血量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多种原因,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还不广泛,总量偏少,采集的血液不能满足医疗用血需要。以年为例:全市无偿献血9271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0.37%;全市采血量为227.33万毫升,供血量则为316.84万毫升,还必须从外地调入血液才能基本满足我市医疗用血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实施、严重交通事故增多、医疗条件改善和人民群众就医要求提高、县基层血库被取缔诸多新情况的出现,致使我市医疗机构用血量急剧上升,采供血矛盾十分突出。年1-6月,全市临床医疗用血量突破170万毫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3.9%),预计今年全市临床医疗用血量可能突破400万毫升。此次调研中,多数用血医疗机构都反映了血液供应不能满足正常临床需要,部分迫切需要输血的患者因血源紧缺而不能输血,特别是有时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时无血可供或供血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在此次调研的3个县里,都曾出现过因不能及时输血而导致重病患者无法抢救的病例。

(三)我市地处边疆,位置特殊,采供血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境内外多种传染病流行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县(区)还有吸毒人员,给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特别是开展采供血工作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和困难。

(四)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采供血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比较强、法律法规比较严肃的工作,具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和风险性,只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较高,工作认真细致,才能有效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发生,从而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目前,全市采供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完全满足采供血业务要求,急需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招录紧缺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采供血工作条件困难,成本大。我市平均采供血半径在168公里以上的有5个县,256公里以上的有3个县,46公里以上的有1个县。由于采供血半径大、采供血专用车辆少、道路等级低,加之修路堵车等原因,造成了采供血工作条件困难,增加了中心血站的采供(送)血成本,还导致有时供血紧张和供血不及时的局面。

目前,原布在西盟县的基层血库(采血点)由于区位、技术等原因导致设备闲置;县基层血库(采血点)则由于用房、设备等条件不合格被省卫生厅取消资格。两个基层血库(采血点)停止运行增加了边远县乡开展无偿献血的困难,增加了用血医疗机构的困难和不便,增大了市中心血站采供(送)血成本。

四、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献血法》,促进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更加广泛有效地开展,确保人民群众医疗用血需求和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的力度。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切实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建议市、县(区)政府加大对《献血法》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力度,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献血法》的认识,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检查督促部分认识不到位、贯彻《献血法》不力的单位改进工作。三是建议适当增加无偿献血工作在卫生工作目标考核管理中的内容和比重,层层分解,狠抓落实。四是建议市、县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增强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五是建议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一是建议保障宣传经费的预算落实,把无偿献血宣传经费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为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建议继续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标牌、彩旗、宣传车、宣传单等形式,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要重视宣传无偿献血的先进典型,重视引导社会公众区分收取制作医疗用血成本与出卖血液的区别,消除误解,营造无偿献血光荣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制定和推行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务员队伍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作出表率和导向作用。四是建议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我市无偿献血者主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学生、部队官兵、农民工、公务员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还未充分参与进来。建议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把无偿献血工作逐步推向农村,把采血车开进村镇、开进农村集市,吸纳更多的农民无偿献血。建议卫生部门和中心血站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动员和组织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部队官兵、大中专学生、公务员等组建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应对突发事件时对采供血的特殊要求。建议医疗机构积极动员和认真组织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和患者亲友互助献血等。

(三)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切实加强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建设。一是建议加大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加强采供血配套设施建设,保证采供(送)血设备、设施齐全。二是建议增加对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缓解采供(送)血成本上升的困难,确保采供血工作安全高效运转。三是建议加强市中心血站的机构建设和完善,改革和激活机制,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严把调入人员的素质关。四是建议加强对市中心血站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招聘紧缺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增强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采供血安全有效。五是建议由市中心血站加强对各用血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和培训。建议各用血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临床用血科学安全。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2

【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源紧张时,通过供血科工作人员的努力保障临床输血的及时有效。 方法 加强血站与用血医院之间的良好沟通,规范血液发放的工作流程,动员互助献血进行应对。 结果 昆明市2010年至今供血机制健全,医院节约用血意识增强,互助献血也有助于缓解血源紧张。 结论 通过提升供血科服务,各界人民通力合作,保障有效供血。

