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市场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市场经济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1

0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控,那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是如何对旅游经济进行管理的,下午我们进一步的进行阐述。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的,而市场生产的数量的多少,也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量和支付能力来进行调整的,而这种信息的传递,是根据人们和市场间的买卖关系来确定的,市场的经济发展是靠消费者消费的金额与卖方所赚差价来衡量的,而卖方之间所产生的利益冲突,确实由如何提高市场利润来体现,市场经济通过不停的竞争来完成进一步的推进它的发展。

 

2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古国,东方神圣殿堂,古建筑物等都蕴含和无法掩盖住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人民素质的提升,热情待客,和堪称为世界最友好的国家,无论是那方面的因素,都能吸引着全球人们的关注和向往,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迷恋,不可阻挡的推动者我国旅游业的更大发展空间。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积极协助相关旅游产地,对旅游地的维护和宣传推广,旅游行业不仅使本身经济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还同时推动着我国其它的产业的共同发展,人们远足,就离不开穿衣、吃饭、住宿、乘坐交通工具、购买当地具有名族特色的纪念品等等,来为自己解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那么餐饮行业、旅馆行业以及基本的出门就得依靠的交通工具等,都附带的发展起来了。另外旅游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劳务市场解决了相当一部份的人员就业问题,并且是国内与国内各地、以及国内与国外之间的文化同时也得到了交流。

 

3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1国家对旅游业投资有限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财政投资有限,各方面都需要用钱,然而,目前我国的旅游行业即便相对其它行业经济发展相对靠前,然而目前例如交通所达旅游景点不便利因素,例如,飞机不能直达旅游景点的、火车以及汽运经常满客或超载的、另外经常发生旅游交通事故、旅游景点经常出通信信息薄弱等,很大原因都是国家对旅游业投入资金有限而导致的。给人一种,空有一处好硬件而无相对软件设施与其配备,只有等待旅客的选择到来,从而很难去开发新的旅游客源或是回头旅客。

 

3.2我国旅游业服务意识差以及旅游开发景点有限。到一处旅游景点,给大家的感觉一般都是,收费高且质量差,例如住宿、购物等方面。在旅游景点处所设立的购物商店不多,并且商品价位普遍较高,住宿就更加离谱了,住宿费高,但是卫生情况却相当的差,这种服务意识就本国旅客都难以接受,何况是国外游人呢。还有甚者,同一桌饭菜或是商品,国内人购买是一个价位,而外国人购买却是另一种价位,这种旅游商品差价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并且,旅游景点所售出的纪念商品都普遍存在,质量差、品质低、价格高的现象,很难刺激到游客们的消防欲望。对于旅游景点而言,大家都有一种感觉,我们是慕名而到的旅游景点处,然而到了目的地后,却经常被一些旅游景点挡在门外不能进入,这就很让人失望和不痛快,给人一种花钱没花到实处的感觉。

 

3.3国家政府对旅游业过分的保护主义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企业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方式进行经营,然而,对于旅游行业来讲,实际还是国家享有旅游行业经营的权利,从而使旅游业原本陷于一种等待发展状态,这种状态严重的缺乏竞争力度和激励机制制度,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旅游经济管理对策

 

4.1扩大旅游业经营范围。以我国旅游行业中的旅行社来讲,旅行社原本就起步较晚,并且当下各旅游景点的旅行社普遍存在着,数量多且杂、收费不统一、卫生质量差等特点,只有改变旅游业中旅行社这些根本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才能不光以大好娇丽河山来吸引客源,而是在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客源后,还旅客们一个舒适舒心的休息环境,才能长久的留住客源。

 

4.2广引外资、完善旅游景点各配套设施。我国旅游行业目前存在着,与旅游相配套的相关行业设施无法实行配套发展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财政收入有限,需要投资的行业项目较多所造成的。那么针对此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量的引进外资,让我国旅游行业对外开放,使旅游业附带的餐饮也、旅馆业、运输业、购物商城等都同步的发展起来,才能更好的吸引旅游客源。

 

