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礼仪 无偿献血 重要性
正文: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在当前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形势严峻的局面下,临床用血需要量逐步加大,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是血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要求也更高。采供血机构的医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献血前、中、后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献血服务礼仪,它在无偿献血服务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礼仪的定义
礼仪是礼貌、仪容,是人们奖惩过程中约定俗成,并为一定的奖惩环境和人们生活所接受的一系列行为远东和文化道德修养,可分为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礼仪。献血服务礼仪是职业礼仪的一种,是采血工作者在进行无偿献血者招募、健康征询与体检、检验、采血、发献血证等服务过程中,与无偿献血者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是医务人员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
2满足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礼仪的需求
2.1献血者需要被欢迎
主动的问候,热情的笑脸、真诚的感谢,微笑服务贯彻始终。用心倾听献血者的提问,正确理解献血者的问题,并迅速回答献血者的问题,回答应简洁明了。用眼神、身体语言、和简洁的语言表示对献血者的赞同和热情。在整个献血接待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甜美的微笑,在与献血者交流的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对方之所长,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对献血者表示欣赏、肯定、称赞与钦佩。
2.2献血者需要被尊重
采供血医务人员只有在头脑中建立起尊重献血者的理念,才有可能有尊重献血者献血者的礼仪和行为。工作人员一言一行应以客为尊,处处为献血者着想,尊重献血者的选择。在服务过程中通过运用规范得体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表示对献血者的尊重与友善。当献血者来的时候,当献血者献血的时候,当献血者临走的时候,态度要真诚,目光注视着献血者,语速语调要适当,不要带任何附属字。用细心、周到、专业、高效的服务和献血全程的关怀也能表达由衷的重视和感谢。
2.3献血者需要有安全感
第一次献血的献血者尤其需要有安全感,如有献血者感到紧张、焦虑不安,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表示充分的理解,通过献血者的身体语言、眼神发现献血者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并有效地帮助他们,如正确的解释、亲切的安慰、真诚的鼓励等。在亲切的提问中来观察献血者的需求,给献血者多一些讲解,以减轻献血的害怕心理。聊一些献血者感兴趣的话题,找献血者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或音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献血者有安全感。
3献血服务礼仪的重要价值及体现
3.1提高采血工作者整体素质,塑造良好专业形象 它即是个人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个人素质在服务中逐步形成:礼貌带人、尊重他人、谦虚随和、自信博爱、真诚认真、主动热情、大方坦然、感恩善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有责任感、亲和性强、助人为乐、微笑自然等等。礼仪不但能使采血工作者在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3.2提升血站公益形象,缓解血液紧张局面 采供血医务人员只有树立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公益形象,才能获得无偿献血者的信任和好感,从而激发献血者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的信心,让大家踊跃地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不断拓展血源队伍,推动无偿献血的健康发展。
3.3增加献血者的安全感,最大程度减少献血反应 在献血过程中应用献血服务礼仪可以活跃气氛,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给献血者创建全程关爱、优质服务的献血过程,能使无偿献血者消除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帮助献血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确保献血者献血过程是愉快的、安全的、轻松的,从而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2
无偿献血的倡议书1
亲爱的广大师生们:
你们好!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平均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慷慨地捐献出自己的血液,以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汩汩流动的真情,点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
生命对每个人都有一次,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繁衍与延续,更没有今天科学的进步和文明。科学发展到今天,还不能造出替代血液的制品,因此只有靠我们大家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献出自己的一滴热血,去挽救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生命。献血比体育锻炼更能直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它是二十一世纪最佳、最时尚的血液健身活动——它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抗病和免疫功能,并加强人体对恶劣环境的应变和适应能力;长期坚持献血还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管硬化等“三高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今天,我们呼吁大家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健康血液拯救生命”号召,希望有更多的教职工和大学生加入无偿献血行列,透过蕴满人间真情的鲜血,使无数生命之树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用我们献出的热血,使我们身处的社会充满生机、绽放文明!
