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研究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1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课程;课程改革;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3;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37-0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需求,自主确定的一门课程。每个地区的教学资源有所不同,学生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采用校本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论,同时,教师也应该时刻明确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需求还是其今后的发展,都离不开校本课程。本文结合当前各地区美术教学的现状,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开设校本课程。

一、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策略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生主要依靠美术教学来丰富自身对于“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这是美术学科的固有教学要求。然而,由于学生之间生活经历以及审美体验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对美有不同程度的体验。教师需要将美术融入校本课程,拓宽美术学科的兼容性,培养每个学生对美的独特感受。而校本课程是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将美术融入校本课程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时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这是决定美术课程基调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慎重考虑。其次,如何利用校本课程,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其个性发展。以上是美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校本课程开设的切入点之一。相比于传统美术教学,校本课程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教学的自由性得到提升。然而,这也同样增加教学难度。校本课程是教师根据本校教学资源和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的,为了达到某方面的教学效果,有时可能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剑走偏锋是取得奇效的捷径,但教师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综合考虑。例如《泥塑》这个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可以突破传统形式的限制,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是校本课程的优越性。但是,这种户外活动类的美术学习,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校本课程存在的潜在缺点。因此,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灵活调整,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校本课程的长处。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美术的学科特性,决定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具有独特性的。在校本课程中,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课程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美术校本课程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首先,要具备协调能力。这是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课堂的兼容性提升,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保证。其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每个学生对于美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宜单一化。对于某一物体,学生之间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感受,教师应能够对这些结论给予各自中肯的评价。除了以上的能力之外,教师还应该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美术是一门发现并记录美的学科,它的授课环境是动态变化的。此外,环境对美术课堂的作用也十分关键,因此如何创造合理的环境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学习“园林与民居”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将学生带到所有类型的建筑物中,但是借助多媒体等器材的帮助,时空的限制被最大限度消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不习惯于个性教育,趋于大众化,这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对待,这样学生便会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决定学生长远发展的是学习品质,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校本课程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专注性、学习的严谨性、学习的深刻性。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堂话语权,在进行某些教学活动时,也可以询问学生的建议;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感受。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课堂设计也要随之改变,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主动学习,深刻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四、结束语

在当前教学中,校本课程往往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中时期,校本课程和美术教学宗旨相对吻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相对具体的教学计划。由于校本课程与传统方式不同,教师自身的能力也需要进行较大的提升。同时,在校本课程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泉.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及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03).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2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词,那何为校本?通俗点来讲,校本课程应该是根据学校本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而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在于,它更强调教师的自主研发性,对教师的个人素养、知识储备、理念创新有着更高的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更是一门契合学生生活实际,专为不同学校研发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可选择的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同夏夜星空难以尽数,如何结合本校实情和学生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程。

二、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

1.我校学生现状的需求

我们学校外来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生源情况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懂经、史、子、集、蒙为何物,甚至存在着语文读不读成绩都一样的错误观念。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在唱“独角戏”,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又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到文化

就在他们身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中,校园里,教室里发现语文的美,从而在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2.诵读经典作用深远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先生指出:“在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中,读占鳌头。”读便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素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中转站。经典作品中巧妙的立意、优秀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等,既能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积累素材,又能让学生模仿内化、提高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历久不衰,文字里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充满着忠孝节义等民族精神。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在咀嚼涵咏中受到感染,是形成中学生健全、优秀人格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对古文的理解能力,既能提高古文阅读题的得分,又能获得美的享受。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课程目标,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变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语文课程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寻找符合地方、学校特点的新资源,合理地为学生服务。当前,在国家重视“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教育界掀起“校本课程”研发的热潮,开发研究经典诵读的语文校本课程既符合大势所趋,又是民心所望。

三、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明确目的

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原则。明确开发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对国学经典重视不够的问题,拓宽经典诵读资源和平台,积累学生古典文化的知识,引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形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校本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给学生带来了额外负担,不是基于学生自觉自愿自由选择的话,那么会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将得不偿失。