【关键词】血站 医院 血液 供血

近年来,临床用血需求快速增长,公众无偿献血积极性不高,采供血机构压力不断增大,血源紧张,供不应求[1]。供血科或者大家通常说的血库是贮血发血,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服务窗口。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及时有效性,结合工作实践,对血源紧张时的供血工作进行探讨。

一、供血现状及存在问题

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担负着昆明地区二百多家医疗单位的医疗、急救、科研用血、战备储备工作,年供血量约30吨。近年来临床用血需求增加,供应日趋紧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临床用血需求量增加,但诸多因素如天气过热、过冷、下雨,“街头献血,靠天吃饭”、 公众对献血认识不够、献血服务沟通不到位等影响了献血积极性,导致季节性缺血、偏型时有发生。

2、库存血液不充足,医院取血及夜间急诊送血次数增加,患者用血难以及时有效满足,导致医院、患者与血站之间矛盾增多,严重影响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3、规范用血督导不到位,存在不合理用血。

4、部分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对血站工作不理解,责难供血科工作人员,导致负面情绪,不利于服务质量。

二、应对方法

1、血站与用血医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2] 秉承“生命相托,丹心为民”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用良好的服务争取理解。对供血科工作人员进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相关输血知识培训,在接受医院预约时能根据病情指导临床用血,避免浪费;同时,通过与医院沟通,建议医院根据库存血液情况开展择期手术、自身储血、成分输血等。

2、规范血液发放工作流程[3]

及时掌握各医院血库库存量和用血计划,在接受医院预约时,根据以往用血规律和具体预约情况发放合适数量的血液。同时,做好急诊送血安排,确保突发事件时及时供血。再次,明确血液紧缺时的发血原则,除急诊优先、互助献血优先外,其他一律按规定发血,严格控制“人情血”。

3、动员互助献血[4]

倡导并动员亲友参加互助献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互助献血用血政策,规范互助献血流程,印制亲友互助献血表单,共同配合做好互助献血宣传、登记、血液发放工作,为医院及患者提供便利。

三、结果

目前日均发血量得以控制,供血机制健全,未出现因输血不及时导致的医疗事故,能保障昆明地区的急救用血。

医院节约用血意识逐渐增强,血站与医院供需关系日渐和谐。医院配合血站适量发血,加强临床医生规范输血的培训。

互助献血比例逐渐递增。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累计互助献全血量 8291400毫升,献机采血小板4564治疗量,极大地缓解了血源紧张。

四、讨论

通过提升供血科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技能和素养,在满足岗位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建立血站与医院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二者的密切合作,及时解决供用血矛盾,是保障血源紧张时输血安全的重要举措,使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为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及时提供有效保证[5]。

互助献血是保障急救和临床用血需求的一种特殊模式。在血源紧张时,由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输血科、血站供血科等协调,共同做好互助献血的宣传、动员,能有效缓解血液紧缺局面,保障用血需求。

血源紧张不只是血站工作人员的事,只有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通力合作、守望相助才能真正保障有效供血[6,7]。

参考文献

[1]孟雨.从“血荒”现象看《献血法》在实施中的问题与完善[J].中国卫生法制,2012, 20(1):59-61.

[2]程温文,柴声江,高凌飞.血站与医院之间沟通机制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 (1):84-85.

[3]郭毅.如何做好血源紧张时的供血工作[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19-20.

[4]李彬,廖燕,李丽兰等.某市互助献血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 58-59.

