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幼儿园内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未健全,由于自身免疫力差,因此极易出现各种类型的传染性疾病[1-2]。为确保幼儿园儿童能够健康发育成长,予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52例幼儿园儿童,分析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实施健康保健的252例幼儿园儿童,均行常规检查,均无其他任何疾病的可能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观察组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3~6(4.6±0.3)岁。对照组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3~6(4.5±0.3)岁。2组幼儿园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控制措施;观察组实施全面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方法:在幼儿园设置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需将各部门、班级的职责落到实处,此小组成员包括园长、保健老师、后勤人员。环境控制:幼儿园应保持良好健康卫生的环境,严格消毒,通常选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室内保持良好卫生,定期检测室内空气及物品的细菌,室温控制20℃~23℃,且保持适宜湿度。疾病高发季节应进行良好预防,在春、冬季节容易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其他季节亦时有发生。水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因此幼儿园应将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进行准确有效的掌握,对应季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平时应注意定期整理用品,对其彻底性清洁,切断传播途径。在幼儿园定期消毒时,需避免儿童因消毒物品而受到伤害,尽可能选择清园后对园内予以消毒处理。消毒用品需定期更换,预防重复使用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完成消毒后,需将设施予以合理保管,无用物品需立即处理,预防儿童触及、误食等意外发生。幼儿疫苗接种:3~6岁的幼儿园儿童需通过幼儿园的组织,完成腮腺炎、水痘等传染性疾病的接种,疫苗接种能够增强儿童对此类传染病的抵抗能力,由此能够有效预防被感染,经疫苗接种可明显增强儿童抵抗传染性疾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监测及应急能力:需定期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实施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监测及应急能力。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定期对幼儿园工作人员予以基本传染病知识指导、培训,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早发现儿童疾病,由此可对其进行及时隔离,且予以紧急救治。加强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普及:幼儿园需定期通过宣讲使得儿童及家长了解传染病类型及预防措施,使得儿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其加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病毒的侵袭。医疗部门应最大可能与幼儿园进行配合,增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力度,使得幼儿园得到最大支持,由此能够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儿童饮食、日常生活管理,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当出现突发性的大范围感染性传染病时,幼儿园工作人员需保持足够冷静的态度,及时评定发病儿童及疑似发病儿童,分出未感染儿童,针对儿童情况予以合理处理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将病情控制,预防其蔓延。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观察2组儿童传染病发生情况;儿童家长满意度,自拟家长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幼儿传染病情况比较观察组传染病总发生率为3.97%,低于对照组的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126/126),高于对照组的77.78%(9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及生理具有特殊性,而且幼儿并无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抵抗力低,极易受到疾病感染,对进行传染性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需将对每个方面均加以注意,环境、药物、饮食、日常生活习惯等均应予以合理预防控制管理。幼儿园的特殊区域应进行定期消毒。通过注射疫苗可增强幼儿免疫力及抵抗力。儿童日常饮食应注意合理安排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儿童抵抗力及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3]。传染性疾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因此当确定儿童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为避免病情扩散,需将其进行隔离观察。发病过程中,儿童应多卧床休息,促进机体康复,儿童应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可促进其呼吸顺畅性,提高机体恢复速度。儿童注射疫苗可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能够有效提高自身抵抗力,预防传染性疾病。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其专业知识,使之能够快速监测到疾病的发生,且能够进行准确应急处理,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进一步传播[4]。综上所述,对幼儿园传染性疾病进行全面预防控制管理,可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抵抗力,提高家长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秀莲,刘宇春.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162-163.DOI:10.
[2]施兴华.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6(7):25-26.
