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生物技术 产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一、 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生物技术,可视为一种运用生物体来制造产品的科学与技术,虽然生物技术这项专有名词是在七十年代才开始正式出现,但生物技术应用却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例如,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植物在医药应用上的最早记载,足见生物技术观念与应用早已存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中。

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另外 ,通过对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三大主题的研究开发,以增产粮食为战略重点和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为突破口,为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遗传工程农作物的培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二、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生物技术生产发展快速,涉足领域不断深入。我国生物技术起源于80年代,到2000年销售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33.58%。同时,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并且还再继续扩展深入。

其次,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世界上出现了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或蛋白芯片或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另外,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

三、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知识产权过少,产业化能力很低。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与装备还相当欠缺。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比较起来,我们的技术还很低,并且很多的研究成果都还是在实验室,还没有走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大门。如何加快将开发研究出来的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产业化能力,是当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充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其次,投入严重不足,并且投入渠道单一。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最后,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四、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其次,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企业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地方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 培养专门的企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开发生产企业或机构。就生物技术来说,我国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四个环节中,研究和开发环节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需要下力气建立一只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

再次,以市场为主导,重点突破。努力开拓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开发和生产符合生物技术市场需求的产品。生物技术市场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需求将会极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生物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就以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最有权威的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植物快繁和脱毒苗生产等植物生物技术上。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技术的最前沿,可以大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域。

最后,加大政府投资,完善建立产业政策扶持

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法律。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合作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还可以通过融资渠道来实现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其中包括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政府直接投资的变化是调整研发投入结构,提高民用研究与发展投入,特别是民用高技术开发投入,以提高经济竞争力。投入的重点是风险大、民间投资有困难的重大长期研究课题。另外,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合作研究开发。政府可以将国有研发成果下放,鼓励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林桂芸 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03期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2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战略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2)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产、学、研的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长入经济,提高研究开发效率的良好方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为保障生物技术及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对全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各层次不同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重要的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界、金融界以及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形成的合力将加速国家目标的实现。

高技术是基于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而高技术产业则必须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以企业为主,才能有效地将分离的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运作。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将难以迅速发展。

3主要对策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成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采取“两弹一星”+利益捆绑的新机制,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这种“聚集”促进了不同研究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速了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聚集”进一步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起到了“聚集”带动“聚集”的作用,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循环。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广东(深圳)、长春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聚集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聚集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聚集区、以长春为中心的长沈大聚集区等),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对上述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界的积极性,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纽带,促进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包括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的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的格局。

3)选择部分重点产品,目标定位国际市场

对于某些我国有较好基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是我国有资源优势的技术领域,例如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中药等领域,应选择部分重大项目,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通过运用优势集成、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操作方式,加大协同攻关力度,尽快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强并确立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4)建立国家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力争在5~10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同时走出一条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5)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及国际化

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在国外,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值占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0%以上。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对重要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和装备,应采取“桑塔纳”模式,走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发展道路。第一步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建设组装线或生产线,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与外国公司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第二步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加大国产化比重,同时加强新型号、新设备的研制开发,进而逐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此方面,应注意避免自己闭门造车、封闭发展,所开发的产品性能不稳定,测出的数据不可靠,别人不用,自己也不用的尴尬局面。

6)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中介组织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

7)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人口、人文、历史以及多民族等原因,使我国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资源,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宝库,为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量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一些重要的资源流失严重。例如,我国虽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由于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因素,导致研究、保藏和开发工作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部微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象重视人类遗传资源一样高度重视对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各类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藏及服务体系,其中包括细胞库、菌种库、毒种库、种质库、信息库等。此项工作可在相关计划的基础上,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但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不开放就没有出路。高技术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中求发展。一方面是在合作中竞争,另一方面又要在竞争中合作。国际上,企业间的联合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国外政府间和民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还应利用国内巨大市场的吸引力,积极与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要充分重视利用海外资源,特别是信息及人才资源。在这方面,即使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十分重视利用国外的信息,并吸引别国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我国除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和科学家回国为国效力外,还应选择重大技术领域,在国外建立联合工作站。863计划生物领域在“八五”、“九五”期间已试行,效果良好。实践表明这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国家应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

