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类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意识的类型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1

    艺术学者达里奥·德尔·布费罗曾这样描述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崛起:“40年代是电子艺术的时代,50年代是达达的十年,60年代是多元主义时期,70年代是电脑图像,80年代是影像合成艺术的高峰”。7伴随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交互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一批专门支持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艺术节事活动和专门研发新媒体舞蹈软件应用的专业实验室应运而生。其中,欧洲IMZ舞蹈影像节、美国舞蹈电影节、香港“跳格”录像舞蹈节等特色艺术节为各国新媒体舞蹈作品的展示、评价和推广提供了基础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与科技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中国北京理工大学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研发提供了智力和技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传播逐步形成了如下特征:

    首先,艺术创作类型与范围被拓宽,在跨学科领域出现许多新型艺术形态。例如,在美术与舞蹈的交融地带,产生了以互动表演、装置与行为等艺术形式为代表的互动舞蹈项目;在影视与舞蹈的交叉领域,出现了专门为屏幕而存在的舞蹈实验短片。其次,艺术创作方式被颠覆并再造,跨界协作成为主要的新媒体创作手段。在新媒体舞蹈的创新实践中,艺术与媒体、科技,乃至生命科学的边界被不断地打破与重组,单一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已无法独立完成此类艺术创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甚至这样宣称:“艺术家已经没有权力了!因为传统艺术学院并不教科技,所以,他们不能利用科技方法来创作,这是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MIT媒体实验室能够特立独行的原因。重要的是,这是个科技和艺术共同携手创作的地方。”①

    而创作手段与创作技术的变革,也进一步模糊了创作者与接受者、艺术家与传播者的传统边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普遍应用,使“人人都是艺术家”变成了现实。一个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编舞”等新型创意传播平台参与到专业化的新媒体创意实验中去。

    同样,一个没有专业电影导演、摄制训练基础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处女作迅速扩散开来。2012年2月以来,一部叫做《唯我独尊》(Solipsist)的10分钟实验短片以微博传递等形式在全球互联网上迅速窜红,并顺利摘得本年度美国斯兰丹斯电影节②评委会特别奖。这部结合舞蹈、服饰、戏剧等元素的实验短片,以新媒体“手工”操作的方式制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并借助网上“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诸多的同类案例告诉我们,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机制,将使传统的艺术生产-消费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新媒体策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实现跨界协同创新,赢得传播先机,已成为当今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系统的关键性成功因素。③

    一、走向体制化的“屏幕上的舞蹈”

    自玛雅·德琳的《一项关于为镜头编舞的研究》(1945年)之后,舞蹈艺术家、媒体艺术家,甚至是媒介技术工作者都在不断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舞蹈视频创新实践。这些适合未来新媒体展览、播映和传播的含有舞蹈创意元素的视频艺术,都可以称之为“屏幕上的舞蹈”。而在长期实践中,“屏幕上的舞蹈”已逐步形成演出空间的“屏幕化”、表演方式的“碎片化”和语言结构的“蒙太奇化”等创意实践特色。

    首先,所谓演出空间的“屏幕化”指的是,此类艺术作品的展演空间必须从剧场舞台空间转换为各种类型的屏幕。这就意味着,“屏幕上的舞蹈”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原则上不包括对已有舞台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④而是特指“专门为镜头/屏幕而创作的舞蹈”。著名媒体舞蹈艺术学者约翰斯·布林格(Johannes Birringer)⑤曾论证说,舞蹈的演出空间已进入一个“屏幕化”时代。通过“换舞台”艺术实验,部分先锋舞蹈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了“镜头”和“屏幕”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他们发现,经过镜头捕捉和计算机软件处理,舞蹈动作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被自由重组或再造,舞蹈的“时空力”元素因此而改变。

    其次,“镜头”的选择性功能使舞者表演元素呈现“碎片化”特征。为适应“镜头前的表演”,舞蹈演员要更加注重表情和局部动作细节的表现力。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虚拟舞者”和其它视觉元素也可以很方便地被用作“屏幕舞台”空间的特殊“演员”。例如,由戴维·欣顿导演、约兰德·斯奈思编舞的《鸟》(2000年)就是一个没有舞者却充满舞蹈动感的舞蹈作品,并因此而摘得该年度IMZ影像舞蹈节最佳屏幕编舞大奖。