学校携手万州区血站,将于3月26日8:00—14:00,在学生食堂前举行无偿献血活动,之后每月将举行一次,欢迎广大教职工和莘莘学子积极参与。
无偿献血的倡议书2
公司广大员工们:
血液,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曙光。献血是爱,是关怀,你能为你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献就是拯救他的生命。献血是我们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因此,由公司团总支牵头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
让我们勇敢的承担起社会责任,本着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精神加入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为共建和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为了拯救一个濒危的生命,为了让更多的家庭重拾往日欢笑,请伸出你我的手臂,让生命的色彩流淌出来,用我们的爱心与热血来温暖这个社会。
无偿献血的倡议书3
全局干部职工:
为了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部门,市局将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创先争优见行动,义务献血表爱心”主题献血活动。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3
原告:李红安,男,41岁。
被告:武昌县人民医院。
1994年4月5日,李红安因胃出血到武昌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月11日,该院对李红安做胃切除手术时,输全血1000毫升。该血源系武昌县人民医院献血队队员丁瑞云所献。丁瑞云献此份血时,武昌县人民医院未按卫生部规定的献血操作规程对其进行肝功能等各项健康项目检查,仅凭其提供的一份1994年4月7日其原籍江苏省邗江县人民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报告单,就采集了此份血。丁瑞云献血后回原藉,纠纷发生后及诉讼中去向不明。同年4月25日,李红安病愈出院。出院不久,李红安便感到身体不适,并出现呕吐等症,6月2日,经湖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诊断为丙型肝炎。6月7日,李红安又到武昌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科住院治疗,至同年9月16日经检查肝功能正常出院。此次住院治疗丙肝,李红安欠武昌县人民医院医药费8664。73元未付。此期间及以后,李红安还先后在湖北省中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等医院进行过治疗,均诊断为术后输血感染丙肝病毒,共用去医疗费32587。14元,其中单位已报销17696。13元,李红安自行承担6226。28元,欠武昌县人民医院8664。73元。治疗期间,李红安的误工损失为2805元。
1995年3月23日,李红安向湖北省武昌县人民法院(现称江夏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在被告武昌县人民医院动手术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现为彻底根治丙肝,需15万元医药费,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此笔治疗费用。
被告武昌县人民医院答辩称:李红安在我院住院及治疗情况属实。但其称感染丙肝系在我院输血所致,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可能。经多次检查,李红安血液中并无丙肝病毒存在,而只有丙肝抗体,因此,李红安不是现症丙肝病人。对于献血者献血,上级医疗部门在1994年只要求检查血象和乙肝,未规定检查丙肝。请求法院驳回李红安的诉讼请求。反诉请求法院判令李红安付清1994年6月7日至9月16日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所欠的医药费8664。73元。
「审判
武昌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医科大学法医于1995年6月24日作出鉴定,结论为:李红安手术前查肝功能三抗均未发现异常,无乙肝及严重的肝脏病变,李红安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成立;其发病与输血的概率为80%左右;目前对丙肝的治疗还无特殊方法,仍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为主;其后期治疗费用无法估计。
武昌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武昌县人民医院为李红安作手术输血时,违反国家卫生部1994年29号令关于血液检查的项目包括丙型肝炎在内,医院在献血者献血前须作各项目的血液检查的规定,未对供血者进行健康项目检查,造成李红安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的严重后果,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李红安起诉有理。但其请求赔偿15万元缺乏证据,本院不予支持,其后期治疗费用可另行处理。武昌县人民医院的辩称及反诉请求无理,本院不予支持。据此,本院为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于1995年8月31日判决如下:
一、由武昌县人民医院赔偿李红安医药费8664。73元(截至1995年7月10日止),此款用以折抵李红安所欠武昌县人民医院的医药费8664。73元。
二、驳回双方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请求。
李红安不服此判决,以自己还有一些医疗费用未给予认定为理由,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李红安先后在武昌县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等医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32587。14元,其中单位已报销17696。13元,自行承担6226。28元,欠武昌县人民医院8664。73元。李红安的误工损失为2805元。
二审经过审理,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于1995年11月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李红安所欠武昌县人民医院住院费8664。73元,由武昌县人民医院承担。
二、由武昌县人民医院付给李红安前期治疗费用6226。28元,营养费1260元,误工损失2000元,护理费540元,于本调解书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三、李红安今后在县、市级以上医院治疗丙型肝炎的费用由武昌县人民医院负责。
「评析
因患者在医院手术后输血感染引起的赔偿纠纷,在审判实践中是比较少见的。对此类赔偿纠纷,是否应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处理,采取什么归责原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从一、二审法院的审理来看,本案未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处理原则和程序来处理,这是正确的。因为,患者术后输血感染有关病毒,并不属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所直接造成。医院所备血液,通常是通过采集程序事先采集的,血液是否合格,是采集人员的责任范围;即使是临时采集,也是采集人员应请求采集后供医务人员对患者使用。再者,血液采集后一般需要制成血液制品后供诊疗中使用,医务人员是通过用血申请程序向血库或有关管理者调用、领取,医务人员只负责审查领取的血液制品是否符合所需血型、规格等,并不对血液制品本身进行化验、检查。所以,因血液本身带有某种病毒,造成患者输血后感染该种病毒,是采集中的过失所造成,而不是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所直接造成,此不属《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上所称之“医疗事故”,当然就不应适用该《办法》所规定的处理原则和程序进行处理。但本案所涉及的输血所用血液,是作为对原告进行诊疗的同一医院即被告武昌县人民医院所采集的,其应对所采集的血液符合输血标准负责,并且此份血液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有因果关系,故被告实际上是以采集者的名义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法院查明认定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此点。被告在采集此份血液时,未按卫生部的明文规定对献血者作必须进行的项目检查,而仅凭献血者提供的原藉医院的一份肝功能正常的报告单,就认定其符合献血条件并进行采血,此种行为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违规行为,留下了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严重后果。现被告并不能证明此份血液不带有丙肝病毒,故被告应对所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上述事实同时决定了本案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样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如何承担。从表面上看,本案似乎应采取一般过错归责原则来确定被告有无责任。但按一般过错归责原则,原告需要举证证明的,不仅要证明被告的采集行为违规,而且还要证明该份血液确带有所感染的丙肝病毒,这在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方面,输血后并未马上引起不良后果,现场实物根本不可能予以暂时封存保留,以备检验;另一方面,输血后,从患者血液中根本就查不出所输血液,所输血液与患者本身的血液已经融合一起。所以,按一般过错归责原则要受害人承担举证责任,对原告即受害者是极不公平的,法律上不能将对受害者不公平的救济方法强加给受害者。那么,是否可采取无过错原则呢?也不行。因为,按照无过错原则,只要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后果,医院一方就要承担责任,这对医院一方也是不公平的。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后果,有多种原因,有的属患者病情或体质特殊而发生的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有的属于患者事先感染病毒所致,也有的属患者事后不注意感染病毒所致。所以,在因果关系难具有唯一性情况下,是不能按无过错原则归责的,况且,法律上也无明文规定此种情况应采取无过错归责原则。
