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1
技术变革推动企业转型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引领变革的技术趋势超越了传统IT的范畴,正在推动企业核心业务的转型和创新。
微软公司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Alain Crozier)骑着最近在北京大街小巷“很活跃”的摩拜单车,头戴HoloLens与大家见面。他表示,86%的CEO相信,未来五年内,数字技术将是驱动企业转型的首要动力。数字化转型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席卷全球,未来五年商业格局将会改变,各行各业都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柯睿杰表示,微软已经将智能云Azure、发掘大数据的SQL Server 2016、企业混合云平台Windows Server 2016,以及最新推出的Power BI数据可视化服务,这些一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
智能云平台作为微软三大项目的核心,也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坚实基础。据介绍,Azure公有云已经覆盖全球38个区域,并在30个区域实现正式商用,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有85%的企业采用了微软云服务。
微软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Power BI可以将来自SQL Server 数据库、分析服务模型及其他多种数据源的业务数据整合到同一个仪表板上,形成实时更新的仪表板视图,并且在各种移动终端上显示。中国市场推出的Power BI服务由世纪互联运营,用户可以使用Power BI Desktop 创建丰富的交互式报告,并使用运行于Windows、iOS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设备的Power BI Mobile应用访问数据仪表板。
微软也一直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微软Microsoft Translator语音翻译服务,能实现包括汉语在内的9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实时翻译;微软认知服务目前提供人脸识别、情绪识别和计算机视觉3个API服务,利用API可以调用云服务,系统能从图片中检测、识别、标记人脸特征和情绪变化,并对图像中的视觉数据进行快速的分类、比对和处理。
“微软希望通过与本土生态系统的深入合作,让更多的中国客户利用微软的技术创新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占得先机。”柯睿杰表示。
微软解决方案四步助力数字化转型
面对技术革新给企业带来的颠覆,微软也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表示,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微软在提供技术创新、平台与服务的同时,还将通过密切客户沟通、予力赋能员工、优化业务运营、转型产品服务四步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首先,密切客户沟通。东方明珠作为国内最大的传媒上市公司,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东方明珠提出了以平台聚合为核心的“娱乐+”战略,开展多元业务融合与新业务的拓展。由此,以Azure和Windows 通用应用(UWP)平台为基础、以混合现实技术为特色,辅以云端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自然语言交互等,东方明珠与微软合作构建了“互联网新媒体平台”,通过统一的云平台与大数据系统,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加快“娱乐+”战略实施。
其次,予力赋能员工。Office 365可以提供企业级安全性和规范的数据、隐私保护措施。同时,云服务的特性减少了在系统部署和服务器运营维护上的大笔软硬件投入和IT运营费用。招商信诺作为保险服务企业也全面部署了Office 365作为办公自动化和远程协作办公体系的核心。跨平台、跨设备部署的Office 365特别适合以移动办公为主的保险业。
再次,优化业务运营。其实,已成城市“红色风景线”的摩拜单车正是基于微软的智能云平台。摩拜单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介绍道,随着摩拜单车在各个城市的推广,业务盘子逐渐扩大意味着单车数量、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数据都在增加,这给公司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加之,摩拜单车在近几月会向国际业务进军,所以摩拜单车想到与微软合作,将整个数据平台均迁移到了微软的Azure上,这样就可以免去很多人力成本,通过弹性伸缩、灵活扩展、安全可靠的云平台,可以精确地将全国几十万辆摩拜单车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
最后,转型产品服务。微软携手中国电信与大数据垂直领域合作伙伴clobotics,共同展示了基于Azure和混合现实的基站巡检。之前基站巡检需要人工巡检来查明基站问题,不仅受天气等因素限制还存在安全患,而F在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省了时间。据介绍,整个运维系统以Azure为后台,工作流程由Dynamics统一管理,通过网络与移动终端保持实时同步,并且全部人机互动操作都可通过微软机器人用语音互动来完成。在外场工作的电信工程师通过微软认知服务进行身份认证登录运维平台,依据现场数据和地图信息,操控行业无人机升空,并按照规划线路对铁塔基站进行定点巡检飞行。现场工程师可以通过HoloLens清晰地了解塔台工作状态,并通过网络将实时数据传回运维指挥调度中心。无人机可以对信号强度进行360度扫描,并将结果通过IoT Hub汇总到云端。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动互联网部副总经理马丹表示:“微软的先进技术能帮助运营商提高效率和增加运维的安全系数,使我们真正能够基于数据来指导工作。我们正在对这套解决方案进行系统集成和外场测试,如果一切顺利,将在2017年开始实地大规模部署。”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2
《锻造与冲压》杂志近年来在数字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希望能就数字出版的本质,结合单本科技期刊的特点,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为业界同仁提供一些粗浅的参考。
一、数字出版的本质特征
要了解数字出版的核心,必须要理解数字出版的本质。从编辑出版流程上分析,传统编辑流程一般为“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而数字出版的流程一般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两者相互比较,数字出版只是缺少了“校样处理”和“样品检查”步骤,其他内容处理流程并无不同。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数字化只是产品形态的改变,而阅读本质并没有改变。
二、科技期刊的特点
了解了数字出版的本质,我们再来看看科技期刊的特点。按照期刊内容,我国的科技期刊分为5大类:①综合性期刊,指以刊登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②学术性期刊,指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③技术性期刊,指以刊登新的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④检索性期刊,指以刊登对原始科技文献经过加工、浓缩,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编辑而成的目录、文摘、索引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⑤科普性期刊,指以刊登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期刊。
