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1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一、二、三周

讲文明,懂礼貌

四、五、六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爱

七、八周

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周

爱父母,尊长辈

十一、十二周

课间活动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

专心听讲

十五、十六周

爱护花草树木

十七、十八周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二: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面对一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到底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开设了《与文明同行.》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三章;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二、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训练他们善于交往、善于合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三、教学安排

(一)三月份: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四月份:

教学内容:家庭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礼仪知识答卷一次。

五月份:

教学内容:学校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六月份:

教学内容:社交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组织学生礼仪演讲。

三、实践活动:

五月份:家庭礼仪活动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2

【关键词】科技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合作文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关注课程内容整合、倡导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为教师之间走向合作提供了契机和舞台。然而通过对已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在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偏向单一学科而缺乏课程整合研究,教师依然主要采取独立的工作方式,导致了校本课程实践的低效。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关于这类课程的校本实践在中小学得到蓬勃开展,这类课程本身的特性也呼唤着教师走向合作,它与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

哈格里夫斯认为,考察教师文化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师文化在内容上包括特定范围的教师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假设以及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的内容外显于教师的所思、所说和所做。教师文化的形式包括处于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和联系方式,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1]

哈格里夫斯从“形式”的视角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形态:个人的文化——教师彼此隔离,其主要精力集中在个人所教学科上,同事之间互动甚少,内在保守,外在封闭;分化的文化——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小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如年级、学科教研组;人为的合作文化——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进行“合作”,带有强权的性质,教师的主动性有限;自然的合作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是教师之间自然而然生成的一种合作的同事关系。

理想的教师合作文化应当是一种自然的合作文化。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是教师合作文化的核心,教师合作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处于其中的教师产生内在的、积极的影响。然而教师合作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在现实中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人们在长期组织各种活动中创造的,因此,教师自然合作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之间长期合作、由人为走向自为的过程,人为合作是途径,自然合作是目的。

二、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的特征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具有双重合作的特性:其一,校本课程开发要求统整学科内部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科间的相关内容,从而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实践是一种集体的行为;其二,科技教育是由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一本质要求就决定了科技教育类课程不可能限定于单一学科范围之内,其综合性特征十分明显。具体而言,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目标的全面性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旨在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涵盖四个层面的内容: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技能发展的基本概念、方法;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如形成求真务实、理性批判、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等精神;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公平性、开放性、操作性的特征。[2] 因此,全面性是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2.内容的整合性

科技教育在内容上涉及多个领域,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各领域的内容之间存在诸多交叉、融通之处,而每个领域又涉及多门学科,各学科之间也存在知识的交集。因此,科技教育内容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力求体现科技教育整体的思想,注意围绕某一主题对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和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

3.过程的动态性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不只是静态地“提取”科学知识,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流程,即“目标—行为—结果—评价”反复实践、检验、修正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构知识和生成经验。科学探究是这类课程开展的主要形式,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活动,发现问题、制订计划、解决问题,感受科学过程,从中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其成员各施所长、相互配合,共同探究科学问题。此外,在具体实施中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资源利用方面重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

4.评价的多元性

评价的目的是对目标达成效果的全方位检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其评价主体包括校内的校长、教师、学生和校外的科技教育团体、家长、社会机构等,尤其强调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主体呈现多元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评价内容全面,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过程和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各方面,尤其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如观察法、作品(作业)法、师生协商考评法、实践活动评价法、学生自我评价法、考试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等等。评价强调发展性,更加注重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三、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与教师合作文化的关系

单一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往往只需要同一学科的教师相互合作,且偏向技术性合作,难以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而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涉及诸多学科,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人之力能完成,加之现实中综合型教师的缺乏,因此,在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中,必然要求教师走向合作。

1.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是教师合作文化形成的实践载体

教师合作文化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为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1)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的综合化特性促使教师走向必然的合作。目标方面,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达成,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教师个体是难以完成的。内容方面,既涉及学校课程内容,又涉及社会相关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整合性特征给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同时它也成为教师之间走向合作的一个良好机遇。实施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而科技教育又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开展形式,因此,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双重的动态特性,其实践主体既有学生群体,也有教师群体,实践场所既涉及课堂内外,又涉及学校内外,课程开发既是学生合作的平台,更是教师合作的过程。评价方面,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均呈现多元性特征,教师合作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合作对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开发质量,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2)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合作从人为走向自为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不仅要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观念,而且还需要建立合作的组织制度,以保证合作的持续进行,促进合作行为的规范。而合作的组织制度是人为制定的,其初始目的在于监督、规范教师行为,教师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实践的深入,教师之间的合作程度加深,教师走向主动,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教师之间随时都可以开展合作。此时,教师合作从人为走向自为,从而形成理想的教师合作文化。

