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1

关键词: 多民族环境 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当前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多民族环境下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状况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传承逐步沙漠化,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基于这一形势,早在1995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多民族构成不同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3.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

在当前音乐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教育,我们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另外,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都为各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4.欧美近些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预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探讨,正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二、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

1.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层面

(1)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

(2)观察并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实验,把握当前形势下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开展必要相应的采风活动和教学实验为基础,从中积累较多经验,以初步掌握特定民族区域内本土的母语音乐特点,为研究认知要求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3)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并整理我国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典范音乐,为各区域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资源。如由各地州的知名学者和民间艺人提供大量各种形式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可有偿获取),加之一些开放性的馆藏资源,为研究的资源配置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2.从经验到创新的两个飞跃

(1)通过定点教学实验及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片区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为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2)依靠上述基础综合进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教学实体的研究,通过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具体探讨,努力构建不同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特色。

三、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1.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逐步以跨学科式的“音乐教育学科新门类”效应呈现。依靠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把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课堂模式引入到各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积极实施课改,真正实现符合我国各区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努力打造我国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入的方法、手段等目标。

2.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四、实体: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鉴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面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应用性,一般作为研究者既是基础性资料的理论创新者,同时又是教育性实体的实践应用者,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析资料与乐谱汇编

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和本土母语音乐资源电子乐谱的全面制作与注解,成果名称可为《××校本课程开发与××本土母语音乐》(或可编为两个分册: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②《××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曲选》),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决策依据和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2.片区性教学实验报告

以某片区为教学实体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定点教学实验,并从中总结本土母语音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般规律,成果名称可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报告》,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其他民族片区音乐教学提供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借鉴。

3.其它方面的研究活动

通过把握“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学科上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互动效应,拟可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片区性甚或区域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论为主。另外也可利用网络论坛等其它形式实现上述目标。

五、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加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的民族音乐学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音乐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正是由于既要对我国本土母语音乐各乐种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又要对当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与探讨,因此,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必须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随之展开。按某一个片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拟以下流程:

1.准备工作:感性材料占有阶段

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风的研究方法收集与挖掘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母语音乐经典曲目。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的研究方法学习与把握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前沿理论。

2.前期工作:感性材料分析阶段

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知识筛选并注释已获得的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并制作成谱,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与论证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的可行性模式并编辑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3.中期工作:课堂教学实验阶段

在对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分类整理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归纳的基础上,以本片区范围内的部分中小学为实验试点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性研究,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上的具体实践。

4.后期工作:实践理论升华阶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对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最终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详尽阐述以本土母语音乐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着力探究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体系。

六、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中“西乐为主”课程观的长期影响,是导致我国尤其多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适逢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将“本土母语音乐”注入课程并引入课堂,是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让我们共同探索――为音乐教育改革新局面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李志宏.体验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田慧生.新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校本课程 开发

小学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精良的制作追求,敏锐的形象思维,活跃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精神实践,进而形成全面良好的综合素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体现了我们学校的特色,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虽然目前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课程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真正的教学实际中,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仍然是最薄弱的一块,主要体现在面太窄,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体现在围棋、陶艺及我们的社团活动上,但还缺乏一定的专职教师。

为了让老师们认识到校本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我上网查阅资料,无意中被一个教育名词所吸引――“教育超市”,教育怎么与超市挂起钩了呢?哦,原来是深圳翠竹小学的课程改革理念,他们学校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深深启发了我。聆听他们的教育思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真的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一家“教育超市”。

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说实话,我真的不理解,这学习还能让学生来选择吗?从我们上小学起,什么音乐、美术等那些所谓的副科就在课堂中起着无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但让小学生去选择特长,老师们普遍认为还早了些。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他们的素质是参次不齐,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是呀,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博士、硕士,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有用之人。

社团活动开展了,校本课程教育的面宽了,但教师似乎更多了一层无奈与被动。我们老师必须每人带社团,有些老师真的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但也只能勉为其难,边学边教,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科教学呢?我们搞这么多的花样教学,胡子眉毛一起抓,会不会什么也抓不到呢?为体现学校的地方特色,使孩子们能快乐全面地发展,学校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设了一些与我校师资、地处环境等紧密相联的校本课程,如围棋、陶艺等,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有些家长却以孩子成绩下降为由,不让孩子参加,在他们看来,这些活动就是“玩”。我想我们每个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及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校本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结合特点,我们应从以下几处着手,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①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本课程的受益者。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长效教育,常抓不懈,讲求实效。②教师培训。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让教师从体验中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真正转变观念,使教师重视社团活动的指导。③进一步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社团小组,学生全员参加。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3