[3]米素兰.保健护理在早期幼儿园儿童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1-62.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其他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本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前款要求。
第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并定期清洗,保持风口表面清洁。
第五条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第六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下列设施:
(一)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二)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四)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第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已投入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每两年对其进行一次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
卫生学评价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规定。
第八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并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四)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机构应当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技术力量,并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二)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
(三)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
(四)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
(五)空调系统竣工图;
(六)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第十条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
(二)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待其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
(一)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二)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三)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
(四)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五)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六)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
(七)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它情况。
第十二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符合下列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
(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
(二)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
(三)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立即停用,进行卫生学评价,并依照卫生学评价报告采取继续停用、部分运行或其它通风方式等措施。
第十三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一)开放式冷却塔;
(二)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
(三)空气处理机组;
(四)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
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公共场所及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公共场所实施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以下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一)公共场所经营者执行本办法的情况;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情况;
(三)卫生学评价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情况。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责令改进;经责令仍不改进的,予以公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暂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控制措施:
(一)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流行的;
(三)经检测,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重大隐患的。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清洗规范》由卫生部制定并。
第十九条本办法的术语含义如下: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风管系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分。
空气传播性疾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3
【关键词】 流感;疾病爆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72-02
【作者简介】 李铁钢(1977- ),男,内蒙古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008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传播速度极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故每年流感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1]。本文通过对某小学先后2次流感爆发疫情进行分析,旨在掌握发病规律,对易感人群开展流感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控制学校爆发疫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广州市2006年某小学先后2次流感爆发的现场调查资料。漱口液标本系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现症学生采集所得。
1.2 方法 按照《中国流感监测工作规范(试行)》[2]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爆发特征;实验室检验按《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实验技术》[3]方法操作。采集发病2 d内具有典型症状患者的漱口液标本,24 h内于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对分离到的病毒标本进行分型鉴定。所用的细胞及标准血清均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
1.3 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流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拟定,实验室诊断依照《中国流感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实验室诊断标准拟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校位于广州市某区商业闹市区,为全日制小学,占地9 040 m2,有6个年级,36个班级,在校学生1 711名(男生912名,女生799名),教师92名。有2栋教学楼,通风良好,周边楼距较宽。主教学楼为东南北L型6层建筑,分教学楼为东南北凹型4层建筑。除一年级和二年级的2个班在分教学楼外,其他班级均在主教学楼。
2.2 流行特征 第1次爆发出现在2006年3月31日至4月21日,历时22 d,累计发病93例,发病高峰出现在4月1日至7日;第2次爆发出现在2006年6月3日至25日,历时23 d,累计发病135例,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15日至19日。2次爆发接到学校报告的时间分别是4月3日和6月10日。
3月爆发疫情的93例病例中,男49例,女44例;6月爆发疫情的135例病例中,男72例,女63例。2次爆发男、女生罹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0.001,P值均>0.05)。
2.3 临床特征 发病学生均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以发热为主,部分高热,伴头痛、咽痛和咳嗽,卡他症状不明显。经过门诊治疗处理,病情好转或稳定,未出现肺炎、脑膜刺激征和皮疹等,无住院病例和危重病人。
2.4 病原学检测 3月6日和7日采集现症学生的9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4%(4/9),毒株经中心及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均为B型流感病毒。6月11日采集现症学生7份漱口液中,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阳性率为57%(4/7),毒株经中心及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均为H1N1型流感病毒。
2.5 控制措施 加强晨检制度,发病学生劝回家隔离治疗,学校暂停不必要的集会活动;加强教室的通风换气,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定期进行卫生清扫、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利用发放流感宣传手册、知识讲座、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对可疑发病学生进一步调查核实,加强对学校缺勤登记及统计指导工作;周围医疗机构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讨论
流感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流行3~4周就会停止,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多罹患于青少年,恢复快,一般不留后遗症[4]。该校流感爆发疫情有以下特点:(1)起病突然,发病时间分布呈爆发特征,流行周期为4周左右;(2)波及面广,全年级多个班级均有病例;(3)临床表现以中、高热为主,伴咳嗽、咽痛、乏力、头痛等症状;(4)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由于2次爆发疫情中的流行毒株不同,该校有29名学生先后2次均有罹患流感经历。该学校虽年内已发生过流感疫情,但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2次爆发疫情流行时间相近,但6月累计发病人数和波及范围超过3月,原因之一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6月爆发疫情中的流行毒株)的传染力高于乙型流感病毒(3月爆发疫情中的流行毒株);另外,6月份病例出现到报告时间(7 d)比3月(4 d)晚,疫情初期未能及时隔离治疗,致使更多学生带病上课,造成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所以,及早报告、及时隔离病人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
4 参考文献
[1] GE Q,FILIP L,BAI A,et al.Inhibition of influenza virus production in virus-infected mice by RNA interference.Proc Natal Acad Sci USA,2004,101(23):8 676-8 681.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监测工作规范(试行).2002:6-7.