2.特色高效

任何类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是其要义。没有特色的教育难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悟,在读中挖掘经典作品中的精华,从而丰富、熏陶学生的精神内在。因此,选择教材时应该在传统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拓大外延,高效补充。既不能摒弃课内知识,又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补充性、灵活多样性,实现校本课程的高效利用。

四、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1.立足实际,开发教材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选择研发过程中一定要契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过难会打击学生诵读学习经典的积极性,过繁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简又将失去开发经典诵读课程的意义,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校本课程选择以国学精髓为主,如《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处理,设置解释,并结合当前考试重视古文对比阅读,课外延伸的现状,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

2.创造环境,书香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墙壁也会说庆的远大目标。”校本文化是校本课程的核心,它不应只局限于纸质书中,充满书香味的校园文化也是校本建设的重要构成。经典国学诵读的氛围可以从物质环境做起。如在教室、走廊、餐厅等张贴对经典作品的介绍;或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学校的橱窗、宣传栏等开设经典诵读板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或将学习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心得、诵读方法等展示出来………通过校园的环境设置,让学生仿佛时时刻刻都与古代先贤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国学的滋养和熏陶,让校园文化充满着经典国学味;同时也可利用广播台、班班购买国学机等方式,利用时间间隙播放经典作品,让经典诵读成为一种随时可行可听可读可背的事情。

3.变化形式,美化课堂

古文经典大都是语言凝练精辟、韵律优美、节奏和谐,有的还平仄交错,跌宕起伏,非常适合多种形式的诵读。除传统的听读、范读、领读、齐读外,还可以摇头晃脑读、此起彼伏读、上句下句读、按律唱读等。让学生每天在惊奇中领略经典、爱上诵读。诵读时也可以通过音乐伴奏提高美感。如在《渔舟唱晚》的古典音乐声中诵读《论语》,在《十面埋伏》的铿锵音律中品读《笠翁对韵》等等,学生从中既收获了经典文学知识,又认识不同的古风古曲。甚至还可以让音乐老师结合不同的作品,配以不同的曲子,让学生在歌唱中品味古风古韵。

4.多样展示,唤醒热情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校本课程 教学模块 教学方式

一、问题与缘起

(一)问题一:国家课程的先天弱点。

统一的国家课程为了更宏观地保障学习者的基本权利,保障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更具普遍性、权威性,比较科学、准确。所以专家们要科学地研发材,面对全国并且长期策划、反复试验修改,但是,正是这种统一规划与印制的课程与教材先天地带来两项弱点。

1.较强滞后性

我们的世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国家课程的相对稳定性比起时展与科技进步,比起时时更新的网络世界与教师随时可做的补充与调整,统一印制的教科书难免显得“陈旧”,有着难以克服的滞后性。

2.较弱适应性

国家课程似乎可以满足所有人,而又难以满足所有人。在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基点不同,需求不同,态度不同,难以左右逢源,或者以为过易,或者以为过难,或者以为超前,或者以为陈旧,于是不仅无法满足各地区学习者的全面需求,而且难以满足同一地区每位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二)问题二:我校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要求。

自2000年起,我校开始全面启动校本课程工程,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大量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各类校本课程,以求能让学生乐而好学、学而有获,能让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及时与新课程接轨。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并入同一门校本课程,称之为《走进科学》,由学生自主报名,每周四下午三、四两节课展开教学。

校本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必然将教师置于一个从未有过的战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大刀阔斧改革课程内容,照本(教科书)宣科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重新思考教学方式,不然物理课仍是换汤不换药,学生对物理学习仍是不感兴趣,不得收益的。

二、认识与对策

(一)对策一:“瘦身”策略。

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牛顿经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将地球与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又是科学探究里程中的一大丰碑。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实验探究的结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则是理论思维的结晶。物理学革命的标志——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更是物理学上辉煌的成就。这些人物事件支撑起了雄伟的物理学殿堂,是整个物理学的“精华”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对现行物理课程进行“瘦身”,从物理方法和思维的角度,提取“精华”,剔除或删减物理教材中一些偏繁难旧的部分,向学生显示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伟大的方法和思维,向学生呈现庞大物理世界中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知识。