2.教师合作文化是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有效开展的保证

合作的教师文化能为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提供观念上、组织上、行为上的保证。

(1)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源自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贯通,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上能够从综合的视角来看待其课程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教师合作文化通过对教师合作观念的有效影响、规范和约束实现了教师观念上的转变 [3],促使教师主动地从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坚信合作会使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产生更大的效益,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2)教师合作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还体现在制度层面,合作的组织制度是合作理念走向合作实践的不可或缺的中介,它是教师共享价值与信念的具体展示,也是教师实施合作行为的指导依据。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行为,教师合作的组织制度对处于其中的教师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因而他们进行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是有效的。

(3)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常常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师合作形式和程度取决于活动主题,如某一主题涉及生物、化学、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那么这三门学科的教师就需要合作,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合作团队,共同参与关于这一主题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计划的编写和制定。因此,教师合作文化既保证了教师合作的自然性,也保证了教师合作的有效性。而每一次合作又为教师合作文化增添了活力,使教师合作文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四、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

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教师合作文化表现为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综合化特性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充分合作,进而形成教师之间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不断地培育和完善教师合作文化。

1.激发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共同愿景和信念

教师群体共享的价值与信念是教师合作文化的核心,教师合作的愿景和信念不是空泛的理想,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使命”。[4] 愿景是远大的总目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才能实现,使命是达成愿景的“阶梯”。科技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强调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激发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共同愿景和信念,关键在于使教师合作拥有具体的使命,即帮助学生全面达成科学素养的任务,发展学校文化的义务,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2.构建科技教师合作团队

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得益于教师合作团队的贡献,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虽然涉及诸多学科,但其课程开发不是各学科相关内容的杂合,其教师合作也不是外显行为的聚合,而是一种伴随着情感融通的思想“共谋”[5],构建科技教师合作团队能够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规范。

(1)构建高绩效科技教师团队。根据管理学观点,高绩效团队的规模较小,团队成员稳定且人数适当。因此,构建科技教师团队应当首先确定团队的主要人员,这部分教师是固定的,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教育教学经验,且认同科技教师团队,成员之间也相互认同,每个主要成员都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每次科技活动都要参与。同时,团队之中必须有一名颇有威望的教师担任团队领导者,他的主要作用在于凝聚团队、鼓励成员充分交流、整体协调不同意见。此外,科技教师团队也鼓励参与人员,这部分教师可以是临时的、流动的,其主要作用在于避免科技教师团队与学校其他教师团队相互隔离,以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整体性发展。

(2)明确团队目标和制度。团队目标是团队存在最稳定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持续合作的动力,包括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例如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项目,促成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组织制度是科技教师团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它规范教师合作行为,深化教师合作意识。

(3)尊重团队成员自主意识,追求“和而不同”。科技教育追求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就要求教师能发挥主体作用。不同思想的交流可能碰撞产生一个好的主题,教师也能在这尊重差异性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进而反作用于教师合作团体,促使教师合作文化持续发展。

3.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离不开合适的评价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和未来,理解教师为学生生命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因此,关注科技教师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的评价,可以较好地保证教师合作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此外,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并不排斥现有的教师奖惩评价制度,有效的奖惩能促进教师之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当然,由于科技教育尚未纳入中考和高考的范畴,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指标,需要改进现有的评价制度,例如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奖,则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总之,在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中,既需要对教师努力结果的鼓励,更需要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肯定,如此,教师个体才智便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群体合作得以有效开展,教师合作文化才能得以培育和持续。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参考文献:

[1]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 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熊梅,马玉宾.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J].教育研究,2005(10).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3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名官员未经邀请到我校考察热河文庙的有关情况,当时我校还没有搬到新校区,校舍一直坐落于热河文庙之内。当他们进入会客厅时,出于礼貌我对他们说:"Sit down,please!",其中的一位女士惊愕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I'm sorry for getting in your way."我也很吃惊地回答:"No, not at all!"。随后我询问了一名外国朋友自己是否说错了话,才知道以前在英语课本中学到的"请坐"这句话含有命令的意思,是非常不礼貌的。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认识到,语言环境、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习一旦脱离了文化背景和实际环境,其交际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在随后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接近于实际情况的语言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1营造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及对英语文化更深刻的理解会促进英语学习,其理论基础是:

