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管理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1
1.1“一体化管理”与二次系统精益化管理的关系
南方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在生产系统落实“管理好”的具体要求是: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管控高效。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的专业管理与设备运行维护,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分。基层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必须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按网省公司对其业务体系、流程体系、规范性文件体系及相互关联的统一要求,以“管理手册”、“班组手册”两个手册为载体,以业务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制为核心开展“落地”工作。在落地过程中,结合供电局自身专业发展沿革,将专业管理的流程和表单固化到专有的信息系统中。供电局专业职能部门在吻合“顶层设计”下,主动做好“基层首创”,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与实践。
1.2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工作的开展
惠州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专项活动是对二次管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梳理、检查,在“保护定值执行、增强设备管理、完善班组现场作业、保信系统实用化、变电运行操作规范、专业运行指标管控、调度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通信对保护自动化业务运维支持、县级子公司规范、全员培训提高”等十个方面细化落实工作。惠州局通过专项活动形式将日常专业工作与重点关注工作融合,经过一个自然年的活动,解决了长期管理模糊地带,提高了过程管理效率和全局二次专业人员技术能力与班组管理水平。二次系统管理如何在“一体化、规范化”框架下更好落地,需要对以前活动进行回顾分析,提炼出适用流程,为其它供电局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2二次系统管理提升的分析与措施
2.1总体思路
围绕“管理好”的五点具体要求,在“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等五个方面对二次系统管理进行专业分析,拟定措施,达到管控高效的目的。
2.2加强基础管理
在专业基础管理上贯彻“强化基础管理、规范基层班组、提升基本技能”的“三基”要求,重点建立以二次设备运维为核心,实现管理人员、班组人员按章作业及对设备运行工况的精细管控。二次系统管理的基础业务是保护定值整定与执行、装置验收与定检、设备缺陷处理、反事故措施的执行。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与专业数据的管理是实现强化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二次专业除了例行管理外,对基础数据进行梳理整合,依据设备运行信息有效进行专业管理,首先要有反映全局二次系统实时运行参数的台账,通过对全局变电站继保自动化定值压板及其装置运行情况现场核查与复核,建立实时更新的真实台账。在此基础上,对二次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按定检与保护动作情况来管控二次设备;同时对站用直流网络图、各类差动保护交流回路、备自投开入开出的图核查等薄弱环节加强基础管理。
2.3修编完善专业管理实施细则
随着电网公司全面规范化一体化管理的开展,管理制度的修编权限也集中在两级公司。二次系统在电网中地位重要、技术复杂,省电网公司两级也颁布过大量的专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但现阶段执行的专业管理制度与作业指导书还不能覆盖业务的全部过程,同质化的业务处置还不能统一化。对管理制度规定还不明晰的二次专业业务,供电局需要拟定本局管理实施细则,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操作性。细则结合本局人员及管理现状,明确专业间、岗位间具体业务协同,消除协作中对同一件事上理解的不同几率,各层级人员均从“人治”走向“法治”,提高管理效率。惠州局已修订《保护定值执行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明确调控中心、变电管理所两个部门各类人员在整定计算、审核、现场执行、回执等环节具体规定,细化对总调、中调及地调各种定值执行与监督,并对特殊定值项参数填报、整定及执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成立二次技术现场规程编写小组和专业审查小组。地调二次专责为编写小组组长,组织变电所各班组年轻骨干为成员开展专业活动;地调二次主管为审查小组组长,变电所各二次专责为成员,审查现场技术规范的准确性。通过完善实施细则、丰富现场作业表单、规范消缺作业,达到班组工作的“规范、高效、减负”的目标。
2.4建立清晰顺畅的专业管理流程
专业管理和作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行为,各业务步骤次序的布置和安排。按专业管理规定及管理实施细则,以“计划+流程”、“流程+表单”的方式,实现调控中心职能管理和基层变电管理所专责、班组执行的有机衔接。其重点是要做好二次装置缺陷处理流程的管理,加强对紧急重大缺陷处理管控;规范变电站自动化现场作业流程管理,防范自动化数据跳变影响电网监控。在变电站现场的二次专业工作都涉及变电运行人员,二次专业与运行专业也必须完善各项协同管理流程。
3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施
二次设备具有涉及层次众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且对其进行管理时涉及大量的设备参数、运行状态、规程文档等。目前使用的统一生产MIS系统无法对二次专业数据高效管理,日常工作仍以分散手工方式进行,造成地区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与专业数据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根据惠州局地调保护与自动化两专业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特点,依托调度自动化在专业人才、机器、场所三方面的优势,在局自动化机房建立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对生产MIS不能覆盖的二次数据业务进行管理。系统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对二次数据涉及的定值核查、压板核查、设备定检、保护反措、缺陷管理、专业文档进行协同管理;同时能够从EMS、保信系统等实时系统获取数据,与二次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综合报表,达到了对二次系统数据、文档实施多点应用、集中维护的效果,形成了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4专业管理提升展望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2