    再次,蒙太奇手法使“屏幕上的舞蹈”在时空表达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在我国,第一部比较成熟的舞蹈短片是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电视舞蹈专业毕业生康健飞、顾晶辉等人的《逐梦》(2006年,时长3分27秒)。该作品在全国“迎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钻木取火”和“触摸广告屏”等局部动作的特写镜头,结合现实环境中的舞蹈表演,将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北京共赴奥运盛会的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

    目前,“屏幕上的舞蹈”已成为国际上诸多专业舞蹈团体的“常规”作品类型,而不再是先锋舞者的一种实验工具。同时,拍摄剪辑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普及,使很多舞者都可以很方便地创作出自己的舞蹈短片,并把它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冲动”完全让位于“创意表达”,舞蹈创作的“换笔运动”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原本以“合作伙伴”身份进入这场创新运动的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则开始转向技术难度更大的新舞蹈特效设计。

    二、“舞台上的屏幕”及其多元开放的创意实践类别

    在此,笔者仅以“屏幕上的舞蹈&rdqu o;这种概括性的说法来描述各类现场的表演艺术实验与多媒体设计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就开始研究此类结合的多重可能性。到90年代,这类创意实践活动在“舞台多媒体特效”和“公共空间内的交互表演”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从整体上看,这类创意实践活动以交互技术和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基础,追求的是“由电脑操控的声光影像系统与人体行为的结合”。17目前,“舞台上的屏幕”已演化成为回归剧场空间的多媒体剧和进入公共空间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等两个类别。

    (一)舞台多媒体特效设计及舞蹈多媒体剧的研发

    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辅舞台艺术方式,“舞台多媒体特效”已成为当今各国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程师都愿意积极介入的一块新领地。与电影、电视及游戏中的特效相类似,舞台上的多媒体特效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某些特殊声音和视觉效果。所不同的是,投影装置艺术在多媒体舞台艺术实践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纱幕、水幕等新型投影幕布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传统投影幕布的异型设计处理,都为多媒体舞台特效设计者提供了施展其创意才华的基本空间。而多种视觉形象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某种结构或逻辑上的“空间蒙太奇”效果,则为舞台空间内多媒体介质交互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具有整体或称全息艺术效果的多媒体剧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的舞蹈多媒体剧研发以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策划、制作的几部中小型实验多媒体剧为代表。其中,由美国媒体艺术家约翰·克劳福德、美国舞蹈编导里萨·诺格尔、中国舞蹈编导肖燕英等艺术家联合导演的舞蹈多媒体剧《北京影像》(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典型的多媒体剧。⑥

    该剧主要采用异型投影幕布及其主体视频内容交互作用的方法来营造“舞台特效”,并在成功营造多媒体视觉效果的同时,让舞台上的投影和演员共同参与了“表演”。舞台左侧幕布以电子声效和抽象视觉符号的实时播放为主体内容,右侧幕布以依次播放的“胡同的北京”、“CBD的北京”和“798的北京”等三个原创舞蹈短片为主体内容。右侧主题舞蹈短片讲述了关于现代化北京的三个视觉意象故事,左侧实时播映的影音特效则在提示这三个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在现场表演部分,以简约服装和仪式化表演为特点的舞者视觉形象,则象征着生活在国际大都市北京的现代中国人。作品中,多重时空交错的多媒体舞台特效,不但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而且也有效传递了主创者对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北京的视觉印象。可以说,在多媒体剧《北京影像》中,“技术的革新”已被成功整合进了“艺术的创造”之中。

    此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还在学院沙龙舞台相继推出了《女阅》(2009年)、《舞者》(2010年)和《逆光@青春》(2012年)等三部原创中小型舞蹈多媒体剧,分别从整合传播、特效设计、艺术表达等角度对舞蹈多媒体剧进行了探索。尽管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从历史纵轴来,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在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本土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方面的递进式策划思路。可以说,从《女阅》对新媒体投影设计的局部实验,到《舞者》对投影内容与现场表演交互的结构性设计,再到《逆光@青春》以全效多媒体设计进行整体叙事的积极努力,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这三个小成本制作,已经为中国式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提供了第一组完整的实验样本。

    (二)公共空间里方兴未艾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

    与舞蹈多媒体剧的“学院派”背景迥异,公共空间里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则因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而成为各国政府资助体系的宠儿。在这类项目中,策划人及导演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新或艺术表达,而是社会公众对艺术的参与问题。这种以交互技术为基本载体的“交互表演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观众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以下简称QUT)创意产业学院资深舞蹈及创意产业教授切丽尔·斯多克博士策划并主持实施的大型公共空间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身在异乡》(2008年)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个案。项目以网络时代人的身体漂移为主体,将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主楼、广场和周围街道设计为主要表演区域。项目以“空间蒙太奇”为主要结构方式,通过舞者在QUT外空间的即兴表演和QUT内多媒体交互表演,诱导社区民众进入主创者实现设定的立体交互空间“观赏”或“参与”表演。最后作品以QUT教学主楼外墙大型LED新媒体展板为“结点”,使各个空间内不同层面的交互表演节奏加快并在点停止。

