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构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构建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1

关键词:诵读十分钟;写字十分钟;修身十分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47-0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在学校明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挖掘学校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并实施了具有学校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即每天“三个十分钟”。

一、课程开发背景与目标

2008年,我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五大工程,其中之一是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我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科学合理的设计了学校信息技术建设方案,并积极与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沟通,努力争取上级的各项支持,实现了集校园闭路系统与信息化网络工程于一体的“班班通”。有了这样的硬件设备,又经过学习、考察、研究、论证,初步形成了对“修身”课程的构建思路,创先河、领潮流的开发了“修身十分钟”校本课程。与此同时,我们将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把坚持了十几年的“晨读”和“写字”也确定为每天十分钟的课程,综合命名为“每天三个十分钟”。因此说我校校本课程的构建有传承,有改革,亦有创新。

每天三个十分钟以传播、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中华汉字、文学经典、成语故事等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长知识,在规范书写中学做人,在赏析评说中养德行是我们开设“三个十分钟”校本课程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与安排

为了综合考虑孩子们的兴趣需求、接受能力、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等多种因素,我们从时间、内容、形式上对每天三个十分钟进行了合理安排,还精心设计制作了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配乐课前引言。

清晨8:00-8:10“诵读十分钟”――“诵千年经典美文,做谦谦少年君子。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共度美好时光。”伴随着课前引言,朗朗读书声弥漫了整个校园。学生们诵读的内容依年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低年级以《弟子规》《三字经》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一进校就从为人处世的规范和态度上接受教导,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受到启示和帮助。中高年级以唐诗宋词等经典诗文为主。诵读的形式活泼有趣,诵、吟、唱、演、讲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欣赏文化典籍中的名言警句、佳篇华章,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中午11:30-11:40“修身十分钟”――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让我们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人之德。”这是短片播放前的引言,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孩子们都已经比较累了,这时通过学校中心机房向全校学生播放的新鲜、趣味、生动的精彩短片,如同注入了兴奋剂,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短片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百科、自然科技、法律法规、传统节日、艺术修养、行为养成、学科教育、民俗风情、安全知识等;形式多样,包括专题、新闻、纪实、动画等。通过观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还能达到修身养情、修身养性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下午2:40-2:50“写字十分钟”――“笔墨纸砚为高雅,自得其乐挥毫中。让我们分享无言诗、无行舞、无图画、无声乐之趣。”午后的困倦、慵懒在清新质朴的古乐声中一扫而光,孩子们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安静的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规范美观的汉字跃然纸上,稳妥、认真的良好品性在此形成。

每天的三个十分钟,虽然用时不多,但发挥的作用实在不小,三年多的坚守,学生们在读写看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着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

为有效落实每天“三个十分钟”校本课程,我们努力做到“一个精选”“两个落实”“三个保障”及“四个原则”。

“一个精选”即精选教学内容。我校的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自编教材,我们本着“引进、开发、下载、共享”的原则,通过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勘比、过滤、精选、整合,确定诵读和写字内容,建设修身视频资源库。

“两个落实”一是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部门坚持进行日巡查、月总结、学期交流研讨、学年成果汇报。二是课程计划的落实。教学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编排课表、提出组织管理要求、考查教学效果。

“三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二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考查与专题活动有序进行。三是资源保障,不断加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

“四个原则”一是“学生需要原则”,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开发资源,完善课程。二是“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是“活动性原则”,通过组织相关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际能力。四是“管理性原则”,只有抓好管理和落实,校本课程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四、课程拓展与成效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每天的三个十分钟,而是在课堂之外也适时的组织开展一些浸润文化气息的课外活动来进行拓展,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

1、书香伴我行,读懂人生道理

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教育书店进校园或作家进校园活动,拓展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的广泛阅读意识;适时开展讲故事、演讲比赛,进行阅读小明星评选表彰;每学年组织一次低年级经典诵读比赛,考查学生经典诵读效果;每年校园文化艺术节都会安排以年级为单位、以中华经典为内容、以吟诵、歌舞为表现形式的节目演出,在反复的吟咏、背诵和表演中体会中华文化的蕴涵。我校据此编排的经典诵读大型节目《古诗新演》在市区两级艺术节和少儿才艺展示活动中均获得一等奖。

