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北方寒地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34-01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稻的用途广,稻谷大米营养价值高,食味好,易消化,是人民喜欢食用的粮食;稻草可用于打草绳、草苫子,也可用作饲料和有机肥;米糠可用于提取维生素和调制酱油、味精等。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平均产量最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水稻产量高、品质好,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食味要求。但是在水稻生产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因此,掌握科学的水稻优质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稳产,提高稻米品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东丰县水稻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优质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

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适宜选择在东丰县8月5日能够安全出穗,≥10 ℃积温2 650~2 750 ℃,生育期135~140 d,抗性强,米质优,商品率高,丰产性好的中熟品种和中晚熟优质品种,不适于选择种植生育期140 d以上的晚熟品种。

2 培育壮秧

采用先进的育苗方式,科学管理秧田,是培育水稻壮苗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水稻育苗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育苗方式,适时播种,加强苗床管理,才能提高秧苗的素质,培育出水稻壮秧。壮秧的标准:秧龄35~45 d,叶龄4.5~5.0叶,苗高15~17 cm,根数13~15条,百株地上干重3.0 g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结好,返青快[1]。

2.1 育苗方式

在水稻育苗方式上,适宜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棚扣膜保温育苗方式。采用透气膜、无纺布、平铺膜等育苗方式,苗床保温效果低,昼夜温差大,出苗慢,出苗不齐,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特别是遇到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时,秧苗容易出现冻害现象。因此,在东丰县水稻生产上不宜采用透气膜、无纺布、平铺膜等方式进行水稻育苗。

2.2 苗床准备

苗床地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苗床地最好在秋天进行浅翻,秋天做床。春季做床,可于早春解冻10 cm时开始细做床。结合做床施入腐熟农家肥和苗床调制剂,施后用耙子均匀平铺在床面上。

2.3 适时播种

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 ℃,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 ℃时,应采用弓棚农膜覆盖育苗的方式适时进行播种,做到适期早播种。东丰县一般在4月8—15日集中播种。播种时应严格控制播种量,旱育苗的播种量一般控制在100~150 g/m2,简塑盘每盘50~60 g,隔离层育苗200 g/m2,稀播培育壮秧[2]。

3 精细早整地

翻耕整地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田面内高低差不过寸,有利于水稻抛、摆秧。翻耕整地越早越好,秋翻好于春翻,早翻好于晚翻。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土块细碎,草籽、病菌和害虫冻死,减少病虫草的危害。翻地深度秋翻地要求20~25 cm,春翻要求15~18 cm,冷浆地深些,砂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精细整地,水找平,达到寸水不露泥为止。

4 适时早插秧

插秧时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最低温度14 ℃,泥温13.7 ℃,叶片生长温度是13 ℃。东丰县一般在5月18—25日集中插(摆)秧,坚决做到不插6月秧。插秧或摆秧密度为30 cm×(20~27)cm,每穴插基本苗2~3根。采用抛秧技术,抛秧密度严格控制在12~20穴/m2。

5 肥水管理

5.1 科学配方施肥

在水稻施肥技术上,要做到农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等多种元素肥料相结合,配施微量元素,确保水稻正常生育。根据东丰县水稻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施肥量为施纯氮110~130 kg/hm2、纯磷75 kg/hm2、纯钾100 kg/hm2。其施用方法:一是一次性全层施肥法。在水田整地前把水稻复混肥一次性施入,利用机械翻耕或旋耕作用,将农肥和复混肥一次性均匀地施入耕层中,达到全层施肥的目的[3]。二是分期施肥法。将水稻复混肥分期施入水田中,即70%的复混肥在水田翻地、旋耕或耙地前施入,作为复混肥全层施肥。剩余30%的复混肥,在水稻插秧返青后及时追施,以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三是化肥施用方法。磷肥全部作底肥施用,钾肥2/3作底肥耙地时施用,1/3作第1次穗肥施用,氮肥以底肥、分蘖肥、补肥、穗肥、粒肥按20∶20∶30∶25∶5的比例施用。

5.2 合理灌溉

用水管理上,适宜采用浅水分蘖、湿润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即水稻返青阶段灌3~4 cm深水护苗;水稻分蘖阶段灌2~3 cm浅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分蘖;水稻分蘖末期至成熟期采取间断灌溉的方式,每隔3~5 d灌1次跑马水,至黄熟期排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保证后期成熟[4]。

6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全面实行化学药剂除草,保证水稻正常生育。

7 参考文献

[1] 王丽红,柴洪燕.高寒冷凉山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2.

