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芨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芨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白芨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 白及;催芽试验;栽培技术;不同基质

中图分类号 S56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62-02

Research on Sprou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 About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

REN Qi-fei QI Yan-qiang ZHANG Jia-chun LU Qian *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We took a three-month long sprouting experiment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in 2015.We divided the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 into three levels and comparison the best matrix in five kinds of substrate by the tuber budding rate,seedling height,average root length of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ne humus and pearlite were the best substrate,pure pastoral was not suitab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theory and method to the field production of Bletillae striatae.

Key words Bletillae striatae;sprouting experiment;cultivation techniques;different substrate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系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刀口药、连及草等,以干燥块茎入药,味苦、甘、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2]。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等省[3]。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宜种于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因其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状况下萌发率极低,白及野生资源非常稀少[4],加之多年的乱采乱挖导致白及野生资源更是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5]。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白及的用药需求急剧增加[6],而人工扩繁与栽培是保护珍稀药用植物的有效手段之一[7-8]。

目前白及仍以块茎栽培为主,关于白及栽培技术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报道[9-12],白及栽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年栽培,多年成药[13];二是块茎腐烂病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14];三是各地因块茎种质不同,造成栽培措施的参差不齐[15]。本试验针对白及栽培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认为在白及播种前有必要进行合理催苗。2015年9月开展了白及不同基质催芽试验,通过试验的开展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催芽的基质,并为白及的大田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6°55′之间,平均海拔1 000 m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8 ℃,夏季平均温度为23.2 ℃,其中5月平均气温可达20.2 ℃;6月平均气温为23.4 ℃;7月平均气温为25.9 ℃;8月平均气温为26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5 ℃。

1.2 白及块茎来源及分级特征

供试材料为收集保存的同一批次白及块茎,块茎饱满,无根,无芽且个体大小不一。将收集的白及块茎按照其大小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种百粒重约为927 g,Ⅱ级种百粒重约为410 g,Ⅲ级种百粒重约为187 g。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服务于大田生产为目的,选择的基质皆为常见、普通的基质。分别为为松毛腐殖土(A)、珍珠岩(B)、田园土(C)、腐殖土∶田园土∶珍珠岩=1∶1∶1(D)、田园土∶珍珠岩=1∶1(E)。随机选取不同等级的块茎,分别种植于A、B、C、D、E 5种基质中,每种基质种植100粒块茎,做3个重复区组,做好出苗观察,并于3个月后挖取白及块茎观察其芽及根的生长情况。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9月在贵州省植物园温室内进行,用砂砖垒成高24 cm、宽为1 m的简易苗床,在苗床内首覆20 cm厚的不同基质,首先将基质浇透水,再将白及块茎以3 cm×3 cm的间距整齐地平铺于苗床内,记录每行播种株数便于以后统计出苗率。白及铺播以后再覆盖相应的基质,此时基质只需将白及块茎盖住即可,覆完基质后再浇足水。试验期间保证基质水分充足,及时除去苗床内的杂草,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1.5 数据采集及处理

试验周期为3个月,记录不同的基质白及块茎的出芽情况,并且随机挖取30粒块茎测量其苗高、茎粗、根长等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白及块茎出芽率的影响

白及Ⅰ级种的出苗率在5种基质中均达到了90%以上,其中在基质A中最高,为97.23%;在基质C中出苗率最低,为90.2%。Ⅱ级种出苗率在基质A中最高,达到90.5%;在基质C中最低,为79.25%。Ⅲ级种出苗率在基质A中也是最高,为78.5%;在基质C中出苗率最低,为63.75%。3个等级的白及块茎出苗率均表现为基质A>基质B>基质D>基质 E>基质C的规律,即白及催芽出苗率最高的基质为松毛腐殖土,其次为珍珠岩,再次为田园土+珍珠岩+腐殖土,第四为田园土+珍珠岩,而纯田园土的白及块茎出苗率为最低。

2.2 不同基质对白及苗高的影响

苗高是评价植物生长最直观的形态指标[16],本试验用白及苗高为标准之一评价不同基质的催芽效果。由图1可知,白及Ⅰ级种和Ⅱ级种的平均苗高为基质A>基质E>基质D>基质B>基质C的规律;白及Ⅲ级种的平均苗高表现为基质E>基质A>基质C>基质D>基质B。由Ⅰ级种和Ⅱ级种苗高反映的结果表明,腐殖土和珍珠岩是较好的催芽基质,而田园土催芽效果最差;Ⅲ级种的苗高反映了珍珠岩用作催芽基质效果最差,这可能是由于Ⅲ级种质量较小,催芽生长时需要较高的外源营养,而珍珠岩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因此苗高生长表现较差。

