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1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晏玲菊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在上海市建立浦东新区20 年后,国务院提出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适应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定。与世界上主要自贸区不同,上海自贸区是在特定时期、担负改革实验任务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世界主要自贸区经验,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自贸区,自由港,单一自贸区,综合自贸区

一、              上海自贸区建设目标和思路

(一)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的区域。上海自贸区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传统意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自由贸易区是通过清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为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问题。世界上主要的自由贸易区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欧自由贸易区等。

(二)   建设目标和思路

上海自贸区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下建立的。一方面,随着2009年美国的加入,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与文莱创立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成了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且该机制绕开中国,给中国的对外经贸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影响。此外,2013年年中,美欧双方在华盛顿举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这两项不包含中国的谈判和协议,将可能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产生重要决定性作用。当前,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升高,我国过去严重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需经改革来探索新出路。另一方面,国内面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压力,需要用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以促进新一轮改革。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旨在通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以开放促改革,建立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达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的目标。目标主要包括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开放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及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具体地,自贸区要能够起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1]管理模式、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和完善法制保障等九方面的示范作用。

二、              国际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设有自贸区,各国根据本国经济贸易发展需要,为促进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建设了各具特色的自贸区。[2]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全球已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3]根据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建设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开放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及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为此,国际上可供借鉴的自贸区有自由港型的香港、新加坡;保税仓库型自由贸易区的代表为美国对外贸易区。

(一)   香港自由港[4]

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自由港型自由贸易区通常是处于外贸货物吞吐量大、国际航线多、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腹地外向型经济发达的港口,能够将国家或地区整体开发目标和功能与港口的货物集散中心作用相联起来。从环境条件来看,香港自由港不仅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如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能满足航运业的各种要求,而且运输条件优越。此外,香港自由港还拥有良好的软环境,如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和高效办事效率,以及聚集有适应外向型经济的专门人才。在经贸方面,香港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没有管制,不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符合惯例的贸易行为不设任何限制。在投资方面,香港不区分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对新投资项目不设任何管制。外汇市场完全开放,企业可以在香港银行开立多种货币账户,采用不同货币营运业务或进行投资。

(二)   新加坡自由港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然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亚的中央部位,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亚、欧、非、澳四大洲海、空航线交汇处,新加坡岛又拥有天然良港,水深6220 米,可以停泊任何类型的大海轮。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迅速成为世界上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设在裕廊工业区的裕廊码头内,现已发展为高度开放的自由港,是国际级货物集散基地。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是提供一个免税区,方便商家把货物存放在区内,以重新分类、鉴别、包装和展示,然后再出口或转口。由于新加坡大部分商品不实行进口配额,可免税进口,且海关通关手续和程序简单便捷,因此吸引世界各地销往亚太地区的商品在此中转和运输。在自贸区法制建设方面,新加坡制定有《新加坡海关法》、《新加坡进出口商品管理法》和《自由贸易区法令》。新加坡政府允许外币自由兑换及出入。

(三)   美国综合自贸区

美国的自贸区约有几百个,是在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贬值、失业上升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美国的自贸区有两种,一是以保税来发展转口贸易;一是以优惠税率来发展出口加工业。前者是物流型单一自贸区;后者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的综合自贸区。物流型单一自贸区主要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设立保税仓库的目的在于发展转口贸易,给与贸易商以经营上的便利,便于使保税货物待机出售。港口建立保税仓库区有如下好处:进入保税仓库区的货物不受数量、种类及配额限制,且免征关税,无须办理报关手续,因而使外国厂商或贸易商能够把握最有利的时机,将其仓储的货物转销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最佳利润。进入保税仓库区的货物,在保税仓库内处于保税状态的商品可允许进行再包装、分级、挑选、抽样、混合、处理等业务活动。外国厂商或贸易商可在保税仓库区内对当地或他国进口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等从事装配和加工活动。

综合型自由贸易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兼备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并允许和鼓励金融业、旅游业、交通电讯业和科教卫生事业获得发展。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由于其功能多样化,能够灵活适应经济调整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可以在各类自由贸易区彼此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和发展。它还可以尽可能大的对毗邻地区、甚至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广泛影响,因而建立和发展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往往被视为设区所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国汉堡港[5]和爱尔兰香农也属于此类自贸区。

三、              上海自贸区建设思考

上海是大陆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经济基础较好,且有长三角作为其经济腹地。此外,上海服务业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需要通过建设自贸区来推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6]因为,原有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布局、监管模式等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上海自贸区建设,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如2012年6月,洋山保税港区宣布率先启动“保税船舶登记”,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保税船舶登记”的试点区域;在外高桥保税区,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自由出入;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建成了国内首家融资租赁展示馆和综合服务平台,是高附加值特点的空运产品分拨中心等。以往我国主要通过建立享受特殊政策优惠的特区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然而这种方式面临多重挑战,如政策依赖症、对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适应等。建立上海自贸区,意味着全方位、深层次、更大程度的开放。对此,要形成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进行制度创新。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接轨国际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