[5]张海,梁晓虎,陈莉等.部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科学用血理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9,22(5):401-403.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3

一、我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

志愿者服务项目是我院工作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我院医疗服务的一张名片。我院现有湖南省注册志愿者1500余人次,其中青年志愿者600余人次。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同时又组建了一支拥有800名队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根据行业特色成立医疗志愿服务队、义务献血服务队、环保志愿服务队、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分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医疗帮扶、文明服务、义诊义检、导医导诊、健康咨询、资贫帮困、敬老助残、无偿献血等各种爱心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服务达30000小时。医院曾荣获2010年度“全省三级医院优质服务‘志愿服务在医院’先进单位”。

1.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架构

加强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成立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院党委书记、院长亲任;副组长由全体院领导副职担任,成员由院长助理、机关各职能部室负责人、各总支及直属支部书记、大科主任组成,明确分工,职责清晰。领导小组下设志愿服务活动办公室。活动办公室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日常工作,召集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协调、落实志愿活动的具体内容。

2.形成志愿服务活动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医院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服务章程及志愿服务考核细则等,并结合医院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指导我院志愿服务工作有效有序实施。同时我们将志愿服务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评先评优的评选条件,每月由党政办组织专人根据考核细则,定期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主动发现和解决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3.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力度

鼓励志愿者们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定期组织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考试和考核,形成了以医疗专业知识培训为龙头,以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双翼的志愿者培训及考核体系。每周二下午由科教科组织对志愿者进行医疗业务知识的培训,要求每位医疗专业的志愿者每年的学习次数不得少于12次。除业务培训外,由院团委牵头,每季度举办一期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班。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每年定期组织志愿者骨干和团干部集中培训,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为了向更多的社会人群提供服务,我们还专门开设了手语培训班、英语口语培训班、普通话培训班等培训课程,较好的优化了志愿者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志愿服务对象的范围,志愿者团队的志愿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二、我院志愿服务形式

我院的志愿服务工作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志愿活动有目标、志愿精神有宣传、志愿团队有组织、活动实施有计划、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成果有评估、存在问题有整改这样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活动机制,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开展使得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我院的一个品牌。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服务医院党政大局、服务患者需要、服务社会文明发展等领域,开展对社会、对医院产生积极影响的服务项目,赢得我市市民的广泛赞誉。

1.院内志愿服务

组织各类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包括导医、导诊、导检、健康咨询教育、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督导、义务劝烟等服务。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天使”队,选拨形象好、素质高的优秀青年志愿者进行礼仪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在医院门诊大厅及住院部的每个楼层设立“服务天使”,主动为需要帮助的病友提供服务,同时也帮助医务人员处理一些杂务,把医生和护士时间还给病人。每天安排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分时段分别在门诊楼和急诊科协助进行导医、导诊、维持排队秩序、巡回服务等工作,为有需要帮助的病友提供服务,并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初次来院就诊的患者实行重点服务。盛夏时节,志愿者亲自泡制凉茶,免费送给来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为大家消暑解渴。

2.主题活动志愿服务

组织各类志愿者积极参加“3·5学雷锋纪念日”、“3·12植树节”、“5·4青年节”、“国际志愿者服务日”等一系列主题性活动,在医院内外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档案。

3.社区和乡村志愿医疗服务

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为城乡居民提供诊疗、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开展志愿者农村医疗帮扶活动,志愿者与乡镇卫生院结队帮扶,大家通过电话、网络以及面对面等多种方式对帮扶对象开展临床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双向转诊及义诊会诊等长期帮扶活动,使受援医院的医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技术平台提升,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

4.大型活动保障志愿服务

号召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扩大志愿活动的社会影响。组织各类志愿者到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集会现场,提供秩序维护、健康保健咨询、现场医疗救援等志愿服务。

5.特殊对象志愿服务

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开展康复辅导、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志愿者协助对全院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将医疗回访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电话或上门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病人在家恢复情况,并提供康复建议、心理咨询、卫生常识等,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感受到我院的良好服务及人文关怀。此外,志愿者深入社区、街道进行健康宣教和医疗帮扶。

6.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志愿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院志愿者也积极投身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服务,参加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志愿服务。

7.社会志愿者走进医院提供志愿服务

积极建立服务双向机制,我院的志愿者团队,与社会义工联合会结成友好合作联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志愿活动。社会义工联合会也经常组织社会义工来医院门诊、住院病房等公共场所帮助控烟和维护就诊秩序,为病人义务提供理发、按摩、心理辅导等服务。