2、笔墨润丹青,写出一方天地

学校长期组织开展师生校内外规范字书写比赛,学生作业评比与展示,拼音、识字、作文、朗读单项测试活动,教师教案书写检查、写字教学小课题研究、班级板报检查评比以及“寻找身边的书法家”等各项专题活动,师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逐年提高。为此学校被命名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自治区写字实验先进校”。

3、荧屏阔视野,修成德行学养

配合每天十分钟的修身短片播放,学校还开展了系列拓展活动:每天记录修身日记,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片心得,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每周开展修身论坛,师生踊跃发表观片感想,增强情感体验交流的机会;每学期征集修身手抄报、修身观后感,学生写作不愁无“下炊之米”,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观看短片、交流体会、书写感想,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综合能力得以发挥,身心素质得以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获得启迪,达到修身养德,修身养学,修身养情,修身养行的目的。

每天三个十分钟,并非一蹴而就。三年多的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时带动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识修养和教科研能力均得到很大提升,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每天三个十分钟,并非大功告成。我们的尝试,只是刚刚开始,此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还要继续,更大更新的挑战,还在前方等着我们。

每天三个十分钟,并非一劳永逸。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正视问题,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修正完善。

(上接146页)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中,确立历史的责任感;从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确立历史审美情趣;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远大志向中,感悟历史的使命感;从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壮举中,确信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学生达到“确信”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历史教师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千方百计营造情境,使历史的过去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再现”,具有强烈的烘托效果,让学生能够体验历史,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而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与分析,又要求学生站在理智的高度,对历史事实做出价值判断,使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智与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确信”成为情感教育高层次目标和终极水平。

2、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调动与培养,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成为表情达意的手段。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完成教学的保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多样化素质的要求。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史的兴趣。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为情感教育大打方便之门。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搜集了大量时期所传唱的歌曲,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等等。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爱国热情,用他们的歌声唱出亡国的悲愤,用他们的歌声唱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心声。因此,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在情感体验中才能训练思维、成长智慧。

总之,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情感意识,重视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处理好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辩证关系,既发挥情感在历史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又努力挖掘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情感意识。

参考文献

[1] 庞友海. 课程改革一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9 5 6 8.

[2] 赵亚夫. 历史教育价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舒新城.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2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8-02

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大量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检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总体上有所减弱,但它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学校有效利用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化等,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跨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一是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确保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规范性

避免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新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一)多元文化特色系列

充分利用学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特色教育资源,建设学校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校本课程,推进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该系列课程由以下三类课程组成。

民族文化特色类课程:立足朝鲜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课程群,实现朝鲜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如“朝鲜族民族舞蹈”等课程。

民族区域特色类课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民族区域特色课程群,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长白山药用植物学”等课程。

东北亚研究类课程:立足对外交流与合作,开设服务于东北亚研究的课程群,为民族学生的成长注入多国文化元素。如“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等课程。

(二)新生研讨系列

通过新生研讨系列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使更多的本科新生从中受益。此类课程由以下几类课程组成。

专业认知类课程:如“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选择”等,以学科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主要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选题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实践探索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实验操作、参观校外实践基地等课内外相结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如“与太阳能零距离”等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过课堂讨论与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熟悉学校各种资源与环境,明确学习选择,加强自我管理,较好地完成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如“人文管理:实现梦想与成才的‘工具’等课程。

学术研究类课程:此类课程融会贯通相近学科知识,以生动的选题来吸引学生对学科专业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并通过讨论、发表小组研究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如“药学与健康”等课程。

(三)通识选修系列

通过此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识选修系列校本课程主要由四类课程组成。

人文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和方法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人文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一定文化底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生。

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加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四)专项选修系列

