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1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理念;质量;科学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设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公司如何搞好施工管理,是衡量目前我国工程公司全过程管理水平的一个主要依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项目管理理念,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已是迫在眉睫。

一、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更新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理念,转换现有机制

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首先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切实加强创新意识,转换现有机制,提高管理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科学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的科学管理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管理方案不能固定在某一种模式上,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进行完善。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转换现有的项目管理机制,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

2、健全项目的组织机构 理顺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利益的关系

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以解决。

3、建立可靠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必须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从而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抓好中心环节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关键是要制订合理可行的施工项目目标成本。

1)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定价。

2)以效益为目的。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控制好“质量成本”、“工期成本”,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关系。对施工项目的效益和成本应统筹兼顾,做到既要降低成本,又能全面完成其他各项经济指标。

3)具有可操作性。为使目标成本管理真正得到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必须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即各项指标都能够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和每道工序,建立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的保障体系。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整体的、全员的、多层次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贯穿在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有一套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的保障体系。

二、做好施工招标,选好施工分包商,管理好施工合同

工程公司与用户签订总承包合同之后,通常是再由工程公司将土建、安装工程分包给一个或几个施工分包商来完成。根据总承包合同内容要求,以什么形式来选择施工分包单位,是搞好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施工分包商的选择形式一般采用招标方式来确定分包商,施工招标形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邀请议标(谈判招标)3种形式。公开招标一般适合工程量较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困难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可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无限竞争选择理想的施工分包单位。

邀请招标由工程公司根据总承包合同内容的要求,认为具有施工能力和投标资格的3个或3个以上的施工公司发送投标邀请书进行竞争招标。这种施工招标形式适合与工程公司以往合作过或认为很有实力的施工公司。邀请招标即谈判招标,是一个非竞争性的招标或指定招标。这种招标形式,适合于工程较小、工期短、专业性强和具有一定保密性的工程,实行向只有投标资格并认为是最适合的1家施工单位(或2家)直接进行谈判,合同谈判成功即可签订施工分包合同。

施工招标过程中的标块或标段的分割分配是施工管理部与设计部接口的重要工作,施工现场经理要组织设计部、施工部现场进度费用控制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如果发生由于标块标段的分割分配而造成施工衔接不合理,责任不明,就会给现场施工管理带来费用和进度控制上的困难。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施工现场经理,一定都很重视施工招标阶段的标块标段的分割分配。

施工分包合同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工程公司与施工公司签订的施工分包合同是进行分包合同管理的依据。工程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机构是项目施工工程管理组,其主要工作内容:施工分包合同签订前的招标文件,评标资料及施工分包合同等文件资料的管理。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分包合同要求和规定,通知并催促施工公司进场,尽快落实开工的各项条件。协调解决与施工公司、用户之间的有关施工问题,监督、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组织各施工公司之间的施工工序交接,处理和核实有关合同变更问题,包括项目变更、用户变更或施工公司引起的变更。处理核实由于合同变更对进度和工程价款的影响。负责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综合管理,如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等。

三、搞好施工进度、质量的管理

施工进度、质量、经费的控制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也是项目经理管理职责中的重中之重。3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偏废和轻视任何1个方面都会使工程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失。

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工作分2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生产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是为工程项目开展施工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布置阶段,也可称之为施工筹划阶段,主要工作是编制施工计划即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是项目计划在施工工作方面的更进一步的深化和补充,是施工准备阶段一项重大工作内容。“凡事预则立”,只有充分的筹划和准备,才可能有良好的开端和结果。施工计划应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接口关系,工程公司与业主和分包商的接口关系,它是组织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进入施工生产阶段,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进度管理,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与原进度计划相比较,出现偏差,要分析生产的原因和对工期影响的程度,采取必要措施,使其按计划运行。直至工程交工验收。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2

―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张亚勤为栾跃所著《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一书序言的摘要

自从2002年回国为微软中国举办的“软件开发构架师”培训班进行讲课之后,在此后多次的各种培训活动中以及在与国内同仁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中国绝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在开发运作流程上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些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开发业的同仁们对业界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的运作和管理、对很多公司中存在的不良企业文化和缺乏尊重软件开发规律的管理制度等,有着极大的怨气和失望感。这些抱怨在网上传播,反映了业界普遍存在的缺少优化管理的传统。很多软件公司的开发管理仍旧停留在“小作坊”的水平上。

