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藏族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藏族文化概论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藏族生;汉语学习;现状分析;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藏族是56个民族之中的一朵瑰丽之花。笔者针对在高校中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现状水平、解决途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种种原因,并为今后的民族汉语文教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一、藏族生汉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藏族生主要来自于藏族自治区以及甘肃、云南、四川的藏族自治州等地,他们学习汉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目前,藏族生学习汉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汉文化缺乏认同感,学习积极性不高

藏族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藏族生有着很高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深深地以自己民族为傲,这本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他们缺乏迎难而上的恒心和毅力,稍遇难题便产生挫败心理,觉得汉文化不好学、不易学,学习动力持久性缺乏。

(二)心理障碍

藏族生自小生活在,那里是他们亲切的家乡,有着熟悉的语言环境。来到学校之后,语言环境的变化易使他们产生孤单、害怕、自卑的心理,担心自己发音不准,怕自己表达不对会出洋相,会受到大家的嘲笑,不愿过多地用汉语交流。

(三)教材编排不合理

对于藏族生,当前使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高深”,古诗词、文言文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文言文,尤其是古诗词,可以说是最美的语言,表达精炼、感情内蕴深刻,寥寥几笔却回味无穷,对于汉族学生而言,接受难度不大。但对于藏族生,他们读完一首诗词还显吃力,不能正确的断字、断句、停顿,还会读错字,对我国文学的认识还不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甚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都会张冠李戴。比如说,他们很容易把李白、杜甫说成是宋代的作家,而把苏轼、辛弃疾说成是其它朝代的人;又比如,让他举几个唐诗代表作家的名字,他很可能把宋代的词人说出来。对于典型的作家作品如此,对于其它一些文化现象和作家,他们更是觉得陌生茫然了。所以,诗歌这种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在笔者看来,有些超越藏族学员的学习能力,不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们很难理解那些拗口的句子究竟想表达什么,甚至会疑惑在如此发达的21世纪、在白话文早已通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古人的文言文?学习之后又该怎么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答,将会使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要想正确完整理解地古诗词的含意,就必须知道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大的时代背景,而这些对于汉语知识匮乏的藏族生,无疑又增加了一道难题。

如此一系列的因素都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藏族生学习汉语的质量和效率,阻碍着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那如何利用其有利条件,避免其劣势,使得藏族生的汉语学习可以“可持续发展”呢?

(一)文化浸润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文化是孕育语言的土壤,离开了文化,语言学习就只剩下枯燥无味的知识和了无趣味的记忆。当然前文也提到,只是一味、简单地灌输文化背景也是不见效的。因此要转换思路,可以从汉藏的文化差异、文化比较入手,如讲爱情诗时,可以穿插讲解仓央嘉措的情诗;讲英雄史诗时,可以结合讲解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着眼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感受到的差别,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制作课件,向大家展示他眼中的不同。如此一来,学生们便有话可讲,有强烈的欲望去表达,这样既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他们体会到华夏文明的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加大口语训练力度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工具,是人们表情达意、沟通交际的工具,只有敢f、会说,语言才不失其生命力。目前藏族生的汉语词汇量储备少,学生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原本想表达“训练大棚因年久失修而损坏”的意思,但因不知“年久失修”这个词语,误用为“训练大棚变质”。因此,老师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采取多种方式,如结对子、模拟情景等让学员们开口讲、动笔写。只有多讲、多练,才能发现短板、问题之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

老师不是教材的“翻译器”,不应该简单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结合学员的学习现状和实际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古代诗歌,藏族生对小说更感兴趣,而在众多类型的小说中,他们又特别偏爱《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英雄演义小说,所以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把教学重心向小说部分偏移一下,让学生们讲讲最喜欢哪个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过哪些故事,哪一点最令人印象深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由此,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合理分配课时的条件下,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四)根据学员不同的性格心理因材施教

对于消极自卑性格的学生,提问的难度要适度,并要及时地给予安抚和鼓励;对于性格活泼外向、爱表现的学生,可稍微加大难度,增加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机会。总之,老师要注意培养学员的良好性格,让每个学员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二、结语

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力发展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藏族同胞的文化素质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教师应更深入地了解藏族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升华,人格得以重构,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前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马依热・米吉提.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心理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03):18-20.