9)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发酵工业;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27-02

前言

从20世纪60年代Clark和Lyon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开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已经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作为一门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艺、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生物传感器是“使用固定化的生物分子结合换能器,用来侦测生体内或生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或与之起特异互作用后产生响应的一种装置”。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活性材料,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继而被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浓度。所以生物传感器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

根据生物学和电子工程学各自的范畴,生物传感器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1 根据生物传感器中信号检测器上的敏感物质分

生物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的最大区别在于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检侧器中含有敏感的生命物质。这些敏感物质有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细胞器、抗原和抗体等。根据敏感物质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分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生物学工作者习惯于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1.2 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分类

生物传感器中的信号转换器与传统的转换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可以利用电化学电极、场效应晶体管、热敏电阻、光电器件、声学装置等作为生物传感器中的信号转换器。据此又将传感器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测热型生物传感器、测光型生物传感器、测声型生物传感器等。电子工程学工作者习惯于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2 国内产业现状

当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及跨国企业集团在中国推出的产品共存并相互竞争。一些掌握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跨国大企业集团,看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市场,采取技术输出的途径,吸收我国的技术力量和销售路径,在我国市场进行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产品制造和销售。一部份海外留学归国的生物传感器专门人才也将自己的成果在中国转化并设厂办企业。家用保健类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率先较好地实现了产业化突破。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类多品种的精密科学仪器,支撑了一部份生物技术过程检测,对传统生物产业技术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生物传感器产业表现的空前繁荣景象代表了当前世界生物传感器产业的主要潮流。

3 生物传感器在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

3.1 发酵工业

因为发酵过程中常存在对酶的干扰物质,并且发酵液往往不是清澈透明的,不适用于光谱等方法测定。而应用微生物传感器则极有可能消除干扰,并且不受发酵液混浊程度的限制。同时,由于发酵工业是大规模的生产,微生物传感器其成本低设备简单的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不受发酵液混浊程度的限制、能消除发酵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干扰的微生物传感器发酵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相关报道在发酵工业生产中将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原材料及代谢产物的测定,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定以及代谢试验的鉴定中。

3.2 食品工业

生物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的含量、食品的新鲜程度等。如已经开发出来的酶电极型生物传感器可用来分析白酒、苹果汁、果酱和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从而衡量水果的成熟度。采用亚硫酸盐氧化酶为敏感材料制成的电流型二氧化硫酶电极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含量。此外,也有用生物传感器测定色素和乳化剂的应用。

3.3 医学领域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临床上用免疫传感器等生物传感器来检测体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在军事医学中,对生物毒素的及时快速检测是防御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生物传感器已应用于监测多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乙酸、乳酸、乳糖、尿酸、尿素、抗生素、谷氨酸等各种氨基酸,以及各种致癌和致变物质。

3.4 环境监测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在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瑞典,在农药残留检测、酸雨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等过程都采用了生物冷光型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监测的专业仪器市场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生物传感器投入到大气和水中各种污染物质含量的监测中去,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快速,连续在线监测的优点,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4 未来的展望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领域,伴随着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高速发展,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将会有以下新特点:

4.1 功能更加全面。并向微型化发展

未来的生物传感器将进一步涉及医疗保健、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发酵工业的各个领域。当前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能代替生物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生物传感器,即仿生传感器。而且随着微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进步,生物传感器将不断地微型化,各种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使人们面前。

4.2 智能化程度更高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4

生物技术产品种类有限,技术落后我国的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及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试剂大部分还是依靠从国外进口,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与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生物技术研发产品种类少、水平低、有效市场占有率小,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还不占主导地位。我国的生物科技大部分的研究成果还只是在实验室,没有走进市场转化为现实产品。

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重复现象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研发需要有极大的创新意识。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经常跟踪国外研究技术和产品,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较少。而产品的开发也仿制国外已经批准上市或者正在临床研究的产品,不能自主研发,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跟在别人身后,重复别人的工作。

投入不足,产业化规模较小生物技术产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我国对生物技术产业立法不完善,增加了投资的风险。而投融资渠道也很单一,主来来源于国家科技基金投入和部分企业及个人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公司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公司效益较差,缺乏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能在日益激烈的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形成自己独特的规模和品牌。