(二)对策二:“还原”策略。

纷繁复杂的物理原理、公式往往使文科班的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很深奥,感到物理学习很困难,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熄灭了学习热情。但同时,物理又是一门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课程,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当把物理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热爱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时,学生必然感到物理知识的亲切,从而燃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所以,可以对诸多复杂知识体系进行“还原”,可以将学术化、书本化的物理知识创设于生活化情境中,以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中的物理向学生呈现知识,使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中掌握原理、领略方法。

如将“呼啦圈”引过课堂,请学生亲身转动大小不同、轻重不同的呼啦圈,体会不同,分析摩擦力、向心力与呼拉圈转动是否平稳的因果关系,懂得其中涉及的公式及原理。这种经过“还原”的知识呈现显然比单纯通过解题计算的知识呈现更具趣味性,更具可理解性。

(三)对策三:“整合”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所有学生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都必须完成物理学1、物理2的学习,必须从选修1—1、选修2—1、选修3—1系列中选学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物理课程学习。接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能及今后的职业需求再从选修1、2、3系列中选学若干个物理选修课程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是从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的角度进行整合重组而成的。选修课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涵盖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高二学习的众多内容的选修部分再以三个侧重进行整合重组,分为三类(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侧重技术应用,侧重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供学生选修。

我认为,这种经“整合”成“模块”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灵活性。而从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物理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物理技术应用这三个角度进行知识的整合,有利于理清重组成“模块”时物理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各“模块”间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互补。

三、设计与实践

(一)选择确定教学模块。

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计确定教学内容,需要从这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的安排。所以,我以体现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主导思想设计“科学革命”中心模块,以体现物理学与技术应用的主导思想设计“知识应用”中心模块,以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主导思想融合设计“人文呼唤”中心模块。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的联系,吸纳社会发展中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成果。

1.模块一——科学革命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然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应用经过多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的,或者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起误解,以为什么结论都可用数学推导出来,从而失去了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不了解科学是怎样来的,时间长了,必然削弱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扼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究精神。

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在我的课里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是一条主线。我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牛顿怎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居里一家的艰难困苦、卢瑟福长期研究阿尔法射线,以及量子理论早期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和磨难。从伽利略、牛顿讲到法拉第、爱因斯坦,讲他们的奋斗历程,讲他们的创造过程。物理学发展史中每一次飞跃,经过了多少准备,又遇到哪些矛盾。当带领着学生循着那些伟大科学家的足迹重返历史时,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后面都隐藏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以“科学革命”为模块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慷慨的悲歌、胜利的喜悦;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瑰美的科学思想、求真的科学品质。

在教师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后,应特别注意引领学生沿着如下线索开展研究。

(1)为什么会发生?一个物理事件之所以发生,必定有其历史背景和动因。

(2)事件的性质,有何特点?有何意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3)有什么时代特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

(4)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是什么社会因素决定的?

(5)分析人物的特点,他的成功要素。为什么会做出这个成果?

(6)他们是怎样作出成果的,所经的曲折和奋斗历程,以及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这样,每讲一个专题,每分析一个例子,从个例剖析中得到重要的物理知识和有益的启示,这些知识和启示并不是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真实的历史、实际的资料、生动的情景把学生引向历史的场面,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获益。

2.模块二——知识应用

学习物理,总离不开做题目,习题有什么功能?它有巩固知识的功能。但是,我们似乎把习题的功能最大化了,认为习题是应对考试,学得知识的唯一载体。大量做物理习题、搞“题海战术”,必然让许多学生死记硬背许多物理学的定理和公式,埋头苦干一些物理习题,但同时丧失了领略物理学美丽的思维方法,欣赏物理学巨大的现实作用,这使许多学生最为头痛,也使他们丧失了对物理学的兴趣。

所以,在这样的课中,要让学生少做物理习题,将大量的物理问题代以设计“知识应用”模块,将知识隐身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实验的观察,一个资料的搜索,一个故事的聆听,让学生在听、做、查、看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3.模块三——人文呼唤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正在直登天堂,我们正在直下地狱……是的,当今社会每一人都会既有一种幸福感,又有一种危机感,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地富裕起来,但与此同时,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及其他不可再生的资源也以日益加快的节奏被耗用掉。在与“原子能”这把双刃剑和平共处了55年之后,另一把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双刃剑又被握到了人们的手上。所以,如果说100年前人们曾怀疑科学是否会继续大发展的话,那么今天主要的担心则是科技能否被正确利用的问题了。

