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科普与我同行;校本课程;科普教育

青少年的科普活动,是中小学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开展的以科普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长阳鸭子口乡中心学校开设的《科普与我同行》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电子制作、玩转魔方、科技制作、主题征文、科幻画为主要内容,学校组织培训辅导、激励评价,教师先后在省、市及全国各项比赛、演出活动中展露风采、频频获奖。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学校成立了科普教育研修小组,校刊开辟了《科普之窗》专栏,校园网增设了《科教园地》板块。学校非常重视科普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装备了科普活动室,先后八次委派科普辅导员到县参加培训班学习,培训归来,资源共享。科普辅导员给老师作科普辅导报告,以唤醒老师们在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的意识。在学生培训方面,通过科普宣传栏、举办讲座、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学校在经费极端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科普教育投入。在《学校岗位考核方案》中设置了校本课程特殊贡献奖。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彰类别中,学校增设了“创造之星”“发明之星”等奖项。

自八年前《科普与我同行》被批准成为一门校本课程以来,先后有6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科普辅导员辅导制作、收集、修改并报送到科技局的学生实用新型发明多达47项,已有《菜籽播种器》《电脑打字架》《可移动的投影屏幕》等14件申请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在全县青少年科普辅导员培训班上,科普辅导员先后三次以《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辅导之我见》《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科技融入理想 让科技点缀人生》为题交流经验。学校连续四年获宜昌市表彰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科普与我同行》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打开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另一扇窗口,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让他们感悟到智慧的力量。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2

文化传承过程是文化及其主体有机结合的过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的课程,其本质则体现为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承担着纵向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横向传播、吸纳其他文化,从而促进特定民族文化增值的使命。它已成为全球多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开发的实践路径为:以反映民族特性为目标,强调课程对民族文化的适应性;选取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遵循课程理论,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校为单位,各部门权力分享,专家指导。

关键词:

民族文化适应性;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选取;以校为单位

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全球价值趋同,但民族文化在传承中求创新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中学英语课程,在传授与提高未来民族人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然而,一直以来,国家统编的英语课程,因其民族性的缺失,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甚微。因此,从文化传承视角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反思,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国家课程体系,拓展新的研究视角,而且有助于通过英语这一媒介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向深入,这也是民族教育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校本课程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大众传媒、信息技术、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使得信息跨域、跨国界流动成为常态。也因此属于个人的、区域性的领地日渐减少,但民族文化在传承中求创新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因为每个民族都是多元文化创造主体之一,有权利去保护并传承本民族文化。特定的文化自身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且特色鲜明、价值独特,它影响着置身其中的不同个体的方方面面。因此,一旦某个文化主体疏远了自身存在的文化形态,他/她的社会化过程势必受到阻滞。文化传承,是文化及其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来说,学校教育无疑是文化传递与发展的主要中介,是传承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作为教育核心内容的课程,则成为文化传递与创造的关键。事实上,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即是说,文化孕育了课程,是课程的母体。因此,课程的核心理念、逻辑规则、范畴来源等都取决于相应的文化。事实上,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课程便担负起了纵向传播人类历代积累的文化遗产,横向传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各类文化的功用,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增值。而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基于相关的地方课程,以民族地区特定学校所在的民族文化为主要的课程资源、以英语为语言形式,并根据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等开发或选用的、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故其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传承于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的意义

由于课程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渊源关系,民族地区的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与文化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维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因此,民族文化、心理因素等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及其语言编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语言和思维方面的独特性。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英语课程而言,必须考虑因语言差异所产生的思维模式转换问题。可以说,民族地区的英语课程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培训语言技能等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那么,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在传承中求创新的愿望也愈加强烈,但是,民族地区使用全国通用的英语教材尽管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性,其民族性却被忽视。民族地区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于对文化的反映上。在多年来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推进中,中小学英语课程始终处于被忽略状态。而且,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以语言课程为主的地方课程中,主要是以双语教学为主。在对双语教学的重视中,英语课程依然没有提上课程建设的日程。由现实观之,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在“主流化”、“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等冲击下,逐渐走向濒危的边缘。故而,传承民族文化理应成为民族地区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它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课程资源,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社会的发展需求,承担着纵向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横向传播、吸纳其他各类文化,从而促进特定民族文化增值的使命。它已然成为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包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异域文化)也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英语校本课程在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训并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主流文化、借鉴异域文化的使命。因为课程的过程的本质便体现为一种文化主体(课程主体)的自觉,因此与文化关系更为密切的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更加凸显出文化与文化主体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从上文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于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特别的意义,即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的校本课程,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行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包括借助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接触异域文化)中,让特定民族文化得以在与他文化的相遇中通过吸纳等方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英语课程体系在对民族地区的适应中渐次完整,也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得以顺利进行。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聚焦以下方面:第一,以反映民族特性为目标,强调课程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适应性;选取特定民族文化为课程主要内容,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二,遵循课程理论,考虑民族地区社会、教师及学生等课程主体的发展需要;第三,以学校为单位,在专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权力分享,开发课程。具体如下:

(一)以反映民族特性为目标,强调课程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犹如性别,民族并不是一个生物学方面的已知事实,它所蕴含的文化方面的内容与不同民族之间存有的任何一个生物学或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完全不相称,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处于变化之中的概念。相应地,教育的民族性则意味着,它是作为民族文本来理解的,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与其他文本交织在一起而存在的〔1〕。因此,教育的民族性表明,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向多民族的教育制度是一个整体,在具有复杂的、动态的民族特性的特定民族地区,因不同民族文化特性而显示不同特征,即教育对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相应地,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部分内容,其也应当体现对不同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因而,民族地区的课程必须突显民族性,具体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映上,就是强调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对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然而,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使用全国通用英语教材,忽视了其民族性。换而言之,它体现了民族地区的平等性,但却忽视了其差异性。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在民族地区开设双语教学形式的地方课程,以呈现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和知识。然而,实践证明,仅依赖于这一载体来展现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显然是不充分的,而同为语言课程的中学英语课程,依然处于国家课程的高度,很少触及民族文化内容。因而,开发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以英语为语言,一来可以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再者发挥从纵向上对民族文化传承、横向上传播的作用。即是说,借助英语语言,不仅能够让从横向上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在与异域文化的接触中,通过接纳、吸收等方式发展、创新民族文化。总而言之,置身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异域文化交织环境中的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首先需要体现课程的民族性,即考虑到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适应特定的民族文化,回应特定民族文化传承中求创新的诉求;同时,还要关注主流文化并兼顾异域文化,以培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未来民族人对文化的适应性与敏感性。

(二)选取特定民族文化为课程主要内容,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地区的英语校本课程,通过对特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行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包括借助英语走向异域文化)的同时,让特定民族文化得以在与他文化的相遇中通过吸纳等方式进行创新。也因此,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内容如何选取,是该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即选取特定民族地域性文化资源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异域文化相融合的内容为主要素材。首先,民族地区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是基于特定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适合特定地区学校特点的课程。因此,“地方性”、“地域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所以,在课程内容选取中须得选取各民族、各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将其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不同民族其传统的观念意识、典章制度、风尚习俗、生活方式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都对人类行为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2〕。这是因为特定民族的文化是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态特点、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的。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居住的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不同民族在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域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也形成了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质。因为不论是哪个民族个体,其所思、所想、所需无不受制于其置身的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具体而言,从任何一个民族诞生到发展的历程来看,最初向自然界索取所需要的生活物资与生存条件到逐渐适应,以及通过与周遭其他民族交往,不断积累方方面面的经验、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系统,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不同民族最基本的标志。特定民族以自己的文化系统为参照标尺,培育并提升自己所属民族的意志与精神,以牢固自己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这也是人性的模塑过程。犹如有论者所言,“所谓人性,是指受文化布局的影响而言。世间并没有‘自然人’,因为人性的由来就是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3〕由是观之,置身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的未来民族人,必然接受不同特质文化的模塑,形成带有地域特点的民族性格。也因此,不同民族的中小学生必然以各自所属的地域性文化为其根本。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域性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内容的来源之一。其次,吸纳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为必需的课程内容。任何课程内容都是为特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选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因此可以说,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吸收,并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话,那么对学生而言,课程知识便永远是一种外在物,没有任何意义。一般来说,课程都是在特定课程实施场域,即学校、课堂情境中实现的,因而课程内容也要与特定学校教育情境相符合,否则课程实施效果便不会很理想。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却植根于我国多民族文化土壤,又凸显着校本课程以“特定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适合特定地区学校”的特点。因此,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要吸收已然反映文化多元观点的不同民族文化精华融入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当中,势必要适应特定学校和学生既有的课程内容与特点。即是说,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应该关注特定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突显“各民族地域性文化”的内容与学校既有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调适,以适应特定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也与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相一致,即“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4〕。最后,兼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异域文化相融合的内容为主要素材。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因其“异域”特色,又因其置身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性———既独立存在的,又与其他文本交织在一起存在,即是说,其置身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异域文化交织的环境中,其内容的选取,需要既考虑到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关注主流文化并兼顾异域文化。