    我国在这方面的创意实践尚处于以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策划为辅的萌芽阶段。在国外引进方面,被论者引用最多的一个案例是英国新媒体空间艺术剧团KMA带来的多媒体交互舞蹈《天鹅湖》。该项目曾多次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蜂巢”、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广场等空间“上演”,并被英国BBC电视台誉为里程碑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其核心技术就是利用30米高的高清晰投影设备将普通的广场改造为波光粼粼的“虚拟天鹅湖”,并以交互技术效果引发专业舞者与普通民众的参与式表演。项目策划灵感和基本结构就是柴可夫斯基为芭蕾舞剧《天鹅湖》所创作的音乐。2009年11月18日晚,在重庆人民广场,KMA的专业舞者与500名重庆市民在“虚拟天鹅湖”上翩然共舞,开启了中国观众接触公共空间内舞蹈多媒体交互表演的先河。

    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上述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来推进整体创意的实施。在这里,导演更像是一个懂艺术的项目负责人。他不但要在艺术上把握多媒体表演项目的跨界艺术本质,而且还必须以团队领导、技术工程师、艺术家管理者、主题项目策划人等四合一身份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领导、监控和督导。

    结语

    从历史上看,当前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都可以回溯到20世纪那场影响深远的当代表演艺术创新实验运动。1966年11月,在美国纽约军械库艺术空间内,“艺术与科技结合运动”先驱劳申伯格策划并主持了新媒体艺术史上著名的多媒体实验表演项目——“九天九夜 :剧场艺术与工程师”。这个项目的价值在于探索了“跨界实践”的创作方法,确立了多媒体技术与表演艺术交互作用的实验模型,培育了一大批掌握多媒体创作表演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新媒体舞蹈表演艺术家。

    就实践现状而言,包括“屏幕上的舞蹈”和“舞台上的屏幕”在内的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活动,都至少需要两个关键性成功元素。这就是,“物”的元素和“人”的元素。其一,明确到位的资助与合作机制是项目执行的物质基础。其二,导演能力与管理者能力兼备的艺术总监是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为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当今各国政府都会调集经费和资源对网络视频空间的新媒体艺术以及公共空间里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进行资助。我国现行文化政策中事业与产业并重的格局,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确立,也势必会为中国式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后,此类项目的成功实践,还需要培养一批“超级导演或艺术总监”,以确保项目创意、结构和整体意图的实现。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所必备的协同创新机制。因此,在创作、展示和研究协同发力的基础上,以跨界策展等方式推动创意实践的落地实施,这既是国际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现实路径,也是中国新媒体舞蹈发展的未来趋势。

    注释:

    ①根据有关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网站信息及有关内容编译整理而来。

    ②斯兰丹斯电影节以鼓励“第一次拍摄”、“微电影”而著称,是影响力最大的实验短片艺术节之一。

    ③关键性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一种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找出促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围绕这些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有效规划。在此,笔者借用这种方法来探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实践路径和成功要素。

    ④我国舞蹈界曾用“电视舞蹈”一词来分析这类媒体创作实践活动,主要代表作品是白志群的《扇舞丹青》和刘春的《伞》。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也曾沿用“电视舞蹈”这个名词来指称其具有国际新媒体艺术视野的媒体舞蹈编导专业(2002年-2009年),后在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将其正式更名为“新媒体舞蹈”(2010年至今),自此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新媒体专业进入“名实相符”的发展阶段。

    ⑤布林格博士系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第一期“电视舞蹈工作坊”的主课老师,现执教于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艺术学院,负责当代表演艺术制作和数字媒体实验室。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2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教育组织与运行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制度、过程、方法手段、评价考核机制等。