[2] 周丽芳,毛盛河,王小明,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115-117.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育苗;插秧;本田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91-1

1 水稻育苗

育苗移栽是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生长季节,延长水稻的生长期,避免后期低温的影响。“秧好半年稻”科学地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1)选择秧田。秧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高,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杂草少,无病虫,离水源近,排灌方便,离本田近的地块;也可以选择庭院的菜地作秧田,既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和保温有利,又便于及时看管。秧田面积的大小是根据本田面积、品种分蘖特性、播种量、栽培密度、育苗技术水平等条件确定。一般秧田和本田比例为1:30~40。

(2)整地做床。春天整地做床应尽量提早,当地面化冻6~8厘米时即可用铁锹铲冰稻茬(早了铲不动,晚了不好铲)。当地面化冻8~10厘米时可将苗床浅翻约8厘米左右,打碎疙瘩、耙平。也可以只除净稻茬不翻耙,而运来肥土在床面上平铺厚3厘米左右。做床一般在4月上旬。做床时要把苗床平整到与周围成水平,细致耙平。苗床宽1.2~1.5米左右,床高10厘米左右,床长可根据需要确定。苗床的四周要挖10厘米深,40厘米宽的步道沟。

(3)适时播种。播种前10多天,要进行晒种2~3天,并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播种前5~7天,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与浸种,消毒浸种前,要除去种子中的秕粒、病粒和杂质。水稻育苗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播种前要将苗床上的土喷或灌湿,并用平板将苗床推抹平,待床面晾晒至无水和稀泥时即可下种。播种要均匀,种子播撒在苗床上的密度以能看见床上的土为宜。然后用铁锹或笤帚等适宜工具,将种子本身厚度的2/3抹压或拍压于湿土中,再均匀地撒盖上备好的覆盖土。覆盖物的厚度在1厘米左右,切忌过厚,一般以不露种为宜。播种覆土后,用当地普遍使用的苗田除草药,按说明喷洒,封杀杂草。喷药后,要马上将备好的弓条在离种子边线5~8厘米处插入土中,架起中间高30~40厘米的拱架,弓条与弓条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0厘米左右,然后用草绳把各支架在顶端位置串联拉紧,用长40厘米的结实木棒固定在床的两端。架子搭好后要立即覆盖塑料膜,要将塑料膜拉正、拉紧,用铁锹或其他适宜工具把塑料膜的四边掖入支架外边的土中,并再抹压适当的泥土,使塑料膜绷紧,最后在塑料膜上用草绳拉“W”形的防风绳,每起落一次草绳,使用40厘米长的结实木棍将草绳打结斜插入床边固定一次,一般每边2~2.5米固定一次。

(4)秧田管理。床面要保持湿润,床内平均温度要在10℃~25℃之间。超过25℃时应把苗床两端的膜打开放风,防止出现35℃以上的高温。将气温稳定在15℃以上,秧苗达到3~3.5片叶时,要进行大通风炼苗,苗床四边开的通风口要日开夜盖。炼苗2~3天后可灌一次蒙头水过床,后用浅水护苗。此期间可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在上午8~9时揭膜追肥。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插秧前10天左右可彻底揭膜,并再次灌水施肥。这样育苗,可使秧苗壮、齐、旺、无病害。

2 水稻插秧

水稻插秧一般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进行。

(1)泡田整地。泡田前要先将本田的田埂做好。做田埂要根据地势的高低而定,要有利于以后水的管理。泡田后,要用工具将地耙平耙细,留1~2厘米深的水插秧即可。

(2)起运秧苗。在整平的苗床上平铺孔膜或尼龙丝袋(单层),再在上面平铺2~3厘米的肥土,便开始育苗。这种方法在秧苗管理上要多费心,但起运苗却很方便,只要从一端掀起垫膜,需要多大的块即可断开多大的块,装入拖运工具上运往本田,按需均匀撒开。如果是远途运输,可将秧苗成小片圈起,一捆一捆地装车运往本田。

(3)全理密植。目前仍采用大垄单行移栽方式。一般行距为30~33厘米,穴距10厘米。它的优点是便于管理,通风透光,高产稳产。带土进行移栽,可手工插播,也可以进行机械插播。

