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1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2

【关键词】温州“非遗” 校本课程 开发

一、温州“非遗”的地域魅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中来,其研究领域宽泛了许多,这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州市文化艺术史料汇编》中提到,远古时期的温州一带生产的陶器大多为瓯器,“瓯”是当时的一种饮器、盛器,另可做他用。人们以其盛产之物来名其地,也称温州为“瓯”。又说“瓯”即“沤”,因水得名,其地位处我国东南,也称为“东瓯”。春秋时期,温州是越国领土属地,故有“瓯越”之称。温州的100多项“非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浓厚的地域传承性。其中如温州的木活字印刷、蓝夹缬、瓯绣、细纹刻纸、龙档、瓯塑、米塑等,都颇具瓯越地域文化特色。而这些历史内涵厚重的“非遗”,由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组织的保护和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具有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也开始得到相应的扶持,如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黄杨木雕、木活字印刷等,都是温州本土的,且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民间艺术。而今天,我们研究温州“非遗”,并充分挖掘优秀的乡土艺术资源,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建设,正是适应了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如何传承及弘扬本土的艺术文化,且有效进行建设性的课程开发,的确提出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非遗”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及意义

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针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比较薄弱。尽管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开发利用比以往更重视,但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虽有所研究,但似乎是理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完善。

(一)现状分析

温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某些领域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获得更生动的地方资源,但由于缺乏合理利用意识,地方与乡村之间仍存在许多的不平衡现象,这使非物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鉴于这种不利因素,在地方特别是学校机构,应充分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区域间课程开发与合作,建立一套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广泛参与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其更大的功能和价值。

由于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推行,还需要经过一个理性完善的时期,特别对于“非遗”艺术的开发,还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成熟的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逐步解决问题。

(二)开发的目的意义

“非遗”的开发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理解民族艺术文化的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课程开发,使学生逐步了解温州非物质文化,提高他们对“非遗”保护的意识,尊重各民族多元文化。

“非遗”的开发还可以提升高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点,提高艺术修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为弘扬非物质文化及传承做出贡献。

三、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利用案例

(一)在课程开发中的调查与分析

温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积淀深厚,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一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比如,有印染工艺“活化石”之称的蓝夹缬,现在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就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进行文化传扬,来唤起人们保护的意识,同时,需要专业引领,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开发途径。

(二)在课程开发中的利用及对策

对“非遗”进行课程开发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风情、乡土工艺、民俗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等,有选择地进入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导入合适的“非遗”资源,并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校本课程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因此,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对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结合温州当地实际,开放性、针对性、有效性地进行合理开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以温州龙港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为案例,其中温州“非遗”课程开发系列《建筑艺术篇——廊桥之美》,利用已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非遗”——泰顺廊桥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进行合理的开发。

该课程结合“廊桥”艺术,进行开放式的美术学习,并在瓷盘等材料上进行手工描绘廊桥为主的创作,且吸收摄影、色彩、桥梁模型制好者等的加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各自喜欢的材料方式表现廊桥之美,进行创作。即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共同保护温州当地的文化遗产。

该课程旨在以温州廊桥艺术为载体,通过20个课时的学习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非物质文化,及“非遗”和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用色的规律及绘画的方法,体验创作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艺术修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为弘扬“非遗”及传承做出贡献。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自然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将校本课程学习的范畴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3

关键词:民间美术;校本课程;面塑;教学案例

一、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民间美术的开发利用填补了美术课程资源中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空白,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实践。开发本地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可补充美术教材的不足,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直观、生动、资源丰富等特点,可以极大地活跃美术课堂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民间美术校本课程是用身边的艺术来教学,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产生情感,摆脱以往教学中空洞的内容和思想品德与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我们传统的艺术欣赏课只能以印刷品的教材来完成教学,欣赏范围狭窄,显然不能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民间美术中有取之不尽的艺术欣赏实物,是最有价值的开放式博物馆。学生在研究和学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通过对民间艺人、民间艺术作品、民间美术作坊、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等的研究,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会涉及到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无形中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由于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是在学生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欣赏探究每一种美术形式之后,创作自己的作品并汇报展览,这样学生可从自己的成功中获得鼓励,产生学习艺术、创造艺术的动力。