1.1"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的效果有影响,直观现象的材料比词的材料好,视觉材料比听觉材料好,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好,有韵律的材料比无韵律的材料好。同时利用多种感观学习能加强记忆。" [1]

1.2张思仲的心理优势论认为:"学生们在学习外语时一旦产生兴趣、热情和动力时就有了巨大潜力。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外语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良好的语言环境会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而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语言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1.3 Krashen 和 Terrel的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认为学习语言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生活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自然"习得"第一语言。"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侧重于语音、语法、句型训练和听写、造句等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2]

2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促使学生更多地融入英语环境和接触英语文化:

通过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英语环境,为学生多途径、全方位地提供各种生动、有趣、有启发性、有教育意义的英文或中英文双语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的基础上,不断激励、引导、训练学生,使学生形成在休闲时学习英语的习惯,把学英语作为一种乐趣、一种放松,进而过渡到有计划地、自主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英语的状态。做到学英语与休闲、休息、放松两不误,学生不依赖教师能够自主学习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学到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转变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观念,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更快乐、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方式学习在以下几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表现:

3.1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他们更愿意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即使在中午或者放假期间也非常乐意参加英语活动。而通过基于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有时在课堂上打瞌睡或看其他科目的课本。

3.2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注重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他们不仅对英语学习策略很重视,还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认真规划。而通过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整体规划,先考什么就先学什么。

3.3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更强。

3.4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容易消除学习中的紧张和急躁情绪,学习状态更加自然放松。

3.5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3.6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减弱。

3.7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积极思考,有更多自己的见解。

3.8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管理学习时间,能够利用零散时间学习。

3.9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寻找和捕捉在实际中应用英语的机会。

结论: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语言环境和语言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重视语言文化的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更地道的英语,还会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从而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减轻学习的压力、改进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4

关键词:化学校本课程;4R课程理论;选择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3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既是省教育厅所确定的6所“知识拓展型选修课”试点学校之一,又是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学校,为了巩固新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校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面有更新、更有力度的行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校内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

一、多尔的4R课程理论

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事先预设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的,寻求在过程中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课程[1],为了构成这个过程多尔提出了四个基本原理,即4R——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一)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每门学科在联系自身学科特点以及词汇方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其“丰富性”[2],对话是来诠释课程丰富性的重要方式,它萌生于教师、课程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上,使得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足够丰富。同时课程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动力。

(二)回归性(Recursion):“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将学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反思视为环形运动,并将次级经验回归到学生自身,其目的是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课程不再按照章节划分,而是一个没有固定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机会,所以学完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和练习,并通过考试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而是通过反思将这些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的开始。

(三)关联性(Relation):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教育关联和文化关联。教育关联是课程中的联系可为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强调在构建课程模体与结构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文化关联是文化中的联系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模体,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3]。在此课程下的学习便不是孤立、机械地追求真理,而是不断探寻事物的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世界。

(四)严密性(Rigor):是不确定性和诠释性的组合[4]。其包含两层意义:(1)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方案、关系和联系;(2)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固有假设,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所以多尔的严密性的观点是开放性的,在对事物的探寻的时候,最科学的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多种可能性的展示,探索各种可能性和如何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最有效的选择,便导致了学习者的对话、质疑和批判。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性质

化学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中的学科校本课程,是运用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方式对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延伸和巩固,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它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为课程资源,依据学校条件、学生需要和化学学科资源,由化学教师自愿开发,并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个性化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化学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补充。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的学科基础,内容广泛,但知识浅显,突出基础性,选修课程以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主,与必修模块进行了合理的衔接,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经验。可见国家课程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追求个性化发展,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向知识社会化、能力化方面转变,而化学校本课程刚好符合这个趋势。在大规模、长周期的国家课程开发跟不上社会和科技变化的节奏的情况下,将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整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辅补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课程。