关键词:土地调查;权属调查;方法;数据管理
1.前言
一般来说,土地权属调查可被称作是确权,其主要指的是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调查确认相应的土地权属情况,其中涵盖有土地所涉及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类别及性质、身份、权属、土地位置等相关信息的合理确定。在地籍调查进程当中,土地权属调查通常涉及有所用土地的现状、界址及历史、权源等情况,其占据着关键的核心应用地位。待土地使用人员确认权属调查成果之后,便可将其作为是审核国土部门土地权属并进行登记及证件发放的相关法律依据。
2.土地权属调查
2.1原则
第一,依法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坚决维护我国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为此需严格根据政府的土地管理相关的法规,就土地资源所存在的问题情况实施有效彻查,其中包括有未批先建及少批多占等类型的乱占、非法侵占、过多侵占土地资源等方面内容。
第二,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历史更多尊重。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在充分结合实际状况的同时根据政府相关规定及土地权属材料基础上,进行界址确定的时候需将灵活性跟政策性紧密结合起来,给予当地历史更多尊重,譬如说部门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房屋朝向(阴面、阳面)、存在有滴水等类型问题
第三,严格参照地籍调查规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细则要求。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要求,旨在充分保障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能够高质完成,将人为导致的误差情况出现率尽可能降低,与此同时,需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借鉴丰富的实践基础,进行技术设计书的合理制定,并将此当做是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开展的基础依据。
2.2工作步骤
宗地是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单元,也就是说宗地可谓是被土地权属界址线连接起来构成的封闭地块。该项工作实施的具体目标位针对每宗土地对应的权属信息进行合理调查,并认真填写地籍调查表,进行宗形图的有效绘制,进而获得图件及数据、表册等土地权属调查成果资料。参考相应实践可得土地权属调查的具体步骤为,第一,准备,使得土地权属调查的相应范围及时间要求、经费预算、具体任务、人员组织情况得以充分明确,针对调查范围内大比例尺地籍图实施有效收集,建设高水平队伍,定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作程序的合理制定,基于工作底图材料,根据相应的行政区域或者是自然界限进行各个街道的优化划分,并将此作为是相应的调查工作区域;第二,结合具体的工作计划,分区域及时通知土地资源的拥有者,旨在确保其能够按时到现场开展指界工作;第三,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实地调绘工作,具体来说,针对各个宗地逐步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在现场位置实现界址位置的合理确定之后,认真完成地籍调查表的详细填写,并在现场直接完成宗地草图绘制,待二者均对界址有着合理认定以后,双方指界人需在地籍调查表对应部位完成签字盖章操作;第三,认真整理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资料,基于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及调查原始材料,进而完成宗地号的有效编制,而后采用CASS软件进行宗地图的优化绘制,结合我国国土相关部门需求尽可能充实完善具体的宗地档案;第四,向我国国土部门提交相应的成果资料,针对所提交的材料实施合理审批,确认合格之后可将其作为是登记土地相关证件的关键依据,且其具备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2.3有效制作宗地图资料
通常来说,宗地图主要指的是跟宗地档案及土地证书相关的附图资料,其能够针对具体的界址点及宗地位置、界址线、临近宗地关系展开有效描述的关键图件材料,为此,在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实施进程当中,正确制作宗地图可谓是核心任务。具体来说,宗地图制作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包括有图廓要素、本宗地土地使用权人名称、界址点及点号、宗地号、相邻宗地使用权人名称及宗地四至界址线、宗地面积、周围所涉及地形地物和注记、土地用途代码、宗地界址线等部分内容。
2.4数据管理
系统集成框架图
如上图所示,此系统集成框架包含有多层结构,其中包括针对原始数据信息实施采集、有效开展预处理、数据对应的管理层级分析层、应用层。具体来说,采集原始数据的时候需结合我国国土部门提出的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开展,涉及有宗地图和地籍图、文档等相关资料;针对具体数据进行预处理指的是认真处理加工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实施合理分类措施;数据分析层主要是由数学模型库和GIS空间分析模型库、专家知识模型库共同构成的,能够将更为良好的技术支撑提供给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层能够在充分运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跟业务对应的属性和空间数据实时优化存储管理,使得数据能够具备有较高的一致完整性和安全并发性;数据管理层通常是由相关应用服务共同构成的,其作用在于更为有效提供分析查询和统计、输出输入等各类型管理功能。
3.结语
综上,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跟土地使用者的实际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导致该项工作本身具备有较大复杂性,在具体的实施进程当中,需精心组织,严格参照技术规程,强化人员协作及部门沟通,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夯实土地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群,张恒.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J].城市勘测,2009(05).
[2]黄星.农村土地产权管理现状与问题探讨――阆中市农村土地权属调查试点示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3
