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村级财务作为农村集体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由于制度上的很多漏洞和管理上的不完善,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找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是新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很多村委会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业务素质不高,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不能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其次,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账册设置不规范、不齐全,账户设置不严谨、不科学,以及在账务处理、会计档案的保管及会计人员的交接等工作中不按规定进行,导致村级财务脱节断档,形成很多糊涂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更是比比皆是。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自1997年施行以来,一直没有进行修订完善,而随着新时期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惠农资金及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村级财务目前呈现出资金流量及经济业务量持续增加的态势,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二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或互相抵触,表现在制度虽多,但执行不力。对原有制度不能经常更新,把制度当摆设。
3.财务监督落实不到位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村级财务监管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村级经济事务由村“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村民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工作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监督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县乡管理和指导农村财务的职能部门,由于职责定位不清,保障措施不力,使其对村级财务监管乏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审计部门,则更注重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而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检查力不从心,更多停留在“民不告,官不究”的被动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村级财务监管形成真空,是导致近年来“村官”的职务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的直接原因。
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对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明确财务主管人员,并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管理权限及报酬待遇。其次,要加强村级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为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村级财务的日常业务工作中,对会计凭证的取得、传递和账务的处理要按照严格的财务流程进行。此外,要建齐会计账册,严格会计核算,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总之,要加强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为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才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尽快修订和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构建完整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其次,村级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清理清查,摒弃不正确、不适应的制度,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村级如何经济活动都要严格按财经制度办事,否则,一律不予入账。要建立最严格的经济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制度和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惩处,绝不姑息。
3.加强财务监督力度
要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水平,构建完善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应继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组织,如村民监督委员会或民主理财小组,并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建立有人理财、敢于理财和有钱理财的体制和机制,筑牢村财监管的前沿阵地。其次,要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一支职责明确、相对独立、保障有力的专业化经营管理队伍,从而使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财务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监管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执纪执法力度。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才能不断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法制化进程,扭转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和职务犯罪的高发势头,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此,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不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能力,促进村集体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青林.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理论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0(7).
[2]李伟.关于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3]韩莉莉.准确把握村级主要负责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定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3
建设现代化的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如何撬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杠杆,必须找到有力地支点――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点、攻克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难点和重点,以点的辐射,探索出优化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从而推动农村建设走向纵深发展。本文结合实践工作,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款消费不正之风严重。一些农村干部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动用公中资金,借以交际费、接待费之名,吃吃喝喝,分钱分物,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无视法规法纪。致使非生产性支出成为村级财务一大漏洞。
账目管理杂乱无章。有的村会计在进行账目账簿记录和统计过程中,未按有关制度要求处理,明细账目设置不全,与总账差异大,现金账、存款账混记。会计出纳配合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账目中少记、多记、漏记及随意调账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档案、财务资料的管理和保存负责不到位,账目的核算、查证无保障,使集体利益很大程度上蒙受损失。
