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供配电技术;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581-03
《供配电技术》是高等职业学院电类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供配电技术》不仅是一门传统的专业课,而且还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课程。也正是由于这门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鉴于该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淡化了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我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指将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为中心重新整合成若干个教学任务,围绕着这个核心任务,组织学生全程参与各项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是个知识技能整合的过程,而绝不是删减的过程,它应该是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合到若干个工作任务中去。它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实践环节的重视,更是追求融合重组以往的理论、实训、实验等环节割裂的状态,引进任务式的教学法,既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打乱原有的按知识学习组织授课的章节序列,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学习和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全程参与实践活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不是任务最终的结果,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咨询教师、查找、排除故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并体验工作的辛苦与乐趣。这种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让老师和学生的教和学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同时至关重要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看到各自的成果,而产生的成就感。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突出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主体地位,以任务驱动法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多的参与实际动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根本上避免了原来学生学习死记硬背的弊端。不同工作任务的设置还可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到不同工作场景,增强学生今后就业的自信心。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同样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因为从任务分解组合、各类实习手册编制,到实施中教师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督促教师平时要关注专业动向,经常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以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要求作为主导的教师转变为引导者、主持人。作为主体的学生既要适应独立学习、分析、判断、操作,又要学习与同学、教师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协作精神,实现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即理实一体化。
3 《供配电技术》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
3.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供配电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工厂变配电所一次主接线的识读、常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选择与校验、工厂配电线路的敷设与导线的选择、工厂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识读、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保护、防雷与接地措施、工厂照明装置的敷设维护、变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等八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工厂变配电所一次主接线的识读:熟悉工厂供电系统的结线方案、结构与布置。了解电力线路的结构与敷设。
2)常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选择与校验:能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计算负荷的统计和计算。能够根据变电所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能正确合理地确定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3)工厂配电线路的敷设与导线的选择:能根据短路条件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根据短路条件选择和校验导体的截面。
4)工厂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识读:能够读懂并能正确绘制保护装置的原理图和展开图。
5)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保护:熟悉工厂变配电系统对保护装置的保护要求。了解常用保护继电器的结构、用途及工作原理。了解线路、变压器保护的工作原理与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6)防雷与接地措施:能够正确维护、使用安全用电设施和制定安全用电措施。能够正确地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
7)工厂照明装置的敷设维护:了解常用照明光源和灯具、了解灯具布置方式、了解照度标准及照度计算、掌握照明供电系统分析车间电气照明平面图及布置图。
8)变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了解变配电所值班制度及值班员的职责、了解变配电所停电与送电操作、巡视工作任务及巡视周期、了解倒闸操作票的填写。
3.2 工作任务的选择
每个工作任务应能通过对学生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培养和训练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对合格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每个工作任务应该由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教师一起选定。
3.4 任务实施
教师对学生确定的任务实施方案/方法/途径等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核心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技能),通过安全、严格、规范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获得工作岗位要求他们掌握的操作方法和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师在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随时关注各组学生的工作进展,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克服、处理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设备、仪表,把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工作任务中去,并自觉地总结相关的工作思路与方法,绘出电路图,做出总结笔记,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各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
3.5 任务的评价
在任务实施的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一起评价该阶段的成果。每个任务结束后各组的代表在班级前展示各自团队的成果,学生和教师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情况自评、互评、师评最终综合给出成绩。
