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1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健康状况;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68-04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利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1-2]。其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缓减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4]。开展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和利用情况调查分析能准确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是更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为了解南海区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笔者对南海区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佛山市南海区的成年农村居民1012户。通过对社区的住户数量及常住人口数量等既往资料的分析,对样本家庭进行等距离抽样。共发放问卷24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0份。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以入户调查为主。调查员为经统一培训的预防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本科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两周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1.3 质量控制

培训调查员合格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调查。收回调查表后按5%的比例进行复核,剔除不合格调查表。调查资料采用双人平行录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 Data 3.0软件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字2检验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调查居民的健康状况

2.2.1 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情况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8.1%,其中男性两周患病率为7.8%,女性为8.4%。两周患病的主要患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33.3%,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占14.2%,然后是消化系统、骨骼运动系统、免疫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泌尿生殖疾病,分别占12.5%、9.7%、9.0%、7.5%、6.8%和6.5%。

2.2.2 调查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8.8%,其中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7.8%,女性为9.8%。患一种慢性病的7.6%,患两种以上的1.8%。其中,位列前三名的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41.2%)、糖尿病(14.3%)、心脏病(6.5%)。

2.3 调查人群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中两周患病198例(8.1%),两周就诊210人次;慢性病患病率为8.8%,平均持续治疗率43.5%。本次调查人群知道附近社区卫生站的857例(36.6%),经常去就诊的299例,仅占12.2%。调查人群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目的主要是看病(36.3%),其次是开药(31.4%),其他的比例较少。

分析不同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指标可以发现,男女之间社区卫生服务知晓和利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的社区卫生服务知晓和利用均高于高年龄组(P

2.4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经常选择去社区医院就诊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有医保、平均月收入、两周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婚姻状况好、无医保、文化程度高、月平均收入低、两周患病率高、患有慢性病的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要好,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人群两周患病率18.9%,慢性病患病率8.8%。低于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说明调查人群的健康状况总体较好。社区卫生站知晓率36.6%,经常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率仅12.2%。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要目的是看病(36.3%),寻求预防保健、康复、咨询和体检等服务所占比例均很少。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提供的是医疗服务,而忽视了其他各项功能,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是医院医疗的延伸[6]。

本次调查发现在社区就诊的年轻人多于老年人,与有关研究有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和信任有所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儿童保健等方面在社区还没有真正的实现,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与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婚姻状况医保状况、文化程度、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密切相关。离婚丧偶者比已婚者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较多。婚姻状况好、有医疗保障的人群相对经济情况较好,因此选择去费用高的大医院概率更高。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获得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的机会更多、途径更广,因此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比例高不足为奇。此次调查人群无医疗保障的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是在有医疗保障的0.49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月平均收入呈负相关。无医保患者在就诊大医院时需要自掏腰包,收入较低患者也会考虑到大医院花费大等因素,因此这些人就诊社区医院的比例高。本次研究还发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呈正相关,这与有关研究一致[7-8]。

我国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9]。调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尽管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有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内外很多成功的经验表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健康效果较好。且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程度对利用程度有重要影响[10-11]。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医疗模式,使社区医疗机构成为大型医疗机构的“守门人”[12-13]。首先使社区居民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正确就诊观念,逐步认识、理解和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其次,继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改进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加大政府各项投入,本次调查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知晓率还有待提高,要使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经济、全面等优越性,让居民更全面的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从而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六体一位”服务功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成为居民信任的医疗机构,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4-16]。

参考文献

[1]赵秀玲,赵军.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37-39.

[2]任晓晖,李宁秀,刘东.成都市居民 “看病难,看病贵” 现况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3):148-150.

[3] Baker D.The Guide to Community Preventive Services:What Works to Promote Health[J].Family & Community Health,2006,29(2):159-160.

[4]林美珊.浅谈社区产前电话随访服务在孕产期妇女保健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157-158.

[5]杜鹃,赵艳萍,路孝勤,等.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353.

[6]周亚夫,丁晓芳.卫生服务发展的难题[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59-760.

[7] Stewart J M,SANSON\FISHER R O B W,Eades S,et al.The risk status, screening history and health concerns of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 attending an Aboriginal Community Controlled Health Service[J].Drug and Alcohol Review,2012,31(5):617-624.