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提高培养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群:以丰富学生社会经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托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岗位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之长,自主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援助、科技兴农、医疗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创新性实验类课程群: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为目的。以各级各类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跨学科的前沿课题探讨。

创新创业训练、就业等各种培训类: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创新、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就业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活动。

专题讲座类:以营造浓厚科研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层次为目的。邀请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及学校教学名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体会专家学者学术魅力,了解学术前沿。

外语夏令营课程群:以强化外语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语言优势和区域优势,举办英语、韩国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夏令营,提高学生外语技能。

学科竞赛培训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组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核心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项目培训工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已自成一个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达标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日历、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考试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二是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切合实际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突破。

(二)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

学校对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了如下规定:职称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曾主讲过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研究领域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应对该学科领域做过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工作,积累有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出版过相关著作。新开课的主讲教师必须提前向所在教研室提出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试讲,由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核评议,审核通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开课计划,面向学生开课。

(三)加强校本课程质量监控

以学期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教活动。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各教学单位反馈到主讲教师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和帮助存在问题的教师整改提高。二是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定期汇总有关教学检查及评估结果,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主讲教师以及课程所属教学部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三是组织校督导组或专家,对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课后辅导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随机检查,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同时把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年终岗位考核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奖惩制度。

(四)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理论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将教师的课题融入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近年来,延边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实验类校本课程,而且优化了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积极开展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加大了有关校本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十一五”以来,通过国家级、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在多元文化教育、区域民族文化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科研转化教学内容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结合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积极推动了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

索,2007,(8).

[2]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

2012,(8).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3

一、何谓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属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范畴,是“必须用什么做科学的开端”[1]的问题,或说“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2]。简言之,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开始和发展的出发点和最初规定。整个理论体系以逻辑起点及其对基本问题的抽象回答为起点,以对基本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的回答为终点,逻辑起点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具体实际的解释说明,显现出起点和终点的统一。

校本课程建构虽然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建立一门学科,但每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构必然要形成一种真正从本校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出发、体现本校特色和蕴含本校文化、具有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而这种具有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必然具有其逻辑起点。没有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则会因缺失基础或灵魂而黯淡失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呢?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一所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起始范畴”,或关键概念,或核心要素,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由此可以推导、建构起整个校本课程体系。

要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正确区分“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起点是我们着手研究、开始认识某一事物的起点,是最先遇到并着手解答的问题。研究起点应是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研究起点受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进行叙述的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是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并贯穿于理论和实践过程的始终。

依据以上分析,审视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构的客观实际,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理应是学生。

二、为何学生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符合已为大家所公认的确立逻辑起点的标准:(1)学生是校本课程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从这一范畴出发,可以建构起校本课程的范畴体系。(2)学生是一个最直接的客观存在,“是一个直接的东西”[3],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相统一的规定性。(3)学生,犹如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哲学中的“物质”、教育学中的“现实的人”等概念,不仅是教育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且是校本课程体系中最关键的概念或核心要素,是整个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4)学生是校本课程建构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反映着一定社会关系(如教与学的关系),由此出发可以将校本课程建构的基本问题直接显现出来,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一致的特征。学生既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落脚点或归宿,符合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相统一的规定性。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从传统教育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校本课程建构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就必须基于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契合。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最能全面深刻地体现新课改的这一核心理念,具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与功能。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符合校本课程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校本课程到底为何而建构?校本课程的价值或存在理由是什么?这似乎是校本课程建构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涉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问题。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建构具有多元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维度:一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二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重要价值维度,由教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主体而决定。三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建设乃至整个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衍生价值。以“校本”为视角,将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确定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维度上,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但这三个维度不是平行发展的线形结构关系,其中,学生发展是校本课程建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校本课程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终极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越过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片面追求学校价值,或者校本课程价值取向片面或失序,是对校本课程建构基本精神的扭曲,必将导致校本课程实践的迷茫、迷失和混乱。

