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2-01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3、通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3

摘要:“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课程。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而且还创新了幼儿教育方式。将民俗文化赋予不同的形式融入民俗n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创新性。

关键词:民俗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应用

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教育总是在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前途。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一、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因时因地制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等重要理念。《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承认了开发“园本课程”的实际价值,强调在课程建设上充分给予幼儿园与教师自,体现课程决策民主性,支持并鼓励幼儿园与教师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展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

浙江嘉兴古属吴越之地,水乡泽国,民俗文化江南特色突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特征和历史渊源,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船文化、水文化、潮文化、灯文化、瓜文化、菊文化、画文化、服装文化等源远流长。不仅有硖石灯彩、海盐滚灯、平湖琵琶、打莲湘等民俗艺术,端午节赛龙舟、舞龙舞狮,元宵节赏灯、猜灯谜、滚灯笼等民俗节日习俗,桐乡蓝印花布、桐乡蚕歌、南湖采菱歌等民间文艺元素,还有各类地域特色的民歌民谣以及民间体育游戏等,均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启蒙益智功能

民俗中的蒙童诗、文等蒙学内容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学话,利于开发智力,特别对记忆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极有好处。鉴于杭嘉湖地区对童谣的重视和接纳独特而鲜明,因此这里的童谣丰富而璀璨,非常有代表性的展示了本地区灿烂多姿的民间文化特征。例如流传甚广,朗朗上口的《摇啊摇》《马林糖》《三三三》 等等。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童谣加以适当的改编,就可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例如游戏童谣《赛赛赛》,儿童即可一边玩木头人一边念诵,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记诵能力,还为游戏增添了较高的乐趣。

调查表明,一些由歌谣,民间通俗曲调改编而成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自然亲切,合乎年龄的儿童教材,能使儿童“乐学”。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2%的老师表示不会对民俗文化如歌谣等进行一定的改编,我们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据资料显示,目前城乡幼儿园里流行歌曲多,情歌多,而真正适合幼儿年龄、身心特点的自然、清新、天真活泼并带有一定内涵的儿歌太少,这与忽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不无关系。

同时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如“猜手指、猜掌中物,捉迷藏”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敏捷反应能力等。游戏材料的创作如自制的风车、风筝、枪等是一种绝好的内在智力体操,有益于幼儿兴趣的养成、智力水平的提高、潜能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增强。在幼儿园实践期间,我们发现民间游戏与低结构的民间游戏材料运用还是较为广泛的,例如“丢手绢,系手绢”游戏,幼儿热情很高,玩法多样。

(三)道德潜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当然面对民俗文化,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具有吸收力的心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应当选择优秀的,积极的民俗文化,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四)审美创造功能

儿童所能看到,接触到的周围事物,都是部分的艺术教育。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习俗内容,都体现了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以嘉兴地区为例,嘉兴市的粽子文化,灶画农民画,土布印染等等民间技艺性劳动都具审美创造性,若将其开发并合理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二、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途径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的,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应用也应当是成系统的,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生成本土化教育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园本课程构建。

(一)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物化教育

精心选择地方特色的民俗趣事,有意识地融入幼儿活动的环境中,创设富有民俗特色的环境或区角。有助于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看、听、说、玩等多感官作用,直观地体验与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趣味。

1.创意楼道环境凸显民俗风情。浙江嘉兴独具江南水乡特色,浓厚的水乡文化便可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例如平湖市钟埭幼儿园就非常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的创设中。一入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在幼儿园走廊的环境布置中加入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使用大量深浅不一的废旧布料拼贴出传统的水乡建筑如房屋、小桥、亭台等。在此基础上,张贴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传统诗词和嘉兴地方特色的民谣小调的图画。此外结合青花图案的纸盘,花布进行装饰,饶有韵味。幼儿在走廊上活动时便可自主观赏触摸和交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传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班级环境。例如吴越之地的食俗文化,也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在班级区角设立糕点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利用彩泥制作出大量逼真的传统糕点,摆放其中。同时附上糕点的图片和详细介绍如制作方式、历史起源、风味和食用方式等,让幼儿了解并喜爱嘉兴当地的传统食品。例如,在区角活动里设置一个“小小五芳斋”,使幼儿在游戏中增进对嘉兴著名食品――粽子的了解。