(三)遵循课程理论,考虑民族地区社会、教师及学生等课程主体的发展需要

一般而言,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并存〔5〕。即是说,主客体互为存在的前提,客体或客体属性以主体或主体需要而存在,主体或主体需要因客体或客体属性而实现,两者缺一不可。价值存在于价值关系之中,即价值的主客体关系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恰是价值的基础〔6〕。价值的这一本质属性,映射于课程价值之中,便是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价值主体与课程价值客体间的关系性存在。具体而言,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价值主体包括民族地区教师、学生、课程利益相关者等等,他们的需要是课程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而英语校本课程价值客体则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由于课程价值主体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课程价值客体亦呈现相异的形式。同时,课程价值客体需要适应课程价值主体的需要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此课程价值呈现多元性〔7〕。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置身于主体文化、民族文化、异域文化交织环境中的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价值,其价值主体与客体的需求均有了更多的诉求,课程价值主客体也趋于多元化。比如,课程权威专家、课程决策的高层人士之外,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课程学习者学生,以及其他课程利益相关者(如来自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各界人士),都应当成为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的主体。与课程主体多元的趋势相适应,英语课程的客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也在三语甚至多语环境中趋于多元。也因此,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遵循课程的一般理论,即一般意义上课程价值主客体的需要,也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及民族地区学生的风格、认知特点等,对英语教材进行改变,对民族文化文化进行适切的选取,一来解决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再者能够体现其现代化与未来发展。

(四)以学校为单位,在专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权力分享,开发课程

从上文可知,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以相关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为前提保障。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民族地区特定学校所在的民族文化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吸纳主流文化与异域文化,且根据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社会、教师的发展需求等开发课程。然而,不论哪种性质的课程,负载着怎样的价值,其最终实现的具体场域一定是学校。换言之,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核心执行力须当来自学校,包括校领导要充分发挥课程领导作用,充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亦是课程价值的主体,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其中,而绝非昔日意义上仅为忠实的国家课程实施者的角色。同时,在确保学校为核心力量的同时,需要课程专家给予专业支持和帮助。这也正是一线的教师所需要的。当然,如何在国家与民族地区当下课程体系、体制、管理、评价的框架内,合理地、有效地开发并实施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也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权力分享中,为当地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支持与资助。总而言之,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以特定民族地区的学校为单位,在专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各级课程领导部门通过权力分享,进行开发。

三、结语

综上可知,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价值的实现当是以文化为基础、以文化为手段、以文化为目的且以语言为桥梁的文化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为旨归。换言之,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平台。民族地区英语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既要关照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又要考虑主流文化、异域文化间能够、消除隔阂、和谐与共。当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也需要以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异域文化相融合的内容为主要素材,培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未来民族人对文化的适应性与敏感性,并藉此来培养并提升其接纳、欣赏异文化的跨文化能力。另外,在遵循一般课程理论、以学校为单位开发的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也需要培育新形势下现代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载者、创新者,并经由缓解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异域文化间的冲突、弥合三者间的鸿沟以实现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惟其如此,才能通过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达至未来民族人中学生(即课程主体或文化主体)其民族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融通,一来解决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再者也是其走向现代化与未来发展的希冀。

作者:邵晓霞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型教育之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55.

〔2〕LA怀特.文化科学〔M〕.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97.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3.

〔5〕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0(5):167-171.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中小学校长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从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二、重组学校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首先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其次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另外还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开发校本课程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把好校本课程内容关,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把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首先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六、“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提升校本课程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特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七、评价与监控学生进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同时,要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要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其次要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另外还要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8-02

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大量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检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总体上有所减弱,但它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学校有效利用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化等,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跨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一是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确保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规范性

避免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新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一)多元文化特色系列

充分利用学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特色教育资源,建设学校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校本课程,推进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该系列课程由以下三类课程组成。

民族文化特色类课程:立足朝鲜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课程群,实现朝鲜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如“朝鲜族民族舞蹈”等课程。

民族区域特色类课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民族区域特色课程群,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长白山药用植物学”等课程。