与社科类期刊相比,科技期刊一般具有固定的作者和读者,阅读群体较为专业,读者数量也较少,在做数字化转型工作时,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非常重要。而且鉴于科技期刊的特征,如时效性(文章内容要求新、求快、求好)、深透性(科技期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复杂性(文章插图、公式、外文符号较多,排版难度较大)等,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相对更加困难,阅读体验也相对较差,尤其在手机等阅读器上阅读,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锻造与冲压》杂志为半月刊,每月1日出版锻造版,15日出版冲压版。杂志作为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的一本服务于锻压行业的期刊,定位为综合性期刊和技术性期刊的结合体,希望打造一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信息、技术、产品、市场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杂志。杂志提倡“工业休闲”的主题风格,注重图片的表现,减少公式等纯学术性的内容,开辟了“资讯”“行业综述”“企业报道”等新闻、人文性栏目,整体来说,杂志的版式和内容比较符合也有利于数字化的传播。
三、科技期刊的互联网传播
据笔者了解,科技期刊的互联网传播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被知网、维普、万方等科技数据库全文收录,根据文章下载收益分成,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式,但有可能存在单篇文章作者授权的纠纷;②与平台类期刊展示网站合作,如读览天下、龙源期刊网等,但由于此类网站的受众较广,展示多为大众类、社科类期刊,所以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的平台还要收取高昂的电子杂志的制作费用,同样也存在单篇文章作者授权的纠纷;③期刊自办网站,可以将整本杂志电子版以PDF形式上传至网站,可供读者在线浏览或下载,基本上保持了期刊版式的“原汁原味”;也可以将单篇文章上传至网站,或制作电子报通过邮件定期发送到读者邮箱,读者可以通过点击链接上网站浏览。
目前,《锻造与冲压》杂志主要采用第三种方式进行互联网传播,而没有采取第一和第二种方式,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杂志定位为综合性期刊,所以内容方面要求严格,不刊登主要为评职称等而发的论文,而且很多为杂志原创性内容,出于对版权和品牌的保护,没有授权和第三方合作;②锻压行业是机械行业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相对较窄的行业,而杂志背靠协会平台,拥有非常成熟的读者资源,而且杂志主要靠免费寄送的方式发行,主要靠广告收入运营,所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意义不大;③杂志通过自办网站传播,保留了杂志网络传播的自,另一方面,也免除了与部分作者授权的纠纷。
四、科技期刊的移动互联网传播
目前,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阅读开始普及,为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和消费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以手机、手持阅读器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在科技期刊领域,笔者所接触到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摘取部分内容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另一种是将杂志内容制作成App程序,通过手机、Pad等手持式阅读器进行浏览。第一种形式无需缴纳费用,依靠腾讯、新浪等运营商提供的平台,读者用手机或Pad登陆社交软件关注订阅,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随时随地,及时方便;第二种形式需要科技期刊社将杂志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加工后,采用App封装的形式,在移动应用程序商店中付费或者免费提供。读者可以使用手机或Pad下载相关App程序,打开后就可以看到内容。科技期刊App发行主要以期刊社独自发行,或者由第三方平台如VIVA、ZCOM、龙源等制作发行。目前有的期刊还是以整本杂志的PDF版形式浏览,保留了原来的版式,可以有放大和缩小页面的功能,Pad等手持式阅读器因为屏幕较大,阅读体验还可以,但手机因为屏幕太小,阅读体验就要大打折扣;有的期刊已经开始专业制作适应于手机和Pad浏览的版本,将文章打乱根据需要重新排版,只刊登适合于移动阅读的文章,真正实现了从内容到版式全新的手机版或Pad版杂志。
因为经费有限和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锻造与冲压》杂志主要采取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效果较为显著。每期杂志出版后,由当期责任编辑精选几篇文章制作成“微刊”,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给关注的读者。由于是原创稀缺的内容,很多读者都通过朋友圈转发,使得扩展面越来越广,短短两月,关注人数已过千人,这在一个如此专业的行业,已经很不容易。至于App版杂志,因为我社人员有限,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发,而对外询价后,认为报价偏高,而且不是一次性投入,每月的更新都需要付费,所以暂时放弃了。但笔者以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日渐普及,肯定会制作出我们的App版杂志,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目前科技期刊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一部分依靠科研经费,一部分靠主办单位补贴,还有一些靠收版面费维持,仍有大部分刊物没有实现转企改制,很多还是靠行政,而不是靠市场运作,很多期刊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依靠平台类数据库的推广能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成收入外,单本科技期刊普遍缺乏数字化的能力和动力,但长此以往,必将对期刊的发展及生存造成巨大的危害,在强大的数据库集成商面前,科技期刊将越来越没有发言权,也将变得越来越懒于走向“数字化”,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3
在今天,我们在构建工业基础设施时依然是类似于电机、涡轮和物流机车等物理机器,表面上看来和十年前的情形差不多,但实际这些资产设备已经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工业设备逐渐走进数字化时代。
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大多数工业公司已经认识到工业物联网带来的重大好处,但有八成人表示他们没有一个成熟的计划来把握这个机遇,似乎获得物联网的那些好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随着工业设施中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成熟,企业现在可以轻松利用这一技术浪潮,通过连接实现高效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数字化成熟度。接下来的几年,工业制造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先进。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