[8] Adashi E Y,Geiger H J,Fine M D.Health care reform and primary care―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22):2047-2050.

[9]周玉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11(7):147-149.

[10]冯时,李薇,路孝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1844-1846.

[11]丛革新,高婕,孟婧,等.天津市某城区居民慢性病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38-140.

[12]虞仁和,胡明,孙振球.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现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820-824.

[13]杨韵夏.鄂尔多斯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

[14]李娟.合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调查[J].社会医学杂志,2009,7(19):29.

[15]何宪平.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点和宏观意义[J].社会医学杂志,2008,6(10):1-2.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2

Abstrac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the whole service model for the community, its center is personal, and its unit is family. In Chin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to solve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medical treatment problem, and is an important initiative of healt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service.

关键词: 公共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95-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越来越深入,不断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也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及实现全社会享受基本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1 公共服务的分类及特点

1.1 公共服务的分类 公共服务通常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而向社会公共提品的服务行为,从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基础来看,可以将公共服务分类为下述几种:

①经济性公共服务。这类型的公共服务主要是生产性的,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建立的公共服务,如:政府投资共有企业的股本及公共项目,提供价格补贴给产业活动,同时还投入研究资金及投资固定资产;政府进行经济性公共服务,最主要及最直接的受益者为被投资企业。

②维护性公共服务。该类型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机关的顺利运作,如:国防、司法与法律、行政管理等;即使是最贫困的人们,也会对这类公共服务有着基本需求;所以,政府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维护性公共服务。

③社会性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福利性收入转移支付等,该类支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公民权利”。另外,社会性公共服务还具备另一功能——再分配功能,能够关注平等目标。

1.2 公共服务的特点

第一,公务员的主要作用不是试图在新的方向上驾奴或者控制公民,而是帮助公民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新时期,公共服务中,将公务员的角色定义为裁判员、中介者或者调停者,在公共问题中发挥着协商作用。

第二,公共服务中,将公共利益定义为目标,即公共行政官员一定要建立公共利益观念,为公民创造共享利益,并且要将这一目标当成共同责任来执行。

第三,服务理念是为公民服务,并非为顾客服务,即公务员除了要对“顾客”的需求作出回应之外,还应该关注公民与公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及信任关系。

第四,公务员还要对社会价值观、职业标准、政府行为准则及公民利益等进行密切的关注,并且还要对这些标准制度等复杂的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问题负责。

2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及特点

2.1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一般来说,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主要为疾病预防与诊治、健康教育、医疗与伤残康复、社区老弱病残居民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主要强调以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为主要的服务的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一般包括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及社区内的特需卫生服务。

①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主要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最理想的为全科医疗;一般来说,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得到基本特征为:首诊服务、责任性、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等,同时,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还强调方便服务及预防服务。

②公共卫生服务。该类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整体社区人群,服务的重点为人群的健康保护。一般来说,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大部分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其开展的服务内容主要为卫生防疫、健康促进、卫生管理、计划生育、政策开发等相关工作。另外,公共卫生服务还包括学校卫生、环境治理、食品卫生、妇幼保健、伤残人员保健及精神卫生等工作,为老年病、职业病、地方病及传染病等开展积极的防治工作,保证居民健康。

③其他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有着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应当将一部分的医疗市场开放,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一定的适合社区发展的高档服务、特需服务,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以开展一些没有纳入基本医疗服务范畴中的护理服务及各科医疗,如:整形外科、牙齿正畸与镶复服务等。

2.2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场所必须要在社区中,而社区的基本组成为居民,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为社区居民,并且,服务目标导向不是“需要”,而是“需求”;随着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服务内容除了疾病外,还要包括防治保康教计计划生育,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建立在居民能够承担的基础上。一般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为若干个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群体等形成的,社会群体一般指氏族、家庭等,而社会组织指团体、机关等。

3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产生的作用

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为:

①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担任着建设者的角色,主要是因为我国卫生服务事业中改革及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战略要点为社区卫生服务,这属于加强预防战略,是实施社区卫生规划的一个基础性要点,能够增进社区居民健康,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建设者及开拓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开展的初期,政府应该要成为卫生服务提供的费用支付主体及筹资主体。