我们已经意识到,高度专业化的教育,让科学脱离了人文,让人文远离了科学。于是一个人,尽管可能是某种科技(或人文)领域里的专家,却对人类文化的更广大领域所知甚少,这一局限性导致自己专业活动中的短期行为和全局观念的缺乏。著名女科学家吴健雄指出,把人类文化已经长期分裂而造成隔阂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学校校园时重新加以弥合,这是为了避免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出现危机而必须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以“人文呼唤”为模块让学生了解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设计教学方式。

无论如何,高中物理课程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对学生有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1.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文科班的物理学习尤其需要实验。“说千道万,一看了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掌握和深化知识。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设计、制作一些趣味性实验,则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兴趣和求知欲。当趣味实验与厂制仪器实验在课堂上相互弥补、并驾齐驱时,物理课堂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实验中要让学生主体实践,但是实验并不等同于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实验教学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可动手、可假设、可想象、可创新的开放的时空。所以,实验式教学一般应按以下四个过程进行:主体实验、思考探索、总结探索、想象创造。

以《电的来源》(两课时)为例说明:

第一阶段:主体实验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包扎带、土豆、铜片、锌片、铁丝、铜丝、蜡烛、灵敏电流表、50米左右电线、导线若干

实验内容:

内容一:左手朝上拿住一充足气的气球,右手掌朝下快速摩擦气球,然后让右手掌心放在气球上,松开左手,观察现象。

内容二: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从另一端开始将塑料带撕成细条子,用左手自打结处开始迅速捋带子,观察现象。用湿毛巾轻轻揩一下,慢慢地在张开的塑料细条子从上到下捋一下,观察现象。

内容三:在土豆上插一片事先打磨过的铜片和一片锌片,用导线将铜片、锌片及灵敏电流表串联,观察现象;将一音乐贺卡的电池拆下,接入此土豆电池,观察现象。

内容四:取两段相同的铜丝和一段铁丝,将铁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铜丝的一端绞合在一上起,两根铜丝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一只灵敏电流计的两极上,用烛焰加热铁丝与铜丝的一个绞合端,观察现象。

内容五:把电线绕成周长5米左右的圈,一根线的两股可并联也可串联,接上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两人握住导线两头用力甩导线,观察现象。

第二阶段:思考与探索

思考1:归纳这五种电的电本质。

思考2:这五种起电方式中各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思考3:生活中有与此五种起电方式相似的现象吗?

思考4:说一说生活中有关于这几类电的应用?

思考5:这些不同来源的电有共同之处?

第三阶段:总结探索

总结1:雷电的本质和内容一、二的电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摩擦而造成了物体得失电子。

总结2:这些电的来源虽不同,但它们均具有共同点,如电的热效应,电的磁效应,电的化学效应,电的生理效应。

第四阶段:想象创造

想象1:利用温差电制成热传感器。

想象2:利用水果和蔬菜制成环保电池。

2.讲座

讲座中教师要注意两点。(1)内容精练,点题确切。在充分积累占有相关资料后,要用个例剖析方法,寓教于史,引而不发。一件事往往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令人回味不尽。要把传授知识、科学普及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教师既要有形象资料,又要利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介绍思想的精华,使其生动活泼而又意境深邃。(2)亲切动情,思想交融。在讲课中切不可说教,要像讲故事拉家常一样向学生介绍历史的经过。讲到动情处,确实要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当讲到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时,我往往是带着激情,歌颂他们刻苦钻研,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要把自己也融入这些历史过程中,要让自己首先受到教育,受到激励。

具体实施应侧重于两点: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了解前沿科学知识,了解最新科学资讯;二是锻炼学生的思辨力,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观点做出判断并交流论证。

3.主题活动

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某一知识,组织材料,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运动、参观中参与活动,获得体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场地的开放,不只教室是教学的场所,操场、阅览室、社区、工厂都可成为教学的“另类教室”。既然是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管理和监督。

以《生活中的力学知识》(两课时)为例说明。

地点:操场

阵容:学生席地而坐,围成扇形。

过程:

(1)点球

①教师出示问题:怎样的点球命中率最高?