[6]张梅.浅谈藏族汉语普通话的习得[J].语言研究,2008(03):103-107.

[7]刘文惠.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技能意识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学院学报,2015(02):168-169.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

藏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上。文化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教化的功能,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都集中体现于藏传佛教文化中。

佛教十善法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话、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基本囊括了人类的美德。松赞干布根据佛教十善法,制定了第一个法典,即二十法规,二十法规对规范、提高藏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看世界的视角是在普度众生的前提下,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根据你在前世的修行进入轮回。藏传佛教的核心在于“善”,这种信念遏止了部分人的贪欲与非理,缓解了社会冲突和阶级矛盾,追求一种社会和协、稳定的发展。正是佛教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相溶性,构成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藏族传统文化。这种藏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90页)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三因说”作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基础,奠定了藏族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三因说”体现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自然、神(佛)与人的三因相统一。藏传佛教认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存环境与生命主体依正不二,相依相融;宇宙万物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自然万物依据各自业力,互为轮回转生,同为一体生命链上的环节;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互为融合,心色不二。”突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其他生物是同生共存的,人与环境是共同发展的。古代藏族人反对对自然的损害,反对挖掘草山,污染泉水,侵犯野生动物。在藏族人眼里,没有任何动物是绝对坏的,由此出现“羊要放生、狼也可怜”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的景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生共存的现象不胜枚举,但本质是人类要尊重自然。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藏族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藏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藏族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佛·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共同体文化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藏族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生活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对自然的禁忌,构成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理念,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将神山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对神湖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还有对土地、对家畜、对鸟类、兽类的禁忌,及打猎的禁忌。这一切禁忌是建立在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时,也必须考虑到对自然权利的维护;其核心是不能触动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稳发展。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是纯粹为牟利的经济活动方式,而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节俭、适度的生活方式。

正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制、适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质复杂的高原民族繁衍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和生产方式中可以看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保护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生存,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依据其生存环境,形成青藏高原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却统一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中,即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爱护它们。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一种万物皆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境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珍视自然生命的内涵,是人类尊重自然的结果,在此人类只充当适应自然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人。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生态经济伦理,但其中包含这种元素的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从这点上来看,这种思想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产生作用的面上来看,却是关乎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成武,黄利民,等.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3

关键词:《母亲》;审美特征;编创;启示1藏族舞蹈《母亲》简介

藏族舞《母亲》是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刚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由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该舞蹈主要采用民族舞蹈特有的舞蹈动律和语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藏族老阿妈的生命旅程。编导在《母亲》这个作品里以饱含深情之笔,刻画了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藏族母亲形象,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该作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舞蹈语汇的民族特色从外化形态和舞蹈构图、服饰的创新等方面做了新的突破,使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动作形态方面的审美特征。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动态性。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母亲》这个舞蹈充分体现了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塌腰翘臀”“前倾弯腰”是构成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特征。编导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演员卓玛的体态特点――用“塌腰翘臀”的动作,塑造了一个长年劳作,背负着生活重担的藏族母亲形象,用“前倾弯腰”的动作,展现了一位母亲的淳朴和慈祥。这一人物的体态特征从始至终贯穿整个舞蹈。“塌腰翘臀”和“前倾弯腰”这两个体态恰恰最能体现出母亲的伟大和艰辛。在作品中,母亲因长期劳作而弯下的腰,母亲凝视远方所蕴含的深沉,给观众留下了一个难忘的藏族母亲形象,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迹。此外,《母亲》这个作品还采用了藏族舞中的弦子,并且通过弦子突出手臂和脚的变化,以其外化的形态特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藏族母亲特有的曲、弯、扭的形象。(2)舞蹈情感方面的审美特征。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抒情性。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情动交融才可以创造出舞蹈独有的风情与内涵。作品从开始到结尾,弯曲动作贯穿始终。母亲那驼背的身影,默默地顶起生活的重担。母亲的身体像一条河,像一座山峦,像阳光下波澜起伏的青稞麦。整个舞蹈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舞蹈的情感性,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舞者在舞蹈动作体态中所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世界,要从内心去感受这个民族的特点和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以及他们坚忍悠长的心灵历程。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情景交融,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深受观众的喜爱。(3)服装和音乐方面的审美特征。从舞蹈艺术的展现方式特点来看,综合性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性之一。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离不开音乐、诗歌、戏剧等因素,这些同样是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在服装运用上没有使用华丽的服饰,而是采用一件破旧的棉袄,一方面说明了母亲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为传达和衬托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其次,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要,可以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态,作品中音乐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舞蹈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音乐恰到好处地为描绘人物鲜明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与舞蹈共同完成了塑造藏族母亲艺术形象的作用。从整个作品的音乐贯穿来看,音乐显得十分凝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曲调为母亲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入也增色不少。