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与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同的。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三个维度上,而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最基本的、起始的范畴,因而是唯一的,只能是“学生发展”。如果将价值取向与逻辑起点混为一谈,进而主张多元逻辑起点,是对唯一逻辑起点观点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泛逻辑起点”或“无逻辑起点”,从根本上否定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基础”,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课程与学校关系密切,但学校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同时,校长要发挥对校本课程的领导力,要引领校本课程规划设计及建构,但校长并不是校本课程的唯一决策者。如果以学校为逻辑起点,滥用校长的校本课程决策权,势必会滋生学校层面的教育功利思想,使校本课程异化为以校长为代表的“校方”课程而非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真正有获得感的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存在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但学校文化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母体,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文化为主体的校域环境,是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新的载体。学校文化是作为校本课程的“孕母”或文化背景存在的,对校本课程建构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校本课程建构的文化意义首先是课程文化的表达与建设,必然要反映学校文化。符合学校文化传承、内涵丰富生动、关注学生生命活动的校本课程文化,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也必然会成为学校文化园地的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从而推进学校文化母系的繁荣发展。但是,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构的衍生价值或自然结果,而非校本课程建构的内在价值诉求,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以学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极易导致校本课程“为特色而特色”,因而游离于学生之外,偏离促进学生发展的终极追求目标。

三、如何构建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

逻辑起点不同,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操作原则、实施方略等方面都会各不相同。构建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地界定、认识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建构校本课程的理念,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在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对这一核心理念耳熟能详,然而,它并未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建构实践的行动指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校本课程建构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和乱象是对这一核心理念的曲解。有了正确而清晰的理念,还必须以此为指南,付诸实践。如果说理念要仰望星空、立意高远,那么,行动则必须脚踏实地、扎根校本。

首先,“以人为本”要关注具体的“每一个”。校本课程建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而展开,其起点与终点都是“人”,即学生。在校本课程建构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尤其要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学生。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校本课程建构绝对不能是眼中只有分数,一切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课内损失课外补”,为学生的高考增分而设置;或者为学生增加一块高考的“敲门砖”,或为了突出学校的特色而开设某一门校本课程。

其次,“基于学生”要求校本课程是“学生的课程”。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等客观实际,是校本课程建构的基点和出发点。惟有如此,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课程”。

校本课程建构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但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前提。校本课程的建构必须有利于激活学生“最近发展区”,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使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充实智慧、健全人格。为此,校本课程建构必须跳出学科知识的狭隘视野,进行课程整合与统领,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展素养为目标。

学生不是明天踏入成人社会中才生活,他现在就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主体地位,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创造者。校本课程建构必须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知识起步,以家庭、学校、社区的文化背景做底色,使校本课程近而实、微而具,从而建构起校本课程的知识与文化坐标。例如,深大附中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如“深圳红树林生态保护”“大鹏古城文化”,都是为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成功实践案例。

校本课程不是一般的兴趣课,但校本课程建构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前提,提供学生表达、表现兴趣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进而唤醒和强化学生个性发展的内生能量,以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兴趣,我们要以多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深大附中学的游泳课、健身舞、跆拳道、羽毛球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有些还成为了发展学生特长的传统项目,这些都是学校建构校本课程的坚实基础。

校本课程建构不应倡导“多多益善”,而要精心考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坚持“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课程”的原则。这里的“适合”,不仅是适合学生现有的基础,而且要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教育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校本课程建构要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即分析和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例如,学校开设的机器人制作、眼科学研究等特色课程,就是基于现代科学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学校尊重孩子的个性成长,鼓励他们多重选择。学生们适合什么,学校就搭建什么样的平台,让学生找到学业的突破口,更找到获益终身的爱好和职业方向。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要赋予学生相应的主体权利。学生不仅是校本课程的接受者,而且是校本课程建构的主体。学生有权参与校本课程的宏观决策,有权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权诘问校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内容与价值,有权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有权决定校本课程学习的进度,有权监督校本课程学习的质量,等等。同时,学生也是一种活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许多有意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作为鲜活、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否定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力军,并不排斥教师在开发、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中的领导、引导和指导作用。开设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位教师应自觉履行的教育义务与使命,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学期,学校根据《深大附中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推动“一师一课程”活动,鼓励每一位教师围绕原有的学科类、活动类和探究类特色课程,尝试开设一门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自己有研究且擅长的课程。这些必将为学校整体建构校本课程累积专业力量。