在投资管理方面,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改革投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创新外汇管理体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国际通行的投资管理模式,可通过制定负面清单并逐步减少负面清单长度的方式,逐步开放外资投资限制。通过创新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解决人民币可兑换项目下的资金的自由流出入,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创造条件。改变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由上海市负责备案管理的备案制,优化登记流程。通过对试点经验的总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原有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的改善,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和对直接投资产生吸引力。[7]

(二)   放松海关的货物贸易管控

“境内关外”是自由贸易区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因此,监管是上海自由贸易区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上海)自贸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一线”即国境线,要建立和实施宽松自有的货物贸易管理体制,“二线”即与非试验区的连接线,要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和查验单位及相关部门监管模式、服务措施的创新,建立高效便捷的货物从自贸区进口内销或转口贸易的管理和通关体制。美国对于自贸区的监管主要通过立法和由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成立的自贸区委员会实现的,不仅监管货物进出,还对企业申请自贸区进行审批,高效的监管制度为企业自由经营活动提供空间。

(三)   优惠待遇制度化

形成制度化优惠代替政策性优惠。从目前其他国家的自贸区建设经验来看,尽管自贸区功能定位迥异,但区内享受更多优惠待遇是一个共同点,且这些优惠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如美国的自贸区是根据《自贸区法案》建立的,对于自贸区内企业的设立、生产和经营做了规定,而优惠的税收也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如区内企业征收3%的企业增值税。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2

关键词:自由港 比较 政策 法规 体制

一、自由港的内涵

自由港(free port),又称“自由口岸”,是指设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海关管辖区之外的,货物、资金、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者绝大多数进出商品免征关税,且以港口为核心的区域。

二、自由港的主要特征

(一)境内关外

具有“境内关外”的开放条件和实施非惯常的海关监管是自由港的第一要义,即位于一国领土境内,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二)自由化

区内在海关监管、货物流转、金融市场、进出口管制等方面都有着高度开放的特征,包括自由进出的航运运输、自由交易的贸易体制、自由化的货币金融制度和自由投资经营。

(三)综合化

世界自由港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多功能、综合化,即兼具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业旅游等功能。同时,自由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覆盖面广的综合政策体系,包括免税优惠、外资投资、金融外汇、股利汇出及出入境自由等,保障了自由港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国家行为

自由港由所在国政府管辖,自由港主管机构必须对政府负责,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因此,自由港的立法、管理以及其它经济职能的行使,都体现的是一种国家行为。

三、世界自由港的比较

自由港是开放层次最高的贸易区,其开放度主要可体现在以鼓励措施和优惠待遇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上,具体包括税收、金融、零售、航运等方面,且这些优惠待遇与鼓励措施通常以经济立法和法规的形式明确和固定下来。

(一)鹿特丹港——服务管理并重,政策强化自由

荷兰政府构建了关于鹿特丹港口建设、运营、发展及其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体系,并通过欧盟以及荷兰关税法、税法等法规加以明确和保障,强化了港口服务管理功能,营造了鹿特丹港宽松自主的通关环境。一是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主导EDI标准化等系列措施实现港口服务信息化,提高港口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二是建立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强化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三是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促成储、运、销一体化运营。四是提供先进的海关设施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实现海关管理自由化。

(二)新加坡港——制度高效,政策开放

新加坡港成为世界著名的物流中心港,与政府支持港口建设的高效率制度体系,自由通航、自由贸易的优惠政策以及《特别法》的支持密不可分。一是支持高科技应用,打造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二是多途径人才培训,支持港口现代化发展。三是同世界许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历年推出吸引航运相关企业的优惠政策。四是推行产业规划,发展多类港口项目。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流通,节省了贸易成本,带动了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提升了新加坡在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中的竞争力。

(三)韩国釜山港——开发特性,强化港口国际功能

韩国釜山港在政府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指导和《特别法》的保障之下,港口设施建设与功能特性开发并重,并持续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业务竞争者,奠定了釜山港国际物流中心港湾的地位。一是开发新港口,打造国际物流枢纽。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釜山港港湾物流系统。三是对釜山按照地区特性开发,建设物流中心基地。四是构建国际化水产贸易流通基地,打造世纪海洋尖端城市。五是出台低廉收费政策,吸引业务经营者。

