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功能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逐步在我国推广开来。这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从三种不同的课程权利主体对应三类相对不同的课程方面,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划分成了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革的现实出发点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权在三级之间的重新分配,实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结合。

一、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学生

国家课程意在培养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最系统的知识结构,应该说国家课程的内容是三级课程中最经典,最扎实,最颠扑不破的。这正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为人所需要的知识和其他品质等。

2,对于教师

国家课程向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最低标准的,强制性的要求。是分配给教师的硬性任务,也是对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基本功的考量。

3,对于学校

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课程将学校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作为全国所有学校共有的课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并且经典的国家课程也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4,对于社会

国家课程是国家控制学校,控制学生,控制教育的有力工具。共同的国家课程将整个教育系统连在一起,使其不致成为一盘散沙。并且,课程是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给下一代的工具,国家可以通过对统一课程的规定来培养自己需要的未来公民,使其具有建设国家必须的知识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二、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的比例和重要性都位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其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地方特色。地方课程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学生

地方课程向学生提供的是与其家乡有关的知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家乡的机会,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本就深植于中国人骨髓的故土情结。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对于自己家乡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

2,对于教师

地方课程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授课教师一个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机会。

3,对于学校

加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同时也使得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具有地方特色了。

4,对于社会

加强了地方文化的建设,为地方文化作了宣传,培养原住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使得我国的课程体系更富多元性,多元和包容正是旺盛生命力的标志,激活了我国的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负责。主要任务有: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确定本校必修科目的实际课程标准;确定选修教材的编写、选用;开发活动课程;制定重大课程改革方案,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课程实施的管理。校本课程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学生

国家课程中的知识由于凝固成了经典,某种程度上也就带有一定的僵化性和有限性。校本课程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2,对于教师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这项工作非常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能够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又能够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还能改造教师的精神世界并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从此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局外人,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3,对于学校

促使学校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而学校特色的背后是学校的教育哲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促使教师和领导者们对自己的教育哲学进行反思,从而将它更体系化,更深化。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2

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需要校本课程评价的创造性转型。本研究立足于当代,从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价功能、评价形态和支持系统三个维度出发,对校本课程评价的四个转型趋向予以探讨并深化。在评价功能维度上,由促进学校的发展转向促进学校的持续性发展,由鉴定学生学业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在评价形态维度上,由标准化测验转向动态研讨式评价形态;在支持系统维度上,由权威式系统支持模式转向协同式支持模式。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评价 转型 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不同的实践模式,在价值取向与权利分配的取舍与均衡当中,校本课程开发势必步入一个元认知的领域,这就涉及到校本课程的评价问题。鉴于目前校本课程评价的发展样态,本研究分别从课程评价的功能、形态和系统支持三个层面来深化校本课程评价的转型,研究它的发展趋向,力求使校本课程评价的适切性与合理性获得提升。

一、评价功能维度

1.由促发展转向促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一直秉持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三大价值理念[1]。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因学生而存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合理需要为前提,以学生充分健康发展为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哲学视域上强调学生与众不同的个体性发展;强调为学生留下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需要而选择课程,为学生的跳跃发展提供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化、课程领域科研能力的提升、课程开发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的深化等方面,抛弃教师自认是课程开发的“非在场”者的狭隘倾向。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上,学校根据国家宏观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本身的现实情况发展,根据本校教育资源、办学传统、师生特点来确立学校的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的这三大价值理念在其理论建构与实践运行上确实起到了强化作用,而校本课程评价也是以这三大价值理念为评价指标而开展的,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生、师、校三者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进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发展在笼统含糊的表述当中也包含一种间断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多数学校对于三者的发展问题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但对发展的持续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