②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担任着组织者的角色,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活动的运行系统构成较为复杂,而政府在这其中发挥着调控者及组织者的作用,为了要将这一角色担任好,政府必须要王成相应的经济行为,这些经济行为包括:在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中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及市场体系进行培育及完善。

③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担任着管理者的角色,主要是因为政府能够通过行政力量、法规、政策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能够稳定发展。

4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观念问题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还处于起始发展阶段,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只停留在表面上,还不能从城市卫生体系改革的大体上来看待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很多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没有提到议事日程,社区卫生服务名不副实。

4.2 人才问题 总体上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陈旧的观念,匮乏知识与欠缺技能,严重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据报道,从职称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府服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大多数服务人员为初级职称人员;从学历的角度来看,中专或者高中学历人员占多数。另外,我国还缺乏成形的技术人才市场,也没有打通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优秀卫生技术人员流通渠道,再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吸引与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导致人才问题突出;另外,也缺乏相应的基层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及全科医学教育体制。

4.3 缺乏相应的财政补助优惠政策 近年来,中央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税收优惠及定额补助的相关政策已经落实,但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还有待完善,还没有确立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守门人”地位;另外,社区卫生服务还没有根据社区人群的具体需求建立合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有偿服务机制。

4.4 没有定位好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具体功能

从理论上来讲,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发挥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转移公共财政,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公平性,避免卫生服务出现费用上涨的现象,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的功能还没有做好具体的细分,并且很多时候,政府出现越位、缺位等问题,主要是管办不分、该管的没有管。

4.5 缺乏服务的标准化概念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在社区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主要人员为基层医务人员,但是,这些人员大多数为学历低、专业技能差的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及培训,所以,很难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另外,关于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基层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缺乏相应的可供参考的规定,导致服务质量的差异,从而导致居民不愿前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4.6 缺乏相关监督、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相应的监督或者评价机制,所以,很难及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卫生服务质量迟迟不能提高。

5 相应的对策

5.1 转换观念 根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干部研修班,同时,还要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经验交流会及专家研讨会,使他们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5.2 加强资源宏观调控 采用多种措施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实施规划,在一些卫生资源供大于求的地区,要鼓励一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移,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导向。

5.3 健全人才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针对机构的实际情况,健全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如何通过人才政策吸引全科医师人才,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吸引及留住更多人才;同时,可以招收更多相关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培训等,使他们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新一代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5.4 加强财政补助 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特点,将服务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开拓筹资渠道,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顺利进行。

5.5 完善预防保健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心理咨询、组织预防、健康教育及保健的作用,要积极发挥与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出发,避免盲目发展,一定要坚持以服务人群满意情况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保证可持续发展。

5.6 加强规范化管理 根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准入制度,使机构能够根据制度内容,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建立适合机构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利群.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知晓;需求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8-70-03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卫生服务发展的适宜模式[1-2]。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完善与发展,对满足我国高校师生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其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当前我国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大约有200所高校医院加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4]。大学生是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程度影响其服务需求与利用,而服务需求与利用又影响了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基于此,定性定量研究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与需求,探寻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形成适宜改进策略,对于完善我国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健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下半年,在我国高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

为成熟的北京与济南两市随机抽取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高校10所,按照每校40~60名的规模,通过偶遇法抽取在校大学生,使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5份,有效回收率为91.8%。选取部分大学生与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医务人员进行定性访谈,按照信息饱和的原则,共访谈大学生40名,管理者与服务人员20名。

1.2 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阅读、专家访谈与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参照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知晓与需求相关研究自行设计“高校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知晓与需求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及需求情况,并通过预调查修改问卷;定性研究主要使用个人深入访谈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定性资料主要通过阅读过录文本、编码、属性归类、解释等一系列步骤,对资料进行解读。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505名调查大学生中,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数为446名,知晓率为88.3%,其中较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62名,占总人数的12.3%;听说过但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384名,占总人数的76.0%;从没听说过的有59名,占总数人的11.7%。对本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为了解的有68名,占总数人的13.5%;知道但不了解的有336名,占总人数的66.5%;从没听说过的有101名,占总人数的20.0%。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和本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于听说过但不了解的知晓状态。