(四)香港——政策自由,配套完善

香港是国际公认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最突出的特征是完全不干预的开放型经济政策和鼓励自由经营的管理行为,通过《基本法令》和《买卖货物条例》进行宏观调控管理。一是在港口管理上,香港政府没有采取划设特定区域和制定特别法令的办法,只负责制订长远的策略规划及提供所需的基建配套,除停泊处和避风塘,其他港口设施均由私营公司投资、拥有和经营。二是简化各项手续,豁免税费。三是鼓励自由竞争,提升服务。四是减免税费,鼓励各国船舶注册。五是转变港口服务策略,服务船只“大型化”需求。

综上,自由港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度、自由度和便利化等方面,这些恰是自由港能极大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而确保这些政策优势能持续有效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完善的立法体系和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

1、从法规体系建设上看,通过国家统一的特别法、税法、关税法、基本法等法律对自由港的地位进行确立,并对各项政策和管理模式予以法律法规的相应规定,从而保障了政策实施的有效和稳定。

2、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世界自由港先立法后设区,设立国家级自由港的专门管理机构,归设国政府直接管理,负责对自由港区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从优惠政策上来看,一方面由政府机关构建了港口建设、运营、发展及其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体系,强化港口服务管理功能,营造自由港宽松自主的通关环境。另一方面,在相应体制机制的保障之下,自由港内实施各种开放、灵活的优惠待遇,且同一国家内类似功能区享有的优惠政策基本保持一致,有利于国家范围内成功政策模式的复制。

4、从运营管理上看,通过国家颁布的自由港法令和法案制定了关于港口主管机关管理、关于港口航行、关于港口管理公司等方面详细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了港口管理模式和主管机关与公司的具体职责,充分赋予港口管理机关和公司相应的功能和权限。

四、世界自由港比较的启示

自由港之所以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由于提供多少优惠政策,更在于它具有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在内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正是由于相对完备、有效的法制保障之下,才能确保政策体系的真正落实。因此,就国内探索建设自由港而言,立法和体制两大领域是接轨国际自由港惯例的突破点。

(一)推动立法,确立自由港发展的法律新框架

1、制定基本法,赋予自由港法律地位

推动最高立法机关制定一部基本法律——《自由港管理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是规定“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基本原则,明确自由港的定义、种类、性质、地位、目的、功能设立条件等内容。二是规定区域的管理体制,明确自由港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体制,确保自由港管理的权威性和统一效能。三是明确相关配套制度,规定自由港的设立和撤销制度、海关监管制度、企业设立制度、贸易促进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税收征管制度等。

2、出台配套管理条例,支撑自由港管理运营

地方关于自由港的管理条例应该对港区的管理机构、企业设立程序和经营规则、土地使用和建设、人员货物和车辆船舶出入港区、港区内的金融业务、用工用人制度、地方性优惠政策等事项,作出详细规定。

(二)改革管理体制,创建政策实施新环境

政策出台重在制度创新,要全面推进海关监管、金融外汇、财税、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一个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制度框架。

1、改革海关管理体制,实现“境内关外”

确立海关地方监管体制——直接监管独立型模式,对进出区的货物、交通工具及人员活动实施方便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是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形式。一线港区货物自由流通,不需办理其他手续;二线根据货物的流向,对货物流转实施严密监管,但区内货物流动不受限制。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监管模式,简化监管手续,提高监管效率。三是按照客户导向模式,探索通关监管作业改革。实行区内货物凭担保分批出区,集中报关,实行全天候查验和24小时通关,加快企业物流周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2、改革金融外汇管理体制,保障资金自由

取消对资本项目交易的限制和其他外汇管制,实现港区内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保障自由港内资金自由进出。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金融业发展规划,吸引有规模实力的中外金融机构到自由港内发展。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条例,鼓励金融企业创新发展,准许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办理离岸金融业务,在区内建立离岸金融中心。

3、改革税收和企业管理体制,鼓励自主投资经营

实行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前来投资,方便企业注册登记。抓住国家税制改革试点的契机,自由港内对贸易类、市场类等企业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税务机关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对企业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通过规范化管理与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4、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港区自由运营

明确一个部门主管自由港,通过特定制度安排,催生开放区域的小政府,扩展自由港区的自主管理空间。一是规范政府管理部门的审批行为,削减不必要的审批内容,简化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二是自由港管委会协同海关建立各相关管理部门参加的联席会制度,加强与检验检疫、税务、工商、外汇、金融机构以及港口方面的日常联系与沟通,在产业导向、招商引资、贸易促进、构建大通关格局和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三是要进一步减免行政收费,部分项目的行政费用考虑由政府统一支付,以形成吸引企业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元.《我国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研究》[M].大连: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张世坤.《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淑敏.《保税港区的法律制度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4]刘湛.《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向自由港转型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

