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校本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剪纸的校本课程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1

1.校本课程实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校本课程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愉快地受到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意志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书法教师在严谨范写的同时,教育学生做人如写字,要“方正做人、文明做事”,绘画教师精心范画,器乐教师耐心地范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教师本身的这种严谨、耐心、细心、精心的品质,在学生身上得以潜移默化,久而久之,这种形象的示范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然形成了耐心、自信、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校本课程实施也给文化课学习中的“学困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使他们产生一股情感动力,并发生情感转移,找到发展的动力,增强了学习的勇气,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

2.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校在每一门校本课程学习之前,都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找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进而在校本课程课堂中能乐于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中,我们借鉴新课程理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组安排比较突出的同学担任组长,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同时开展组内互评,找出不足,进而取长补短。另外在器乐合奏练习中,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是整体的一员,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须与集体的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

促进了学生竞争学习的意识。我校的校本课程教育方式灵活多样,除了课堂,我们还利用校园内的许多设施,如绘画长廊、黑板报、我绘我画我创意、定期对外开放来宣传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取的成果。并对优秀学生作品在学生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对获奖学生加以表扬、鼓励。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2

【关键词】 《文化生活》 地方文化资源 高中政治课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12-01

1 校本课程与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简而言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政治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校为参与主体的课程开发活动。

2 临涣中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农村学校,有过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辉煌,但也曾跌入低谷,陷入设施陈旧、师资匮乏、招生萎缩的困境。进入21世纪,学校不断改革,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先后通过市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高中验收,成为当时在皖北地区第一所农村省级示范高中,创造了农村中学发展的奇迹。

临涣中学发展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在不断进行着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作了不少尝试,最初学校是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平台,让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开发实验,有的则是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的尝试,如生物组就以学校校园内的植物为对象,在带领学生找植物、认植物、研究植物中形成了《临涣中学校园植物资源》的校本课程,并在向地区扩大,语文组以省级课题为平台,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运用,艺术组也开发了类似的校本课程,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提高兴趣,并出版了《临涣历史回眸》校本教材,对临涣历史有了较广泛的研究,在临涣地方经济和旅游开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增强。

3 国家课程《文化生活》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

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特别重要的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地方文化资源引入政治课堂,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总分,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政治组进行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联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如村民自治,直接让学生到临涣村进行调研并参与政治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如经济生活,同学们对临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在《文化生活》中,政治组同行进入了深入的挖掘,先期进行了临涣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收集资料时也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再按照文化生活的四个单元从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在不同的单元不同课题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给学生一些问题如临涣地方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历史传承怎样,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分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引领,如体味文化,让学生走进极具特色的茶馆,去品味茶文化,感受文化特色,周末时从各地赶来驴友的长短镜头中,换个角度来体味临涣文化,学生有了新的感受,如茶文化对人的影响,同学们看到了茶文化对陶冶性情与人际和谐等积极的一面,也有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茶文化阻碍了临涣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思进取,沉浸于当前的安乐中,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智慧的火花在课程开发中闪亮。

4 高中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要以校为本。校本课程既然是为了学校的课程,也是为了学生的课程,必须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调动教师群体的力量,在我校有了教育科研制度的保障,有力地支持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思想政治课来说,地方文化资源为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服务,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课程资源要来自地方来自学校,要有地方和学校特色,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这样的课程开发才能真正体现出校本来。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选准切入点。校本课程是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更切合实际,更适合学生,所以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入手,如我校利用学校校史馆现有资源,鼓励学生从校友中挖掘校史,继承传统,激励自我,学生兴趣较浓。学校还注意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各个不同学科组对地方历史文化从不同角度进行整合,校本课程容易系统化。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3

[关键词] 国学教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18-2

[课 题] 新课改背景下知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语文教研中校本课程国学教育的定位与探索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别问题应该是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但是,就有一位高一的学生曾经质问我:“贾宝玉是男的吗?他分明是女的。”这种质问,使人哑然!“百家讲坛”关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名著宣讲了很多很多。照理来说,在大众媒体上进行文化传播,其意义就是想推动文化传播的通识教育目的。但是从刚才的那个个例来看,一部风中学生当下只关注网游、韩剧和好莱坞电影等,传统文化及影视作品被当下彻底忽视了。因此,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必须强化国学的当代价值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的结构性教学环境建构。借助校本课程建设中国学教育的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建构具有现代性、民族性的“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的自信心和审美需求。