人工智能给工业设备运营带来众多好处正逐渐被企业人员所认识,在资产绩效管理中利用机器学习软件算法,通过历史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帮助现场人员预测维护故障设备,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准确性、更高级的预警服务。
将复杂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实时性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AI技术创造更智能、可以自给自足的机器,同时能使生产线能应对各种需求的变化。
现阶段,很多企业仍然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连接所有工厂和车间的机器及设备资产,各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不同的数据可能会阻碍数据分析和市场决策。
但通过传感器通信更多的设备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资产业绩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组织和标准化数据输入,也可以增强企业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加自动化和准确的决策。
对于目前工厂运营的一些手动流程,如工作订单和日程安排检查都将实现自动化,从而简化维护实践并提高机器的性能。
数字双胞胎带来关键优势
数字双胞胎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真正的数字生态系统将为企业提供关键优势,为运营的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充足的动力。
预先定义资产如何运作和执行的内容,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构建资产的复制品。字双胞胎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每个资产的虚拟复制品测试,通知操作员关于设备的健康状况、使用寿命和性能水平。
在数字化基础上,企业完全有能力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对机器进行优化,以调整出生产线的最高生产力水平。对于过每年每秒都需要进行生产的企业来说,通过数字化避免意外停机,将可以节省数百万美元。
只要企业建立了更好理解整个工厂的运营情况的资产的数字副本,就可以识别出任何异常情况或表现不佳的设备,并酌情采取适当的措施。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这些数据最终可以匿名化并在整个行业内共享出云,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数据样本和更准确的参考。
对于一般的资产运营企业来说,其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会利用广泛的共享数据资源以及同行经验,将能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性能洞察力,进一步识别出设备的故障和性能问题。
增强现实颠覆设备维护
对于设备维护人员来说,并非所有的工业设备都可以接近。某些机器设备可能拥有数千个零件,而每个零件都嵌入强固的材料层,以及有可能是在世界上最恶劣的环境中运行。数十年来,在设备例行检查或资产显示错误需要维修时,都需在检查过程耗费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检查团队需要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以确定问题的真正所在。
医疗技术设备制造商必须对关键医疗系统保持检查。如果医院有感染,用于检测感染的设备需要立即反应。假如一个制造商的微生物设备有任何性能问题,它会使整个医疗生态系统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这此特殊设备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查。
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检验团队的工作模式,随着移动设备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双胞胎的支持,现场工作人员现在可以根据实时信息进行深入检查,而无需将设备脱机并进行物理分析。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4
关键词:数字实体化;艺术设计;转型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5-01
艺术设计有序重构的转型规律是以马克思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理论基础推断而来的。所谓有序重构的含义,即艺术设计的转型过程是沿着无序一重构一有序的过程循环往返,演化发展。分析媒介交替时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如何运动变化的,首先要从宏观整体的变化开始着眼,即原来稳定有序的艺术设计发展轨道被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冲破打乱之后,是如何解构和重构起新的稳定有序的发展轨道的。这就是有序重构规律所要解释的。往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介入是导致艺术设计引起混乱无序状态并将艺术设计推入转型过程的主要原因。正如英国学者贝尔纳,美国学者莱斯利.怀特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因素是决定性的,其他因素则从属于它。新技术一旦出现,它本身的生命和力量就构成了文化进步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打破了艺术设计原有稳定的发展状态,使其内部和外部要素发生变化,新技术的产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改变了人们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开始对于以前的设计风格进行抵触,这对于艺术设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造成了阻碍;而且新技术带动生产力的提高,设计载体和传播媒介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以前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手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信息传达环境的改变。显然,这种混乱无序的传达与设计主旨的要求是相掣肘的,而且艺术设计各个要素之间也是不协调的。这时候,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
