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1

关键词: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原则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篇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由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本研究认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切实体现学校办学的哲学思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时代,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从学生培养的层面来说是为了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进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由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必须基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切实遵循发展性教育教学理念,在最近发展区内多元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潜力。因而首要遵循的是《课标》,以作为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准绳。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三级体系的落脚点,其目的是实现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材观到课程观的转变,实现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现综合发展。这里所要把握的是教师的课程标准依据,改变只有教学大纲,只有教材现实中语言学意义上的不同文本解读式教学,而走向培养核心准则的多样化选材。因而,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需要。从当前的发展现实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其体现的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现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

事实上,学校教育教学中一直都很重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性作用,除了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之外,还有其他的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电台、广播、文艺活动等,形成现实性的音乐教学现实,一种更多指向政治权力活动化的音乐教育作用,虽然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但实质上是背离音乐教育教学的本真目的,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音乐审美感或者说音乐律动感。反思这样一种现实,就是没有将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形成体系。其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进一步可以明确认为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对学校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进行选择、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由此,为了推动音乐教育的最大育人目的,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首先实现将分散的教育实践活动做系统性的课程化体系构建,围绕着核心教育目标建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将其停留在实践活动层面或者是音乐课程资源选择层面,而应确实按照课程的开发程序实现规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学校在评估学生需求、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地方资源等方面也尤为重要。

三、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也是人具有的社会属性,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的,传统的文化衍生过程是人的复杂性所在。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其中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持续发展创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为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营养,能促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正如“读史使人明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涵盖内容繁杂,无法做到一一兼顾,而音乐校本课程正起到了补充作用,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化体系的开发,从而促使有效学习。传统音乐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流行音乐中有一股中国风的潮流,正是在现代音乐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从而使音乐呈现出新的文化取向。同时,传统音乐要想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存在的土壤,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融合,互相汲取营养,方能找到新的市场环境。因而,在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和关怀传统音乐、民族历史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探讨其与现代音乐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

当前的音乐教育实质是以精英化发展为主流,很多课程设置特别是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而是为少部分学生服务的,或者是为了音乐而音乐,或者是为了某种活动的需要,抑或是为了显示某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质上,任何课程的开设都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作用,其成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让人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基础,而非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软性冲突焦虑。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应是在弥补国家音乐课程上的不足,过于偏重课程的学科性意味和强烈的音乐知识渗透,忽略了音乐作为人生活需要本能性对美追求的自觉性,从而失去了音乐该有的创造性培养功能。同时,各种为了完成学校或社会赋予的表演性群体练习或组织参与给音乐课程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技能训练的意味,而失去了本身的音乐味。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更致使形成了虚假繁荣下的伪精英化发展路线,而作为培养具有普遍音乐律动感的课程窄化了,非主动功能性需求的精英化发展在音乐的创新发展上也差强人意。所以,从课程管理角度出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调节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之间的协调。其一,国家课程也需要在发展目标上趋向不同天赋需求的学生提供基础音乐平台,由此,在具体的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国家音乐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提出了要求;其二,正因为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也不同,所以丰富的音乐课程领域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对培养相同能力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架构,从而为学生基础音乐素养培养提供可能;其三,对于音乐天赋出众的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选修,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从而实现音乐精英人才的发展。

五、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文化、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需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卡西尔也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而符号的体现就是文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融合、相互尊重的社会,各种文化都应受到应有的适应社会的尊重和有效的传承。音乐作为传承久远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不同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中要体现“理解多元文化”。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也较为重视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国外音乐文化等等。甚至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几乎是以西方音乐为主导的,如,钢琴、五线谱、小提琴、吉他等等,而作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聚变的社会中越发失去生存的土壤,更别说一些少数民族音乐和“冷”音乐了。可喜的是,在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和地方特色音乐传承,如厦门地区就有学校将闽南地区的童谣、南音等开发为校本课程。然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成长经验中的地方音乐文化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交融的可能。因此,如何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发掘多样性的音乐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的经验性成长提供可能。

六、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的课程模式

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是当前关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课标》中提出学校音乐课程要“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鼓励音乐创造”。不管是音乐审美、唱歌、演奏还是其他形式的音乐课程,都强调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在活动化课程中让学生培养兴趣、体验音乐情感、掌握音乐感知能力等,同时在活动化的探索中有助于学生培养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具有较大的自,因此课程灵活性较强,从本质上也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中学习或者游戏中学习无疑是愉快的,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实现活动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可首先根据学生需要和课程标准设计活动式音乐实践活动,目前的各种学生音乐社团、合唱队、管弦乐队等都是基础形式;进而发展到主题式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地初步整理形成主题式课程资源包,为教学提供辅支持;最后再过渡到音乐校本课程化过程中。从综合影响或综合音乐素养培养和多元的学生个性化需求角度来实现逐步音乐课程体系。综合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也有助于将音乐情感、知识、技能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仅仅以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课时安排来进行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下,满足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0-42.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32.