4.3提高旅游业服务意识建立旅游市场竞争机制。旅客游玩为的就是发泄和放松压抑和疲惫的心情,只有给在游玩后的旅客一顿可口、香美的饭菜,提供一处舒适、干净和卫生的住宿场所后,使他们对我国的旅游景点的优美景色、可口美食、舒适住宿流连忘返。这样不仅能吸引和拥有更多的旅客,还能打响我国旅游行业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

 

5结语

 

旅游业是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附带了餐饮、运输以及旅馆业的一并发展,通过国家科学有利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控,我国旅游经济管理也在随着市场的变迁不断的变化着,这样才能使旅游经济发展更加稳定和持续发展,才能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2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

従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文忠公赠苏、梅诗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3

    关键词: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趋势预测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城墙、碑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垄断性世界级文物旅游资源,构成了西安市旅游资源的核心,也是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旅游景点。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旅游经济活动成果的主要指标。[1]改革开发20多年来,西安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增幅较大。但是2001年以来,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占全国的总接待量各年均不足0.8%,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各年也没有超过1.7%。仅以2006年为例,2006年西安市接待入境游客867 273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量的0.69%,居全国主要旅游接待城市的第12位;旅游外汇收入为46 700万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38%,居全国主要旅游接待城市的第12位。和北京、上海等旅游热点城市相比,西安的入境旅游发展与其差距逐渐拉大。综上分析,西安的入境旅游发展与自身的资源丰度、质量对比,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地位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西安在全国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因此,对西安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能够为西安市的旅游开发规划和西安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一、入境旅游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西安市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以2001-2006年的数据做分析,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绝对量上来看,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呈稳定增长,且增幅较大(2003年SARS除外)。如图1所示,2001年入境游客人数为672 015人次,到2006年达到867 273人次,净增长为195 258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23%。SARS过后,2004年游客人数迅速回升,2005、2006年稳步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19.27%和11.8%。游客数量的增长带来了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由图2可知,6年来,旅游外汇收入净增长为17 698万美元,2005年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4%,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

    2.从相对量上来看,西安市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小,并且比例增幅缓慢。入境游客人数2001年以来没有超过0.8%,平均比重值为0.64%。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重6年来没有超过1.7%,2006年仅为1.38%,各年平均比重值为1.35%。

    通过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等旅游热点城市做横向比较来看(见图3、图4),西安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

    的比重和深圳、上海、北京的差距较

    大,略低于杭州,和成都、南京相当。作为中国着名的旅游城市,西安入境旅游市场优势地位并不明显,且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网上数据整理得到

    3.外国游客是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各年都在85%左右,主体优势明显(见表1)。港澳台游客的相对规模较小,占入境游客的比例在逐年减小。其中,台湾游客最多,其次是香港游客,澳门游客最少,历年都没有超过4 000人次。

    二、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一) 时间结构分析

    1.季节变化分析。 由图5可知,入境游客的季节分配特点显着,与北京、成都、南京、上海、深圳5座城市2006年1-12月的每月入境游客人数相比,具有以下异同点:

    相同点在于一年的变化特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月初-3月底,迅速增长阶段。此时正值春天,适宜的天气条件和旅游者的心情因素可以大量吸引旅游者,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2)4月初-9月底,平稳保持阶段。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增长后,数量略有增加或减少,但是近似围绕在一条直线上下做轻微波动;7月份相对来说,降低的比较多,此时天气炎热不适合出外旅游。(3)9月初-10月底为短期增长阶段,此时秋高气爽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室外的旅游项目较为丰富,因此入境游客的数量会有增加。(4)11月初-12月底,逐渐下降阶段。此时天气变冷,又接近年底,入境游客不断返回客源地。

    不同点有:(1)北京、上海、深圳各月的入境游客远远高于其他比较城市,领先优势非常明显。西安和南京各月近似,并略高于成都。(2)在上述相同点的第4个阶段,西安和南京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降幅不大。北京和上海的降幅较大。相反,深圳和南京在这一阶段却有回升。深圳的增幅较大,因为此时接近年底,大量的港澳台游客过境返回大陆。