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对民间艺术的抢救,是对地域民间美术的普及和推广,同时可培养民间美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二、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案例

庆阳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如皮影、香包、刺绣、剪纸、面塑等享誉全国。民间美术已经成为庆阳当地的一种产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下面笔者以庆阳的面塑艺术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教学案例。

庆阳面塑以黄土高原生产的小麦面粉为主要制作材料。该材料使用起来经济方便,获取途径便捷,易于普及;面粉材料的性能、制作工艺和方法步骤容易掌握;面塑制作方法类似于雕塑,其造型手法丰富,可大可小,可简可繁,易于成型;创作自由,灵活度大,有良好的手感;创作中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民间面塑艺术作为校本课程可在学校大面积实施。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应该把民间美术教学向课外延伸,组建校级、班级民间美术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教学案例一:庆阳面塑艺术的调查研究

(1)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乡村调查探究与面塑有关的故事、事件、历史传说、民俗节日等。(2)对庆阳有影响的面塑艺人进行探访,整理其艺术简历和艺术特点,收集民间艺人的面塑作品、资料等。(3)根据调查探究结果写出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交流探讨。(4)根据现场观察获得的民间面塑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面塑作品创作。(5)举办收集到的民间艺人面塑作品展览。

教学案例二:面塑动物作品的制作

准备的材料:(1)要求学生将小麦面粉用盐水拌和,加入适量的防腐剂,然后按需要将和好的面块分成若干小面球。(2)在小面球中分别加入品黄、品红、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所需要的颜色,和匀并揉成光滑的彩色面球备用。(3)准备制作用的小刀、竹针、小木棒、剪刀、梳子等工具。

面塑小鸡的制作过程:主要采用压、提、搓、拉、挖、揉、捏、剪、挑、粘、贴等方法塑造形象。(1)制胚:用鸡蛋壳或小塑料盒等废旧品通过烫眼、折扎、用细铁丝固定等手法制成骨架。(2)用白色面球覆盖骨架,做出小鸡的大致形状。(3)用红蓝面球粘接小鸡的头尾。(4)处理小鸡的头尾、翅膀、腿等细节,插上大头针连接主体。(5)整修完成。

教学案例三:制作面塑人物和模型设计作品

(1)人物形象制作。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和游戏的形式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想象创造各种人物形象或卡通人物形象,并使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个性特点。也可进行人物面塑创作比赛等。(2)小动物创作比赛,看谁做得快、做得像。(3)用面塑进行楼房、家园、汽车、飞机等模型设计。(4)分小组合作,自创一件面塑作品,然后展评。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4

笔者主要是在已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两者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嘉峪关市第四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些教师为案例,重点描述教师在专业动机、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所取得的进步。选取三组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为研究对象,他们当中有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者,有被动参与者;有教师个体,也有团队。共同点就是,亲历了校本课程开发从无序到规范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和发展。

案例一:用课题带动校本课程建设,用课题推进教师课程意识——陈桂芳老师与《我的家乡——嘉峪关》

陈桂芳老师是一位敬业勤勉的思想政治教师,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积极的专业发展动机。她从2005年开始收集整理嘉峪关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资料;2007年她根据手头的大量资料,申报了“利用乡土资源,实施乡土教育教学的研究”的省级课题,此课题于2008 年结题;2009年,我校校本课程示范项目建设之初,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的家乡——嘉峪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她设计编写了许多完整的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回顾她的专业成长历程,应该说付出了很多,但和她谈起这些,她话语流露出的是一种自信、自豪,丝毫看不到辛苦与倦怠。