[3]谢燕慧.复旦二附中“中国打击乐”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原则;策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24-03

一、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原则

(一)公共普适性

就课程功能定位而言,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对象应是所有学生。因此,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及课例研发,不应单纯地从某一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所开发课例应体现公共性和普适性,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学习,而不应有学科和专业的限制。

(二)非学科系统性

公共选修课程作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通才”教育课程,并不强调课程的学科属性。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同样不应强调学科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课例选题、内容组织、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都不应以某一学科体系为依据,而应关注其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三)流程规范性

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应体现系统设计的思想,注重整体化把握、个案化实施、程序化操作。按照一定的研发流程,精心选择和确定主题,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编排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设计使用策略,有效创设学习情境,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合理提供教学建议,科学设计评价量表,有效实施学习评价。

(四)研发微型化

基于课程属性及课时安排的特点,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的选题、目标与任务的设定、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课例研发的物化成果,都应微型化。每个课例的学习课时最长不超过16学时(即1个学分),也可短至2―4学时。

二、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策略

(一)基于需求驱动,兴趣为先、自主选择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要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由单纯的“学生选课”变为学生“定制课程”:传统的选修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内容都是固定的,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并不能自主遴选课程内容;定制课程则是向学生提供可拆分重组的开放性课程菜单,学生既可以选择课程(学习领域),又可从开放性课程菜单中自主选择内容,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增加新的内容,并重新组合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程模块。

在基于学生兴趣与需求确立课例主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定课例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设计活动过程、收集整理学习资源。这样定制课程的课例选题、活动设计、资源收集与整理过程,将课例研发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体现职教特色,注重体验、活动助学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内容选择及教学实施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既与普通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具有知识宽度与深度的差别;又因其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在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学生选课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较普通高中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门类更多、选课面更广、师资更充足。

公共选修课程应不同于学科类必修课程及专业限选课程,一是体现在课程内容不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二是课程实施不再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听课为主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及实施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以任务和活动为主要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尝试和学习,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习得知识、体验过程、提升能力。

(三)实施系统规划,个案开发、模块组合

鉴于目前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因此各职业学校在开展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时,首先应根据公共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确立校本化的公共选修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若干相应的课程模块,诸如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体类、家居生活与健康类、实用技能与知识类等课程模块。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建设、逐一开发、逐步推进。

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以个案化的课例研发为基本方式,形成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例个案,组成微课程仓库,学生可根据需要从中自由选取,按照学时要求进行模块组合,以此构建个性化的选修课程。

(四)编制研发指南,研训结合、共建共享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门类多、知识涉及面广、学科领域跨度大,为确保课例研发工作的一致性及研发成果的质量,应在组织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之始编制课例研发指南,明确课例研发路径、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同时配以优秀课例作为范例,供教师们课例研发参考之用。

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应研训结合,边研发边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课程(课例)开发技术、提高开发能力;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完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课例研发成果的质量。

鉴于公共选修课程课例开发的繁杂性,应鼓励各职业学校的教师共建资源、合作开发、成果共享。建立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专题网站,既可加速课例开发进程,又可实现区域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孤岛”现象。

三、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技术路径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的研发流程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研发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的几个技术要点。

(一)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维度设定目标任务

公共选修课程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学生通过公共选修课程的课例学习可以拓宽知识面、学会技能,而更多的则是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方法,体验合作与分享、乐趣和成功,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

在课例研发时,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课例目标的设计,特别是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并依据课例目标,具体分解学习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提供实施建议。

(二)服务学生自主探究需要,全方位整合课程资源

资源配置与整合是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重点任务,也是确保课例研发与实施顺利推进的基础性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例实施的质量。从服务课例实施的角度看,可将教学资源分为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两大类。

条件性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及环境等因素,虽然不是完全由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力量能够决定的,但可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发。在课例研发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争取并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

素材性资源直接作用于课程,这是课例研发过程中应重点开发的,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等,以及现有参考文本、音视频等素材,师生应共同对这些素材进行广泛收集和提炼整理,必要时可自主创作。

(三)以学生活动体验为主线,情境化设计教学过程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实施任务与活动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感、习得知识与技能。课例教学过程设计应以学生围绕主题而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线,有序安排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开展观摩、探究、研讨、展示等各类活动。教师应适时、适度给予学习指导与建议。