[5]陈双喜,田 芯.《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徐碧琳.《英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J].国外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7]黄志勇,李京文.《实施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5期

[8]刘重.《国外自由贸易港的运作与监管模式》[J].观察思考.2007年第3期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3

2013年1月,青岛市委、市政府规划布局西海岸经济新区,将保税港区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65.73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单纯政策功能区向综合经济区的跨越转型,特殊功能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过20年时间的建设发展,青岛保税港区的管理水平国际接轨,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带动作用持续放大,已由昔日的盐碱荒滩演变成辐射环勃海、服务沿黄流域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外向型经济新区,成为山东省投资强度最密集的区域。累计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家企业投资兴业,世界500强企业38家,被海关总署誉为“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一面旗帜”,为向自由贸易港区方向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保税港区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以现有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邻近港口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的成功获批来之不易,回顾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一窥青岛保税港区在理论和实践上,厉兵秣马、创新发展的奋斗轨迹。

位卑未敢忘忧国

1992年11月19日,青岛保税区获批设立,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创办初期,青岛保税区建设投资热情高涨,但后期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从1995年开始,逐步走上了发展的慢车道。到1999年底,已设立7年的青岛保税区各项经济指标落到全国15个保税区末位,被称为荒废了土地、荒废了功能、荒废了政策的“三荒区”,社会也戏称“保税区内长青草,牛羊吃得饱,厂房盖半边,企业往外跑”,面临被国家取缔摘牌的尴尬境地。

1999年底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定:保税区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运作。面对七年徘徊停滞的土地,摆在保税区管委会面前的是一条从零开始的历程,一条荆棘密布却又必须前行的路。青岛保税区率先理顺体制、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顺情绪,确定“一年打基础、树形象,二年有突破,三年跨入全国先进保税区行列”的工作目标,自力更生,开拓奋进,用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拉开了激情创业的序幕。

2001年,中国加入WT0,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迎接世界的脚步。这一年,青岛保税区也经历涅槃重获新生,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跨入全国保税区第六位、第五位。

面对国际口岸尤其是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口岸问的激烈竞争和由于政策功能不到位而导致的我国口岸巨大利益年复一年的流失,青岛保税区,一个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特殊区域,在国家有关开放政策有着诸多空白和有待完善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艰难而又充满风险的探索之路、创新之路,带头冲击“自由港区”理论的敏感地带。一个关于自由贸易港的梦想正在悄然觉醒。

2000年初,青岛保税区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提出“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建议,作为课题的发起者和推动者,青岛保税区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大量艰苦繁重的准备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转型的步伐铿锵有力。在全国保税区中第一个设立了“区港联动”办公室,集中研究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着重进行“区港一体化”的探索和功能开发,开创了国内保税区“区港对接”工作的先河,由此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4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设立应急课题,对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以青岛保税区为案例进行《保税区功能转型研究》,探讨向自由贸易港区过渡和试点的方案。

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港,一个新的梦想蓝图,在青岛保税区人的视野里渐渐清晰。2003年,梦想的征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一年,《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功能转型试点方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完成,同年底“中国保税区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暨工作会议”在青岛保税港区召开。

会议明确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三步走”的路径:实施区港联动一建设保税港区一向自由贸易港转型。

三步走的国家战略,恰恰正是青岛保税区人一直酝酿在心中的蓝图。

与此同时,青岛保税区把发展港口物流项目作为工作重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2003年12月10日,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集保税功能和码头港口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与前湾招商国际码头”项目的隆重奠基,标志着青岛保税区“区港联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事实证明,这一根据青岛西海岸口岸实际情况选择的突破口,不仅成为青岛“自由港区”建设的启动点,也为后来的以整合前湾港区资源为主要方式的“青岛保税港区”的规划申报,做了有力的基础准备。

试点“区港联动”

“区港联动”事关山东、青岛发展大局,青岛保税区积极做好“区港联动”试点申请工作。

2004年4月,国家首个“区港联动”试点——上海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行。6月4日,国务院联合调研考察组对青岛“区港联动”试点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评估。8月16日,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青岛保税区凭借理论优势成为全国第二个“区港联动”试点区域。

作为实施“区港联动”的有效载体,“保税物流园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新的探索性的园区,拥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成为继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之后,中国对外开放度最大的政策特区。

2005年3月2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准《青岛“区港联动”试点方案》。至此,青岛保税区“区港联动”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5年8月,青岛区港联动试点项目——青岛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全面开工建设;11月11日,面积1平方公里的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验收,开始封关运营,青岛口岸“区港联动”由此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青岛模式”的创新与示范