计算机书籍的市场充满了各种程序编写和语言的各种技术和工具书籍,却几乎找不到有关开发运作流程或如何进行开发项目管理方面的书籍、特别是专为国内业界所写的中文原作书,有的只是极少数的翻译书籍。

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里,程序开发的技术课程很多,却极少有系统性的结合软件开发规则的项目管理的课程。毕业生们懂得如何进行程序编写,但是对于世界成功企业的管理文化、有效的项目管理实践、和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运作流程却并不清楚。

这些现象和问题给中国软件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带来了阻力。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笔者在微软近几年参加的一些项目过程中常常碰到的一种困境:虽然我们很想把开发项目外包给中国企业,却无法找得到可以和我们在开发管理文化和实践方面马上接得上轨的国内公司,因而阻滞了我们不少部门将项目外包到中国的顺利推行。从如何进行设计规范书的撰写、如何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到如何进行有效的更改控制和质量管理等等,我们都还得对外包商们进行从头到尾的专门培训。这些管理知识人才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中国软件公司接收欧美企业开发项目外包的进展速度和效率。

其实,是否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素质,不仅只是影响到一个公司是否能够做外包而已,最主要的是它影响到整个开发团队和整个公司是否能够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新产品的创造性、有效地按时按质地完成新产品的开发、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要和赢得市场的竞争。没有优秀的管理素质和与之相配的运作流程,一个开发团队和企业就充其量就只能停留在“小作坊”的二流水平上。

保证任何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成功的前提是对它采取科学的管理。它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知识的专业项目经理们对它从头到尾的运作进行妥善的计划和管理。没有这样的良好管理就很容易给项目带来超支、超时、不符合要求等恶果、甚至失败的结局。每个企业都无法长期承受项目管理工作毫无章法所带来的这些恶果,因为它会使一个企业很快失去市场竞争与生存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开发团队的领导或经理,要是你不懂如何为自己的开发组织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开发管理流程,你已经比你的竞争者在起跑线上落后了一大截,在长期的竞争中你就比不过人家。

因此,充分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学习现代化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实践指南、借鉴世界先进企业在项目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和优秀管理文化、并花力气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的素质,为自己的团队建立起良好的项目管理的运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必须是每一个进行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之努力的目标。

这不仅是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关心的,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开发或测试人员,要是你的开发组织的管理还处于毫无章法的任意性状态、你们虽然加班加点地超时工作,项目仍旧落后于时间表、质量问题一大堆,那就说明你们的项目管理有问题,你就应该督促你的领导尽快改变这个现状。所以,作为非管理人员的软件开发工作者,了解这些理念和知识也极为重要,它能帮助你建立起对合理开发管理的期望,帮助和督促你的经理和领导为推动优化的开发组织和管理文化作努力。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示范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学校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示范性,“示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建设的示范,而是要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人才培养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建设目标上要立足于宏观层面的示范。通过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程实践等环节的管理,提升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从而“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但宏观目标要从微观层面入手,即从示范性专业建设入手,以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示范性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示范性专业建设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专业建设过程。所谓高起点,就是要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实际,找准本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从强化特色和提高质量的难处入手;所谓高标准,就是要强调建设过程的精细化,即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策划、细化任务、细化指标、细化监测;所谓高目标,就是要在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等难点问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真正为其它高职院校做出榜样和示范。

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在学校、企业、社会三者的深度融合上做文章,通过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点解决目前面临的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进一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教学实验实训如何进一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教师教学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四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五是教学管理制度如何进一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点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开展“三位合一、三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位合一”,是指把产学研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三方联动”是指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保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我们在办学中深深认识到,要长期办好一个学校,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认识到位,需要三方有机协调,同时要三方得益,政府在办好学校的过程中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政府不重视,学校要办好就会存在重重困难。学校要研究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与学校文化、教育行为的异同。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得益的机制,政府得益是指学校要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起到服务作用;企业得益是指学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得益是指政府和企业都支持学校办学。只有“三方得益”,学校才能良好发展。基于对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地位、作用的认识,我们深入开展“三位合一、三方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与敏孚企业合作建立“敏孚机械系”,与华丰集团共建“华丰学院”,同时,开设了“(LG)甬兴”班、“大安班”等几十个与企业共建的班级,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20多家。建立了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聘请了200多名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的实践指导教师。90%以上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几年来,学院已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了5000多名毕业生,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许多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科技服务。2006年,学院为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类人员9300多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利用自有技术对宁波甬华树脂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为企业开发道路标线涂料专用C5石油树脂,2006年实现销售额6000万元。通过北仑网上技术市场这一平台,学院为40多家公司解决了技术难题。