第一种情况,有待于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督导评估,逐步提高校长和教师们的课程意识。本文拟针对第二种情况,将南昌市一些中小学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作些梳理,希望能给“有心无力”的学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依托地域优势。南昌铁路二小依托与“铁路”的天然关系,围绕铁路这一主题开设校本课程:“火车的历史”向学生介绍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高铁200余年火车的演变发展,“乘坐火车去旅行”使学生了解江西省铁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山川名胜,“未来的火车”更是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造欲望。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坐落在素有“千年古迹,镇城之宝,一城文脉”之称的绳金塔旁,学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具有向善向美之遗风的社区资源,设计了“美德校园”“美书校园”“美体校园”“美艺校园”等系列课程。

依托办学特色。南昌十七中是全省唯一举办内地初中班的学校,他们以“办汉藏人民都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己任,设计了“汉藏一家亲”“高原路红土情”“赣藏风景名胜”“赣藏民风民俗”等校本课程,加强民族和谐教育。南昌二十中30多年来,坚持走“传承集邮文化,创建邮雅校园”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学校借课改东风,开设了“方寸世界――集邮”“邮票与音乐舞蹈”“邮票与美术书法”等校本课程群,收到了“方寸能容大千世界,集邮似读百科全书”之效。

利用学校名号。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坐落在八一公园百花洲畔,学校坚持“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开设“花与诗”“识花赏花”“花与心理”等校本课程群,实现了“花怡性、花导行、花益智”的目的。南昌市石头街小学取校名中的“石”字,提炼出“以石载道,以实育人”的办学理念,开发“石文化”课程,让学生学习与石有关的故事传说、民谚诗歌、名人名石等,体悟石头坚毅、质朴、谦逊、沉稳之精神。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4

一、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意义国家音乐课程与校本音乐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音乐课程是从统揽全国音乐教育的角度,由专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课程设置。由于其统揽全局的特殊使命,使其必须从共性的角度,统揽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设置对全国音乐教育具有普适性的音乐课程体系。

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重视到特殊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学习环境,根据学校的实际音乐教育状况,开发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校本音乐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策略和指导措施,为独特音乐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孩子留下难以割舍的音乐文化烙印。

二、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归根结底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资源利用意识,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课程理念。地方乡土音乐与地方民族大众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再现地方乡土音乐艺术,就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对接。从这个角度看,热爱民族音乐必然要以热爱地方乡土音乐为出发点,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以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为学生建立独特、丰厚的精神文化家园,实现音乐课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优质高效。

如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东北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东北风》校本课程,通过二人转、大秧歌、东北民歌小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感知东北音乐特有的风格。课堂上,孩子们可感受到东北音乐喜庆、热烈的情绪特征;了解东北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扭一扭东北大秧歌、唱一唱东北民歌小调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东北音乐带来的愉快精神享受,增加了孩子们对家乡东北音乐的了解,为东北的孩子在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乡土文化烙痕,培养了孩子们对东北家乡的深厚情感。

充分利用校园音乐课程资源,放大校本音乐教育优势。

学校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环境中分享课程。教师应该将学校独有的教育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彰显校本教育的独特性,放大校本音乐教育的优势。例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谱写的校园歌曲《毕业歌》和干学子八于朵花》都生动地反映了校园生活,是学校特有的音乐文化资源。让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学会这两首歌曲,将孩子们六年的生活和情感用音乐的方式留存在记忆深处,将是他们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外,音乐教师还应该紧紧抓住社会发展时代脉搏,紧扣社会音乐教育潮流,弘扬国家发展主旋律,引导音乐审美方向。上面列举的《鼓动奥运》一课,就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奥运的期待和祝福,使情感得到抒发,情绪得到振奋,效果非同寻常。再例如,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让学生学唱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有助于抒发对祖国六十华诞的拳拳爱国之心,顺应了时代的主旋律,必定获得教学上的优质高效。

发挥教师自身音乐教育优势,形成校本音乐开发特色。

音乐教师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能歌,有的菩舞,有的钢琴演奏能力强,有的掌握一种或几种特色乐器??而这正是音乐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教师的优势,努力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本音乐课程特色,一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目标。例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就充分利用自己舞蹈编导专业的优势,开发了《跳起来》校本音乐课程内容,用优美动人的蒙古族舞蹈带领学生深入音乐体验,学习和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艺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教师要具有资源意识,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和合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必定能够以对音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点,构建优质高效的校本音乐课程。