最后,“促进学生发展”须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宗旨。校本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不能囿于知识学习的范畴,而应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为宗旨。而学生的素养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一般而言,学生素养可分为基本素养、特殊素养、核心素养、综合素养等。在基础教育阶段,校本课程建构理应以学生的基本素养、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为重心,适当注重特殊素养的发展,而不是与此相反。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培养“高端特殊人才”的做法,实质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是“剑走偏锋”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典型表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惟有以学生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才能避免校本课程的“千校一面、校校雷同”,才能建构起立足于校本、富有特色、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校本课程,创生出校本课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A]//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5.

[2]蒋关军.逻辑起点之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66-67.

[3]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一)[J].上海教育科研,1998(3):2.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4

一、校本活动课程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意义

校本活动课程不是简单的活动或课程,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校本性。即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具有“本校”或“本土”特色,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文化,和学校的办学目标价值取向相一致。二是活动性。通过组织一系列有目标、有特色的活动,显现校本文化,体现学校的教育追求。三是课程性。即像课程一样明确活动的多维目标,像课程一样分阶段实施,像课程一样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像课程一样注重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四是自主性。是学习者自主选择和自主探究的领域,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它是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1]。

1.培养团队精神

在校本活动课程的准备阶段,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合作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活动过程中,大家根据分工各负其责,每个人的活动又不是独立的,大家必须随时互通信息,分享信息,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可见,校本活动课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学习情境和课程生态环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情感、体验,分享彼此的思考、感悟、经验,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团队精神。

2.推进自主管理

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教育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体。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调整自己”。在实施校本活动课程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参与各项专题教育课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校本活动课程为满足学生心理、展示个体的创造才能营造了特定的场所。因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2]。

3.强化责任意识

校本活动课程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倡导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方面内容,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我,进而完善自我的过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人,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提升综合素养

校本活动课程需要有科学的实施方案,需要有严密的组织系统,需要有各项过程保障,需要在过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校本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课程资料可以借鉴,也不像课程那样有老师的全程指导,需要发挥参与学生的最大潜能,开动脑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促进学生参与实践、参与体验、参与探究、参与创作、参与管理,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本活动课程的组织建设

校本活动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育人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可以组织由政教、教务、团委、年级组及学生社团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同时又集中考评、强化监管的组织机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课时、教师指导、评价等方面的制度[3]。

建立校本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有利于提高对校本活动课程的认识,消除少数教师或管理者关于校本活动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促进全校上下对校本活动课程形成统一的、清晰的认识。建立校本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可以形成分工协作的统筹管理,防止活动课程走过场,为各项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建立校本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还有利于为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指导、督导服务,防止活动课程低水平运行,不断提高活动课程实施的质量,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本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一是整合资源。组织机构通过立足校本,挖掘学校所处区域及自身的办学资源。二是统一规划。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对全校一定时期内(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校本活动课程进行全盘规划,形成校本活动课程全校“一盘棋”。对不同的活动课程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对活动课程的方案制定、活动细则、安全保障、总结反思等提出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三是过程督导。对活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考核评价。制定考核评价的体系,对校本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今后如何改善和提高校本活动课程运行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校本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校本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已倍受人们的关注。它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社团小组活动

在自愿报名、适当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一些学生社团小组。如文学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热爱文学的素养;小记者社团,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关注热点、关注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广播社团,可以组织学生采编、播出学校内外重要新闻,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时政意识。还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成立机器人制作小组、乒乓球小组、韵律操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

2.社会实践活动

如踏青远足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认知自然,感知家乡变迁,懂得环境保护。还可以组织环保校园的系列主题活动:如环保社区的认领,环保植被的认领,区域环保教育资源开发,环保节能活动,环保垃圾分类。还可组织社区义工活动等,学校可帮助联系体育馆、陵园、养老院、学校图书馆、学校食堂等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3.常规管理活动