3.户外环境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在户外幼儿活动的空间内设置传统的菜园或盆栽,种植当地应季的蔬菜瓜果或其他植物,并做好介绍的标牌。让孩子在认识植物的基础上了解当地传统的种植方式、节气季节等知识。结合这种绿植或菜园环境,再加入一些传统的地方装饰物件,如耕地的器具、水等等。另外,在户外游戏区域周围,可以加设环境布置。如利用剪纸或儿童画,将一幅幅表现民间游戏如舞龙舞狮、踢毽跳绳、抖空竹、耍莲湘的作品装饰在墙面上,这些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官,让他们在户外游戏中玩着与背景相似的活动,让孩子体验着民间传统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喜爱上传统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渗入教学主题――特色教育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对幼儿的教育应面向最真实贴切的生活和世界,而民俗文化无疑是生活宝贵的馈赠。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生活习俗的观察了解,进而激发其对家园的热爱。

1.渗透五大领域:以“粽子文化”为例,幼儿园在端午节前后可推出相关的“粽子飘香”主题教育,结合健康领域,可开展“赛龙舟”比赛;结合语言领域,教师可以讲讲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让幼儿初步了解历史和民俗,也可让幼儿阐述自己眼中的端午节;结合社会领域,可开展“我来卖粽子”等活动;结合“科学领域”,可开展“认识粽叶”“我来称一称”的活动;结合艺术领域,可组织画粽子,包粽子等活动。

2.创建生活体验馆和民俗工坊:生活体验馆内设置众多店铺,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茶铺、餐点铺、水果铺等,幼儿在生活体验馆内自主活动,扮演顾客或商人,自行购买和交易,在学习社会生活常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地方民俗文化。创客工坊,以大班幼儿为主的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做好基础保护,幼儿自主创造,学习刨木花、钉钉子、锯木头、打磨、钻孔、雕花等木工操作,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完成自己的木工作品。

3.开设主题活动:例如:“莲湘”主题活动。耍莲湘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幼儿园以此为主题开设莲湘舞的学习,早操学做莲湘操。幼儿了不仅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莲湘的使用艺术,更能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出新的莲湘游戏。既发展幼儿的能力,也使民俗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三)民俗文化加入家园合作――亲子教育

1.利用家园互动平台构建民俗教育交流平台

幼儿园可采用家长讲座的形式宣传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传统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通过“传统民俗专栏”介绍和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及地方特色节日。各班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 “家长信箱”等形式,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民俗的信息平台。家园合作,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的民俗风情馆,体验民俗。

2.开展节日民俗的亲子活动,体验节日民俗教育的魅力

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活动,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将节日风俗习惯的种子埋进到幼儿的心中。

三、结语

在日益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在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嘉兴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泛的内容,把它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要立足于幼儿园当地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立足于儿童的经验水平。民俗从民间而来,最终也要回到民间中去,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开发应用,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梁小丽 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G).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13.

[2]石贤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与实施. (G).成都师范学院.2015.

[3]赵海燕.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及内容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2.

[4]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

[5]吴艳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

[6]吴冬妹.杭嘉湖地区方言童谣辑注.2013

[7]刁培萼.教育文化学.1993

[8]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2011

注释:

[1]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买个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外孙吃仔豁虎跳,一跳跳到城隍庙,香炉蜡签全翻倒。

[2]马林糖,马林糖,三分洋钿马林糖,苹果香蕉马林糖。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渗透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要求学习者不仅学习汉语本身,还要对汉语语境下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作为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有着极大差异的崭新内容,特定的民俗文化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全新领域。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之一,如果能够被充分地利用,将有助于外国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蕴藏在日常交际用语之中

在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必然形成冲突差异。人类的总体思维是相似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民俗文化和欧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在很多方面是迥异的,即使与邻近的韩国、日本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外汉语学习必须要经过正确的引导,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俗文化基础,否则就容易产生交际错误。