1 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艺术设计类专业与普通文理专业相比,对于教学条件要求更高、更为特殊。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当前是课程打包教学,即以岗位需求确定综合学习项目,再确定支撑课程,这就需要大量的师资与实践条件作为保障;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校企合作的深度不断加强,企业导师指导实践教学已成为迫切需求,如何保障师资供给与教学质量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提出使得人才培养工程跨越式发展,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重要作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根本就是将真实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型项目或直接用真实型项目进行教学,对培养对象提出了更贴近实际工作标准的要求。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教师更加强调项目本身的涉及的知识点、学习步骤,局限在够用、实用的基础上,虽然也有举一反三实例的讲解与实训,但终归是按照项目所需的知识点或者边缘化知识点进行引导学习的,对于知识系统性考虑不够。

实施团队项目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大举措,团队项目教学可以弥补个人能力薄弱的缺陷,可以集各人所长优势互补,同时又能凝聚团队力量,群策群力便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良性发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师的团队协作得到了培养,但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显得不那么迫切了,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团队项目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力,往往会划分为几个小组,选定组长并对组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所担任的各个角色的能力得以提升,而独立自主完成整个项目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促使了懒惰现象的滋生,推托、依赖的现象加重,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得到保障。

课程体系设置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实践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为了服务工作项目实施打包课程,即采用了分段式教学,集中某一阶段实施某个综合项目的教学,在前期或同期安排支撑课程的学习,这样对于实施一个综合项目来说可能方便了学习,但实际工作任务中,往往多个项目都要用到一门课程的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还是应该考虑先基础课程、后专业课程、再核心课程这一教学顺序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处于科技前沿的行业,尤其是使用软件的行业更新很快,这就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办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学习内容的选取与组织、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随时准备更新。

还有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制度的缺陷,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人才培养事业得以顺利开展。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3.1 改革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各门课程单独教学,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了多门课程打包教学,并在打包的基础上加强了前后续课程和横向课程的联系。在纵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内容的衔接,提前做好课程设计;在横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集体备课,使用同一项目分课程分别侧重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集中掌握、综合应用。在考核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各科独立出题,注重多门课程综合设计考核方案、综合考核、综合评价。

3.2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现有的实训基地包括工学一体化项目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础。近年来在实训基地的利用上,除了专任教师要紧密联系企业外,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规范企业人员积极参与教学,保障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精品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库等,其中教学资源库中包括企业资源、学校资源,保障了实训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 加强师资培养

师资力量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加强师资培养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当前学校专任教师教学经经丰富,但实践技能水平普通偏低,而企业兼职教师实践技能水平较高,教学经验欠缺。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决定着必须加强师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将其培养成为教学方法合理、实践技能过硬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主要是专任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企业兼职教师定期参加教研会,派专人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参考文献

[1] 余继平.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9).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3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知识生产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4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新课程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社会发展与时展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重视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的教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缺乏创新能力。化学是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有利于保证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与学生是平等的地位与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全面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创新。其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爱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的新思路与新认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化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化学实验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立足教材,走出教材,突破教学模式与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与方法,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思维的判别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乙烯制取实验中,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控制,以保证产物的纯净。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加深了对于实验基本知识的印象,又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体性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与主动探索的动力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动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需要。并且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具有差异性,有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基础与思维的习惯影响,思维懒惰,不善于思考与提出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化学与生命、能源、材料等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之间的联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激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将化学的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可以设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与生物和物理相关的问题以及总结概括性的问题等。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形成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问题空间,在学生的情感领域创设一种从问题到解答的情境,有意识地激发了学生解疑答惑的心理与愿望,促进学生的心理情境和问题意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集中思考,并不断发散思维,让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科技活动是创新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进行创新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去农村、工厂等地方参观与调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现象开始,寻找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化学现象,与课本理论相联系,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实现了从生活到理论再到生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创新;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发挥个人创造能力,自主完成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社会发展与时展的要求,对于国家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凤霞.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

旬刊),2011(4).

[2] 柏林洋,邵俭福.基于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

考试周刊,2012(83).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5

关键词: 知识形成 巧用教材 探究性学习 自编检测 实践动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教材里增加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列为重要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思考,就如何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初中数学华师大版教材的应用过程中谈谈自己的认识。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被提出、积累、提炼、概括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要从初中学生特定的心理世界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来源。

案例1:在教授在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9.1.3中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什么,而是把结论的思维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为此,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分别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问题2:所作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3:如果从n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把n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

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问题4:如何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

通过上面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学生能很容易得到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下面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5:你能否将“某一个顶点”改成“多边形内部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问题6:将“多边形内部一点”改成“多边形的一边上任意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你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观察、思考、积极思维,主动获取了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探索能力。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和概念等都有一个“成形”的历史,我们要呈现那些被浓缩的数学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过程的磨砺,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好必要准备。

2.巧用“残缺题”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翻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材七年级,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简单概念的引入,还是问题的提出,规律的得出,提供的背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事情。

案例2:教材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章的“实践与探索”部分,选用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代气息的例题、习题,而教材中的“残缺题”的出现更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残缺题”:课外活动时李老师到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要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要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

留下的“残缺题”你能帮李老师补齐吗?要求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好?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多?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要可以归纳以下类型:

类型1: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类型2:一人先做几天,再与另一人合作,再需几天完成?