可开展体现学生自主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感恩心、宽容心、敬畏心、谦和心等“四心”教育,青春期教育,抗挫教育,生命教育,逃生教育等。可借助社区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如交通法规图片宣传、法制讲座等活动以及后续的讨论及征文活动。可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违规典型现象组织专题大讨论:如针对早恋现象、男生留长发现象、手机使用等开展专题班会、专题大讨论。可开展家校联手的亲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近父母、感悟父母、理解父母、信赖父母。

4.校节系列活动

可举办体育节,开展球类活动、田径体育活动、趣味体育活动、特色体育活动、跑操活动、民俗体育活动等。可举办读书节,开展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图书跳蚤市场、新书推介、“书香师生”评选等活动。可举办艺术节,开展才艺展示、艺术(摄影、书法、绘画)展示、校本剧比赛、大合唱比赛、街舞比赛等活动。可举办科技节,开展科技专家讲座、机器人制作比赛、小发明展示、环保创意比赛、重大科技进步图片展等活动。

5.基地系列活动

一些学校相继被评为不同类型的教育基地,可结合教育基地的特征,开设相应的系列活动。“科普教育基地”的学校,可以开展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场馆行、科技宣传周等活动;“环保基地”的学校,可以开展走近故乡河、生物多样性调查、野生动物救护、环境调查等专题活动;“体艺基地”的学校,可以组建学生合唱团、学生艺术团、学生舞蹈团,开展相应的活动。

校本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坚持活动专题性,每一个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和能力;需要坚持活动的一贯性,每学期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不因学校的人动而中止;需要坚持活动的长效性,全校一盘棋,围绕相同的教育目标结合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开设相似的活动;需要坚持活动的可持续性,对开展的活动课程不断修改完善,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校本活动课程的考核评价

校本活动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本活动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教师的组织情况以及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等。

1.从目标建构上考核

每一个校本活动课程都应有明确的目标,考核校本活动课程应首先从目标上去考察:考察校本活动课程目标是否体现了学校特色,是否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一致;考察校本活动课程是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方案是否为学生发展搭建了多元的舞台;考核校本活动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课程方案设计是否把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为其重要的目标;考核校本活动课程目标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方案设计是否体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2.从开展过程上考核

开展的过程是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核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展:一是看活动过程是否有严密的组织,包括方案的设计、环节的衔接、过程的评估;二是看活动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师生的自主参与,包括师生参与面、活动情况,以及活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等;三是看活动过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能够调动师生长期参与活动;四是看活动过程是否有安全保障,包括安全预案、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等。

3.从实施效果上考核

一是考核校本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亲手实践能力方面的绩效,包括学生对自己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发现和思考,以及通过探究活动,品尝动手、动脑探究成功的愉悦,由此激发对科学和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等。二是考核校本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绩效,包括学会仔细观察比较明显的事物现象,能够发现问题,并逐步具备合理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是考核校本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方面的绩效,包括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注意个人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主人翁精神等。四是校本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方面的绩效,包括尊重科学事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等。

校本活动课程的考核评价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从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参与活动课程进行有效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推动校本活动课程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01(1).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本课堂;信息技术;功能

当前,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所谓“学本课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推动小学数学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沟通媒介”与“脚手架”这两大核心功能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起着促进性的作用。但是由于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不得当,也没有准确定位角色,这就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两大核心功能如下:第一大功能,沟通媒介;第二大功能,脚手架。

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任务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学校有一块空地,为了美化环境,准备在空地上种花草,请同学们设计方案,看看哪一种方案能够在空地种植更多的花草。此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要让学生将该任务作为主线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随后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来演示平移这一过程,让学生分析各自的方案,观察自己的方案是否是最合理的。

当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会议等工具来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借助超媒体、可视化工具等支架工具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让学生深度地学习知识。