教学过程设计应重视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认知环境、行为环境和情感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是“有情之境”。不仅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如学习设施设备的准备、学习场所的布置等;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的创设,如以影像图画将学习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以故事、游戏、生活案例等创设问题情境,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与欲望,等等。

(四)关注学生主体参与过程,多元化实施学习评价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3

学校近十年来不断探索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规范校本课程的设置,建设适应企业需求、学生未来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特色课程,并以此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学生职业发展及终身发展优先原则。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入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

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原则。校本课程建设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在课程建设中,除专业技能课外,还要建设专业拓展课程,拓宽就业岗位,实现一专多能。

学校课程资源可建设原则。职业学校课程建设需要软硬件条件的支持,在课程建设时,要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软硬件设施。

符合教师队伍课程开发能力原则。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学校要为教师开发课程提供培训,以满足课程开发的要求,同时,教师根据个人的爱好、专长、知识结构,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

专家引领团队合作原则。在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的过程中,课程专家的作用是弥补学校教师存在的缺陷,在理论基础、科学方向、技术方法等方面起指导和引领作用。

校本课程建设的流程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专业性,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可能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应当是一个更加彰显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过程。

学校将校本课程建设分为十一个步骤:学生调研、行业企业调研、校本课程申报、课程试运行、组建开发团队、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讲义、课程审核、课程实施软硬环境建设、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与改进。

打造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初步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框架。专业课建设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与专业相关的校本课程建设,体现各专业的职业特色。根据专业设置、企业调研、学生调研,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了分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框架,校本课程分为专业拓展类、专业取证类、人文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健康类等。

创新理念,及时开发新课程。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了解企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及时发现相关专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开发新课程以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例如,随着社会发展,茶艺馆、咖啡厅、酒吧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将原来的茶艺、咖啡、调酒等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校本专业课程。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4

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大而全,使校本课程特色缺失;再如校本课程的实施缺乏活动性,使学生主体个性失落;还如地域资源和人力物力资源等课程资源重复开发,使课程资源无序浪费。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 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 ,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有关精神,现就本地区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特编制了《富阳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校本课程及其功能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 学校特色 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学校 办学特色 。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比例要控制在课时总量的 10%-25%,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3、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的有机结合,促使资源开发与校本特色同步发展,学校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同区域的学校要积极配合,走合作公关之路,避免学校与学校之间重复开发的弊端。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

要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和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要建立在对学生发展需要评估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为宗旨。根据课程开发内容的来源,可以把课程开发活动分为三种类型:选用、改编、新编。课程选用是根据学校的 办学目标 制定出课程选择的标准,依据标准从众多可能的现有课程资源中选择比较适合的课程;课程改编是教师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 ,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课程新编是指所有的课程成分都是依据 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校本特色资源 由教师新开发的,不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五个阶段:

1、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2、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的需求和建议。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④学校的优势。⑤家长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3、确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订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4、组织与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附课程介绍)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纲要》。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可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可按科目分散安排,但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初中、小学每周至少 1课时,并要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统一管理。

校本课程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 1-2年级,根据儿童广泛的探究、操作与表现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在参与性的综合学习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发现特长,避免过早的专门化教育。小学3-6年级应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用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到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各种机会,避免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中学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开发序列化的课程,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注意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学校要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学校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应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

学校要定期评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为制定新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服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组评价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进度计划,为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作好准备。学校要定期检查部分教师的教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自己的教案,并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结果,小学采取等级加评语,初中采取学分加评语的方式记录。原则上每个初中学生每学期要选学一门校本课程,完成规定课时的给予 2个学分,成绩突出的最后奖励1个学分,初中三年累计取得12个学分的,准予毕业。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组织管理。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5、评价。包括课程的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要贯穿在课程开发的各阶段。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学校课程的设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六、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到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

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方面的一般性规定,是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2、《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门课程名称及其简介,简介以200字为宜。

3、《课程纲要》是教师自己任教的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

《课程纲要》一般要包括下述内容:

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

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要求写3~5点;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计划管理。学校要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在每学年实施前递交给各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审议。教育局主管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请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结果。没有经过审议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不得在学校中实施。每学年的8月底前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各校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制定方案、培训教师等准备性工作,9月份正式实施。

3、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进我区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目标:

(1)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地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特色;

(2)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3)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

(4)组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5)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的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权利。

2、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

(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

(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实验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

(7)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自主形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必须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重在开发”的策略。

“针对校本”,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在开发”,就要切实掌握好“六个把握”。

——把握一种模式。即采用菜单式开发模式,这样易于实施,有助于校本课程、师本课程走向生本课程。

——把握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巩固和强化现有的课程,通过将学校已开展的活动课与选修课,课题研究项目,经常性、有目的的举行各种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开发的特色项目等内容规范化、系列化、目标化,随之开发出校本课程;另一条途径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创生新课程。