三、4R课程理论下的化学校本课程

化学是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史是一个科学思维碰撞和科学精神传承的过程,而现代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化学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成密切的关系,那么可以根据4R课程理论的四个标准将这些课程资源整合开发为化学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1.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将化学与历史、社会、科技相融合,在历史中温故化学,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在科技前沿感受化学。因此课程内容既有化学发展史,也要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与知识,还要兼顾化学发展的前沿。化学发展史类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史上的人物、学说和实验,如:(1)中国的四大发明;(2)舍勒与氧气;(3)拉瓦锡与燃素说;(4)道尔顿与近代原子学说;(5)阿伏伽德罗与分子假说;(6)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7)阿伦尼乌斯与电离学说;(8)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9)居里夫人与人工放射性;(10)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等,便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陶冶。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校本课程包括:(1)化学与能源;(2)化学与环境;(3)化学与材料;(4)化学与日用品;(5)化学与健康;(6)化学与武器等,这些主题从宏观层面上解读可以涉及到经济、军事及现代人的生活,从微观层面上解读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化学前沿类课程中介绍物质的合成、性质、结构和现代化学仪器及原理等大学预科知识,既可以从拓展化学知识深度的角度满足部分想致力于化学相关研究学生的需求,又可以从了解现代化学研究现状的角度开阔学生在本学科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出与自身的兴趣相吻合的课程进行选修,并主动查阅与选修课程相关的化学资料,留意生活中的化学,那么此时的化学校本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自主生成,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与生活联系则具有生动经验,所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主要表现为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那么课程是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时引入和展开化学知识和技术,重视决策和问题背景下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学生学到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和化学技术,而不仅仅是在化学课堂中用于解决学术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化学知识不会因为僵化而不能迁移到新的或相似的真实情境中,此时的化学知识及其概念不再是以堆积的形式呈现,而是科学辩论、讨论和与个人判断冲突的结果,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同时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那么要从变化的角度看自然,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并用化学符号描述变化,所以在掌握基本物质性质的基础上对化学的本质进行反思性回归,那么既要了解现代化学理论的源头,又要深化化学理论的学习,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将化学知识回归本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这些主要是依靠化学史和大学预科类课程来实现。

3.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关联和教育关联,即在化学文化观下实施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化学的文化特征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6],所以在国家课程注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学的人文因素,关注化学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生活化和学科交叉性。化学的各亚学科之间并不是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化学的发展也与物理、生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在生活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联合应用。那么化学校本课程也应该追求知识的联系,既要将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化学知识进行衔接,也要涉及到与化学交叉的相关学科,以关联为载体呈现知识网络。同时将化学与能源、环境、材料等联系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学习,形成对化学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化学价值观,通过化学学科中富有人文气息的一面来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但是也要注意到本系列的化学选修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弱化各门选修课程之间在知识储备上的联系。

4.化学选修课程的严密性

本次选修课程并不是说追求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确性,而是在课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隐藏的或是有待萌发的化学联结、关系,且有多种可能与排列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发掘这些联结、关系并进行多元的解读,换一种眼光审视以前认为理所当然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他们是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设计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由于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且每类中所包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寻找这些知识的联结形成方案,有的方案成本低廉,有的方案效果好,有的方案新颖,老师和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案进行辨证的分析,选找出最佳方案。

总之,学生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化学知识的相遇,通过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动态生成化学课程,依托关联性将化学与文化、生活、技术衔接,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方针指导下,依据4R课程理论开设出了三个层次的化学校本课程,即第一层次为化学史和趣味实验,注重化学科学思维的形成、科学精神的陶冶、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引起兴趣和关注;第二层次为生活中的化学,结合国家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层次为化学前沿,与大学化学课程衔接,为以后选择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四、对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思考

1.要处理好化学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化学校本课程”在我国使用的时间还不长,教师对其的认识产生偏差在所难免。从功能上说,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也可以取代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规定了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的情况下,化学校本课程不可能取代国家课程,它只能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因此在开发化学课程时需要考虑国家课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对化学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

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长期从事的是化学课程的实施,而化学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成为制约化学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和完善地发展的瓶颈。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是动态生成的,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7],化学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与自身,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化学校本课程的本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9

[2]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3] 殷娟娟,杜侦.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视域下的创新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126-127

[4]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5] 方学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校 成绩管理 优化研究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XJNUGF2015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8-02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师、学生、教室等教学资源的增多,对教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一、成绩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地位

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全面管理过程,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作用

1.能够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学风

在当今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校除在加强学习学风建设上下功夫外,更应加强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成绩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学风的健康发展。

