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1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2
关键词;体育旅游;市场物流流通;调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旅游是指在旅游中从事各种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活动蓬勃兴起。体育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起步较晚,当代社会对体育旅游的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但不知不觉间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体育旅游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市场物流流通的最重要的效能就是要看其以尽可能最低的资源、人力耗费(流通成本),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入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市场流通状况的调研分析,旨在培育与开发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加速其流通,提高效率,并提出大学生体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为更好地开拓体育旅游市场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体育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石家庄市内的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学院等六所大学的学生,随机抽取1000人,访谈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局领导,及大学教授专家10余人。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内六所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卷1100份,回收有效卷为998份,有效率为9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整理。
二、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
通过对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认知程度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了解不多,统计数据表明,有近35%的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知之甚少,有56%的大学生甚至还未听说过体育旅游。而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却和对自身文化层次不成比例,因此,国家旅游部门和体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旅游实际情况加强宣传力度,加大体育旅游在大学生范围内宣传的覆盖面。
2大学生对体育旅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研究结果表明:有81.7%的大学生事实上都曾参与过体育旅游,也是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旅游,只是从未意识到是体育旅游而已。这充分显示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因此大力发展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的潜力和规模,不仅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体质,还能锻炼意志,以更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去学习去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动机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整体看来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是多层次的,并且男女生总体趋于一致,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较积极,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培养时尚的情操和开阔眼界等心理需求。二是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交时尚开始成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重要原因,这与社会人们整体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审美导向有关;调节精神,摆脱烦恼,这与大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有关。
4大学生体育旅游活动的项目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项目选择的是消费不高、娱乐性强、简单易行、运动量小、危险程度低的项目,排序依次为:观看比赛、登山、武术、滑雪、旅游观光等。旅游观光和登山是男女大学生都喜爱的项目,但又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项目类型突出娱乐性和社交性。其中男生选择富有刺激性项目为主,依次为球类、漂流、武术、冲浪、登山等。而女生主要以趣味性强、运动量小、危险程度低的项目为首选,如旅游观光、骑马、登山等。
5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制约他们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因素有:一、经济实力不足。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费用来源主要还是靠父母提供,只有少数同学通过勤工俭学、家教、做小工等来赚取额外收入,但实际上面对现在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是有些杯水车薪,入不敷出,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面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也只能望而却步,而毫无方法。二、家庭阻力较大。含辛茹苦的父母将孩子培养成人,进入大学读书,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用功读书,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而一切与学习无关或影响学习的活动都不会支持,特别是体育旅游,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高消费性,因此大部分家长还是极力反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活动。三、体育旅游方面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相关部门没有出台制度保证,专业人员的缺乏,组织的不严密,从而导致活动的混乱,促使参加的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不满,因此影响到体育旅游市场的扩大。此外,还有缺少人员组织、无专业人员指导、身体素质及客观因素等也会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
三、 发展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物流流通的对策
1 大学生体育旅游群体的培育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需求欲望。其体育旅游的消费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求新猎奇”、从众等心理倾向。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体育旅游活动的项目选择以集体性、探险性为主。其参与的动机也以消遣娱乐、增强体质为主。因此,要培育大学生体育旅游群体,就必须开发出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以供大学生选择。
2 大学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大学生体育旅游队伍扩大,关键在于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应考虑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首先,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参与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培养协作精神的球类项目;培养冒险能力的飘流、蹦极、攀岩;培养勇猛、柔韧素质的武术、格斗等。其次,应根据大学生阶段性需求适当安排“观赏型”体育旅游项目,如到异地观看各种体育竞赛、体育表演;参观有光辉历史的体育场馆、著名大学校园等等。最后,也应根据“吃、住、玩、学”一体化要求,有机安排“学习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各种体育技能的培训班,并与安全教育、生活自理、文化学习相结合,以符合各层次大学生的身心需求。
3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物流流通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的需求,并能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和更高效的办法去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了解并满足大学生体育旅游者的特殊欲望,是完成整个体育旅游营销计划的关键。在市场营销中,同样的产品,不同的定价策略会产生相差甚大的效果。大学生体育旅游的定价策略,即要保持大众旅游产品定价,又要具有专项旅游产品定价的特征,并且要结合生态、学习、培训等因素,引人折扣策略、进入价格与二次收入等策略
4 规范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