②学生讨论。

③学生活动:设一守门员,让学生分别以半高球、地滚球射门;多次射门后分别记录半高球和地滚球的成功率。

④提炼知识,得出结论。

(2)呼拉圈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一重一轻两个呼拉圈运动,记录圈数。再让学生用

同样轻重的一大一小两个呼啦圈运动,记录圈数。记录多组数据。

②分析数据,得出呼拉圈的重、轻,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③提炼总结:呼拉圈中蕴含的摩擦力、向心力等力学知识。应选择怎样的呼拉圈?

三、拔河

1.学生活动:二人一组拔河。多人一组拔河。记录参赛人员的体重。

2.分析比赛结果,提炼相关知识。

3.讨论拔河技巧。

4.竞赛。

以个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在团体协作的基础上,比智能、比表述、比技能,在竞争中展示优点,正视弱点。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为了竞赛而竞赛,而应注重赛后分析,交流比赛得胜或失败的原因,提炼其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可分为探索性实验、科技小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几个不同的类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好的课题,所谓好的课题,我认为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有趣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有资源保障的。要注意让学生有自主选题的权利,只有是学生感兴趣的,想研究的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学生认真完成了课题研究,要将学生撰写的课题报告进行答辩、展示,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公示栏里展出。

根据教学模块,我为学生提供了近20个课题超市,供学生分批选择研究。如有关“知识应用”模块设计了《“香蕉球”的路线是如何形成的》、《足球场上的力学知识》、《小轿车外部研究》、《刀具中的力学原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课题。有关“科学革命”模块设计了《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家的共性》、《物理课本中的科学家的中学时代》等课题。有关“人文呼唤”模块设计了《现代武器与人类的未来》、《噪声的危害与测定》、《核能的利用》等课题。另外,根据某些学生的“文学情结”还设计了《成语中的物理哲理》、《物理与文学》、《历史上的中国物理》等另类课题。

四、效果与影响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

新奇有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个诱惑人去探寻的世界。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功、学习的价值。如有一位学生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说实话,虽然我在高二时选择了理科班,但这个选择其实是很艰难的,因为我实在惧怕物理,但在高二选修课《走进科学》中我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老师的第一堂课就吸引了我。我恍然大悟,原来物理还可以这样学。上次把鸡蛋从四楼扔下去,我也想了一个方案,和同学们一起一试,果然成功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综合能力。

在这样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科技紧密结合,使物理应用于实际,将物理问题生活化,将生活问题物理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一学生是这样评价的:老师为我们讲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小发现、小科技,把生活中很常见但我们难以解释的知识通过很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纯粹依靠物理计算的枯燥方法。老师总是微笑着通过讲故事、做实验、看影片把深奥的道理解释出来,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思考问题,使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三)优化了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促进了学生物理成绩的大幅度提升。

在这样的物理课上,教师特别关注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让学生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大大受益,事实上,从开设《走进科学》的这四年来,我校的物理成绩一直在创造着以三流的生源考出二流甚至一流的成绩的这样的奇迹。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我校高三的物理成绩始终能与萧山中学并驾齐驱。

(四)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学校四大校本课程之一的《走进科学》虽然已开设四年多了,教师精心打造的物理“模块”式教学在让学生受益同时,也为《走进科学》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经验教训,为《走进科学》其他两学科化学和生物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推动了整个课程的发展。

五、思考与感想

(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

三、四年作为主打军开设校本课程,让我深感学习的力量。为了占有充分的教学资料,往往是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同组教师轮流跑,研究材料,提炼模型、设计问题,每一个过程中都可能会有拦路虎,平时稍有空闲也不敢懈怠,总是想着要去看书,要去搜集信息,不然下节课上什么?怎么上?就是场地的准备,器材的准备也要大花精力。上好一堂自感满意的课,其工作量是国家课程的一节课远远难以相比的。但我又细想,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几年来把校本课程开得越来越兴旺,不就是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吗?我受到科学先辈们的激励,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首先给了我力量。我受到学生对我上课热烈欢迎的激励,他们满怀信心、衷心爱戴令我感动不已。我受到挖掘到的信息材料的诱惑,令我自己也颇受启发、深感兴趣。

(二)这样的物理教学值不值得?