思考分析:一个有专业追求的教师,有发现和创生教育资源的能力,他们因不满足于已有的教材而不断学习更新,不断探索研究,不断丰满自己的知识建构。这样的教师不仅是学科尖子,而且只要有合适的教育环境,就能催生教育专家。他们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能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能较好地体验到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乐趣,领略到自身的价值。在这“体验”与“领略”之中,伴随而生发出高层次的职业幸福感,而“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持久有力的驱动源”。

案例二:延伸与拓展学科课程,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吴忠团、高旭华老师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手册》

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完善,来源于真切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学生的切实需要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索。吴忠团、高旭华两位老师在政治新教材使用中,发现七年级新教材中涉及许多学生心理方面的内容,他们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这些内容贴近学生,但又不能涵盖所有。于是,两位教师对学生开展调查,通过大量的学生问卷,收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整理出100个典型问题。通过查询资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做出解答。同时,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手册》,并申报了省级课题,2008年结题同年获嘉峪关市第八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学校将其印刷成教材,定期开展讲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两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这一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参与,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思考分析:教师的专业离不开鲜活的教育情境,更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才能生成,学校管理者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大量天天接触、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寻找贴近课堂教学的问题,去研究课程、开发课程、构建校本课程,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研究水平。

案例三:在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中实践专业教育理想——汤毓老师与《信息技术与八年级生物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5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主旨;人文素养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开发旨在提升德育基地成员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并被纳入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之一。一些同志为我们的设计与行动叫好,亦有同志为我们的做法担忧,2008年部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下称部颁大纲)载明“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编写和推荐德育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会不会有违规之嫌。

我们深知,作为反映国家意志,作为部颁课程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的编写、修改(事实上目前已据党的十精神对2008年部颁大纲、教材作了新一轮修改)、推荐权限不在地方和个人,我们也无意去改变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事实是我们为贯彻执行好新一轮的德育课改方案,正在制定和试点“哲学与人生”等德育必修课程学业全市统一测试工作,以确保各校用好部颁教材,用力抓好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实施“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项目呢?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符合课改的大方向

2008年部颁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下称“三贴近”)的原则,“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的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由此可见,开发符合学校、专业与培养目标实际与文化背景的“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不但不是对“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与部颁大纲的否定,而是有助于课改精神在基层学校的生根落地,有助于部颁大纲与教材的有效实施。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1.为了增强针对性

“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针对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让课程与学校专业实际、培养目标、与地区人文历史、所处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走向、人才需求更好的结合起来,打上深深的学校与地方烙印。而这是“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所无法实现的。可以说,校本课程为“哲学与人生”国家课程增添了生动的学校特色和地方特点,是对国家课程的生动演绎和有益补充。

2.为了增强实效性

现行“哲学与人生”国家规划教材尽管已作了大幅度的改革、调整,打破了2001年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哲学基础知识》明显存在的系统性、学究性烙印较深的缺点,采用了较多的案例和丰富的栏目(如名言、相关链接、插图、体验与探究),来启发学生思考人生问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学生走好人生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现行“哲学与人生”教材后,仍感到教起来困难,学起来吃力。对文化课底子普遍较差的三年后将直接走上就业岗位的各专业的中职生们,要求他们去接受和理解这种仍不离概念、关系、哲理与人生成长道理的论述,实在是有点像“蚂蚁啃大象”,无能为力。难怪有同学说,上“哲学与人生”课就像是听天书一般,“上了这种课,我就是要睡觉,讲也是白讲,听也是白听,不如睡一觉”。虽然学生听不懂,不能全怪教材,肯定也有教师的因素。但是,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从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诸多方面思考如何增强“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实效性,开发更具人文色彩、地方特点、能为学生愿学、乐学的校本课程,就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选项。

3.为了增强时代感

规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国家规划教材修改总会滞后于形势的变化。2013年职教使用的“哲学与人生”教材,虽已根据党的十精神作了若干修改,但教材总不能年年修改,校本课程可以比较快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如运用活页等办法迅速地对有关章节作出增删修改,把更具时代感的事件信息与观点增加进去,把已失去时代性的陈旧内容与提法作出删除。