集体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资金的管理亦如此。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集体经济也呈现出好的势头,多种账目的出现对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合理性、规范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对资金的使用没有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盲目投入、财务随意开支、应收帐款占用额过大、各种非生产性开支比重增加等不良倾向。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债权余额回收率低,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财务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严,有的农村干部无原则,无纪律,在开支上先斩后奏,擅自挪用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由于缺乏民主监督,有的大搞“一言堂”,财务人员唯令是从,不敢大胆直言。财务报销凭证采用自制单据、白条入账的情况令人堪忧。
二、 农村财务管理中形成漏洞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追根溯源,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产生漏洞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混乱形成“痼疾”,滋生了一些不法行为,由于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及查处机关在管辖权上认识不一、罪与非罪界定难等因素,司法、纪检查处部门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施展“法绳”。法律规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没有明确乡镇组织的管理监督权,乡镇干部“重税费,轻管理”的思想比较普遍,对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疏于投入时间和精力,与之相应的整治措施缺乏刚性。在行政村区域调整后,有的村级财务混乱,缺少章法,未及理顺原有债务债权的同时又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没有明确的思路,重心偏移,只单纯的认为自己不贪不拿,又有财务公开,对财务预决算觉得可有可无,流于形式。从而出现老问题还未解,新问题又现的不良循环。
二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业务,有一定的任职资格,从事财务管理时间相对持久,但事实上有的农村会计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账目管理认识不够,理论知识缺乏,业务生疏,无专业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凭证不查实、审批不严格、记帐方法简单、结帐不及时等账务处理随意的现象,难以达到会计基础规范要求。以此给伪造、变造凭证,甚至篡改帐目,贪污挪用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核算仍在农村财务管理中采用,会计电算化管理还未普及,使财务公开受到了限制。
三、 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何兴利抑弊,有效地扼制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理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千头万绪,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为主线,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构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这样才能让农村财务管理步入正轨运行。
深化意识,构建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领导和村干部要深化为民理财意识,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增强责任心,要广开言路,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的管理。结合实情,积极推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即村帐所管,建立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保证各项开支的合理合规,
强化素质,抓实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农村财务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要细心,学有恒心,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尤其是微机知识和技能要学会掌握运用,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其次,主管部门要做好农村财务人员、村领导干部、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的财务培训,以提高其管理和监督财务工作能力,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拓宽渠道,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电算化管理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手段的发展方向,资源共享,动态监管,将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助推。实行会计电算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核算、填写申请报告、提交相关资料、开展自评等财务操作程序将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民主理财,加大农村财务公开力度。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具体措施。其实质是让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管理能力。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如建立健全村级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村级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使财务人员遵章而行。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会计委托 经验总结 效能发挥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关于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委托的相关要求,云南省全省大力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健全这一制度,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值保值。本文通过分析学习我国实施农村会计地区的经验、实施效果、相关对策,分析探讨云南省在当前的环境状况下,如何加快推进会计制度,更广更深地发挥其效果,保障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
一、云南省目前的现状和环境
自2005-2007年,云南省农业厅安排专项经费,在全省确定132个示范推广单位,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截至2009年,全省129个县全面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工作,1329个乡镇实施了会计委托,占乡镇总数的96.72%;13091个村级实行了会计委托,占村级总数的96.4%。全省共代管村集体资金总额达113.3亿元。但是,在全省34万会计人员中,高级会计师仅有858人,只占0.26%;会计师有1.9万人,只占5.9%;注册会计师有1957人,只占0.59%。全省已实行电算化管理的乡镇级会计委托机构901个,而配备的电脑数量仅1741台,大约50个村民小组才拥有一台电脑。
二、我国其他地区目前的现状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农村经济研究部经过对全国东、中、西部几个地区的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其一,农村集体经济总体上收入微薄。从调研可见,东部苏州等少数发达地区59%的村集体收入为100万元-500万元,西部、中部各有91.4%、75.9%村庄收入在10万元以下,绝大多数中西部及东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其二,村级组织债务负担沉重。调查村集体平均负债水平为176.25万元,东部村平均负债305.61万元,中部平均负债52.48万元,西部平均负债22.77万元。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村集体组织的收入来源总体上比较单一,主要靠土地等资源的出租或开发收入,特别是高度依赖土地出租收益。
(3)村级集体可用资金的来源。调查表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中,村农业承包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8.1%,即使在集体经济收人比较高的苏南、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靠集体土地的出租、开发,以及少量集体资产或物业的出租。