国家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体育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对体育旅游业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指导,从而加强体育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有序化、国际化和正规化的管理;加强对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整个体育旅游市场的服务水平;完善配套的安全措施,进而消除家长和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生机勃勃,动力澎湃。
5促进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的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体育业与旅游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行业从属的差异,缺乏相互交流、沟通和渗透,导致体育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加强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共同促进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形成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从而得到双赢的结果。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3
大学生旅游的市场调研报告【一】
大学生旅游的趣向和取向是我们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大学生旅游趣向和取向的开发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根据大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市场开发的方式。通过本文第一、第二部分的阐述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从旅游趣向到对旅游取向的转换,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在这里我们主要沿引营销学里4C理论中的消费者和成本这两个方面对其开发模式进行大学生旅游的二向性分析。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sneed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1、大学生旅游的取向性思考——消费者(Consumersneedsandwants)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流向,决定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而这一切都需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支撑,但这种需求又经常处在矛盾和冲突之中,就像是生产过剩与购买力不足之间的尖锐矛盾。能否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组合来满足多样化需求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大学生旅游趣向,来满足大学生对旅游的需要。我们把大学生旅游的客源市场流向分为文化科研类、户外运动类和休闲交友类,并进一步细分为追忆旅游、调研旅游、科技旅游、修学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交友旅游、情侣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等3个大类12个小项。
(1)文化科研类(调研旅游、追忆旅游、科技旅游、修学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强调对大学生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时的学习性,满足大学生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以达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目的。
(2)户外运动类(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强调对大学生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时的运动竞技项目,刺激大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探索猎奇需要,满足年轻人对运动和竞技活动的需要。
(3)休闲交友类(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交友旅游、情侣旅游)。强调对大学生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时的休闲交友功能,有效减缓大学生学习压力。
2、大学生旅游的取向性思考——成本(Cost)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对其旅游趣向和取向有着强烈地制约作用,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合理定位是打破这种防御机制的可行方式。针对大学生自身的情况和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及消费特点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在一般情况下,普通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因其本身涵盖了商品的概念,所以在总体上这个规则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如今大学生还没有固定收入,其旅游支出还来源于父母资助,价格弹性机制显得十分敏感。如此可见,价格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出游的概率会随着旅游产品的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对旅游费用的预算都是一篮子的。这就要求在互补性旅游商品的价格上予以大学生优惠,以便减小其价格限性因素对旅游趣向到旅游取向的转换。这些互补性旅游商品是指能满足旅游者其它需要的产品项目。比如,大学生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对吃、住、行、购物等物品和服务均有所需求,而这些项目的价格将影响对本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当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对本种旅游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所以在制定旅游产品的价格时,可以采用渗透定价策略和差别定价策略为主的交叉性定价策略,以较低价格策略获得市场准入通行证,使旅游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大学生,迅速占领大学生旅游市场。
3、大学生旅游的取向性思考——便利(Convenience)
要想使大学生从旅游动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便利,既是购买的方便性。这要求开发者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购买方式和偏好,让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同时,也享受到这种消费给自己带来的优质服务。而这种便利主要体现在能否直接为大学生提供较为明确的旅游路线,能否为大学生直接提供更多旅游咨询服务,能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旅游方式。大学生旅游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受限性,这就对旅游信息的传递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便利原则贯穿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信息的传递一般可以通过高校团学会、学生社团及校园机构等中间渠道,只有紧密地加强与这些中间机构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促成旅游的行为的发生。
(1)通过高校团学会、学生社团向大学生提供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定期定时的向团学会或社团提供旅游产品相关资料;并可不定期的与这些学生组织开展一些与旅游有关联谊活动,增强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认识。
(2)通过校园机构向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旅游咨询服务,并可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来共同研发当前大学生所需的旅游产品,校园机构可采用人员录用制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优先考虑,在校园营造一种良好地氛围。
(3)通过在校园张贴海报、发放单页、视频宣讲等形式来传达相关的旅游产品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4、大学生旅游的取向性思考——沟通(Communication)
大学生希望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内心情感的匮乏,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却制约了旅游的行为的发生,而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式,以引导心理防御机制朝有利于旅游的行为发生角度的转化。这种沟通着眼于旅游者与开发者之间双向的沟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使开发者拥有自己忠实的顾客,使顾客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而这一切在具体方式上可体现为如何使得公共关系得到良好的运用,如何让高校单位为双向的交流服务,如何利用发达的信息交流工具实现与大学生的沟通,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进行趣向-取向的转换时做到有的放矢。但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下,更体现在开发者如何去了解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与旅游顾虑,从不同的途径去引导大学生的旅游趣向-取向。