不同人群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情况,见表1,经x2检验,不同城市和对学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不同利用状况的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市间的差异应与样本中医科大学学生数量差异有关,剔除两地医科大学学生后,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半年内在本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过利用的大学生知晓情况略高于没有利用的大学生,但差距不大。

2.2 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途径分析

由表2可知,在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的知晓途径中,学校宣传处于第一位,其次为电视和网络,而通过本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晓的比率处于第4位,构成比为23.4%。各知晓途径的构成比皆不高,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缺乏一个集中的信息渠道,而作为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宣传力度也有所欠缺。

2.3 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表3所示,调查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内容需求中,占首位的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有75.5%的学生选择,其次为健康体检,有46.5%的学生选择,另外传染病防控、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与保健服务也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但选择上述项目的大学生构成比皆小于35%,可见预防保健服务是当前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访谈发现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不多,而能获取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服务也相对不足,其所接触到的服务也以诊疗为主。而大部分医务人员提出根据大学生的健康特点,他们更应该重视对自身的健康管理,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应提供更多的健康相关服务。

2.4 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方式需求分析

通过定性访谈发现,调查大学生希望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根据大学生特点提供主动性、连续。他们认为当前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作息时间类似于高校教师,应适当延长。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可根据大学特点,以选修课等事宜方式提供,并且能够深入大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主动提供服务

3 讨论

调查505名大学生中,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88.3%,与相关研究中其他城市大学生以及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基本接近[5-7]。但研究结果显示76%的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处于知晓但不了解的状态,而且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基本停留在医疗层面,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理念与内容的全面了解。学生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较为分散,缺乏一个集中的渠道,其中经学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晓的仅占23.4%,经学校宣传知晓尽管排第一位,但也仅占38.3%。可见,大学生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了解,而当前高校相关部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宣传的主动性不足,此种状况将会影响到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利用,这与本课题其他研究结果高度契合。

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面,也有一部分调查对象有健康体检、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与保健服务需求,但所占比例皆不高。分析其原因,首先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其健康状况整体较好[8-9],加之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宣传不足,健康教育服务开展不够;其次,本课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内容仍显单一,大学生可接受到的预防保健服务不足。在服务方式上,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根据大学生提点提供主动性、连续。高校社区卫生机构息时间应适当延长,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可根据大学特点,以选修课等事宜方式提供,并且能够深入大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主动提供服务。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了解程度不高,需求相对狭窄,缺乏健康管理与预防保健意识,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应根据高校特点,采取适宜方式,整合相关部门资源,采取适宜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课堂、宿舍等场所,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发现和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注意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等需求的引导与满足,并且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满足大学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的保障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10]。

[参考文献]

[1] 杲强.开展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和形式内容及具体做法[J].卫生软科学,2003,17(4):14-15.

[2] 陈建.高校医疗机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与策略[J].中国校医,2008,22(3):357.

[3] 郭洪伟,尹文强,李伟,等.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72.

[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健医学分会第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4):96.

[5] 李艳芳,王培席,王家骥.广州市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及知晓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A):2881.

[6] 朱金楠,王川,朱磊,等.南京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及满意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43.

[7] 严雅琼,刘俊毅,刘新会,等.武汉市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3):185-186.

[8] 王琼波,石晓,魏永义.大学生健康状态及常见疾病调查[J].调查研究,2009,6(26):121.

[9] 冯培明,曾东,刘钢,等.北京市居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与满意率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17-118.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4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涵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种形式,个体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采用的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特征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诊疗服务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其具有的特征也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2.1 信息资料真实、完整。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是个体、家庭、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原始信息集成,真实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具体内容完整,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现病史、诊治情况等。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2.2 信息具有连续性、可用性。居民健康问题可分类记录,每次就医的资料可进行记录、累加,从而得到资料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可用性。医生可根据资料判断病情,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2.3 以居民健康为核心。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是落实“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以居民健康为核心,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健康中的全过程监督、连续、综合性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3.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这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通过档案可以充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方便中心开展家庭巡诊和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3.1 为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信息资料。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当居民定期体检或前往就诊时,医生可以随时从电脑信息管理中心调出该居民的健康档案,根据档案里的登记情况和现有的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予检查治疗处理,包括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公益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宣传。

3.2 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程,连续积累、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发现导致慢性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没有明显症状出现前的发病早期。可根据动态观察医学信息变化,做到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并可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医改政策、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和项目,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对居民的健康进行干预。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

3.3 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就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重点在于业务功能和关键流程,突出社区健康服务功能,目的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动态管理,提供各项服务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合理使用是评价的重点内容。因此,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是反映基层社区医生的工作质量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总之,只有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才能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强化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能够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 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24卷第2期.