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更好的消化、理解国家规划教材“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1.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优化现有“哲学与人生”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奉献家乡

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有着渊源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积极运用地方人文历史资源渗透于“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之中,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传承,必能既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又推动地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还能让学生更甘心情愿地为服务家乡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才智。

2.开发“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审美情趣

具人文色彩的“哲学与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学校、企业与地方文化予以调查了解、学习记忆、整理归纳、鉴赏审美的体验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接受人文修养的过程,从对各类优秀文化的采风、鉴赏、体验中必能让他们受到熏陶,从熏陶中收获成长,完善人格个性,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关注各种人文历史、文化现象、公共道德等社会问题的公民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3.校本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编制,由师生共同动手,又来源于学校、企业和地方文化,必有利于实现对国家规划教材“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有效补充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6

引言

广东省深圳市北斗小学是深圳市罗湖区一所老牌省一级学校,是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罗湖教育信息网的综合信息平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物质基础上,学校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了“学校的数字化知识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等专题研究。在罗湖教育上级部门的引领和推动下,历经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在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成熟基础和积累,形成了数字化管理体系、数字化教师培训体系,涌现出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亮点,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有效模式。

有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管理制度,为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创新夯实了基础。北斗小学早在2008年就参与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的整本书阅读项目的研发,最早开始研发了整本书阅读案例,案例和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课在全区进行推广,案例获得中央电教馆颁发的一等奖。整本书阅读课例分别获得了罗湖区一等奖、深圳市在线展播优秀课例质量奖,广东省优秀课例二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整合学校“智慧北斗”与“特色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两大核心竞争力,学校从战略高度出发,探究两者的结合体。探究“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基础。

案例设计

背景 基于“阅读人口”的低比例,中国国民阅读量与世界阅读先进国家相比,阅读量较低。1941年,叶圣陶提出“整本书阅读”,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2001版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的课程标准都将整本书阅读写进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现状 新课改以来,阅读课程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从一本教科书突围展开大量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新教育的“阶梯阅读”,江苏扬州的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八岁能读会写”项目、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三叶草亲子阅读等各种促进阅读团体都在各个角度和运用各种方式对阅读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多地区、学校有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的意识,但缺乏作为承接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管理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复制、可供操作的模式。

综述 本案例依据国家倡导儿童素质教育、推行基A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首先甄选出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开发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再将隐藏在最佳案例中的“流程、步骤、方法、工具”归纳提取出来,形成策略/技术,显化隐性原理。进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整本书阅读模式”。

设计 第一,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目标定位。以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为核心选择书籍,阅读者(教师+学生)围绕着书,有目的、有计划共同进行一段阅读的旅程,以彼此的经验和生活唤醒自己,激活自己;同时,书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阅读者的心灵之窗,将其营养化育为师生的文化积淀,精神养料。第二,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内容设计。一是建立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体系:班级共读、亲子阅读、拓展阅读。在此主要研究班级共读。二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选择:书目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三是班级整本书共读的组织形式:整本书共读选择何时进入课堂?以什么形式存在?课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四是从众多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案例中,提炼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方法、工具,固化下来。

实施过程

陶行知倡导读整本书。学校将新媒体新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套全媒体化的阅读模式。结合书本的电子化、拓展阅读专题网站、阅读互动社区、写作博客等信息化手段,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数字化。

第一阶段:博客圈为“整本书阅读”铺路 教的方面:教师网络教研博客建立,使教学设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取众家之长。阅读指导活动之前,教研团队在博客圈进行设计交流,制定实施方案。分别开展活动之后,进行反思教研,调整方案,制定下一步实施计划。