4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收获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在实际操作技能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1)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它要求学生深入实际来完成教师指定的工作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校就了解了真实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2)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看、听、思、做、练的有机结合,加深了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3)借助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体系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
5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5.1 专业教室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需要有一个硬件环境,即专业教室。理想的专业教室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氛围,专业教室内可分为实训教学区和教学研讨区两部分。实训教学区提供学生操作演练的实训设备,设备最好要与实际生产保持同步,甚至应有一定的超前性;教学研讨区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讨论的场所,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能提供网上查阅资料的计算机、白板的设施。
5.2 软件环境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软件环境,包括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等。还有课堂教学训练、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活动的指导手册。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整个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在硬件环境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在软件环境建设的效果会直接决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6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推动了高职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课程、教材原有理论体系,根据“能力本位”的要求,将课程全部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将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转换成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工作任务,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从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职业能力为主的模式,这种转变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把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应用于《供配电技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介才,戴绍基.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刘介才.工厂供配电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赵明,许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 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 广8优673;晚籼三系杂交稻;特征特性;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48-02
广8优673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广8A与福恢673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1],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11)。2016年在连城县莲峰镇、文亨镇、朋口镇、莒溪镇等乡镇试种与示范,并在文亨镇文陂村建立10.5 hm2机械化栽培中心示范片,普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点。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16年在连城县文亨镇文陂村晚稻机械化示范种植10.5 hm2,产量8 407.5 kg/hm2,较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424.5 kg/hm2,增幅5.3%。
1.2 生育期表现
广8优673晚稻6月28日播种,7月17日移栽,8月19日进入幼穗分化,9月24日始穗,11月4日收获,全生育期124 d,与对照宜优673相当。
1.3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广8优673群体整齐,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剑叶直立,根系发达,抗倒伏,后期青枝蜡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1]。收获前考种,株高113.8 cm,穗长24.3 cm,有效穗268.5万穗/hm2,每穗粒数164.6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6.3 g。
1.4 米质
根据测定,糙米率83.0%、精米率74.6%、整米率66.6%、粒L7.1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48.0%、垩白度8.8%、透明度2级、碱消值5.9级,胶稠度75.0 mm、直链淀粉含量13.7%、蛋白质含量8.7%,米质一般。
1.5 抗性
广8优673为中抗稻瘟病品种。2016年在文亨镇文陂村示范片种植,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轻度发生,抗性表现较好。
2 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1 备足秧田,培育健壮秧苗
机插秧田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按照秧田和大田的用量比例1∶80~100,备足秧田。备好竹片,用于支撑覆盖秧床的防虫网。秧田用旋耕机旋耕,整成面宽140 cm,沟宽48 cm、深14 cm的畦,秧畦做好后应保持半沟水,用于播种时田泥的取用。于播种前1~2 d,在畦沟内撒入三元复合肥(15-15-15)375 kg/hm2,同时与畦沟内的泥浆反复搅拌充分混匀作为秧苗营养土。大田应准备机插秧盘330片/hm2,秧盘横排成2行,整齐而紧密,等待播种。每片秧盘用种量为60 g左右,大田用种量为18.75 kg/hm2左右。在播种前需做好种子的翻晒、消毒、浸种、催芽等一系列工作,浸种时,先用清水洗净种子,用强氯精浸种后催芽以种子露白为适度。播种宜匀播,播后插好竹片拱棚,盖上防虫网,防虫防鸟,预防苗期病虫害的发生。
在秧苗整个生长阶段水管采用湿润管理的方式,以湿为主,干湿交替,于移栽前5~7 d适当控制营养土水分,有利于秧苗机插。肥管重点施好断奶肥与送嫁肥,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 kg/hm2兑水1 500 kg/hm2均匀喷雾,促秧苗矮壮和低位分蘖[2];需用尿素72 kg/hm2兑水7 500 kg/hm2洒施,移栽前4~5 d用尿素57.0~64.5 kg/hm2兑水7 500 kg/hm2洒施;用48%毒死蜱乳油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
2.2 适期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晚稻在7月中下旬移栽,机插秧龄在20 d以内,一般掌握秧苗叶龄在4.0~5.0叶。在机插前2~3 d,用旋耕机旋耕整地,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让田块自然沉实。做到田块表面平滑无杂物,水层浅,以利于插秧机行走,防止秧苗倒伏,提高机插质量与效率。机插规格以30 cm×14 cm为宜,插足23.7万丛/hm2,每丛插2~3苗,确保基本苗63万株/hm2左右。
2.3 合理田管,优化水稻群体结构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3
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理解和把握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为基础,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等活动,在空间与平面之间往复铺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十二册教材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安排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都注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把它和小学数学几何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能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动态、开放、新型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下面就如何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谈几点思考.