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归责原则后,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本案这种情况应采取推定过错归责原则。按此原则,被告只要不能证明损害后果是原告自身原因或他人原因造成的,即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在本案这种情况下,血液是被告采集的,被告当然应当对所采集的血液质量负责,其证明不了血液合格,又证明不了原告在手术前就患有丙肝,还证明不了原告在手术后因其他原因感染丙肝,而自己的采血行为却恰恰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事后经法医鉴定证明输血与感染的概率达80%左右(本案已经不可能对原输血实物进行检验),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无偿献血;献血者;街头献血
[中图分类号] R1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43-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献血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及有关献血知识,激发人们对血液安全的关注,鼓励人们积极参加或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为此本站在2009年对参加街头的2 216名自愿无偿献血者实施全程、规范化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云浮市2008~2009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共3 373名为观察对象,其中2008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1 157名,2009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2 216名,年龄18~55岁。两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常规的口头宣传教育。
1.2.2 实验组
建立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程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医生护士,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程序对献血者实施健康教育,分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三个阶段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1.2.2.1 献血前医生护士向街头广大市民发放献血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献血者讲解国家有关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献血与健康、无偿献血与安全用血、献血条件、献血前的准备、献血过程的配合、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等。民众对献血有关知识的了解对其决定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今后是否能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存在着一定的影响[2]。所以献血前的健康教育是关键。
1.2.2.2 献血中 要求工作人员自身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从献血者躺到采血床上开始,由采血护士对献血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献血者心理、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等,并进行献血过程中的配合指导,和献血者进行交流,分散其注意力,营造一个愉快的献血氛围,密切观察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3 献血后在献血结束后,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告知献血后的饮食、运动、随访和再次献血间隔时间等注意事项,并告知献血者咨询电话,并对献血者表示感谢,发放精美纪念品。
2 结果
2.1 无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及一次献血400 ml及300 ml人数比较
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及一次献血400 ml及300 ml人数比较见表1。
2.2 献血反应及初复检不合格情况比较
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及初复检不合格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实施规范的献血者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无偿献血、血液安全的认识,明确科学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的理念,充分认识一次献血400 ml的意义。献血健康教育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献血前接受过献血知识宣教的献血者,其献血反应明显低于未接受过献血知识宣教的献血者[3]。所以,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有计划的献血健康教育对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稳定献血者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献血者健康教育后自愿无偿献血人数、愿意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400 ml及300 ml人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数2 216名,比健康教育前的1 157名增长了91.5%,然而,本市2009年临床用血量近4吨,今年,真正取消了政府下达的指令性献血指标,实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目前本市只有一台小型的献血中巴车,只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根本满足不了本市的临床用血需要,如何保障临床用血,将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笔者建议: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支持、协调、持续关注输血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投入力度,购买几台献血车及设置几个固定的献血屋,使各县区都有献血车及献血屋,有利于深入到厂矿、企事业单位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及发动工作,让献血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就近献血。发挥街头献血者健康教育的优势,促进无偿献血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献血健康教育,有利于采供血医护人员的培养。面对献血健康教育新课题,血站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多学科综合知识,使献血健康教育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无偿献血工作的需要,从而恒之有效地提高血站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
总之,为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健康教育是关键,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有效的献血健康教育,使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娣.健康教育概况[J].上海护理,2002, 2(2):62-63.