我要说,很值得。试想,当学生离开校园,三年、五年、十年,他很可能会忘了正正规规的物理课,但他可能会记住了有这样一个老师在这样一个课堂让他扔过鸡蛋,让他凭空发过电,让他一板一眼地研究过核能。这就很值得了,如果这能对他们的成长起一点引导作用,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学生受到启发,这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文庠.探秘物理思维.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课题探究;校本课程;实践

面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特色,提出了基于小课题探究的校本课程实践策略。即以校本资源为基础、以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为载体,实施校本课程学本化。经过近十年的大胆尝试、精心培育,在城市远郊小学平凡的土地上,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校本课程实践路径。

一、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

远祖桥小学是一所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北部远郊的小学校,地处井口镇城乡结合部。学校周围树木、农田、池塘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丰富。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开始坚持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持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1998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随着井口工业园区的建设,各种企业纷纷入驻,新建社区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和发展,校本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长期以来,学校以“亲近生活 激扬生命”为校训,崇尚“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秉承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后,结合学校实际,对校本课程建设做了大量探索。在深化课程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学校课程,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确立了依托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课程建设校本化实践,努力构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序列化、特色化校本课程体系。初步开发出生活技能、职业体验、科学创意三项校本课程,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具体策略。

二、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实践策略

为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创新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聚焦小课题探究,形成了以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实践策略。

(一)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

学生小课题探究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活动,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新产物,它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为此,我们首先开展了全员参与理论学习的培训。采用集中学习、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小学学生小课题探究荟萃》、《小课题探究的设计与实施》等,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本质,明确了基本理念和实施方法、途径,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认识,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克服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畏难情绪,为开展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校本化作好了思想准备。

(二)开展调查研究,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我们将全校教师分为三组,分别调查学校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中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第一组教师调查校园内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第二组教师调查校园周边可服务于校本课程的社会资源(含社区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家长资源等);第三组教师调查校园周边可服务于校本课程的自然资源(含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地理资源等)。我们通过走访、问卷、咨询等形式,采用笔记、拍照、摄像、录音等手段,采集了我校内外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一百余项,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数据库。

(三)建设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积累经验、扩大成果、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学校拨出专项资金,平整了校园内的一大块荒地,建立了远祖桥小学第一个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五彩路”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该基地由小荷塘、百花园、百蔬园、百瓜园、百果园等五部分组成,其间一条小路横亘贯穿,故名“五彩路”。该学生活动基地一共分为十六块,分属我校的每个班级负责管理,由各班的班主任和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落实日常维护和指导工作,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四)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小课题探究活动管理。

针对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意见的基础上,陆续完善了《远祖桥小学“五彩路”实践活动基地管理制度》和《远祖桥小学校本课程日常管理制度》。在制度里面,我们明确提到“全校教师应当依托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到‘五彩路’活动基地开展小课题探究活动、实践活动和劳技活动,并作好活动记载。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倡导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合作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合作搜集材料、合作设计方案、合作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小课题探究活动常态化、趣味化、科学化。

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建成后,为了切实推进我校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向课程化、常态化、规范化、趣味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我们先后制定了《远祖桥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活动记载表》、《远祖桥小学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记载表》(学生探究活动使用)。五年多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活动记载已多达500余次。开展了如:“睡莲开花的奥秘”、“鲫鱼喜欢哪些食物?”、“金鱼生了白点病怎么办?”、“红和白嫁接后开什么花?”等几十个依托于校本资源的小课题探究系列活动。

(六)推进小课题探究活动评价模式创新。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鉴于吴文化在提高学生情操和发展学生素养方面起有重要作用,学校委托语文教研组、课题组研发了《吴文化与语文》这一校本课程。下面结合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作初步的探讨。

 

一、“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建构

 