[3] 丁安莉.《建立家庭档案的社会价值》,《广东档案》,2006年第4期.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423-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载体,对落实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重大[1]。哈尔滨市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2012年全面开展了大强度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指导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哈尔滨市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现况,促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对接受检查的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等哈尔滨市老市区被抽检的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管理部分进行整理分析。

1 机构管理部分调查考核依据及内容

本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依据《2012年社区机构绩效考核标准》中的机构管理部分,其内容由(一)机构环境、(二)人力资源管理、(三)财务资产管理、(四)药品管理、(五)文化建设、(六)信息管理、(七)服务模式等7部分展开。

2 现阶段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管理工作的现况

21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管理的特色 此次参加评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机构环境和文化建设上能够做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整洁、硬件设施完备、日常工作有序、人员着统一服饰出诊、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及“三好一满意”方案。在抽取的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0家单位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到符合机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到方便残疾人及老年人的就医的原则。在服务模式上与辖区居委会建立协调共同机制,共同组织活动,从而加大了宣传力度;与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并能及时沟通;能够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并跟踪随访,全科医生团队覆盖面达100%。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各单位均有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做到制度健全并有详细的考核实施细则和考核记录。在服务模式中居民社区参与体现较好、协同机制健全,主动服务佐证材料丰富、责任制服务明确并能提供清晰的原始记录。

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和法规,设置会计科目,建立帐薄并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准确的编制各种财务报表,认真执行财务预算,做到财政专项收入专款专用。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设立固定资产登记册。药品管理方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按时编制药品采购计划,严格的执行验收、调进及退库、查对等各项制度,各类登记本填写全面、有负责人签批。全部配备和使用了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采购,做到了药品的零差价率销售。

22 社区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机构管理工作还需完善 在所调查的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3家的硬件建设能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少公卫医师,各家单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数量均不符合考核标准的要求(1人/万人)。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不够规范,仅有4家能符合标准,其余均不能很好地制定符合本中心工资发放的绩效考核方案。仅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制度是满分,医德医风与“三好一满意”活动能够达到满分者仅2家单位。信息公开不好,不能让居民充分了解中心的服务项目与工作性质。我市信息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暂时无法做到基本医疗服务管理与药品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活动的记录没做到完整、及时、规范。主动服务缺少原始记录,相应工作缺少规范的计划与总结。

222 财务、资产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财务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非整体转型单位社区账目核算与领办医院有交叉,核算独立性弱。二是个别单位无内控制度并且编制不全。三是财务报告的编制在准确、完善、及时等方面做得不够。四是预算编写不够详细、全面。五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大多没有会计职称,素质低,需加强培训。资产管理上存在有个别中心固定资产账目分类混乱,耗材记录不详,资产管理专用账簿的建立不符合要求等不规范现象。

223 药品管理尚需规范 一般药品管理所体现出的问题有:一是相关制度凌乱或不全,登记本填写不规范,无负责人签字。二是出现无采购计划、急救药品配备不足等问题。

基本药物的配备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基本药物品种有限,使一些有专业特色的社区在购买特殊药品时出现困难。另外在网上采购的基本药物存在配送不及时,还有些常用药品经常采购不进来。

3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规范学习,强化专业指导 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指导部门的作用,组织下属的预防保健机构,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

32 在机构管理上,应当加强人员培训、细化绩效考核,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流动大的问题,要制定好工作衔接的制度。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做好相关计划、方案、总结并规范存档,建立医德医风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要以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开展和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为原则,做好健康档案电子化,基本医疗服务管理与药品管理的信息化的准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以各种形式公开本中心的信息、服务内容以及优惠政策,还应将社区参与、协同服务、主动服务、责任制服务常规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保留图片资料,丰富佐证材料。