三、开展志愿服务需要加强的工作

1.健全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株洲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招募、培训、监督评估、项目运作、项目管理、激励表彰和资金筹集等机制,完善实施志愿服务记录、考核、评估、奖励等各个环节,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逐步统一志愿服务形象识别系统。制定、发放规格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旗帜等外观装备,发放“中国志愿者胸章”、“志愿者服务证”。

2.加强宣传发动

广泛深入地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使“志愿服务在医院”深入人心。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医务人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与媒体、各类社会志愿者组织的沟通联络,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

3.积极招募志愿者

积极招募各岗位志愿者,培养青年奉献社会的热情。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招募社会化志愿者,实现组织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的合二为一。建立志愿服务网络机构,推选一批积极性高、工作能力强的志愿者骨干成为志愿服务网络机构中坚力量,组织并带领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4.完善保障措施

制定有效措施,倡导、鼓励、支持全院职工参与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对参与或支持志愿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向全社会集中展示我院志愿者风采,引导广大志愿者树立参与志愿服务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电子档案 血站 献血事业 保管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00-00

由于全国各地采供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在血站工作中记录的档案也就愈来愈多。以往书面形式的档案在保管以及查找方面都已是极为不便,因此标准的现代化血站管理电脑软件已经被众多血站所青睐。在日常采供血业务中所记录的一系列的资料都是血液的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的真实反应。随着医学的不断推进,献血和输血已然成为医学界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于血站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是不容小觑的。长久以来血站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方面有失偏颇,重视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管理方面的漏洞,经常有档案漏填错填使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本研究经过大量调阅,根据我国目前的血站档案管理方面需要的注意事项进行汇总。

1血站档案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血站档案应实时记录采血及供血人员的基本信息,能够做到准确无误的记录在案。对于献血人员一定要记清楚其有无病史、体检报告、各种检测项目、血液初检及复检记录、采血过程、血液保管等都需存入档案。血液采取后的工作也要记录详尽。这包括血液的入库、发放和保存记录,采取血液样品的工作环境是否消毒,采血设备的检查, 采血器械的消毒,以及医疗废弃物的后期处理等。这些信息的完整记录能够为日后的快速调阅提供基础。

然而现今档案管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法律意识淡薄,只在乎采血过程的专业操作而忽视了采血后的记录工作。例如献血者登记表中的基本信息不详,身份证号码等的漏填或者误填,导致回访或归档的难度加大。另外,献血者登记表多处都需要献血者的签名,血站工作人员由于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未加指导而导致献血者签名错误或漏填签名,造成记录的不完整性和非真实性。其次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经常提前或延迟记录献血者信息,埋下了医疗事故的隐患。

第二,全国各地大多血站对采血人员的管理较为松散,体系不严谨,出现了很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岗位划分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因此选用一种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对血站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第三,缺乏专业的血站归档审查人员。由于非血站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缺少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导致归档时审查不全面。部分质量管理部门对归档的抽查范围不够广泛,无法保证档案质量。

2血站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2.1加强领导重视

不论哪一部门,领导对于工作的重视是员工的最好的榜样,而对于血站来说也是这个道理。首先要加强血站领导对血站档案工作的重视,要将《档案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通篇熟知,做到有理可依有法可循。争取每年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发展计划范围内。要严格把关档案科室人员的选拔,必须要有相关专业的证明,热爱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档案科室的主任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领导能力和协调下属之间关系的能力,能够让科室人员形成凝聚力,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血站需要成立垂直式的管理网络,建立分级式的管理政策,要完全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并且拟定相关的奖惩条例、年度考核,严格遵照管理规定实施。