[3] 郭吉元,程小雯.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48-53.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4
方法 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49-02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1]。2009年6月以来,国内已陆续有多所学校及培训机构出现甲流暴发疫情,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2-3]。笔者通过对江西某高校甲流暴发疫情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学校甲流暴发的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下一阶段防控和处理学校甲流暴发疫情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江西某高校甲流暴发的发热门诊登记材料和现场调查资料。
1.2 方法
1.2.1 疫情定义 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和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定义[4-6]。
甲流暴发疫情:1周内,在同一学校(或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院)发现10例及以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甲流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2.2 标本采集处理 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集部位为咽后壁,标本采集后于冷藏(4℃)条件下24h内送景德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江西某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体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下辖9个学院(处),有2个校区,3个住宿点,25 栋5~8层宿舍楼(其中22栋双面楼,3栋单面楼),有寝室3406间,每间寝室面积平均18 m2,住4~6人(研究生2人)。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10人,其中大学生16515人(一年级4576人,二年级4511人,三年级3955人,四年级3473人),研究生595人;男生8745人,女生8265人。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流行强度 此次暴发疫情波及2个校区,共报告1506例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罹患率为8.85%);采集5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确诊4例甲流病例。
2.2.2 时间分布 疫情流行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至12月7日,自11月16日出现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例,发病高峰为11月20日至12月2日,共出现1165例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占总全部病例的77.35%。12月8日回至常态,整个流行过程为22d。见图1。
2.2.3 年级分布 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一年级499人,占病人总数的33.13%,罹患率为10.90%;二年级390人,占病人总数的25.90%,罹患率为8.64%;三年级348人,占病人总数的23.11%,罹患率为8.79%;四年级244人,占病人总数的16.20%,罹患率为7.02%;研究生25人,占病人总数的1.66%,罹患率为4.20%。
2.2.4 性别分布 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1506人,其中男性897人,罹患率为10.25%;女性609人,罹患率为7.36%,男、女生罹患率之比为1.39:1。
2.2.5 学院分布及住宿分布 1506名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累及全校9个学院(处),主要集中在科技学院、设计学院、材料学院、机电学院、工商学院,患病人数分别为513人、280人、217人、181人、166人,罹患率分别为10.10%,13.43%,10.60%,12.32%,9.65%。
2.3 临床特征 发热1506人(100%,中度以上发热占80.41%),咽痛1241人(82.40%),咳嗽1082人(71.84%),头痛969人(64.34%),鼻塞930人(61.75%),流涕890人(59.09%),打喷嚏862人(57.23%),乏力804人(53.38%),全身酸痛746人(49.53%),呕吐15人(0.99%),腹泻10人(0.66%),并发中耳炎5人(0.03%),肺炎2人(0.01%)。所有病例经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后均痊愈,病程2~7d。无重症病例出现。
2.4 病原学检测结果 对5名发病3d内的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各采集1份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中4份标本为阳性,1份标本为阴性。
2.5 疫情处理 疫情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隔离治疗:对聚集性发热病例(体温≥38.℃)一律到学校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就诊。(2)疫情监测:加强晨检、考勤及缺勤查因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开展疫情日报、零报告,发现新发病例及时登记、报告。(3)消毒工作:对发病的学生班级教室、宿舍空气及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同时加强教室、食堂、宿舍、浴室、厕所、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通畅清新。(4)健康教育:利用知识讲座、校园广播 、宣传栏、网络、分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师生对甲流的防病意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防病能力。(5)校园管理:对疫情严重的班级,采取停课1周措施。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 讨论
学生是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人群,学校又是人员聚集的高风险场所,极易引起暴发流行,是甲流防控的重点场所[1,6]。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流防控工作格局。严格执行《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以降低甲流的发病率,减少续发病例的发生,防止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6-7]。
调查发现,此起甲流疫情主要是由于本地社区感染导致,但由于传播途径不清晰,无法追踪到具体传染源,以及甲流采样标本数过少,不能及时有效地监测疫情。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甲流疫情的监测工作,展开病原学、血清学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溯源调查工作,这些将会对学校甲流暴发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作用[8]。
甲流暴发疫情报告越早,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则疫情越易得到有效控制。当学校甲流疫情暴发时,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及早报告、及时隔离病人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对甲流疫情暴发调查处理时,要及时对现症病例以及病例的接触者进行采样检测,有利于及早发现病例、确定暴发的规模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8]。
学校应加强晨检、考勤及缺勤查因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开展疫情日报、零报告,发现新发病例及时登记、报告,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学校甲流疫情暴发。
接种甲流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学生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力度,以尽快建立学生人群的免疫防护屏障,对控制校园内的甲流流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张芯. 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771-773.