2.3 不同基质对白及平均根长的影响

根的生长是反映植物生长力的主要指标,试验采用最易测得的根长指标来反映植物生长状况[16]。由图2可知,白及Ⅰ级种和Ⅱ级种的平均根长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基质A>基质B>基质E>基质D>基质C的规律,白及Ⅲ级种的平均根长表现为基质B>基质A>基质E>基质D>基质C的规律。由Ⅰ级种和Ⅱ级种根长表现为腐殖土和珍珠岩的催芽效果最佳,而田园土催芽效果最差,Ⅲ级种根长表现为珍珠岩最佳、腐殖土其次,而田园土催芽效果也是最差,这与Ⅰ级种

和Ⅱ级种表现规律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白及一年栽培,3~4年才能成药,白及块茎的质量是保证白及产量的基础,通过催芽能筛选较好的块茎且能使损伤的块茎恢复元气,提高其抗病能力,通过催芽后的白及块茎能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白及的栽培可在春、秋2季进行,不管在哪个季节种植均要保证白及具有健壮的苗及根系,从田间栽培收集的白及往往个头差异较大,且由于运输过程中根和芽损坏严重,为了确保大田种植白及出苗齐整,增加产量,在白及播种前要进行白及块茎等级划分,并进行合理催芽后,再进行播种。

通过白及催芽试验,白及3个等级块茎出苗率均表现出基质A>基质B>基质D>基质E>基质C的规律;Ⅰ级种和Ⅱ级种的平均苗高表现为基质A>基质E>基质D>基质B>基质C的规律,而Ⅲ级种的平均苗高表现为基质E>基质A>基质C>基质D>基质B的规律;Ⅰ级种和Ⅱ级种的平均根长表现为基质A>基质B>基质E>基质D>基质C的规律,Ⅲ级种的平均根长表现为基质B>基质A>基质E>基质D>基质C的规律,综合评价出松毛腐殖土、珍珠岩为最佳的催芽基质,而纯田园土最不适宜用于白及块茎催芽。另外,影响白及出苗率的因素除了基质外,不可忽略的是白及块茎自身的质量,白及块茎越大其在同一时间内的出苗越齐整。

考虑到由于松毛腐殖土需要量大且不易收集,而珍珠岩重复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中用田园土掺和松毛腐殖土的基质来进行白及块茎催芽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催芽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陈谦海.贵州植物志:第十卷[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 谢玲玲,赵青华.白及致濒机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5):3574-3576.

[5] 姚宗凡,黄英资,姚晓敏.药用植物栽培手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美,周先建,.四川省白及最佳栽培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4):75-77.

[7] 李嵘,王粗.白及的研究概述及其资源利用对策[J].中草药,2006,37(11):1751-1755.

[8] 彭金香.白及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学,1999(增刊1):174-175.

[9] 张伦梅,熊云杰,谭林彩.白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24):5.

[10] 韩学俭.白及药用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科学与经济,2004(10):41-42.

[11] 张亦诚.白芨的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0):45.

[12] 胡凤莲.白芨的栽培管理及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1(3):268-269.

[13] 陈紫钢,桑子阳,覃少吾.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3(6):55-56.

[14] 魏进,周玮,李汶锟.贵州省白及病虫害种类调查与防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150-151.

白芨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2

1 地理环境

湖北恩施州位于湖北西南腹地,东邻江汉平原,西近重庆万州,南接湘西,北依神农架。该地湿重雾多,雨水充足,四季分明,因地处大山区,海拔差异的悬殊导致了气候变化比较明显,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由于山多坡多地多,地势高低悬殊,适合各种不同药物的生长,天然植被众多,药物资源丰富,珍贵药材也多见,素有“华中药库”、“华中植物园”之称。长居于此的土苗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特别是在止血方面,积累了大量

的用药经验。

2 药物资源

据对现已在该地区民间使用较广泛的药物的不完全统计,用于止血的药物有仙鹤草[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 japonica (Miq.) Nakai]、大蓟[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小对叶草[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叶下红[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evl.]等140余种。这些药物隶属于50余科,以蕨科、菊科、堇菜科、蔷薇科、唇形科为多见。大部分生于路旁、田边、山地、林边等阴湿处,常以根、根茎、叶、全草,干品或鲜品入药。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如治疗刀伤出血的有金毛狗脊[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 (L.) J. Smith]、马鞭草[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等;治疗吐血、咯血的有乌龟七[雪胆,Hemsleya amabilis Diels]、血蜈蚣[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等;治疗便血、尿血的有对叶草[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鱼鳅串[马兰,Kalimeris indica (L.)Sch.-Bip.[Aster indicus L.; Boltonia indica Benth.;Asteromaea indica (L.) Blume]等;治疗外伤出血的有血当归[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 [G.japonica (Thunb.)Juel; G.pinnatifida DC.]]、大金刀[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等;治疗痔疮出血的有千年矮[ 细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茨犁[刺犁,Rosa roxburghii Tratt.,[R.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等;治疗内出血的有土三七[景天三七,Sedumaizoon L.]、大蓟等。此外,还有一些治疗衄血、肺痨咳血、胃出血、子宫出血等病症的药物,这些药物的应用和治疗经验的积累,是民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成分。