2藏族舞蹈《母亲》的成功对舞蹈编创的启示

(1)优秀的舞蹈作品应有鲜明的主题。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编舞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一种内在的思想,而非外在的动作堆砌和技巧展示。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观众感性的体验,更能给观众理性的思考。舞蹈编导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灌输一种高尚的思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倡导真、善、美。高尚的思想应当成为舞蹈编导在选择主题时的首要条件。同时,在永恒的主题上要加入新鲜的血液,创作出熟悉中的陌生,这样作品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在观众中产生共鸣。藏族舞蹈《母亲》在主题上选择歌颂母亲这一主题,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来表现,无疑能让观众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对该舞蹈作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在观赏过程中也不会因为作品主题的晦涩或作品表现形式的怪异而难以理解。我们常说,舞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那么该作品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中母亲这一伟大形象的赞美和讴歌。因此,舞蹈编导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并从独特的角度去挖掘生活、体验社会、感悟生命,从而创作出鲜明的艺术形象。(2)舞蹈的完美诠释应选择适当的演员。古往今来,美学家、舞蹈家曾给舞蹈艺术下过各种定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门艺术的特征。比如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是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是流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这些由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中所做出的概括,不仅指出了舞蹈艺术某些本质特征以及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异同关系,同时十分肯定了舞蹈演员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赖以生存显现的物质材料,同时也是让观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审美对象,是舞蹈美在传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藏族舞蹈《母亲》是由著名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卓玛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族群中的一员,从小在藏族地区生长,对藏族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厚的积淀,在对藏族母亲的理解和诠释上显然会有与其他民族演员的深刻性,作品中演员卓玛的眼神、动作等方面都十分具有典型性。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有亲身体验或经历的演员去传达和表演作品的精神和内涵那么作品肯定会处于空白肤浅的表演效果。总体而言,要想淋漓尽致地体现作品里的内涵和精神,必须要选择适合演绎舞蹈作品的演员。(3)新颖的创意是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新颖的创意就是要在作品中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点子”,这些“点子”就是让观众意想不到,并能起到震撼作用的艺术手段。就像《母亲》这个作品,无论是作品在主题思想方面,还是服装音乐的配合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这种创意不仅能够起到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的作用,而且更能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一个作品如果没有新颖独到的创意,即使有再华丽的舞蹈场景,也是徒然,很难打动观众

3结语

藏族舞蹈《母亲》作品朴实无华,却把人感动得潸然泪下,《母亲》 这个作品,除了在审美特征方面给观众以震撼,在舞蹈编创方面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和明白母爱的伟大。因此说,藏族舞蹈《母亲》是对母亲生命的礼赞,对母爱伟大的讴歌,对母亲深情的拥抱。参考文献:

[1] 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 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4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藏医学 古籍 《四部医典》

1藏医学缘起

藏医藏药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藏族先民就认识到某些动、植物和矿物有解除人体病痛的作用,在藏族群众中很早就流传“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医学在雪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发展和完善。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藏族医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放血疗法、涂摩疗法、酥油止血等比较原始的治疗方法。

藏医学文献异常丰富。藏族学者根据藏文献的内容,创立了“十明学”,其中“医方明”是“大五明”之一。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灸”)即医药学,论述所治疾病、能治药物、医治的手段、施治医生的科学。【1】藏族医学形成于吐蕃时期,先为零星,后集大成。下面先介绍藏族几部医学文献。

2藏族医学古籍举要

纵观藏医药发展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两百余部藏族医学文献,藏医药学古籍异常丰富,下面选代表性医学古籍文献作简要的介绍。

