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历史选修课;课程评价标准

一、研究背景

在湖南省长沙市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校本课程“乐学有才”的育人理念引导下,2013年下学期,本人以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的“华夏民族服饰”这一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演变历程与发展规律,初步尝试开设了为期16周,共计两轮、8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的“中国服饰史”历史选修课。授课对象为遵循自愿报名原则集中的56名(中途1人退出)七年级新生。但由于课程自身的不足以及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调整,后期该门历史选修课并未连贯实施。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从个人角度分析,希望通过对以往历史选修课不足的总结归纳,尝试制订开设历史选修课程的自我预估评价标准,以期积累经验、调整方向,使自身在校本课程中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学科角度而言,有了初步明确的历史选修课程评价标准,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提高历史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可行性与实施质量。不仅能丰富校本课程的种类,也使广大师生共同受益。

2.研究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三者相互依存。我校的校本课程遵循“乐学有才”的育人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并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历史选修课作为我校校本拓展课程中的一部分,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顺利、高效实施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此及彼,明确其课程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三、问题呈现

1.课程设置阶段不够“乐”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理念是“乐学有才”,“乐”即快乐、愉悦。尽管本人很快乐地开设了这门课,但在历史选修课开设之初,部分学生是受最初所报课程的人数限制而被调配到本课程中来的,因此,该部分学生尤其有5名男生对“中国服饰史”是不感兴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该课程的开设可行性,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历史选修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性别偏向性。

2.课程设计阶段太仓促

从通知开课到实施相隔仅一周,上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的第八节,本人将“中国服饰史”的课程内容做出了如下具体安排(见下表)。

由于准备时间不充足,首先,从上述“中国服饰史”课程内容的安排表格中就可明显看出三大问题:一是课题名称不严谨;二是课程内容较零散;三是仅借助已阅的一些主要参考书目,没能编写出自己的特色教材,缺乏创新性。其次,尽管本人充分备课、制作精美课件、印制学习资料,但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仍然准备不充分,例如缺乏相关参考书籍、详细图片资料、服饰道具、动作分解视频资料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堂中的“乐”,增加了实施课堂教学的困难度。

3.课程实施阶段欠会“学”

除了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们“学”的积极性之外,本人过于严肃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活动形式的欠缺也致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从而出现学生语言贫乏、小组展示不积极的现象。选修课不同于通用课程,应充分让学生表达出自我见解,应是师生互动活跃,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课堂。

4.课程反馈阶段不完善

尽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考勤考核评价,从反馈的整体授课效果来看,已初步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历史研究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既定目的,且第二轮授课在第一轮授课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因此效果更佳。课后学校也对选课学生就该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但本人对学生的考勤考核评价体系仍然不完善。当时本人对学生的评价虽然包含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堂检测四个方面,但在课堂表现方面仍有遗漏之处,例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广度与深度、精神面貌与人文素养等。

四、研究结论

据上述研究分析,为了保障历史选修课这一校本课程的可行性与实施质量,教师可在正式开课前试行一节课,请学校领导、老师试听,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课程评价。评价时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参与性及全面性原则,以本人曾开设的历史选修课“中国服饰史”为例,详细评价内容及所占分值如下:开课与选课10分,教案与教具10分,教师引导15分,学生参与15分,拓展整合10分,学生评价20分(其中课堂效益与学习表现各10分),教师评价10分,学校评价10分。

以上结果仅供参考,如若评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可行性较高,反之则有待改进。欢迎广大同行提供多方评价意见或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2

我校学生多数为农民工子女,家庭环境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不能受到经典诵读的熏陶。但我们深知经典诵读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深知身上肩负着重担。正是由于学生阅读的书籍有限,导致学生知识面狭隘。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情,用校本课程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取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兴趣。本着巩固、拓展、延伸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信“校本课程利于语文的学习”,始终坚持以不同形式使用校本课程(利用班班通填充资源),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语文的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理论依托,扎实有效。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我们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选取了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支点,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巩固、拓展、延伸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真正地起到辅助语文学习的作用。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做到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文化的感染,从而达到学习语文及校本课程的目的。

二、实践运用,凸显特点。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以《课程标准》为抓手,本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编写、使用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出了校本课程的作用。