——把握四个环节。第一,是调查分析,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学校有哪些资源?教师能做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等等;第二,是规划,通过规划确定行动目标,选好开发人员、制定操作方案、编好课程纲要;第三,是实施,关键是成立一支志愿军,通过团队协作、小组作战等方式得以落实;第四,是评价和改进,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性、可操作性和利弊,加以改进。

——把握四条思路。注重推“陈”出新,借鉴出新,改造出新,发展出新,努力推进选修活动课程化;校园活动目标化;隐性课程显性化;实践研究系列化。

——把握五个理理念。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师主体的开发程式;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民主公平的教育观念;个性化的价值追求。

——把握五条原则。继承与创新并重原则;求稳与思变并举原则;师生主体性原则;动态生成性原则;过程发展性原则。

(二)校本课程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和课程研究的两个界面组织。第一个组织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社区代表组成,其职责是确立目标、建立制度、落实教师、安排课时、确定场地、强化社会、沟通协调和实施评价;第二个组织根据选定基础上的课题,由同学科或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其职责是制订方案、明确分工、相互研讨、合作教学、编写教材、评估学生等。其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哲学,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的需要。

2、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通常情况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为: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框架——编写课程纲要——编制教学方案——开发评估工具。

3、加强教师的培训。各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增强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行动研究的习惯,树立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4、各学校既要各具特色,扬己所长,又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

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特点和中小学学生身心的特点,评价中应遵循“追求结果,更重过程”和“着眼发展,注意激励”的原则。树立评价时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慎用横向比较的传统评价方法,提倡用发展的眼光,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处在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2、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按不同类型的课题而定。一般要抓住三个要点:

①学生态度评价:表现在其认真参加每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能否与同学合作等等。这方面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全过程进行体验评价的,建议采用档案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

②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是对学生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等进行评价。

③学生能力评价: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应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在活动过程的探索创新精神,如质疑,大胆的设想、独特的建议等等应予充分的肯定。

3、评价手段

校本课程的评价手段灵活多样,要对“档案袋评定”、“协商研讨式评定”等评价方法进行有益尝试,但应立足学生参与。评价采用等第制或学分制,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等,在实践中要及时总结这方面做法和经验。

五、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目标,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提供基本教学材料。

1、校本课程教材必须与各学科知识点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校本课程教材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可能的情况下,校本课程教材和某些学科教材综合使用。

2、注意联系实际的问题。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应大多是适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某个问题或小专题,这些小问题或小专题可以是人文类的,也可以是科技类的,既可源自社会领域,也可源自自然领域和人自身领域,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跨学科式的,既可偏重于学术性、理解性、思辩性,也可以偏重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但这一切问题不同于学科教学中的学业问题。

3、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统一的

东西,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资源、

条件而确定的,同时校本课程教材的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带有不确定性,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与结

果往往是多元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预见或模糊不清的。某些

校本课程的原则范文6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学校

作为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论,由于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视”:一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社会生活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二是重视课程对象,即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重视儿童的活动,强调做中学。陶行知的这种课程思想称之为生活课程理论。

一、传统课程的三大弊端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教人用脑不用手、理论与实际脱离、读书与生活脱离、说的与做的脱离、学的与用的脱离。反映到课程上,就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实际、不符合生活实际、不符合个人生活的需要、不符合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批判传统教材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理论,并给出了编写生活课程的“五大原则”,鉴于生活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核心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与和谐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来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用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指示我们说:做什么享用什么书。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意思就是说要为“用”而编书,为“用”而读书。部颁、省颁计划、大纲、教材往往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的特点,更不太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之体现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特点。

(一)社会、个人及生活事业本体需要的原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活的国民的场所,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教学就应该满足社会的种种需要。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专用的职业教育教材,所采用的职业教育教材不能较好的适应残疾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个人社会工作生活的具体需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学校要考虑到残疾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事业工作可能的需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把握好残疾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纳入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之中去,有的放矢的开发适合残疾学生谋生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

(二)以实际生活为中心的原则。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社会实际生活主要有五种,即: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和社会改造的生活。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必须以残疾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对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五种生活可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弱化社会改造的生活,强化健康的生活和劳动的生活,使残疾学生适应社会和能够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内容。 转贴于  (三)“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的原则。这种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优先的原则,指导我们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将来谋生所迫切需要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的反问自己,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需要优先掌握的,并且要考虑哪些内容是最需要的,哪些内容是次需要的。

(四)“活”的生动有趣的原则。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情绪情感体验。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要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吐故纳新,紧扣时代脉搏,构建连续、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