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06-02
1999年之前,国内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问题讨论还比较少;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校本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相关问题讨论的文章便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现在教育杂志上;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均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全面推广,尤其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时至今日,校本课程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教育界必然展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校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二、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因划分维度的不同而不同。从开发主体这个维度上讲,我们有教师个人、小组和全体以及与校外合作等形式;从开发范围这个维度上讲,我们有单门课程的开发,有某一类课程的开发,也有所有课程的开发等形式;最后从开发程序这个维度讲,我们有课程选择,课程改变,课程新编等类型。笔者以下所要重点探讨的是课程选择与课程新编这两种类型。
(一)课程选择
课程选择主要是指在已有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最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就英语校本课程而言,教师可先在学生中展开实际需求调查,然后再调查其它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最后可以确定比如Britain and American Cultures,English Films,A Profile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等课程,这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对各年级各阶段的学习要求上明确提出英语文化等知识的掌握,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还应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常识。
(二)课程新编
课程新编是指教师对学生学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出的一种全新课程。现以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为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各少数民族有权通过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保存和宣传本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字和文化。就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而言,教师可以把学生最喜欢的民族文化写进教材中,比如四川藏区学校可以把锅庄这种舞蹈形式以最简单的英语语言写进教材,因为锅庄是藏舞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深受藏民喜爱的一种业余生活,从而编制出Kangba Culture等系列课程,这样,藏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对师生的促进作用
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等对课程改革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而这种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是最主要的。
(一)对英语教师的促进作用
1、让英语教师从一个普通教员转变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般来讲,教师的传统教学活动是与科学研究脱节的,二者没有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研究就被认为是“专家”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处于被动的,教学内容都由专家决定。而新课改的实施把这种观念彻底颠覆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者,而是课程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学生,从而才能开发出更适合学生,更让学生感到有趣的课程。可以说,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正在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逐渐转变成“教育家”,让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知识的发展,增强对课程实施的适应能力,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其专业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体表现为:
(1)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课程开发的意识。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舒尔曼认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反思英语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环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离不开英语学科内容知识(比如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课程开发的程序离不开课程知识,课程教学更离不开英语学科教学法和相关的教心学知识。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包括研究教材、课程的能力,同教师、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和电脑应用能力等。
(二)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任何类型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都是基于“以生为本”,所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的最大促进作用。当然,英语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通过对英语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强化英语五项基本技能,为大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2、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开设多种英语校本课程,比如英语故事,英语文化,英语影视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了解英语,运用英语。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比如在小组学习中,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与人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造意思,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车雪莲.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角色转换\[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
\[2\]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2
【关 键 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01-02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新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开发。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老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具体分析如下: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一方面,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重要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间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者。思想品德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思想品德课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和课程开发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进行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课程开发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开发校本课程的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承担好研究者的角色。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高等院校;科研;应用
多年来,国家对高校实行“供给制”,高校只核算经费支出,至于开支是否合理和必要,则无人问津,其中科研经费中的招待费金额比重较大,同时缺乏合理的支出凭据。高校对科研资金成本核算大多是科研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但分工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缺乏沟通,造成成本核算不合理。同时科研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经费数额较大大,设计范围广泛,执行周期唱,各部门缺乏科学有效地核算、管理方法。高校用传统方法提供的成本信息逐渐无法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成本核算依据不明确,成本控制不合理。科学规范的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一、现行高校科研成本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复杂
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主要来源渠道有四种:一是纵向项目,科研经费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类科研经费相应的管理办法,主要用于把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二是横向项目,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事业及社会上各类单位,由于大多数项目是以委托合作的形式、内容各不同,对经费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也不同,主要用于以获得办学经费为目的的高校;三是科研专项项目,由国家各部委、北京市下达的各类主要用于科研条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类专项项目。四是学校项目,校内自筹经费,多数高校的财力有限,学校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科学研究是希望有所回报。学校设立的学校重点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配套基金、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等。
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使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规定,各类科研项目有不同的使用要求,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财务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
2.科研成本管理意识浅薄