[2] 孟建彤,张晓春,黄韦唯,等.成都市首例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验室检测结果.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1065-1069.
[3] 孙水林,冯润,熊志伟,等.某医学院甲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1121-1122.
[4]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EB/OL][2009-05-27].moh.省略.publicifiles/business/htmfiles/mohjbyfkzj/s3578/200905-40900.htm.
[5]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EB/OL][2009-10-12].moh.省略/publicifiles/business/htmifieles/mohyzs/s3586/200910/43111.htm.
[6] 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EB/OL][2009-11-06].moe.省略/edoas/website18/46/info125956775709146.htm.
[7] 卫生部.2009年11月份全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况(卫通[2009]21号).[EB/OL][2009-12-04].moh.省略/publicifiles/business/htmifiles/mohwsyibgs/s7863/200912/44826.htm.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5
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聚焦的场所。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薄弱,抵抗力较差,极易在学校内发生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加强学校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概述
在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是最主要的类型而且日益增多[1]。2008年―2010年平顶山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共40起,其中发生在学校的事件为34起,占全部起数的85%。据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五分之四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流行事件中,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是四月和十一月。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
2 学校传染病暴发的调查
学校传染病暴发的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河流一样,也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传染病现场,调查工作难以套取同样的思路和方法。况且,每一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班级分布、学生人群、住宿情况、走读生上学的乘车工具、居住条件等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并总结出事物的内部规律。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查找到病因并控制。
2.1 调查准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学校传染病暴发的报告后,必须了解有关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情况。详细询问传染病暴发的疫情信息以及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填写专用记录表格,立即汇报单位分管领导。并将有关信息上报同级行政主管部门,为现场调查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旦确定要对暴发进行现场调查,就要提前做好精心准备,因为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无论调查人员得到的信息多么充分,在传染病暴发事件现场都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测的事情。这样可以较为从容地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领导组、专业技术组、后勤保障组),明确调查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查、各种数据的收集、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其次,要及时与教育行政部门联系,通报相关信息,求得其对调查工作的配合和支持。
2.2 证实暴发
根据此传染病暴发的定义,调查时只需看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对事件的清晰的认识,对病例的明确诊断,是证实疾病暴发并制定干预措施的基础。
2.3 确定诊断标准
传染病暴发确定后,尽快制定本次暴发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只有诊断标准确定之后才能决定什么的个人可被纳入病例范畴。因此,该定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必须精确、同时又不至过于严格。对于病因明确的传染病,其诊断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标准;对于病因不明的传染病暴发,其诊断标准的制定较为复杂,应与临床、预防和实验室检验人员共同协商制定。在对传染病暴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视调查目的的不同而多次制定不同的定义,如在调查早期,病例定义的敏感性应该高一些,以便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所有病例。而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则要求病例的特异性高一些,尽可能地排除非病例。目的不同,病例定义的标准也不同。
2.4 发现、核实病例
建立病例定义后,就需要根据病例定义去寻找并核实病例。收集病例的要求是快速、准确、不遗漏。快速要求动员各方人员迅速参与病例收集。准确要求应用统一确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不遗漏有两个方面,第一不要遗漏病例,这就要求尽可能收集所有的病例;第二不要遗漏信息,即应了解相关社区、环境及每个病例的信息。
核实病例则主要参考病例定义,根据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该病所表现出来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核实、将不符合此标准者排除。
为了能计算暴发的新发病例的发病率(罹患率),当进行病例搜索时,要尽量确定分母人数,按年级、班级、性别、年龄别统计。还要了解此传染病在当地其他学校有无类似发生,以便将本次暴发和当地以往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对比,对流行强度做出正确的判断。此外,还应收集其他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发生疫情的班级在学校的位置(平面图)、疫苗接种情况、全部患病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等。
