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 提高教育质量

1.国家课程面向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唯一的国家地理课程在我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差异巨大,地域广阔,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国家地理课程在推广过程中暴露出与区域实际脱节现象,滞后与社会发展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和当地社会实际变化。

2.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参与主体、学生、有关课程专家、家长共同参与,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的过程,除了要体现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外,还应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培养其创造性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以改变近年来应试教育给我国教育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高分低能,高智低德”的学生畸形发展。中学校本课程应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论观,通过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损坏实例让学生明白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不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谋求发展时,可以向环境索取生产资料甚至改变地表的形态,但是这种改变是以不能够以牺牲地理环境中其他组成要素(动、植物的生存权力)为前提,更不能违背地理环境发展规律,要让学生会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任何不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只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实践课程模式;教师课程观念;语文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44-03

在新课程改革中,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集中在所谓的“副科”上,原因是这些科目一向被认为是次要科目,利用这些科目从事校本课程开发,不会对学生主科和考试成绩有多大影响。如何在所谓的“主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但课程意识往往还有待加强。而课程意识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方向,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关键。

一、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介绍

(一)课程生态系统

施瓦布(Joseph.J.Schwab)认为课程的基本要素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他们构成了一种“课程生态系统”。首先,教材主要是指以教材形式呈现的学科内容,它不同于学科的学术内容,它包括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资料等。其次,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是课程意义的源泉。再次,环境是指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环境,以及相关的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等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等构成的环境。

(二)集体审议

集体审议是施瓦布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开发运作方式,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做出的行动决策。它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通常首先明确特定情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各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形成暂时的共识,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拟定各种备选的解决方案,再对各种备选方案反复权衡,选择最佳方案,最后还要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局部的“预演”,反思已确定的目标,做出最终的一致性意见。施瓦布认为集体审议是“自上而下”的,要求确认全部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的问题,审议最后应由集体共同做好行动决定。

(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施瓦布对课程开发方法论的思考,指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性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即研究者,二者是直接同一的;实践过程即研究过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研究过程也是合二为一的。同时,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行动研究的关键所在。实践模式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研究统一起来,做到了课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与课程研究过程,课程实践人员与课程研究人员的统一。因此,可以说行动研究的理念在实践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实践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方法论的。实践模式贯彻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论,树立了“课程开发研究”的典范,并为其确立了理论基础。

二、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现状扫描

“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当前中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词。各地学校均不约而同地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抓手和切入口。但是,普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比较模糊,似乎就是根据学校实际研制和编写教材的活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单纯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计划和编写教案,而是指通过该计划实施教学过程,并且评价实施结果,再将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用于改进最初的计划的一连串活动。对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他们主动去对许多事情作出决策,比如:要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如何呈现这些内容?等等。综观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最为突出的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缺乏多维度的思考

许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校本课程内容时,撇开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学校环境,一味地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建构教学内容,如有的教师在设置校本课程内容时,加入了对语法、修辞等新课程标准淡化或删掉的知识点,把校本课程当作课堂知识的加深拓展,目的是生怕考试中学生碰到不放心。这样做,不但违反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课程管理和教学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靠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教师之间的教学处于相互隔离和独立的状态。教师的这种专业主义惯性成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与他人合作的阻障,导致教师在与他人、尤其校外合作上存在情感和技能上的障碍,他们不愿、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去完成复杂的工作。而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参与者通力合作,单靠一个语文老师个人是很难成功的。此外,有些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学科间的知识,如《语文课本中的历史问题》、《旅游文化与语文》等等,都需要相关学科的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走入盲目模仿的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大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未接触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教师的日常工作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虽然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还不足以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此时,有些学校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就盲目模仿实施语文校本课程较早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笔者调查,很多学校借鉴了无锡的锡山高级中学和武进高级中学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模式和内容。以上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早、成效明显,确实在全国都属于前列。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必须以自身的教学实际背景出发;盲目借用他校的开发理论,只能事倍功半。