2.1《门杰钳莫》古籍介绍。

《门杰钳莫》(又称《医法大论》)。根据《吐蕃王臣记》等史籍的记载,松赞干布641年迎娶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书籍,其中就有“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医书,其中就包括中医大典《医法大论》。七世纪中,由马哈德瓦、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书名为《门杰钳莫》。此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医的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学说。《医法大论》对藏医药有较大的影响,可惜原书已失传。

2.2《无畏之武器》古籍介绍。

唐朝著名中医韩文海参与编译过医学著作《无畏的武器》这部书。韩文海是为赞普松赞干布治病而来的汉地著名中医。韩文海到吐蕃后,即把具有中医特点的《大小汉医医疗术》翻译成藏文《甲解妥普切琼》。他与印度医生巴拉达扎、波斯医生加林诺共同编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无畏的武器》(藏语名《敏吉拜林卡》)。该书共七章,吸收了中医、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内容,是古代各民族医学经验之集成,该书吸收中医学的内容最多。松赞干布曾明令吐蕃所有医生传习,该书流传甚广。可惜的是:《无畏的武器》与《医学大全》一样均失传。

2.3《月王药诊》古籍介绍

《月王药诊》又译为《医药月帝》,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8世纪,赤德祖赞与唐王朝联姻,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去各种医学典籍。汉族医僧摩诃衍和藏族大译师毗卢札那在综合这些医学著作译稿的基础上,编译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该书在吸收了国外和汉族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基础上,并结合藏地医疗实践而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

《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学著作。书中记载的藏药780种,包括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余种。而到《四部医典》问世之时,其中所载的药物已达到1000种以上。6~9世纪中叶是藏医药学史上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的著作大都是藏医学与医药学的合著,但为后来的藏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该书论述脉诊时,将脉象分为寒、热性两种。书中有五脏脉象及通过脉象来识别人体疾病等内容。总的看来,《月王药诊》以汉文医学著作为蓝本,有译有编,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和中医、印度医学的历史渊源。

2.4《蓝琉璃》古籍介绍

《蓝琉璃》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89年编撰完成,系《四部医典》全部章节的注释著作。该书对《四部医典》作了1200多条详细的注释,这是对17世纪以前藏族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总结。历代藏族医学工作者均把《四部医典》奉为藏医学的必修教科书,而把《蓝琉璃》奉为最“标准”的注释本,将其比作与宝石琉璃无二的珍宝。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说《四部医典》是一把金锁的话,那么《蓝琉璃》就堪称为打开这把金锁的金钥匙【3】。

2.5《兰塔布》古籍介绍

《兰塔布》又名《门阿兰塔布》,该书是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91年撰写的。《兰塔布》是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临床学专著,它是《四部医典》之后又一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针对《四部医典·秘诀医典》进行注释补充的医学著作,全书共133章。该书以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粘”疫症的理论。全书以病因、三邪症(隆、赤巴、培根)、热症、“粘”疫等为主要内容,并就在藏族地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18世纪中叶,《兰塔布》及其注释著作《金钥匙》与《四部医典》一起被译成蒙古文,深受广大蒙医药工作者的欢迎,并成为医家进行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2.6《晶珠本草》古籍介绍

该书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它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著。该书对历代藏医药书籍中的记载作了考证,约于1732年成书,1740年木刻版印刷本而留传后世。

《晶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了分类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加以叙述。书中上部13章为总论,下部13章是分论。书中记载的药物有2294种,它是藏医典籍中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一部著作。

《晶珠本草》可贵之处不仅是对以往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全部收录,而且还纠正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谬误。该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方法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药学经典著作,是藏族医药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

2.7敦煌藏医文献介绍

藏族的医学文献散落在民间的已难明下落,值得庆幸的是在敦煌藏文文献中有大量发现,显得十分珍贵。

2.7.1《P·T·1057号文献——藏医医方杂集》。

该卷共208行,文字有藏文厘定前的一些特点。内容包括36个医方,分别医治流血不止等药方。其中有些医方与中医相似,有些纯系土方,有些则为汉地闻所未闻,甚是奇特。文献开头“抄自医术文库之遍验医方”可视为文献原名。