    综上,2006年西安吸引入境游客较多的月份是8-10月, 8、9月的月接待入境游客量都超过了9 000人,10月份最高,达到了115 909人次。总体变化趋势和其他几座城市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大致相同。外国人市场的季节变化强度相对较大,港澳台市场的季节变化强度相对平稳(见图6 )。

    2.年际变化分析。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年际变化特征在总体特征分析中已经做过详细阐述,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 空间结构分析

    从区域上看,由图7可知,以亚洲和欧洲为主要客源市场,两大洲的游客占所有入境游客的70%左右;美洲次之,特别是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入境游客不断增多。大洋洲游客占来西安的外国游客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非洲游客虽然数量很少,比例也呈增加趋势。以2006年为例,在外国游客中,亚洲游客200 646人次,占外国人总数的27.33%;欧洲游客290 778人次,占外国人总数的39.62%;美洲游客160 744人次,占21.9%;大洋洲游客38 526人次,同比增长0.04%,占外国游客的5.24%。非洲游客2 819人次,同比增长23.15%,占外国游客的0.38%。

    从国别上看,由表2可知,入境游客的客源国主要有日本、韩国、美国、西欧等国家。结合表3内容,根据外国游客数量的多寡,同时考虑港澳台市场的总体份额,把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市场是港澳台、日本、韩国和美国;二级市场是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澳大利亚;三级市场也称为机会市场,是其他客源国。同时,根据一级市场为核心,二级市场为主导,机会市场为辅助开发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市场特点进行分级开发。

    (三)消费结构分析

    从旅游消费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来看,可以分为基本旅游消费(BNC:basic needed consumption)和非基本旅游消费(UBNC:un-basic needed consumption)。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也叫刚性消费,如旅游住宿、餐饮、交通、景点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且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也叫弹性消费,如旅游购物、邮电通讯消费等。[2]旅游消费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旅游业发展水平越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就越低,BNC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就越高。反之,UBNC所占的比重就越高。

    由表3可以看出,西安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构成中BNC长期占较大比重,占总花费的一半左右,2006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48.8%。2005年BNC的比重比2004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是近几年中变化最大的;UBNC的比重则有所下降。2006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BNC和UBNC的差距不大,情况也不容乐观。这种变化不符合国际旅游消费的基本发展态势,说明西安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存在一定问题。

    在BNC中,长途交通费用最高,其次是住宿、餐饮、游览、市内交通。在考察的年份里,市内交通消费水平基本保持不变。长途交通在2003年后增长较快,2005年达到最高值额为30.1%,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住宿费用从2004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5年降到最低额为11.3%,2006年有所回升。餐饮消费水平2005年有所增加,但是仍没有达到2001年的10.6%,并且2006年下降幅度增大,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游览消费一直在增长,但是增幅不大。

    在UBNC中,购物消费最高,比例接近50%,2006年达到了37.4%,占据绝对份额。其次是其他消费、邮电通讯、娱乐消费。其他消费从2004年开始,下降幅度较大。相反,娱乐消费和邮电通讯消费增长到2005年后,2006年都出现下降趋势。可见,入境游客在基本旅游消费需求满足后,主要把钱花在购物和其他消费等消费领域。因此,进一步挖掘其他消费的消费内容,对于增加旅游创汇有重要意义。

    三、入境旅游市场的预测分析

    1. 数据修正。

    基于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曲线拟合对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进行预测。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2003年的SARS都导致了入境游客人数剧减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减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V”形谷,给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带来较大的波动。为了提高趋势预测的精度,先对这两次影响造成的凹形谷进行修正,然后建模预测。

    统计数据的修正采取直线内插法:首先,将原始统计数据做出长期变化的统计线;然后根据观察找出需要订正的时间段,并确定适合直线内插的起始年份(na)和终止年份(nb)。

    2.预测方法和结果

    预测的方法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模型中的曲线拟合法。根据修正后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拟合,具体方程见表5。统计检验表明,方程拟合效果理想,说明该模型完全可以用来进行预测。

