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论文摘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认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应围绕学生已掌握的课本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生活需求和环境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并对三种校本课程类型的内容设计进行较具体的阐述。 

目前多数中学开展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宏观来看在内容设置上基本分三类:一是生物科技前沿介绍,如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等;二是生物知识和技能拓展,如动物行为、实验设计等;三是属于学科间综合,如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温室效应、仿生学等属于这范畴。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课题叫《花和花絮》,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教师借助演示文稿图片,将大学植物解剖学课本中花的结构和分类、花絮的结构和分类内容,完整的讲了一遍。从一朵完全花的构造到不完全花,从周位花、上位花到下位花,从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到胎座的类型名称;从花絮的结构到分类名称。大学课本上的分类名称都一一告诉,如二强雄蕊、合生心皮雌蕊、侧膜胎座等,一节课下来,中学课本没有的生物名词术语就有二三十个,令人目不暇接。从学生课堂听课情况看,越往后,跟着听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到底应注意什么呢? 

 

一、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遵循的原则 

 

1.切合学生实际知识需求,注重实用性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原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或实验能力的提高,即以学生的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需求既包括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包括学生兴趣,是二者的整合。应避免知识选择的无目的性,避免大学知识的生搬,避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感到能学懂,对平时的学习有帮助,有点拨作用。当今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随着课程的进展进行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对知识再加工,形成知识网,并对原理、重点、难点知识深入思考并会应用或迁移。限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这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围绕课本中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以丰富的典型事例再加以佐证或加深拓展,会起到夯实知识基础并适当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这样也会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高考接轨,因此会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往往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也是牵扯国计民生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介绍和引导到位,也应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校本课程的整合点。因此,生物校本课程不等同于奥林匹克生物培训班。 

2.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原则 

学生是处于青春期发育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校本课程可选择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与正常性心理和性卫生、平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环保与防病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渴望知道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助于我们的育人。 

3.地域性原则 

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特点,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寻找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周边环境或地域性的问题。例如某中学地处古城西安的城墙边,护城河水异样的颜色和气味,会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引起探索的欲望,可就此设计探究性课程。又如园林艺术与校园内植物种类的选择,学生健康与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等。 

二、具体阐述三种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1.对于生物科学科技前沿介绍,内容的设计宜围绕课本原理的应用,选择生物科技典型事例,进行举例和拓展,加强学生对课本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拓宽学生眼界。如转录翻译的原理与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再理解和记忆,又知道了生物技术对这原理的应用,还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使学生张开创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组技术产品或转基因产品,起到知识的迁移作用。如从抗虫棉到是否粮食作物也可导入抗虫基因进行育种,从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着重原理及应用,注意不要过于引导学生拘泥于技术过程的细节,超出学生的知识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2.对于生物知识拓展类,教学设计的内容可选择围绕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为平时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课本上的这些重点难点,学生或只有初步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或感到难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与花絮》为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适当拓展深化,尽量避免太多的新的术语出现。例如可选以下作为教学内容:花的构造与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花的构造与杂交;花药、花粉的构造与传粉受精及无子果实、单倍体育种;花的构造、花的色彩和传粉的关系及与适应性和进化;花的构造与植物分类等。 

3.实验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方面,可做的有很多。如围绕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原则、简便和可操作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和设立对照等),选择实验事例,对学生从设计思想、设计步骤,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如何下结论等方面的训练,或针对学生设计思想的疏漏处进行探究等。实验事例的选择,应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应是学生课本所学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再应用,这样,达到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实验思维能力,并促进这种能力在新情境下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历年高考题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事例。 

综上所述,生物校本课程绝不是一堆新生物术语的简单堆砌或大学内容的翻版。生物校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学生已有课本知识基础,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和生活需求,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适当开阔眼界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学中.谈校本课程的开发.pep.com.cn/200406/ca471356.htm.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摘要:本文针对三本院校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学生现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术氛围、教育现状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探索合理的三本院校教学改革的方法,研究结论是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性形成合理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根据自身情况形成教学质量的提升,借助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字:三本院校、设计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对于建筑学专业来说建筑设计课是学习的核心之所在,也是五年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由此可见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建筑学的教师来说这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通过五年的学习让学生能具有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和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建筑师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对现代建筑师的要求,目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学的改革,很多学校已经初见规模和成效。本论文旨在针对三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研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2.三本院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现状

首先,三本院校的学生是高考第三批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重点院校的学生相差较大,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们的智力水平不如重点院校的学生,只是学习自律性较差,缺乏主动性、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自觉性差。其次,三本院校每一届会有几个分数较高的生源,有一些平常成绩较好,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样就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再次,三本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就业会有帮助,这些有利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他们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2师资队伍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繁荣,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于较高的排名,建筑行业的收入也相对较高。一般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都会选择进入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或进入房地产公司成为甲方。这种情况之下,三本院校师资的引进就比较困难,老八校的毕业生很难引进,硕士学历以上的更是困难,这样就导致了三本院校的师资人才梯队和储备不合理,不能形成高层次的师资力量。