就在“区港联动”试点加快推进之际,自2005年起,国内以“保税港区”的形式,展开了“自由港区”规划、申报、建设的新一轮角逐。

2005年6月,上海洋山保税港区首先获批,标志着在经过青岛保税区四年多探索论证后,中国保税港区正式由理论走向实践。

青岛保税港区的申办之路并不平坦。2006年,青岛保税港区请示件上报国务院,由于规划面积过大、缺乏国家战略支持、国家土地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与本轮获批失之交臂。2007年,青岛保税区人带着遗憾、心怀不甘地踏上了新的申办之路。青岛保税区重新调整思路,不失时机地奔走、协调,成功地使国家各部委接受了“与日韩港口竞争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给最具条件的青岛港以相应政策支持”这一战略诉求。至此,青岛申办保税港区之路终于豁然开朗。

2008年,青岛保税区准确把握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方向以及保税区改革脉搏,审时度势,提出了走“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道路,并立即得到海关总署及各部委的一致认可。海关总署提出:保税区的转型发展对全面推进区域整合工作意义重大,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全国保税区已形成共识,对条件成熟的保税区可以按照整合的方式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或综合保税区。

青岛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符合自身实际和科学发展要求的保税港区建设之路,形成了特有的保税港区建设的“青岛模式”——将现有的青岛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邻近港口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再次走在了全国保税区的前列。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08年5月19日,青岛保税港区请示件上报省政府。8月21日,海关总署正式将青岛保税港区审批文件上报国务院,历时94天完成了国家11个部委征求意见和会签两轮关键程序,创造了全国保税港区申办工作的“青岛速度”。

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批准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青岛保税区再一次站到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青岛乃至山东的对外开放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青岛保税港区的获批,标志着青岛在扩大开放、拥湾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方面抢占了政策的制高点,在环渤海经济圈“大(连)青(岛)天(津)”支撑发展的格局中赢得了先行先试的开放优势。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而三步走的战略也从此迈出了坚实的第二步。

挺进“自由贸易港区”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正式实施,作为中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青岛保税港区探索建立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模式、促进海陆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打造环渤海经济圈对外开放统一平台。

青岛保税港区开始向建成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区转变。

封关运营实现新跨越。青岛保税港区积极优化封关区域通关环境,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优惠、进出境手续便捷、贸易管制宽松等功能政策优势,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区核心政策功能区。2012年,青岛保税港区二期封关区域正式开关运营,运营面积位列全国前三。集装箱、杂货泊位全部享受保税港区政策,南港区、北港区的互联互通终于实现,推动青岛港由“单一装卸港”向“复合增值港”转型。封关运营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通关时间大幅缩短,单个集装箱物流成本下降50%左右,有效吸引3000多家国内外高端物流商开展业务。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10亿元,外贸进出口96亿元,完成各项税收51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着力开放带动。发挥特殊区域窗口示范作用,辐射带动腹地经济协调发展,青岛保税港区创新实施区区联动,通过园区启动、项目带动、信息互动、产业拉动等方式,积极搭建山东乃至沿黄流域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平台。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以保税港区为龙头,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为枢纽,保税仓库、监管仓库为网点的保税物流网络体系,发展保税监管和加工贸易优化整合的保税经济,被海关总署誉为“山东模式”。近年来,先后为周边及山东中西部联动区域引荐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与周边地市建立了紧密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协作关系。分别与潍坊、德州、临沂及青岛市内的胶州、平度等地合作建设保税港区功能区,实现开放园区与内陆腹地的资源共享、政策联动、双赢发展。同时,青岛保税港区与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多数港口建立了紧密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协作关系,引导内陆腹地近千家企业利用“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政策开展业务,打造与青岛港口业务关联的“无水港”和“旱码头”,构筑港港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个中心”引领新飞跃。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集中建设一批国际贸易功能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重点强化贸易总部营运与控制功能,形成区域性贸易订单中心、品牌营销中心、采购分销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构建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链网体系。建设东北亚重要的临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船舶检验及注册登记、航运保险金融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形成临港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大宗原材料国际交易定价中心,积极发展期货和远期现货交易,建成全国最大的棉花、矿权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橡胶、棉花、黄金等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和定价中心,推进农产品、塑料、建材、燃料油、铁矿砂、纸浆等市场建设,成为国内各专业领域重要交易市场。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坐标。做足蓝色经济这篇文章,成为青岛保税港区谋求科学发展的最迫切愿望之一。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4

关于自由贸易区,它指向的可以是两件不同含义的事物。

一种是双边或者多边的自由贸易区(FTA),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解释,此类自由贸易区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

另一种则是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境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区(FTZ),这一特定区域实行优惠的税收和特殊的监管措施。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的《京都公约》,自由区指的是一国的领土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上海自贸区则属于此种类型,德国汉堡港、爱尔兰香农自贸区、新加坡自贸区、中国香港自由港、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等也同属此类型。