三、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作为国家音乐课程必要的补充,笔者认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占用的课程比例以不超过国家音乐课程四分之一的规模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国家音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能够给校本课程的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

校本音乐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和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处理和把握,应以主题单元开发为主要形式,如果同一个主题下的内容较多,可以考虑采用主题单元式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即以一个统一的主题统揽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在这个主题下,又划分为若干个更为具体的开发主题,从这些具体的主题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现统一的主题开发目标。例如,我校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乡音乡情”东北乡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主题,“东北二人转板块研究”、“东北大秧歌板块研究”、“东北民歌板块研究”“东北方言歌板块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歌板块研究”等,从这些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乡土音乐文化,体味东北音乐中的“乡音乡情”。再例如,我校校本课程《鼓的文化艺术》中,既包含鼓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包含音乐中的鼓、鼓的演奏、鼓的形制、鼓的绘画等等诸多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单元式的校本课程,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鼓的文化艺术。

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时,针对有些主题单一并且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开发单课时校本音乐课程。而对于有些涉及内容较广泛、无法在一个有效的单元框架内完成的,且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内容,则可以考虑扩大其校本课程的规模。

四、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可根据情况确定学科开发的基本途径,即学科课程开发或活动课程开发。我校的竖笛单元就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途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课程方面,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用音乐课总课时的/4学时来学习竖笛,通过循序渐进的常规教学,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到小学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演奏包含一个升号调和一个降号调的简单乐曲,进行集体齐奏和合奏,有效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实践能力。从活动课程方面,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课时)学校兴趣活动小组的时间,对各年级音乐基础较好,对竖笛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套笛合奏”的学习和训练。从演奏技能技巧、不同竖笛的演奏方法、表演曲目的选择、多声部合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迁移与提升。

五、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关键、需要音乐教师积极参与音乐教师是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了解学生,了解校本音乐课程内容,了解校本音乐课程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对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实际发言权,因此,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对于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视为音乐课程建设、自身音乐专业成长和学生音乐成长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校本音乐课程。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现状;出路;设计;创生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教材繁难偏旧的改变吗?显然是不够的。更有价值的变革应该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改进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随着个性化学习时代的到来,课程更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应运而生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反思。

一、现状:虽有热情,却情景堪忧

笔者因为从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因而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有关学校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情况,对此还做了一些粗略的调查。从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情况反馈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是相当高涨的,但如何正确看待校本课程,如何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却存在着不少的误区。

1.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偏差——课程建设就是编教材

课程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虽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有许多争论的,但是,课程是否等于教材,目前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了。作为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计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指第一、第二项含义。显然,即使是从狭义的课程来看,也不仅仅是指教材。但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一提校本课程建设就是简单地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作为校本课程也如同课程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编教材,而是要依据学校实际与特点,进行学校教育哲学分析和需求评估,从而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或者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校际之间开发呈现无序状态——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校本课程的建设首先在于适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资源应该是课程实施的原动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是多元多维的,具有开发的广域性,可以是来自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科技的、经济的。总之,校本课程的资源是无所限制的,可以因地制宜广泛开发。但是,由于区域性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环境的限定,学校之间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出现打架现象,即校际之间开发呈无序状态,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于重复开发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这些资源大多属于区域性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可能更适合于区域性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地方课程尚未成熟或还难以按照课程要求实施的时候,如果地方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时,区域内的各校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协作与沟通。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许多学校已经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开发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把握学校自身的特色?如何适应学生的真实需要?如何避免自身的校本课程与他校的课程简单重复?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3.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内容单一——不能凸现学生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是为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流程来看,需经历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动态调整等程序,其核心应该是需求调查。但从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一是不注重学生需求,即不进行需求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理念,并已逐步成为现实,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即以学生需求为根本点。有关材料表明,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都停留于行政指挥式的操作,没有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也没有进行学生需求的前期调查。如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从学校教育哲学与学生需求来看,它是很不成熟的校本课程,甚至可以从课程的角度来说,它是不符合要求和规范的。

二是不注重教师力量的整合,只是散点分布,一厢情愿地要求教师做什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教师力量散点分布也加大了课程实施的难度。很多课程的开设也没有考虑教师的基本状况与培训措施,只是为设计而设计,布点多,力量散,类似于以往的兴趣活动,而在操作上又是按规定分配,而没有按需定教师,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处于无序状态。