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评价应该将传统的促进生、师、校三者的发展逐渐上升或者细化为促其三者的持续性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由此,持续发展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发展着[2]。我们可以将持续发展理念引申到校本课程的评价中来,将以往单纯以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指标转化为以三者的持续性发展为评价指标。持续性,是关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取向,它不仅关注三者在评价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发展情况,而且还关注三者评价完成的后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校本课程为满足此时课程需要而采取的相应行动一定不能损害后继学习的利益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者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以谨慎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原则为依据来评价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获得的持续性的个性发展、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持续性的特色提升,真正形成一套具有高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关注各部分持续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各部分的持续性发展。

2.由鉴定学生学业转向促进师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评价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难度系数的工作,如何高效度地评价校本课程,如何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真实、及时的反馈信息,以提高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与质量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关涉范畴。在校本课程的纵深化发展中,课程评价可以说关涉校本课程开发从研究到实施的成效问题。但目前我国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宏观教育评价的影响下偏向单纯以鉴定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功能的狭隘范畴。在对校本课程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所关涉的重点只有两个:一是对该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即该校开足、开齐、开全校本课程与否,即学校上课与否;二是鉴定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学业成绩,即学生学得怎么样[3]。可以说,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问题多数都停留在对学生校本课程成绩和学校开设课程情况的鉴定层面,而忽视了教育评价真正的旨归意涵。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其自身所具备的两大功能缺一不可:一是鉴定、检验,二是改进、完善[4]。因此,校本课程作为课程领域一门高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其评价更不能出现重鉴定轻改进这种厚此薄彼的一元模式,因为任何单轨式的校本课程评价,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自我肯定的恶性循环中,以致无法获得辩证发展。校本课程评价的功能应该是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课程本身的改进与完善,突破狭隘而片面的鉴定学生学习校本课程所达等级的评价指标。在校本课程评价的整个逻辑结构中,我们要跳出狭隘的自我意识,向前看,向外展,纵览校本课程开发所设计的多层级、多方面;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评价,促进师生当下与未来突破性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来实现校本课程各逻辑结构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唯有这样,才能拓展校本课程存在与提升的价值空间,上升为一种道德上的理解与关注;才能真正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支持,真正实现校本课程评价由鉴定学生学业向促进师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的功能转化[5]。

二、评价形态维度:由标准化测验转向动态研讨式评价形态

长期以来,我国校本课程评价多以标准化测验为主,可以说不仅仅是校本课程方面的评价,整个课程领域绝大部分也都是以标准化的测验形式为主导进行的。传统的校本课程评价也可以称为外部控制性评价,一般是通过纸笔测验等高控制性、高预设性的评价方式来进行的,而学校一般会专设一个评价机构作为这种评价模式的主体,其评价标准过于标准化、规范化,以预设的目标为准绳,在这一准绳的牵制与规约下,学校各层级对于评价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对于评价的发展性和相对性把握不足,过于倾向绝对性[5],单一且过于僵硬、死板,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而这种来自学校专属评价机构的评价,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运作成效的把握有时是带有宏观色彩的,而对具体、详实的课程细节把握力度仍有不足,它无法细微到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节点。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认知情况的动态发展,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运作中行为与成效等等这一系列校本课程节点对非一线教学岗位上的领导层来说有时是无法切实体会到的,或者说是体会深度不够的,这就导致这种具有高控制性、规范性的评价方式与学校、教师、学生的细节性发展需要相脱节,这一脱节的直接后果就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原初实效被抹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意识的提升受到影响,学生个体学习与发展的个性需要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响应新课改的课程理念,在校本课程评价层面,我们应秉承科学性与契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将传统以预设目标为导向的标准化测验逐渐转型为具有高开放性的研讨式评价形式,这种评价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充分给予被评价者解释、说明和表达的话语机会,深刻了解被评价者每时每刻的认知动态与意见想法。校本课程研讨式评价模式可以是访谈式的,也可以是苏格拉底问答助推式的[5],其中访谈形式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是集体性的访谈,它主要是指提前安排问题点或临场向被评价者提问或探讨一些关于校本课程具体内容方面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与校本课程内容相关,但在课上没有学过的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谈,掌握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炼情况;而苏格拉底问答助推式来源于苏格拉底教育方法中著名的“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的一问一答来实现与校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全新的一个真理性推导,在问答的思维冲突中,让被评价者认识到自身逻辑推理或原有认知方面的不足,对自我在校本课程内容迁移方面的欠缺点有所感知和了解,从而明确今后学习发展的侧重点。该方式给予了被评价者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征、需求和内心真实想法,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在评价反馈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同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使被评价者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与侧重。