一、国学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建设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语文教师。校本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应立足于“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但是,功能主义导致工具理性的认识方式,使人们从世俗的使用角度出发,对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国学教育脱离了中学语文教学特质。本应该自觉承担国学重任的语文教育,在现代人格建构,优秀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情感建构等方面,远远没有到位。所以,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如何发挥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的资源性优势,系统建构“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的语文教学环境,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色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国学资源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通识价值

国学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思想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将国学资源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也是高中语文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文化的本源是立足于传统,功能是启发和引导后来人的文化自觉性。因此,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来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其关键在于传统德育资源的生命本质——育人。

1.国学资源的育人功能与文化自觉性认识。

国学在育人功能上,具有构成道德意识活动先在形式和倾向性的资源特征。它是祖先精神遗存和个体后天经验的凝结。作为心理形式的道德原型,通过先天制约与后天的建构与统一,完成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其主体化的价值形象,在中国传统德育资源中,其思想性在育人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价值作用。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义利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泊来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如何利用国学资源中关于义利关系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其道德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如《论语》中“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精华的传承,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发展的基本社会责任。因此,国学资源传承的正确方式是: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及其思想性,看成一个可以超越时代的价值认同的资源有效体。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特征及审美价值需求,将国学资源的教育功能实现现代转化。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社会主义新型德育建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问题。

2.在用校本课程建设中,实现国学教育内涵的现代性转换

高中语文新课改,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建构时,还非常注重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建构。校本课程在文选设置上,可以有效突破必修科目的局限,真正体现展开性目标的设计过程和相关要求;在表现性目标上,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的首创性表现;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究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实现教与学“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的结构性教学环节建构,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国学教育资源融入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出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性。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学习与民族文化、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这一特征在教学环节设置上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的学习设置,就是要实现“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中文言文比重的增加以及社会中国学的流行与普及,使得中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必将给中学语文教师与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全程就业指导作为破解这一问题的落脚点。本文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实践内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规模、质量、效益上的不断提高,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的矛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出现新的特点,逐渐从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走向相对的买方市场,其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显露,无疑给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

1.人数众多、形势严峻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毕业生近500万人。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7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而在这组庞大的数字中,众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2.就业预期较高、自我认识不清

确定一所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必须综合分析该校的办学实力和服务范围的社会需求。一所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国内一流大学和办学历史较早的老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师资力量弱、设备条件差、区域位置偏等先天不足,另外,学生来源中尽管不乏有可造就的精英之苗,但总体上讲,仍不可否认,生源的知识基础整体上还是较弱的。然而,现实社会中,由于长期的“考上大学光宗耀祖”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还是相当高的。非白领不做、非经济发达地区不去、非高薪不去的现象比比皆是。

3.就业指导存在误区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始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政策起,虽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其中主要在于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即,对象上只对临近毕业的毕业生进行指导,内容上仅限于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提供,缺乏创业教育,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更缺少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的全程指导。在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配置模式下,这样的指导是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大多由辅导员和部分管理人员承担,不仅人员少,指导的专业性也不强,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4.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大学生就业

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金融机构出现连锁性破产,并引发金融业裁员潮。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全球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本次金融危机,已引起更高的就业危机,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取消全国校园招聘计划,而今年毕业生比去年急增64万。原先,大批外贸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创造了大量的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主要的就业流向地。然而,受金融风暴影响,大批被裁员工(包括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再就业和留学生的回国就业,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延伸到中低端人才市场,让国内应届毕业生求职更为艰难。