(1)高校单位是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交流、锻炼机会的服务单位,同时也是人才聚集地,他们知道大学生基本的需要和生活状态。所以市场开发者应通过与高校的教学单位沟通交流,了解大学生生活、学习状况,为他们制定专项的旅游产品;让大学生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最终实现校、企、学生等三方的共赢。
(2)高校每年的校园活繁多,如校园之春系列活动等。将公共关系策略与旅游产品的开发结合起来,以不同形式支持高校活动的开展,比如冠名形式的赞助支持高校团学会、社团及俱乐部举行比较大型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了解特色旅游产品,达到宣传的目的,以此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3)一个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需要大量的市场推广员,而高校恰好拥有大批人力资源。将大学生渴望得到实际锻炼的需要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结合起来,利用他们帮助宣传与推销产品,也让他们去调查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旅游顾虑等。从而实现开发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
(4)目前,发达的网络已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大学生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旅游开发者通过建设吸引力较强的网站来吸引大学生去主动了解相关的旅游产品信息;另一方面并通过网络论坛实现开发者与大学生旅游信息的双向交流。
大学生旅游的市场调研报告【二】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XX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 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 和5次以上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少数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4
关键词:高等旅游教育;应用型;规模化;就业率;策略
一、引言
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到目前为止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相分离,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导致大量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就业,有数据显示,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40%进入旅游行业,而60%的旅游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他工作,高等旅游教育在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中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低下,导致高等旅游教育举步维艰。
二、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能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突出专业特色。我国当前高等旅游教育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不能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很多高等旅游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本科、旅游专科、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模式大多相同,不具有合理的层次,三种学校教育基本雷同,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协调,很多旅游院校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只要全面设置旅游专业学习课程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教育形式不能创新。很多旅游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没有考虑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专业特色,大多应用国家1998年推出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来设计,其中虽然可以表现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需求,但不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应该具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相同,这种课程设置不能培养出旅游企业事业单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化严重。旅游行业比较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对旅游业人才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受到自身定位或是体制等原因影响,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一些专业学校对实习和培训过程都是一减再减,使实践过程形同虚设。即使有的学校设置了实践课程,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本该进行实际操作的课程变成了室内培训,缺乏实际意义,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统一,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第四,师资力量不达标。受到旅游行业条件限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要从简单工作做起,这些岗位使学生难以发挥真正才能,只能使学生对专业失去兴趣。其次,学校缺少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多数教师都是从其他行业或是学科转型过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少专业课的教学经验,造成了教学方式单一,只是简单讲授课本内容,缺少实践教学;即使有一部分专业教师存在也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过分注重理论教育,甚至老师本身都缺少实践经验,显然也不符合旅游专业对教师的要求。薄弱的师资力量很难培养出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人才,学生就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三、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了解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学校培养人才要有目的性,首先,明确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在完成旅游教育任务后还要突出其特有的职业特色。所以,旅游教育人才必须要满足企业需求和行业需要,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一定要结合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方向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和实践实现同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形成与旅游专业岗位的合理对接,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则可以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岗位需求及培养目标等实际问题共同讨论,形成教育与就业齐头并进的全新教育理念。第二,深入教学改革,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中实践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新等各方面能力,是保证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开拓实习场所。学校和企业、政府之间要互相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建立市场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现场化的教学场所,开展企业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育实践经验缺失的弊端,使学生从学习到就业一步到位,形成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我国旅游行业的潜力将会得到深入发掘,中国旅游业及酒店都将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这也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旅游市场将会需要大批的旅游管理人才,符合市场需求的行业人才也会倍受青睐。所以,只有明确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专业的培养机制,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企业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长秋.河南省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教育探索,2011(01).