3 本田管理

移栽水稻秧苗的稻田叫本田。本田管理的内容很多,有不同生长期的水层管理,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1)苗期管理。秧苗移栽后通常要经过5~10天的萎黄时期称为缓苗期。这一时期的关键是促使新根快发,加速返青。因此,要浅水管理,水层不能超过3厘米。有经验的农民在插完秧3~5天马上追施青肥,施肥量约占总量的30%,此期间要注意预防潜叶蝇和水稻象甲,如果插秧前在苗床上喷药防治,既省工,又省钱。但并非一劳永逸,插入本田后仍需留心观察,一旦发现虫害还需及时喷药防治。

(2)蘖期管理。分蘖期的主要特点是蘖的发生和生长。同时大部分的叶片和根系也都在这一时期生长。因此,这一时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早生快发,保证有效分蘖的数量,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这一时期仍需浅水管理,达到水浅不露泥即可。分蘖期大量长叶、分蘖,需氮肥最多,大部分农户在插秧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施肥量约占总量的50%。此阶段要注意稻瘟病和水稻象甲及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3)节孕穗期管理。这一时期一方面进行以茎秆伸长为中心的营养生长,另一方面进行以穗为中心的生殖生长。幼穗的开始发育(群众叫作胎),标志着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这个阶段管理上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株壮、穗大、粒多。此阶段的水层可保持3~5厘米。并视水稻的长势和地力酌情追肥,施肥量约占总量的20%。此期间要注意稻瘟病、二化螟和水稻象甲及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北方水稻;栽培技术;典型病害;防治方式我国北方地区要想实现水稻高产,就必须提升水稻栽培技术,根据北方的实际自然环境从育苗、施肥、灌溉等方面入手,一方面取得高产量,另一方面坚持生态友好的原则,最终达到高产、增产的效果。接下来,笔者将对水稻主要栽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北方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一)育苗技术

在播种时应该掌握恰当的时间,播种精细均匀,培育出适龄状秧。应用精苗精栽的培育方式,将挑选出来的精苗进行扩行稀植,通过调整秧苗之间的行距完善栽种空间结构,使得精苗的有效、高效的器官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适当抑制无效、低效器官的生长,建立起安全性较高的支撑系,避免出现倒伏现象。

(二)灌溉技术

在水稻灌溉谷草衡中,应该根据秧苗生长的时期不同以及东北地区不同时间雨水量等气候条件的不同对灌溉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在苗期植株怕涝耐旱,这一时期则应该减少灌溉频率或者不灌溉,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占百分之六十左右。到了拔期以后则要增加灌溉量,浇适量小水。到了大喇叭口期要特别注意,这一阶段如果灌溉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植株的成活率,导致水稻减产,所以应该大大增加灌溉频率,保证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水稻水量需求最大的时期是抽穗期,在这一时期必须要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随时准备增加土壤水分。

(三)施肥技术

就施肥来说,种植者必须建立正确的认识,并不是施肥就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在不同的阶段水稻对于肥料有着不相同的需求,种植者需要对土壤的成分进行检测,掌握测土配方这一技术,及时对土壤肥力的实际供给情况充分了解,控制施肥量,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水稻土壤肥力充足,同时还能够降低肥料浪费。

(四)科学管理,正确掌握收获时间

杂草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因此种植者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普遍会应用除草剂,要想不影响到水稻种植的质量,除草剂的使用必须适量,避免除草剂药害影响水稻生长,减少土壤中的药物残留。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对稻田进行排查,发现缺苗及时增补,提升土地利用率。在水稻成熟以后应该正确掌握收获时间,太早或者太晚都会对水稻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通常整个稻田的百分之九十的黄籽粒色泽亮、硬度高为最好的收割时间,一些特殊的晚熟品种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收获。

二、典型北方水稻病害及防治方式

(一)恶苗病

恶苗病是水稻苗期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北方地区的不同稻区都会出现,普通的会造成15%~25%的减产,严重地区甚至会造成40%~50%的减产。恶苗病发病时期会出现植株细高的情况,同健苗高度相比高出三分之一左右,极少数的病苗比健苗矮小,叶片颜色淡、略窄,根系不良发育。绝大多数的病苗苗期就会死亡。对于恶苗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在品种选择是拒绝选择带病的品种,择取抗病高产的品种。二是将5000倍稀释25%咪鲜胺作为浸种药剂,选择0.5%咪鲜胺作为种子包衣药剂。三是秧苗针叶期1500倍稀释25%咪鲜胺乳油做喷雾,发现病苗及时清理,每亩地使用40ml水稀释25%咪鲜胺乳油进行喷施。