借鉴国内外课程开发中几个较为著名的程序,如斯基尔贝克程序、托马斯程序、吴刚平程序和王力红程序等,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我们建构了“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个阶段九个内容的操作程序:准备阶段(确立课程目标、建立工作小组、调查现有情况)——实施阶段(课程内容确立、课程教材编制、课程组织实施)——反馈阶段(课程评价、课程修订)。

 

(二)校本课程建设内涵的确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据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确立“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涵。

 

1.课程理念

 

(1)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根本

 

新课标提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因此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新课改后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和地方课程旨在满足学生整体的需求与均衡发展,而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有个性地发展。

 

(2)以“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为指导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本校全体语文教师为主体,这就给了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机遇,体现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新课标理念。

 

(3)以“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为宗旨

 

新课标明确:“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为了利用苏州丰富的吴文化遗产,开发社区独特的吴文化资源,传承学校浓厚的吴文化建设底蕴,通过收集、筛选、整合、提升,编撰成永存史册的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

 

通过“吴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弘扬地域文化,实践文化传承,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同时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内化文化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3.课程评价

 

围绕“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目标,提倡多元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采取多种方式(活动心得交流,小论文评阅,专题探究成果展示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如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的表现等),兼顾学习结果,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反思、总结交流、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编撰

 

(一)收集准备阶段

 

1.成立教材编撰核心小组

 

教材编撰核心小组由语文教研组长(任主编,总体负责教材编撰,统筹人员安排及经费调拨)、三个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组的编撰任务分配,包括资料的搜集、筛选、修改整合、评价反馈、修订完善等工作)、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宣传策划、内容整合,编辑排版、校对刊印等工作)及校外语文辅导员(负责教材的评审工作)。

 

2.确定教材编写总体纲要

 

根据定向原则、目标原则、认知原则、个性原则将教材提纲拟定为如下六章:①名胜文化与语文;②名人文化与语文;③民俗文化与语文;④美食文化与语文;⑤曲艺文化与语文;⑥工艺文化与语文。六章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以“语文”为纽带的“吴文化与语文”教材体系。

 

3.收集教材编写相关资料

 

围绕提纲,通过以下途径查阅资料: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大学各图书馆、苏州高新区图书馆、本校图书馆等)、互联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吴文化网站、百度网站等)、实地采风考察(博物馆、园林、景区等)、咨询相关部门、访谈专业人员。

 

(二)编撰修改阶段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由各备课组教师具体负责:高一语文教师承担①②两章;高二语文教师承担③④两章;高三语文教师承担⑤⑥两章。每章内容由概述及相关的若干篇选文组成,每篇选文都包括作品原文、注释注解、作者介绍、评论鉴赏、问题思考等五个板块。这样的编排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有选择地探究。

 

2.教材修改

 

在广泛征求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教材修改工作。先由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进行初审,再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进行二审,最后由主编进行三审。重点是对教材选文内容及相关资料进行校审与修改,确保教材准确无误。

 

(三)评审刊印阶段

 

1.教材审核

 

教材评审由高新区作协主席张斌川主审。本着客观、公认、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进行评审。具体包括:教材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观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恰当(深度、结构、语言、文字、图片等)。

 

2.教材刊印

 

具体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主要工作有:联系印刷厂、确定首次刊印数量、查看刊印效果等。

 

三、“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实施《吴文化与语文》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遵循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原则

 

1.听说读写相互结合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听说读写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将听说读写中的某些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笔者将观、读、写相结合,先组织学生游览留园,再进行游记散文的练笔,然后阅读文本《留园记》,通过自评或互评作文,感受差别,体会游记散文的写作技法。

 

2.主体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在引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时,教师应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都应扮演主角。如在《留园记》的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进行分享与展示,做成小报进行宣传。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会被充分调动。

 

3.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多样,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吴文化与语文”的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课内学,也可课外做,可自主学,也可合作学,可结合平时学,在也周末安排实践。如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利用周末参观虎丘、苏州博物馆、花山等,收集积累大量吴文化素材。

 

(二)创新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形式

 

1.学科拓展类

 