1、简单、灵活。

校本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将校本教材分为三大板块,即“合作平台”、“推荐平台”、“实践平台”。在合作平台中,我们选取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成语。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校本课程还发挥识字的功效。我们为成语、古诗注音,目的是帮助学生一方面识字,一方面积累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图像记忆法”和“情境记忆法”,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中、高年段的学习中,通过三大板块不同的侧重点,学生的语言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想象力也更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推荐平台中,我们推荐一些经典的成语、历史、神话等故事,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语言得以有效积累,对文本的理解也透彻了,甚至有些学生都会分析、评析人物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我所带班级五年级学生马万丽同学在学习五年级《晏子使楚》一课时,对晏子的评析,她写到:“晏子聪慧过人、能言善辩,他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同时又讽刺、贬低了楚王。面对楚王的侮辱,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趁机“以语还语”,使楚王无言以对,对他甘拜下风。”这不正是校本课程的学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吗?在实践平台中,我们给了学生极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叙述中赘述。经典诵读让学生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为语文学习创设了极好的平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针对性强。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每周的校本课程时间,全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年段的要求不同,教材的内容不同,再加上教师迥异的教学方法,使校本课程的学习真正地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实践证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结构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中年级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了,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对成语的学习有了整体性,再进行细节学习,及时反馈,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尤其凸显在学生的习作当中,较以往的习作,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提高了,习作中能准确用词了,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校本课程的学习对语文的帮助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三、开放交流,彰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与交流的有效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意思。理解是对话得以学生发生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利用“交流平台”这一板块,为学生搭建了交流、自我展示的平台。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3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实践课程模式;教师课程观念;语文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44-03

在新课程改革中,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集中在所谓的“副科”上,原因是这些科目一向被认为是次要科目,利用这些科目从事校本课程开发,不会对学生主科和考试成绩有多大影响。如何在所谓的“主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但课程意识往往还有待加强。而课程意识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方向,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关键。

一、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介绍

(一)课程生态系统

施瓦布(Joseph.J.Schwab)认为课程的基本要素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他们构成了一种“课程生态系统”。首先,教材主要是指以教材形式呈现的学科内容,它不同于学科的学术内容,它包括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资料等。其次,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是课程意义的源泉。再次,环境是指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环境,以及相关的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等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等构成的环境。

(二)集体审议

集体审议是施瓦布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开发运作方式,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做出的行动决策。它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通常首先明确特定情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各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形成暂时的共识,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拟定各种备选的解决方案,再对各种备选方案反复权衡,选择最佳方案,最后还要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局部的“预演”,反思已确定的目标,做出最终的一致性意见。施瓦布认为集体审议是“自上而下”的,要求确认全部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的问题,审议最后应由集体共同做好行动决定。

(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施瓦布对课程开发方法论的思考,指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性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即研究者,二者是直接同一的;实践过程即研究过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研究过程也是合二为一的。同时,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行动研究的关键所在。实践模式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研究统一起来,做到了课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与课程研究过程,课程实践人员与课程研究人员的统一。因此,可以说行动研究的理念在实践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实践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方法论的。实践模式贯彻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论,树立了“课程开发研究”的典范,并为其确立了理论基础。

二、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现状扫描

“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当前中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词。各地学校均不约而同地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抓手和切入口。但是,普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比较模糊,似乎就是根据学校实际研制和编写教材的活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单纯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计划和编写教案,而是指通过该计划实施教学过程,并且评价实施结果,再将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用于改进最初的计划的一连串活动。对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他们主动去对许多事情作出决策,比如:要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如何呈现这些内容?等等。综观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最为突出的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缺乏多维度的思考

许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校本课程内容时,撇开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学校环境,一味地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建构教学内容,如有的教师在设置校本课程内容时,加入了对语法、修辞等新课程标准淡化或删掉的知识点,把校本课程当作课堂知识的加深拓展,目的是生怕考试中学生碰到不放心。这样做,不但违反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课程管理和教学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靠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教师之间的教学处于相互隔离和独立的状态。教师的这种专业主义惯性成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与他人合作的阻障,导致教师在与他人、尤其校外合作上存在情感和技能上的障碍,他们不愿、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去完成复杂的工作。而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参与者通力合作,单靠一个语文老师个人是很难成功的。此外,有些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学科间的知识,如《语文课本中的历史问题》、《旅游文化与语文》等等,都需要相关学科的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走入盲目模仿的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大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未接触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教师的日常工作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虽然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还不足以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此时,有些学校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就盲目模仿实施语文校本课程较早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笔者调查,很多学校借鉴了无锡的锡山高级中学和武进高级中学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模式和内容。以上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早、成效明显,确实在全国都属于前列。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必须以自身的教学实际背景出发;盲目借用他校的开发理论,只能事倍功半。

三、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反思

(一)应该从多维度开发校本课程内容

新课程的理念正如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所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课程生态系统”的开发观念,把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编写校本课程。对于中学语文课程,仍应以课程标准为主线,在此基础上教师积极发挥能动性,努力从日常生活、学生的实际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从教材的角度,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本语文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应用或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如整合历史学的知识,可开设《阿Q价值观与中的历史问题》;关注学生们平时感兴趣的各地方风景名胜,开设《语文课本中旅游文化》等等,让学生懂得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应该提高课程领域合作和课程协作开发的意识