三、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反思

(一)应该从多维度开发校本课程内容

新课程的理念正如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所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课程生态系统”的开发观念,把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编写校本课程。对于中学语文课程,仍应以课程标准为主线,在此基础上教师积极发挥能动性,努力从日常生活、学生的实际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从教材的角度,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本语文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应用或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如整合历史学的知识,可开设《阿Q价值观与中的历史问题》;关注学生们平时感兴趣的各地方风景名胜,开设《语文课本中旅游文化》等等,让学生懂得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应该提高课程领域合作和课程协作开发的意识

根据施瓦布提出的“集体审议”的思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首先加强整个学校内部在课程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消除课程与课程间的界线,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把单独一门课程放在广大的课程整体中去考察,并逐步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项集体协作配合的事业,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就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两位语文教师的事情,而应该经过整个语文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共同开发,相关学科教研组共同商议最后确定课程内容。

(三)应该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有些学校为了走捷径盲目套用其他学校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原因是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的时候脱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以学校和课堂里每天发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自己学校、自己班级的教学水平出发,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本校、本班的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在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研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有关他们身心发展的那些合理需求;并对本校本班的学生做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后编写课程内容。只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身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反馈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对教师提高课程开发意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挖掘的空间。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至今仍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努力开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Schwab The Practial: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School Review,1969.

[2]【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A].杨爱程译.//马骥雄.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何晓文.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陈惠邦.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7]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wareness and Chinese School-Based Exploitation

LI Xiao-yu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3

尤其在我们农村,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几乎为零,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负担过重,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程,精力有限。为了使农村教育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明确课程开发理念

平时要多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纲要》等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追求,开发的方式、内容及编写纲要的意义,从理念上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作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各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二、因地制宜,制定好课题

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就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从身边熟悉的资源中,制定相关课题,更多地用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性,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知识安排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风民情、名人轶事、人文地理、环境保持无不包含广阔的校本课程内容,且深沉而多姿,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过春节、正月十五、端午节、八月十五等,这些节日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生活哲理和回味无穷的典故。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将传统与现实融合,浓浓的节日气氛让老百姓把积攒了一年的喜怒哀乐尽情地渲泄出来。健康文明而又充满乐趣的节日形式完全可以演化为学生的活动,成为校本教材的一部分。

另外,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资源,可以调查互助县土族的来历、土族的服饰、土族婚丧嫁娶的习俗,或是现在正如火如荼繁荣发展的茶园经济等。

或是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产生的新课题,如何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教师必须通过走村窜户、深入研究,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调动学生的奇思妙想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保护环境的种子。

三、全员参与,自主探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广泛动员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参与。艾利奥特说过,“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落实关键在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我国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必须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正确和合理的课程理念,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去,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通过广泛社会宣传,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唤起社会、家长的共同关注,以最大限度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

四、多种形式综合运用

通过多途径、多层次、重实效的方式,采用新颖的教与学的方法,遵循“因材施教,教无定法”的原则,勇于创新,开拓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校本课程;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21-03

随着人们认识与实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课程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与需要。课程的多样化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多样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纷纷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拟对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帮助。

一、校本课程开发和网络环境

随着人们认识与实践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管理中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意味着校本课程从国家意志层面上得到了大力提倡。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采用传统课程开发的模式多,依据校本课程特点进行模式创新的开发少。尤其是面对当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视频技术在教学媒体中的普遍使用,互联网、校园网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建设,网络环境已成为当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探讨和研究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校本课程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引入校本课程开发领域的重要实践。

二、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1.网络环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充足的备课信息与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作支撑。在传统的课程开发体系中,以纸质媒体为课程开发的依托占据了重要比例,但纸质媒体在灵活性、形象性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相反,在网络环境下开发校本课程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如笔者在开发《大地湾历史文化研究》这个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利用央视科教频道曾今播出过的《大地湾之谜》视频资料的优势,把大地湾彩陶的制作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面对彩陶时不再感觉到历史的隔阂,而且还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根据视频材料介绍的方法现场制作彩陶。这样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了更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障碍在网络平台中打通了、讲解了、消失了,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与传统资源相比,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优势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在当下及将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没有网络环境参与的校本课程之路将越走越窄,相反,网络环境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势必会越来越紧密。