    四、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加大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分级开发,选择客源市场目标层,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3]做好海外客源市场的目标定位,以一级和二级客源市场作为宣传营销的主体,加强一、二级客源市场的投入,对三级市场进行适当开发。同时要注重客源呈多元化趋势,积极拓宽客源层。(2)在游客旺季,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组合,提高产品开发层次[4],加强参与性、娱乐性、度假和商务旅游市场的开发。在这方面,可积极借鉴北京等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3)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大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如西安曲江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临潼旅游产业集群。(4)树立西安整体旅游形象,打造旅游精品,提高西安国际旅游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梅.中国入境旅游预测与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赵晓燕.旅游经济学[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4

【关键词】襄阳;民间文化;旅游经济

1 襄阳文化资源种类的分析

襄阳的文化资源多种多样,汉代以来,一直是郡州府治的所处地,所以至今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因而襄阳成为当今比较著名的文化古城。正是存在如此雄厚的文化底蕴,才为襄阳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将襄阳的文化市场总结如下。

1.1 三国文化

三国演义中有四分之一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襄阳,可以说襄阳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目前,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迹仍然保存完好,比如古隆中、鹿门山、水镜庄、襄阳古城等,这些遗迹已经成为襄阳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参观。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文化将散发出更具价值的魅力。

1.2 楚文化

春秋时期,楚王将都城由丹阳迁移到现在的襄阳,从此之后襄阳成为楚国数十位君王的王都,直至楚国被灭,共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正是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才能在襄阳看到众多的楚文化遗迹,比如楚皇城、古墓群、洪山寺村古罗国城遗志等。除此之外,襄阳还与众多楚国著名的文人雅士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是屈原为官的地方,是宋玉的故乡,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诗词经典。

1.3 红色文化

襄阳不仅是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还是近现代革命的根据地,这里培育出了很多勇敢、智慧的革命家,比如黄火青、峰,目前襄阳还保存着革命时期为纪念峰而建设的纪念馆。还有一些革命中心至今保留完整。教科书中编写的关于小的模范战役就是发生在襄阳。革命者肖楚女曾经到襄阳传播革命的思想。这些都构成了襄阳宝贵的红色文化。

2 襄阳文化与旅游在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地著名旅游景点的成功做法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将文化和旅游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文化的发扬光大、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如果缺乏文化内涵,只注重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就会显得空洞和缺少价值。如果缺乏赏心悦目的景点,只注重文化的宣传,旅游就会显得厚重和无趣。通过对襄阳市近些年旅游经济的分析发现,对文化的利用程度不高,文化和旅游之间过于独立,缺乏有效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旅游景点缺乏文化内涵或者不具备时代特征

襄阳市目前共有A级景区24家,这24家景区很分明的划分为了文化资源景区和自然资源景区,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景区,都没有过多的进行开发,只是简单的利用其天然的文化或者自然优势。比如古隆中、水镜庄、李宗仁纪念馆等以文化资源为主的景观只是简单的向游客展示历史留存的文化古迹,而没有开发一些符合现代游客特征的娱乐项目,导致游客感觉枯燥乏味,体会不到旅游的快乐。而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观只是利用天然的自然奇观、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高山流水等来吸引游客的眼球,并没有利用美丽的自然开发一些文化气息浓厚的项目来增加旅游的亮点,导致游客感觉缺少点什么。

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襄阳市很多文化遗产被评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如进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有10几个,进入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100多个。除此之外,还有历史遗留的文物或遗址400多个,可见襄阳市的文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么多的历史文物遗址,真正充分开发利用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却寥寥无几。几百个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成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只有24处,其他的文化遗址大多破旧不堪、空留一个外壳。有的文化遗址甚至连外壳都没有保留,只留下一个名字。襄阳的民俗文化也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比如皮影戏、襄阳花鼓等只能在当地过节的时候才能看到,没有专门的单位组织表演。