三、支持系统维度:由权威式转向协同式

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多采取权威式评价模式,它所呈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方案的评估,同时该部门和机构还负责对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和运作成效予以督导、评估和评定。第二,由校领导、骨干教师、外聘专家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师根据校规划方案中各项细则明确所要开设的课程,编制课程纲要,并经由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此外,学校课程委员会还负责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估。在该管理组织结构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校课程委员会分享课程的决策权、监控权和评价权,并评定课程优劣。普通教师尽管名义上被赋予了开发、评价主体的地位,但实质上充当的还是被动的开发体和评价体。至于学生,他们在其中只是被评估的对象,并没有获得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权利。对于这种权威式控制型评估体系,一方面,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机构所开展的“课程审议”、督导、评估、评定等工作,是一种行政推动力量――推动学校更新观念,克服经验、能力、资源短缺等困难,积极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规约。而学校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检验与评估,以及附随的奖惩,也利于督促教师很好地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与运作的相关任务。另一方面,地方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的“课程审议”、督导、评估、评定等工作,亦是一种对学校课程开发领域的专业化指导,通过专业化的评估,指导并促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契合新课程理念,合乎校本课程开发的细则规范,并在校内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校本体系。但这种权威式的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偏离甚至背离了“生本”理念的实质,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基本被取代,其真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被忽视;同时权威式评估体系对教师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评价应该真正由传统的权威式评价体系跨越到协同式评价体系。协同式评价体系意指让课程开发的相关人员,特别是学校普通师生,共同参与到校本评价体系中来[6],以多层级协同运作的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和成效予以评价与评定。协作式的评价体系需要学校调整和转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领导、专家在评价体系中权威者的角色,将多层级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也真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尊重各部门、个层级相关成员的话语权,更新课程开发评价的整体模式,重建校本课程评价的“生态系统”。这种协同式的评价体系能够真正促进课程领导者们的权利下放,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促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整合,促使教师的课程实践与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需求保持协调同步,对于教师的自我评估、监控和改进校本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课程评价与自我评价当中来,而不仅仅是作为局外人孤立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之外。学生参与到协同式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判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同时也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的一个实现。

新时期我国课程领域提出了相对具体而可行性强的教育评价目标,在改革目标的着眼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理念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校本课程评价作为体现新课改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先进评价模式,更应该大力调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 (7).

[2] 赵景柱,吴伟.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95(4).

[3] 李秀伟.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教育研究,2014(5).

[4] 胡金木.校本课程评价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12).

[5] 黄葳,贾汇亮.校本评价:理念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3

一、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许多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已初步树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校本开发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因为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校本课程开发问题颇多。

1.校本课程形式化。一些学校既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计划,又有成形的校本教材,但对采取何种方式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达到什么样的育人目标,教学怎样安排,课程如何评价等问题却考虑得甚少。这种只注重教材“形”而忽视课程“质”的做法,是形式化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质量不高。一些学校校本课程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又包括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劳动技术等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学校甚至把学校制定的安全手册、行为习惯养成读本等作为校本课程,门类多,花样多,形滥神散。一些学校把处于一种随意和无序状态、培养目标停留在浅层次上的技艺训练直接作为校本课程,没有对其改造、规范和提炼。许多学校没有抓住学校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资源优势,课程特色不够突出,地方色彩不够浓厚,造成学校之间校本课程形式、内容雷同。