(4)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东部地区村干部更多认为要靠招商引资、出租集体资产或集体土地的途径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中部和西部地区村干部则更倾向于争取上级下拨或补贴。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资产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的差别,也会使得农村会级制度在实施中存在差异性。在环境变迁,制度改革中,应把握当地的经济特点及环境条件,因地置宜地实施农村会计制度,发挥其作用。
2、浙江省上虞市村级会计委托现状
浙江省上虞市是我国最先实行农村会计制的地区,市政府从1998年就在全市推行在村账乡镇代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计委托制。
(1)初始阶段效果明显。上虞市实行会计委托制起初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提高了村级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两个主要经验:实行会计委托制,一是当地经济比较发达,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委托制的配套工作手段,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二是村级经济业务量要适中。
(2)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村级会计委托从2003年在浙江各地推广至2006年,三年多的实践表现出,预期效果并不佳:中心运转很不正常,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在有些村一开始就没能有效推行,实际的实行率最多在40%一60%之间,而且每年还以10%的降幅下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情况依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乡镇政府负担加重。
(3)问题存在的原因。自2002年以来,浙江省在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其机制也在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村级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有待统一;村级会计人员培训制度有待完善;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村级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对于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村级组织经济活动的外部监督,预防村干部经济腐败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需引起重视。
3、农业大省――山东农村财务管理与现状
山东省既有地处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异,而且是一个农业大省,以山东省为样本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和的状况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农村财务管理上有待规范和制度化,农村债务问题依然严重,新会计制度实施情况不乐观,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第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初步分析: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上有的误区,管理上缺乏规范性;财务管理队伍不稳定、素质低、法律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监督,审计力薄弱。第三,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从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村民自治一开始是村民自发形成的,然而它的普遍推行则要归功于上级政府的推动,是一种政府主导行为。
4、实施制后取得的成效
村级会计委托的实施,增加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维护了村民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权。主要表现在:规范了村级账务;实现了村务的及时公开,促使农村更加和谐;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持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5、过程中突现出的问题
几年来,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试行工作进展顺利,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到位;二是部分村民认识不到位;三是管理监督意识不强;四是一些有企业或业务发生频繁的村,不愿意委托;五是部分乡镇干部对农村审计认识不到位。第二,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一些村干部实行“家长式”管理,“以支抵收”;还存在挥霍浪费,“寅吃卯粮”,挪用村级经费转移支付资金现象,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第三,监管不力。一是部分村级财务核算所管的账大多只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按规定向村民收取的费用,村办企业的资金大多游离于监管之
外;二是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对财务的监督乏力;三是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四是部分村财务不够公开。第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许多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人员,持证上岗人员只占42.42%,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仅占6.23%。第五,大部分机构办公经费得不到保障。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业务经费没有保障,办公经费短缺。
三、目前农村会计的研究成果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在农村“政务财务两公开”工作中产生的一个新事物。目前,村级会计委托制的相关文献资料基本上属于工作报道或者内部参阅资料,侧重于描述村级会计委托制度的产生背景、主要做法和成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刘知林与金华市农经站孔祥卫的文章(2008)《环境变迁,制度演进:村级会计制的若干政策建议――基于浙江金华的调查》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李怀文章(1999)《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效率递减》为本文研究的主题提供了目标:什么是村级制的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如何更好地发挥目前制度的效能。
四、云南省在农村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云南省目前的现状的数据可以看出,村级会计委托制度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地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内部控制环境较差;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培训的形式主义严重;会计电算化实行力度不够;风险意识薄弱。
下面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为例,说明这一现象。
麒麟区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工作主要经验:领导重视。区、乡两级把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制;打牢基础,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成果和效率,该区向上级部门提出如下建议:建议上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工作的经费投入;建议上级部门增加本区经营管理部门人员编制;恳请上级部门尽早理顺农经机构体制建设,尽快将农经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理顺管理体制。
五、云南省目前如何发挥农村会计制的效能
对我比国实施农村会计地区的经验、对策,说明云南省在当前在农村会计方面依然存在与其他地区相同的问题。农村会计制度的效果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深入地加强。
1、从理论上认识村级会计制度