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水平和产业水平不对等,产业转化慢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实验室水平上落后国外技术二三年,但是在产业转化上却落后发达国家十几年。先进的技术成果在转化和进入市场时较慢,严重影响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

研发人才和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由于技术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较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而国内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缺少人才,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常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者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的现象。同时,由于生物技术产业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有企业管理能力还要具备生物技术专业知识,技术兼经营型人才的短缺,造成大多生物技术产业经营者不懂专业,导致大量决策失误,影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效果和进程。

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政府要加大投入和引导,重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生物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政府加大对科研机构、科研单位的资金投入外,可以考虑由政府出面,面向国内外公开招募基金合作者,同时吸引民间资金的流入。民间资金可以来源于银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也可以来自养老金、保险公司的风险基金等。政策保护和倾斜。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护。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和鼓励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法律规定来加强合作、鼓励创新,促进技术改革。

重视技术创新,避免重复研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技术的创新,重视技术的创新,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力争研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市场需求的经费较大,因此在研发产品或开发新的生物技术产品之前要先进行专利搜索,避免重复研究开发,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起以自主发展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产业体系。

加快生物技术转移,选择部分重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我国的实验室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较慢又难,影响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与研发机构的联系,引导企业的加入,密切关注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促进生物技术产业转移和辐射,有效地使单一技术向成熟的商品发展,演化成配套的设备和技术工艺,促进生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生物技术在转基因植物、生物芯片、医药等领域都有较大较快的发展。我国的某些基础较好、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或和项目可以集中优势、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将这批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走出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增强并确立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5

一、工作原则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开发银行依据各自工作职能,联合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共同加大对生物技术产业化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支持,加快培育壮大我国生物产业。

(二)按照规划和产业政策确定的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化专项,引导生物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三)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服务作用,在完善制度建设、担保体系建设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生物产业基地融资平台或企业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成长期生物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四)国家开发银行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产业发展项目,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模式,特别是利用小额贷款、统贷、转贷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同时,积极探讨与担保公司、基金、商业性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融资。

(五)坚持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阶段稳步推进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通过政府引导、融资推动,完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生物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生物技术创新型企业成长、生物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供融资支持,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促进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加速使我国生物产业成为高技术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研究适合生物产业特点的政策措施及金融产品,采取优惠贷款、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二)创新和构建多种形式的生物产业发展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优势,建立并完善基地管理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市场化运作,搭建生物产业基地融资平台。尚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省市,根据其生物产业发展情况,由具有实力的投资类公司或生物产业龙头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地方分行协商,搭建企业融资平台。

(三)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深化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企业[*]581号)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四)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条件的省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快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运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纳、引导各方资金,形成生物产业发展资金多元化格局。国家开发银行可根据企业需要开展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等业务,积极探索协助企业发行集合式债券、上市等,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宽融资渠道。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搭建融资平台和担保体系。具备贷款条件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管理机构,或尚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经与开行协商同意的相关投资类公司,可与国家开发银行当地分行进行沟通,探讨具体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的搭建等相关事宜,在符合相关监管规则的条件下,形成双方认可的融资平台,负责融资项目的遴选、论证、推荐、组织实施、委托贷款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国家开发银行各地方行应加快融资平台的评级工作。对融资需求大、并具备成熟项目的地方,相关省市发展改革委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形成建立担保体系和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具体方案。专项资金设立规模应不低于国家开发银行与生物产业融资平台合作总规模的5%~10%,具体实施操作时可由省市发展改革委及融资平台和开发银行当地分行协商确定。

(二)编制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生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各省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根据《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区生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技术援助贷款支持地方开展规划编制和论证、重大项目前期等工作,并就融资方案、融资平台建设、担保措施等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实施方案切实具备可操作性。

(三)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对具备产业化条件、具有融资需求的生物技术项目进行筛选推荐。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应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3号)》,筛选具备条件并具有融资需求的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审查后,向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推荐。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将结合融资平台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项目评审工作。