三是不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只是为开发而开发,为利用而利用。校本课程是需要为学校特色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哲学的有机整合。但在许多地区和学校只为开发文化而文化,只为了解科技而科技,学校的发展到底立足什么?学校的教育哲学到底是什么?都不甚明了。因而,许多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停留于浅层次的利用上,无关学校与学生的深度发展。

4.对校本课程的特性把握不准——多种课程界限不明

从部分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对校本课程的特性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其根本点在于:当多种课程形态出现于学校课程之中的时候,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出现混乱状态——兴趣活动、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地方课程、社会实践等不能有效界定。比如就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来说,由于学校存在着明显的理解误差,因而不能很恰当地区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其实,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两种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首先,两者是有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3)二者开设的课时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其次,两者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2)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3)设计过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4)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校本课程与兴趣活动混淆在一起,甚至于有的学校把两者等同起来。我们承认有些活动课、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但过去的活动课、兴趣课存在许多不足:目标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技艺训练上;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接受性学习和简单的模仿性学习;缺乏有效的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学科化倾向严重,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书现象严重。

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区分课程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拓展与融合的设计才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方向。

二、出路:在结合点上突破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突破,需要在开发流程上加以落实,更需要在资源利用上加以挖掘,还需要在师生自主上加以转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万伟在《论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中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即以学生为基点,以学科为基点,以社会为基点,笔者认为是富有创意的,是值得借鉴与运用的。

1.校本课程需要资源整合

校本课程的资源是分散的、零碎的、无序的,有的来自于学科,有的来自于校园,还有的来自于社会,因此,课程资源大部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隐性潜伏着的,如果要使这些资源为校本课程所用,为学生发展所需要,就必须进行整合,让那些潜在的、无序的资源活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整合的策略?

(1)对部分学科相关内容的开发改编。

抽取相关学科的有关要素,以情景化、活动化的手法加以二度开发改编,使单一的学科技能学习改编成综合的注重体验和实践的活动课程,促使实施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例如,某校开发以艺体综合为主的校本课程,它就以艺术与体育学科的相关要素为核心,链接有关资源,改编成校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2)在学生需求的社会资源中进行创编。

作为课程创编的资源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而生成,通过教师、学生、课程资源间的对话而激活活动主题的内容,从而使学生需要与社会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创编基础。例如,在《放飞春天——风筝主题活动》中,风筝活动是学生所需求的,而教师依据这个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将风筝资料收集、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展评等整合在一个课程体系之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使学生需求与社会资源加以整合,从而创编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在学习时空的延伸中进行拓展。

教育其实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开放的过程,应消除课内课外的明显界限,教育不应出现间断点。校本课程资源,不但指课内的、校内的,更多的是指向广阔的课外、校外的时间与空间。以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外闲暇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可以从书本上去挖掘,而更多的要从现实生活中去寻访。这样,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了延伸,课程内容也得到了拓展。

(4)在综合实践探究中滚动生成。

以问题为源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从而使资源不断滚动生成,同时又在学生的综合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的课程资源。比如,有学校开设了《音乐与生活》的课程,由于学生对茶楼、酒吧等背景音乐的深入调查,使他们了解了背景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直接激发了他们对其他音乐与生活关系的探索,于是就生成了其他系列活动,如他们又开展了礼仪音乐在生活中的运用、生活中的健身与治疗音乐等的研究活动。这些活动的生成首先来源其最初的活动资源——背景音乐,因背景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心理情绪的关系等使他们进一步联想到礼仪音乐与生活是怎样的关系呢?音乐与健身或者心理治疗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呢?问题的呈现使得学生们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而前期调查与感受又直接为新主题的生成提供了动力。比如茶馆的背景音乐能使人们心情舒畅,就引发学生对心理治疗音乐的探索,酒吧的动感音乐也更引发了学生对健身音乐的探索,还有生活中的礼仪活动,使学生们产生了探索各类庆典活动中的礼仪音乐的作用的动机和行动。

2.校本课程需要资源共享

校本课程并不是只限于学校内部的课程,它是因学校发展、学生需求而设置的,因此,在一定的区域内各校之间因为拥有共同的教育资源,而往往有共同的学校教育哲学,也有共同的办学特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在区域内应该是共有的,学校之间的开发应该成为一种协作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乡土的人文、科技、经济、社会等资源是本土的共有财产。为了使共有的资源成为校际之间互惠互利的资源,就应该建立资源开发协作组织,以互通有无。为此,依据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有必要建立区域性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托区域性校本课程委员会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工作,使之成为校际共享的课程资源库的管理组织,为有关各校提供服务。