[2]周银素,陆典瑞,卢岑,等.江门市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410-412.
[3]萧少春.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8(4):433.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无偿献血 ;满意率;服务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献血服务日趋完善,潍坊市中心血站坚持“以献血者为中心,以血液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运用“献血者满意率调查”这一测量方法,从献血者的角度来考查献血者对血站的认知度以及血站的服务质量,及时提供信息并制定改进完善服务措施和服务发展策略。
1满意率调查的测量方法
1.1问卷调查法是最常采用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站外无偿献血者,这种调查法形式简单、易于执行、范围广,但是献血者在面对调查表时,可能处于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实的意见,调查表的内容有限,难以全面反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1.2投诉法是献血者以电话或信件的形式对血站服务质量进行的评价。
对献血者投诉的事宜,专人负责,一查到底,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此方法能直观的反映出献血者的不满情绪,真实性和价值性都较高,并能较快的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献血者。
1.3电话回访法主要是针对部分无偿献血者和所有用血者。每月随机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与献血者直接沟通,耐心倾听献血者对我们血站工作的评价及建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但是此方法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满足献血者的要求。
2满意率调查的内容
2.1总体满意率:包括献血环境、献血纪念品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术等。
2.2技术满意率:包括对查体医生和采血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就是医生对采血前的查体是否规范、采血护士是否“一针见血”等。
2.3服务满意率:表现为工作人员是否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是否耐心解答有关问题及告知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3满意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建立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1]。根据体系文件规定要求,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献血者进行回访,由相关科室对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写出质量通报,所在科室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献血者。2010年我站对4396位献血者和用血者进行了调查回访。
无偿献血的意义范文6
1 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及地方献血法规,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多年来,徐州市中心血站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及地方献血法规,将保证医疗用血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规范采供血行为,采取不定期检查与血液安全专项检查相结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和安全。为合理设置采供血机构,依法规范采供血管理,提高血液质量,保障医疗用血安全奠定了基础,2004年4月,按照省卫生厅要求,我市采供血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撤消基层中心血库,设置了5个分站和一个储血点,业务上属于市中心血站管理。严格执行血源“三统一”管理,即实行统一规划采供血机构、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供血和合理用血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全市采供血行为。为此,我站近年来又加强了对5个分站和一个储血点的业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徐州市中心血站采供血应急预案》及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部门的职责,健全了采供血预警与响应机制,使我市血液资源配置和利用得到优化,采供血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运行管理科学,行业服务规范的采供血服务体系,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血源,确保了临床用血的需要,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2 多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各方面参与无偿献血工作的社会机制
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响应。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许多新闻单位以宣传无偿献血为已任,免费播出公益性宣传广告,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及献血相关科学知识,及时报道无偿献血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已的事业,都来积极支持这一公益性事业,逐步形成了无偿献血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各政府部门及许多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都积极配合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不仅为采血车提供方便,而且还协助血站利用横幅、橱窗及多种形式向驻徐部队、企业及广大市民宣传献血法和献血常识,发动他们踊跃献血。另外,我站还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驻徐各大院校及许多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了“储备血库联络站”,在采血淡季、血液偏型或突发事件急需大量用血时启动“储备血库”,缓解了血液紧张的局面,为满足临床供血做出了贡献,驻徐部队在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社会深厚氛围