学校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构建校企互动机制,设立了产学研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对产学研工作有突出贡献的行业、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师,调动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推动学院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而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一年级组建素质拓展营,文化基础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奋刻苦的品质和灵活有效的沟通能力;二年级开展技能训练营,实践教学课堂与理论教学课堂结合,讲练结合、学练结合,重在训练,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三年级实施顶岗实习,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生产实训基地结合,培养学生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通过制定顶岗实习的质量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明确责任、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三、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

学院对全院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测评,对教师的培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就是职业岗位上做什么,培训就练什么,对教师来说,就是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内容,进行训练。突出能力目标就是经过培训,每个教师能按照新职教观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从课程是否具有合格的能力目标、是否具有合格的实训项目(任务)、是否具有真实的实训过程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保障能力目标的实现。

四、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按照生产的要求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专业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建、共管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同时,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依托学院所在区域内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台商投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密集的优势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五、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起和企业共同管理的运行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改革学院管理模式,加强对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效率。

二是开展ISO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把质量监控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4

一、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QUT,博士生不仅是学习者,更被定位为研究与知识创新的生力军。为协助其科研创新,校方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在教育学院内部设有学习创新中心(The Centre for Learning Innovation,简称CLI),该中心是教育学院内部管理和支持学术研究的重要组织机构。它是澳大利亚最具创新性的教育研究中心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QUT教育学院的重要部分,该机构旨在促进教育领域的专业实践,并积极地参与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是教育学院雄厚的科研文化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原动力。学习创新中心为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如下支持:

(1)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来帮助学生学习研究的技能技巧,如概念和理论框架的应用、研究方法的选择等主题讲座。

(2)不定期地举办学术研讨会,为博士生提供与其他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3)不定期地举办学术工作坊。如写作工作坊,通过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让博士生在做中习得如何进行学术写作等。

(4)每月举办一次学术早茶会。学院所有的研究者都可以自由参加,边品茶边聊学术,研究者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研究困惑,分享研究心得。

(5)每年举办一次出版周活动。活动期间集中安排大量与出版密切相关的主题讲座,还设有表彰晚会,学院院长为每位获奖的研究生和教授颁奖,并邀请获奖者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6)为博士生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二、招生注重博士生的问题意识

QUT的博士生招生采用申请制,即学校对申请条件首先给出明确要求,符合条件者方可自主进行申请。申请者必须为:期望在所研究领域作出卓越的原创性贡献者;计划在工业、管理等领域求职者;具有内在动机并准备承担长达数年的大型项目者。在学历方面,该校要求:已成功取得研究硕士学位者;攻读研究硕士学位12个月以上者;GPA达5.0以上,并且研究类课程占课程比例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硕士;以第一等级或2A以上(GPA达5.5以上)的成绩毕业的学士学位获取者。满足这些条件的申请者还必须向学院提交一份研究计划,只有该计划被审核通过,申请者才算被接收。申请者提交的研究计划在博士生的录取审核中有着决定性作用,这体现了学院对博士生问题意识的看重和关注。在QUT,博士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进入学习过程的,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好地调动起了他们提高科研质量的内在动力。

三、多导师督导和支持

导师是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的重要引领者和扶助者。因此,在QUT,博士生在选择导师方面是极为慎重的,确定导师的过程也较为复杂。QUT师生关系的确立一般须经过学生选择、师生协商、达成合作三个步骤。由于已有自己的研究问题,博士生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研究兴趣比较相近且指导过类似研究方向课题的导师。学生确定意向后,可以与导师所在学院的研究生部门联系,或者直接与导师本人联系,之后会被安排与导师进行面谈。通过面谈,博士生对导师的以下方面进行了解:导师所擅长的研究领域是什么?最近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是关于哪些方面的?更有兴趣指导哪类学生?目前正在指导的学生有多少?能分配多少时间指导?喜欢以什么方式与学生合作?已经成功地指导过多少学生?除了对导师的疑问,也需要对自身进行思考:自己期望在博士学习期间得到多少指导?用怎样的方式学习最有效率?如果博士生与导师就上述问题达成一致的话,二者的师生关系基本可以确立。