一、运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建立空间观念
几何画板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动态几何工具,它可画出的各种几何图形,既是动态的,又可保持设定的几何关系不变,这就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动态中观察几何规律的图板. 学生学习概念有时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这时,可利用几何画板适时地巧妙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相互沟通,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几何画板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圆的概念,突破教学的难点,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画圆. 如图1所示,可以以规定的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 而且可以自由控制运动轨迹的密度,使学生更清晰他看到圆是定点到定长的点的轨迹(如图2).
在圆概念的建立中,不仅在线段上能确定一个点,通过定长的旋转能产生圆,在一些平面图形中只要能确定一个点,通过定长的旋转也能产生圆(如图3、图4).
二、运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获得空间观念
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说:“只要有可能,数学家总是尽力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从几何上视觉化. ”几何画板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将代数、几何知识紧密联系的环境,使抽象的道理“看得见,摸得着”. 几何画板提供了测量和计算功能,当被测量的对象变动时,显示它们大小的这些数量也随之改变,因此可以动态地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从而进行定量的分析、探究、发现问题,获得空间观念.
如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体会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几何画板可以准确地标出刻度,教师可以轻易地拖住一个点进行拉动,长、宽、高便随着拉动自动地更换度量的数据(如图5、图6).
三、运用几何画板的验证功能,增强空间观念
利用“几何画板”的图形演示功能,找出动态问题的一般规律,不仅能使数学的抽象问题得以解决,而且能对其结论进行化归和推广. 几何画板提供了平移、旋转、缩放、反射等图形变换功能. 对于初中几何教学中的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题目,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这些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花椒;栽培技术;干旱山区
中图分类号S5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42-01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 Maxim),芸香科,花椒属。果皮是烹饪的主要香料,又是重要的药材,具有行气止痛、中温散寒、燥湿杀虫等功效。果实富含花椒油,是制造肥皂、油漆的上等原料。花椒具有喜温、喜光、耐旱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pH值在6.5~8.0都可生长,在pH值7.0~7.5的范围内生长最好。其生长快,结果早,易管理,是干旱山区发展经济林的首选树种。随着花椒用量和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其发展前景广阔。现将干旱山区花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育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不易积水且背风向阳的平缓地,土壤质地最好为中性或酸性砂壤土。育苗整地可根据地理条件而定,水肥充足且地势平坦的可采用大田式整地;干旱缓坡地多采用苗床式整地,其规格为宽100~120 cm、高10 cm、长15~20 m的南北走向床面。