制度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制度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内部得以建立并实施的行为规则;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以及不断面临被替代的过程。村级会计委托制是一项制度安排,其创新要受到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大环境的制约。我国集体资产制度的特点是一个集体范围内的资产为该集体全体成员共同所有,但任何个人都不能单独占有或声称拥有某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权利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
2、因地时置宜把握实行方式
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人口素质的差别,认识的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人口的流动,国家新制度的影响等等,都从各方面对农村会计制度和效果产生着影响。
3、通过反馈不断完善
把不同地区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执行时就给以完善,预防,不能让已经存在的现象重演。同时,及时总结制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查原因,找方法,及时贯彻落实,而且地区之间要经常讨论交流工作经验。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5
第一,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集体资产发包出租等制度执行不严格。随着村级经济规模和社会事务的扩大,各类房屋道路、休闲福利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同时,随着村级集体资产的积累,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现象激增。财务管理问题逐个暴露,有的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一是工程建设、资产发包项目程序欠规范。按规定要求进行招投标的大额项目,个别村擅自分解项目,私自招投标或搞暗箱操作;有的要求“两委会”集体讨论的事项,一些村不管开或不开,都是被少数人意见所操控,变集体决定为个人决定。二是工程建设、资产发包项目书面资料不规范。协议要素、条款内容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现象很普遍。甚至不签书面合同,“口说为凭”的现象也时有存在。三是工程建设、资产发包项目资金收付不规范。如大额的工程项目付款未取得合法有效的工程款发票,或以村级应支付费用项目冲减应收取的村级收入项目,或利用财务监督的漏洞,将收入来源作为“小金库”坐支或挪用。第二,在实施“村级财务委托制”中存在难度。几年前,慈溪市实施村级财务委托镇会计,这一制度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漏洞或缺陷。因为根据制度要求,村级集体资金的收支款项全部纳入到镇财务会计核算和审查监督的范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个镇会计通常同时处理三个以上村的账务,并存在着重记账轻监管,审凭证不审合理性的现象。另外,由于会计未亲身参与村集体具体事务,不清楚收支的合理性,可能让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证得以入账。而因无法对收支整体项目进行有效的审查监督,更有可能使部分资金在账外运行,为部分村或村干部违规操作或中饱私囊留下了空间。主要表现为:报糊涂账、制作假凭证或者干脆不入账。第三,资金、资产管理尚不够规范。随着村级富余资金的增长,一些村利用集体资金,进行个人投资或擅自出借,集体资金风险日益积累;有些村里的房屋、基础设施等集体资产被无偿借用或占有,导致集体利益受损;更有由于不当吸储或高息利诱,村或个人利用集体资金放贷或采用个人名义存单存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致使银行账款不符,存款短缺。第四,报销审批手续不符规定。虽然规定:凡支出票据,必须取得合法凭证,即同时写明用途,并做到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证齐全。但实际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大额支出未经集体研究讨论后再审批,财监小组形同虚设;票据凭证尚不够规范。开支使用白条及三证不全,未注明款项用途的现象仍比较严重。第五,村级财务公开不符合要求。村级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内容,但在公开时间、公开项目和公开清晰度上,都与群众监督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如有的村公开不完整,甚至搞假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捡无关紧要的公开;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不进行专项公开告示等。第六,监督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首先,在民主管理方面,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滞后。有的村虽然成立了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极少发挥作用。在村务公开不够到位、群众知情权、民主管理权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不但群众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还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其次,镇政府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业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时,往往存在只注重资金平衡和单据审查,而对村级支出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对村级收入是否有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的审查不够到位,使得利用虚报开支、现金收入不入账和截留、挪用等方式贪污、私分村集体财产的现象没能及时发现。
二、问题存在和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村干部法律、法规意识欠缺。农村民众法制意识淡薄,村干部不重法、不懂法的比较多。部分干部做事只凭“良心”,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财务管理问题与已无关;还有干部以为法律规定村民自治就是村干部自治,上级政府的制度,上级政府的监督,都是空的;有的甚至想方设法谋私利,故意搞乱财务,混水摸鱼。第二,村级财务力量薄弱,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财务收支规模。当前,村级财务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一般情况下,一个村经济合作社只配备了一名村出纳,负责办理本村的财务事项,并向会计报账。其他干部不闻不问,这样势必导致财务力量难以适应财务规模,内部牵制制度落实不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而且,村出纳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村干部年龄偏大,又不注重学习财务知识等因素,导致财务素质普遍较低。还有的不能安心从事财务工作。会计又分管不同的村,不常驻村级财务部门,难以实时指导和监督,致使一个村实际的综合财务力量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财务收支规模。更不能达到村自治自理的法理要求。第三,村民自治意识不强。农村社会缺乏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政治气氛,只要不涉及土地、财务重大问题,村民对参与村务事务持无所谓态度。多年来,由于大部分村无重大事务需要村民决策,无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问题,村民对村级组织期望值不大,导致部分村民的离心效应和淡薄意识。农民只关注于自身经济发展,对村级财务问题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第四,乡镇监管乏力,违法查处力度不足。目前,许多乡镇的农村经营管理、农财审计工作单位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设立专门的农经部门,职能实际上由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分担。由于职责分工的不明确,使村级财务管理实际力量减弱,如观海卫镇实际只有1位农经干部来负责管理全镇四十多个村的财务。同时由于业务经费无着落,造成了工作开展困难和“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局面。而且因村组织不是一级政府,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纪检部门在辨别其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时,也存在罪与非罪界定难,查处棘手的情况。
三、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范文6
的经验值得借鉴