33 财务综合管理上,各单位应当一是将社区机构的资产、负债等从医院中剥离出来,与医院相对独立,并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二是加强内控工作,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保证实施。三是在财务报告编制方面,各单位应当将财务报告按月装订成册,并编制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附负责人签字。四是预算管理上,各单位应按以收定支的原则认真编写收支总表、分项明细及相应的文字说明和定量对比说明,以体现预算的执行情况。五是在资产管理上应当做到设立固定资产登记册,详细进行登记。六是在财务核算基础上要尽快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单位开展医疗成本核算。

34 药品管理方面应当加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政府层面,加强沟通协调,配齐基药品种,加快药品配送速度。

4 结 论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说明目前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管理工作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硬件建设、财务资产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高低不仅受到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影响,也受到政策与机构自身管理水平的影响[3],服务设施齐备自身管理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就医需求,为社区居民服务提供便捷、可及、可得及安全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勇,张亮,罗乐宣,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特征与项目界定原则[J]医学与社会,2006,19(7):8-9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范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 人才培养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全科医生已成为当前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在我国所进行的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初级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中,要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就必须推行全科医疗,要推行全科医疗就要依靠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是开展初级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所以,全科医生培养非常重要。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区人群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任务[1]。全科医生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其能从事不分科别,不论性别、年龄,并从躯体、心理及社会等方面以其独特的系统、整体理论与技能,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全科医生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是健康保健系统的重要守门人。通过全科医生社区居民可以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可以对自身疾病做好各项防护准备。由此可见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基础医疗保健工作的动力源。而培养一支以全科医学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的迫切需要。

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全科医生的培养,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专业素养过硬的全科医学团队,已成为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外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相对较为成熟,但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医学基本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体系设计以及全科医生功能定位等。

根据目前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基本都是通过对医学毕业生进行若干年的全科培训,再以考取资格证书的形式来培养全科医生,而且重视在职教育。然而,针对社区全科医生的特点和多岗位特征,政府应强调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全科医生的自身建设。

社区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方向的多样性: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临床医生,全科医生为辖区居民提供以门诊诊疗、病房诊疗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2-3];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与防保科协作,为辖区居民提供疾病筛查、慢性病随访等预防保健工作[4-6];作为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者,全科医生负责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管理等服务[7-8];作为社区重点人群的管理者,在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全科医生还承担起儿童保健、妇幼保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工作[9-10]。而除了上述临床相关工作外,部分全科医生还担任临床工作质控、科研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全科医生可就职的岗位虽然多样,但多数岗位不能同时兼任,且不同的岗位对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会有所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备受全科医生青睐的岗位,如负责辖区居民签约等相关家庭医生服务的家庭医生岗位[11],马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采用竞聘上岗的形式,为家庭医生岗位遴选合适的全科人才。因此,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人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可就职的岗位多样,但由于岗位不能兼任和岗位能力要求不同等问题的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需要在科学评价全科医生综合能力、知人善任、合理安排培训等方面做出努力。

全科医生培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全科医生培训,分为执业前培训、执业后继续教育。(1)全科医生执业前培训解决的是全科医生执业资质的获取问题,即目前我国实行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此阶段的社区培训内容,主要依据相关的培训大纲而定,培训的目的是培养1名可以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基层卫生服务的具有正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经历及从业资格的专业医生。因此,此阶段的培训,专注于社区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的培养。(2)全科医生执业后继续教育解决的是全科医生所在岗位所需能力要求,以及未来晋升岗位能力要求的问题。关于此阶段的培训,具体培训和教育内容,在满足国家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相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12],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各自岗位需要自行设定。而此阶段全科医生可接收到的培训资源,不仅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或综合医院内,还有各种上级管理单位、协会等提供的各种培训资源。然而,现有的培训多专注于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并不对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对于内涵丰富的家庭医生工作,对于科研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这些全科医生是否有能力担任,以及该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该如何规划,每个阶段该提供哪些培训资源,仍无法提供充分的参考。