播前先对花椒种子进行处理,播种季节不同种子的处理方法不同。春播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一般有开水烫种和沙藏催芽2种方法。开水烫种催芽是将种子倒入体积为种子3倍的开水中,搅拌2~3 min,取出后再用温水浸泡,每天换1次水,3~5 d后捞出放到温暖处的席子上,盖上草袋或麻袋,待大部分种子裂嘴即可播种。沙藏催芽是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合,堆起来用草袋或麻袋盖住,洒水保湿,每天翻1次,待大部分种子裂嘴即可播种。秋播种子要进行脱脂处理,因为花椒种子的外壳硬,丰含油脂,水不易浸透,发芽迟缓。其方法是用5%碱水溶液浸泡,发现油脂在种子周围形成粘状物时捞出,用草木灰或细干土反复揉搓,直到种子表面油脂全部脱去为止。接着用清水掏洗干净,再用2%~5%高锰酸钾稀释液浸泡消毒,最后捞出放在席子上晾干后播种。
2播种育苗
花椒播种有条播和撒播等方法。条播在做好的苗床上进行,每床播5行,行距20 cm,覆土以1~2 cm为宜,轻轻拍实,播种量为112.5 kg/hm2左右。撒播是在事前做好的大田式苗床上进行,先将种子均匀撒入床面,覆土厚1~2 cm即可。播种量为150 kg/hm2。播后是否灌水要依播种季节而定。秋播的苗圃地要进行冬灌,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无灌溉条件时,早春解冻后要镇压保墒。春播的苗圃地应尽量少灌水,以防土壤板结,但要保持土壤湿润[1-2]。
3移栽
用于栽植的苗木必须是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还要选择适宜的栽植地,根据花椒的生长习性,最好选择背风向阳的温暖地段。花椒春秋两季均可栽植,春季栽植必须在土壤解冻后,顶芽萌动前进行;秋季在苗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前按株行距1.5 m×2.0 m的密度挖穴,深度以苗高而定,穴内施入家农肥1.5 kg/穴。栽植要做到深栽、踏实、截干(截干留桩高度以5 cm为宜)、埋严,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4抚育管理
栽植后当苗高在60 cm以上时,应及时定干,留干高度以50~60 cm为宜,斜剪枝条,剪口下留饱芽,剪去弱枝和高于地面30~40 cm的侧枝。防冻害是北方栽植区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冬天要保护好花椒树不受冻害,尤其是幼苗,如果冬天最低温度在-18 ℃以下时,就要用草把小树苗包扎起来,或在树根周围盖骡马粪保温,大花椒树比小花椒树耐冻,在-25 ℃时才会被冻死。花椒树一般在栽植后的第2年,当苗高达到20 cm时,及时进行整形修剪,形成矮化、丛状树体。具体方法是把主干从离地面15 cm处截去,让其多分生枝条;每个侧枝再通过抹芽或剪截,留3~4个不同角度、层次的分枝,使树体达到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为了使花椒树丰产,每年在摘完果后,剪掉太长的枝、干枯枝和稠密枝,利于翌年多结果,还能延长树的寿命。
5肥水管理
苗木成活后在5―6月各浇1次透水,并追施少量的氮肥。以后可根据长势和结果状况而定。如果当年长势旺、结果多,秋季一定要追施磷肥并配合钾肥,以补充树体因大量结果而消耗的养分。施肥最好在树根周围挖沟,把肥料施进去浇足水盖上土。花椒树全年应保证3次灌水,即花前水、果实水、封冻水[3-4]。花前水有利于推迟花期,避免晚霜冻害,果实水利于果实膨大、早熟,封冻水可预防枝梢风干,是三水中最重要的一水。
6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的病害是锈病,发病初期(8月中下旬)用1∶1∶100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600倍液喷雾防治。危害花椒的害虫主要有叶甲虫、黄凤蝶、蚜虫、天牛等。根据其危害的部位和方式,可用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 500倍液喷杀。成株发生的虫害有危害叶的跳甲虫,可用溴氰菊酯3 000倍液喷雾防治。
7采收加工
当果实完全变为鲜红色,并呈现油光光泽时采收。采收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曝晒2~3 h,当椒果全部开裂,用细竹竿轻敲果实,使种子与果皮分离,再用筛子将种子和果皮分开即可。
8参考文献
[1] 刘亚洲.干旱地区花椒早果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3):20-21.