东北亚研究类课程:立足对外交流与合作,开设服务于东北亚研究的课程群,为民族学生的成长注入多国文化元素。如“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等课程。

(二)新生研讨系列

通过新生研讨系列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使更多的本科新生从中受益。此类课程由以下几类课程组成。

专业认知类课程:如“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选择”等,以学科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主要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选题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实践探索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实验操作、参观校外实践基地等课内外相结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如“与太阳能零距离”等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过课堂讨论与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熟悉学校各种资源与环境,明确学习选择,加强自我管理,较好地完成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如“人文管理:实现梦想与成才的‘工具’等课程。

学术研究类课程:此类课程融会贯通相近学科知识,以生动的选题来吸引学生对学科专业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并通过讨论、发表小组研究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如“药学与健康”等课程。

(三)通识选修系列

通过此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识选修系列校本课程主要由四类课程组成。

人文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和方法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人文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一定文化底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生。

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加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四)专项选修系列

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提高培养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群:以丰富学生社会经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托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岗位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之长,自主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援助、科技兴农、医疗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创新性实验类课程群: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为目的。以各级各类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跨学科的前沿课题探讨。

创新创业训练、就业等各种培训类: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创新、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就业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活动。

专题讲座类:以营造浓厚科研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层次为目的。邀请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及学校教学名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体会专家学者学术魅力,了解学术前沿。

外语夏令营课程群:以强化外语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语言优势和区域优势,举办英语、韩国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夏令营,提高学生外语技能。

学科竞赛培训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组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核心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项目培训工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已自成一个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达标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日历、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考试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二是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切合实际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突破。

(二)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

学校对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了如下规定:职称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曾主讲过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研究领域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应对该学科领域做过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工作,积累有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出版过相关著作。新开课的主讲教师必须提前向所在教研室提出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试讲,由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核评议,审核通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开课计划,面向学生开课。

(三)加强校本课程质量监控

以学期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教活动。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各教学单位反馈到主讲教师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和帮助存在问题的教师整改提高。二是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定期汇总有关教学检查及评估结果,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主讲教师以及课程所属教学部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三是组织校督导组或专家,对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课后辅导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随机检查,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同时把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年终岗位考核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奖惩制度。

(四)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理论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将教师的课题融入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近年来,延边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实验类校本课程,而且优化了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积极开展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加大了有关校本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十一五”以来,通过国家级、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在多元文化教育、区域民族文化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科研转化教学内容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结合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积极推动了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

索,2007,(8).

[2]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

2012,(8).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 成功之处 思考之点

近几年,各地积极落实教育部“三级课程”的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按步就班,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有幸了解了几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情况,也促使我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部分学校的成功之处

第一,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并已经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发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山东荣成27中结合沿海优势,开发的《海带文化》;济南稼轩中学立足于本校有专门的琴房和陶艺馆的硬件投入,开发了《陶艺》《钢琴》等课程,还结合学校所处位置是辛弃疾老家的优势,开发了对“辛弃疾”研究的一系列课程;金城中学结合学校地处金矿产区等优势,开发了“金山银海摇钱树”系列课程。这些都是各校立足本校特点,挖掘、整理出来的有代表性的课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第二,不少学校运用“超市”的经营特点来经营课程。如北京十一学校就有265门学校课程,其中17门属于必选,另有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和272个社团等,这些数字背后的实质就是努力让课程的发展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实现学生入校一色,出校精彩的目的。

第三,很多学校都注重对校本课程与统考学科进行整合。李希贵说过:“任何改革都不能以丧失学科成绩为代价,否则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为了实现校本课程与统考学科的结合,不少学校都鼓励本校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开发与本学科相整合的课程。如有的学校把微机课与探究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微机操作技巧的同时,运用强大的网络,组织学生开展研究,还有的学校整合了物理、数学课程。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些思考

综观各地,各校对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精彩纷呈,创新思维随处可见。在肯定大局的同时,下面笔者谈一下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些思考。