[2]于海燕.中国高等旅游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创新战略[J].管理观察,2014(30).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需求;旅游偏好;旅游消费行为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到2013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100万人。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是中国大学生市场在旅游企业的心中一直是一块“鸡肋”,而且目前的旅游企业在其固有的经营模式和过度竞争的环境下似乎己经无力对这个领域做更多的探索。旅游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但是这个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究竟是市场消费者的问题?是旅游业界供给的问题?还是政策环境给予的支持问题?对大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导向性的意义,是解决这个困扰问题的切入点。绵阳市高校众多,共有各类大中专院校20所,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学城,同时加上绵阳的旅游城市属性,以绵阳市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于中国目前大学生旅游需求基础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解释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样本简况
调查采取分层、分区抽样,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天府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川音绵阳学院、四川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绵阳经贸学校、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5%。
2.问卷内容说明
问卷问题共28道,其中单项选择问题12道,多项选择问题8道,开放式问题5道,排序问题2道,观点态度测量问题I道。
二、大学生旅游需求规律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
1.充裕的闲暇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星期有两天休息时间,每年有3个七天的黄金周,还有长达近3个月的寒暑假。对其他出游群体而言,他们有相当充足的时间。
2.经济承受力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一般大学生对价格是相当敏感的,财尽其用是他们的最大希望[1]。外出旅游是大学生学会生存,走向社会的第二课堂,尽管辛苦,但苦中有乐,因而深得青年人的喜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决定了他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3.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冒险精神,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一方面,外面精彩的世界对大学生具有着一种强烈、神奇的吸引力,充满着大学生所向往的魅力和冒险的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学习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以拓展生命空间的同时,也可消除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他们有外出旅游的愿望,同时他们希望旅游的内容丰富多采。
4.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学生的旅游经历多,旅游花费较农村学生高,旅游消费结构中对购物娱乐高层消费比重增加[2],而农村学生的特点则相反,这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支持力度和家庭生活品质的高低。
5.同等年级学生的文理科和性别不同对旅游活动特点的影响不明显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使得传统社会不同性别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生在个性、旅游态度、偏好、甚至行为上的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中国教育的中学阶段实行会考制度,使得当代大学生文理知识兼备,大学期间的教育也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文理科不同的学生在旅游特点上的表现差异不大。
(二)大学生旅游态度、观念和动机
1.旅游消费态度
(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大学生对旅游有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对于最想去的地方,绝大多数选择了省外或国外,这说明,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梯度力决定着旅游驱动力,差异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大。对此问题的开放式回答是,写出西欧、北美、澳洲地方或景点的学生较多,再次表明,学生的求异心理很强。本次调查显示,78.0%的学生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21.8%的学生认为旅游不是生活的必需组成。可以认为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基本是正向、积极,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在大学期间旅游的态度88%的同学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是持肯定态度的,其中非常赞同的占48%,赞同的占40%,仅有4%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其中有11%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的中立态度。
(2)对于组团旅游的态度
绝大多数的旅游者不喜欢参加旅游团旅游,仅有0.7%的大学生旅游者表示喜欢参加旅游团出游,但是问及其对于参加旅游团所关注的因素时,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进行了选择。
2.旅游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者最想从旅游中获得的东西依次是身心的放松、美的体验、新知识、朋友的交流、自我锻炼。从中可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旅游的类型已经逐渐的脱离了观光游览型的旅游模式,有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的趋势。
3.大学生旅游的动机
目前的大学生旅游者产生旅游念头的动机多样,也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不过在问卷显示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有天气很好、释放压力、集体活动、价格便宜四项。
(三) 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1.出游方式
(1)曾采用出游方式
问卷显示曾采用的出游方式中与好朋友相约的占52.8%,说明大学生主要采取旅游方式还是跟朋友相约出游,而集体出游的比例也占到28.8%,但是选择参加旅行团的旅游的人数仅占5.5%,独自出游、与网友结伴出游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2)最喜欢的出游方式
在最喜欢的出游方式中与网友结伴出游的方式没有人选择,可以把它命名为最不喜欢出游方式,与好朋友相约这一方式依旧排在众选项的首位,还有33.8%的选择是不一定,说明大学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反映出灵活和自由的一面。总体来讲,大学生个性强,不愿受集体约束,与好朋友相约结伴出游的比例最高,但他们又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单独旅游的比例较少。
2.出游时间