二、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以课程资源为基础的学习。在构建“学本课堂”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来挖掘课程中的资源。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依赖于课本中所设定的资源,而是要将课本中的资源作为基础,挖掘出更多的资源。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课本中阐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还要让学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来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适当改变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许多数学教师开始优化学习模式,探索出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本文简单论述一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学习方式:

1.借助可视化思维支架来开展探究活动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利用思维导图等思维支架工具,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如: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这些多边形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以前所学的知识来探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将多媒体所呈现的图形作为依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借助网络学习社区来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构建“学本课堂”的时候,教师要借助网络学习社区来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负数的基本认识”教学中,在此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负数,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的难度。在课堂上,尽管教师按照教学方案一一讲解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消化本节课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下时间借助网络学习社区与学生沟通,询问学生在学习负数这节课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能够便于学生更为形象地理解负数,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如,对比冬天温度与夏天温度,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负数这一概念。在网络学习社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减少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努力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云学习”环境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平板电脑智能触控技术等新技术开始正式步入历史舞台,为此,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巧妙运用新技术,开展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数字化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运用网络平台、软件工具,多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将构建以“云环境”为基础的“学本课堂”作为探索的重点。教师要将“公共云”与“私有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云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云课堂”文化。

总之,“学本课堂”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本课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庆英.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

校本课程的构建范文6

关键词 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2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层次与类型的划分越来越清晰,依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1]。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是否科学、合理,对其能否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与特有的价值取向,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平台+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体系建构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确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设置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2]。由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要科学设置课程间的配合与衔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文化积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正视这种差距,不能盲目追随、攀比,应围绕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主线,坚持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原则,明确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先确立学校层面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宏观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下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可以实施分段培养模式,即前1~1.5年按类培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之后分专业开展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健全人格为目标;学科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融通相近学科基础、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夯实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以培养创新能力、完善能力结构为目标;实践教学平台课程设置以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

表1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学科教育平台课程 学科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学科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方向1

方向2

方向3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平台课程 实践教学必修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选修课程模块

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各专业可以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专业特征、市场需求、生源特点等因素科学而灵活地设置课程,各模块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科专业理论体系要求,又要考虑社会、行业、企业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各模块课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特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平台+模块”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其实质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3]。“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每一平台都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学校可以规定每个专业总学分中的选修课程不低于一定比例,如一般不少于20%。此外,在专业教育平台中,每个本科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少设置2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而且要求选修总学分不低于专业平台课程总学分的一定比例,如30%。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此时,学生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岗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能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及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平台+模块”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一线工作的现实需要及发展趋势为依据设置课程,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具有适应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业领域并具有职业发展潜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明确要求各专业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自身特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入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调研和论证,确定符合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细化分析各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各专业根据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研究确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拟定出人才培养方案。

(三)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的变化成为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通识教育平台除了开设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思政、英语、体育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外,还要开设系统化的、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般可以涵盖人文类、科技类、经济生活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等课程,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足够课程,并对选修学分作出要求,比如,要求本科专业学生至少修满10个通识教育选修学分。在总的选修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文理交融,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理工科类专业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并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素质课程、理工科类专业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做出要求。此外,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识课程学习平台,开设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

(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最大的优势是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行业、岗位的职业需求,达到个人发展与所在单位发展的统一。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要特别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拓宽实践教学的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平台开设,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对包含在各门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等分散实践教学环节,在相应的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设置。课程体系中要逐步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一般而言,偏重应用型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少于30%。这样,势必会引导各专业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向技术体系转变,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要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即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分散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逐步建设、完善充足的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区域社会资源,逐步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五)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样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中专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针对科研创新训练、科技竞赛、创业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文素养提高等方面开设丰富的课程。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创业模拟与实践》《商业实战》等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团队激励与沟通》《创业政策解析与实务指导》等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了《化学科学系列讲座》《企业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重视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可以在学科教育平台或专业教育平台中设置学位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拿到比普通课程更高的分数(一般普通课程60分及格,学位课程至少70分才算及格)才可以获得相应学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只开设单科课程,同时要不断增设、开发综合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 考 文 献

[1]许四海,谌晓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