2.7.2《P·T·127号文献——藏医灸方残卷》。

该卷有184行,文字有厘定前的一些特点。所录内容,灸治范围甚广,对人体上下内外一百多种疾病(包括内脏、五官、生殖器官、血液、皮肤、牙齿、毛发等疾病)的具体症状、灸疗穴位、操作方法以及灸愈所需的次数,均作了具体说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四部医典》及藏族医学理论

3.1《四部医典》介绍

《四部医典》(藏名《华丹据悉》),该书是藏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用藏文著成。

《四部医典》几乎囊括了藏医学体系与理论实践的全部内容,它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藏医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因此,《四部医典》堪称为藏医学“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宇妥·元丹贡布也被藏族人民尊称为“医圣”和“药王”。

3.2《四部医典》基本内容

《四部医典》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共156章。全书正文基本上是用九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该书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理论;二是生理和解剖;三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四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五是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四部医典》奠定了藏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后代的藏族医学家对该书曾做过很多注释本。这部权威性医学著作代表了当时吐蕃医学的最高水平,至今仍然是藏医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医著。

3.3藏医学基础理论与诊断法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最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之一。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即三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同时又是人体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是平衡和协调,这种状况下人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设法纠正偏盛或偏衰的状态,重新恢复三者原来的协调。

隆、赤巴、培根三者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功能,相互依存,彼此制约。“龙”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泻、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华。如果隆的平衡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赤巴”(胆)的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等功能。 赤巴失调就会产生症状为身热、皮肤、呕吐下泻、腹部胀满等的各种疾病。“培根”可以调节消化及水份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如果培根失调,则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等各种疾病。 藏医学认为人体有七种物质,即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而人体三种排泄物(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人在正常情况下,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正常运行。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使三大因素失去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诊断学方面,藏医除了采用汉民族地区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法外,藏医学还有可堪称一绝的尿诊诊断法,如辨别尿的颜色、泡沫等来诊断辨病。

总之,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这些珍贵的医学古籍中包含着比较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要保存和利用好这些医学古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崇先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民族出版社,2005

[2]甄艳、蔡景峰,藏医药概论,研究,2002

藏族文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藏寨;旅游接待业;基本属性;藏寨旅游培训;甘孜州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87-03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农家乐”的兴起、1995年“民俗风情旅游”的推出到“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主题的确立以来,中国乡村旅游市场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在此期间也造就了独具特色、深受旅游者青睐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接待点。近年,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1];(2)少数民族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2];(3)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3]。但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应用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就甘孜州的藏寨为例,探讨其旅游接待培训要素。

一、藏寨旅游接待业基本属性

1.藏寨是传承、展示、宣传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汉、彝等民族在甘孜州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但受当代从业观、现代科技、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部分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岌岌可危。当今,旅游中进行人际间的文化信息传播[4]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藏寨旅游接待在这一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一,居民以其生活方式传承本民族习俗、审美观、等文化元素;第二,服务主体为了赢得顾客而积极向游客表演民间歌舞、戏剧、手工技艺等,个别经营者将传统民族文化加以适当创新并合理商业化,使其更具时代活力。如梦幻九寨宫廷养生文化藏餐、阿热藏餐、现代藏餐为该方面的典范;第三,表1表明,藏寨中的民居旅游接待与一般意义的商业饭店相比更具民族文化传承与宣传的积极意义。

2.藏寨旅游接待既是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的文化交流(田里,2006:218)。藏寨在旅游接待中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居民致富,另一方面实现了民族(地域)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认同。

3.独特的藏寨本身就是极具魅力的吸引物之一。藏寨独特的民族建筑、绚丽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等不仅是地域文化符号标志更是极赋审美价值的吸引物。它以不可替代的吸引力牵引着旅游者前往参观游览。如甲居藏寨2004年共吸引7万余人次前往参观游览[5]。

4.藏寨旅游接待业是地方“富民”途径之一。在甘孜州“旅游兴州”指导方针下和“富民安康”工作中,部分县政府明确提出“把游客带进藏寨居民家,让群众增收,旅游发展”的思路。甲居乡一村的旅游接待户秀英从2002年前年收入不到万元,发展到现在年收入超过20万元[6]。这表明藏寨旅游接待在 “富民”工作中是实施可行的新生行业。