2.3教学条件

建筑学专业具有它的特殊性,和其他的工科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设施上有较多的配备,比如:专业教室、模型制作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等。现在很多三本院校是因为看到近些年建筑学专业一直有很高的就业率所以开设了建筑学院,可是校领导包括有些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这些实践教学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没有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来建设专业教室,和其它的工科教室没有什么区别,有的没有建设这些实验室,有的建成了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缺乏认真的管理, 这样就丧失了它的意义,也就对建筑学的教学和专业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2.4学术氛围

一个好的学术氛围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学术氛围会影响到整个学院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会带动整个建筑学院的活力,从而引起学校领导对建筑学科的关注度,形成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力。但是现在三本的建筑院校普遍缺少这样的学术氛围,不过良好的学术氛围也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以及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2.5教育现状

现在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师的培养,职业技能窄,缺乏综合能力,这样就业的渠道就难免单一,这就需要对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配合补充。现在的社会现状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都能从事建筑设计这一职业,一个完整的建筑项目,既需要前期的建筑师的方案设计,也需要施工图人员的深入配合,还要有后期的施工,以及甲方的开发人员。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掌握建筑运作过程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高校建筑学教育距离社会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3.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学体系

目前不论是重点还是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把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职业建筑师作为主要的目的。但是三本院校和重点院校的差距决定了办学质量的优劣,所以三本院校应该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职业化培养模式。应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同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师,应该面向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应该包括其他领域,比如:施工图人员、建筑经济与管理、房产策划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等方面。应该根据建筑市场和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培养计划。

有时候教学改革单靠学校内部的力量是不够,还需要多听取设计院以及相关企业对学校培养计划的意见,做到教学计划和市场需求的统一。还可以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院工作人员以校外专家的名义参与一定的教学,也可以是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对设计院的工作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了解。

3.2根据专业特性形成合理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

在专业教学体系方面,应该突出建筑设计课的主导地位,由深入浅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探索最优的设计方法;设置丰富的专业选课办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经常举办专业相关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各个层面,还可以通过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的影响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浏览设计方面的网站,建筑是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但是建筑还具有功能性、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就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保持思维的创新性。

3.3根据自身情况形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本院校的建筑学专业通常起步晚办学时间短,教师大都比较年轻,实际的设计经验较少,所以在上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学校要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学生方面要加强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师自身应熟悉所要讲解的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上课相关的最新资讯和前沿动态有所掌握,及时的传授给学生。第三,分科目形成教研小组,集体备课,共同完成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大纲以及教案。第四,认真辅导和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和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引导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工作,师资力量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学术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三本院校在招聘建筑学专业教师的时候首先是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的社会现状很难引进学历水平和实践水平兼备的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以目前的现状来说难度较大,比较可行的是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将已引进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给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样比直接引进的可能性更大,效果会更好,也会降低成本。

对于学生方面,应该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学能力、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培养,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整体的建筑观,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市场。

3.4借助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学专业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说在实习单位的实践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工作能力,了解实际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让学生对自身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调整,也能让学生及时的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软实力邀请省内知名的设计师或负责人,来学校给学生讲解他们所做的实际建筑项目,以及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让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运作有个大致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个心理上的准备,让学生对于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和发展前景有个正确的认识。

4.结论

对于三本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还处于初步阶段,教学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探讨和验证。教学体系改革需要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还要根据每个院校和学生的各自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味地借鉴和照搬别的院校的模式。这就需要每个建筑学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形成一个完备的适合于三本院校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地方院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曾磐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水的组成,通过帮助学生探究水的组成使学生初步建构物质元素观,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对物质的分类有明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

2.促使学生与他人积极交流、探讨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3.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元素观教育。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确定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教学难点】

1.使学生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

2.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积极实践“参与式”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

【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由轻松一刻――补全句子,引出江、河、湖、海。

[提问]想一想江、河、湖、海,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讲述]它们都是自然界的水,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界的水”,探究水的组成。

(设计意图:以简洁的方式引出课题,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板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

[讲述]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资料播放]水的存在及应用。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那人类对水的认识究竟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板书] 一、人类认识水的过程

[投影]化学史――揭开水的神秘面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1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提问]1.最终是谁揭开了水的神秘面纱?

2.他的结论是什么?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那你们认为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下面,我们就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来确定水的组成,从而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了解人类认识水的过程,感知科学家探究疑问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实验。)

[板书] 二、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电解水实验]取水电解器,介绍仪器,强调学生观察正、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注意] 观察内容及步骤。

[回答现象]A.有气泡产生。B.液面下降。C.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用燃着的木条,用带火星的木条。E.淡蓝色火焰,木条复燃。

[小组讨论]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3.你从水的电解实验中得到了哪些结论?