例如:一位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对于周围人的寒暄问候,表现出来的是不知所措和无法理解。“出去啊?”“去哪啊?”“才回来啊?”一系列的问题让她无力招架。她心想:你既然知道我要出去,为什么还要问我呢?我去哪里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回来的时间并不晚,你为何这样说?当然,留学生回答起来更要费一番脑筋。

除此以外,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更易成为交际障碍,因为它们往往是外国学生母语中没有的或不对应的词语。比如看到“愚公移山”,中国人赞扬其不畏困难、锲而不舍,而外国人却疑惑其不思迁徙、不会变通,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后门”“炒鱿鱼”“不见棺材不落泪”等词语,如果不加解释,留学生会更难以明白。

二、学生的交际受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汉语表达的语境中,很多词语在特定环境下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也是受民俗的影响。例如:结婚做寿时忌讳送钟,因为“送钟”和“送终”同音;看病人时不带梨,因为“梨”和“离”谐音。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民俗,在交际中就可能违反民俗规则,使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一个“老”字,在中西方使用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有尊老爱老的传统,“老”字流露出无限的亲切之情,对于称呼更是含有深深的敬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老”在中国已经超越了年龄的限制,表达的是由衷的敬意和肯定。但是这对很多的外国学生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语言中,“老”是一个贬义词,让人联想到没有价值。西方的老人忌讳说自己老,因为承认变老就意味着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从此过着孤单的生活。所以,只有依赖民族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动物的形象在中西方民俗文化中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猫头鹰、蝙蝠和龙在西方国家分别代表着智慧、吸血怪物、邪恶势力,可是在中国却相反,猫头鹰被人民称作“夜猫子”,象征不吉利,龙和蝙蝠则分别象征着吉祥神圣和福气,中国人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像这样的象征民俗、信仰民俗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不明显,但是到了高级阶段,这些民俗则能影响他们能否正确的理解汉语,并能够引导他们的精神生活。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途径

1.树立以民俗文化为教学版块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教学活动中仅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注重文化上的交流。在这种旧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会觉得汉语课枯燥乏味,往往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笔者认为应当树立以民俗文化为教学版块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将民俗文化有机融入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秉承系统性即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要摒弃学院派思维和填鸭式教学,真正做到把民俗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把语言教学置于民俗文化背景之下,主动自觉地将民俗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另外,在课程结构上应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应安排相应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较为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异域的汉文化当中感受到罕见的同质文化,学生对民俗文化、对汉语知识更加感兴趣。

民俗文化的有机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学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让留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更会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游客凝视 旅游符号 历史街区 什刹海

一、引言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地,去寻找差异、愉悦、解脱、怀旧或者刺激,他们通过“凝视”旅游地的人、物和事象去体验,完成旅游“朝圣”[1]的“人生仪礼”。“凝视”也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本文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作为游客凝视的场域,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研究同一凝视主体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凝视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了“凝视”的概念,凝视作为一种目光投射,是主体施予客体的作用力,象征着一种权力关系,不仅是一种压制,也是一种生产[2]。在此基础上,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 gaze)”[2]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诸多旅游人类学家不断地运用这一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对凝视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出新的理论建设,提出“反向凝视(reverse gaze)”、“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等概念,试图将凝视权力从游客对旅游地居民的单向度研究转向双向权力施加,确认居民在旅游中的作用,强调旅游地居民在旅游的社会性建构中的能动性。后来有学者尝试以“旅游凝视(tourism gaze)”建构包含更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凝视研究[3],主张考虑游客间凝视、旅游掮客的作用、隐形凝视(主要指反思性的自我凝视)的作用,并提出诸凝视主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是互为主客体的,凝视的路径、重点及其发生的作用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语境而变化。“凝视”是个隐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游客通过目光施加的行为力量,还包括表情、动作、口头表达等多元化的方式,将旅游动机、旅游诉求、旅游体验融合并表达出来,向旅游地、当地居民施加影响。程与米勒(Cheong&Miller)将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体分为游客、居民和掮客(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者、媒体人员、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经营者、从业者等)三类[4],把旅游研究的关注对象从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代改珍在其博士论文《都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以北京什刹海胡同游为例》中提出旅游过程中“交互凝视(interactive gaze)”概念,这一概念在认识到旅游过程中权力主体的复杂多元化的基础上,将旅游生产所涉及到的主体全部纳入考察范畴,强调主体间的交叉互动,揣测、试探、协商、斗争、妥协、合作等,包括异质性主体作为群体的交互关系,主体内部个体的个性化权力态度及其行为,个体化的权力向度与群体的权力向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异质性主体在旅游场域中因掌握资源的差异,其权力位点不同,权力行为施加的时机和环节也就不同,权力地位也不对等,使得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权力不均质化,且在共同的场域内共同施加权力行为,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厄里认为是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在旅游者的目光的凝视之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一切景观都变成了文化景观[5]。谢彦君、彭丹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体验和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了符号解读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结果[6,7]。杨振之等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符号化”的一把钥匙[8]。白凯等将旅游目的地形象视为典型的标志化符号,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认知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存在特性[9]。