2.2 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之前,要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对血站档案价值的充分认识。因此,首当其冲的是要做好血站内部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领会贯通《档案法》的各项条例,自己学习的效果固然没有大家在一起讨论要好,所以针对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基层人员应该开展必要的培训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大家在学习档案法的同时能够做到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心得,填补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这种定期的讲座或者培训,不仅能够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法律意识,而且促进了档案工作者们之间的交流,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同合作奠定基础。另外,要加大力度对维护、开发、使用电子签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其充分了解和意识到由于电子签名失误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及所需承担的责任。维护电子设备的人员专业知识要过硬,对于电子档案的维护、传输、保存等能够做到熟练掌握。

2.3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规定

档案管理者需要认真落实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针对每一个不同地域、不同团体组织、不同发展程度的血站来说需要制定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中需要明确划分各科室的工作内容,归档的具体流程,

根据血站人员数量的多少制定归档周期。归档人员需要检查档案相关讯息是否错填或者遗漏,销毁档案和档案移交是否留有记录,环环相扣真正做到每一步骤都能有档可查。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的血站管理制度。

2.4 实施两套档案方式管理

新兴的便捷、快速、空间小、效率高的电子管理软件已然被各个管理部门所认可并且广泛应用。而以往的纸质档案,其占地空间较大,查找档案费时费力,保存方法较为困难,保存环境较为苛刻等众多弊病已经渐渐淡出全国大部分档案管理科室。然而,电子文件这种管理模式并非都是优点。网络条件的不稳定性,网络黑客的侵袭等都会造成电子档案一定的损失。因此,最佳的管理模式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这样既实现了查找档案的快速、方便等优势,又保留了档案的原始真实性,双管齐下,互补不足。

3结 语

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优质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它不单单提高了对血站信息量的处理能力,更是血站有序发展的前提。

参 考 文 献

[1]杨金红.浅析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4.

[2]倪芳,黄巧莎,聂真等.信息化管理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2(463):200-201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5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中心城区创卫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工作打算以及需要提请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创卫工作进度[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创卫工作开展情况。自20__年4月中心城区创卫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创卫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全市上下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民为主”的创建方针,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以块为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巩固提高、长抓不懈”的工作原则,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创建最关键的重点、弱点项目抓起,发动全体市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心组织开展了六大战役、九项整治,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城区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强。通过重点整治,共清除垃圾死角650余处,疏通下水道110余条,取缔违章饲养家禽家畜场所52个,现场捕杀无证放养犬57条,清理地上口香糖34万块;拆除不规范广告700余处;整治搬迁石材加工厂7家,城区26个单位的锅炉烟尘污染得到全面治理;城区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涂乱画等不良现象基本得到根治;二是薄弱环节的卫生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15家农贸市场均已升级改造,其中新东门市场、珠泉菜市场、箭道市场、贸易广场农贸市场已改造到位;城区2984家小餐饮及“五小”行业单位已有20__家基本达标,占总数的73.6,培植样板单位33户,取缔无证和不达标小餐饮及“五小”单位244家;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中转站由原来的7座增至15座;新建公厕8座,改造22座档次较低的公厕;新添果壳箱880只,背街小巷、居民区设置密闭式垃圾桶275个;改造小街小巷89条,改造路面103745平方米,管道10316米;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厂区办公楼、进厂道路等土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医疗废物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完成80;城南排水设施改造进展迅速,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品位与档次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四是病媒生物防治成果显著。中心城区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统一整治和投洒药物,现城区四害孳生环境基本消除,四害密度大幅下降。五是健康教育进一步普及。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宣传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创卫及健康知识宣传。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调度,目前,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82,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6.7,健康行为形成率89.6%,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1.7,健康行为形成率78.7;路灯亮化率98%,道路机械化清扫或高压冲水率2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07,绿地率39.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5m2;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9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9.67db(A);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8,计划免疫安全注射率100,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85,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100。