[学生汇报]

[结论并板书]

水―氢气+氧气

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对实验有步骤、有重点地观察、记录、思考等,最终得出结论,对水的组成有明确的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使他们发挥主体作用与他人积极交流、探讨,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进一步体验探究活动的方法和乐趣。)

[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水这种物质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水只是其中一种。那我们对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板书]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投影]请学生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它们由一种还是几种元素组成?

[讲述] 化学上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把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的物质其组成元素种类也不同,给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然后继续让学生通过对比,理清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这些概念。最终使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启发,主动的通过协作、会话、获得体验、得到领悟,对物质的分类有明确的认识。)

[小结]1.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电解水实验你知道了什么?3.物质如何进行分类?

[作业] A组(必做)课本82页练习与应用1-5。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双主”教学设计;项目教学法

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与研究型本科教育所采取的“精英教育”思想不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选择已经从社会本位过渡为市场本位,强调要从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实现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实现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之间的平衡。

程序设计课程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通过改革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面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设计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处于发展初期,其相关的理论体系仍有待实践的探索和验证。

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①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其特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CAI课件多以演示型为主。②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其特征是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搜集资料、制定计划、辅导答疑、对等讨论和交流等。③(ITCf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现在),其特征是着重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由皮亚杰(J.Piaget)提出。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得以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成为IITC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

1.3 “主体-主导”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但不利于系统传授与掌握科学知识。而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所以,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了融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双主”教学设计。在“双主”(即“主体-主导”)教学设计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在老师为其设置的学习情境下,提出问题,开展自主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来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以上特点正好适应于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

1.4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博士共同创建的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法,它以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以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融合企业的典型案例,重构当前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将项目教学法系统地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2 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的封闭型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②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实验内容陈旧,与工程应用与实践相脱离;③实验方法落后,大多数实验只是验证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实验活动的平台:④实验管理水平落后;⑤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以上不足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从而亟需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3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当前,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和以Web2.0为代表的软件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程序设计课程的“在线实验”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通过应用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

3.1 应用“双主”思想重构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了多门程序设计课程,以我校为例,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可视化程序设计(C#)和Web程序设计()等。针对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我校基于“双主”教学设计思想,重新制定一套适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利用网络实验教学形式,面向Web2.0环境构建了一套支持个性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形成实验教学的“闭环反馈”,贯穿学生的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协作和交流、实验后总结这三个过程,调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双主体”之一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实验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非领导者)的作用。从而,适用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 融合项目教学法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我校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及IT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中构建了产学合作的教学环境,应用项目教学法完善程序设计课程的现有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从情境、任务、组织、过程、资源和评价等方面研究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素;从情境设置、操作示范、独立探索、确定项目、协作学习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给出实验教学的一般教学步骤的指导性意见。通过校企合作,跟踪IT企业的最新发展,按照IT职业活动的特点及要求设计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设计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实验教学项目。

以Web程序设计课程的“网上商城开发”实验项目为例,其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3.3 构建面向Web2.0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双主”实验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特点,实现了一个Web2.0环境下,支持“在线实验”和“自主学习”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以著名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Moodlele为基础平台,通过集成在线评判系统和虚拟实验室模块,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验环境,支持开展创新型实验教学活动,并可实现应用实践案例的仿真运行。学生通过Internet可远程访问该平台,实现“实验前在线预习、实验中协作和交流、实验后提交总结报告”。教师可动态更新与管理实验项目,从而满足基于产学合作的实验教学环境中实验项目变化频繁的需求。系统运行界面如图2所示。

以We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Moodel系统的许多功能模块(如Blog、Wiki、投票、聊天室、论坛、作业、测试等),均可以直接成为Web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实现了“用中学”和“学中用”。以“网上商城开发”实验为例,系统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

通过利用Moodle的“资源”和“活动”,教师可完成实验教学设计:①设置“聊天”活动: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②设置“投票”活动:允许学生评选“网上商城”动态分页技术的最优实现方案;③设置“Wiki”活动:以项目小组模式实现Serum中的“电子白板”支持:④设置“文本页”资源:设计“实验目标”项目;⑤设置“链接到文件或站点”资源:设计“实验说明”、“实验指导书”、“案例展示”、“历届优秀作品展示”项目,这些项目均支持以Flash形式播放特定文件;⑥设置“作业”活动:以“离线活动项目”形式实现“实验作业”的提交,以“高级文件上传”形式实现“实验报告”的提交。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发酵工程课程及设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11-0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目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1985年我校作为中德共建的一所示范型应用科学大学开始,我们在一直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酵工程及设备》是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科类课程,该课程要求以《机械制图》、《化工制图》、《电子电工学》、《化工原理》、《微生物学》等相应课程为基础,同时,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重视理论,加强实践,着重培养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教学内容的调整