二、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全程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鉴于对当前及未来就业实际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地方本科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的必要环节,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规划、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一次分配定终身”已经成为过去,一个人一辈子从事单一职业的传统职业生涯被易变性职业生涯所替代。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之日起就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前进行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要的落脚点。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必须把解决理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大学生人生发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此,从新生开始推行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与时俱进。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专业化。专业化的大学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选择能力。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生涯设计指导需求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队伍的形成,追在眉睫。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金融危机虽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通过生涯辅导,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周期发展的必然性、合理性,减少无谓的抱怨和对未来的迷茫,看到经济危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带来的契机,以及大学生在这些岗位面前的优势。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拉动内需的措施、政策扶持自主创业、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拓展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机会。

三、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及做法

实践中,笔者将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活动对象确定为每年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以年级为阶段、不同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分块进行。已经在校的各年级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相关的职业生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具体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四个体系”。

“三个阶段”是指工作必经的三个过程:

1.初期阶段(一年级):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

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2.中期阶段(一年级第二学期、二、三年级):帮助学生自我拓展,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后期阶段(四年级):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个体系”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要努力形成和依托的途径和形式,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工作。

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有意识、成系统地讲授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主渠道。在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既可以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达到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目标。

2.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人生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通过成立专业社团、主题研讨与论坛、素质拓展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等模拟训练、团体辅导、职业测评等多种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吸引力的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课外活动。积极探索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立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主题网站或网页,扩大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受众面和受益面。

3.社会实践体系: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邀请校外有关专家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和社会需求,树立职业精神,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个别辅导体系:构建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三级辅导体系,充分发挥职业发展专业辅导人员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个别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要不断扩大职业发展指导的覆盖面,提高个性化职业发展指导的服务水平。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元阳,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华中师范人学研究生学报,2005(3)。

[2]刘雪蛟,论我国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3]潘效军,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实习有效途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5

【关键词】生本教育;计算机课程;探索性;自主性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没有出现网络教学软件之前,教师大部分是在电脑室里采用黑板或大屏幕投影仪来辅助讲解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内容,但学生面对电脑时又常常难于控制自己,容易走神或是在进行其他电脑软件,游戏的操作,而且教师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所以经常是教师在上面热血沸腾地讲解,学生在下面乱七八糟地操作,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出现后,大大改善了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控制计算机进行广播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教师也得以解放出来。但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法却很容易抹杀学生个人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一步步地跟着教师走,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多,学习主动性差,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以上情况,个人认为采用生本教育教学法里的“先学后教”来组织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进行实践式教与学,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现阶段职业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也是切实可行的。在课堂中让学生当起“教师”来,激发他们“教”与“学”的兴趣,让他们尽快地活动起来,并通过自学和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就此观点,结合我开展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现阶段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观念转变的迫切性。

现阶段职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的现象。在课堂上常常表现为学生缺少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教师指到哪里自己学到哪里,大部分学生缺少独立钻研的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想到问老师、问同学,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解决问题,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定论式的知识等。以上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应试教育弊端在计算机课程中的集中体现,所以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需要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职高信息技术教育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探索能力,而目前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大都不能达到此要求,归根到底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现阶段必需探索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解放对学生自我潜能的束缚。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课堂实践式“教”与“学”模式也正是对这一新型模式的尝试。

二、生本教学理论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

(一)生本教学理论下计算机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1.单一投影仪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在学校硬件设备配置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基本上在电教室上课,教具为一台投影仪,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任何人任何时候需要操作计算机(大部分时间是需要的)都可以上讲台前操作。教师作为一个主持人,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把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层次,各个部分和层次通过问题的形式,游戏比赛的形式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从头到尾,教师都坚持着“只要学生懂的就不教”“学生不懂的为他们创造条件学习”的原则,学生在自己和同伴的帮助下讨论、探索和发现学习;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已学会的学生就作为“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讲解,其它学生在下面听课,同时,听课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发问,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学,之后,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好课堂,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对学生的知识性和理解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提点。

2.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教”与“学”(推荐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学校硬件设备配置较高的情况下使用,相比比第一种模式,在机房上课,可以是人手一机,也可以是多人一机(小组一机)。与第一种模式相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主持人,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也是在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把内容分为若干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在某一特定时间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从头到尾,教师都基本上不参与教授知识,学生在自己和同伴(也可以是小组)的帮助下讨论、探索和发现学习,然后让已经基本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广播教学,在广播教学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有权提出问题和参与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3.利用Web2.0等网络应用技术进行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模式)