二、存在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中村“破、烂、旧”,54个城中村改造点改造工作尚未真正动起来;中心城区208条背街小巷尚有50条未改造,而且保洁质量底、管理松散;家庭式旱厕较多,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改制企业楼院卫生管理严重滞后,卫生死角较多;农贸市场改造动作太慢,而且投入不足、质量不高、管理不到位;小餐饮扩“五小”行业数量大、分布广、空间小、布局乱、档次低、卫生差;“四害”密度超标,尤其是农贸市场、食品、餐饮服务行业苍蝇、鼠迹、蟑迹较多,有的单位蟑螂密度远远超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传染病防治差距较大,城区儿童计划免疫实施免费接种不到位;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筹集难度较大;社会化公厕改造工作还没全面铺开;市民素质还有待提高,乱吐乱扔乱倒行为依然存在,乱闯红灯的行人大有人在;各单位创卫资料收集不完善、整理不规范等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固然有诸多客观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原因,有的单位认识不到位,引导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处罚不到位,特别是领导不到位,有些事情往往是只管到局部,没有管到全面,只管到一时,没有管到长久;有的单位对创卫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作风不实,处于应付被动状态,推一下动一下,没有把创卫工作真正当作自已的事情来抓。

三、今年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次申报、一举摘牌”的目标,依据参照全国爱卫会权威专家来我市检查提出的问题和工作建议,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创卫工作不仅需要我们要有一举摘牌的雄心、战之必胜的信心,还需要我们树立攻坚克难的决心、经得起考验的耐心,更需要我们一鼓作气,紧咬目标,全力推进,一干到底。20__年,我市中心城区创卫工作在继续抓好20__年小餐饮及“五小”行业整治、环境污染整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贸市场整治、交通秩序等整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公共卫生设施

1、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已建成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中运站等设施要规范管理;进一步搞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改造,使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

2、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医疗垃圾处理厂建设,尽快投入使用,使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3、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和改建,取缔城区所有家庭式旱厕,免费开放城市公厕及临街单位厕所,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

4、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实现市区街巷路面普遍硬化,完善街巷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5、加快城中村“六清六改”,全面落实垃圾袋装化、排水暗渠化、闲置空地绿化,使道路平整硬化,无坑洼、积水及泥土,基本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做到村中有路灯、有公厕、有封闭垃圾池、有创卫宣传栏。

6、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开展春季绿化,加强对拆违、待建工地、闲置空地等地的绿化,改造“城中村”、背街小巷、街头巷尾的绿化,消除街巷、社区公共场地地面。

(二)加强行业卫生管理,提升城市健康总体水平

1、继续抓好小餐饮及“五小”行业卫生达标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对熟肉制品、米粉米面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糕点加工销售、建筑工地食堂、学校单位食堂、贸易广场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店店过关、店店达标,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2、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完善其他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加快医疗废物处理厂运转步伐,加强医疗污水排放的监管,保持污水排放合格;加强计划免疫工作,袁州区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务必达到90;中心城区单苗、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加强临床用血量管理,保证用血质量,无偿献血率达到100;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严防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3、继续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控制鼠传疾病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生。进一步建立健全除“四害”消杀站,落实经费,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引入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选用低毒高效药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坚持常年、持久、反复地开展除“四害”活动,使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国家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三)搞好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力争专家暗访一次过关

1、加大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单位楼院、居民区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各项制度,理顺各部门、各单位、各级的工作职责,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对城区周边的乡镇及重要道路、铁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

2、强化农贸市场管理,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步伐,规范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完善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实行隔离屠宰,禁止违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销售,使市场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管理规范,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3、加强建筑工地管理,落实文明施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工地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施工场地、拆迁施工工地和待建工地应设置隔离户栏或实墙围档;工地内主要道路硬化,建筑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施工场地驶出车辆要进行冲洗,各类运输车辆实行密闭化运输,杜绝扬尘洒漏;生活区的宿舍、食堂、厕所和洗浴间等设置及管理符合卫生要求,排水畅通,无卫生死角和积水。

4、开展临街立面整治,扮靓城市脸面。对临街立面破损、陈旧、脏污现象进行修缮、粉饰、清洁,对临街老、旧、破雨阳蓬、广告招牌、公共设施进行整治,使临街建筑立面整洁靓丽、整齐协调。

5、严格中心城规划管理,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确保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管理“十不准”要求落到实处。