长期以来,村级财务管理是诱发群众上访、影响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索农村财务管理的新路子,章丘市自2003年全面推行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制度,撤销全市908个行政村的会计,在市里设立了“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在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建设了覆盖全市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监控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目标,从而根除了困扰农村稳定的财务管理难题。改革两年来,涉及村级财务问题的集体访、越级访下降80%以上;全市撤销村会计减少村干部职数800多个,每年减轻农民负担650多万元,集体非生产性开支下降30%以上,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促进了全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缘起
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章丘市于1993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村账乡管”、“会计委派”等制度,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从源头上堵住农村财务管理的漏洞。一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一些地方的“村账乡管”只是改变了记账地点,监督多数流于形式。有些账目虽公开,却不详细、不及时,甚至不真实,群众依然信不过。二是由于村会计任免权及工资发放仍掌握在村主要领导手里,乡村领导调整换届,会计人员多随之变动,造成账目缺乏连续性,管理很不规范。特别是当前分散经营条件下,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日趋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在这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涉及面最广、牵扯群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农村经济和财务管理问题。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2年三年间,章丘市因农村财务问题而诱发的上访占到总量的7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原来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还不适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缺乏全面有效的约束机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章丘市委、市政府认为,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这个难题。为此,他们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3年初开始在全市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
二、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主要做法
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不是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适应农村发展形势,建立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新探索。章丘市重点抓了以下四个环节:
1、认真做好清账理财工作。在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前,章丘市首先进行了村级财务的清理审核工作。各乡镇组织专门力量,对村集体的现金、存款、债权债务等进行彻底清理核对,经审计、核对无误的,将村级财务移交记账服务中心。对清理工作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
2、抓好人员选聘与技术装备。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选配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章丘市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聘,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首批招聘录用83名会计,并颁发了《农村会计任职资格证书》。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章丘市投资600多万元,在市农业局设立了“农村财务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在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服务中心”,统一装修了房屋,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网络技术对全市农村财务账目及乡镇记账服务中心工作情况进行即时监控,在全国第一家建起了城乡联网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创出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
3、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为确保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统一制订完善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农村集中记账中心会计选拔录用标准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报账时间。各村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的本村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由当事人、村支部书记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二是统一财务公开的时间,每月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三是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4、强化监督,确保实效。章丘市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强化三层监督,确保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取得预期效果。一是群众监督。坚持依法保障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随时到记账中心通过电脑查询并提出质疑。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人员要经常对村财务进行业务审核,谁审核谁负责,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同时,切实加强对记账中心会计人员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报账员的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财务管理不当,经查证属实的,对负责该村记账的会计予以辞退。
三、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的成效与启示
从两年来的实践看,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种新探索、新机制,其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减少了村级财务支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后,实行农村会计公职化,中心会计由市里直接选聘、管理、考评、支付报酬,不受政府换届、人员变更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对农村会计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既增强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又杜绝了村干部乱支乱花现象,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去年以来全市集体非生产性开支减少30%以上。
二是解决了农村“三访”多的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过去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村务公开存在失真的问题,农村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集中反映在农村财务不清上。实行集中记账管理后,村民可以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账,鼠标一点,村里各项收支去向一目了然,群众心里亮堂了,疑虑消除了,也就不再写信上访。今年1—4月份,章丘市农村来信来访反映财务管理问题的只占总量的2.5%。
三是有效遏止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原来村里想花钱,全凭村支书一句话。村级财务集中管理后,村里的一切财务收支都置于中心会计的监督之下,各村开支必须由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理财小组三方审核会签盖章才能生效,否则记账中心不予受理,村务开支实现了多方监督、公开透明,这就从源头上铲除了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土壤,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