然而,由于艺术设计的本质不变,所以其各个要素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交换,结合和吸收的方式,不断自我的重组,使得一些要素得到强化,一些要素得到抑制,另外一些要素与其他要素进行结合变成新的要素,从而改善和理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趋于有序化。同时由于设计师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审美的走向将设计要素进行调试,使其去除陈腐,增加新的意识思维,这样,艺术设计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逐渐重构,当达到设计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都能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彼此适应,相互吻合。而且艺术设计的内部要素,如设计载体,设计方式以及审美诉求等也都是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的。这时艺术设计将再次步入新的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所谓连锁感应规律,是指艺术设计内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感化效应,其中某一个要素擅变会引发另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变化,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协同,从而能够导致艺术设计的转型。艺术设计的规律不仅蕴含在系统状态的演化方面,而且贯穿于系统内各个要素,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方面,而反应这些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动态联系的规律就是连锁感应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在艺术设计转型中的特殊表现。
连锁反应规律的提出,指明了当某个要素的性质,状态,特点和作用发生改变时,就不能孤立的只研究该要素,要通过其发展变化以及和其他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感应联系,来很好的把握艺术设计转型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引导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
方向转移规律是指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是有方向的,方向多种多样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艺术设计的运动演化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从词义上来看,意味着指向哪一方和向着目标的方位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一切事物,只要有其存在过程,就要有方向;只要有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就要有方向”。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5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技术应用型 改革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18-03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面向系统控制的技术应用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以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为人才培养要求,华南农大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经过不断修订,围绕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分配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设置。如图1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构图。
从图1可见,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人文和社科实践、专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
人文社科实践包括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健康教育、毕业教育、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等,并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工科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还要具有社会道德品质素养、综合素质,具体有较好心理素质、工作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精神。
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为期为8周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技能训练。
真正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本科学习和专业实践各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专业实践环节包括整个专业的课程实验环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践等诸环节。
(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特征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及交叉性。这使得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围绕几个核心课程开展。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时代性,随着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等控制理论的发展,形成以经典控制理论为核心基础的控制系统建模和控制仿真;随着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形成以电力拖动为核心基础的运动控制、电机驱动技术和变流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形成以单片机、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的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分布式控制技术。
2.自动化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实践课离不开“系统与控制”,以系统控制设计和系统自动控制为目标,自动化专业各专业实践环节,都离不开系统的控制。
3.各实践环节具有连续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各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都是系统的设计,即使一个最小的控制系统都包含有执行器、控制器、传感器与检测等多课程的交叉与综合。
4.各环节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是理论课程的延伸。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实用理论,注重实践教学”。
(三)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自动化专业是新专业,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年青教师基础理论扎实,但没有工程实践的经验,在学生实践环节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2.自动化专业的实践环节往往以课程授课教师为主,内容设置以课程核心内容为重心,很少考虑已完成的和后续的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中的内容连续性,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和交叉,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使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能严格执行,实践教学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有些学生因畏难和懒惰情绪,跟不上进度,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蒙混学分。