(二)纹枯病

纹枯病发生时可以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两种办法,其中农业防治是在春耕灌水时将浪扎浮沫带出,于水稻田外深埋或者烧毁,避免出现病草还田情况,保证充足的基肥,控制使用氮肥,增加磷钾肥,降低苗期猛发以及后期徒长、贪青倒伏的状况。而药剂防治则可以对往年发病较多的稻田在栽种10到15天的时候使用4kg20%的稻脚青拌40kg细土,撒入田地杀菌,在发病的初期则可以使用100ml5%井冈霉素兑入30到45kg水进行防治,使用时将药剂喷在水稻病害部位,每7到10天一次,喷2至3次效果最佳。

(三)稻瘟病

稻瘟病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水稻的每一个部位,并且在水稻种植到成熟整个时期都可能出现,稻瘟病因真菌引起,危害最为严重,严重的可能导致水稻田颗粒无收。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三个,其一,要根据北方地区的积温与气候情况挑选抗病品种,避免种植品种单一,合理布局种植结构。其二,科学管理水肥,掌握符合实际情况的灌溉技术,按时晒田。在施肥时应施足底肥、及时追肥,使用农家肥,增加钾肥和磷肥。三是在病害发病之初使用60到70ml40%稻瘟灵乳油或者100g20%三环唑粉剂按亩喷洒,重病害稻田区喷两次。

参考文献:

[1]刘刚.浅析水稻种植常见病害及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4,08:40-41.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4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水稻作物的生产具有巨大的作用,该技术在应用中,能够降低水稻生产中的投入,提高效益,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伤根缓苗等。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对水稻直播技术的应用中,由于温度和气候等自然问题的原因,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更加的显露出来。为解决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问题,必须遵循一定的栽培管理原则,并对一些药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保证该技术的科学应用,这也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水稻直播技术的优势

水稻市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两会作物,我国对水稻机型种植的历史非常久远,。本文在这里对水稻直播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稻高产稳产。直播稻能够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分蘖期相对提早,而且不受阻,主穗和分蘖穗整齐一致,提高了总穗数和成穗率,有利于获得高产。(2)节省劳力。由于直播不需要育秧移栽,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并节省秧田。(3)生育期缩短。直播水稻省去了移栽的环节,没有返青缓苗的过程,因而生育期一般比同一品种同季移栽的水稻缩短 2~3 d。(4)节本增效。由于直播稻省去育秧移栽生产环节,可节省投劳,减少投资,实现节本增效。(5)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产。由于水稻直播简便易行,节劳省工,省投资,有利于推动水稻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6)有利于实现农艺与农机结合,水稻直播整田、播种、施药和收割均可采用机械化操作。

2 北方水稻直播栽培管理的主要原则

在我国北方进行水稻的栽培,需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的特点,由于我国北方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较大,在采用水稻直播技术进行水稻的栽培和管理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保证技术的科学应用。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播量宜大原则,前面已经分析,北方直播水稻应以穗数型或穗粒兼顾型的产量构成为主,而在营养生长期相对缩短、分蘖时间相对减少的条件下保证穗数,要么选择分蘖势强的品种,要么选择大播量下依靠主茎成穗,前者对品种要求较高,不宜实现,后者则相对简单,靠加大播量即可实现。 (2)管理前促原则,由于直播稻生育期缩短,特别是营养生长期缩短幅度明显,前期生物量往往偏低,对后期产量形成不利,这就要求在田间管理上要采取前促原则,使直播稻前期尽量形成较高的生物产量,在肥料管理上,基肥适当减少,蘖肥适当增多,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分蘖末期至抽穗期,即幼穗分化期,也叫长穗期),要适当补施穗肥,在水分管理上,可以不必进行晾、晒田,以充分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3)化控促早原则,直播栽培无论是采用偏早熟品种还是当地主栽的正常育苗移栽品种,后期的灌浆成熟期都比较紧张,喷施促早熟化控剂,可以加快灌浆速度,确保安全成熟。

3 北方水稻直播栽培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水稻的直播技术能够提高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其产量,这为水稻的生产提供可巨大的效益,也为自身长造出了极高的利益。但是在我国北方要进行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还需要对下几点问题进行细致地研究。