3 用药特点

3.1 配伍简单,疗效显著 该地区的止血药,用药简单、有效,一般以单用为主。如单用血当归、鼠曲草[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 Don[G. multiceps Wall. ex DC.]]治疗外伤出血;用对叶草、破血丹[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 等治疗便血、尿血;用小扁担藤[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v.]、小血见愁治疗咳血、咯血;用地米菜[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的种子15克至25克,水煎服,治疗视网膜出血[2]。其次,配伍也很简单,如用紫珠[白棠子树,C.dichotoma (Lour .) K.Koch]叶、白芨各等量,共研细粉,每服10克,每日三次,治疗肺结核咳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用旱莲草[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 L. [E.alba (L.) Hassk.]50克,荷叶25克,干侧柏叶15克,水煮分三次服,治疗衄血、咯血[1]。用白茅根[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生荷叶各50克,侧柏叶、藕节各15克,黑豆5克,水煎服,治疗胃出血[1];用地榆[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15克,仙鹤草、耧斗菜各25克,水煎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这些简单使用的配伍在临床均有显著的疗效.

3.2 用药方式多种多样 止血药多以根、草、叶入药,故用药方法多为捣烂外敷。如用小九龙盘[毛花点草,Nanocnide pilosa Migo.]鲜叶,捣烂外敷,用于刀伤出血[2];用刷把草[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eet)Ohwi]鲜草,捣烂外敷,用于外伤出血[2]。另外,也常研末外撒。如用毛大丁草[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Cass.]干草,研末外撒,治疗外伤出血[2]。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如用虎杖[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根40克,牛尾七15克,癞子花根10克,瓦苇20克,羊藿根20克,水煎,兑蜂糖服[2];用小血见愁[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 (Wall.) Briickn.]50至100克,炖猪蹄服,可治肺热咳嗽、咳血[2];用生半夏[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P.tuberifera Ten.]]浸出液,浓缩,制成粉剂,外敷,也用于外伤出血[2]。

4 开发应用前景

4.1 推广药物的规范化种植,调整种植产业结构。该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污染程度低,有利于多种生长条件较高的药物生长。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恩施地区,这些药物的生长多以野生为主,并没有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与培养。若有药物栽培、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保证,则可大规模栽种药用植物。同时,若能畅通销售渠道,则可带动各类中草药的生产,使其成为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2 合理开发,确保药物资源的持续性。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做到合理的、有计划的采用,从而确保物种的可持续性生长,尤其是一些稀有珍贵的物种,如止血药头顶一颗珠[头顶一棵珠,T.tschonnskii Maxim.]、江边一碗水[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白三七[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us C.A .Mey(P. repens Maxim.)]、半截烂[雪里见,Arisaema phallospadix C.Y.Wu]等。

4.3 应用于临床,服务于医疗行业。对于一些疗效好且安全可靠的药物,可通过开发研究,形成固定的用药及配伍形式,用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实践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5 有待解决的问题

5.1 药物的发掘整理。长期以来,该地区人民在止血药应用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疗经验,但多数都只是口头传授,并无正规的书面记载,使得很多确实是疗效显著的用药经验只在小区域内使用甚至失传,这从客观上制约了药物学知识的传播、发展,不利于该地区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故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用药经验、药用植物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使该地区的药学知识广泛流传,药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2 对止血药的现代化研究。虽然该地区应用止血药具有较长的历史,但基本上都是经验之谈,而对其有效成分的组成、含量的多少、最佳配伍方式、最佳生长条件、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深入研究,即使有一些较为科学合理的栽培种植技术和配伍方式,但仍隐匿在民间,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在医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有必要组织各个方面的力量对这些有价值的药物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药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当地及周边的医疗行业服务。并在研究中了解优势和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消除影响,促进该地区止血药应用的不断发展。

5.3 保障规范化种植、加工技术。由于该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药物的生长繁殖。若能保障规范化的种植和加工技术,能大规模生产,一则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资源,特别是一些稀有品种;二则可以形成一定的药物种植规模,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形成以药业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5.4 规范用药方式。由于该地区药物长期在民间使用,存在相对不规范的现象,很多疗效确实很好的药物没有得到最好的使用方式,这对该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因此,深入民间搜集和整理各种药物的用药方式,从繁多的用药方式中筛选相对最佳方式,形成固定的用药体系,既是开发研究该地区止血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小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河北.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844,454,29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