[2] 王振亚,赵铖科.干旱地区花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05(12):246.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花椒;栽培管理;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S5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48-01
固原市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降水量分布不均,有效降水主要出现在7—9月,春季低温少雨,夏季短暂多雹,秋季阴涝霜早,冬季严寒绵长,年均温6.3 ℃。近年来,该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干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1-2]。为了寻找既适宜当地经济发展,又能改变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当地政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设施林业,推广旱地经果林、生态林基地建设,为当地的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而花椒种植不但能绿化造林,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花椒喜光照和干燥温凉的气候环境,在海拔2 200 m以下的地区都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重黏土外,一般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生长良好。花椒比较耐旱,在年降雨量400 mm的地方生长发育良好。但花椒不耐涝,易遭冻害[3],造成固原地区只有零星种植,很少有成片园区。为了改善当前花椒生产状况,推广适宜栽培技术,扩大种植区域,现对固原地区花椒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1栽植方法
1.1品种选择
适宜当地栽培的有南路花椒、大红袍、清椒、二红椒、竹叶花椒及新近培育的秦安一号。从上市的花椒苗中选购为好。
1.2栽植时间
一般春、秋2季均可栽植。在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少的高寒地区,以秋季栽植为好,栽时将椒苗的嫩梢、嫩叶剪去一部分,以提高成活率。春季栽植时,以早春花椒苗发芽时为好,在春分前后10 d为最佳。
1.3挖穴栽植
为了使花椒定植后生长发育良好,栽植时挖穴要大,以50~60 cm见方为宜,施足底肥,每穴施农家肥3~5 kg、磷肥50 g,肥与土壤拌匀,并加入100 g鲜石灰粉,以防腐根病。
1.4定植株行距
株行距依地形、土壤肥力水平、花椒品种而定,成片纯花椒林一般采用1.5 m×2.5 m的株行距;若农林间作,则一般采用4 m×5 m的株行距。原则上坡度大、土壤肥厚、株形大的花椒品种,株行距大;反之则小。总之,既要充分利用地力与光能,又要适应花椒生长发育,以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长寿的目的。
2椒园管理
带叶栽植的花椒苗,如遇枝叶枯萎卷曲,可适当再剪去一些叶片,保持水分供需平衡。干旱地区,在雨后椒园进行除草,达到保墒及清除与花椒争水肥的杂草。施肥时,在树冠外缘下挖穴坑、环状沟、放射状沟、短条沟施入,忌直接施到根颈部或树冠以外的地段。其中,基肥在摘椒后到翌年春季发芽前施入,6~7年的花椒株施农家肥5~10 kg、磷肥150~250 g。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6月下旬至7月初分2次追施氮肥和钾肥,施肥量同基肥。
花椒树不耐寒。在过冬时可采取给树身涂白、裹草、施暖肥、浇水等防寒处理,也可以给椒树喷洒1~2次高浓度的草木灰液,既能防止椒树受冻,也能杀菌灭虫。
3整形修剪
3.1整形
幼树整形多采用多主枝丛状型,具体方法:一年生花椒苗定植后,在树干基部选留4~5个健壮而不同方位的新梢作主枝,剪去纤弱的重叠枝条,第1年不重剪,以扩展树冠;第2年,在一部分主枝的中上部侧枝上形成少量花芽;第3年即可开始结果。以后每年注意适当疏除过密枝,进入盛果期疏剪相结合,既通风透光,又防止内膛空虚,结实部位外移。
3.2修剪
成年花椒树的修剪以疏剪为主,适当多留小枝,成为辅养枝、结果枝。对于强化枝条要放而不剪。对于有大小年现象的树,大年应重剪结果枝,多留发育枝或保发育枝;小年应多留结果枝,适当疏除一些发育枝。
4采收
每年“三伏”到“立秋”前后,花椒果实“红透上油”,即当花椒果色全部变红,果皮上的油胞凸起呈半透明状发亮,种子完全变黑时标志着花椒果实已经成熟,即可采摘。采摘时,应在睛天露水干后进行,用手指掐断果穗柄,逐穗摘下。此外摘椒时还应注意保护枝芽。
摘采的花椒要立即干制,可晾晒风干,也可烘干。晾晒时把鲜椒先放在阴凉处摊凉1~2 d,勤翻动,使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再放在太阳下曝晒,以1 d晒干的质量最好,干制后即可包装贮藏或上市销售[4]。
5参考文献
[1] 董玲玉.干旱地区花椒早果丰产栽培技术总结[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5):28.
[2] 王田利.花椒干旱地区高效种植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1(2):41-42.