在大学生曾经选择的出游时间中,暑假和双休日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五一、寒假、十一,利用其他时间去旅游的也有,甚至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其他时间是最适合出游的时间。而40.4%的大学生认为暑假是最适合出游的,暑假是大学生旅游偏好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选择,而对于五一黄金周的偏好要优先于十一黄金周。
3.景点选择
大学生出游目的地的按类型排序依次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遗迹、野外探险、主题体验、体育健身。可以认为大学生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是自然景观类。
(四)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时间规律
1.年出游次数
在本次对绵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年实际出游次数处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低的水平上,75%的大学生的年出游率在2次以下,而能够达到5次以上出游的比例仅为6%,而其中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双休日,其中双休日的出游比例说明了大学生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和金钱的约束,导致了目前的出游次数以及每次出游的时间上都处于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层次[8]。
2.年跨省旅游次数
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规律依然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从年旅游次数和年跨省旅游次数的数据对比和之前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旅游距离的增大,大学生的旅游次数呈衰减分布规律。其中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旅游者没有跨省旅游的消费次数,这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半径在校期间主要是集中在省内,按照市内、市郊、省内、省外、国外旅游行为逐次递减。
3.每次出游时长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旅游行为没有太多的时间约束,而对其而言主要应该是金钱的约束,但是同时金钱的约束条件也就决定了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活动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其中的主流消费模式应该是短距离的1-2日旅游[9],而从调查中显示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每次旅游时间在2日内的占到63%,占主导地位。从顺序上讲,目前的每次旅游时间分布是按照1-2日,2-7日,1日以内、7日以上这样的一个规律。
(五)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经济规律
1.每次出游花费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支出主要分布在500元以内,占87.2%,其中出游每次花费在100元、100-300元这两个区段基本持平,可以认为大学生每次的出游花费根据时间的比例主要集中在300元以内,其中1日游在100元以内,2日以上在300元内的消费现状。而这些对很多大学生而言300元一次的旅游费用基本可以相当于半个月的生活费用,虽然中国人自古讲究“穷家富路”,可是这样的一笔费用对大学生旅游者而言确实相对偏高,属于“奢侈”消费。
2.旅游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服务)的比例关系。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其消费的基本支出比重大,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用于基本旅游消费占到78%(包括吃住33%和交通游览45%),学生外出不是享受物质生活,更多的是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用于基本生活上吃住的比重相对较少。
三、结论
大学生旅游市作为整个旅游体系的一个细分市场,其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对需求方的正确认识。前文市场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所呈现的各种特征的把握,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市场,且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黄金段,又由于其特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旅游潜力,对旅游需求比较热衷。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消费能力受限,对旅游的期望又相对较高,这使得其旅游消费呈现出一些其他人群所不具有的特征,表现在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价格尤其敏感,对一些高层次的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内心有旅游需求。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加珍.试论学生旅游行为和消费选择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
[3]曹新向,王伟红.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4]余江,沈纪琼.大学生旅游消费贷款开发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5]戴仲燕.谁来开发科普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04-21(5).
[6]杜海涛.教育旅游期待大发展[N].人民日报,2002-07-05(8).
[7]范平.旅游圣地能否放低门槛[N].江淮晨报,2003-02-09.
[8]宫立波.我国高校开展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2014,(2).
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范文6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和5次以上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少数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在旅游途中,约76%大学生愿意投入到购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同时安全第一在大学生旅游中感觉是最重要的约占43%,其次是费用的约为23%,舒适度约为22%,旅游的经历约为12%。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也趋向保守。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部分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开展徒步、自行车旅游的相关项目,满足市场需求。
七、大学生旅游的信息渠道
调查表明,亲朋好友介绍的旅游景点可信度相当高(约占53%),其次是网络搜索约占33%,报刊广告约占12%,旅行社咨询约占2%,可看出亲朋好友亲身游玩过的景点的好坏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报刊广告、旅行社对大学生并没有起到较大到关键。因此收集旅游信息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只是较容易,同时在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费用是最关注的,其次是景点的吸引力,住宿条件、安全问题、交通便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目前各景点、旅行社及其它媒体提供的信息与实际享用服务自建的距离相差较大,由此可见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景观大相径庭。
根据调查,一半大学生表明学校极少组织大学生出去旅游,并且部分大学生极少参加学生组织的旅游活动。可见学校对大学生的旅游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