2.3 文化与旅游融合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襄阳市大多数旅游景点都只是简单的根据现存的文化遗址发展起来的,文化与旅游深层次的融合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表演的文化节目过于深奥。旅游景点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节目演艺,它可以体现当地的民俗特色,同时给游客更多的娱乐享受。但是襄阳市的很多文化旅游景点过分重视节目的高端性、文艺性,忽视了吸引游客这一因素,导致文化演艺节目不能雅俗共赏。第二,缺乏文化旅游娱乐场所。旅游娱乐场所可以为节目演艺提供舞台,同时为游客提供文化娱乐的去处,但是目前襄阳市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文化娱乐街。同时,一些提供表演场地的临时娱乐所在灯光、舞台的设计上不够规范、标准。第三,制作、出售旅游商品的店铺较少。旅游商品是一个地方旅游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比如西安古城最为著名的旅游商品兵马俑,游客旅游结束时都会买上一些兵马俑或送亲朋好友,或留作纪念。但是,襄阳市目前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3 文化市场与旅游经济融合的有效途径

3.1 树立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选择旅游去处的时候也更倾向于文化价值较高、景色宜人的景点。要想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襄阳市必须树立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的观念。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积极引导旅游业的发展,将文化价值观深入到旅游行业;其次,发展文化产业时学会用旅游的观念思考问题,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

3.2 深入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价值

旅游景点不能单纯的依靠遗留的文化古迹,还要进一步挖掘古迹背后丰富多彩的故事,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手法将文化故事展现在游客面前,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真正体会文化的价值所在。目前,襄阳市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应该借鉴其他各地旅游景点的做法,比如河南开发的清明上河园项目,将当时的东京汴梁市井画面诠释得淋漓尽致,星际宾馆叫做“官驿”,表演节目“杨志卖刀”、“包公迎宾”、“气功喷火”等异常精彩生动。

3.3 扩大、修复、重建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

对于目前已经进入国家A级景区的旅游景点,扩大其规模,同时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背后的价值。对于一些历史久远、破旧不堪的文化景点,投入资金进行修复或者重建,从而使文物古迹能够很好的保存并遗留给后代。总之,当前襄阳市的旅游文化景点规模普遍较小,向游客展示的文化内容过于单一、枯燥,所以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景点规模,丰富文化展示的内容。

【参考文献】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5

    (一)优势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贵州省的多元山地文化其代表则是历史文化、屯堡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广大游客深受其多姿多彩、神秘古朴、奔放热情景点的吸引。而在贵州有着十七个少数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古朴的风俗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二是气候条件宜人舒适。从所属地质板块来看,贵州省则是亚热带高原山地,年平均气氛16度,夏天无酷暑,冬天无严寒,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一年四季都适合进行探险、休闲、观光、考察、旅游。特别是在夏季,很多省外的游客到到贵州来避暑。三是水资源丰富。贵州有着极其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着纵横交错的河流与特别多的瀑布,例如享誉世界的黄果树瀑布,而这些河流就具备着大量漂流资源。被称为美酒河的赤水河所酿制的国酒茅台,也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机遇

    一是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在高位运行,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由于逐步提高的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这肯定提供着巨大的客源市场给贵州旅游。二是如今我国居民主要的休闲消费方式是旅游消费。在蓬勃发展的我国国民经济背景下,如今我国居民的主要休息消费方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旅游消费。贵州旅游保持着空前速度稳步推进,而更为社会化与大众化的旅游活动,这就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旺盛旅游需求。由于在发展的旅游业,那么不管是旅游者或者是旅行社,都必须去对新的旅游目的地寻找,从而做到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满足。这就导致极有可能让贵州旅游逐步发展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首选之一。

    (三)劣势

    一是交通特别落后。由于贵州处于云贵高原地带,有着众多的山地,在该境内建设公路、铁路有着比较高的成本,而这就导致很多的景区有着比较差的交通条件,有着比较差的易达到性。游人有着比较高的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比较短时间逗留。二是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的很多旅游景区由于受到经济滞后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导致有着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导致游人的安全感缺乏,更无从谈及亲切感与舒适感。三是贵州旅游有着不突出的整体形象,对于贵州旅游特色也没有展现,这样就不能做到强大品牌形成。四是尚未完成整合利用资源,与旅游大省相比,贵州旅游业在目的地营销与宣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未完全显现贵州旅游的产业性,而这也只是属于一个经济增长点,尚未真正做到成为一个支柱产业,只有很小的相关产业带动作用,这就使得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五是旅游景点文化内涵不足。贵州在开发、保护以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上,申报世界遗产依然还处于空白地带。六是基于吃、住、行、游、娱、购这六个要素来看,这其中的住、行、娱、购这四方面通过和旅游者的需求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旅游市场经济范文6