花椒树的栽培技术范文6
摘要:
本文就花椒的育种现状、有效成分、食用和药用价值、生态效益及分子生物学在花椒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花椒;研究现状;问题
花椒属芸香科常绿或落叶植物,为乔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1],原产我国,是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是一种药食两用树种[2]。花椒的茎和枝具皮刺,茎皮具有芳香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刺突,小叶对生,具有透明油点;花小,青黄色,雌雄异株,顶端伞状圆锥花序或簇生;蓇葖果,红色,毛囊开裂,具粗大腺点,沿背腹缝线开裂;种子球形或半球形,黑色,光亮,具胚乳。花椒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1至10世纪的周代,林鸿荣《椒史初探》中就有我国人民利用花椒的纪实。明朝时期我国的花椒就已经远销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享誉海内外。中国花椒属有39个种14个变种[3],分布范围广,北至辽东半岛,南至海南岛、台湾、地区也有分布。花椒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保护功能,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花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花椒的研究现状
1.1花椒生理学研究
在花椒生理方面,李安定(2007)等以盆栽顶坛花椒幼苗为对象,在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用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1年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益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探索出了喀斯特地区顶坛花椒的最佳土壤含水量范围[4]。彭惠蓉(2009)等通过幼苗形态观察及根、茎、叶生长过程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并将苗期划分为3个生长时期[5]。马英姿(2007)等为了筛选蚬壳花椒组培苗增殖的最优培养方案,对影响组培苗增殖的因素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了蚬壳花椒的最适增殖培养基[6]。彭熙(2007)等以贵州省花江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全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植被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划分出了土壤水分垂直变动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层有不同的水分动态变化规律[7]。在耐冷性方面,毕君(2009)等为探讨花椒属不同品系的早期耐低温能力,采用低温发芽与芽苗期低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低温对花椒发芽率、芽苗鲜质量及其物质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各品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
1.2花椒育种研究
在花椒育种方面,育种工作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花椒的生长进行调控。赵晓光(2010)以当年采收的花椒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碱水、沙场低温和GA3激素处理,提高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9]。杨大圣(2015)和屈红丽(2015)分别从育苗技术、苗木管理、整地造林、整形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管理等方面对花椒丰产技术进行了讨论[10~11],为花椒的栽培提供了技术指导。在良种选育方面,王永发(2003)、原双进(2006)等选育出一批具有遗传稳定、树势强、丰产、易采摘、风味独特等特点的花椒良种,如大红袍王、狮子头、南强1号和无刺椒等[12~13]。
1.3花椒有效成分的研究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花椒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经测定:花椒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生物碱、酰胺、香豆素、黄酮等,其它成分还有三萜、甾醇、烃类、木脂素以及脂肪酸等[14],由于产地的气候、雨量、日照和土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花椒化学组成及含量有较大差异[15]。花椒作为一种调味品,其化学成分的萃取及鉴定方面已有大量研究。牟淑杰(2010)等采用超临界CO2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过程中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16]。魏永生(2011)等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大红袍花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表明: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月桂烯(21.41%)、苎烯(17.06%)、β-水芹烯(10.60%)、γ-松油醇(萜品醇)(9.50%)、桧烯(8.32%)、β-罗勒烯(8.00%)、胺叶油素(7.09%)、罗勒烯(3.82%)、α-蒎烯(3.59%)、香橙烯(1.15%)、α-乙酸松油酯(1.08%)等萜烯类以及醇类或酯类化合物[17]。应用GC/GC-MS对Zan-thoxylumschinifolium叶水蒸馏提取物的分析表明:新鲜叶中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12.94%)、姜黄素(8.95%)、柠檬烯(6.45%)和甘香烯(5.43%)[18]。马英姿(2010)等首次从蚬壳花椒中性亲脂性成分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正三十烷、正十六烷醇、熊果酸、异虎耳草素、佛手内酯和β-谷甾醇[19]。