与我国的单一导师制不同,在QUT,博士研究生是由导师组进行指导的。导师组一般由博士生选择的首席导师和学习创新中心推荐的其他导师共同组成,每位博士生至少有两位导师,极个别学生甚至同时有三位导师。这些导师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隶属不同的学院,但都能在某一方面对学生的研究有所贡献。QUT的导师与博士生形成了以平等为基础的学术指导与合作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博士生居于核心地位,在校期间的核心任务是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无义务免费协助导师的研究项目。导师的角色是博士生的“学术支架”,主要起着督促、推动博士生坚持研究的作用,导师十分乐意帮助博士生解答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任何疑惑。

四、研究激励机制的仪式化

与国内类似,QUT有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奖学金供优秀的博士生申请。奖学金的设立旨在激励博士生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研究激励机制。QUT教育学院将这种激励机制进行了仪式化,即不再是申请者默默地申请、默默地获奖这种“低调”的激励方式,而是在全院每年年底举行年度颁奖晚会,试图让每一个取得优异科研成绩的博士生为大家所知,从而尽量将这种正面效应扩大化。在年度颁奖晚会上,获奖的博士生深受鼓舞,没有获奖的可以向获奖者取经学习,继续努力。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研究激励机制。

五、图书馆的协助支持

除具备借阅书籍、提供数据库供学生查阅文献等一般图书馆所具有的功能之外,QUT的图书馆为博士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学术支持和帮助。围绕如何进行研究、如何写作论文以及如何进行这些问题,该校的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不定期免费举办与研究技巧有关的工作坊。在这些工作坊中,博士生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技能技巧,比如,如何写出更好的学术文章,如何在论文中合理引用文献,如何形成良好的编辑与校对技巧,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学术研究等等。

(2)指导论文写作。该校图书馆网页上提供《QUT引用/写作手册》,该手册详细介绍了引用的重要性、具体引用规范、写作的具体思路框架以及不同类型论文的具体写法等内容,帮助QUT博士生在写作时有章可循,是博士生进行学术写作的有力参考依据。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5

关键词:自学考试 继续教育 服务体系

一、前言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高等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远程教育等。其中高等自学考试由于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更大的开放性.(2)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3)采用学分制管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4)以业余自学为主。(5)费用低廉。(6)有较完善的考试制度。

这些是高等自学考试成为吸引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条件与优势。但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与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比较,主要是缺乏完备的考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从而影响了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发挥,也严重影响到自学考试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

1.结构性缺陷的应对

目前自学考试存在着教育过程环节管理薄弱的结构性缺陷,集中表现在对考生学习环节的管理缺位。为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建议尽快组建自学考试考生学习与体系的管理机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考虑到地域和差异性,可由国家考委(考试中心)在全国分片区组建若干个。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独立法人机构,接受考试中心委托,开展对考生学习和社会助学环节的指导,咨询,监督,质量评估,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2]

2.分级服务,提高助学质量

在自学考试考生学习服务中心之下分省组建自学考试助学服务(某某省)中心;在地,市,州,区,县组建自学考试助学服务(某某)工作站。从现实情况来看,满足对考生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仅仅依靠省,市,区级考试机构(包括主考院校)或现存助学单位采用现有助学模式都较为困难,目前较为现实有效的作法是重组现有社会助学资源,建立服务功能完备的三级自考学习服务中心网络。各省市学习服务中心可以由省级考试机构遴选符合条件的社会助学单位具体承建。学习服务中心既是在读考生的助学服务平台,也是联系考生,考试机构,主考院校的协作平台,更是为考生提供全方位优质后续服务管理平台。学习服务中心为考生提供自学考试咨询服务,日常助学服务,考前辅导服务,实践实训服务,考务考籍配套服务,就业培训,指导服务,以及考生毕业后的信息追踪与各类教育形式衔接沟通和有关信息的推广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3.管理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学习服务中心的在籍考生后续服务与管理平台,为考生建立终身学习电子服务档案。建立后续服务与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管理作为线上服务与管理,和学习服务中心作为平台的线下服务与管理,通过有效的线上与线下结合,建立起考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将是自学考试继续为各类考生进行再教育的巨大信息库和生源库。借鉴市场经济服务体系的经验,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对考生提供后续管理与服务的平台,它是同时具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4.改革创新助学方式与模式