1.1 理论教学内容。《发酵工程及设备》是一门严密的工程学,各个工艺操作步骤密切关联、互相配套,从培养基的配制到发酵乃至产物提纯等一系列流程是一个次序井然、丝毫不能出错的严密过程。合肥学院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因此根据安徽省及合肥市生物行业的特点,结合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请华润啤酒厂、安徽华恒等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参加讨论和优化教学大纲的内容,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了调整,在章节顺序上按照发酵生产单元操作过程的先后顺序编排:绪论、灭菌、菌种来源和扩大培养、发酵动力学、发酵工艺控制、生物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发酵设备。这样安排有利于各个章节的衔接,使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掌握发酵工艺全过程。

近年来本课程的课时不断缩短,而重点、难点较多,加之发酵技术发展较快,新的产品也不断出现,面对二者的矛盾,我们广泛阅览文献,结合国内实际,在保证《发酵工程及设备》传统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随时增加发酵技术、新产品等相关进展,在减少课时的情况下,适度更新内容。针对初次接触这一课程的本科生在初学阶段感到概念多,头绪不清,压力大的情况下,课程内容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应用的有序安排。在内容的讲述过程中教师注重结合工厂生产实例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增加典型发酵案例的分析或讲座,培养学生从工程学和生物学角度上分析、应用相关理论的思维方式。

1.2 实践教学内容。

本实践课教学环节有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二个环节。

1.2.1 实验课教学内容优化。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由原来的以演示性和多人一组实验为主的模式,逐渐过度为以单元操作性实验为主的体系,最终转变为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大实验为主的体系,内容包括上、中、下游阶段,如菌种的扩大培养、生产菌的培养基优化(摇床)、小试(发酵罐的安装与拆卸、培养基的灭菌、发酵过程控制等),使学生了解从菌种到小试或中试的整体步骤和发酵控制及优化的关键技术;另外实验课尽量以实验周的形式集中安排,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形成整体的实验设计思维。

1.2.2 课程设计内容优化。在课程设计环节,主要结合本课程所上内容及相关课程如酶工程、酿造工艺学等专业课,加强对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熟悉工艺、设备计算和设备选型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应具备的基本设计技能和工程计算能力,待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担负起工厂技术操作和改造的任务,又能进行车间或全厂的工艺设计任务。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采用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生物工程专业参加了我院“期制”的教学改革,即在第四学期与第五学期之间的暑期安排3个月认知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到有关专业生产企业进行实习,认识社会和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产品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这为该课程实行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适当减少课堂讲述时间,增加讨论时间和增设讨论课,例如在培养基灭菌章节,请同学结合实习内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内容积极思维;教师采用随堂提问或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重点、难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题,这既可以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2.2 理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更新。①通过发酵相关设备的照片及发酵过程的控制录像,把书本理论与实际工程的距离拉近。发酵设备照片及发酵过程的控制录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饱满等优点,能充分展示发酵生产的特点,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巩固了教学成果。②将教室搬到实训基地和生产车间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长知识、增才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好发酵工程及设备的关键,针对学生发酵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缺乏,对发酵工厂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现象,通过工厂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现场与课堂的紧密联系, 认识到课堂知识的基础性作用。将教室搬到我系的啤酒生产实训基地,使学生对啤酒生产的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邀请企业中工程师讲授发酵设备章节内容及典型发酵案例的分析,如请华润啤酒厂工程师为学生讲授厌氧发酵设备、啤酒的种子制备、种子的扩大培养和生产工艺,请安徽华恒生物责任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为学生介绍通风式机械搅拌发酵罐、发酵-酶解法生产氨基酸。

3.改革考核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发酵工程及设备》考核方式采用“一卷式评价体系”,为了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即由原来的“结果控制”改变“过程控制”,着重考察学生的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具体方法为实行N+2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分40%;读书笔记占总分的10%;实行5次过程考核,分别是单元小测验(3次)、专题或综述报告,课堂讨论或回答问题,通过考核体系的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知识面得到拓展,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空气除菌方面的专题报告,除了加强对除菌流程和设备的了解和掌握外,还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选择相应的设计任务,学生通过上述5次过程考核,实际学习时间提高了一倍,上课和自主学习时间比例达到了1:1。

发酵工程及设备的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今后还要继续调整、改进,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模式的合理采用,使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真正适应生物工程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更新方面,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开设的实验内容,拟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面积为90平方米)来解决,如向东方仿真公司购买柠檬酸、啤酒、味精、酒精生产工艺及设备的仿真软件,对同学开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亚东,倪红,张桂敏.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设计的构建及其教学意义.2005,32(3)141-143.

[2] 韩立敏.发酵工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2010,27:105-107.

[3] 杨柳,叶永康,叶明,郑志.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07,21:144-4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