此外,研究者对花椒籽的化学成分也做了大量研究。经试验分析证实,花椒种籽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混合含量高达57.549%~87.907%;花椒籽油含有丰富的Ca、Mg、Fe、Zn及含量较高的Sr、Mn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20]。马养民(2010)等采用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鉴定出l2种脂肪酸,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棕榈酸(20.14%)、油酸(29.72%)、亚油酸(29.65%)和α-亚麻酸(17.91%);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47.8%[21]。寇明钰(2006)以碱溶酸析法提取花椒籽蛋白质,结果表明重庆青花椒籽中蛋白质含量较低(7.18%),而纤维素含量最高,为62.85%[21]。
1.4花椒的功能价值研究
1.4.1花椒的食用价值
花椒是调味佳品,因其含有川椒素、植物甾醇等成分,而具有特殊的麻辣郁香味,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也是副食加工业的主要佐料,能除腥气、消毒杀菌,是腌制各种酱菜、腊肉、香肠不可或缺的配料。四川花椒被广泛用于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等的菜系中[23~25]。椒柄、椒叶、树皮也具有麻味,可做加工调和的副料,也可做腌菜。《齐民要术》中记载:“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乾而未之,亦足充事”。
1.4.2花椒的药用价值
花椒树全身是宝,除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外,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其味辛而麻,其气温而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花椒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其果实可用于治疗腹痛、感冒、呕吐、腹泻和湿疹[3]。ZanthoxylumalatumRoxb.是一种药用灌木,在巴基斯坦俗称“Timber”,其种籽的粉末具有极佳的香料价值,可以作为芳香补药和开胃药,还可用于治疗发烧、消化不良、霍乱等;其果实、树枝和刺可用作驱风剂和开胃药,可用于治疗牙痛,巴基斯坦人将其干果皮与盐、薄荷和茴香混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头痛[26];其根可用作退热药、消化药和补药;其茎皮可用作治疗胃肠气胀、疝痛、消化不良、耳痛、牙痛和蛇咬伤;Zanthoxylumrhoifolium茎皮的醇和己酸提取物具有镇痛的作用[27],该花椒的药用价值在印度得到广泛的应用[28]。此外,花椒具有防虫防腐的功能,对害虫有麻痹、驱逐、预防的效果[29],在保存粮食、衣物时,可用花椒研细,用纱布包好,放在粮食表面或堆入粮、衣物中,具有防虫蛀的作用。此外,花椒还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疟原虫、细胞毒素、抗恶性细胞增生、抗病毒、抗痉挛和抗真菌的功能[30~36]。
1.4.3花椒的生态价值
花椒具有防风固坝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花椒主根较浅,侧根发达,一般分布在50cm土层内,形成错综复杂的根系网络,使其具有耐旱、防风固土和改善生态的功能。李苇洁(2010)等的研究表明,顶坛花椒林生态系统在维系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喀斯特峡谷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7]。此外,花椒还具有观赏价值。花椒枝条苍劲,小叶翠绿,枝刺锐利,树形可造形,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1.5分子生物学在花椒上的研究现状
目前,运用分子生物学对花椒的研究相对较少。汉素珍(2011)构建了适宜花椒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38]。邓洪平(2008)等以九叶青花椒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证明了九叶青花椒具有相对独立且稳定的形态特征,并认为定义其为变种是科学可行的[39]。李庆芝(2009)等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分析11个花椒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同一品种材料遗传距离较大,说明了花椒的遗传多样性与地域分布有关[40]。郑海星(2011)等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41]。尽管花椒的果实在外部形态,物理特性上与混淆品差异较小,但在cpDNAtrnL-F间隔区序列上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差异,该序列在属以下的分类阶元中同源性极高,可达100%[42],此外,王福(2015)等利用ITS2序列二级结构作DNA条形码辅助分析手段可准确有效地鉴别花椒及其混伪品[43]。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2.1存在问题
除东北、内蒙古等地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花椒分布。常见的栽培品种习惯上称为大红袍、小红袍、大花椒、白沙椒、枸椒、六月椒、八月椒等,其分类依据各不相同,叫法颇多,存在品种杂乱、同名异物等问题,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不便[44]。与其它果树相比,我国花椒科研起步晚、力量分散,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花椒的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栽培技术,花椒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2讨论
1)当前急需对花椒的品种进行规范化命名,开展大范围的花椒种质资源调查,同时进行选优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在此基础上开展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遗传育种新技术研究,培育具有穗粒数多、果粒大、高精油、高抗性(抗病虫、抗干旱、抗低温)、药用价值高、无刺的花椒新品种。同时也可以开展专用目的品种的培育工作,如日本的一些品种,因无刺且株形紧凑,适合椒芽菜生产,培育专用目的的花椒品种,也是花椒育种的一大趋势。