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针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我校着重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有较高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应包括:实验室教师、课程教学教师、专业教学其他教师、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中高级工程师;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组建实践教学研讨小组,组织年青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和实习,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2.重视各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与衔接,构建内容设计合理、各环节前后具有连续性、科学性、综合实践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处理好各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教学,还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合理衔接,合理地设计、整合、开展与专业课程相应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和专业实习实践环节教学;以各实践环节为研究对象,组织相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研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各实践环节间能够合理衔接。
3.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因此,除了实践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实践和应用外,还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在不消耗更多教学资源的条件下,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学习优秀的、有能力、精力充沛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和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抓好各实践环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抓好实践环节教学的过程管理。构建和完善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体措施有:制订相应的实践性环节教学细则和实施方案,使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完善考核制度,规范和统一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全面科学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客观评价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建立各实践教学档案,制订存档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措施提供依据。
三、实践教学成果
华南农大自动化系自2001年开始招收学生,通过10年的努力和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无论是在校科研和实践活动,还是毕业就业情况,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通过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制作小系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学习的兴趣,不但完成了教学计划的实践内容,而且主动找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组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积极寻找和创造增加专业实践的机会。
2.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提高了就业率。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亲自设计、制作电路,实现系统控制,增加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熟悉了本专业的知识应用和实践,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就业率逐年提高,每年就业率达90%以上。
3.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成绩斐然,提升了学校学科知名度。在近五届学生(06级-10级)参加的比赛中,学生共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09年和11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ZLG杯”ARM嵌入式系统大学生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鼓励奖3项,其他省和学校竞赛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4.不断探索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中改进,自动化专业为工程应用服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特别是以实践能力为培养重心,实现人才培养工程实践和理论教学并重,使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大大提高。
本院通过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整合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符合专业技术应用型的特点,使学生能接受到较好的实践基本训练。同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工程素质及专业科学技术实践能力,促进了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董素玲.基于岗位能力“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8-150.
[2] 曹玉金,王雄,张昕.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增刊):1-5.
[3] 罗金明,李莉.工科专业文化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2(4):8-10.
[4] 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6):1-5.
[5] 宋起超,杨春光,乔爽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0(2):12-15.