2.5 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及分析
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时,首先要核对在调查中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完整(该工作最好在现场时就完成),对于不完整的资料要设法补查、补填,确实无法补足或者有错误而无法纠正的资料要加以剔除。然后按时间、地点和人群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列表、制图和计算所需要的发病率(罹患率)、死亡率和病死率等。对比分析资料,常常可以找到暴发的原因。通过对流行特征的分析,可以提出传播方式的初步流行病学判断。(一)时间分布:需要收集的几个时间段为:暴露时间与发病时间的间隔可以估计传染病的潜伏期或潜隐期;病例及接触者中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危险性因素或治病因子暴露的时间或时期;何时给予治疗;何时采取控制措施;或干预措施(评估);潜在的相关事件或异常情况出现的时间。常用流行曲线来对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绘制流行曲线常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为横坐标,以发生的病例数为纵坐标,将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绘成直方图或线图。流行曲线能提供大量的有关流行的信息,包括传染病的潜伏期、可疑暴露日期、暴发类型、流行发展趋势等。此外,流行曲线分析可以简单明了地显示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可以提供传染病流行形式的线索、流行曲线可以清晰显示事件所处状态(上升期、下降期、流行已经结束),可以用来预测可能出现的病例数、可以用来评估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局外病例,这种病例可能是重要的线索,早期病例可能是不相关病例,也可能是流行的传染源,或者是暴露较早的病例。后发病例可能是非相关病例、长潜伏期病例、二代病例或暴露较晚的病例。这些局外病例应该应该进行仔细检查,假如它们是暴发的一部分,则它们的暴露因素可能就是病原。(1)潜伏期的推算:如果流行病的病因和潜伏期是未知的,利用流行曲线可推算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2)暴露日期的推算:暴露日期的推算对于传染来源的调查是至关重要的。暴露日期推算的依据是潜伏期。如果病原是已知的,暴发为同源性暴发,则暴露日期的推算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中位数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另一种方法是从首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例病例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该两个时点之间即为同源暴露的可能时间。(3)暴发类型的推断:根据暴露于病原体的性质、时间长短、蔓延及传播方式的差异,可将暴发分为同源暴发、连续传播性流行和混合型三种。暴发类型的推断是暴发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同的暴发类型在流行曲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源暴发是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露于某共同的传染源或污染源而引起的暴发,一般说同一次暴露,其发病日期曲线呈单峰型,受感染的日期通常是在暴发高峰往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的日期前后。如一次聚餐后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型暴发。如果是一次暴露,且病例不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则流行曲线是单峰型,病例发生集中在最长和最短潜伏期内。如果同源暴露感染的病例还可通过人与人进行传播,则流行曲线可持续一段时间,即出现所谓拖尾,这种传播又称为混合型传播。连续传播性流行是病原体从受感染者转移到易感者,即通过人传人引起的流行,如乙型肝炎的传播,这类流行病例出现缓慢,流行曲线平坦,有时可看到波浪型的曲线。如果易感人群多次暴露于受污染的传播因素,则发病日期持续较久,或有多个高峰;如果同源暴露是多次发生的,持续了较长时间,或同源暴露后的人―人传播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则流行曲线的拖尾会更长,甚至出现持续高峰。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一般不形成暴发,多表现为校内内多发。另外,流行曲线还可用来预测流行发展的趋势,即还会有多少病例发生、何时流行将终止;并可以帮助一目了然地认识传染病流行的强度与趋势。(二)地点分布:分析相继发生病例的班级、年级分布及其关系,有时可获得关于病原体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可能传播媒介的重要线索。可以用标点地图法来进行描述,即将每一个患病学生的感染地点都标注在平面图上,以帮助我们判断高发或低发地点。通过这个办法,可获得病例分布平面图以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病与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甚至可以查明通过空气传播的某些因素与发病的关系。寄宿制学生的宿舍位置,地理分布图。(三)人群分布:对年龄、班级、宿舍事件发生前后的经历以及发病群体中学生的相互接触情况等因素进行描述,确定其他学生是否处于被感染或可能发病的危险状态。对学校暴发调查所获数据通常用班级的罹患率来表示,而不是用年龄别罹患率来表示,因为同一年龄的儿童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因此以年龄别罹患率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指标的意义不大。另外,调查时,仔细询问患者中家庭成员的发病情况,往往提示学校外的传播情况。
2.6提出假设与检验假设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这是分析的主要目的。可围绕患者感染时间前后,追查感染和未感染学生的活动情况,找出与感染有关的因素。从中可推断出主要传播因素及传染源。如在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对比吃与未吃某种食物者的发病情况,可以较容易地初步分析出该食物是否为引起暴发的原因。对传染病暴发进行调查时,应及时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提出假设要大胆,要具有流行病学的敏锐性,要善于从病例描述中找线索,从特殊事例中找原因;检验假设要谨慎,要具有流行病学的逻辑性,应用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检验。提出假设除了从典型事例中找线索外,最重要的是在初步描述性研究(即上述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的描述)的基础上,仔细审核资料,结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可能的假设。由于暴发调查的特殊性,提出暴发原因的假设也应该是超常规的,可根据调查者的推测,少量的发现等随时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一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亦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一些衍生类型,如病例―对照研究,累积病例对照研究等。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队列研究,特别是历史性队列研究。有关暴发原因的假设应能解释本次发现的绝大多数的流行特征。