(1)直播稻生育特性的变化。水稻在直播栽培时,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在不同播量、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下生育时期的变化。(2)光敏感性与直播的适宜性。水稻光敏感性不同,穗分化时间和抽穗时间不同,营养生长期和灌浆结实期长短便不同,齐穗期积累的生物量也不同,最终形成的产量自然就不一样。 前文述及光敏感品种适宜直播栽培,只是笔者的思考和推断,是否正确,尚需验证。 因此,明确品种的光敏感或钝感特性对于直播栽培的利与弊,能为正确选择直播品种提供科学的依据。(3)直播栽培的播种下限温度。 北方粳稻芽期的耐寒能力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深入研究粳稻品种的耐寒能力,筛选抗寒能力强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利用春季温光资源,延长直播栽培的有效生育期,为创造高产奠定基础。(4)直播稻独特的高产生理基础。 直播水稻由于没有育苗移栽环节,生育期相对缩短,群体生长动态和产量形成过程都有不同于育苗移栽栽培的独特之处,深入研究直播稻独特的产量生理基础,对于实现直播栽培的高产更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4 展望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水稻生产方式必然向机械化、轻简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水稻直播栽培因符合这一发展趋势而在未来水稻生产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一些省份适宜地区的自发应用已经体现了这一生产方式的蓬勃生命力。相信在明确直播栽培的独特产量形成规律和栽培措施的基础上,水稻直播栽培必将成为现代稻作生产方式的主要模式之一,北方水稻直播栽培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愈发完善、成熟并广为应用。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 水稻;现代;栽培技术;苏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053-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生产也在向以优质为主兼顾高产的方向前进[1]。现代水稻栽培技术较传统栽培技术有了本质区别。现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苏中地区现代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其总结如下。

1 精选稻种

水稻的品种和质量是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选用水稻品种需要满足优质、高产、多(高)抗的原则,兼顾抗性与优质、高产的关系。应选取正常成熟、籽粒饱满且发芽率大于95%的稻种,再结合苏中地区稻麦轮种种植模式和气候条件,一般选用丰优香占、扬粳9 538、盐粳5号、宁粳1号等抗耐病较好的品种。为了减少生育期病害的发生,在播前可使用浓度为0.06%多菌灵粉剂对稻种进行消毒。

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有助于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根据苏中地区土壤和气候的特点,直播稻力求在6月10日之前完成播种,而插秧稻适宜在6月中旬进行插秧,要求秧龄控制在35 d左右,秧苗高度在14~l5 cm范围内,而且每株秧苗需带蘖2~3个。

除稻种品质和播种期外,水稻的种植密度也大大影响大米的品质。在播种前首先必须精细整地,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达到“早、平、实、通、净”等要求。直播田用种量为150~180 kg/hm2,播种必须均匀,基本苗控制在240万~270万根/hm2,收获穗数达到600万~630万穗/hm2;插秧田用种量为90~120 kg/hm2,基本苗控制在120万~150 万根/hm2,收获穗数可达510万~540 万穗/hm2。

3 科学调控水肥

3.1 合理管水

由于水稻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应结合水稻生长各个时期的需水规律,科学调节水分的供给量。对于直播稻,在播种后7 d内需灌溉深水8~10 cm;然后在播种后8~10 d中某个晴天开始晾苗2 d;晾苗后复水保持3~5 cm的浅水层;在拔节前7~10 d,为了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根系的生长,要根据稻苗长势采取适宜的晒田措施;在抽穗开花和灌浆阶段,要浅湿间歇灌溉、以浅为主,水深不超过10 cm[2]。而插秧稻要求寸水缓秧,浅水分蘖,浅湿结合,其他时期的水分需求量与直播稻一致。