科研经费到账金额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或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高校对科研经费到账金额非常重视,尽量获取较多的科研经费,然而却忽视成本核算和管理。因此通常高校科研项目的前期预算制作都较为细致、监督严格,而对资金到账后的使用情况、科研经费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风险的关注则相对较低。
此外,高校中科研经费普遍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学校财务不多干涉。认为如果干涉过多,就会造成科研项目流失或转移。由于成本管理意识的浅薄使得科研经费在无法有效、合理的利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在高校普遍推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管理。由于有的高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比较重视上项目,争取经费,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是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或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
为了鼓励教职工参加科研的积极性,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比较宽松,在报销制度上存在缺陷,使得科研经费支出出现随意性。经费报销中违规的情况主要为虚开招待费和劳务费,报销私人开销,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时间不统一,把旧发票充作报销单据;也有的是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情况不符,加之一些商家根据顾客要求任意变更发票中的商品名称、金额,到商场买衣服、家用电器,开具的却是购买复印纸、办公用品的发票,致使科研经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4.成本控制难度大,会计信息失真
全成本核算就是将科研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高校从事科研项目的人员不仅有专职的科研人员,还有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其他人员,科研和教学往往有想融合的部分,横向科研工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都可以和从事教学工作的资源共享,如科研所用房屋、仪器设备、图书、水、电,甚至部分科研材料等等,应当划分多少进入科研项目成本无法明确界定。同时,大量的招待费、个人提成及与科研项目无关的个人开支却占据了科研经费很大的比例,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失真。
5.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高校对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监督和管理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对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大型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产,在科研课题结题后,以上资产仍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其视为私有财产据为己有。再有就是对科研经费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学校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进行无形资产的帐务处理。以上都将造成资产的流失和失控,这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直接相关。
由于高校对科研经费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有的科研人员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管理;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财务部门并不监督其投入、运用、耗费和补偿的全过程。同时,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和收取管理费,而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二、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科研中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是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具有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两大功能,不仅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还可依据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进行成本管理,满足经营控制的需要。
1.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需要,对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进行修正
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多元化: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和校内自筹经费。并且科研跨越年度不同,有的时间较短,有的则耗费大量时间,归集的成本各有不同,作业成本法恰好适用于业务流程复杂、成本动因多样的情况,可有效避免信息失真和成本失控。
2.寻求较好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需要
教育和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很难将其区分。另外科研成本多为间接成本,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划分成本动因进行分配,适用于间接成本比重大的情况,更有效地支撑成本预算管理体制。
3.解决目前高校中存在的资源利用低效,为经费拨款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法可根据高校教育活动的作业链进行作业的增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降低增值性作业的成本,剔除非增值性作业,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高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统一起来。把经费利用情况作为拨款依据,切实保证资源可以合理配置、利用。
三、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科研中应用
1.应用的可行性
(1)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产品品种结构复杂的企业或机构
高校科研经费呈现多元化,成本差异较大,除了直接费用外,间接费用大致可分为能源材料及试验外协费、工资及劳务费、国内外学术活动费、综合管理费用、固定资产使用费、业务招待费、业务资料及出版印刷费等。种类复杂繁多,难以辨识。
运用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成本分配的对象,以作业耗用的数量作为成本分配的依据,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同时,成本动因因经费来源、跨越年度不同各异,因此应具体分析不同的资源、作业、动因以分配间接费用,核算成本。
(2)国家鼓励科研项目,高校的运作模式也日益产业化
高校不能完全按财政预算的方式来核算成本和控制成本,必须寻求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新方式。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涉及许许多多的作业,可使用作业成本法的空间很大,同时作业成本法也有助于高校追踪整个高等科研作业流程,进行成本控制。
(3)高校计算机硬件基础较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水平较高,信息处理技术先进
(4)随着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即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课题争取不容易
(5)高校会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素质较高,对作业成本法知识的了解较多,培训也较为容易
2.应用步骤
高等院校经费支出包括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无需进行非配,直接计入相应科研项目中,对于间接费用要进行合理的分配,科研间接成本按其收益大小进行分摊。
实施作业成本法主要有六个步骤:确定高校主要作业;确定和计量高校各类资源消耗,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资源库;分析资源动因,确认作业,将特定范围内各资源库汇集价值分解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分析作业动因,确定动因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科研对象成本计算单,得到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本;编制成本报告和进行成本分析。计算出所有院系的总成本和内部构成情况后,可以从收入与支出角度分析各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从各部门资源消耗的比重考虑运行效率。
(1)确定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计量的成本,主要计算各个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的成本,将未纳入科研项目的费用扣除,教育成本中有一部分科研费用也予以扣除。
(2)确定主要作业,形成成本作业库
根据学校费用规模较大的特点,分别建立作业中心。作业中心的划分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太细则不仅不能得到有用信息,反而有可能造成分析困难,太粗则难以揭示改善管理的机会。科研项目按类别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科研专项项目、学校项目等四类,按性质分为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种。科研项目由不同学院的科研人员负责,每个学院的科研人员依其研究专业的不同而科研项目有所不同。
(3)选择成本动因
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被消耗的直接原因,是进一步将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各项产出上去的依据,一般以某项产出所消耗的各作业成本库中的占主导地位的关键作业的数量作为成本动因。
作业动因分析实际上是对作业的识别、计量以及对作业所消耗资源费用的归集与确认,进而分析评价各项作业增值性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哪些作业是必需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尽可能降低直至消除那些对科研来说没有作用的作业,最终确定减少科研所消耗的作业数量,从整体上降低作业成本。确定是否为增值作业时,应结合作业动因分析对多项作业开展细微的分析。增值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该作业的功能是明确的;该作业有助于科研成果提高;该作业在高校的整个作业链中不能去掉、合并或替代,三者缺一不可。
高校科研成本动因主要包括科研人员数量、科研工作时间、设备价值、咨询考察、参考资料消耗、水电费、招待费、其他费用等等。其中分为可直接计入某特定专业、特定层次的学生培养成本的终结资源动因;可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的作业专属资源动因,科研过程中的办公费、交通费;必须分解后间接计入各作业本成库的资源动因,使用机械设备,折旧,水电费。
(4)确定成本库分配率,并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成本库分配率,即每单位成本动因耗费成本,直接由作业总成本除以成本动因数得到。
作业动因确定后,就可以计算每一个成本库单位作业动因的成本,即成本动因率。然后汇集于各个作业中心成本库的成本动因率分配到科研中。一方面是各科研项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如科研项目人员工资、购买的设备费用和与科研相关的成本项目等。另一方面是根据与科研项目的有关性而分摊的间接费用,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3.应用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应具备一定的前期条件,了解高校科研管理体系,针对传统成本方法的缺陷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进行改进,增强成本管理有效性,提高资源有效配置。重点关注金额较大的科研经费分配情况,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不同,应区别对待,同时要严格遵守高校成本开支范围的有关规定。