类型3:两人先合作几天,然后一人有事离开。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4:一人先做一天,然后两人合作一天,再一人离开,由另一人接着完成,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5:在前面的类型中,添加按劳取酬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而通过“残缺题”的添补与解答,使学生这种想获得成功的欲望得以实现,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通过“残缺题”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加强探究性学习

3.1数学定理、公式的探究性学习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公式都是古今中外的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好范例。

如对定理的发现可采用“实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案例3: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的长度分别为2cm,3cm,5cm,6cm,10cm五根小木棒,拿出来动手操作。要求任取三根小木棒将它们首尾顺次相接,接着设计出以下问题:

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都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问题2:有几组可以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不能拼成三角形?

问题3:请你猜想,在什么情况下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4:你能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的猜想吗?

问题5:你能否利用学过的线段的基本性质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吗?

3.2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由于对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一道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的多解与多变,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4:§6.3实践与探索中的问题3: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一半路程时,小张向司机询问到达火车站的时间。司机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到达火车站时火车正好开出。根据司机的建议,小张和父亲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方法1: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x千米,由于实际乘车时间比原计划乘公共汽车提前15分钟,可列方程为:

■-(■+■)=■

方法2:设实际上乘公共汽车行驶了x千米,则乘出租车行驶了x千米,从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2x千米,可列方程为:

■-■=■

方法3:设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60(■-■)

方法4:设小张家到火车站是x千米,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用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x=30y■+■=y-■

方法5:设小张从家到火车站先乘公共汽车x小时,再乘出租车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x=60y30x+60y=30(x+y+■)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感受,并以此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适时安排学生自编检测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靠单纯地模仿与记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案例5:第六章“§6.2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例6是这样的: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g、45g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盘B内,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假设应从盘A拿出盐xg放到盘B内,则根据题意学生能很容易得到方程为51-x=45+x。在学生完全理解此题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要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编制一道实际问题,使所得的方程是51-x=45+x。从来都是老师给定题目让学生解答,现在反过来让学生自己编题,不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引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因此他们思想高度集中,稍做思考就能以学习用品、压岁钱、劳力调配等编制出实际问题。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索过程。教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与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甚至将所要求掌握的结论在教材中留下空白,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说,光凭想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案例6: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要学生通过想象判断平面展开图形是哪种几何体的展开图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有的同学无法凭空想象,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弥补不足。

案例7:§13.3“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有较多的推理和认证,现在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内容的处理方式,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折纸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克服思维定势,激励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轻轻松松地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目的是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是实现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想象能力的基础。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正处于思维发展与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各科教师均肩负着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重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发挥个人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一、营造实践教学情境,调动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规律,还可为他们发挥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提供契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主动营造部分特殊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化抽象为具体,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此,小学生就能够善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授“元、角、分”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超市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接着在课堂上分别出示1元、1角的纸币和硬币,帮助他们认识元和角。之后,在实践环节,教师可联系购买文具的情境,设计问题:一本练习本1元钱,但是你的口袋里只有一些1角的纸币,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出答案:付10张1角的纸币。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够提升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会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时间和思考空间,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学习态度极为被动,不仅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时,针对“三角形”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画三角形,或者使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卡片,让他们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做归类整理。接着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诸如船帆、晾衣架、路标、彩旗和信号塔等,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在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可准备一些长度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计算观察,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此,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和探究,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解决疑难数学问题,锻炼创新思维

数学学科知识面广泛,在小数数学教学实践中,对于部分基础性的简单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很难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目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大、层次较深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分析与研究,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丰富教学思路,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可列出计算式:18×32、21×45,结合计算式要求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由于他们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知识,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尝试运用竖式来计算两位乘两位数。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猜测和计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大胆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其创新思维,不被教师的观点和教材中的法则所限制。接着教师可运用生活中的购物情形设计问题:王老师在商场购买23副乒乓球拍,每副3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继续探究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提出个人想法c见解,寻找运算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针对核心素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须给予格外关注,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从营造实践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和解决疑难问题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艳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