三、什刹海历史街区游客体验调查分析

1.什刹海旅游发展状况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刹海,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什刹海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片历史街区之一。

什刹海旅游业发展起源于什刹海胡同游,什刹海胡同游发起于1994年,到2000年前后,一直都是以徐勇为首的北京胡同游览公司在独家经营,每年接待15万人次左右,呈现以国外游客为主,国内游客为辅的特征。2000年以后,什刹海地区的国内游客数量迅猛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为辅的态势。2008年5月,西城区政府成立了特许经营办公室,对什刹海的胡同游进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几家有实力、有经验的公司进行规范化的特许经营,目前共有9家公司,共300辆三轮车共同经营什刹海胡同游旅游项目。目前什刹海地区已发展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了“逛海子、食滋味、居品味、行趣味、荡韵味、淘风味”等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国内游客,于2013年10月上旬与中旬集中进行,调研地点主要是在什刹海历史街区,分散在烟袋斜街、荷花市场、酒吧街和金丝套保护区胡同(奥运人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3%。

游客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就被调查游客的性别来看,男女比例为54.7:45.3,男性游客的数量稍多于女性游客数量。被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游客为主,24-44岁的游客占总调研对象的63.8%。就月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游客最多,占总体游客量的41.7%,其次是月收入水平为5000-10000元之间,占总体的32.6%,月收入水平低于2500元或者高于10000元的游客相对较少。就受教育水平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游客量的80.7%。就职业差异来看,专业文教技术人员的游客数量最多,占总体的33.8%,其次是学生群体,接下来就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服务销售商务人员,分别占总体游客量的13.4%和11.5%。就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是来自外省的,占总体游客量的81.2%,其次是北京市其他地方的游客,占总体的14.6%,而老城区的游客占总体游客量比重最小,为4.2%,游客量随着客源市场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种距离递增效应。

就出游目的而言,大多数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是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来此观光和看风景,休闲泡吧会友的游客相对较少,购物的游客最少。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观光看风景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少数游客来此休闲泡吧会友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出游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什刹海历史街区的游客分为文化型游客、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外地游客来什刹海,多是为了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对本地游客而言,则是来此放松休闲的,以观光看风景为主。

因此,目前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国内游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较高、中等收入者为主的外地游客占了绝大部分;在职业上,文教技术人员和学生是比较突出的两大类群体;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的出游目的具有显著差异,外地游客以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本地游客则以放松休闲,观光看风景为主。

游客体验中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主要体现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相对而言,游客对酒吧和寺庙等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感知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氛围的感知相对高于酒吧和寺庙,说明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也是一种旅游景观符号,对广大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也是存在差异的,由下表可以看出,游客对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和老字号这几个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最为显著,验证了孙九霞的研究观点,即游客凝视具有选择性,民俗村内,游客凝视只是带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号[10]。正如厄里所言,旅游凝视不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感官体验,如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11]。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体验中的“老字号”的体验,既是一种视觉体验,更是一种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很多游客到什刹海,尤其是到烟袋斜街,都会品尝中华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游客感知体验到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什刹海的标志性景观,它们是老北京历史遗留的产物,同时也是典型的被什刹海胡同游的旅游经销商大肆宣传的旅游符号。厄里认为存在两种特别的旅游凝视方式,即浪漫的旅游凝视和集体的旅游凝视。浪漫的旅游凝视包括被看作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体的旅游凝视则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参与,正是多数人的交互作用建构起旅游的氛围。因此,从游客体验视角来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是一种集体凝视。