博客(BLOG)、微博,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即时信息(IM)等Web2.0技术已经深入到网络应用的方方面面,这种互动模式应当成为计算机课程中生本教学的主要应用,教师在作为主持人,组织者的同时,更应当熟悉各种Web2.0技术应用,并鼓励支持学生利用交互技术和平台进行课程问题的展示和解决。利用Web2.0技术,教师不需要面对面的对学生进行前置任务的辅导,可以利用博客,微博,即时信息等技术应用在线指导学生完成前置任务,学生也可以利用RSS,百科全书等技术应用,更高效,快速的完成前置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展示和解决,也可以更多的融入Web2.0交互技术,在学生的课堂演示环节中,受众学生利用即时信息可以参与到该演示中,或者在演示结束后,利用微博,论坛,网络投票等互动技术平台快速反馈和互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该环节中要适当的给与引导与鼓励支持,也许最开始学生只是简单的“顶”,“沙发”之类无营养的回复,但是坚持数次之后,学生的评论就会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和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及时有用的课堂信息反馈。

(二)生本教育理论下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堂外的开放。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开放性体现在学习的讨论和交流上,生本教育认为讨论是学习的常规,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要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有时候是自己同自己讨论,有时候是小组之间讨论,也可以是师生的讨论;而并非传统课堂中从头到尾都控制在教师的手中,将学生当作最好的灌输工具。

2.自主实践性

由于受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的影响,课堂的教学特点必然具备探索性,而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知识体系、学习材料及学习伙伴的影响下对新知识的结构进行学习的探索,而并非跟着教师一步一步有节奏的学习,他们探索学习的过程可能是跳跃式或具随机性的,而并非线性的排列,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尝试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3.独立性与合作性

无论是“先做后学”或“先学后教”,都要求学生对于知识要有前期的认识,而这个对知识前期的掌握,可以是较为表面的,也可以是比较深刻的,但无论如何这个认识都是学习者事先掌握的,所以具有独立性。同时,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于已掌握的前期知识会有更为完整的认识(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原有的认识),而这个认识却又恰恰离不开与其它个体的交流,这就是认知后期的合作性。在课堂中的教学其实就是这一过程的一种后期延续。

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6

一、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应该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作为载体,其目的在于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才能完成校本课程最基本的使命。

把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定位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把学生由听众变为教学的参与者,从被动引向主动,从消极接受引向积极参与,使他们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真实感受、真切体验。同时,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课程活动体验的“设计者”和“表现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谁也不是单独的“演员”或“观众”,师生共同参与到情境的设计、体验活动中,才能使全体师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好。

比如如果把儿童剪纸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来看,那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是大部分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儿童懂得了多少关于剪纸的知识、掌握了哪些剪纸的技能,而在于在经历儿童剪纸课程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学习体验。如果把学生的头脑当成储藏室,只管往里面塞东西,不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只要完成大量剪纸作品就行,不仅会使本身基础不佳的学生更加感到知识学习单调乏味,有的甚至对剪纸课程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不愿意继续学习,学生在剪纸课程体验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发生,比如:剪纸的纸张选择,是用打印红纸还是对联红纸,或者是红色宣纸还是红色皮纸等。老师可以引导这些类似的事,由学生去尝试,明确怎么选择才是合适的。为课程服务,为学生的体验创造机会。

二、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渠道是多元化的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去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呢?我想,我们必须结合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及课程资源状况进行探索。笔者开发儿童剪纸课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丰富的过程,在此之前,我也没有对剪纸进行过完整的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于是和学生一起在失败与成功中体验课程开发的过程。在剪纸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赏、做、展、说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赏:在作品欣赏中丰富学习体验。“欣赏”也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体验方式。怎样的剪纸是好的,怎样的剪纸是美的,怎样的作品堪称经典,不同的学生,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理解,诸如此类,就是“赏”的问题。欣赏作品,也不是为了寻得一种统一的答案,而是为了丰富学习体验。观察是学生感知客观世界,获取表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进入鉴赏阶段的桥梁。鉴赏,往往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我们在欣赏剪纸历史上的众多作品后,通过网络购买相关书籍,每人几本,仔细观赏图片和文字介绍,并挑选一至两幅最喜欢的作品,用PPT和实物投影的形式分享给同伴,互通学习。