根据施瓦布提出的“集体审议”的思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首先加强整个学校内部在课程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消除课程与课程间的界线,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把单独一门课程放在广大的课程整体中去考察,并逐步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项集体协作配合的事业,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就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两位语文教师的事情,而应该经过整个语文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共同开发,相关学科教研组共同商议最后确定课程内容。

(三)应该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有些学校为了走捷径盲目套用其他学校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原因是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的时候脱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以学校和课堂里每天发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自己学校、自己班级的教学水平出发,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本校、本班的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在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研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有关他们身心发展的那些合理需求;并对本校本班的学生做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后编写课程内容。只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身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反馈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对教师提高课程开发意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挖掘的空间。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至今仍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努力开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Schwab The Practial: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School Review,1969.

[2]【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A].杨爱程译.//马骥雄.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何晓文.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陈惠邦.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7]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wareness and Chinese School-Based Exploitation

LI Xiao-yu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4

研究开发适合县域内的校本课程,并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对推进县域内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理论意义。深化县域内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2、实践意义。在校本课程研发的阶段,对与内容相关的、符合学段学生特点的活动进行整合性分析,在课程实施阶段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在此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个人情感意识以及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体验。

一、明确目标,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

为使经济落后的县域,实现三级课程可以开足开全,又不会造成学校负担,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的形式来实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为达到这样的研究效果,本阶段特制定以下目标:1、加强县域内各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2、以点调动所在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培养教师课程研究的能力。3、熟悉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配合县域内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二、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了以下内容:1、收集县域内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人文地理等资料。2、利用县域特点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的开发阶段中研究“如何与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整合”。4、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适当调整。

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次会议与整改决定运用:1、查找文献法。查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该种课程开发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2、走访调查法。调查县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各方面信息,总结实施经验。3、个案研究法。确定以尚义县风土人情,家乡特点比较浓郁的内容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方向,以尚义县档案局撰写的《尚义志》蓝本编写符合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4、行动研究法。边制定课题研究方向边走访各学校,通过座谈、调查的形式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5、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课程研究的原则、路径和基本模式。

三、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硕果累累。

课题研究筹备工作开始以来,先期进行了一部分调研,作为县级教研部门,对通过对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的调研,解决过程中不断研究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前期调研,制定整合模式。

如何能解决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经过总结以上问题决定制定一种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为模式的课程形式,即:制定一套全县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而学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课程开发时多种不便,又不影响学校课程实施中体现办学特色,更可以做到教育均衡发展。

2、确定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作为课程,要想让每个学校进行实施必须具备实施的准则――《课程标准》,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坝上一隅,灵秀尚义》校本课程标准低年级版、高年级版,为下一阶段实验校进行课程实施有章可循。

3、针对课程,筛选课程内容。

通过多种研究方式:走访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等多种形式,对尚义县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收集到的比较枯燥的文字进行润色,配合小故事、小神话等多种文体以求达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4、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县域内各小学的教师在课程研究与评价方面有很大欠缺,教师对这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经过研究与实验校的合作调研,部分实验校的教师已经对这项工作的态度有所改观。在组织教师收集材料时,所有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与成员们合作讨论,并有效地删减内容,对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

1、理论指导不到位,研究容易进入误区

因为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流程不熟悉,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走弯路。研究初期成员及实验校的的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关于校本课程培训,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课题组出现这些问题后,及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课程研究方面、校本课程相关知识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等等。使成员更快的进入课程研究工作中。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5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课程标准;传承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73-02

校本课程开发是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就美术学科而言,全国各地均有富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一个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依靠特色校本课程,而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和创新性。本文以山东省潍坊杨家埠年画为例,对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法进行探究。

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不断在人们的身边消退。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学界观点不一。而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开发基于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美术校本课程,不失为有效路径之一。美术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陶冶其心质品性,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更能解决国家和地方课程因整齐划一而带来的诸多弊端。

二、关于杨家埠木板年画

1.杨家埠木板年画概述。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版画,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现主要珍藏于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同时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鸢都风筝”、剪纸等传统手艺共同运作。以其工艺精湛、色彩强烈、造型丰富、构图饱满、采用手工操作并用的方法而著称。每个时期出现的新观念、新思想都能及时地出现在春节年画的题材中,对杨家埠年画和社会的交流与碰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分别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农民群众自己的艺术,反映出农民的美好愿望,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作为主要的艺术形态之一,木刻年画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由农民所创、所赏、所用: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往往表现岁计有余、福泽有余的心理需要,体现民众的信仰、需要和憧憬。杨家埠木板年画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五种:①想象浪漫、具有内涵,如《连年有余》、《五福捧寿》等。②构图充裕,造型丰富,如《五子门神》、《包公上任》等。③夸张表现、简练朴实,如《茶荼》、《郁垒》等。④色彩大胆、富装饰性,如《渭水河》、《兄弟同乐》等。⑤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如《过新年》、《男十忙》等。