3.校本课程需要教师自主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探究文化之旅,教师自主比学生自主更为重要。没有教师的自主,也就没有学生的自主。而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打破了“官方课程”、“制度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学校和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的自主性首先是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发。所谓课程意识是指对课程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方法论等的总称,这些观点包括课程制度观、课程价值观、课程类型观及课程开发观等。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观、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观、校本课程开发类型观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观。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观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国家、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机制的综合理解以及学校自身开发校本课程中的一套制度化的程序、项目、条件、步骤等;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观是指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活动方式,对校本课程进行分类,主要有关于课程选择、课程的改编、课程的整合、课程的补充、课程的新编等分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观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开发的意义、条件、实施、评价等的综合看法。而课程意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自主探索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同时,教师立足于校本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也是教师的一种主体价值观的直接显现。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教师还可以充当课程的决策者,这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容忽视。教师如何指定校本课程,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如何总结和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校校不同”,甚至“生生不同”,企图通过照搬照抄的办法是完全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教师立足现实,发挥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和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意识观、课程开发实施观,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内涵,并将直接带给学生终身成长的深远源动力。文化决定观念,教师的观念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渗透于教师的全部职责与行为当中。有学者认为,为了适应21世纪的开拓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教育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上。因此,教师自主将直接地体现出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校本课程需要教师自主的文化价值观。

4.校本课程需要学生转型

提倡在中小学实施校本课程,其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在学生身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由于身处家长固有观念包围下的以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环境中,学生还是会把掌握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自我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学习活动中实践探索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所呈现的古板的一面,我们是不能回避的。

这当然与我们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此,我们的教师需要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在新课程的理念中,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所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个体本身的创新“潜能”。

而作为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更讲究实践与体验,为此,探究学习的活动形式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有必要活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走进探究学习的时空之中。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讲究成果交流与分享,与以往的学习评价以竞争为主的形式相比,已有根本的改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当学生学会分享成果的时候,他的自我期望也在不断升华,由此而引领更多的学生进行成果的交流,从而促使个体与群体的相得益彰。

三、结论:校本课程的本质

在笔者的探讨中,始终提到了我们所倡导的校本课程是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的,是以教师自主为操作手段的,是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校本课程并非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等,而是实实在在立足学校的、学生的、教师的课程。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1.是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的课程

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实践条件,创设创新情境,是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重点。学校以教育哲学的分析为切入点,教师以课程意识的生成为激活点,学生以内在需求为发展点,从而融合成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交汇点,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平台,营造出浓郁的交流与共享的课程氛围。

2.是凸显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正是基于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的课程特性,校本课程的本质也进一步得到明晰,它虽然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托,要立足于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完善上。但与注重统一性的国家课程不同的是,校本课程追求的是多样性,从而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整齐划一之弊端的优势。同时,国家课程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基本素质,难以顾及学生个体的兴趣及需要,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资质不一、能力倾向相异的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因此,校本课程是在统一课程形态下的个性展示,是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

3.是达成教育资源整合、形成探究文化、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更加关注各种资源的整合。既有素材性资源的整合,如对本区域人文的、社会的、经济、科技的整合,又是学习方式的整合。素材性资源的整合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学习方式的整合强调的是知识、经验、情感的整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因此,两种整合的有机融合将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不断形成有助于学生走向探究的深层学习状态,不仅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还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力争使所学的课程内容成为构筑学生人格内涵的有机养料,学校也由此得到持续发展。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6

关键词:地方民族音乐、校本课程、鄂温克民歌

地方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凸显出它的优势,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幅员广大,地域辽阔,文化悠久,艺术气息浓厚,是学生培养艺术修养的天然土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鄂温克民族音乐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悲哀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用鄂温克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让独具特色的鄂温克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因此,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器乐、舞蹈等整理并开发出来,整合到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中,使学生在原有音乐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了解、领会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的特点、风格。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整理校本教材:

(1)、传统的鄂温克民族民间音乐

1)歌曲――“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 、鄂温克民歌

2)器乐方面――鹿哨

3)舞蹈――篝火舞、阿很拜

(2)、现代创编的鄂温克民族音乐

(3)、创作歌曲(原生态)

以哪种音乐形式作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让学生最易接受呢?几经思虑,我选择了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这是一首鄂温克族民间流传的歌曲,2/4拍,欢快、活泼的,主要表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劳动,快乐的生活。也是作为鄂温克本土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音乐作品,我想也是最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作品。