(四)拟搭建融资平台的单位,要抓紧充实生物技术、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以满足后续工作的需要。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生物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技术革命、工业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现在正在经历生物技术革命这个发展时期,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把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生物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我国也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大生物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促使生物技术产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1 生物产业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国际范围内,生物产业是随着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发展起来的,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生物产业更加节能、更为环保,是信息技术产业之后有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主导产业,也是国际社会的经济战略的发展重要,我国的生物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1.1 生物产业的概况

生物产业将科学与技术应用于生物有机体及其部分、产物和模型,为改变生物及非生物物质而创造知识、产品以及服务的同类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生物产业是建立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包括采用以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及以发酵为代表的近代生物技术成果形成的生物制造业,还包括相关服务业比如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等。

1.2 国际上生物产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际上生物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始阶段。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产业产值是3万亿美元,到2020-2030年,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品总销售额将超过15万亿美元,也许还会超过这个数据。这就表明,从下个十年开始,生物产业将进人快速成长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支柱产业。这就是说,生物产业高度繁荣的国家或地区,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行业制高点。

1.3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技术开始得以发展,目前,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况,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我国注册的生物产业企业有5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以上,行业总产值达到4000-5000亿元人民币。但我国生物产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生物产业发展中,国家、院校或科研机构发挥的功能过大,民营资本的比重过低,生物技术产业成果的商品化专业力度不大,因此,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得我国生物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合理。

2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比较合理的产业规划和产业调整的指导。目前我国生物产业总体上产业规模不大,缺乏整体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力度也不大,存在一些仿制情况,这种发展现况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我国生物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1 扩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

我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粮食安全不是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也不能在现有土地上过分耕种,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扩大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规模。具体来说,用新兴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来提高产量,培育高产、优质、超级农作物新品种,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运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慢慢代替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地大幅度使用,减轻农药使用数量,从根本上控制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为我国城镇居民提供绿色蔬菜;运用克隆技术推出畜禽新品种,保证我国肉类供给,等等。

2.2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与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息息相关,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一段时间对医药的需要量将会持续上升,传统医药产业由于成本高、疗效不佳的原因,肯定会被生物医药产业所取代,我国应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发挥生物医药技术的比较优势,集中研制与生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物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提高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将组织器官移植、基因诊断和基因疗法积极运用于医疗诊治之中,提升我国医疗行业的诊治水平;加速科技攻关,研制出防止一些重大恶性传染性疾病的疫苗,加以临床运用,降低居民的医疗开销;将干细胞的研究使器官或组织的工程产品进入实用阶段,使第四次医学革命的医疗成果在我国取得明显进展。

2.3 推动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环保问题已是我国目前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环境污染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土壤沙漠化、大气污染、水质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已经不能在依靠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必须加速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产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重视解决大气污染、水体净化和土壤沙漠化问题;展开积极探索,把生物处理技术运用于防治水资源污染、处理城市垃圾之中,切实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发展环境生物产业,培育出抗旱、抗盐类草从和树木的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减水资源的消耗数量,根治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问题,提高防沙治沙的技术水平。只有大规模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产业,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技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带动国民经济再次腾飞的一个重要引擎。在未来的时间内,我国政府部门应从目前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指导作用,把生物产业的经营权让渡给企业集团,鼓励院校、科研及沟通广大企业合作,未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应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3.1 生物产业得到具体的政策支持

我国信息化产业得到了具体的政策支持,并有专门的主管机构负责这一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扶持,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在政策扶持上尚未启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思想上重视这项产业,制定具体的扶持策略,破除生物产业的发展瓶颈,使生物产业在融资、税收、企业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得到具体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优惠来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向前发展。

3.2 外资和民间资本将会涌入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除国有资产之外,在这一领域,外资和民间资本有着较大的用武之地。我国相关部门应降低准入门槛,放宽进入条件,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向这一领域进军,发挥外资和民间资本运作灵活的经营优势,壮大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

3.3 生物技术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任何一项产业必须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才会起到规模经济的效果,生物技术产业也不例外。未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适时利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载体,充分利用我国社会制度的优势,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大型的生物技术产业区域集群,推动京津地区、沪杭地区、广深地区和长春沈阳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利用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方兴未艾,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的时间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壮大生物技术的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