3.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率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渐行、渐思、渐修正、渐完善的动态过程,需要课程管理者(领导)、实践者(教师)和接受者(学生)不断讨论、论证、实践、提炼。校本课程开发不是结果,不是一人或几人的有形杰作,而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长期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但就学校目前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而言,大部分是分管教学的校长或教务主任主笔,音、体、美教师参与。如此的“开发”模式,不但不能体现集体智慧,保证课程质量,反而“课程”不被大部分教师理解,实施起来既没有积极性,又没有责任意识。

4.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意识不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学校内部开发,更需要合作开发,尤其是区域跨距小、资源互补的学校,合作开发不但节省时间和物力,而且可以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力,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许多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区别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办学特点,想尽办法开发各种校本课程,忽视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合作。

5.校本课程实施学科化。校本课程实施应灵活多样,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学生动手实验、实地考察体验等方式进行,始终要“原生态”,真实鲜活。而一些学校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以知识为中心,就教材教教材,造成新的“抓纲务本”,达不到为学生开智的目的。

二、问题原因分析

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现实的,政策的、观念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认识不到位。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精神及其文化品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挖掘、展现、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实现特色办学。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参与开发的过程中,专业素养会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更强,心态更阳光自信,校园生活更幸福。目前,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和目的性认识不到位,把校本课程仅认为学校课程多了一门,把其开发过程仅看成学校、教师自编教材的过程,这样的认识使课程开发从开始就偏离了它的本意。

2.功利思想严重。教育是一个慢功,需要“熏”、“化”、“悟”,需要“慢火细炖”,如果太看重有形的、量化的东西,就势必违背教育本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思想,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一方面认为校本课程劳财费时,担忧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影响学生学科成绩,另一方面急于呈现教材,急于标新立异,为特色而特色,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解决实际问题。

3.校长缺乏课程领导能力。一是缺乏专家型的眼光,缺乏大教育质量观。校长对教育的本真、教育规律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忽视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健康幸福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绩;二是缺乏独特的办学思想。从我市校长队伍实际情况看,充其量只能说大部分校长办学思想正确,而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并不多,这是学校没有活力、没有特色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三是对校本课程本身不认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4.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本位课程政策,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无从谈起。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程理念不强,穿新鞋走老路,怎么谈得上开发校本课程呢?另外,教师职业意识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同样是制约教师参与开发的现实困难。

5.校本课程管理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和指导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改革不到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评价单一的量化、指标化思想,对评价过程的控制和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尽科学;二是监督与支持不到位。没有建立课程开发监督与支持的保证机制,学校课程开发缺乏政策、方向的把关和引导,缺乏经费、专业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没有建立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这是造成学校课程开发困难和偏差的主要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已经启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开发和实践活动更规范,更有实效性,更好地引领、带动其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建议重视和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实施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增强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长素质培训,引导校长掌握管理学常识,学习名家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质量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校长课程领导储备知识和能力。特别要邀请课程专家就课程研究、计划、设计、整合、实施等进行专门培训与指导,促使校长挖掘学校潜力,弘扬学校优势。要建立“名校长”、“优秀校长”等评选激励机制,让校长体验自身价值被认可的成就感。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与水平。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向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及终身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机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课外实践或个案研究,固化积累经验,推出典型,加以借鉴。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强化教师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开发技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特色。

3.加强校本课程管理,建立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一要通过高校、教研部门、校际之间的合作及专家指导,借助外力,帮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二要创造条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校要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提供时间和相关硬件支持,补充开发经费,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条件;三要针对学校差异分类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监督,引导学校开发出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4