中国商务部曾经发函规范“自由贸易区”表述,建议将前者称为“自由贸易区”,后者统称为“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园区最早以自由贸易港口的形式出现。设立于1888年的德国汉堡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港。在上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的乌拉圭和阿根廷也已经开始发展自贸区。在上世纪后50年,自贸区建设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园区有1200多个。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自贸区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印尼、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尼日利亚在拉各斯、卡诺、卡拉巴尔等地有十几个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当地生产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出口;土耳其国内有爱琴海自由区、安塔利亚自由区、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机场自由区等20个自由贸易区;菲律宾有苏比克自由港;马来西亚有巴生港自由贸易区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就不重视对自贸区的建设。美国的自贸区称为对外贸易区。1936年,美国第一个对外贸易区在纽约布鲁克林成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数量从1970年全国的7个增至现在的250多个,几乎遍及美国各个州。美国的自贸区内实施关税减免、延迟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商品可以在区内进行组装、展示、生产、加工、重新包装等活动。美国的自贸区还对私人企业开放,如果私人企业希望把自己企业所在地变成自贸区,可以向附近的自贸区申请成为该自贸区下属的特别子区域。

自贸区通常取消了包括关税和配额在内的贸易壁垒,政府的行政效率也更加高效。它们虽然被归于自贸区的名下,但大多又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区、经济自由区、自由港等。这些不同称谓也反映了不同自贸区的功能。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协会主席格兰姆・马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一直在发生变化,其功能也在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业。

虽然自贸区在功能设置上各有不同,但它们通常具有一些基本共性,比如健全的基础设施、监管制度的灵活性、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出口导向型、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

从这些自贸区分布的地点来看,它们大多被划设在对贸易有利的地域范围内,比如机场、海港附近。自贸区也被认为是制造业中心,进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在经过加工生产后出口到不同的国家。

这些自贸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就业,也推动了投资。阿联酋迪拜的杰贝阿里自贸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对迪拜GDP总量的贡献超过两成,占迪拜出口总额50%,占迪拜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20%,并为阿联酋创造了约16万个工作岗位。

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自贸区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发展为具备了仓储、加工、金融等更多功能。如今自贸区的发展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并因此面临各不相同的命运。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德国汉堡取消了自贸区,这个存在了125年的自由港就此正式终结。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下,汉堡渐渐失去了作为自由港的优势,汉堡自由港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958年在爱尔兰设立的香农出口自由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出口加工活动的自贸区。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香农自贸区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它最新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航空业聚集区。

1969年,新加坡政府在裕廊工业区的裕廊码头设立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如今,新加坡自由港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贸易自由港。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区并非依靠税务优惠来吸引外资进行加工制造的生产基地,而主要是提供一个免税区,并不断提升其在物流方面的竞争力。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新城建设、海洋经济、北部湾经济区、社会事业、文化软实力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通道,广西首府南宁是东盟十国和中国团结合作的聚会地点。随着广西港口吞吐量的迅速增长和港口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广西将在“十二五”期间把北部湾三港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为加强我国与东盟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广西钦州市于2008年提出建设滨海新城,2010年滨海新城第一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钦州滨海新城的建设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海洋经济时代。

一、钦州滨海新城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规划。

滨海新城项目钦州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海洋经济为主题推行的新一轮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钦州滨海新城的建成,有利于钦州主城区与钦州港区衔接起来,形成港城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形成钦州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高钦州市的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

二、三大优势推动滨海新城崛起。

(一)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广西三大港口城市的钦州位于北部湾的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钦州不但环境优美,地理位置更是十分优越,钦州拥有天然深水良港―钦州港。钦州港不但水域宽阔风浪小、岸滩稳定,还可建设深水泊位。 除港口以外,钦州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也是其独有的发展特色。

钦州滨海新城位于钦州市南端,北接主城区,南应钦州港,东临大道南延长线,西环茅尾海,位于中国-东盟的滨海门户,是距离广西首府南宁最近的滨海地区,集“江、海、湖、山、岛”为一体,资源独特,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至2025年规划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43万人。 滨海新城规划面积相当于目前钦州主城区的两倍。

(二)政策优势。

钦州滨海新城的建设与发展除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外,还得益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推动。

1.北部湾开发政策。北部湾经济区地处西南经济圈以及华南经济圈结合部,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海上通道,区位优势明显。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北部湾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国务院在北部湾发展规划中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于广西自身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全面启动,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通过与东盟构建产业协作体系、鼓励中小企业赴东盟投资等措施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重要通道,钦州必须抓住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契机,实现自身扩越式发展。