四、结论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核算路径清晰,它弥补了传统成本法下经费管理的漏洞,通过分配作业、成本动因,追踪成本消耗过程,所获取的成本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它不仅提供了最终科研成果相关的成本资料,还提供了每个作业的成本信息,使成本控制点深入到作业,扩展了成本控制的空间。但是由于所查阅的资料有限,具体的运用过程仍需要进行细化,还要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加里,柯金斯著,甘荣坤译.作业成本管理:政府机构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材料成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新建了一大批本科院校。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我们这一类学校的办学方向不同于学术型大学,而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企业服务,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该类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标的关键。国家从政策层面反复强调校企合作,我们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以解决由于校企合作过于程式化、合作不深入而造成大学生一次就业率较低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出发,探讨基于校企合作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相互作用机理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侧重不同,对国家竞争实力的贡献不同,因此校企合作的重点也不同。比较而言,学术型大学更加侧重于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的重点在研究领域;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教学职能即培养技术型的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通过开展职前职后培训来实现,其校企合作侧重于教学过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居于两者之间,既重视实践教学又要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校企合作一方面重在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于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条件。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高校与企业两个层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把企业纳入人才培养的要素体系中来,引入到培养的全过程,形成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中来。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就在于寻求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这也是他们合作的切合点所在。只有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企业合作开展的实习实训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所有的应用型高校注重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培养,与地方企业建立起一批实习实训基地,但是,有部分的实习实训基地徒有虚名,学生参与很少,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2.校企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深度不够
校企合作的内容常常局限于实训基地的建立,实习方式也常局限于工作任务的需要。经过几届学生的实习训练之后,部分的技术更新和产品转化情况已经发生改变,部分企业或者学校拘泥于合作形式,不谋求实习岗位的更新。另外,考虑到企业自身利益,多数企业只提供单一并且较为低端的实习岗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校企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多数高校为谋求发展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而企业往往仅为提升自身内涵,双方合作的原动力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
三、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着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努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辽宁省高校特色专业,以冶金、化工、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材料生产和材料加工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及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具体的培养模式有以下几方面:
1.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面对辽宁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模具、焊接及相关行业。因此,在理论教学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专业方向,既要重视理论基础又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分别开设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材料科学方面的主干课程,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课方面,开设与模具、焊接专业相关的课程,包括CAD/CAM技术、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特种铸造技术和铸造合金及熔炼等。
针对课程特点,合理增减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的做法如下:
①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材。结合对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合理调整;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教材,或者选用本教研室自行编写的教材。
②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高校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学生会产生疲劳状况,并且接受大量的信息难以消化。因此,具体的做法是以多媒体为主,主要进行图片、图表和视频教学,既生动又方便;以板书为辅,主要是课程的标题、提纲和重点知识。
2.课程设计和技术培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一大特色就是合理设置课程设计和实用技能培训,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前期的专业准备工作,这些教学和培训环节包括金工实习、 各种模具设计、焊接加工与CAD/CAM技术培训等。另外,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联合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和国际焊接技师(IWS)培训和认证工作,本着学生自愿原则,为学生在本专业学习提供最后一项资格证书,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高,材料成型081041、081042班于2011年9开始进行报名培训,并且顺利拿到了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和国际焊接技师(IWS)证书,学生在找工作中该证书起到了一定作用。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学生上大学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今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实践教学很好地回答了这些疑问。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联系,在培养模式中强化实践教学是另一大特色。
在实习实训中,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实际进行操作,使所学的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熔炼、压铸模设计等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强化理论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这些实习基地大大发挥了其作用,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和老师以课题形式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使校企合作具有了创新性和发展活力;学校为这些企业提供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尽相同,需要逐步探索和实践。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提升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然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离现代社会和时代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中小学校长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从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二、重组学校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首先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其次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另外还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开发校本课程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把好校本课程内容关,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把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首先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六、“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提升校本课程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特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七、评价与监控学生进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同时,要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要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其次要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另外还要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校本课程的作用范文6