三、杨家埠木板年画在校本资源中的开发方法探究

1.课程开发动机。如果仅仅是将杨家埠木板年画封存于博物馆,供人观览、赏玩、品鉴,那么它犹如僵死的木乃伊,无法走进今天中小学鲜活的生活中,会为其传承甚至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让杨家埠乃至民间美术走进当下的生活,重新散发其曾经的作用和艺术魅力,编制杨家埠年年画校本课程,让年画走进学生的美术课堂乃至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是可取之策。这正是本文开发与建设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的初衷和动机。

2.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一是资料档案袋的建设方式。采用加大挖掘保护力度方式,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资源归档整理,形成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文字梳理、视频、教学课件等,尽量以现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制作、呈现。尽量避免传统档案库建设的手法单一性和内容单调的特点。这种探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二是在资源档案库的建设基础上,建设兼保存、展览、培训于一体的展馆。比如在学校里开设杨家埠年画资源库陈设展馆。展馆向学生、社会大众开放,邀请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士等参与课堂教学,以建设开放性的年画教学课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作为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意义非同寻常。

3.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施。一是编制校本课程。将杨家埠年画编制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国家教材有效衔接。在课程编排时,需要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和设计。二是情境化教学和学习。为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化教学。学校和美术老师应尽力给教学、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邀请年画老艺人进课堂、与艺人的工作坊一起共建中小学教育学习基地,带领学生到年画作坊进行实地参观和亲身学习体验。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三是注重学习、动手相结合。对杨家埠年画的学习如果仅限于文字、作品的认知与解读而脱离动手实践、亲自体验的环节,就无法全面、深刻感悟和体验杨家埠年画的特色与魅力。因此,在年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点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丰富想象力,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完成一幅年画作品。作品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公共义卖等。

四、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从考察民间美术的田野工作到建构课程体系,逐步将自己塑造成研究型的教师。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离不开学生的大力参与,他们的积极主动、出谋划策会极大程度上助益校本课程从开发到教学实践的探究和效果。借助校本课程建设,使美术教育成为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精力有限,关于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尚需进一步认真探究。

参考文献:

[1]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宗乐,陈实,邱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沈泓.中国濒危年画寻踪:夹江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范文6

关键词:小学;篮球;课程构建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既然是校本课程,那么在构建过程中,首先便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参与,紧紧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进行统一指导,将练习篮球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篮球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篮球认知、篮球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内容。本文具体分析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应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的内容为标准,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篮球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如,针对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可通过篮球小游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进行篮球小游戏过程中感受力量、方向、速度等运动现象,并且能在开展篮球小游戏时保证自身安全;要求篮球水平一般的学生能使用专业术语来标述自己已经学过的动作,初步了解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从而保障篮球运动的安全;针对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多看篮球比赛,熟练运用篮球运动中的组合技术动作、简单处理篮球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情况及预防措施等。

2.本校实况

学校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篮球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若缺乏场地与器材的基本保障,则会导致篮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一纸空文。且当前篮球校本课程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完善篮球校本课程体系,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发与执行篮球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丰富的篮球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B,才能保证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篮球校本课程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实践篮球校本课程中的学习者,其水平是否与篮球校本课程相符合,是检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二、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方法

1.构建小学篮球课程的基本方法

为保证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将复杂的篮球技术进行分解,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技术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及时反馈实践成果,调整不合理的内容,总结和整理合理的课程内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

2.构建不同水平段的篮球课程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在构建小学篮球课程时,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平衡能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可采用竞技篮球游戏化的方式,构建该阶段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中年级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兴奋度往往会超出自身的抑制能力,所以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应尽量构建以简单化竞技篮球为主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高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活动的目的具有较深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能够适当调整和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可构建竞技篮球实用化的篮球校本课程。

3.构建不同时间段篮球课程的方法

篮球课堂教学是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应遵循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基本规律,以义务教育体育与课程健康内容为标准,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篮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在教学进攻技术时,以摆脱、传球、投篮技术等内容的传授为主,而防守技术与进攻技术对应时,则以防摆脱、防传球、防投篮等内容传授为主。坚持由点及面、由面聚点的教学原则,将自身的成功积极辐射到学生中去,促使学生能在篮球运动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增加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篮球水平。其次,学校可通过组织篮球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同时,篮球运动普及化,有利于学校挑选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即“体育工作的提高必然是以普及为基础,并在提高过程中进一步普及。”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而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通过学习篮球,愉悦学生身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