3.2 科学施肥

以“前促、中控、后追”为原则,进行科学施肥。底肥要保证充足,尤其是磷钾类要充足,施标氮3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插秧后5~7 d补施氮肥150 kg/hm2。蘖肥在返青后(四叶期)追施,针对黄苗和弱苗,分2次追施,第1次追施氮肥150 kg/hm2、磷酸二铵75.0~112.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第2次追施标氮225 kg/hm2。幼穗分化期追施穗肥,追施标氮75.0~112.5 kg/hm2,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出穗后5~6 d,稻穗出现长势瘦弱、抽穗后叶色落黄严重的现象,追施粒肥,施尿素90~150 kg/hm2。施肥时田中需灌溉浅水,施肥后禁止灌水,待其自然落干。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直接危害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防治生长期的各种病虫害。纹枯病可能发生于秧苗期到穗期之间,以抽穗前后最易发生,易造成谷粒不饱满,甚至空壳,可用75%道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675 kg喷洒。稻曲病可能发生于秧苗期到穗期之间,以抽穗前后最易发生,易造成谷粒不饱满,甚至空壳,可用30%洁苗乳油375 mL/hm2对水675 kg。穗颈瘟为常发性、气流性病害,危害水稻穗颈节,形成白穗或瘪粒,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稻飞虱在稻丛中上部叶片上,吸食稻株汁液,易引发和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可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450 g/hm2对水675 kg喷施。稻纵卷叶螟在孕、抽穗时期最易发生,极易造成植株枯心或白穗,可用98%巴丹原粉450 g/hm2,拌细土375 kg撒施。

4.2 草害防治

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特别是直播方式)大规模推广,稻田杂草的发生日益严重,导致实际草害面积加大以及草相变化复杂等。杂草不仅与水稻争抢养分,而且还容易滋生病虫害。对于直播稻而言,可以通过结合人工拔除杂草,采用“一封,二杀,三补”方式进行化学除草。“一封”是指在播种后4 d内,喷洒浓度为0.2%扫氟特和0.04%苄磺隆的混合溶液750 kg/hm2,以控制杂草的生长;“二杀”是指在播种后15~20 d,当秧苗长到四叶期时,在分蘖肥中拌入爱农加苄磺隆,再次扼杀杂草的生长[3];“三补”即针对稗草和莎草等具体的杂草,施加对应的除草剂,例如针对稗草,可施用杀稗王450 g/hm2。对于插秧稻而言,可采用2种有效的方式去除杂草:一是移栽前除草法。即在水稻移栽前40~50 d灌溉“跑马水”,使土壤保持湿润诱发杂草,再在移栽前10~15 d内,喷洒24%百草枯除草剂450~900 mL/hm2。二是移栽后除草法。对于移栽前未除草的田地,可在移栽后5~7 d内,拌土撒

施50%丁草胺乳油2.25~3.00 kg/hm2,为了彻底根除杂草需保持水层7~10 d。

5 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成熟的水稻不仅能够减少田间的损失,还可以防止稻米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水稻的最佳收获期是在抽穗后40 d左右,根据水稻的成熟状况及时收获,水稻成熟的标准为90%谷粒黄化呈成熟状,穗轴有1/3变黄,部分穗基部有2~3粒青谷[4]。

6 参考文献

[1] 罗明,霍中洋,张洪程,等.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18-20.

[2] 蔡军,刘慧萍.稻米品质的主要内容及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59.

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6

1水稻演化

水稻演化过程中选择的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目的是保存和积累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有利的变异[3].按照目前的分类系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雌蕊植物)的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美国古植物学家Axelord认为大约在二叠纪至三叠纪时,由于季节性的干旱气候,被子植物形成于冈瓦那(Gondwana)大陆的热带高原开阔的季风区.也有人指出,被子植物在中生代早期就已经从裸子植物的谱系中分出,在三叠纪至侏罗纪时演化缓慢,直至前白垩纪才开始大分化[4].全新世早、中期东亚季风区气候存在千百年级的剧烈波动,古水稻在这个时期开始了起源与驯化过程[5].自然进化的原因是自然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例如在减数分裂(meiosis)的过程中,第一次分裂(meiosisⅠ)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与随机分离以及在第二次分裂(meiosisⅡ)时姐妹染色单体的随机分离都伴随着基因重组的发生.这样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既维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又增强了子代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创造一个新的变种平均需要几万年至几十万年.稻的驯化(domestication)是人类早期的栽培技术,这种情况或许在植物栽培开始时就已经不自觉地发生了.现在全世界稻属(Oryza)之下的种(species),经过定名并得到认可的约有20—25个.其中栽培稻只有两个种,即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和非洲栽培稻(Oryzaglaberrima).其余都是野生稻种.普通野生稻是多年生以宿根繁殖为主,也能开花有性繁殖.另外,也有一年生野生稻(Oryzanivara)以种子繁殖为主.野生稻的茎段再生力很强,种子生产力则很弱,种子落粒和休眠性很强,发芽不一致,一般为异花授粉.栽培稻则相反,茎段再生力很弱,种子生产力则很强,种子不容易落粒,休眠性弱,发芽整齐,通常为自花授粉.张德慈主张由多年生野生稻演化为一年生野生稻,再驯化成栽培稻.HikoichiOka等主张多年生野生稻直接驯化为栽培稻,一年生野生稻则是多年生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杂交所形成.其后,YoshioSano等发现了多年生和一年生野生稻之间的中间型野生稻,因而提出了栽培稻来自中间型野生稻的观点.野生稻种子在人造的田地里播种繁殖,通过栽培压力(cultivationpressure)的作用,性状逐渐发生了变化,也发生了籼稻与粳稻、水稻与陆稻的分化.从播种到收获的反复过程,野生稻变得更加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栽培稻[6].通常认为,稻的驯化是在从印度到中国这块广大地区所完成的连续的分散进行过程.栽培稻的起源地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普通野生稻的存在,原始古栽培稻的发现,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稻米文化证据[7].在综合生物学、地理学、考古学、古气候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上,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地大体概括为华南起源说、云南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说和长江中游———淮河上游说[8].稻的驯化是一种初步的、缓慢的作物遗传改良过程,一般需要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才能达到效果.