推广无偿献血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加强舆论宣传,是提高其发展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和促进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转变“献血有损健康,献血与我无关”的观念,创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广大公民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我站在市、县8个采血车(点)前设置了无偿献血资料箱,宣传展板,横幅标语等,向广大市民宣传《献血法》及地方献血法规,不断增强公民无偿献血的法律意识、责任感、荣誉感,提高公民履行无偿献血义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各县(市)分站则将采血车开进乡镇,普及血液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宣传教育。近三年来发放宣传材料5万余份,制作展牌200余块。
几年来,我站还充分利用世界献血者日、世界红十字日、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举办大型宣传招募及献血活动,采取问卷调查、血液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扩大宣传效果。2006年6月14日,在徐州淮海广场举办了“感谢您-生命的礼物”为主题的献血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7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 与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在全省第一个举办了“首届徐州大学生无偿献血形象大使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徐州无偿献血的形象。
充分利用媒体,强化宣传效果。近三年来,我站与徐州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彭城晚报》、《都市晨报》等媒体联合,制作专题节目,报道无偿献血先进人物事迹,刊登献血的科学知识,共50余次,印发《徐州献血》12次,发稿200余篇。2005年,我站建立了徐州献血网页,及时最新献血动态信息和血液常识,建立告示栏和输血论坛,并撰写图文稿件200余篇,同时公布了800个免费献血咨询电话,使市民可通过网络论坛及电话查询献血信息,提出意见、建议及通过网络报名献血,增加和血站的互动联系,血站则通过网络和广大市民、献血者进行直面接触,及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4 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扩大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为了保障血液的安全和质量,全面提升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水平,按照卫生部提出的“三个转移,一个延伸”,即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一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输血转移;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的指导思想,我市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建立应急及稀有血型无偿献血者档案库。 为招募应急无偿献血队伍及稀有血型人群,我站从2次以上献血者中,筛选出本市健康适龄低危人群和Rh阴性稀有血型者,在征求本人同意后将个人信息录入“应急无偿献血档案库”及“稀有血型档案库”,按血型分类登记建档,一旦出现血液偏型或突发事件急需大量用血时,利用电话联系这些储备献血者前来献血。采取电话、短信平台或寄发感谢信等方式表达谢意,不定期召开“献血者联谊会”,让他们感受到“我不认识您,但我谢谢您”的情怀和温暖,激发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热情,确保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
4.2 加强“储备血库联络站”建设。 几年来,在本市卫生系统、驻徐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中相继建立了“储备血库联络站”, 我站先后与徐州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谊,结成 “文明单位共建”对子,经常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和献血积极分子进入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请获得国家、省、市表彰的献血标兵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加强沟通增进友谊。近三年来,共开展献血知识讲座12余次,参加人数达5000多人,为大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做了大量前期铺垫工作;根据我市医疗用血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献血活动82次,共启动“储备血库联络站”29次,参与者达5000余人次,有效及时地补充了偏型及淡季缺血的情况,成为我市血源保障强有力的后盾。
4.3 加大招募捐献成分血力度。 成分输血是城市输血水平的标志之一,为促进成分输血工作,血站与受到国家无偿献血表彰的献血者联系,赢得他们的支持和积极参与,采取参观机采现场、讲解机采方法、原理及播放献血知识光碟,使他们掌握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知识,消除了疑虑,增强了对无偿献血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让捐献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捐献成分血。同时利用采血车为载体扩大招募人群,对自愿献血2次以上的献血者,发放详细的成分献血机采介绍资料,进行宣传动员,为献血者建立档案,并配备车辆,对需要应急招募的成分血捐献者,随时做好接送的准备,使成分血捐献者队伍不断壮大,由2004年的663人,采集血小板1 257个治疗量,递增到2007年的1 364人次,2 411个治疗量。
4.4 拓展400 ml献血人群比例,确保临床输血需求。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血液生理知识及捐献400 ml血液的意义,促进了无偿献血由200 ml向400 ml的转移目标。同时对第二次献血达标者,加强招募动员,宣传捐献400 ml于抢救患者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心意识,使捐献400 ml者以每年4%的比率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15242人,占当年献血总人次的36.99%,递增到2005年的20 383人,占当年献血总人次的41.12%, 2007年的 28 360人,占当年献血总人次的49.11%,满足了我市临床用血需要。尤其丰县的400 ml献血比率更是增加到 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