二、甘孜州藏寨旅游接待培训现状

甘孜州的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许多村寨居民甚至基层组织对于何谓旅游、如何开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认识仍十分模糊[7]。旅游培训者应深知学员的心声,培训应具有“明确的侧重点”。但在近年甘孜州先后举办的甲居、九龙县五须村、雅江八角楼等十余期藏寨旅游培训中,却偏离这一“侧重点”忽视“雇主”的差异性需求,形成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培训皆为“政府包办”之下的通用性培训的现状。其主要体现在重理论教条而轻实践应用的“说教式”、重服务区域共性而轻村寨个性的“一刀切”、重宾馆规范化标准、流程而忽视藏寨民族特色的“一招全”等现象。这不但不能体现藏寨旅游接待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反而导致学员在后期工作中的盲目化及本土文化泯灭化。

三、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建议

(一)组建“三段位式”培训师资队伍,反应性培训与前瞻性培训结合

“三段位式”培训师资即“本土文化通晓型、适用技能精通型、行业理论专家型”相结合培训师资结构。“本土文化通晓型师资”主要负责藏族村寨所处地的民族文化普及与提升教育。民族地区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失去了民族特色,旅游业也终将解体[8]。因此,在藏族旅游发展中应特别注重该类师资的参与度。“适用技能精通型师资”应是对培训区域行业实情有较为全面认知的旅游行业专业人士,以便其发挥自身的双边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适用性。“行业理论专家型师资”是指在旅游业学术理论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人士。当藏寨旅游接待已具备前两个层次的素质基础时,其主要为藏寨旅游提供一定层面的战略指导以促进藏寨旅游进一步发展。

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应由“反应性培训”和“前瞻性培训”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反应性培训是指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为了缓解临时或短期性的单一环节限制问题而举办的培训,如:普通话培训、村寨旅游接待业务培训、旅游操作技能培训等。其培训工作的任务主要由“适用技能精通型师资”完成。前瞻性培训是指,当藏寨旅游事业已基本成熟后,为了博得更好、更大、更快、更持久的发展而举办的综合接待实力提升培训。该项工作主要由“本土文化通晓型和行业理论专家型师资”完成。

(二)语言通俗,表达灵活

“放下锄头,从事旅游业;淡季种地,旺季旅游”、“村姑变导游、农夫成老板”是很多乡村旅游业的写照[9],甘孜州藏寨旅游接待业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教育水平整体偏低、民族语言差异及习惯导致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对培训师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要求。

培训师应以“口语化、灵活化、专业术语通俗化”的原则实施教学工作,以提高学员的接受能力。如:旅游的教材定义为,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0]。培训师可将其表述为“旅游就是让老百姓赚钱的行业”,其次强调它是直接造福于老百姓的大事[11],并以周边实证举例,从而提高村民对旅游参与的积极性。旅游者的教材定义为,出于定居和谋求职业以外的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国或异地活动,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享受的人[12]。在培训中可以将其表述为,旅游者就是我们的“取款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员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甘孜藏族部分藏文学校将汉语作为辅修科目,日常用语也为藏语[13],致使藏寨旅游接待从业者不能正常使用普通话对客交流。另外,民族地区不良语言习惯也影响了游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评价。如:道孚县、雅江县居民受民族文化影响正话倒说习惯将“您是自驾车来的吗”说成“车子开到你来了吗?”“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说成“屋头光光的你一个人?”将“请喝一碗酥油茶!”说成“酥油茶喝你哦!”这将使客人误认为,业主对自己不欢迎、不尊重,从而影响接待形象。因此,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极力推广普通话并及时纠正学员的不良语言习惯。

(三)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不能脱离了乡村特性而谈论”[14],藏寨旅游也不应只停留在普通层面而论,其核心是以藏寨接待为媒介所展示出的民族文化。因此科学设置符合藏寨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培训内容尤为重要。