2.7 明确高危人群
在对致病因子、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发原因提出假设并初步检验之后,即可提出继续受威胁的高危人群。及时对高危人群采取保护性措施,阻止流行进一步蔓延,是暴发调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学校暴发存在时,疫苗的保护常常是主要措施之一。
2.8 验证假设
经初步调查后提出的假设,再经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检验后,应进一步做最后验证。验证假设的根据是事实,是实践。常用的验证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全面收集与本次暴发有关的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本次暴发在这些方面特点是否与假设应该有的特点相符。例如,如果假设本次暴发为一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其原因是某食堂的某种食品被污染,则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应与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符,病例集中在该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最长与最短潜伏期之间,所有病例均有进食该种食物的历史,从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可疑食物中分离出相应的细菌或毒素等。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则假设成立。另一种方法是做干预实验,可以是标准的流行病学实验,也可以使类实验。如在上述例子中,在对可疑食物采取措施后,经过一个该传染病的潜伏期,流行即告终止,这就是验证假设的一个很好的事实,但也应注意流行是否自然终止。在暴发调查中,标准的流行病学实验一般难以进行,比如设立一个对可疑危险因素不采取措施的对照组是不允许的,但将在假设提出前已暴露于危险因素的个体设为对照组是可以的。
2.9 及时采取控制暴发的措施
在暴发调查中,制定与采取控制暴发的措施应与假设的提出同步,不必等待假设的验证,以免延误时机。假设一旦提出,则应针对假设立即采取措施,假设修改后,控制措施亦应同步修改。控制措施的采取,在暴发调查中有两大重要意义。其一是迅速控制流行的蔓延,保护受威胁者的生命与健康,其二是通过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可以反过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控制措施一般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重点是针对致病因子的措施。现患病人的治疗与隔离科根据情况开设家庭病床或进行集体隔离治疗,或住院治疗,并注意抢救危重病人;实行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如通风换气,环境消毒、杀虫、接触者登记、医学观察、或留验,健康教育,病人访视以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
对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的一个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就是日罹患率的下降。然而对该指标的解释要慎重,因为日罹患率的下降可能有多种原因:1、控制措施开始发挥作用;2、所有易感高危人群均已受感染,易感者人数减少;3、诊断标准、发现病例的方法不一致;4、某种自然现象减少了病原因子的来源,如气温下降可使蚊虫活动减少等;5、发病到诊断、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的影响。如果暴发的真正原因没有被消除,那么在稍后阶段将可能出现再次暴发。另外,在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时,应考虑传染病的潜伏期。如果传染病的潜伏期长,或者病例诊断和病例发现方法得以改进,即使控制措施有效,日罹患率在短期内仍可能持续增加。在初步防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暴发发生的原因、拟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尽快落实,以便控制疫情。在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如不再发生新病例,可以认为调查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正确。否则,还应再深入调查分析,重拟和开展预防控制措施。在传染病的现场调查过程中,经常遇到关于采取控制措施与开展调查的矛盾,总的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控制措施,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但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优先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于病因和传染源或传播方式均已知的传染病暴发,重点应放在控制暴发及流行,而调查应该为次;对于病因未知而传染源或传播方式已知的传染病,调查和采取控制措施应同时作为重点;而对于传染病或传播方式未知的传染病,不管病因已知或未知,可先以调查为重点,然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10 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暴发调查的重要一环。一项成功的暴发调查,总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成功经验及值得借鉴之处,应及时总结并力争发表,使所有的公共卫生人员都能受益。不仅如此,暴发调查报告还可供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决策时参考。因此,总结报告要认真、全面、准确、实事求是,有时还需要得到官方的允许方能公布。暴发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前言:简要介绍整个经过与工作情况。2、背景材料:暴发学校的一般情况,以及与暴发发生、发展有关的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学校的班级、年级的平面图、学生数,学生寄宿情况,气候条件,以前当地同种传染病的暴况,本次暴发首例病人发现的经过。3、调查方法:病例确定标准,流行病学调查中所用的调查表、调查队伍、调查方法(个案调查、描述性调查、回顾性调查等)、实验标本的采集及所用的实验室技术。4、调查过程:叙述暴发的调查过程。5、资料分析及结论:这一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因此对资料的可靠性应充分核实,切忌牵强附会。