2现代水稻栽培技术

植物栽培(plantbreeding)实际上就是植物的人工进化.这种栽培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诱变手段,提高突变频率和按人类需要促成各种在自然界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的基因重组,乃至通过生物技术导入一些外源基因,丰富进化的资源.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工进化可在短短几年、十几年中创造出若干个新的生物类型或新品种[3]2.植物栽培的方式包括选择栽培、倍性栽培、抗逆栽培、诱变栽培、杂交栽培和基因工程栽培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在水稻栽培方面几种常用的技术.

2.1诱变栽培水稻

诱变栽培(inducedmutationbreeding)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生物体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包括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空间技术诱变等形式.国外曾经诱变成功超级矮秆早熟水稻品种“黎明”,我国也曾通过诱变技术自育成功水稻品种“原早丰”.变异的产生,归根到底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易位、碱基序列改变等情况,甚至还会造成细胞质遗传物质突变.诱变栽培水稻过程,一般应根据种子的处理状态(干种子、浸种或萌动种子)选择诱变剂量,理论上处理的群体应大于10000株.诱变处理的种子称为M1,通常M1的变异为隐性,因此M1不必选择淘汰,全部留种.隐性突变经一代自交至M2即可显现出来,应仔细鉴定全部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育出有经济价值的突变株留种.将M3分株采种,进一步分离选择,确定该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最终将M4中的优良“株系”中进一步选择,从而得到水稻新品种.空间技术栽培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等将水稻种子送至相应空间环境,在诱变作用下产生有益的变异.空间技术栽培具有变异广,遗传稳定的特点,出现大粒、高产、抗病等有利突变的几率高,能为选育优良种质提供丰富的资源[3]183-199.

2.2杂交水稻

20世纪以来,尽管水稻的栽培技术不断进步,但杂交栽培仍然是最主要的栽培技术.杂交水稻(hybridrice)技术无疑是水稻栽培发展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造福于世界人民.杂交栽培(crossbreeding)是指通过不同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进行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杂种优势(heterosis)指杂交子代在生长活力、环境适应性、繁殖能力和个体大小等方面都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我国在发现花粉败育型不育材料的基础上,转育出一批雄性不育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雄性不育系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经保持系授粉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而经恢复系授粉后,其后代又恢复了可育性[9].在揭示了光周期和温度对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影响的基础上,我国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选择的策略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功选育出了两系杂交稻[10,11].2.3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transgenicrice)技术是依托于突飞猛进的生命科学而发展起来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期,正当杂交水稻蓬勃发展的时候,水稻的遗传转化技术才初步建立起来.研究人员以水稻原生质体为受体,采用PEG(聚乙二醇)介导的电击法外源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并获得再生植株.时隔不久,运用基因枪进行转化的方法也在水稻中获得成功[12].1993年,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方法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这种方法也成为其后水稻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首先根据外源基因(如苏云金芽胞杆菌Bt蛋白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幼胚或成熟胚的愈伤组织,经进一步抗性筛选后,最终得到转基因植株[13].目前,转基因水稻在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以及抗除草剂等几大重要性状改良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