1.旅游意识。良好的旅游意识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旅游意识是除了行业通用的服务意识外,更侧重于整体、全员、环境与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与培养。(1)整体旅游意识,即藏寨旅游接待主之间须克服唯我独营的“小农意识”,树立“村寨一家亲”的整体意识。在旅游接待中由于“利益分割、居民平常积怨”而出现接待主之间相互诋毁对方的经营形象,致使游客对村寨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整体利益受损。(2)全员旅游意识,即村寨应不分经营与否、不分长幼,人人树立良好的对客意识。(3)环境与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藏寨并非是以豪华的房间、舒适的床位、可口的菜肴而备受旅游者喜好,而是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游客前往游览。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藏寨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利益是否长久与持续在于他们对自己文化家底的认识,在于自己成为自然文化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15]。因此,培训师在培训中应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员从饮食、服饰、建筑装饰、自然环境等方面开展自我保护,确保藏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礼仪。在旅游事业已呈现出全球化的今天,礼貌礼节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衡量社会公众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旅游从业人员为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准则。虽然,在旅游服务中,礼貌礼仪应体现出自律原则,从俗原则――“以我为主体,尊重他人”[16]。但礼仪的基本形态要受到民族习俗、历史传统、文化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藏寨旅游接待服务中的核心元素是民族(地区)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正是其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民居接待礼貌礼节培训中,应以公共礼貌礼节为基础,以藏族村寨所在地的藏族礼节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引力。

3.藏文化基础。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2]。然而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主动吸收外来文化,不分优劣地摒弃部分民族文化,这就导致了民族文化在逐渐消失,致使原本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寨趋向“一体化”的旅游点。因此,加强民族文化知识培训不仅是藏寨旅游接待个性彰显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藏寨旅游文化品位的根源所在。

4.因地制宜的接待标准。民族村寨旅游既属于乡村旅游,也是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应是民族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因此培训中,应在尊重、方便、照顾客人的基础上以“通用标准”为借鉴,以“藏族文化”为核心,以“特色服务”为展现手段,向学员传授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接待标准。

5.高原旅游保健必备常识。甘孜州藏寨接待点多数分布在交通不便、医疗卫生事业落后、通信盲区点多、海拔高的山区。因此,培训工作应加强相应针对性培训提高藏寨的旅游应急能力,以应对旅游经营接待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客人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如:防晒防寒常识、高原反应急救措施、高原(森林)迷路求救方法等。

6.必要的旅游装备操作技能。随着科技的日异更新、电子产品的不断精化,当今旅游者在出游中所携带的高科技旅游装备、繁杂的旅游用品逐渐增多。旅游者在使用这些装备时偶尔需要从业人员的协助。因此应培养藏寨旅游从业人员对现代旅游装备操作的技能,以供游客不时之需。如:各种数码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帐篷的搭建与拆装、笔记本电脑的存放环境要求等。

7.旅游法规常识及经营避责手段。旅游法规是旅游活动及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判断旅游是非的标准。而部分接待主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过程中风险意识低下、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对该部分内容培训时应以周边典型案例为引子、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利益损失为唤醒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同时加强对藏寨旅游一线从业者的旅游责任回避培训以避免其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结语

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不能忽略接待主的真实需求、脱离民族文化内涵、生搬硬套酒店业通用培训内容及标准,而应认清藏寨旅游接待与一般商业食宿业的异同、本着适用原则、融入民族文化、高度彰显民族特色,从而提高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的实际意义。总之,要使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正确认知藏寨旅游接待的基本属性和特殊性。同时,主管部不应只局限于藏寨旅游当期的“富民”经济价值,更应注重其长远的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并以此为着力点开展培训工作。这不但是藏族村寨旅游接待走向标准化的途径,更是其走向民族村寨旅游品牌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5):53-56.

[2]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21-25.

[3] 李凡,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J].旅游学刊,2007,(1):48.

[4] 吉祥甘孜网,省略/t/040513zggz/2004020041222162133.htm,2009-06-02.

[5] 中国网,省略/news/szxw/201107/t20110707_1102024_1.htm,2011-07-07.

[6] 巴晓芳.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鄂西土家族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新闻前哨,2011,(3):35.

[7] 罗辉.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构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3):31.

[8] 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前沿,2011,(9):120.

[9] 兰宗宝,兰申菊.关于广西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的战略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8):264.

[10] 田里.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0.

[11] 梁焰,麻学锋.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41.

[12] 黄福才.旅游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74.

[13] 邓建萍.甘孜州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分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75.

[14] 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