学的方面:班级“整本书阅读博客圈”的建立,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基础。教师、学生、家长分别拥有独立的博客,他们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都会在博客圈中展现。这样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活动、阅读进度、阅读体会、阅读疑难等信息就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展开。许多阅读交流活动,以博客圈为载体,教师在班级博客上发起阅读活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博客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密切了家长、学生、教师三者的联系,阅读活动的开展更为深入,交流更为频繁,提高了阅读的成效。

第二阶段: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 第一阶段已开发出成熟案例,并普及整个语文科组,第二阶段建立覆盖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计划”,把阅读整本书从刚开始的文字书,拓展到绘本、桥梁书的阅读。小学六年从绘本入手,到中年段的桥梁书、童话,到高年段的文字书阅读,阅读难度呈阶梯上升的态势。紧接着开发整本书班级共读书目的方案。将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推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一,选书原则。儿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经典的:历经时间考验的儿童文学作品、名著名篇、语文教材里课外书屋推荐的书籍、与课文相关联、名作家相关联的作品、适合学生年龄段兴趣生活的作品。有阅读坡度的: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

第二,分类搭配。书目的搭配――指向不同素养(《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书目的阶梯则是绘本、桥梁书、文字书。

第三,整本书阅读案例写作模板。即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话题引领,带领学生读下去;书面表达,领着学生写出来;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读开去。

第四,整本书阅读案例话题设计。从形式的角度看,话题应该是适合儿童的,有情趣的。哪谌莸慕嵌瓤矗多提诠释性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让学生读聪明,读成有思想的人。

第三阶段:国家资源平台:学习社区构建――为“整本书阅读”搭建共读社区 学校以“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为基地,大力推进信息化教研。早在2009年11月,学校就获得教育部电化教育主题社区一等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提名奖,并获中央电教馆立项。2014年作为优秀社区在全国交流汇报,2016年荣获中央电教馆精品专题教育社区称号。借助“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学习社区将班级共读推向线上共读。社区有来自全国的助学导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可自行开展小组研究,并开设小组活动计划和流程控制。小组自行设计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规则和活动评价,使阅读活动落到实处,学习社区真正实现交流、交互、共赢。

社区采用班级共建,教师与助学者指导的方式。学生个体加入社区,开展活动,但同时根据活动内容,增加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加入小组开展阅读活动,助学者在不同小组指导学生,教师统筹全局,以班级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导。

第四阶段:基于“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 现在,借助广东省教育资源平台“一起阅读网”和“一起阅读”APP开展“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案例研究。实现智能化评价与数据转化。教师每个学期进行阅读计划设计与推送,学生接受班级阅读计划信息,家长同时接收到班级阅读计划,方便亲子共读与鼓励督促。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在线上线下阅读共读书目,线上可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频率,每本书配备专家组团队设计的相应阅读检测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答题完毕,系统及时给每个学生出一份分析报告,从阅读的五个维度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于设计下一步的阅读计划。客观题平台实时呈现班级、甚至省内实验学校的阅读积分排行榜,评选“阅读达人”,阅读币可换取书籍,很好地促进了阅读。主观题,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学校利用此平台,将整本书阅读推进到智能评价与转化数据阶段。

在此阶段,大力推进APP在校园中的全时空应用,“为你诵读”“喜马拉雅”“一起阅读”都成为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辅助工具。

推进校本特色研究,学校还可以将校本课程电子化,网络化,如今学校正着手将“北斗人文星”“慧风雅韵――中国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上传到平台,教研团队进行课程的学生考察试题设计,完成了学生的阅读与诵读的校本特色。

实施成果

经过卓越绩效和“智慧校园”的双轮驱动,学校互联网+整本书阅读效果初显。学校被评为中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深圳市电教示范学校、书香校园、首批教育教研基地、现代教育制度先进校、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试点学校。六个科组获市先进、示范教研组。

在实施“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带动了系列小课题研究,并在区里成功立项和结题,其中《借助故事妈妈进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提升》获罗湖区小课题研究一等奖,《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话剧活动的常态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获罗湖区重点小课题立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论文写作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数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全体家长的参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书香校园氛围浓厚。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