杨素珍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学,山西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曾佑瑞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怀化市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怀化市政治教育教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自参加教育工作20余年来,曾任政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NCCT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被广为重视,各中小学校也都在大力开发与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失之偏颇,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还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课程不同于简单的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第一,校本课程开发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它强调学校、社区、专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与反思;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师是变革的力量,学校是一种学习性组织,校本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个性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它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可以是必修课。另外,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的设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来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或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都得不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体现在课表上,要具备“九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反思总结。

杨素珍:我认为,课程不仅是学校各种学科的总和,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习活动的总和,还是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发展中,体验并持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活动都应该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而且还反映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是学校发展需要依靠和应该重点建设的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然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国家课程缺少什么?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现的形式,则不必求全责备。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应该体现自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那么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则是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类课程纳入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使之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体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校本活动类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文化节课程,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如我校的语文节有古典名篇诵读专场、教师的文学讲座、学生主讲的文学沙龙、各班参与的话剧专场、名家报告、演讲与辩论专场等。二是专题性课程,即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和主题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如我校组织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区点亮生活等大型活动。三是社团类课程,如话剧社、爱心社、文学社等。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5

在县委大礼堂的靠后部分,30所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以文本的形式陈列在展台上,一眼望去色彩斑斓,丰富多彩。走到一所学校的展台前,我随手翻开一本书名叫《幸福成长》的教材翻阅起来:“前言”中说明共分三册,分别供小学低、中、高段使用,手中的是第一册(另外两册还未编好),主要是文明礼仪等习惯养成内容组成。该校还展示有另一本《国学选读》共1册,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和《论语》,注音编排。我想了解一下课程开发和使用的一些相关过程资料,但展台上除各学校上述被称为校本教材的文本材料外没有其它。这些校本教材内容大体包括:介绍当地风土人情、民间文化、当地特产及其生产技术、学校历史文化和国学选文等。

解说员激情解说:J县校本课程展评是认真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活动,是全县第一次全面的校本课程检阅;此次展评要求每一所中小学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材料,“各校均不得少于三本”。了解知道,会前该县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员已经对参展教材进行了评奖,评出了一等奖7所学校,二等奖10所学校,其余学校除数量不足三本的不在参评之列外均为三等奖。我深深的感到J县是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各校资源十分丰富,各校投入的精力也相当大,而且这个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J县的课程改革工作。然而,我一边翻阅着“校本课程”,一边听着解说的同时,也产生了几点不小的疑惑和忧虑:

2.问题一:校本课程展评就是展评教材吗?

校本课程是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落实三级课程管理而新生的一种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J县举办的这次校本课程展评,文件规定送交材料,各中小学不约而同都送交了编写的教材,主持者和评委们也没有提出异议,而且已经快速按计划评出了等级。难道校本课程的展评就是评价编写的文本教材?文本优秀就是课程优秀,数量达到三本且文本内容尚好就能获奖?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展评最起码应该关注到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审阅文本内容的遴选、编排、审议等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文本使用实际情况与效果。然而J县校本课程展评只是评价“教材”,并未查看其它重要信息和资料,不知怎么可以冠之学校以“一等奖”?

3.问题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就是编写和教教材吗?

我在现场查看到半数以上学校的“课程”是采用铜版纸彩色印刷的,包装十分精美,一册成本价少说也得百余元。这样的教材学生能达到人手一册?会后我深入部分学校做了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实际上根本没有开设所谓校本课程,各校所送教材多数是临时加班编出来的全校通用教科书,其内容也是对一些关于某主题的知识罗列,过程中各校几乎没有涉及到《开发指南》的研制,使用审定修改和报告反馈等工作。

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办学特色形成、本校学生个性需求满足的重要载体,对于已经习惯执行国家课程的广大教师来说,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虽然难度较大,但课程的性质和意义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符合基本的规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该只是编写校本教材,实施也不是简单的凭借所编的一本通用教材教给学生知识。