社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的缺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全科医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综合能力评估体系是培养全科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基础。我国已制定全科住院医生规划化培训细则与标准,为全科住院医生考核与评估提供了依据。然而这多是从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从事各种岗位中的一种来构建反映该全科医生的各项评价指标。而除了临床工作者和临床带教者外,全科医生在社区担任其他岗位所需考核的能力、特质等并未在此有进一步研究,这就造成了社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估的不完整性。因此,如何科学评价社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仍是目前现有评估体系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马陆社区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对策中心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近年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有医生入选上海市中医生带徒项目、第三批上海市青年医生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第三轮眼病防治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等;另外,还有医生荣获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第二届全科医生“基层服务卓越奖”、区十佳家庭医生、五星级全科医生等。

加强社区全科医生与综合医院联动:在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大力发展初期,要完成全科医生人才培养,需要有综合医院作为依托。近年来,马陆社区通过与瑞金北院的反复磨合和不断探索,在区域协同医疗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互赢协同发展道路。2013年起中心先后派骨干医生与北院专科主任结对,每周定期至北院跟随专家门诊或查房,通过实际的案例指导,全面提升骨干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近两年,马陆社区基于“瑞金北院-嘉定医疗联合体”构建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南翔医院专家莅临社区常态化查房”及“专家临时会诊疑难危急重”工作,切实为病患和家属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医生的应对水准。通过跟师学习和专家指导,全科医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中心不断储备了人才队伍。

推进生资队伍建设:全科医生培训的生资队伍水平和能力是全科医生培养的核心要素。马陆社区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组建了一支生资团队,共10人,均取得上海市全科生资培训合格证书;均为本科以上学历,2名具备研究生学历,1名为在读研究生;1名为上海市优青培养对象;均具备主治以上专技资格,2名为全科副主任医生;均有3年以上社区工作及带教经验。建立一支由理论、临床和社区教学人员构成的全科医学生资队伍。另外,安排相关生资参加专业会议、交流、展览等活动,开阔眼界,提升整体生资队伍业务素质,让其真正有能力承担起社区人才培养任务。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专家讲课和培训,选送人员外送学习进修,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生资培训,建立一支高水平、数量充实的生资队伍,为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重视社区全科医生职业素养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疗队伍自身形象。马陆社区近年来以抓科研作为楔入点,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形成团队建设,营造既有相互竞争,又有互帮互助的中心文化,从而带动马陆社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加强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科研管理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采取多形式激励策略、重视科研培训,促进合作交流来带动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是全科医生培养的中心目标,也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2002年,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正式将岗位胜任力应用到全科医学领域[13],提出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人为中心照顾、初级卫生保健能力、综合处理能力、具体问题解决技能、以社区为导向、整体模块化6个方面。全科医学作为一个临床医疗的二级学科,需满足全科医生面对社区居民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不仅需要提供临床医学的服务,更应该提供预防医学及人文医学的服务,要求全科医生必须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能力、基础保健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14]。因此,建立社区全科医生的能力考核评估体系,有利于全面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社区不同岗位培养适合的人才。中心已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测量办法、计分办法和分级办法,应用并评价工具的性能,以为全科医生能力评估、定岗、培养、晋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娟,季正明.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70-459.

[2]冯雁,董铭,陈淑敏.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执业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4):562-565.

[3]骆达,杨文秀,韩超.天津市全科医生执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2701-2704.

[4]李震宇,易春涛,朱莉珍,等.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不同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华全科医生杂志,2013,12(4):280-282.

[5]Hafez D,Nelson DB,Martin EG.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的影响因素:基于病历诱导回顾的定性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16):1924.

[6]刘文睿,朱焱.贵阳市主城区全科医生团队社区慢性病服务流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476-3480.

[7]陈翔.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实施前后家庭病床服务情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4):466-469.

[8]陆萍,朱杰,金敏洁,等.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与成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30-3435.

[9]徐卫平,仇玉兰,刘玉昌,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上门康复服务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生杂志,2017,16(3):224-226.

[10]钱敏,陈惠清,杜玉玲,等.中医适宜技术参与产后访视提高母乳喂养率效果评价[J].陕西中医,2017,38(1):60-61.

[11]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6-06-06)[2019-06-26].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24373.htm.

[12]房鑫,郝艳华,吴群红,等.我国全科医生现状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9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