分析内容包括:感染时间、感染地点,引起暴发和促进发展的可能传染源、传播因子、传播途径,影响暴发经过的社会自然因素。(1)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的发生频率、病程、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等;(2)流行病学资料:包括传染病发生的方式、三间分布、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及影响传播的因素等;(3)实验室资料:包括可疑病原因子的分离、血清学实验结果及实验结果的意义。并且应对资料进行合理的解释,包括暴发的综合描述、病因假设的形成与检验。6、趋势预测: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及现场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7、控制措施:此部分包括控制暴发的策略与方法、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包括对费用效益及费用效果的评价)、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措施等。8、经验教训及建议:从暴发到扑灭暴发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防止今后发生类似的暴发,向有关单位建议今后工作改进的内容。
3 学校传染病的消毒处置
3.1 消毒处置原则
接到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后,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开展消毒处置,及时采取有效地消毒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流行和蔓延。
3.2 确定消毒对象和范围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地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趋势,确定疫点疫区。对其污染对象、可疑污染对象实施消毒处置措施。
3.3 技术要求
3.3.1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待消毒区域内,对出入区域的人员、物资和有关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必要时在疫点(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
3.3.2疫点(区)内被病原体污染的空气、物品、用具、场地、排泄物、呕吐物等要进行严格消毒。
3.3.3 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确定消毒持续时间。
3.3.4 消毒过程中,必须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必要时实施疫点(区) 封锁。
3.3.5 做好饮用水、污水、食品的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3.3.6 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加强公众自我防护消毒意识。
3.4 消毒工作人员要求
3.4.1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齐全够用。
3.4.2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和相关人员的配合。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3.4.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感染。
3.4.4消毒过程中,消毒不得吸烟、饮食,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3.4.5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3.4.6消毒完毕后,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
3.5 现场消毒
3.5.1 消毒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消毒时,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更换隔离服、胶鞋(或鞋套),戴上口罩、帽子;如使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应戴防护眼镜。
3.5.2仔细了解患者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3.5.3 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条1.5米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的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
3.5.4 测算污染范围内需消毒的面积,估算需消毒的用药量。
3.5.5 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3.5.6 呼吸道传染病,可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气溶胶喷雾或消毒剂熏蒸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3.5.7 肠道传染病,在关闭门窗后,应先于室内灭蝇,然后进行其他消毒。
3.5.8 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
3.5.9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再用清水洗净;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试2-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焚烧。
3.5.10 室内消毒后,根据污染范围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水等进行消毒。
3.5.11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3.5.12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3.5.13 到达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3.5.14 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
3.5.15 离开病家前,嘱咐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试打扫。
3.6消毒处置效果的评价
传染病疫情消毒处置结束,填写并保存消毒工作原始记录,表一:疫点(疫区)首次消毒工作记录表;表二:疫点(疫区)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表三:疫点(疫区)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表四:疫点(疫区)终末消毒效果检验记录表,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确保资料完整。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范文6
1职业危害因素