环节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歌曲教

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搜集了很多反映鄂温克民族文化的资料,但是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的更全面呢,多媒体帮了我很大的忙,我用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出示了鄂温克族的服饰、手工艺品等等,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画面了解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土人情及民族的服装和舞蹈等等。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鄂温克歌曲。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多熟悉《鄂呼兰德呼兰》其旋律,我为学生安排三次聆听,每次聆听都带着问题听,听后按照旋律节奏读歌词,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表现歌曲

有了兴趣,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高,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演唱歌曲、欣赏富有鄂温克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唤起了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能从中感受浓郁的鄂温克民歌风格,尽管学生对鄂温克族了解的比较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环节三:特色创编,加深理解

通过创编歌词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进行演唱,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歌曲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表现实践中直接触摸到歌曲的思想,感受到鄂温克民族的热情、好客。伴随着思想情感的升华,学生对作品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地理性认识。而且我们这儿的孩子虽然少数民族孩子居多,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说民族语言了,用鄂温克语演唱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所以就没试着让学生用鄂温克语演唱歌曲。

【反思与感悟】

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的教学任务圆满的落幕,然而对于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却是翻开了新的篇章,从实践――反思――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心理变化伴随着的是课堂在改进与修饰中的升华。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样的升华中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一、选择地方风格最为明显的鄂温克民族歌曲

民歌的特色在于它浓郁的风格性,当今中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意味,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们选择了能够代表一个地区音乐风格,具有明显音乐和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民歌作为补充教学。

我校选择的鄂温克民歌曲目

《喜鹊》、《歌唱海兰察》、《阿拉日德给》、《鄂温克祝酒歌》、《驯鹿》、《彩虹》、《勇敢坚强的鄂温克》、《我们是山林里的人》、《猎乡――敖鲁古雅》、《鄂呼兰德呼兰》、《毛敖吉坎》、《大雁湖》、《太阳姑娘》、《鄂温克牧民的家乡》、《家乡美》、《鄂温克人》等。

二、明确教学目的

民歌教学是为了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引导他们关注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学习之情。所以,在进行民歌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部分地区的民歌特点,并尽可能有“味道”地演唱歌曲。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把歌曲演唱得完美,只要能够演唱出民歌的风味就可以了。

三、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授

民歌教学承载更多的是有关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学。通过民歌这一载体,让学生建立民族意识。因此,在民歌教学中,我们大力利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当今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民歌。例如:制作FLASH民歌动画、剪裁电影情节和场景做民歌配乐等等,最终达到传授民族、民俗文化,并让学生把音乐形象化、具体化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我们学校课题组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课题研究成果。

1、教学上的收获

(1)通过教学学生感受和了解了呼伦贝尔鄂温克地区、鄂温克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欣赏水平;每位学生每学期都学唱2首鄂温克歌曲,通过制作手抄报、民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鄂温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和树立了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思想感情。

(2)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首先必须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我们在实验研究中,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鄂温克民族歌曲教学公开展示课活动。

同时,每位音乐教师平时自己抽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提倡学习并记录。并要求每位老师学唱鄂温克民族歌曲、学习鄂温克民族舞蹈。建立一种学习型文化,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学习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营造一种浓厚的研修氛围。为了大力推进鄂温克歌曲在校内传唱,在2009年10月开展了师生的三少民族歌曲比赛,评出一、二、三等来鼓励学生。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组织教师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用现代技术提高教育效率的观念。

2、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使“教书匠”逐渐转变为“学者型”、“反思型”的教师。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2009年5月我校的课题实验教师单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五样热情的歌》一课,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创新课例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12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涂秀梅老师撰写的论文《鄂温克音乐走进课堂》获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一等奖、教育学会二等奖;2010年11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苏亚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猎乡――敖鲁古雅》一课,在呼伦贝尔市音乐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通过开发校本教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改变教学与生活化分离的状况,使教学、科研、生活融为一体。每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整理鄂温克民族典型的歌曲, 通过整理、改编成为我校的音乐校本教材,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加丰富了我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实验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根据教材设计、编写教案。总之,通过让学生在真实与感性的体验中,去主动的寻找鄂温克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浓浓的乡情。

通过三年的课题实验,使鄂温克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鄂温克民族歌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生对鄂温克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怎样让学生学好鄂温克民族歌曲,使鄂温克民族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将是我们课题实验教师们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