关键词:汇率市场化 旅游经济 影响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实行有管理、有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这一市场化改革势必对我国的旅游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现状

近30年来,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彩的风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1980年入境旅游人次为570.25万人次,1990年增至2746.18万人次,到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点的13187.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也创历史新高,达419.2亿美元。2008年起,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利因素的冲击, 2009年全年入境游客人数下滑至12647.5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也降至396.8亿美元。

(二)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

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一直处于小幅攀升状态,截止2009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幅达21.4%。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境内旅行社对外报价通常以人民币价格为基础,报价及结算货币大多采用美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相应的外汇报价也随之上升,以团队旅游为例,某一线路定价为2500元人民币,汇率改革前对外报价为300美元,若人民币兑美元升至6.83∶1,则该线路对外报价理论上将升至366美元。

按一般经济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将导致消费需求减少。2004―200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入境旅游在汇改后承接之前的走势,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升幅明显放缓。特别是汇改后的第一年即2006年,这一年影响国际旅游的其他外生性因素相对稳定,而入境旅游人数只比上年增长了3.87%,增速大幅下降,可见汇率因素作用不小。2008―2009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及人民币汇率对世界主要货币升值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罕见的入境旅游市场负增长的情况(见图1)。

我国的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是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入境游客占入境总数的80%以上,由于港币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而澳门元与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意味着对港币与澳门元升值,这直接导致港澳市场疲软。由于港澳市场约占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五分之四强,其波动对整个入境市场的影响非常明显。

国外客源市场则视人民币对各主要客源国货币的汇率走势而定。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中超过50%的外国游客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2007、2008年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暴跌,加上韩国国内经济滞涨等负面因素影响,导致2008年韩国来华客源锐减17.09%;人民币对日元则先升后贬,总体呈贬值特点但幅度不大;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则基本保持稳定,直到2009年出现急速升值;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基本呈上扬态势,因而总体上来说人民币对各主要客源国货币呈升值趋势,且升值幅度较大,因此外国客源市场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从统计数据看,外国游客从2007年的2611万人次降至2009年的2194万人次,下降了20%左右,远高于入境旅游总人数下降4%的幅度,其占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重也从2007年19.8%的高峰值回落至2009年的17.35%。

从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的影响较为明显,入境旅游客源增长幅度随汇率升值的步伐逐步减少,二者呈反方向变动。

二、汇率市场化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

我国的出境旅游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出境旅游人数快速增加。出境旅游规模在最初的10年里仅有1000万人次,而从1000万人次涨到2000万人次只花了3年的时间,从2000万人次增长到3000万人次则只用了2年时间。200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2009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66万人次。

(二)汇率变动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汇率变动对出境旅游的影响与入境旅游正好相反。若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出国旅游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泰铢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然保持稳定,去一趟泰国的基本旅游费用甚至比去中国云南的旅游价格还要便宜,低廉的价格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但若人民币贬值,情况则恰好相反。2003年下半年,国际外汇市场跌宕起伏,不少货币兑美元屡创新高。由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率相对固定,导致人民币随美元一路下滑,许多旅游线路受汇率影响出现明显上涨,如澳洲游仅因汇率波动就上升了近1000元人民币,对我国出境旅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出境旅游费用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团费,二是境外自由消费。出境旅游的每个环节并非全部使用外币来结算的,一般来说,团费中境外地接费用外汇结算,这部分费用只占总团费的30―40%,而出境机票费用按照国家规定需以人民币支付,这部分费用占到50%左右,其它如签证等费用也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因此,如果人民币升值5%,对团费影响只有1.5―2%,以1万元人民币的旅游线路来说,只便宜了150―200元,因此人民币小幅波动对出境旅游团费的影响并不大。真正能够刺激出境旅游的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旅游者在境外自由消费的实质性意义。若人民币对目的地国家货币升值5%,则旅游者在境外购买力就提升5%,直接刺激旅游者在海外的消费欲望。据瑞士旅游局统计显示,中国游客在瑞士的平均消费为500瑞郎,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来自海湾地区的游客,相当于德国游客的3倍,荷兰游客的4倍。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消费特征的调查发现,从2004―2008年购物一直是我国出境旅游者花费最高的项目,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旅游者在境外的购买力,因而人民币汇率将是我国旅游者在境外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子。以香港游为例,内地居民去香港旅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去购物,人民币兑港元突破1∶1后,一方面旅游价格作了渐进式的向下调整,平均调整幅度约为2%;在购物方面,港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由于人民币升值,“港货”变得更加便宜,赴港旅游意愿不断提高,这是香港游变得更加火爆的原因之一。