6、清理乞讨人员,对有自理能力的乞讨人员动员其回乡,对敲诈勒索、强讨恶要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乞讨的违法人员依法予以打击。

7、在全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在通过省爱卫会检查的基础上,打好以“城市日常卫生管理、病媒生物防制”为主要内容的创卫“百日会战”,确保暗访一次过关。

8、积极开展创建卫生乡镇活动,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的创卫格局,改变乡镇卫生面貌,全面提高乡镇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

(四)深入持久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健康意识

在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持久开展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等教育活动,使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各类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低于3%。医院要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街道和社区要围绕群众的健康需求开展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自觉摒弃不良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70%。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继续开设专版、专栏、专题,大张旗鼓地宣传卫生防病和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积极开展控烟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五)完善创卫相关资料建设,顺利迎接国家创卫技术评估

1、加强创卫工作的资料建设。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创卫标准要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内容,分门别类建立健全创卫资料档案,对反映创卫工作的过程、实际效果、经验体会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概况的文字和音像等资料要建档立卷,为全面深入地开展创卫工作提供完整、详实、科学的依据。

2、高水平地制作创卫材料。严格按照创卫要求,高质量地完善创卫规划、计划、 总结、技术资料、统计报表等资料,组织工作人员编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资料汇编》(分汇报、决策、管理三本)、制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汇报片》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多媒体汇报片》,切实做到图文并茂,有吸引力、感染力,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四、需要提请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向全国爱卫会申报的时间问题。今年2月2日,新颁布的《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比原来的考核办法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检查时间更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原来的≥50,增加到≥60;考核评审程序由原来的调研、考核鉴定、社会公示改为暗访、技术评估、考核鉴定和社会公示,推荐材料审核过关之后,3个月内国家爱国卫会组织专家组进行暗访,每次检查之后要求整改的时间都在2个月以上,可见从申报到一次性顺利通过考核鉴定最少需要9个月以上。而且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要求省爱卫会把好申报关,因此只有待省爱卫会检查通过之后,省爱卫会才向国家申报。

(二)关于创卫工作机构调整问题。鉴于人动,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创卫工作的科学性,建议对现有创卫工作机构进行调整,加强落实层面的力量,将外设工作组调整为“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及综合执法、环境保护、食品与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集贸市场管理、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治安及交通秩序”十个工作组,由各工作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专项督查、对口承接上级的检查,具体见《关于调整创卫组织机构的通知》。

(三)关于中心城区家庭式旱厕问题。经过普查,目前,中心城区尚有家庭式旱厕357座,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化成街道就高达220个。这些旱厕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还有房产证。要通过国家暗访,必须取缔城区所有家庭式旱厕,增加居民区公厕建设和改建,尽可能免费开放城市公厕及临街单位厕所,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

无偿献血存在问题范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6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718-02

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中的重要部分[1]。血站医疗废物有效管理能够防止设施、环境受到污染和输血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采供血过程和输血安全。近年来,我站通过制定血站医疗废物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责任化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本站医疗废物质量控制措施作如下探讨:1 血站医疗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1.1 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医疗废物主要来源于采血服务科、检验科、成分供血科、质量管理科等业务科室,采血护士、体检人员、实验室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供血、成分制备、包装及血液运输人员为医疗废物的直接接触者,其种类主要包括接触血液的采血器材、实验试剂与耗材、检测后废液、阳性血液、可疑血液、试管、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口罩、手套、鞋套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器械)、生活垃圾等。

1.2 对于无偿献血志愿者和用血患者而言,最为关注的和担忧的就是采血器材卫生状况和血液制品质量。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一旦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必将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被血液等污染的穿刺针头不仅可造成工作人员割伤或刺伤,而且还可能同时引起感染,具有极强的风险性[2]。因此,血站医疗废物是否处理妥当直接关系到采供血服务人员安全及临床用血安全。2 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控制点