福建省档案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建设,将档案信息标准建设纳入档案事业发展的“十五”计划,组织力量、加强研究,以指导全省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2002年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档案条例》中规定: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2002年11月,“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正式立项启动,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以省、设区市、县(市、区)94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对象,以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福建省分布式档案目录数据库”、“福建省分布式重要档案数据库”、“福建省馆藏多媒体档案数据库”三个全省性、规范化、可共享的基础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基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全省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同时为接入全省政务信息网的各立档单位提供电子档案存放和调阅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作为一个子项目纳入了整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中,提出要“通过制定各项标准,确保档案数据的通用、共享与交换,确保在软、硬件环境变化时档案数据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几年来,结合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档案数据库建设标准与规范。近几年,福建省档案局为保证档案数字化的工作规范和数据产品质量,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有关档案数字化的标准与规范。
1998年,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启动建国后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制定了《福建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件级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要求》和《福建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前处理规范》,确保了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
2000年开始,省档案局组织实施对全省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规范和检查,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和《福建省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操作规范》。
2002年3月,《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DB35/T161-2002)作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为馆室之间一体化档案信息数据移交、交换和共享打下了基础。
2003年,为配合“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制定了《照片档案扫描系统操作规范》与《照片档案扫描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与《缩微档案转换系统操作规范》、《缩微档案转换系统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纸质档案扫描系统操作规范》与《纸质档案扫描系统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视音频档案转换系统操作规范与产品质量标准》等标准和规范,明确不同载体档案数据的采集要求,严格各种产品生产操作的程序。
2、档案信息管理标准与规范。电子档案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明确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的要求以及规范电子档案的管理,是解决今后电子档案交换与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馆室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2003年5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由省档案局起草的《福建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为配合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平台―――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省档案局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基于XML在线应用平台数据交换规范(试行)》和《档案数据管理安全要求(试行)》,为在WEB环境下电子档案数据交换传递提供了先进、规范的应用方式和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和健全档案信息日常管理标准与规范是完善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2年,福建省档案馆、局局域网相继建成使用,为确保档案局域网和档案网站的正常管理和维护,相继制定了《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及信息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管理使用暂行规定》,明确了档案局域网管理和使用要求。
2001年10月出台了《福建省档案网站管理办法(试行)》,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建立了档案网站信息服务备案制度和年检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数据上网的审批程序。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制定了“网站信息采集制度”、“档案信息制度”、“栏目内容责任制度”、“网页更新制度”、“电子邮件与留言及时回复制度”等,以加强网站的规范管理。
3、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与规范。档案信息安全的保护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需要通过更为规范严格的安全管理来弥补和解决。因此,通过制定档案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来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001年为了确保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下发了《福建省国家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安全要求》,要求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采取各项管理措施,确保系统环境、设备、档案载体等安全。