第一,有些课程的编写者对课程的严肃性尊重不够,过程粗糙。既然是课程,就必须具有课程的严肃性,不能几个人编本书,到印刷厂印出来,就定为课程,质量不高不说,还出现了错别字等低级错误,甚至在有的学校印发的“乒乓球”课程中,把奥运冠军们的照片都弄混了。学校应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员要明确责任,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注重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只有让校本课程开展的初衷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课程。在规划课程前,学校要做好调查,选好切入点,因为那些没有生命力的课程即使开发出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第三,对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能简单处理。如校本课程中的《小草在哭泣》,学习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切大自然的植物,而生物课中《身边的小草》,它更强调小草的生物属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和语文课本中都有不少的文言文篇目,《传统文化》侧重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而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则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方面的素养提升。学校一定要抓住这些课程的特点,做好它们的整合工作,绝不能简单处理。

第四,校本课程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承受力”,假如学校的老师总共不到百人,却计划开发出几大体系,共近二百门的课程,这么多的课程,谁去开发?开发了怎么教?有可能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呢?恐怕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教材”印完了,除了迎接上级的检查外,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只能劳民伤财。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数量并不一定越多越好。

第五,不同学段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互相衔接。如红席编织是某地的一个特色产业,于是当地的小学、初中、高中都以红席为素材来编写校本课程,但假如三处学校编写的教材都是以红席的历史、红席的编织材料、红席的编织技巧等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来进行编写的话,三个学段的内容会不会重复呢?能否不同学段设计不同梯度的学习内容呢?汉字的书写、果树的栽培、剪纸等课程的开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第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与“课程标准”相适应,与地方教育部门的要求相切合,否则只会成为短命的课程。有些学校把鲁迅的作品进行整合,鲁迅的作品分布在初一、初二、初三各个年级的课本中,假如学生在各个年级照常学习,那还有整合的必要吗?假如进行了整合,放到哪个年级学习最好呢?如果把学习的时间放在初一初二,可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过议论文呢,他们又怎么能深入地理解鲁迅杂文的“如投枪,如匕首”的议论风格呢?而若放在初三学的话,毕竟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中考又是很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也不合适。因此,整合需慎重。

第七,开发校本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如果哪个学生对《易经》感兴趣,而恰巧有位教师颇有研究,为这位学生专开一门课也未尝不可,也许我们正在培养着一位未来的易经大师。

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结合点;研发;实施;个性发展;体会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8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31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在结构与内容上被划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和选修课程Ⅱ。选修Ⅰ是国家已经规划好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选修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以校本课程形式出现,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发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高中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认真研究课程方案,借鉴和吸取先进的经验,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尝试、探索、实践,现介绍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那么,如何有效地结合,我们总结如下几点:

1. 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兴趣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来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化学知识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同时注意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理念之一,结合生活实际也是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因素之一。开发《化学与生活》这样题材的校本课程,一方面内容很充实,另一方面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一方面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不仅家长关注学生的营养和健康,而且很多商家也把目光描准了这一市场,推出各种各样的保健产品。面对鱼目混珠的保健品市场,我们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各种保健品》见图1,围绕化学组成、功效、制取、从食品获取途径等方面开展教学,既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应该理性对待各种保健品。另外还开发了类似的化学校本课程《食品添加剂》、《食品保鲜技术》等。

2. 结合社区资源

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南临长江,东、北靠海,有独特的江海资源,同时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经济和科技较发达,各类资源很丰富。结合启东滨江临海的特点,我们开发出了《盐场晒盐工艺及盐卤综合利用》《启东江海水样测量》《壳聚糖生产与利用》等具有海洋气息的校本课程。其中《启东江海水样测量》吸引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又能获得参与调查的机会,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3. 结合学科特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设置了如“科学史话”和“科学视野”的栏目,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带而过,有些教师置之不理,没有达到栏目设置的目的,为此我们化学教师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又和我们本地资源相关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些发展为校本课程,如高中新课程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2节中的“科学视野”中“甲壳质”,我们开发为《壳聚糖生产与应用》,原因是一方面我们滨江临海,虾蟹产量很高,有丰富的甲壳质,另一方面我们当地有一家壳聚糖生产的公司,规模较大,科研研发能力很强,产品种类很多,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同样,我们又结合新能源知识开发出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启东风力发电》等。

4. 结合热点新闻

新闻是化学科学、社会生产和学生生活最为贴近的课程资源之一,重视挖掘新闻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则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类型的新闻蕴含了不同的化学信息。我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热点新闻开发成校本课程,有助于让学生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探悉新闻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结合夏秋季干旱,开发《人工降雨剂》校本课程;结合冬季雪害,开发《融雪剂》校本课程;结合水灾、地震等灾难事件,开发《各种消毒剂》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发形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才能体现出本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发形式上突出三个重点。