旅游凝视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视是旅游者主体的行为,旅游者类型的差异影响旅游凝视的内容[12]。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来看,文化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具体而言,在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中,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胡同的感知最显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旅游符号。基于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的感知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胡同的体验。分析结果表明,30%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比较古朴宁静,36.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承载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都是游客,剩下3%的游客则对什刹海胡同没什么感觉。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酒吧的感知并不显著,但是大多数游客对这里的酒吧还是比较喜欢的,认为酒吧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较为古朴,具有怀旧感,并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后海沿街,濒临什刹海,酒吧的视野空间和环境较好。

旅游凝视的功能在于空间的建构。旅游地在旅游者的凝视下被消费,旅游者凝视引起旅游地文化向“舞台化”、“表演化”方向发展,使得旅游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建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与传统生活状态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13]。什刹海历史街区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游凝视的结果,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自我的现代性表述与主动建构的产物。

“游客凝视”不是一种孤立现象,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旅游现象。事实上,激发这种游客凝视消费活动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4]。进一步地统计分析发现在被调查游客中,39.9%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能够代表传统老北京文化,来此旅游,他们能够较多感觉到传统老北京文化;17.4%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游客在这里能够感觉到一点点传统老北京文化,5.6%游客则没有感觉。就不同区域差异而言,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对在什刹海能否感受到传统老北京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就外地游客而言,不同的外地游客体验差异较为显著,约35%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30%的外地游客则持相反的观点。就游客类型而言,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认为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体验到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休闲型游客的感知体验则不相同。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的感知体验,结果显示,7.5%的游客认为这些旅游符号元素之间非常协调的,46.9%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是比较协调的,33.3%的游客对此持中立的态度,12.2%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不协调。总体上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是比较协调的。尽管酒吧是外来文化符号,但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沿岸的酒吧整体外部建筑和装饰风格与周边地区相和谐。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从游客体验的视角来分析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认为首先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以外,游客认为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区主要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调研结果表明,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四、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凝视分析

文章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研究结果显示:

1.游客凝视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银锭桥、酒吧和寺庙等

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非酒吧和寺庙的感知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在复杂多元的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不断地再生产;其再生产是文化符号的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都市民俗文化传统经过旅游途径的再生产,在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被符号性地构建,呈现出来的已经不是“无旅游参与式”的传统本身,而是被客体化(把传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被碎裂、叠拼的面向展演的传统,是各种内在的、外来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合而成,呈现出“嵌合体化”的状态,游客凝视体验的是建构出来的民俗文化“奇美拉”。正如万建中教授所说,外来生产者会根据需求将民俗变成“权力资源”而加以利用,而民俗对于民众的规范力量是融入生活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胡同”、“四合院”等的凝视就是什刹海胡同游经营者根据游客的需求将这里的传统民俗变成“权力资源”加以利用的,而“胡同”、“四合院”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载体,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是老北京“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2.游客类型的差异影响游客凝视的内容

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休闲型游客,其中文化型游客的感知体验最显著。说明在交互凝视过程中,作为同一凝视主体的游客之间对同一凝视客体的权力态度和权力向度差异,即凝视主体游客之间权力非均质化,在共同的凝视场域什刹海历史街区对传统民俗文化符号共同施加权力行为。

3.游客凝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

游客凝视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传承了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基于游客感知体验和凝视的视角,其传承的首要途径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4.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感知体验

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外,还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等。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五、游客凝视对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依托什刹海地区的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的空间建筑布局。什刹海胡同是老北京活的历史博物馆,是广大中外游客了解老北京,理解新北京的重要方式。什刹海地区也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因此,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多权力主体的共同参与

旅游凝视处于一种涉及多个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式凝视的环境中,游客凝视的对象旅游产品是不断再生产的产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旅游凝视中权力主体游客的凝视。旅游凝视是一种交互式行为,不仅需要研究游客本身,也要研究东道主、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互动的过程[15]。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作为东道主的当地社区居民是重要的权力主体之一,他们对该地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产生作用,因此,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注重多元权力主体的交互凝视,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2.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发展要遵循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3]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2,27(3):107-112.