2)我国花椒产品的开发落后,特别是医药、农药、化工等领域的研发相对滞后,也是制约花椒生产化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要与医药、化工领域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合作,大力开展花椒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为花椒生产寻求新出路。
3)在良种选育方面,当前应做好不同品种的生态区划分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重点仍然是提高品质和产量。研究花椒防冻害技术,争取在高效防冻产品上取得突破,此外,加强花椒良种选育,筛选出一批性状稳定、结实量大、刺少、抗逆性强的品种,有助于花椒的推广种植。
4)对花椒树不同树型的冠层结构和生理特征开展研究,以期通过树体内在特征和环境条件相结合的研究来分析解决花椒高落花率和高落果率问题。
5)目前,花椒的采摘主要靠人工采摘。人工采摘费用的快速增加,导致椒农纯收入降低,加上采椒季节用工量大,导致花椒采收劳动力短缺,采收更加困难。因此,选育无刺品种、研究花椒机械化采摘技术和开发花椒机械采摘产品亟待解决。
6)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椒研究上的应用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大分子技术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花椒的辅助育种和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贵华,吴银明,李远潭.花椒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9):40~41.
[2]李建红,张水华,孔令会.花椒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9,34(2):28~31.
[4]李安定,喻理飞,卢永飞.喀斯特区顶坛花椒适生的土壤水分环境[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17~121.
[5]彭惠蓉,陈训.顶坛花椒苗期生长规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51~16354.
[6]马英姿,王平,王晓明等.蚬壳花椒组培苗的增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552~555.
[7]彭熙,钱晓刚,杨滨.贵州省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170~173.
[8]毕君,曹福亮,郁万文.花椒属不同品系种子萌发期耐低温能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41~42.
[9]赵晓光.花椒种子处理方法与发芽特性的研究[J].种子,2010,29(7):90~91.
[10]杨大圣,曾贤祥,韦启勇.花椒丰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4:66
[11]屈红丽.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5,10(20):44
[12]王永发,张秀云,郭俊杰.花椒良种大红袍王选育及丰产栽培研究[C].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13]原双进,张振南,王云芳,等.花椒良种选育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2):84~86
[14]梁辉,赵镭,杨静,等.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2014,29(1):91~94
[15]石雪萍,李小华,杨爱萍.花椒有效成分以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7):6~9.
[16]牟淑杰,邓书平.正交方法萃取花椒油优化工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23~125.
[17]魏永生,杨振,郑敏燕等.大红袍花椒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J].广州化工,2011,39(4):100~102.
[19]马英姿,王平,袁园等.蚬壳花椒中性亲脂性成分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J].林业科学,2010,46(2):162~165
[20]庄世宏,李孟楼.花椒籽油的成分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2):43~45.
[21]马养民,张巧云,朱军峰.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J].粮食与油脂,2010,(8):40~41.
[22]寇明钰.花椒籽蛋白质分离提取及功能性质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7]李苇洁,汪廷梅,王桂萍,等.花江喀斯特峡谷区顶坛花椒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中国岩溶,2010,29(2):152~154.
[38]汉素珍,王有科,李明等.花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生物学杂志,2011,28(5):30~33.
[39]邓洪平,徐洁,陈锋,等.九叶青花椒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分子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0):2103~2109.
[40]李庆芝,刘振伟,毕于义,等.采用RAPD技术探讨花椒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9):865~868.
[41]郑海星,李周岐,薛惠丹,等.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96~100.
[42]沈洁,丁小余,张卫明,等.花椒cpDNAtrnL—F间隔区序列的特征及其在混淆品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3):29~32.
[43]王福,闫珂巍,潘欢欢,等.花椒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二级结构比较鉴定研究[J].2015,26(8):1936~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