1. 借鉴和改编

开发《化学与生活》校本编程,这方面的科普材料很多,且科学全面,可借鉴运用,我们选用了南京师范大学周志华教授编写的《生活·社会·化学》素质教育读物一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时安排等情况,选择以下几大主题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①食品与化学,②日用品与化学,③衣物与化学,④材料与化学,⑤人体与化学元素,⑥环境与化学。

2. 团队协作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高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学时间又长,如果个人编写课程负担较重,且编撰能力有限,难免有偏差。团队通力合作开发一个校本课程,任务较轻,完成速度快,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并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和优势。通过合理安排工作量,完成后集体审议,交流不同意见,协调知识点,及时修正,就能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在校本课程《各种保健品》开发时,我们先确定编写的主要内容目录,然后将各节安排给高一、高二、高三备课组,化学教研组汇总稿件,并在一起将编写好的内容交流修改,分别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统稿形成质量较高的文本。

3. 各方参与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之中,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校本课程的内容很多是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或当地资源相关的,它可以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若要使校本课程具有多样化和本土特色,必须保证多向畅通的资源渠道,需家庭、社区、社会大力支持。首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是课程的有机成分,其次,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也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如《启东江海水样测量》中水样的采集,一部分是由学生利用双休日、假期采样得到,由学习时间限制,更多不同时间的水样由学生委托家长采样。再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需要社区、企业的帮助,我们在编制《壳聚糖生产与利用》 时,走访了当地的知名生物制品公司,得到了他们很多帮助:带领参观车间现场,提供大量资料和实物样品,允许学生假期参观和给学生讲座等。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们编写的十几个化学校本课程会同学校的其它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由学校按照本校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其中化学校本课程有丰富多样的教与学活动。具体形成如下:

1. 文本阅读式

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各种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这样的文本材料对于具有阅读能力的高中生来说,采用文本阅读式比较合理,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探究,在读中悟、悟中得,通过预习、质疑、解读、练习、想象和拓展等环节,使学生充分领会校本课程的主旨。

2. 图文展览式

学校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以实物、图文为主要载体的展板。校本课程《壳聚糖生产与利用》实施时,我们拍摄虾、蟹系列图片、车间中酸碱处理流程、再加工流程、壳聚糖产品多种衍生产品等图片;壳聚糖化学组成、各种生物制品的成分以及在工农业、医疗等方面成果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实用价值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特色,热爱家乡。

3. 实地体验式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重视实践活动的落实,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我们带领学生来到海产品冷冻加工厂,参观氨制冷车间和制冰车间,了解氨制冷剂和盐水制冰工艺;观看紫菜加工车间,了解烘干及紫菜调味加工、先进保鲜技术,感受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益处,认识知识的价值,体验工人劳动者辛勤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

4. 情境互动式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境活动的设计,强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如在《各种消毒剂》中设计了多样活动情境。教师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消毒剂样品,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把消毒剂分为强氧化剂类、蛋白质变性类、细胞渗透类,这些样品如何归类?哪些消毒剂可以用于饮用水消毒?应如何利用?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积极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使校本课程内容更丰富,课程目标更集中,活动气氛更浓厚。

5. 实验探究式

实验是化学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重视实验研究,开展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启东江海水样测量》除了水样采集,绝大多数教学都在化学实验室中完成,在教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测量结果。在《食品包装中保鲜袋成份分析》的探究,引导学生分析保鲜袋开始的成份,日久后的成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使学生得出这样结论:除氧剂主要成份为铁粉,除湿剂主要成份有的为生石灰,有的为硅胶。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使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应该是有机结合、交叉相融、灵活使用、动态生成、不断创新的关系,应视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1. 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满足了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激发培养了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已有的个性特长,又寻找和挖掘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从而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扩展了学生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从而走向成功。

2. 有效地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开辟了用武之地,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从开发过程中的切磋研讨、制定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到编写课文、教学实施,教师参与其中,拓宽了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 不断地充实完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拓展性和连续性,它在开发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内容生成,不断有新的现象出现,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面世,因此要继续挖掘,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进行后续开发,使之成为持续生成的,品位不断更新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放性作业的实施,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拓展了新空间,搭建了新平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要靠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因此,它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虽然我们的尝试、探索、实践才刚刚开始,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深切地懂得还有许多的研究内容等待我们去探究,还有许多的资源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还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未来世界等待大家去创造。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求索 。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等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