[4]Cheong S-M, Miller M L, Power and tourism: 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2):371-390.

[5]邓小艳.符号消费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10,(4):38-41.

[6]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19(6):1-6.

[7]彭丹.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8]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21(2):75-79.

[9]白凯,孙天宇,谢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10]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 (4):37-42.

[11]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M].London:Sage,2002.

[12]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 (1):111-118.

[13]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以广南县“世外桃源”风景区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2.

[14]周志强.从“游客凝视”到“游客化”——评《游客凝视》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贡献[J].文化与文学,2010,(1):138-142.

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范文6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管子·正世》中记载:“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这里的“民俗”即指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詞的缩写,出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便可“化人”。民俗文化,即是民间民众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文化的统称,这样的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语文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了解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强民族自豪感。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文从“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意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1]基于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首先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先对整个单元做一个了解,本单元属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处于这个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分别是《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个单元介绍了端午的各种风俗习惯,农历新年里的风俗禁忌,还有“春酒”、“会酒”这一弥漫着浓浓人情的习俗。学习此单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各地民风民俗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研究编辑者的话语,比如《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文前导语是这样说的:“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通过研究编辑者话语,教师明了民俗文化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对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弘扬的意识。 

二、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教师不仅在备课之时研究教材,树立弘扬民俗文化的意识,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课文,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魅力。下面是《云南的歌会》一个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看过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了,那看过之后相信大家都被这位来自云南的舞蹈艺术家那美轮美奂的舞姿征服了,如果你也来自美丽的云南,现在需要你向大家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那么你会选择这篇课文中哪一幅画面来展示呢?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要始终围绕:哪一幅画面最适合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以及选择这幅画面的理由。 

(前面两组汇报省略)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听听选择第三幅画面的小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金满斗会”,场面盛大热闹,参与的人较多。 

生2:村寨传歌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他们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大家说的对,最后一个画面写出了“村寨传歌”的空前盛况,参加传歌的人络绎不绝,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参加到歌会中来,可见歌会已经深入云南人的生活里。云南人民将它们广泛传唱,不断继承发扬,我们也不禁被云南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以及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深深地感动。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下去查阅资料,看看我们的民族又有哪些民俗呢?下节课各小组来进行汇报。 

在这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找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幅可以充分展示云南民俗风情的画面。选择第三幅画面“金满斗会”的小组理由是场面盛大热闹而且参与的人数较多,他们不仅意识到这一盛大恢宏的场面是云南歌会特有的传统活动,还发现传歌方式是由老一辈唱下一辈听学,一代一代往下传,而且还是整套整本往下传,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生不禁因云南人民对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而感动,由感动而随之引起探索的兴趣,之后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的汉民族又有哪些民俗,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文本并随文学习,推进民俗文化教育,感受文化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到的。 

三、开发资源,推进民俗文化教育 

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发一些恰当的图文、音像资源来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借助一些挂图、画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音像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音像资料展示内容,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云南民歌对唱的一些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除此之外编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节选的方式编入,有些课文难免会“断章取义”。因此在进行文本分析时要广泛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文本之志”和“作者之思”。[2]《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集》,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原文,还可以了解到云南独具地方性的跑马节。当然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开发云南民歌的一些相关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民间歌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歌唱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来赞美劳动人民,来抒发节日的欢愉等等。而且对唱歌者没有限制,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参与,而且一个高明的歌手在本民族中是很受尊敬的。云南的民歌不仅备受本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开发课内外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也有利于对民俗文化教育的推进。 

总之,语文教学是民俗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积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以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