2002年,福建省档案局制定了《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及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规定》,按照这一规定要求,相应制定了《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办法》、《档案机房管理制度》、《档案安全备份管理办法》《档案数据库安全管理办法》、《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网站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制度和岗位工作规范要求。
为了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保障档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福建省档案局还专门制定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应急处置预案》,一旦事件发生,立即启动预案的处置程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确保档案网络和数据库的安全。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4
2018年河南驻马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将会在2018年11月中下旬进行,届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成绩查询入口进行查询。
1、评卷工作由省招办统一组织和管理。要完善网上评卷考务管理办法,制定网上评卷实施细则。加强网上评卷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评卷院校要成立评卷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领导担任,全面组织评卷点的评卷工作。
3、评卷工作要贯彻“严格、公正、准确”的原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阅卷评分实行岗位责任制。评卷院校要加强对评卷人员的选聘、培训和管理,使其熟悉网上评卷的规定和程序,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网上评卷工作。
4、考生答卷自考试结束起,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由省招办集中保存半年。
5、考生的成绩在考试信息公布前属国家秘密,参与评卷的工作人员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分有关情况。
6、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成绩通知本人,不公布,不对考生查卷。
2018年河南成人高考录取工作于12月3日至11日进行。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5
2018年河南安阳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将会在2018年11月中下旬进行,届时,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成绩查询入口进行查询。
1、评卷工作由省招办统一组织和管理。要完善网上评卷考务管理办法,制定网上评卷实施细则。加强网上评卷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评卷院校要成立评卷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领导担任,全面组织评卷点的评卷工作。
3、评卷工作要贯彻“严格、公正、准确”的原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阅卷评分实行岗位责任制。评卷院校要加强对评卷人员的选聘、培训和管理,使其熟悉网上评卷的规定和程序,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网上评卷工作。
4、考生答卷自考试结束起,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由省招办集中保存半年。
5、考生的成绩在考试信息公布前属国家秘密,参与评卷的工作人员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分有关情况。
6、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成绩通知本人,不公布,不对考生查卷。
2018年河南成人高考录取工作于12月3日至11日进行。
数据管理细则范文6
【关键词】精密控制测量;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 U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立精密控制测量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精密控制测量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轨道铺设的平顺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以实现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三网合一”的目的为基础,按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精测网,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评估单位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保证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明确各单位职责与工作程序,从制度上保证高速铁路测量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实现轨道铺设的平顺性和精确的几何线性参数,确保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下面针对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工作需要,从组织机构、成员单位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探讨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2 组织机构
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工作从设计单位的初测开始到运营维护,经历的周期很长,中间有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复核、分析评估、技术审核等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评估等各个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方职责,以协调管理各单位的工作。建设单位作为高速铁路建设的出资人,应对精密控制测量工作进行全局统一管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评估单位要按照各单位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流程,紧密联系、协调分工,保证精密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3 工作流程