3.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中央政府长期执行的一项基本战略,作为西部省份中唯一的沿海省份,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钦州滨海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也因西部大开发战略而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各方的更多关注。

(三)独特的产业优势。

钦州滨海新城的崛起,不应只看到高楼的崛起,更应体现在经济的崛起上。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钦州依山临海、农林资源丰富且地势低平,基于这些特点,对于钦州来说,临海工业、传统的制药制糖工业以及新兴的石化和造纸工业都是钦州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

全球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在逐年扩大,对于钦州滨海新城的开发和发展而言,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充分利用钦州新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也显得尤为重要。海洋经济主要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钦州拥有较为丰富的滨海旅游、海洋生态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促进临海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指导、科学规划,绘制钦州滨海新城美好蓝图。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规划是一切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不但能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益,更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环境、社会、人口以及经济能否协调发展。

钦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心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规划中的钦州滨海新城主要有:茅尾海辣椒槌生态居住区、白石湖中央商务区和沙井港滨海旅游服务区。其中白石湖中央商务区是高端商务区,是钦州滨海新城建设的核心;茅尾海辣椒槌生态居住区将被打造成集生态与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胜地;沙井港滨海旅游服务区则被定位于高品位时尚居住区。滨海新城建成后将把钦州主城区与港区、保税港区连接起来,实现茅尾海的海景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形成滨海新城、主城区和港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社会事业先行,新城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

推进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应把工程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建设钦州滨海新城为契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城建设时,往往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本地区的民生问题和社会事业。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观,坚持一切建设都是为了群众生产生活服务,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事业先行。

如果说,滨海新城建设是钦州市发展的发动机,那么社会事业发展则是这台发动机上的驱动轮,是滨海新城实现建设目标的有力保证。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是新城建设的两大目标,两者互相联动,缺一不可。如果在滨海新城建设中体现社会事业先行的民生理念?笔者认为,可从前期规划入手,推进环保、卫生、消防、教育、电力、公安等一批公共设施在新城的建设,从而把民生理念落到实处。

(三)提升新城发展软实力。

如果是城市的硬件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城市的软实力则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一个城市能否获得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取得成绩,除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外,更应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标志着城市特有的魅力与情怀,更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软实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城市的文化魅力、政府效率和市民素质。城市的文化魅力包括城市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文化特色。

对于钦州滨海新城建设来说,其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应充分体现钦州的软实力。钦州滨海新城建设应抓住北部湾开发的良好契机,创造有利用人环境,吸引各方人才;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增强新城的文化魅力。

(四)发挥自身产业优势。

钦州作为北部湾的桥头堡,其地理和产业基础决定了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占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钦州的自身特点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成果,笔者认为应在滨海新城建设中充分体现钦州的自身优势,发展钦州的优势产业。

1.海洋产业。钦州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和天然优质海港,因此,对于钦州滨海新城来说,海洋产业无疑是其最具优势的产业。因此滨海新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钦州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海洋生态资源的钦州,发展钦州海洋养殖业、海洋交通、海洋油气等海洋经济产业链应是钦州滨海新城发展海洋产业的首选。

2.传统农业。钦州农林资源丰富,茶叶、糖蔗、水果、蚕桑、速生桉、湿地松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钦州是全国著名的 “香蕉之乡”、“荔枝之乡”、“大蚝之乡”和“奶水牛之乡”,除了这些传统的优势产业外,钦州新兴林浆纸产业也为钦州的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钦州应继续利用这一优势,做大做强传统农业。

3.物流行业。钦州市区至沿海一带有低丘荒坡、滩涂等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和农田极少,再加上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因此钦州适合发展物流行业。

4.旅游行业。钦州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钦州市拥有3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曾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此旅游行业,也是钦州滨海新城建设的一大产业优势。

5.石化和造纸行业。随着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港区的封关运营,中石油等大项目相继进驻钦州,为钦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带来了千年一遇的机会。除此以外亚洲最大造纸工业城也在钦州建成,目前钦州造纸工业的年产量达到60万吨。

6.发展离岸金融。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拥有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开放程度最高、区位优势最明显、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港区的发展与离岸金融业务紧密相关,因此钦州滨海新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最终实现保税港区拓展功能、向自由贸易港区过渡。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范文6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上海;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浪潮进程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一国(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各国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式。自由贸易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受阻背景下区域间各国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而采取的折中选择。当前,根据功能和形式,全球主要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是不同国家(地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连接成自由贸易区(FTA),目的是减少联盟中的贸易壁垒,相互放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二是自由贸易园区(FTZ)设立在某一个国家境内,自由贸易区内部不设立常规的关税制度,对不流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品免除关税,如德国的汉堡港自由港区、阿联酋的迪拜港自由港区等。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贸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探索新的贸易管理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和投资全球化、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基本背景