通过学习服务中心的助学服务平台,改革自考社会助学的方式与模式,使之与继续教育特点相适应。传统的社会助学主要通过考生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单位集中面授的方式完成,其中传统的面授助学形式,因其定时,定点的组织形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继续教育的组织形式,也不能完全满足考生(特别是在职人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学设备设施资源)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单一的面授助学形式已经阻碍了社会助学的可持续发展。从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网络助学将成为社会助学的重要手段。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社会在职人员。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乡镇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服务公共平台,使助学方式更加符合各行各业考生的需求和继续教育的特点。

5.考试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调整和改革

组建三级自学考试助学服务体系网络,作为政策配套,须对自学考试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5.1在普通高等学校逐渐退出自考助学市场,社会教育资源成为自考助学的主体的情况下,主管部门应出台一些有利于调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尤其是民办教育资源)参与社会助学的政策措施,并以组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为契机,扶优淘劣,优化整合,规范社会助学市场。

5.2改革目前开考课程设置模式,设置符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特点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制定出各个专业课程数目,及相应的学分要求,实行更完全彻底的学分制,由课程考试加学分来定专业成绩,课程学分相互沟通,在助学服务中心建立自学考试学分银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证书发放制度。

5.3与继续教育特点相适应,进行考生学业综合评价改革,强化考生学习过程管理和综合素质培养,在完成国家统一考试基础上,增加学习过程性考核,建立起更加全面科学的考生学业评价体系,提高自考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5.4与继续教育特点相适应,除强化自考专业及开考项目设置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加重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份量之外,采取自学考试考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进而建立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则自学考试文凭既是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也是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建立非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发放有效机制。

5.5对考试机构和主考学校在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作用应有明确定位。考试机构对学习服务中心的管理,指导,监督职责应进一步明确。在当前主考学校停止全日制助学的情况下,应切实加强主考学校对社会助学的行业指导职能,以防止自学考试教考分离的长处蜕变为教考分裂,教考脱节的短处。[3]

参考文献:

[1]王孙禺,马永斌;关于通过网络开展远程继续教育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8期

[2]王锋;远程继续教育: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2期

[3]丁跃华;远程继续教育中素质教育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如何进行课程管理范文6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课堂评价;素质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本文就素质教育下如何评价英语课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1.目的

经常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是为了加强课堂的常规教学管理,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建立乐学高效的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主要内容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2)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的观念,让学生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模式、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原课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

1.评价内容

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

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

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素质教育大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评价发展特点不相符,也是我国教育n程改革的极大障碍。那么如何进行英语课堂评价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素质教育和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英语课堂应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出发。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摒弃“满堂灌”的落后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构建反映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堂评价模式

1.学校应成立相关的课堂评价小组

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由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组成评估小组进行工作。

2.分散随堂听课

分散随堂听课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采取分散随堂听课的方式,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可能有评估小组成员听课,这样有利于真实了解、掌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又有利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使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准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3.听取意见

小组成员应及时与授课教师、学生及同组教师及时交换意见,提出改进的意见,及时反馈。

4.本组教师及时评课

同行教师及时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手段之一。

5.在校内开展讲“三课”活动

即青年教师讲达标课、中年教师讲优质课、老年教师讲示范课。通过各科的讲课活动,使英语课堂教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精华,逐渐形成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6.定期总结表彰交流

为了不断总结课堂教学评估的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

堂评价应形成制度,定期总结交流,共同进步,并对讲课、评课的最佳教师给予表彰,学校可分教研组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实践证明,开展英语课堂评价活动是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管

理,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也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师应适应新形势,认真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在教研、教改和教学中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最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冯喜英.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