建设单位应制定严格的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工作流程,以保证精密控制测量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1)设计单位应在编写好精测网技术方案后及时提交建设单位评审验收,评审通过后方可用于知道精测网测设;
(2)严格按照评审后的精测网技术方案及相关规范建设精测网,资料整理完毕后提交建设单位评审验收,评审通过后精测网成果才可使用;
(3)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现场交接精测网控制网,编制交桩纪要;
(4)施工单位要编制精测网复测技术方案,复测成果报建设单位评审,通过后开展不定期复测;
(5)建设单位应及时安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编写沉降观测细则和技术交底;
(6)施工单位根据沉降观测细则开展沉降观测工作,监理单位同时开展平行观测工作,满足评估要求后提交沉降咨询评估单位进行评审。
4 职责及要求
在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实施和应用、管理的过程中,各职能单位担负的职责分别应达到以下要求。
4.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全面负责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组织对测量和评估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检查、监督、协调、处理观测及评估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完成精测网静态验收工作;
(2)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组织评审设计单位编写的精测网技术方案,组织评审精测网CP0、CPI、CPI I和二等水准建设,组织进行CPIII测设前的精测网复测;
(3)施工单位进场后,及时组织设计单位交桩,组织施工单位线下工程施工前的精测网复测,并对精测网复测成果进行评审,对不定期复测进行管理;
(4)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组织评估单位编写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4.2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
(1)线路初测前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平面、高程控制网设计,确定所采用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
(2)编写精测网技术方案,并提交建设单位评审,在定测前建设好CP0、CPI控制网、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并将整理好的精测网资料提交建设单位评审;
(3)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线路交桩及技术交底,对施工单位精测网复测提供技术支持等;
(4)对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CPIII测设前的精测网复测,完成CPII和二等水准的测设。
4.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
(1)完成线路接桩工作,编写标段内精测网复测技术方案,按规范要求提交复测成果,并送建设单位评审;
(2)根据现场施工放样需要,按规范要求测设施工加密网和隧道、桥梁独立控制网,提交相关完整资料并送建设单位评审;
(3)参与制定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4)埋设观测元器件,保护观测设施,负责建立变形观测网和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的观测,并按照统一提供的数据格式要求,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
(5)经过分析、评估,区段内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满足铺设无砟轨道技术要求后,及时提出《区段铺设无砟轨道申请报告》(附整套沉降评估报告资料)报送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评审;
(6)参与制定CPIII作业指导书和轨道测设、精调作业细则;
(7)完成CPIII建网前的CPII加密测设工作。
(11)配合建设单位完成精测网静态验收工作。
4.4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
(1)参与制定精测网技术方案,对精测网建设过程进行控制,并及时反馈监理意见;
(2)参与设计单位精测网成果评审,并出具监理评估意见;
(3)对施工单位精测网复测的观测方法、仪器性能指标、测量计算成果和不定期复测成果进行抽查,签字确认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4)负责沉降观测过程中对路桥隧的平行观测,按标准文件格式提交平行观测月报,及时汇报异常情况及有关问题;
(5)对施工单位CPII加密测量、CPIII测量及轨道铺设测量的观测方法、仪器性能指标和测量计算成果进行抽查,签署监理意见;
(6)对施工单位的轨道测设成果、长轨精调、联调联试测设报告出具现场监理意见。
4.5咨询评估单位
咨询评估单位的主要职责:
(1)对设计单位制定的精测网技术方案和精测网成果进行咨询,并提出咨询意见;
(2)对施工单位各标段制定的复测技术方案和复测成果进行咨询,对加密的CPII网、独立施工控制网、精测网不定期复测进行咨询,并出具咨询意见;
(3)组织制定沉降变形分析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建立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管理和评估数据库,建立CPIII观测数据管理和评估数据库,统一全线变形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形式,统一全线CPIII平差软件,制定相关记录表格,编制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
(4)参与对施工单位的观测及评估人员、监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5)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进行分析、预测、评估,编制《区段无砟轨道铺设条件沉降变形评估报告》,并将各阶段分析报告提交各方。
5结束语
精密控制测量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探索其中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工作需要,本文从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成员单位职责等方面,探讨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以明确各单位职责与工作程序,从制度上保证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实现高速铁路安全、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