学科拓展类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联系校本课程内容,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如可将《明史·周顺昌传(节选)》《周忠介公遗事》作为《五人墓碑记》的拓展阅读。教学时,除了对相关历史人物做链接介绍、与吴地人民精神风貌关联外,更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以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2.文艺鉴赏类

 

文艺观赏类教学是指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来达到赏析文艺作品,提高审美情趣的教学活动。如在介绍“曲艺文化与语文”中,可通过鉴赏昆曲《牡丹亭》中的片段《游园惊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昆曲的特点及牡丹亭的人物和故事。文艺鉴赏重在“鉴”,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恰当地将鉴与说,赏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所得。

 

3.社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外体验社会生活,以提高自己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可带学生参观拙政园、狮子林,体会园林中的吴文化。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时,应把游与教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悟,真切体验吴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三)改革语文校本课程学习方式

 

在教学“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中同样能贯彻落实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在“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自主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在“名胜文化与语文”学习中,教师可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引导学生借助辞典和注释自主学习《留园记》与《归田园居记》。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共享文言文学习的成果。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是讨论与探究。如学习“美食文化与语文”中的“苏式小吃”时,可组织学生分组探寻各自最喜欢的苏式小吃信息,包括拍摄照片、采访地点、咨询制作方法与特点等,再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课堂交流,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风貌,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介绍。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如在“吴文化与语文”的学习中,关于“冬至习俗”的学习,笔者就采用了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究“冬至大如年”的历史原因、冬至活动习俗、关于冬至的文学作品。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如资料收集小组、汇编小组、审核小组、汇报小组。各小组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由审核小组进行筛选,最后由汇报小组进行整合并以电子文稿或纸质文稿的形式向全班汇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校本课程的建设任重道远,高中语文教师既面临专业化发展的机遇,又面对专业素养提高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挑战。“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积累了实践的经验。相信,只要一线语文教师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以全体学生的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己任,定能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6

【关键词】校本课程 时代性 学校发展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1-01

引言

由于一些校本课程理念、对其的投入及师资水平的不同,不同的学校的校本课程现状不同,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后续设计评估等不重视,没有与时俱进的改革校本课程体系,造成了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内容落后,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学校在校本课程设计时没有与时俱进的考虑学生在未来将面向的社会和世界。如果“教师不生活在未来,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缺乏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提出开设具有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时代性的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即学校自身设计的课程,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孙曙,范蔚(2010年)提出校本课程的概念为:“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定、自己设计的课程。” [1]

正如我们所说的“教师不生活在未来,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因此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应该为:实施课程的学校首先应该有根据学生、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和未来进行思考,依托自己学校的实际与特色,面向未来学生的发展,决定和设计多种知识技能如金融、保险、股票,法律等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的校本课程,并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进行不断完善,以带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并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一种校园文化。

二、校本课程发展概述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在英国的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校在校本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有效、科学合理的具有时代性的校本课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整体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学校专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置可以根据时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造学校专业、学科设置,使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始终适应时展的需要,提升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提升学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其次,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可以使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设计和增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2]如电子商务。当今时代以淘宝网、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同时,社会也在急需一批熟悉电子商务的人才,学校在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努力培养一批即拥有专业能力又能适应时展需要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学校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即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又能体现时代性,使学生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时代性的校本课程设置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统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时展设计科学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未来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三、以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的策略研究

时代性的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改革策略:

首先,在校本课程中增加时代感较强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增强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的适应力。在校本课程设计中融入时代元素如当代金融、保险、投资、股票、法律、旅游、文化交流、电子信息、国学经典,创意动漫等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培养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的多元性和不断变革要求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综合能力,在校本课程中融入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以挖掘和发展,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时展中的各类与时俱进的文化知识和领域使学生成为多元化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佼佼者。

其次,学校及教师应具有面向学生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在校本课程设计和教育中融入时代元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培养具有时代性的人才。总所周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学生,教授学生一些过时的技能和知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一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如在会计专业日益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当今,部分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仍然在教授手工做账,这无疑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教师队伍的“时代性”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

最后,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

四、结语

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学校只有在校本课程中融入时代元素,重视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后续评估完善工作并利用校本课程设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才能促进学校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才能使学校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