1.1病原微生物污染目前,艾滋病(HIV)、乙肝及病原携带者、梅毒等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和健康,论文经常接触血液或经常被锐器刺伤的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比一般医务人员约高2倍[1],感染乙肝的发生率为2%~4%,感染丙肝的发生率为3%~10%,感染HIV的发生率为0·2%~0·5%[2],护理人员所使用的医疗用品几乎都接触病人,而且有的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在处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HIV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我国护理人员同样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产科护士由于接触产妇的恶露、羊水和血液而被感染;急诊护士往往在患者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保护;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液机会多,经常接触手术刀片、缝合针和各种利器,加上术前刷手造成皮肤保护层的破坏,易形成皲裂,为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入提供门户;供应室护士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1.2化学危害大部分化学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易挥发等特点。如甲醛、戊二醛、臭氧、过氧乙酸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及上呼吸道均有刺激作用。消毒剂污染空气后可引起头痛、鼻炎、皮肤过敏、哮喘等。如环氧乙烷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损害作用;甲醛在高达20mg/m3时,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痛、心悸等不适[3];另外,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异味气体,它们与消毒剂一起形成混合气味产生综合作用,长期慢性接触后会产生致癌、致敏、致畸作用;病人为了治疗疾病不得已才使用的药物,而护理人员必须接触,从而造成对护理人员的伤害。硫酸镁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好药物,但正常人在经常接触后则导致局部肿胀、头痛、心悸等;抗肿瘤药物和介入治疗的开发和利用,使更多的护士直接接触化疗药,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可进入人体,护士出现血细胞下降、头晕、咽痛、月经不调、脱发等。护士职业接触的抗肿瘤药对自身淋巴细胞DNA有损伤作用,DNA断裂增多、免疫力下降、造成怀孕护士胎儿致畸作用。
1.3物理性危害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红斑、过敏、眼炎、角膜炎,甚至可诱发皮肤癌。在医院中因为地板湿滑,尤其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病人导致护理人员滑倒;医院内发生的针刺和锐器损伤;医院用氧,包括高压氧治疗,安全如没有得到必要的养护和重视,也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1.4职业性劳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另外,目前患者有病种、文化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关系的差异,他们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及护理过程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加之人们自身利益保护观念的加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产生护患矛盾和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精神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2分级控制
2.1个人防护控制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如可通过讲座、培训、知识测验、印发资料等途径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措施落实到位,还应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如加强对眼睛、面部、呼吸道及手部卫生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大小适中,穿戴舒适,不妨碍治疗和护理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合理调整,灵活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缓解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正确指导护理人员调节情绪,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精力,心情愉快,使工作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工作中避免徒手进行注射器毁形,如不慎发生锐器伤、刺伤,应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2%碘酊或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严格报告登记制度,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率。如HIV感染后2周~3个月为窗口期,因此,暴露后当时、暴露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感染,并依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推出的时间,4h内服用高效抗爱滋病毒二联疗法,严重暴露用三联疗法,可使HIV感染危险性降低79%;HBV暴露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尽早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4]。
2.2管理控制护理院校等教育机构应将医院内感染、职业性损伤防护和健康维护的有关知识和技巧纳入教学大纲,设立公共安全卫生等课程。医院管理者应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险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2000年美国采用分级控制对一些器械进行了改进,使意外针刺损伤从88%降到62%[5]。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有效预防,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停止使用可回收针头,使用尖锐器械专门存放盒。医院管理层在职业伤害的预防方面责任重大,包括:向职工发放劳动保护品、支持并参与职业安全计划、监控职业危害事件、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制度完善的工作流程,避免微生物的感染。另外,还应加强工作服管理,护理人员工作服应每周更换2~3次,必要时可增加换洗次数。口罩每4~5h更换1次,清洗后置阳光下暴晒或通风处晾干,必要时用微波炉进行消毒。