【论文摘 要】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发,自此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校本课程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者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试图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2001年6月2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计划和课程模式等,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权力下放,无论是在主观接受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
(1)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定位不明确。意识指导实践,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方向性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校本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15%,实际上是每周4节课的时间自由支配。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课程主要还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在其中是以国家课程的辅助角色存在,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由于过去我国一直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因此一些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对于这种课程结构的习惯性,再加上现行的学生评价还未能跳出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学校对于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这就使校本课程并不能真正的走向学生的实际课堂。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上级部门或学校把校本课程看作是课程权力的完全下放,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把握不了一定的度,造成一些常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障。
(2)课程的中心偏离学生主体。从校本课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如王斌华先生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部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注1]“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很多人传诵,教师被予以众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考虑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愿意开什么课等等。教师和学生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与教师一样对校本课程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此外,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取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更不应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2.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
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注2]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
3.课程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地方特性和个性。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从学校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如一些乡村学校在经济条件、师资水平无法承担的情况下,为了显示特殊试图开展钢琴课程。对于这种条件不成熟、在未发掘出自身特长的校本课程之前,应该先落实国家课程,然后再考虑开展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不可盲目地追求灵活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4.学校师资无法满足开发需要
(1)教师缺乏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教师自然地成为开发的主力。课程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完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长期处在课程开发的下方,此前从没有享受过开发课程的权力,长期处于被领导的状态,对课程缺乏敏锐性,缺乏自我挑战的动机和意识。
(2)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据专家调查,近50%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胜任课程开发的重任。[注3]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课程开发包含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教师仅仅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懂得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程序等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地方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备的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3)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法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担。有的学校硬性强派给教师开发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清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无法认清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定位,不仅对校本课程开发无益,也影响了教师的常规教学。
5.课程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课程开发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经费有限,而仅靠行政命令要求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个新的事物,短时间之内还无法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开发制度。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形成规范、完整、清晰的政策、制度系统,是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解决策略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的定位,同时要让学生、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强大动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持续发展。使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能够真正地发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有助于使各开发参与者明确校本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上。
2.充分发挥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按照徐玉珍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包括学校成员、校外团体、个人。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既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向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人群进行宣传,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周围资源。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以科研带开发,以开发促科研,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减轻学校的开发压力。
3.发掘学校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这些特色在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是以学校的教学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特点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及社区的独有资源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70、80年代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广泛的推动,但却对校长和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导致校本课程难以持续。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许多省的教育系统采取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才逐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精神以及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备的质素。然而,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理论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讲座、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等途径来进行。
5.加大校本课程开发资金投入及完善课程开发制度
资金投入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适当增加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条例,鼓励并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课程开发制度的完善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如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不但保障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课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校本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带来了课程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校教育主权的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尽管目前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相信经过各方努力,定会使校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 释
1 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3 王蔚.校本课程开发谁作主.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03)
3 邵东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 王斌华.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神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Z4)
5 薛同贵.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什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