从我国旅游出境的目的地来看,近年出境首站目的地排名前三名分别为香港、澳门和日本。其澳地区占70%以上。至2009年底,人民币对港元、澳元升值21.4%左右,对日元前期基本保持平稳,其后略有贬值。由于人民币对我国出境主要目的地货币升值幅度较大,对整个出境旅游形成较有利的推动作用。

三、汇率市场化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汇率变化对入境和出境旅游的影响是较直观的,对国内旅游市场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从需求替代角度来说,汇率变化对国内旅游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现状

国内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行双休制、“黄金周”等休假制度,使得在职人员享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旅游以更快的步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2042美元,国内旅游也进入了黄金期。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亿人次(见表1),人均出游率突破100%,达106.1%,这是个历史性的突破,充分反映了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已经把国内旅游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

国内旅游以本币报价并以本币结算,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国内旅游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从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看看,随着人民币汇率一路攀升,高端旅游市场逐步向出境线路分流,并对国内旅游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在上海公布的《世界免税协会/尼尔森中国游客的联合调查(2006)》显示,2006年中国出境游客平均每人每次购物支出达928美元,如果以2006年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来计算的话,仅购物这一项出境旅游支出就大约达3562亿人民币,是同年国内旅游收入的41%左右,再加上团费及其它消费项目支出,其比例还要上升不少,而出境旅游人数只占同期国内旅游人数的2.5%左右,相比之下,出境旅游消费支出之高、消费能力之强是国内旅游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及总收入增长喜人,但人均消费却未能强劲增长(见图2),其原因与高端市场分流出境不无关系。

四、汇率变动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属国际服务贸易收支范畴,是衡量一国旅游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调节有一个时滞(Time Lag)问题,即汇率变化后的一段时期内,贸易收支并不能立即发生预期的变化,而是表现为一个向相反方向变化的过程,其后,汇率变化的正向效果才会反映出来。以货币升值为例,这个调节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升值后贸易收支在短期内顺差继续扩大。其次是顺差扩大停止,开始反弹回归到原来的水平。最后是顺差进一步缩小直到转为逆差。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价格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这个时间滞后期是不同的,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时滞一般在9个月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时滞超过一年,甚至达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如图3)。

汇率变化引起的旅游外汇收入变化的时滞也与国际旅游合同的签订周期一致,一般为一年。把2004―2009年的汇率与旅游外汇收支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汇率变化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基本符合J曲线效应。从2005年起人民币汇率逐步走高,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先升后降,至2009年,我国国际旅游贸易收支已呈逆差(见图4)。

五、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旅游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入境旅游市场来看,汇改后入境旅游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初始阶段依然保持上升趋势,随后增幅逐步趋缓,至2008年出现负增长。汇率变动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影响正好相反,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上浮对我国原本火爆的出境旅游市场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收入效应明显,预计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将伴随人民币升值继续快速增长。国内旅游市场与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但受出境旅游替代作用的影响,高端市场分流,国内旅游市场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人均花费增长乏力。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支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影响时滞大概在一年左右,基本符合J曲线效应。

参考文献:

①理查德・M・列维奇.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②林淼.中国旅游价格[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③杨帆.透视汇率[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