2.网络资源使校本课程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资源共享、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没有的。相对于传统课程的枯燥严肃、教学手段单一而言,网络环境的参与使课程在图声并茂中展开,把以往抽象的想象转化为直观的图片和有声资料,使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有声有色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同时探索某一主题或多个主题,通过有目标地选取信息、分析数据、图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使信息面更宽,让思维的碰撞更加激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学会了利用信息、处理信息,并获得了方法、技能知识。此外,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平台让班与班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跨越时间、地点的局限,通过网络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将宝贵的资源共享,让他们体验网上学习所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相比较传统媒体介质而言,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优势不言自明。

3.网络环境使校本课程开发不断延伸与拓展,实现了与时俱进。任何课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革。变革本身就是一种既固本守源,又推陈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和需要的东西自然会被淘汰,而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也需要及时进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这样才更有利于课程本身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是一种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课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开发,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连续的、动态的建设过程,是随着开发实施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信息、理念、课程资源都需要不断融入到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去,而网络环境的存在使得这一过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开发成本,从而获得了获益最大化。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个使校本课程不断充实与完善、不断延伸与拓展的过程,在充实、完善、延伸、拓展中也体现了与时俱进。从这一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终点,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更新教育理念的不断追求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如上所述,网络环境无疑会使这一过程。

4.网络环境让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环节更直观、更有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校为本进行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依靠学校主体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并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自我激励,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为了准确把握校本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和效果,为课程继续开发提供信息,并有效反馈信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及时反馈、迅速评价的评价系统。而相对于传统课程评价的费事、费功、评价周期长且往往滞后而言,网络环境的存在使得校本课程在评价过程中方便、迅速了许多。例如,在传统模式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果要设计一套评价量表对各个子项目进行评估的话,周期会非常长,而且在统计等方面都有诸多不便。而利用网络环境下Moodle平台则可以做到简单操作、及时评价、立即反馈等操作的即时处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设计及编制一些测验试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和简答题。题目分门别类储存于题库中,可以在课程中重复使用,还可以供其它课程使用。测验可以多次作答,每次作答都是自动打分,教师可以选择是否给予反馈信息或是否显示正确答案。题目和答案可以随机显示,以减少作弊的可能性,同时,题目还可以包含HTML和图片,可以从外部文件导入,可以分多次完成试答,每次的结果被自动累积。再如,在网络环境下利用Moodle平台设计作业模块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作业模块可以指定作业的截止日期和最高分,学生可以上传作业到服务器――上传时间也会被记录下来。还可以允许迟交作业,但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迟交了多久。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一个表单内为整个班级的每份作业评分,并将反馈显示在每个学生的作业页面,且有E―mail通知。教师可以选择打分后是否可以重新提交作业,以便重新打分。由此反复循环,必定能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校本课程是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与必然选择,网络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有诸多优势,校本课程开发与网络环境两者存在天然的契合关系。两者的紧密结合使校本课程的功能与作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与延伸。把网络环境的诸多便利因素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现代课程改革的步伐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教师应该重视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玉柏.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6).

[2]赵丽,范蔚.十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与展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文化遗产;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开发;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当前,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一)地方高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地方上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文化遗产又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表现为固化、凝定的物质文化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表述为“活态文化遗产”,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活态流变性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资源,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戏曲与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设计、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古建筑等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许多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有待保护和开发研究。有些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已经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因此,对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而言,具有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和条件。

2.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有待推进

虽然地方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大都沿袭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材,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和单一,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课程设置单一化,全国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相差不多,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和自由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总之,校本课程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挑战。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办学模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指导理念、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对艺术学科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艺术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化沉淀的结果,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形成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方高校的艺术学院必须准确定位,加快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自身特色,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各地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各有其独特的表现题材与审美形态,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艺术风格,打破现代教学的趋同性。通过开发一系列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伴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出现的文化标准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文化遗产。发达国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抢占,其大规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也会动摇和破坏我们的价值体系和人文信念。高校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对课程资源的考察、发掘、学习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地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和传承。

3.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校本课程,通过反映特定的地方文化特征、人文知识以及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成就及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人和自然、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拓展了空间,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们的活动领域延伸到广阔的自然与社会,通过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了解学习,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到艺术专业学习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厚实的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