2.1 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1.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施行规范化管理 我站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安全卫生管理程序》指定医疗废物管理规程,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与监控。加强对医疗废物的源头控制,减少废物产生量,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对收集、分类、存放、处理处置后二次污染的排放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2.1.2 细化责任,落实到位 实行站部-科室负责人-全员的分级管理模式,由血站安全与卫生负责人进行监督协调,采血服务科、成分供血科、检验科、质量管理科分别指定1-2名专职医疗废物处理负责人,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科室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使用标准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等盛放医疗废物,并与总务科负责人完成交接,总务科负责检查落实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运送及医疗废物暂存地的日常管理和清洁消毒,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履行血站医疗废物的日常归类处理工作,在全站内形成“专人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2 紧抓采供血源头,做到“有规可矩”

2.2.1 采血过程中废弃的一次性耗材等感染性废物应当在工作结束后,按工作程序制定区域安全放置和弃置,用专用黄色包装袋存放,包装袋外壁必须有废物警示标识,确保避免复用、污染和差错。

2.2.2 损伤性废弃物用耐刺的利器盒存放,密闭后再放入专用黄色垃圾袋;一次性医疗器具(一次性采血针及采血结束后经热合处理的穿刺针头应用专用剪刀去除锐器,将上述锐器医用废物应放置在指定的锐器收集盒内并加盖,然后外套黄色包装袋,集中焚烧处置。

2.2.3 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须经血站废物管理负责人批准,由相关科室按有关法规或规定统一销毁或处置,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放入感染性废弃物袋内。

2.2.4 血液检测使用过的吸头、酶标板和剪取血液标本的剪刀应先放入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桶内,浸泡30min后放入专用黄色包装袋中并封口,阳性血液标本应盖上试管帽再装入纸盒中,并置入双层塑料袋扎好,确保内容物无渗漏后统一回收集中焚烧。此外,血液检测所涉及的所有样品及实验材料均视为存有传染性的物品进行处理。

2.2.5 一般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固定存放,不得与感染性废物混放或随意丢弃,一旦放入包装袋后不得取出。告诫工作人员将医疗废物视为危险废物对待,勿直接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造成病原体借助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繁殖及病毒蔓延。

2.3 保证医疗废物安全转移,做到“有度可量”

2.3.1 医疗废物临时存放点应远离人员活动地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易于清洁和消毒,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标识,指定专职人员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接触医疗废物。

2.3.2 各科室医疗废物及锐器回收盒收集装满后应及时封口,放在固定密闭区域,总务科专职人员按时收集各科室医疗废物后在2天内高压灭菌后暂存。

2.3.3 本站规定医疗废物由某环保公司处理,每天必须定时至医疗废物暂存点收集、运输并用医疗废物专送车进行集中化、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2.4 务实完成交接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2.4.1 各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与总务科之间及血站与医疗废弃物处理单位之间必须对医疗废物认真清点后做好各环节交接登记,使用统一制式的规范化、标准化表单,登记资料双方各存一份,记录每月交档案室,归档保存5年以上。

2.4.2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医疗废弃物处理各环节交接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类别、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手人及需要的特殊说明等,既要从整体上反映处理过程的充分性,还要注意保持原始记录完整、准确,不得随意变更、涂改,有效地为医疗废弃物质量管理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2.5 防患于未然,做到“有招可对”

2.5.1 高质量的人员队伍是实施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我站注重加强工作人员医疗废弃物基本知识和防护知识、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解读以及安全监管业务知识、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树立员工安全理念,提高防护意识,保护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范职业危害,提高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进一步保障临床采供血质量安全。

2.5.2 若有证据表明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委员会,同时疏散人员,控制现场。

2.5.3 一旦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第一发现人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血站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委员会,委员会成员要记录发生时间的时间、地点及范围,立即到现场查看,同时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同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报告。3 讨 论

健全的质量管理监控是落实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关键,本站以“抓源头、定责任、明制度”为原则,通过对医疗废物处理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有效地控制了本血站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尽管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个别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依旧薄弱,二是落后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严重制约着管理的有效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义务,把规范化操作变成血站人员日常工作的自觉行为,同时积极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全部合法处置,将危险性减少至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