从数量上来说,由于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所以一所学校一本教材通用是不恰当的。如果按照每学年每个年级只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计算,那么仅以小学而言一学年内就是六个不同水平的课程。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一个年级只开一门显然没有学生的选择余地,如果至少开设三门供学生选择,那么就会有三门六个水平的课程,假如一门一个水平用一本教材呈现,全校就是十八本校本教材。当然,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学校不仅要分年级分主题设置校本课程,而且要与其它课程恰当匹配,特别是考虑到学校特色的形成,地方文化的传承,学生个性发展的满足等实际。这样一来,数量和内容上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设置压力则是很大的。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也不可能违背校本课程的本意随意编写充数,因为那样就不是校本课程,只能徒增学生负担和浪费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比如国学经典的选读固然有其必要,但如果这也是校本课程,而且各校自行开发,全校通用一本,在网络资源和出版业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也是徒劳的。

怎样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呢?具体到课程实施程序而言。笔者实践中的做法是:①调查了解师生的需求意向,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加以分析,结合校内外资源开发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初步估计和分析得出主题和可行性结论;②制订出关于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并论证修订;③制订出《文本编写体例或设计说明》和《课程实施策略办法预设方案》并讨论通过;④分工编写出集文本知识和适合学生自行阅读或体验活动方法于一体的教材;⑤小范围试用文本教材,上研究课后组织相关人员加以审定;⑥修改编辑印刷供师生试用;⑦追踪调查实施效果,初步评估课程价值为再次修订提供依据。

同时还要注意,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主题开发出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学习对象开发有不同内容和难度的课程。

4.问题三:怎样评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能只是关注静态的文本而忽视动态的实施;关注结果而忘了过程;关注数量而放弃质量。对于我们来说达到理想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有较长的距离,脚踏实地科学开发与实施,哪怕从一个主题一个年级做起,也要遵循校本课程的本意,不要背离科学、有序的开发原则和做劳而无功的事。由于评价客观上不仅具有激励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这样一个探索性的工作,评价方案及标准无疑成了指挥棒,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次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以自己执笔制订并试用过的《N区校本课程展评评价表》(见表一)为例简单说明:

我们从课程背景、课程设计、课程文本、课程实施和课程特色几个维度制订相应的指标,形成评价的标准体系。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和促进发展,所以此表应提前告知学校,学校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而改进课程质量。通过展评活动来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较好的举措,但学校除提供文本教材外还要提供课程开发指南、活动实施的设计和活动实录等反应课程效果和目标达成的重要材料。

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广大中小学校来说正处在探索之中,我们只有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到达理想境界,既不能简单对待一蹴而就,也不可苛求完美而望而却步。

表一 N区校本课程展评评价表

〖XC7.TIF;%42%42〗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升受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办学经费、教材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拟就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是Furumark与McMullen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并投身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过程(一种课程开发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改革的草根模式(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4)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特色构建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多种界定,可以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基本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企事业相关人员和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与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更能适应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与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需要将权利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使高职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途径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强调学生共同职业技能的培养,或者说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课程,可以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分离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评价者于一身,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实现多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反差和深刻矛盾,会给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校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以使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较好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目的。要彻底改变教师只是单纯的“教书匠”的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者。

积极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模式;研制一套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供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开发的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和不同范型的单元课程;初步建立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确立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探索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时更具人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使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与师生的独特性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与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有企业界参与,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以能力体系为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能力体系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能力体系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共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形成质量反馈控制链和保证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与认证机制。要克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严重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现象,创造性地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与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这将极大地利于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应针对高职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实行考试方式改革,如理论考试可采用抽测、口答、AB卷、开卷考试等方法;专业技能考核可采用现场操作和模拟现场考核等方法;毕业实习考核可采用工程设计、撰写论文、技术方案等形式。鉴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特别要求教师对后进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认证。相对于学校内部规范的、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制具有开放性、权威性、实践性,是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完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资源,是推进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与功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课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否发挥,并最终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将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予以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校为基地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

[2]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思禹.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天津电大学报,2006,(2).

[4]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