(一)为了遵循全球经济贸易游戏规制提前谋划设计

目前,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在贸易领域方面正积极与主要合作国家通过签订贸易协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其用意在于主导并制定全球贸易标准和规制,同时也悄然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并不在这两个自由贸易区内,如果不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贸易考验,甚至被驱逐出全球贸易体系;在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过程中,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外来的限制和压力,中国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目标就是要先行先试,逐步积累参与国际多边和区域合作的经验,按照国际新的贸易标准规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贸易谈判与合作,为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

(二)加快中国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保7%的增速实属不易。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很大成程度上依赖于出口贸易,在国内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企业举步维艰和资源瓶颈的压力下,中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国际外部环境。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探寻新的增长渠道是未来中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将牵涉到诸如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价格体制、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应该适度推进,选择部分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开展实验,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因此,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仅能够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主要初衷和目的

(一)加快改革步伐

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不同于以往的新区也不同于特区,其目的不是向国家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或优惠政策,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规制制度,加快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提高贸易投资的效能管理。国际上投资贸易领域遵循适度自由的原则,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均可自由实行,而我国投资贸易领域采取的是行政审批和许可制。按照国际通行贸易游戏规制行事会促进上海自贸区范围内外商企业管理的国际接轨。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度。因此,自贸区的设立将发挥制度红利效应,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目的是接轨国际投资贸易规制,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搭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所以,自贸区设立后会逐步取消和更改原WTO下的各项限制措施,重点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领域将适时开放,打破国有金融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降低金融准入门槛,让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另外,为了加快国际货物自由进出口,便利本地和转口贸易,上海自贸区还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特殊海关监管 (境内关外)政策等,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放松国际贸易管制将为金融、港口、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难得契机。

(三)创新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通过制度红利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度,尤其是在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市场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等方面实现突破。所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首先,现代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和高端化,出现了大宗商品融资、供应链融资和国际贸易现金管理等新的需求。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总部,将会促使更多的资金和配套产业集聚上海,相应地会对融资租赁、全球现金管理、大宗商品融资提供更多的融资产品服务。其次,自贸区的设立将会催生更多的离岸金融需求。在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不同市场融资的自由化,也会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和使用,进一步催生离岸融资、离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出。再次,加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规模。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和产品,将放开外资企业对商品期货的参与限制,加快人民币跨境再融资业务。最后,加快金融工具创新速度。上海自贸区内部利率和汇率由市场定价,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与人民币和汇率相关的金融创新产品,如衍生品交易、资产证券化套期保值等将更多推向市场。

(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将会产生多级全方位的辐射带动效应,从产业、区域和政策层面加快中国经济整体的改革进程。自贸区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保税区,而是拓展到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作为经济贸易增长极,其产业辐射功能将拓展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从区域带动来看,长三角地区将率先受益于自贸区的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外溢效应,将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区域辐射范围将逐步扩大。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适度放权精简行政审批

以自贸区设立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区应以改革对接开放,改革的重点是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督管理。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做法,政府的角色应定为在市场环境的维护者而非市场决定者,重点是为国际贸易投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平台,这对于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心设计规划,加快推进核心城市功能区划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上海双CBD中心布局。可以考虑在迪斯尼文化创意产业区与自贸区之间建设新CBD,因为自贸区的设立将极大释放了未来所带来的总部、商务经济对楼宇的需求;完善交通网络设施,打造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上海经济向周边地区拓展提供便利;在产业布局方面,在继续强化高端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以金融、港口、文化、商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贸易全球化战略,实现贸易的转型升级

上海在资源要素集聚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黄金、化工、大宗商品等要素市场,要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将生产资源要素向自贸区集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走出国门,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动态地获取更多的红利,通过掌握核心资源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培育电子信息等行业,通过自贸区平台让更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采取措施加大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建设的力度。

(四)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

进一步开发金融工具产品,尝试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加快人民币的跨境交易和使用;简化外汇管理审批,提高银行结售汇的自,完善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体制;整合上海金融交易平台,搭建集融资、贷款、汇兑、理财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五)进一步对接全球贸易基本规制,完善经济法制建设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制领域保障,由于自贸区准入门槛低,因此强化市场竞争和推出机制建设尤为重要。要充分借鉴西方国家通行的规则制度,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领域建立与国际接轨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积极创新法制管理模式。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困难,如如何协调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与自贸区的规制问题、如何实现自贸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如何处理浦东新区与自贸区的关系问题及如何防范相关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以上海自由贸易区撬动新一轮改革[J].中国外汇,2013(09).

[2]夏善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2013(07).

[3]曹炜.以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促进贸易发展[J].上海企业,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