数字化技术转型范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资源库;五库一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87-02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建设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将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的系统化的交叉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等众多领域,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至2013年,全国12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已有6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在校生超过27万人,从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已达1.2万人。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使近30万高职师生受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机电一体化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推动我国机电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环保的需要;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国外教学资源库相对开发得较早,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资源库开发方案与管理模式。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2011年、2013年分别启动三批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数控技术等2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资源的数量呈海量增长,而资源内容却与教学实际需求差距很大,资源利用率低,许多资源不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2)体现高职教学特色不鲜明。在高职教学中,技能训练、实验实习实训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目前建设的资源库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实操演示的资源比较匮乏。(3)教育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差。这一问题已成为资源库建设的瓶颈地带。
三、建设思路
通过研究,挖掘职业教育的优势,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理论上构建具有高职特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框架,在实践上选择制造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企业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整合学校、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建成涵盖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信息素材库、专业标准库、行业企业信息库、专业仿真实训平台的,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需要的交互式、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对接职业标准和典型工作岗位,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学院、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组建了专业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对邵阳及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以机床设备电气控制部分维护典型等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国家、行业职业标准,根据学生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形成“职业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岗位方向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模块,并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构建出资源库的“五库一平台”总体框架。
2.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构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主体、市场导向”的四元联动作用,构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机制,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以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为目标,跨行业和区域整合优势资源,聘请专家指导队伍,把握专业发展技术方向,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开发团队,利用网络信息专业技术力量合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3.资源库管理机制为保障,推动资源库建设持续更新。建立资源库管理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按边建设、边使用、边更新的原则,紧跟教学需求、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探索教学资源开放性建设机制,实现优秀教师、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四、建设内容
通过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合作,依托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以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为核心,以专业仿真实训平台为特色,以专业标准库、信息素材库、行业企业信息库为依据与支撑,完成资源的优化共享,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五库一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构建专业仿真实训平台。依托职教新干线构建操作与指导相结合、实践与考核相结合、实训教学与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仿真实训平台,用生动直观的交互式动画表现出实训过程。专业仿真实训平台由实训资源库、仿真实训教学、技能培训库三部分构成;实训资源库是构建基础,将实训仿真项目、实训仪器、实训典型案例、实训指导书、实训视频等分门别类的开发、整理;将实训资源库中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完成电力拖动、可编程器控制、电工基础等课程仿真实训及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为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者提供技能训练平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仿真实训平台总体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2.课程资源库。以专业教学团队为主体,联合企业,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维,构建开放、互动、实时的网络课程资源库,重点建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器》、《机械制造基础》、《变频技术》6门优质课程资源库。包括案例库、教学录像、学习指导、动画视频、多媒体课件、表格化教案、课程学习网站链接、试题库、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源并提供在线浏览和下载,在空间建立课程交流论坛、教师与学生可进行在线答疑与交流互动。随着科技进步,职业岗位要求变化,专业知识理论的发展,课程资源库随时更新、完善,以保持其可持续性发展。
3.培训资源库。在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按照维修电工、制图员、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工种鉴定标准,与邵阳三一湖汽、邵纺机、汉龙水电联合开发相关工种的中、高级工、技师三个级别的职业资格培训包、练习包;为校企合作联盟企业,神风动力、山立水电开发置身定做的技能培训包、员工入职培训包,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资源保障;与县级中职学校合作,为中职教师培训开发相应的师资技能培训包。使教学资源库不仅服务于校内,也能为兄弟院校、同行、同区域的企业使用,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4.信息素材库。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同研制开发由图片、文本、视频、动画、案例等数字化的素材库教学素材。
5.企业行业信息库。涵盖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企业专业技术资料、行业动态信息、招聘就业信息等,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提供资源。
6.专业标准库。除了收录“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技能抽查标准”还需要收录具有职业倾向的“岗位群职业资格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相关规范”相关内容。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推动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共享,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先进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以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等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教学资源、生产实践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保障,建成一个资源内容丰富、先进技术支撑、可持续更新的共享、动态的优质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章萍.加强高职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9,(12):168-169.
[2]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6):90-91.
[3]何晓青.高职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7):42-44.
[4]刘一兵.构建高职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价值工程,2012,31(7):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