――做:在尝试操作中丰富学习体验。校本课要“做中学”,动手尝试操作体现了校本课程的体验性和过程性,也是艺术实践的关键步骤,不可或缺。儿童剪纸课程中的“做”,主要是临摹与创作。临摹是学生学习剪纸的基础,首先一个环节是,在欣赏大量优秀作品过后,尝试各种剪纸主题的临摹,学生打印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后,进行剪刻。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累积之后,才能进行剪纸创作。创作,是衡量学生审美能力的显性依据之一。例如:将作品托画也是一种有难度的尝试,学生感受到了托画的困难和失败。当一张平整的红纸在经历了画、改、剪、托等过程之后,将纸变为艺术,镂空的美直现眼前,让人陶醉。

――展:在筹备展览中丰富学习体验。学习体验的获得,通过教师设计隆重的展览会,展出学生的作品,这也是一种重要途径。在学校“文化艺术节”期间,我们按照学期初的约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筹备展览。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收获不同以往的感受。首先是挑选参与展览的作品,挑选出了36幅4个不同系列的作品。接着是将它们用浆糊简单托裱,学生们又有了新的体验,感受浆糊的粘稠度、衬底宣纸的选择、浆好上墙晾干……老师和学生代表去裱画的商店挑选合适的外框和装裱方式。在一周的等待后,画作运输到剪纸工作室,所有成员集体安装好挂线后再黏贴标签,摆放画架、布置场地直到展览结束。以上种种都是完全不同于普通兴趣小组的筹展经验,在整个筹展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综合的知识与能力、极其丰富的学习体验。

――说:在交流分享中升华学习体验。学习体验需要适当的表达,表达可以使体验得以升华。儿童剪纸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将学习体验通过口述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在这种交流与分享中,体验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每经历一个阶段,我们师生都要聚在一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竹子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意象,寓意“坚持”与“成长”。在以“竹”为主题的创作中,师生一起感受了竹子的气质,剪纸竹的特殊韵味。在完成这个主题的创作后,学生讲述故事之后,特别令人感动。例如,有学生说:“我是多么想放弃这些竹叶,那么密那么累。想想其他人也许都坚持着剪好了,我也不能落后,对自己说加油。”于是,请他们将讲述写成文字,并刊登在我校的校报上。文章被刊登广而告之的满足感,使学生们又有了升华的学习体验。

剪纸课程展开会有许多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赏、摹、剪、裱、展、述……这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身就是成长和收获,持续参与剪纸课程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体验。

三、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实际意义

校本课程帮助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这些体验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生命领域,调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在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之间架起一道永恒的桥梁,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在儿童剪纸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我们禀持了丰富学习体验的价值取向,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孩子们在经历课程的过程中,体验了课程的乐趣,体验了成长的感觉,体验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体验课程的乐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连接,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挖掘生活中有益的因素服务于剪纸课程,是非常有利的。剪纸课程的实施,如果采取枯燥无味的练习方式,学生们很快便会对剪纸失去兴趣。因此如遇比较平淡的教学内容时,就要在教学的形式上求变,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乐趣,不感到苦,真正由“苦学”变为“乐学”。怎样让他们在剪纸、装裱等整个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教师导学的重点。于是我设置了一个分目标表格,先达到的学生在表格上获得一颗星,激励未能完成的学生。当所有人都画满星星,所有人都完成一小步汇聚成的大目标时,这种登高一览众山小的心情无比舒畅,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体验成长的感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特别是在穿越各种困难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是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关键,也是校本课程的初衷。在《西游记》人物系列剪纸中,人物的头发是很难体现好的,即使是临摹的作品,也较难将线条剪刻流畅。有很多学生都尝到了多次失败的滋味,发出“再也不要剪头发”的抱怨。“没关系,不要紧,我来帮帮你,你看好,再试试……”这样的语言,来自老师也来自同伴,当困难迈过去的时候,当头发的剪刻不再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学生们成长了,这种学习体验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