2.可以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成绩的分析,任课教师才能在一个教学进程结束后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发现和总结成绩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有效推动教学部门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对学生成绩的难易度、效率、诚信和知识的普及面加以完整的分析,这些才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序、完善学生培养方案做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新疆师范大学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工作量增加,使成绩管理工作压力增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和全日制本科专业逐年增多,使得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环节增多,成绩管理所需处理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成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对成绩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更加高,成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任务加重,压力不断增加。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使成绩管理工作难度加深、复杂性加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使得成绩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学校实行的公共课(例如外语类、数学类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也使得成绩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教育理念宗旨的转变,使成绩管理工作服务要求更高

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向“以人为本”转变,对成绩管理又提出了“人性化”的要求。这也就使得成绩管理的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体,要求成绩管理工作既要制度化也要人性化,既要大众化也要兼顾个别化,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四)成绩管理队伍不稳定,成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学校的津贴分配政策进一步向一线教师倾斜,管理岗位拉大了领导岗位与普通管理人员之间的差距,在职称评定、进修等方面成绩管理人员面临不利地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成绩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五)个别任课教师不注重成绩管理,增加成绩管理工作难度

任课教师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的敬业态度、专业精神、责任心对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存在个别任课教师对待学生成绩不负责任、随意评判或忘登漏登晚登等情况。

(六)部分学生对成绩不重视,影响自己学业进程

有一部分学生放松对成绩的要求,只有出现留级或与奖助挂钩时才得到重视。由于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次考试机会,而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时间又没有准确的印象,所以查找成绩的难度比较大。

(七)学籍变动给成绩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在高校中,学生的学籍变动是时有发生的。学生休学、复学、降级、留级、等情况均导致学生学籍的变动,其成绩也应随学籍变动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作为有着几万名学生的高校,其工作是十分繁琐和复杂的。

三、改进成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制度

首先,建立建全成绩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从成绩管理工作的操作性与可行性出发,规章制度要包括有关于成绩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得每项具体的工作都要有章可循。

其次,要切实执行成绩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程序规范,流程明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反复性。确保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成绩管理要与时惧进,不断创新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学分制和选课制的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给成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绩管理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和方法,提高效率。

(三)完善校、院二级成绩管理体制,提供人性化服务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以适应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教务处在宏观上掌握学生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学院及教学秘书负责成绩管理的基础工作。校、院两级之间权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健康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稳定成绩管理队伍

学校要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引进计算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充实教学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爱岗意识,从而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五)完善成绩管理工作的监控,增强成绩管理的透明度

增强成绩管理的透明度,加强监督和控制。一是考试前应公布学生的平时成绩;二是考试要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或是采用试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三是采用集中阅卷、流水作业的方式评卷,以增强评卷工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四是充分保证学生成绩的公开性;五是提高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速度。

(六)提高学生成绩对成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成绩档案管理

学生成绩档案是学生原始成绩的记录,对学生的评优、入党、就业、转学、出国、出具学历证明、补办学籍档案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成绩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原始记录的保存,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准确的记载,做到有据可查。

(七)实现成绩管理网络信息化

随着高校教育向学分制模式的转变以及高校教学管理复杂化,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实现成绩管理工作信息化,可以做到数据准确、客观,统计可靠、全面,减少不必要的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对于学籍变动带来的各种繁杂的程序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操作来实现,对于解放学校成绩管理人员的劳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便于二级管理体制的实施,使成绩管理更为科学和规范,使成绩信息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传递。

总之,成绩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院系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每一位任课教师以及成绩管理人员耐心、认真、细致、负责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用,保障成绩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使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冯祖琴.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47-48.

[2]张敏.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5,(1/2):37-38.

[3]刘玉文,吕英.浅谈高校学生成绩管理[J].科技信息,2006,(7):43.

[4]崔凤明. 高校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9, (4):206-208.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会计信息化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4-02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催生了会计核算的重大变革。早在上个世纪,财政部就提出力争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内完成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单位的基本覆盖。经过多年的努力,会计软件的普及使得这一目标顺利达成,时至今日,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化项目的纷纷上马,会计信息化这一理念早已取代电算化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首选。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手工记账员、电算化软件操作的阶段,企业所寻求的是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复合会计人才。具体来说包括:操作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完成财会基本工作;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管理信息;熟练掌握开发语言,参与ERP建设,协助会计子系统的二次开发与日常维护;参与数据挖掘、财务决策;分析设计会计软件接口;运用信息控制理论和技能实现企业组织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成为多面手,不但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能具有一定计算机与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推动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以培养地方经济生产管理第一线人才为定位的应用型高校会计系应作出改革,力争为地方经济输出有用之才、能用之才。其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所谓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是指既胜任会计实务操作,又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企业会计实物流程,提供决策信息的会计人才。应用型高校应与时俱进摒弃现有过于单一侧重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适时加重会计信息化所占权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高校会计专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分析社会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及专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在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本校师资力量实际情况基础上,在总结现有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的基础上,改革并提出新型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设置思路。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

1.课程设置的学时分配不合理。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都占据“半壁江山”。在此基础上再除去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传统核心专业课后,留给会计信息化的课时就所剩无几了,而会计信息化内容丰富,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没有充分的课时保证,教学效果必然差强人意。

除了以上因素外,公共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公共课的授课在不同专业之间没有明显重点差别,以计算机基础这门最常见的公共课为例,会计系的学生与土木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授课老师为两个专业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也完全一致。如果授课老师能为会计系的学生重点讲授Exele表格的使用、局域网的硬件条件等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则能够大大提高课时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学的总体效果。

2.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课程独立。现在,高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中,分别传授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是两套彼此独立的教学体系,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就局限于财会软件的操作。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整体认知浅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较差。

3.实验课程设置落后于理论教学。近年来,高校也重视了会计实验的硬件设施的添置,但会计实验教学不仅仅应重视客观环境的创造,还应体现在实验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小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差距。现行的会计实验一方面受困于课堂上机教育在课下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机会较稀少,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实验室人手缺乏,仅够机房设施的维护,难以有效对学生的实验内容提出针对性指导。

四、会计学专业信息化课程设置

在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这样一点,离开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信息化是无水之鱼,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缺少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化会计是纸上谈兵,计算机科学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单一并行的理论教学无法达成对会计信息化的融会贯通,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完成对会计信息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信息化会计课程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构建理论与实验并行的完整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

1.理论课程设计:传统会计授课内容集中在会计稽核手段,指导学生集中采集,集中处理会计信息。但是,在企业资源计划运用于企业的大环境下,会计系统成为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系统信息与生产、市场等等子系统信息高度共享,管理系统日益集成。会计系统日益开放。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本科阶段的教学需求。

在改革后的理论课程设计中不但强调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强调两门课程要相互补充。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其中,(1)专业知识是为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准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会计学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学教学中加重组织行为理论和组织系统论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经济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企业行为,分辨并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企业决策相关信息。此外还包括统计、运筹学等经管专业基础知识。各大院校这部分的课程设计经过逐年累月的改革,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不再展开讨论。(2)计算机科学为会计信息化的达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习计算机科学对本科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程序语言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初步具备对会计软件的使用、分析、维护和二次开发能力。财务人员在参与软件开发,与专业软件开发员的合作沟通过程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知识帮助学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理数据储存,并提供方便的查询。

以上两者对会计信息化都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会计信息化的两翼。会计信息化是对他们二者的融会贯通。在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其中,电算化会计向学生介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初始化设置,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和修改,会计报表的编制,后几个学时着重指导学生思考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软件程序整体设计思路。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向学生介绍供应链和各子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企业资源计划概论分析会计子系统与企业其他子系统间往来数据的处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着重指导学生从总体把握企业的运营流程、管理决策流程中的重要信息。

2.教学侧重实践:传统教学内容单一,通过幻灯片演示和教师讲解基本就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会计电算化阶段中,由于电算化软件目标单一明确(完成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化),功能简单,具体流程与手工记账实质差别不大,因此,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短时间的上机操作就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基本财务核算。而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多样,功能全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一体化完成。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复杂,实际操作流程盘根错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型高校应设立和理论教学平台平行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教授学生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的同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设《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就是利用Excel表格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实用功能进行辅助财务核算业务。通用会计软件操作是对用友、金算盘和金蝶等普及程度较高的商务会计软件各个核算模块逐一进行上机练习,并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至此,教学任务中完成了会计电算化的部分。程序语言上机和数据库上机实验是分别对其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自行开发小模块的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下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打下理论基础。ERP项目实验中心是模拟社会真实的竞争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企业环境,在小组中找寻符合自身职业定位的岗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同事”协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规划各实验年度的计划和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